2020年成都城乡一体化规划 形成新城市
加快“三新”建设 推进城乡同步发展

步 加 大 , 中央 到地 方 重视 农 业 、 持 资正东食 用菌培 育 , 从 支 宝堰 、 荣炳 、 高桥 的 点,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积极组织 农 业 的 氛 围 更 加 浓 厚 ,0 1年 中 央 继 水产养殖等 , 一步提升我区农业科技 开展农业科技入户项 目、 21 进 高效农业发展 续 大 幅 度 增 加 “ 农 ” 人 , 出做 到 含 量 , 三 投 提 为我 区 “ 新 ” 设 , 三 建 农业 产 业 转 项 目、 三项更新工程 、 高层 次人才 引进
市镇 、 园区 、 新 新农村 的“ 新” 三 建设 的 “ 菜篮子 ” 保障基地 , 农业发展空间得到 农业 、 服务型农业成 为农业经济发展新 要求 ,进一步 推进城 乡一体 化发展 内 进一步增强。 涵。对照新 要求 、 新任务 , 我们 目标 明
3 农 业 科 技 的 不 断 进步 . 推 进 城 、 为
业农村经 济发展 面临许 多有利 条件和 度 。 进 产 研 结 合 发 展 规 划 , 少 高 新 发展的技术 因素 , 推 不 以科技促进农业增效 积极 因素 , 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 农业科技项 目、成果不断落户我区 , 如 和农 民增收, 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
高 的完整体系。 一是以科技项 目建设为重 步 明朗. 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 世 业 的光 伏 太 阳能 、开心 农 场 项 目 ,
度规模经营集聚” 是城 乡统筹发展的方
2 “ 三角 ” 地 区经 济 发 展使 得 农 向。 、长 如何加快“ 三个集聚”规划是龙头, ,
按 照“ 加速 同城 化 , 同步现 代 化 ” 的要 业产业转移持续扩大 。 上海 、 南京 、 苏锡 是指引前进的方向 , 把城 乡经济社会作 求, 围绕镇 江市加快 “ 新市镇 、 园区 、 常等地农业发展空间相对饱和 , 多农 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 , 新 许 在统筹城 乡发展 新社 区” 三新 ” 的“ 建设 目标 , 实推进 业 项 目及 产 业 正 向外 转 移 , 徒地 处 宁 的规划体 系中应 围绕 农业发 展进行科 扎 丹 城 乡一体化发展 , 形成以科技兴农、 高效 镇 丘 陵 地 带 , 业 资 源 十 分 丰 富 , 宁 学规划 , 农 沪 这是 “ 兰新 ” 建设的 关键 , 是 也 富民、 三农同步 、 协调发展的 良好局面 。 高速 、 扬溧 高速 、 际铁路 以及京 沪高 加 速 同城 化 ,同步 农 业现 代 化 的需 要 。 城
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2.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1)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的关系。
(2)社会文化条件
城市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社会体制的作用。
2.2.3 城市化的阶段与形态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把城市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于30% 初期阶段 30%—70% 中期阶段 高于70% 后期阶段 三个阶段在发展速度上呈现出由慢到快、再由快到 慢的“S”形曲线状态。
世界主要的城市群
(3)近代城市阶段
近代城市发展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 城市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功能 多样化,城市布局结构出现巨变,渐趋合理,出 现了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等的划分;城市中 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各类文化日益冲突;同时,城 市中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逐渐突出。 代表城市:曼彻斯特、芝加哥
(4)现代城市阶段 1)城市日益成为人类居住活动中心和经济发 展中心。 2)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 内部出现了区域分工。 3)城市问题更加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成为世界所有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代表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2.3 我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群
2.3.1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1) 1949-1957年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8年间每年增加城市人口523万,年均增长率7%,城市化水 平由10.64%上升到15.39%,建制城市数量增加到176个。
(2) 1958-1960年过度城市化阶段
三年间,全国城市劳动力增加了2914万,城市化水平从 1957年的15.39%猛增到1960年的19.75%。新城市迅速增长, 1961年底达到208个,4年增加城市化的进程迅速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 移。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 度开始减缓。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

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 和作用
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将城市和乡村的绿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 性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这种规划具有以下意义和作用:
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维护生态平衡。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 规划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一、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在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田园城市理论到广域郊 区化理论,再到新城市主义和城乡生态建设等理论,这些理论都在探讨如何实现 城乡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同时,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 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人口迁移、空间规划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应用前景也在不断变化和发 展。未来,学者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其 内涵、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
2、跨学科交叉研究
2、跨学科交叉研究
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规 划学等。未来,学者们将进一步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 和方法,深入剖析城乡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
3、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前景和未 来发展方向
3、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在不 断变化和发展。未来,学者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各个方 面,包括其内涵、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同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综 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还将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 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2、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应用途径和措施
武清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武清城区人口从2000年的13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26万人,年均增长15%,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期,超出上版规划预期,需要调整城市增长边界、扩展空间以寻求合理布局结构与形态相适应.
1、修编的必要性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2、上版规划实施评价
三、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四、新城空间布局
五、近期建设规划
六、规划实施措施
1、城市性质
2、人口与用地规模
二、城市性质与规模
1、城市性质
是武清区行政、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高科技、高生活质量、高效率,服务京津,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花园城市。
上版规划
武清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京津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1、修编的必要性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对区域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市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武清发挥优势、借势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武清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建或即将开工建设,如城际铁路及车站、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为现行城镇体系和城区总体规划提供了新的机遇,有进一步互相协调的客观要求,修订规划势在必行.
武清区中心村一览表
三、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3、城乡体系规划
(1)经济发展目标
年度
GDP(亿元)
年均增长率(%)
三次产业比例(%)
2010
330
——
9:50:41
2020
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以田园城市为例

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以田园城市为例摘要: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
本文主要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总结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并以该体系的典型理论代表——“田园城市”为研究案例,探讨学习田园城市的价值意义,研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深刻内涵,得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等结论。
关键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田园城市;时代背景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came into be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system,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estern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takes "Garden City", a typical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is system, as a research case, discuss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garden city, studies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building a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Idyllic city; time background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中世纪后期的城市文明中世纪城市形成的一些观念和规则为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中世纪社会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属于封建主义社会,是一种统一的等级制的社会。
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土地管理问题之探索

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土地管理问题之探索作者:任庆彬来源:《新学术论丛》2013年第03期摘要: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
土地开发与整理是现阶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搞好土地权属管理,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开发整理后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巩固开发整理成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的途径当前,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给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增加了困难。
(一)农村单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所得少。
虽然一些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让出的土地再次被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分,土地规模经营依然小,土地零碎,流转价值低。
可寻求的解决途径:通过稳定土地产权关系,消除产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积极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适当集中在具有生产优势的农民手中。
(二)土地经营模式呈现较强的封闭性。
农民、土地、经济福利和政治权利被紧紧捆绑一起,集体外部人很难进入其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益低。
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开放土地经营模式,减轻甚至解除特殊福利、政治权利和身份对土地的依附,使土地作为生产资源进行市场最优配置并作为生活保障。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低价低。
青壮年农民普遍外出打工,留守的劳动力难以承担生产技术的任务。
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
(四)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民人均产值低、拥有城市居民所没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生活保障。
成都、新都写字楼现状及其物业费收取标准调查

成都、新都写字楼现状及其物业费收取标准调查一、甲级写字楼与5A级写字楼(一)甲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是目前行业内自发形成的一种通行叫法,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成文的规定,什么样的写字楼才算作是真正的甲级写字楼,在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里也无法找到这个名词。
仔细探讨会发现,它是在以港台商人为代表的外商与内地发展商合作开发涉外写字楼的过程中,逐步引进并流行起来的词汇,是将写字楼按照其综合质素不同,可以划分为甲、乙、丙等几个等级。
从一般意义上讲,国际上判断甲级写字楼有8大特征:管理国际化;24小时写字楼;人性化: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数字化;节能化;便捷的交通和商务化等等。
甲级写字楼的结构建筑学设计和视觉都是优质,他多数都成为当地的地标,租户置身其中富有成功感和力量。
写字楼甲级标准参数:位置:于中心商业区CBD内。
建筑:其办公部分应超过20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入住率:1-2年内的入住率不低于65%。
电梯:根据《标准》,甲级写字楼的电梯内应有高档装饰;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部客梯服务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等候时间不超过40秒;客货分离,货梯至少1部;有完善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
构架:甲级写字楼的建筑规划大堂宽敞、挑高三层或以上;架高地台≥15厘米;除地台外的层净高为2.8米左右。
停车: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150-200平方米配置一个停车位;配备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应设有自动计费系统和防盗安全系统。
物业:物业管理应聘请国内知名物业管理公司或本地优质物业管理公司,并提供24小时保安服务和维护服务,有完善的中央空调以及商务配套等。
(二)5A级写字楼5A写字楼并不是表示写字楼的品质等级,“5A”指的是一个写字楼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与写字楼品质有一定关联,但绝对不是划分写字楼等级的标准,“5A”仅仅表示了一个写字楼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写字楼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决不能说“5A”级写字楼就是甲级写字楼或者是品质最好的写字楼,因为影响写字楼品质的因素很多,比如写字楼的区位、交通、配套、车位、电梯等,智能化程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总体规划(报审稿)总论一、规划背景1.2002年2月,为提高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使城市规划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省建设厅颁布《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要点、工作要求作出了规定,这是本次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2000年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将加速城市化进程作为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 2002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两个率先”的目标,即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两个率先”的关键是加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省政府强调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苏中、苏北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这是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的指导思想。
3. 2003年10月,淮安市规划局《关于做好县域总体规划的通知》,及时为市属各县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注意事项。
4. 涟水县在“工业立县”战略目标下,县城工业园区发展迅速,突破原总体规划框架。
园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指导,各项基础设施亟待系统规划。
5. 2000年以来根据省、市政府统一部署,涟水县对乡镇区划进行了两次调整。
第一次在2000年1月,对牌坊乡等7个乡、场圃进行撤并,将原有37个乡镇场圃调整为30个乡镇。
第二次在2001年1月,将小李集等11个乡镇撤并,将30个乡镇调整为19个乡镇。
二、规划目的1. 引用省委李源潮书记视察各市的讲话摘要“发展城市,规划是第一要素,规划是城市政府的第一资源,做好规划是城市政府的第一责任,是经营城市的第一手段。
城市发展应该以市场为主导,但规划是政府的责任,规划不能由着市场来。
城市规划不能以长官意志随心所欲,规划是城市建设法规。
制定规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开放性,执行规划要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摘自2003年7月15日《江苏建设通讯》2.什么是规划(1) 规划是主政者的技术工具;(2) 规划是社会引导,一个有为的政府透过规划可以捍卫公共利益,指导社会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成都城乡一体化规划形成新城市格局-形成1个大城市6个边缘组团4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和30个重点小城镇的新城市格局
-2020年,成都总人口达1400—1500万人
-二环路以外至外环路以内的城区内形成18个大区商业中心……
100多年前的成都是什么样子?今天的人恐怕很难凭空想像。
近10年来,成都相继实施了府南河、沙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大城建项目,全面启动了东部新区、南部新区建设。
如今以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以及外环路为基本框架的环形城市区域,已经见证了成都的变化。
几乎每个人都在感叹,这个城市变了。
其实,变化和发展是时代和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成都注定要变,并且还将继续改变,而这改变,又和城市整体规划密不可分。
多年后,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进了首次对外开放的成都城乡一体化规划展。
新格局: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
日前,记者来到成都城乡一体化规划展现场,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图上了解到,未来的成都,将依托放射加网状的道路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网络状城市群,形成由1个特大城市(成都市主城区),6个边缘组团(新都—青白江、温江、东升、华阳、龙泉、郫县),4个中等城市(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4个小城市
和30个重点小城镇及一般乡镇所构成的城乡一体新城市格局。
根据新的规划,成都市域内的城市规模将扩大,近期(2010年)总人口将达1110万人;远期(2020年)总人口达1400万~1500万人。
以城市人口计,到2020年,成都的整体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
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包括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以及包括市域内中心城五城区、高新区和新都、青白江、龙泉、华阳、东升、温江、郫县区域在内,面积3681平方公里的“都市区”,这意味着成都将以多中心组团式的扩张方式取代单中心圈层式扩张方式,城市结构由单一的特大城市向城乡—体化转变。
届时,中心城将划分为13个分区及22个大区,各大区平均人口规模约15万人。
中心城城市结构将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发展,形成由市中心———副中心———大区中心———居住区中心构成的城市结构。
新布局:南北东并进
根据规划,成都市主城区建设用地的发展以中心城为核心,将重点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南北展开的城市格局,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将打造郫县、温江、新(都)青(白江)、双流东升、双流华阳和龙泉驿六个城市组团,拉开城市架构,重点发展南部新城、东部新城和北部新城。
新趋势:商业中心分片建
记者在规划展上公布的主城区公共设施规划图上看到,成都
市将在今后逐步形成以城市核心区域为主的商业主中心,同时形成北站商贸中心,抚琴商业中心;城北三环路外和外环路之间形成北部行政中心;南部新区形成南部中心;新都(青白江)和华阳分别形成新(青)次中心、华阳次中心;形成金牛区级中心、龙泉驿区级中心、郫县区级中心、温江区级中心和双流东升区级中心等13个区域商业、商贸、行政中心。
同时,成都市将在2020年前构成以人民路及蜀都大道为干线的“大个字”商业轴,在二环路以外至外环路以内的城区内形成18个大区商业中心。
它们主要位于今后将逐步形成的人流、物流、商务办公相对集中的区域和场镇,主要分布在三环路沿线和三环路外侧区域,为目前已有和以后将新形成的城市片区提供商业服务以及各种生活配套服务。
新改造:武侯祠前建广场
武侯祠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模型也成为整个展会现场的一个亮点。
从模型上可以看到,一条弧形下穿隧道出现在武侯祠大门前。
据了解,未来武侯祠大街在经过武侯祠门前时,将变成一条下穿隧道,隧道上面的街道将被改造成漂亮的步行广场,与武侯祠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
据悉,这将是城区内首个丁字路口的下穿隧道。
此外,“诗圣文化中心”规划方案也在规划展上亮相。
根据规划,杜甫草堂旁将新建一片占地约1.4万余平方米、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新型古典园林。
新规划:区(市)县重定位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李家松称,成都目前城市建设的现状是“千楼一面、百镇一样”,各县、镇在建设上没有特色,功能也无法互补。
针对此现状,在城乡一体的指导思想下,从中心到农村都要纳入规划,对成都周边所辖14个区(市)县重新定位,以突出其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条件。
郊区城市这样定位
双流———南部新城
华阳组团:主城区南部分中心,以发展会展、商务服务、科研等公共服务及生活居住区为主的城市新区。
城市规模:现状15平方公里,16万人;中期30.8平方公里,25.5万人;远期40平方公里,44.44万人。
东升组团:主城区西南部分中心,以医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等为主导的集中发展区,以发展物流配送、科研教育为主的园林式城区。
城市规模:现状7.5平方公里,8.3万人;中期31平方公里,20万人;远期51.2平方公里,40万人。
龙泉驿———现代制造业基地
主城区东部分中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是我市东部生态屏障,将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的城市新区。
城市规模:现状25.37平方公里,18.5万人;中期35平方公里,36万人;远期57.55平方公里,58万人。
新都———北部新城
主城区北部分中心,新都以电子、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片区,与青白江共同构成北部新城,依托铁路枢纽与青白江共建物流中心。
城市规模:现状19.78平方公里,16.45万人;中期30.08平方公里,28万人;远期42平方公里,45.6万人。
温江———城市后花园
主城区西部分中心,以食品、印刷、高新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依托大专院校形成教育科研、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新区。
城市规模:到2020年达到32.8平方公里,33万人。
郫县———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主城区西北部分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依托大专院校形成科研教育基地。
城市规模:现状14.3平方公里,9.5万人;中期31平方公里,20万人;远期51.2平方公里,40万人。
彭州———新兴工业城市
成都市北部区域中心城市,以石油化工、制药等为主导的现代园林式工业城。
城市规模:现状13.45平方公里,13万人;中期20平方公里,20万人;远期30平方公里,32万人。
都江堰———风景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
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现状26.23平方公里,22.6万人;中期36平方公里,32.5万人;远期43平方公里,43万人。
蒲江———生态园林城市
成都西南主要的休闲度假基地,以发展旅游度假、天然生物、卒取加工为主的生态型城市。
城市规模:现状4.96平方公里,3.65万人;中期8平方公里,8万人;远期11平方公里,12万人。
金堂———西部花园水城
以发展旅游休闲、人居和现代化加工工业为主的城郊型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模:现状7.07平方公里,11.2万人;中期13.77平方公里,15万人;远期22.62平方公里,23万人。
新津———山水休闲城市
以发展食品、机械、化工工业为主的山水休闲城市。
城市规模:现状9.1平方公里,8.2万人;中期16平方公里,16.4万人;远期21.6平方公里,23.2万人。
邛崃———山水旅游城市
市域西南边缘的门户,片区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包装为主导的山水旅游城市。
城市规模:到2020年达29平方公里,32万人。
崇州———生态园林旅游城市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型工业城市,成都市西部生态园林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