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合集下载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2-06-06T08:11:07.0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月3期作者:贾媛媛[导读]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贾媛媛(海关总署机关服务局医疗保健处;北京100730)【摘要】目的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dbcAMP-Ca(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1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仅采用dbcAMP-Ca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变化情况。

结果与甲组(76.00%)比较,乙组(94.12%)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治疗后LVEF、SV更高,LVEDD、LVESD更低(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更低(P<0.05)。

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功能本研究为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预后,在该疾病治疗中联合dbcAMP-Ca与琥珀酸美托洛尔,以期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将2016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1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患者共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68-82岁,平均(79.15±3.28)岁。

乙组患者共51例,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69-81岁,平均(79.11±3.25)岁。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演示稿件

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演示稿件

尼可地尔与其他药物的相 互作用
尼可地尔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 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需注意用
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本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样本量较小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 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需要更大规 模的试验进一步验证尼可地尔在缺血性 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
低血压
尼可地尔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率增加,特别是 在与利尿剂合用时,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压情况。
3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是尼可地尔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但大 多发生在用药初期,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 逐渐减轻或消失。
05
讨论
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尼可地尔对心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VS
试验设计和方法学异质性
纳入的试验在研究设计、试验方法等方面 存在一定异质性,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未来研究应尽量采 用统一、规范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以 提高研究质量。
06
结论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尼可地尔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 活质量。
尼可地尔对心肌重构的抑制作用
心肌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尼可地尔能够抑制心肌重构,减轻心肌肥厚 和纤维化,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尼可地尔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
尼可地尔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对缺血性心肌病的治 疗具有积极作用。
尼可地尔的安全性
尼可地尔的不良反应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蔺金玲;刘永铭【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22(20)3【摘要】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Cochrane,CBM,知网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中英文随机对照研究(RCTs),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RCTs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5.1和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1338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加权均数差](WMD)=-294.79,95%CI-422.28~-167.31,P=0.000、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T(WMD=-0.09,95%CI-0.11~-0.08,P=0.00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WMD=-4.00,95%CI-5.34~-2.67,P=0.000)、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WMD=-4.94,95%CI-7.05~-2.82,P=0.000)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WMD=5.88,95%CI4.38~7.38,P=0.000)、6 min步行距离和有效率(RR=1.81,95%CI1.11~1.26,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细胞间黏附分子、血肌酐、醛固酮水平、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高钙血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CZ696疗效好,能显著提高RHF患者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无明显不良反应。

【总页数】6页(P266-271)【作者】蔺金玲;刘永铭【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2.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非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4.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伐布雷定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伊伐布雷定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伊伐布雷定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陈琮玲;杨贤;吴韩;张若彬;殷嘉晨;兰希;张晋萍【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24(24)4【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伊伐布雷定(IVA)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搜集IVA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CHF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患者予以IVA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2日,应用RevMan 5.4和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39项研究,涉及3794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VA联合β受体阻断剂在提高CHF患者总有效率、降低心率和改善心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6页(P459-464)【作者】陈琮玲;杨贤;吴韩;张若彬;殷嘉晨;兰希;张晋萍【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南京鼓楼医院心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相关文献】1.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2.伊伐布雷定联合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3.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联合伊伐布雷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4.中药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5.“新四联”背景下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谢娜;戴小华【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2月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严格手工检索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Jadad评分3篇为2分,17篇为1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提高临床疗效[RR=3.06,95%CI(2.27,4.12),P<0.0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MD=5.34,95%CI(1.35,9.32),P=0.009];减少左室舒张末内径[MD=-2.39,95%CI(-4.46,-0.32),P=0.02];增加6 min步行距离[MD=69.44,95%CI(60.61,78.28),P<0.00001];降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MD=-216.15,95%CI(-256.67,-175.63),P<0.00001];降低B型利钠肽(BNP)水平[MD=-57.05,95%CI(-77.16,-36.94),P<0.00001].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10【总页数】5页(P1499-1503)【关键词】心力衰竭;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Meta分析【作者】谢娜;戴小华【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256.2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心内科最常见疾病之一。

有研究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衰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1-20]。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优势的Meta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优势的Meta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优势的Meta分析苗依婷;葛亚龙;黄晶;贺雪梅;赵萱;柴程程;蒋东洋;梁英【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24(43)4【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对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ACEI/ARB)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n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CBM)中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1118例老年RHF患者。

结果显示,应用ARNI组(研究组)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MD=-282.61,95%CI-344.56~-220.66,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3.48,95%CI-4.58~-2.39,P<0.05)低于应用ACEI/ARB组(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6.35,95%CI 4.65~8.06,P<0.05)、有效率(OR=2.449,95%CI1.851~3.241,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肾功能损害、头晕、高血钾比较无差异,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与ACEI/ARB相比,ARNI可显著改善心室重构,进一步改善老年RHF患者心功能,并且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7页(P402-408)【作者】苗依婷;葛亚龙;黄晶;贺雪梅;赵萱;柴程程;蒋东洋;梁英【作者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全科医学科;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2.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4.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效果的Meta分析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衰药物治疗

心衰药物治疗

房颤:
绝大多数房颤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 本身可能已存在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发生房颤后由于心房失去了有效收 缩,使舒张期心房内残留血液较多, 更容易出现心衰症状。

仅超声心动图提示舒张功能不 全而无心衰临床表现不能诊断 为舒张性心衰,因为心力衰竭 是用于描述临床状态的术语。
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
1. 有典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2. 超声心动图示心腔大小正常、 LVEF45% 3. 舒张功能参数异常:E/A<1 4. 心包、瓣膜结构和功能均正常且排 除肥厚性或限制性心肌病 5. BNP升高
琥玻酸美托洛尔:200mg qd 酒石酸美托洛尔:50mg tid 比索洛尔:10mg qd 卡维地洛:25mg bid
禁忌症:
受体阻滞剂
支气管痉挛或COPD; 心动过缓,HR<55次/分; 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对1和2受体阻断的比例: 美托洛尔:75:1 比索洛尔:120:1 在美国,比索洛尔未获准用于心衰的治疗
受体阻滞剂
注意事项:
• 从最小剂量起始,逐渐增量; • 根据我国国情,酒石酸美托洛尔可用于心衰 的治疗; • 应坚持长期治疗,因突然停药可致病情恶化 • 虽然指南规定了目标剂量,但不同个体交感 激活的程度不同,应在耐受的前提下清晨静 息心率达到55~60次/分为个人的最适剂量。
受体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硝酸酯类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奈西立肽:重组人脑钠肽(rhBNP)
硝酸酯类
口服二硝酸盐或5-单硝酸盐制剂可 用于经标准治疗后仍有劳累性呼吸 困难或夜间呼吸困难的患者,对于 基本病因为冠心病的患者尤为适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两侧心室收缩不同步加剧心室重构,导 致心衰患者死亡率增加,通过使用双心 室起搏装置同步刺激左、右心室可治疗 不同步收缩,称为CRT。 已经有证据表明,经标准治疗后仍有症 状的心脏不同步患者,应用CRT对改善 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均有益。

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新进展

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新进展

心力衰竭诱因
约有93%心力衰竭的发生有明确的诱因,有效的控制诱因才能控制心力衰竭。
1.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快房颤最常见) 3.血容量增加(输液量,速度、摄盐过多) 4.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分娩 5.治疗不当(不恰当的使用洋地黄、扩血管药、利尿剂) 6.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又并发其他疾病(甲亢、贫血)
药物治疗
达格列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用法:晨服,5-10mg QD 适用:2型糖尿病患者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l-IV级) 药理学机制:调节心脏代谢重构,利尿、降压、促进红细胞生成。 不良反应:尿路感染、低血压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注意事项: 1)心衰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后使用 2)小剂量加用 6.25mg bid开始,2-4周增加剂量,逐步达最大耐受 剂量 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min,但不宜低于55次/min。 3)不能立即停药,应逐步减量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二度及二度以 上房室传导阻滞。
我国心衰现状
患者1370万 年平均住院次数3.3次
公共卫公生共负担沉重!
年平均住院费用29746元
35岁以上群患病率1.3%
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0% 与208003岁年以相上比人,群患患者病数率增1加29%00多 心衰的再住院率达万24.5%,5年死亡率达
心力衰竭的分类
发病机制: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减退性心衰
主要药物: ➢达格列净 ➢ACEI/ARB/ARNI ➢ β受体阻滞剂 ➢MRA
主要药物: ➢维利西呱 ➢达格列净 ➢ACEI/ARB/ARNI ➢ β受体阻滞剂 ➢MRA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1)对所有诊断为HFrEF的患者应尽早接受多种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推荐ARNI/ACEI/ARB、β受 体阻滞剂、MRA、SGLT2i四联疗法作为HFrEF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除非药物禁忌或不耐受。使用四联药 物治疗可使HFrEF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73%。 (2)对有淤血症状和(或)体征的心衰患者应先使用利尿剂以减轻液体潴留。当患者处于淤血状态时, ARNI/ACEI/ARB、MRA和SGLT2i的耐受性更好;若患者无明显水肿而静息心率较快时,β受体阻滞剂耐 受性会更好。 (3)优化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及起始剂量,推荐不同机制药物联合起始治疗,逐 渐滴定至各自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以使患者最大获益,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症状、体征、血压、 心率和心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 (4)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应进行临床评估,根据相应的临床情况选择以下治疗:ICD、CRT或心脏再同步 治疗除颤器(CRT-D)、维立西呱、伊伐布雷定、地高辛。 (5)经以上治疗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心脏移植、姑息治疗、LVAD治疗。 (6)HFrEF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可导致心衰恶化的药物,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Ⅰc类抗心律失 常药和决奈达隆、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非甾体抗炎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4期2015年7月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Vol.36No.4Jul,2015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270304;81420108004)作者简介:何倩雯,女,1989-,医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心衰的研究通讯作者:王扬淦,男,1963-,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衰及心律失常的研究DOI:10.14188/j.1671-8852.2015.04.041文章编号 1671-8852(2015)04-0668-0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何倩雯1 文印宪2 冯 英1 周 游1 王扬淦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心血管内科,2骨科 湖北 武汉 430071摘要 目的:对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CBM数据库,查找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随机对照试验。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共计4 376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改善舒张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RR=1.41,95%CI(1.16,1.71),P=0.000 5]、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MD=69.86,95%CI(3.42,136.31),P=0.04]和左室舒张功能[E/E’值:MD=-2.22,95%CI(-3.57,-0.86),P=0.001],降低血浆BNP水平[MD=-82.47,95%CI(-91.92,-73.02),P<0.000 01]和Ⅲ型胶原蛋白氨基端多肽水平[MD=-0.87,95%CI(-1.46,-0.27),P=0.004]。

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使舒张性心衰患者明显受益。

关键词 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theTreatment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A Meta-AnalysisHE Qianwen1,WEN Yinxian2,FENG Ying1,ZHOU You1,WANG Yanggan11 Dept.of Cardiology,2 Dept.of Orthopedic Surgery,Zhongnan Hospital of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ARAs)in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Methods:PubMed,EMbase,th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and CBM were searched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RAs in DHF patients.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screened the literature,extracted data,and assessed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The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RevMan 5.2software.Results:Ten studies invol-ving 4 376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ARAs administration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efficacy(RR=1.41,95%CI[1.16,1.71],P=0.000 5),exercise capacity(MDof 6-minute walk distance=69.86,95%CI[3.42,136.31],P=0.04)and diastolic function(MDof E/E’ratio=-2.22,95%CI[-3.57,-0.86],P=0.001)in DHF patients.In addi-tion,ARAs decreased the serum BNP level(MD=-82.47,95%CI[-91.92,-73.02],P< 第4期何倩雯,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0.000 01)and PⅢNP level(MD=-0.87,95%CI[-1.46,-0.27],P=0.004).Conclusion:Current evidence shows that ARAs are beneficial to DHF patients.Key Words Diastolic Heart Failure;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Meta-Analysis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据统计,目前美国约有510万心衰患者[1],而我国有超过1 100万心衰患者[2],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还将会持续增加。

心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5年死亡率高达50%[3,4]。

65岁以上心衰患者30d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分别可达22.9%和11.3%[5]。

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与收缩性心衰(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相对应,是指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DHF患者占总心衰患者的50%以上,且其发病率逐渐上升[6,7]。

与SHF相比,DHF在老年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患病率更高[8]。

目前,关于DHF的治疗并无统一标准。

大量研究表明,醛固酮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水钠潴留之外,醛固酮还能引起心肌纤维化[9]。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ARAs)作为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推荐治疗心衰的药物,能显著降低SHF患者的死亡率[10]。

但其在DHF患者中的疗效并不确定,本Meta分析旨在系统评价ARAs治疗DHF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DHF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与排除标准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

1.1.2 研究对象 年满18岁以上的DHF患者,其诊断符合欧洲心脏协会和超声学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1],或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2],或中国《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13]。

患者病因不限,无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心包疾病、肺部疾病、肾脏功能失代偿。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ARAs,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心衰治疗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安慰剂。

两组给药剂量、给药持续时间不限。

1.1.4 结局指标 ①死亡率;②住院率;③运动耐量;④生活质量;⑤左室舒张功能;⑥血浆生化指标;⑦临床心功能疗效;⑧不良反应。

1.1.5 排除标准 ①重复发表;②患者数量<10;③用正常人或SHF患者作为对照组;④同时纳入SHF和DHF患者,但并未将两者的结局指标分开;⑤患者基线资料明显不齐。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CBM数据库,查找ARAs治疗DHF患者的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1月。

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

中文检索词包括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安体舒通、依普利酮、坎利酮、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等,英文检索词包括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pironolactone,aldactone,eplerenone,canrenone,diastolic heart failure,heart failure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等。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两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

如遇分歧,通过讨论解决或征求第三名研究者的意见后协助解决。

资料提取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②研究特征;③反映研究质量的指标;④结局指标。

采用Co-chrane手册5.1.0[14]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1.4 统计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为效应统计量,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为效应统计量,各效应量均给出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采用χ2检验对各纳入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

当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0,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

反之,则应先分析其异质性来源,若无临床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出相关文献382篇,剔除966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第36卷重复后获得文献163篇,阅读文题和摘要后排除132篇,剩余31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复筛后排除21篇,最终纳入10个RCT[15-24],共4 376例患者。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