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编版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表格

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

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lí míng()前的天空yù fā()黑起来。

2.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二、选词填空。

固然必然

1.这件事()是他不对,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错处吗?

2.他们()会经过这里,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描写。

A动态 B静态 C心理

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喜欢哪个季节?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黎明愈发 2.心旷神怡

二、1.固然 2.必然

三、1. 天空飘着彩云。

2.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风景也是不一样的。

四、春夏秋冬喜爱

五、1.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2.A

3.闲适的心情

六、示例:我喜欢冬天。冬天雪花漫天,银装素裹,世界一片洁白,非常美丽。

课题鸟的天堂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

2课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枝叶繁茂。()

2.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3.高兴到极点。()

二、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连续

1.战士们()三天不眠不休,辛苦地奋战在抗洪第一线。

2.上课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3.短暂休息了一会,我们()往前走去。

三、结合课文,说说你对下面这件事的看法。

我叫白鱀豚,被誉为“长江女神”。但是现在你已经见不到我

了,早在十年前,人类就宣布我功能性灭绝了。人类围湖造田,使

我家园面积减小;修坝阻隔了我洄游路线;长江水污染使我食物严

重不足,免疫和生殖系统也受到了伤害,我们就这样消失了。

参考答案:

一、1.茂盛 2.应接不暇 3.兴奋

二、1.连续 2.陆续 3.继续

三、我对白鱀豚的功能性消失感到难过,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惭愧。我们应该像课文中大榕树那里的人那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努力为小动物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从而明确鸟的天堂的特点。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2.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我通过“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文章,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对这篇文章课后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深、加宽对文章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眼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棵róng shù()非常茂盛,下垂的枝条jiū chán ()在一起,非常壮观。

2.他pāo kāi()杂事,加入到这个团队。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给我们看。()

2.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

3.当我说许多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

..我的错误。()

三、读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2.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突出了榕树_______、_______的特点,突出了鸟_______、______的特点,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_____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假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划去错误的字或读音。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运用()描写,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特点。

A动态 B静态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想一想,我们怎样使鸟的天堂更加热闹、更加繁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榕树纠缠 2.抛开

二、1.展现 2.不计其数 3.改正

三、1.× 3.√

四、大美多欢生命力

五、1. 假 xìng

2.鸟儿们很多。

3.A

六、示例:我们要保护鸟的天堂,不准人们捕鸟,不准人们破坏当地的植物,给鸟儿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广阔的生活空间。

22 四季之美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五上部编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 22 四季之美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3.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1.预习提纲 (1)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四季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她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官职,便取而为名。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 2.学习“黎、晕、漆”等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美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案 一、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选自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而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四季之美》是日本散文鼻祖清少纳言写的一篇散文,按照季节顺序写出了一年四季独特的景物,动静结合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课文字数不多,介绍的景致也不多,但动静结合,韵味独特,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对于简单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区分起来比较容易,但如何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如何体会动态的画面美就比较困难了。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五、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诗的小游戏。 四句诗分别是: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四句诗分别对应一年四季,由此导入课文《四季之美》) 同学们,诗人笔下的四季我们已经见过了,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打开书,翻到21课,大家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 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让学生明确,清少纳言与王右丞、杜工部是同类型的称呼,都是姓氏加官职名。清少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优美词句,进行批注,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在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梳理中,发现作者细腻的观察、写作的独特视角和优美的动态描写。 3.在对《四季之美》的三种译文的赏析中,进一步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初步感受不同译文的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任务单(提前布置作业)、阅读材料(三种译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凭借学习任务单,小组交流自学情况。(8分钟) 1.复习导入:在清少纳言的笔下,四季最美的分别是什么时候呢?(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2.回顾学习任务单,强调学习任务: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发现写法的巧妙之处。 3.出示思考交流一:组内依次交流学习任务单,组员都说完后,看看大家的哪些观点哪些想法是相同或相似的,用红笔圈画出来。 学习任务二:集体交流学习,体会独特韵味。(20分钟) (一)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汇报,同学们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提升。 预设一:春天黎明 1.用一句话概括黎明之美。(黎明最美是色彩变化。) 2.关注叠词,体会运用叠词的好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一点一点”慢读,“微微的”轻读,“红紫红紫”重读,要读得有层次感。 预设二:夏天夜晚 1.三种月夜——独特视角

(1)将众多描写明亮月夜的诗文与清少纳言对夜晚的描写进行对比,感受清少纳言视角的独特、观察的细致,体会这属于清少纳言的独特韵味。 (2)师生配合朗读本段,老师来读明亮的月夜,男同学读漆黑漆黑的暗夜,女同学读蒙蒙细雨的夜晚,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本文的独特韵味。 2.萤火虫——动态描写 (1)夏天夜晚最吸引作者的就是萤火虫,作者描写了它们飞舞的样子,这种描写方法就是动态描写。 (2)通过朗读,表现萤火虫的动态之美。 (3)请学生寻找课文中其它采用了动态描写的语句,进一步感受本文动态描写之美。 预设三:秋天黄昏 1.本段都是动态描写,请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 2.文字是静止的,想象是无穷的,静止的文字却能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 3.请学生带着想象,再来有感情朗读本段。 预设四:冬天早晨 1.通过“闲逸的心情”“未免令人有点扫兴”发现景色背后人的情感。 2.浏览全文,从其它段落寻找“人”。 3.小结。由景入,由人出,景的背后是人,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预设五:每段首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作用一致,齐齐整整,富有美感。 (二)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习任务三:赏析三种译文,积累语言文字。(10分钟) 1.简要介绍《枕草子》的成书过程及其特点、地位。 2.出示《枕草子》的400年前日文手抄本、现代印刷体,及卞立强、周作人和林文月的中文译文。 3.学生阅读三篇译文,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译本。 4.简介三位译者,帮助学生体会由于每位译者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不同,同样的原文在不同译者笔下会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看似相同,又有不同,它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课小结(2分钟)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第一课时【市级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第一课时【市级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部分(2-4):夏天最美是夜晚,描写了夏夜的美景和动物的生活。 第三部分(5-7):秋天最美是黄昏,描写了秋天的收获和美景。 第四部分(8-10):冬天最美是早晨,描写了冬天的雪景和人们的生活。 4.文章中有哪些词句描写了四季之美? 预设:春天--“黎明初露”;夏天--“夏夜的美景”、“虫鸣鸟语”;秋天--“秋高气爽”、“金黄的稻穗”、“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雪花飘飘”、“温暖的炉火”。 三、精读领会 1.读一读,回答问题。 1)春天最美是什么?为什么? 2)夏天最美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秋天最美是什么?作者用什么词描写秋天? 4)冬天最美是什么?为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标出每个季节的特点和描写词句。教师 逐个点评。 3.学生分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四季之美的诗句、歌曲、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 2.学生自行创作一首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诗歌或小故事。 3.学生观察身边的四季景色,拍摄照片,制作相册,进行 分享。 二、课文鉴赏 一)春天之美 1.小组之间汇总交流,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预设:鱼肚色、红紫红紫。体现出春天黎明的什么特点?预设:色彩美。 在东方,天空慢慢泛起鱼肚色,微微泛红,彩云红紫红紫地飘荡。从“染、飘”中感受到春天黎明的动态美,它是“一点 儿一点儿”变化的。 朗读提示:节奏要舒缓,读的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宁静。“一点儿一点儿”要读的慢一些,表现出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二)夏天之美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夏季静谧的氛围。哪几种不同景 致的夏夜?预设: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作者最喜欢哪种夜晚?原因是什么?预设: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因为这些夜晚有萤火虫。 夏天的夜晚真美!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为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朗读提示:语气轻柔,读出夏夜的静谧。朗读萤火虫这一部分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到惊喜之情。 三)秋天之美 1.第三部分这些四字词语的意思,你都明白吗?出示:点 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夕阳西沉、比翼而飞、夜幕降临、心旷神怡。(1)小组之间交流;(2)查阅字典;(3) 请教老师。 2.这一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黄昏?(1)“急急 匆匆、比翼而飞”描写的是?预设:归鸦、大雁。这些都是对 秋天宏观之美的描写,朗读这一部分要加快节奏,体现归鸦和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能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找出景物的变化,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趣,通过对前面古诗词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第2篇课文的学习。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四季之美 3.相信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学,看看这些词语你读准了吗?学生读词语,老师相机点拨。 4.通过预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这是一篇散文,字数不多,但是非常生动。 学生:我知道了作者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少纳言”是她在宫中

任职的称呼,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她的散文诗作,文字简洁精当、诗意醇厚、感情真挚、娴静委婉。 5.填空。本文的作者是(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_(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随笔作品有《枕草子》。 6.学生: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四季之美》选取于《枕草子》的“物尽”类。作者凭着敏锐而纤细的贵族化、女性化的感觉,捕捉眼前掠过的一-些美好的形象(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生活的),构造了一个清纯优美的诗意世界。 7.了解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等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 1.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能写,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比如春天你会写什么? 学生:我会写春天的小溪,冰雪融化的样子。 学生:我会写春天的山和树。 学生:我会写春天的桃花。 2.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作者写了什么呢? 学生:《四季之美》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4.归纳:是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5.在作者眼中,春夏秋冬最美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时候?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6.归纳 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请同学们看,前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第二课时罗敏敏一等奖获奖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 -----聚焦语文要素品赏四季之美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古诗词与写景散文自由组合,寄情于景,让学生跨越时空,跨越国界,领略作者笔下的景物之韵味,品味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独特的灵性与热爱。 本课选自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枕草子》。它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文章寥寥数笔,饶有趣味,与课文扇面的四季插图,相互辉映,意境优美。本文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美”,与课后习题要求“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的动态描写”相呼应,四季之美,美在静的大背景下事物以动的形式存在,静是舞台,动是主角;静是积蓄,动是勃发;静是底色,动是亮点——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构成了独特的韵味之美。为了落实本课的语文要素,指导学生反复品味优美的词句,想象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唤醒生活的记忆,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同时创设情境,对比阅读,读写迁移,尝试描写生活中景物的动态变化,初步感受一景一物的动态之美。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接触过写景的文章,但那些文章场景很具体,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风景。而这篇课文,作者采用片段式的写法,跨越时空,选取了独具韵味的四季风景,用“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这种体裁的文章对学生而言较为陌生。 所以,孩子们在表达的时候,只关注语言文字,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有一定的难度,表达不够清晰,对于文章表达方式的感悟显得很苍白,必须在创设情境、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

《四季之美》教学案例(第二课时) 教材教学解读: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作者感受细腻、选材视角独特,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文中的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特色。作者在文中咏唱了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四时之美,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膩真挚,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本单元教材以“四时景物”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略读课文《月迹》。本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四季之美》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作者描写景物时动静结合,尤其善于捕捉景致的微妙变化,因此本课对于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助的。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写景散文的鉴赏方法,有了一定的分析、欣赏写景散文的能力,但许多学生运用起来不一定准确、灵活;虽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粗读和初读上,思维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补充和本课相关的资料,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写景散文的魅力。故学习本课重在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翩翩飞舞”“比翼而飞”“夜幕降临”“愈发”“心旷神怡”扫兴”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句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难点: 结合关键句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感悟,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时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本课时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2课,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填?出示:本文作者按照______顺序描写了春天的_________,夏天的_________,秋天的_________,冬天的_________,展现了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2.四季之美公开课教案版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独特,感受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迷人景色。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3.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和关键词提示法,尝试背诵课文1、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的独特,感受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迷人景色。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选材视角的独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四季视频。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寒来暑往,四季轮回,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美景,体会到不一样的趣味。 这节课,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之美,领会作者独特的表达。齐读课题 二、课文学习 (一)词组回顾 1.点名读,齐读 翩翩飞舞蒙蒙细雨点点归鸦 微微的红晕熊熊的炭火 红紫红紫的彩云漆黑漆黑的暗夜 2. “叠词”,巧用叠词,可以使语言更加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勾画出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刻

是什么? 2.学生汇报 小结:借助每一段的关键句来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好方法。 3.齐读四句话 点播:作者不是笼统地描写四季的景物而是关注了这四个时间段,这就是作者独特之处。 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每个季节又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并勾画出来 学生汇报 5.小结: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感受着四季的美,那作者是怎么将这些景物写美的 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三)自主学习“春” 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第一自然段: (1)圈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2)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2.汇报所学 (1)者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呢?(黎明) (2)作者描绘了春天黎明的哪些景物?(天空,彩云) (3)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预设: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预设1:表示颜色的叠词。叠词使颜色浅的更浅,深的更深。 预设2:一点一点泛出,染上,飘着。 点播:“泛”是透出,表示大面积微微出现,“染”是附上一层层颜色,增强了颜色的立体感,“飘”悠闲地浮在天空。一连串的动词,从而表现出事物的独特韵味。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板书“动态描写”)。 3.师配乐朗读,请生分享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请他把画面读出来。 4.自由朗读。 (四)学法总结 1. 找:找出这一季节最美的时刻。 2. 圈:圈出描写的景物。 3. 想:如何描写景物,并批注阅读感受。 4. 读:有感情地诵读,感受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2《四季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

22《四季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体会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有顺序的描写景物。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热爱自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对四季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有顺序的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热爱自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对四季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四季之美》。(板书:四季之美)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课题中有一个字最值得深究,哪个字?没错,就是“美”。(板贴:美)师: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分别都美在哪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顾课文,走进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开始吧! 师: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你发现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分别都美在哪儿? 请你说。是的,在他的眼中,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师:你们发现了吗?在清少纳言看来,四季最美的不是某一个景物,也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时刻。看来,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是独特的,那就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春之黎明的美吧。(板贴:春景图) 二、“春之黎明”,感受柔和之美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春之黎明的美,美在哪儿?圈画出关键词句,想象当时的画面,开始吧! 师:听着同学们的朗读声,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走进了春天的黎明,哪位同学愿意用朗读的方式带我们一起走进这春之黎明的美? 师:好的,请你来。听啊,读得多好啊!它那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让你看到了什么? 师:请你说。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够通过文字,想到画面了。看到那天空慢慢亮了,色彩渐渐变了。 师:有哪些颜色?是的,有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那春之黎明的美就美在—— 师:你说。是美在这色彩,美在这色彩的动态变化。 师:同学们,谁能够来读一读?读出这色彩的动态变化?请你读。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又听出来还能从哪些词感受到春之黎明的色彩变化? 师:你听出来了,请你说。从“泛着”“染上”“飘着”这几个连动词,也能够感受到这色彩的变化。 师:同学们,老师想把它换几个词,你们看行吗?对比着读一读。(露着、涂上、挂着) 师:你说行吗?不行,为什么?这“露着”就让这色彩没有了若隐若现的感觉。师:你说,也不行。这“涂上”让这色彩的太浓厚了。 师:你再说,还是不行,只有那“飘着”才能展现出彩云的柔和。 师:同学们,看来,清少纳言不仅向我们展现出了春之黎明色彩的动态变化,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黎明的柔和。(板书:柔和)师:清少纳言就这样,爱着每一个黎明,爱着黎明里的柔和色彩,爱着黎明里的动态变化。“春天......”一起读。 师:我们在刚刚的学习中是用什么方法欣赏到春之黎明的美的?

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第二课 时 教学目标】 1.研究并掌握“旷、怡、XXX、冽、逸”等5个生字和“黎、晕、漆”等9个字的写法。 2.通过多媒体展示,理解和感知课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课文。 4.研究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5.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6.体会作者描绘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写法。 2.研究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描绘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生字: 1.复上节课研究的“四季之美”中的生字,让学生读出并造句。 2.回顾课文,让学生说出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 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四季、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展示课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精读感悟 一)研究第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研究: 让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在朗读时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作者认为四季中最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那个时间,最美的景物是什么? B。“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 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3.回答问题: A。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是四季中最美的时间,最美的景 物是鱼肚色的天空和XXX;夏天的夜晚也很美,最美的景物 是明月和萤火虫;秋天的黄昏也很美,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和虫鸣;冬天的早晨最美,最美的景物有雪、霜和火盆。 B。这句话描写了春天的黎明,通过“泛、染、飘”这三个 动词表达了春天黎明时天空中色彩的变化,不仅展现了一种动态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且体现出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二)研究第3-4自然段 1.同桌合作研究: 让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并在朗读时做标注。 2.交流探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优质教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想象四季的画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简介作者生平,为后文的学习作铺垫。】 1.课件出示四季的图片。 问题导入: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预设 ①我最喜欢春天,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到处都透着生机。 ②我最喜欢冬天,白雪覆盖下的世界实在是太美好了。 ③我最喜欢秋天,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 ④我最喜欢夏天,绿树成荫,荷塘清波。 继续引导:春天给人以生机,夏天给人以热情,秋天给人以丰盈,冬天给人以沉静。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看看她眼中的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韵味。 2.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姓清,名不可考,“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的称呼。出身官僚家庭,通汉学,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任务二:朗读课文,感知美景 【设计意图: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自己的感受出发更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主要内容和产生美的感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预设:本文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描写了一年四季中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致。 (2)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 预设: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3)课文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物? 预设:春天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细雨中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秋天的归鸦与大雁,冬天熊熊燃烧的炭火。 2.通过朗读我们初步领会了四季之美,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 预设1:我最喜欢文中呈现出的夏季的静态美,漆黑的画面中呈现出萤火虫飞行时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评: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预设2: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描写云彩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春天的景象。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生读相关句段) 预设3:我最喜欢夏天这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在漆黑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翩翩飞舞会给人一种诗意美。 师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预设4:我最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我一看到雪就会想到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 任务三:自主合作,学习字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 季之美》教案设计 四季之美”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第三学段 的阅读教学中,写景文章的研究要重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通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来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本设计依题导入,抓住“四季”和“美”两个关键词展开语文研究活动,引领 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教学中,通过了解作者、研读感悟、情境感染和读写结合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生字词卡片;学生准备阅读描写四季美景的文章或同龄人的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板书“四季”和“之美”,引导学生联想春夏秋冬、大自然、雨雪霜雾等,再联想到春天美得生机盎然、夏天美得郁郁葱葱、秋天美得天高云淡、冬天美得银装素裹等情境。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猜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是按照 什么顺序写的。 3.课件出示作者清少纳言的资料,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一位怎样的女作家?她的作品语言有什么特色? 设计意图: 从文章题目入手,由“四季”到“之美”逐渐构建清晰的自然 景色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想象画面和依题猜想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将要研究的内容,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紧紧围绕

文章内容,使学生经历语言重组的简单实践运用,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文研究方法。 二、初读感知,研究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留心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自主研究。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预。 1)第一组:“XXX、冽、逸”。要求:读准字音,借助生字带出词语,初步理解字义。(“凛冽”是刺骨地寒冷的意思,所以部首是两点水旁。“逸”别忘写“兔”的点。) 2)第二组:“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要求:从易错字形、多音字、形近字等方面汇报自学收获。 ①“晕”是多音字,“光晕、月晕、红晕”中“晕”都读四声,“晕倒、晕厥、晕头转向”中“晕”都读一声。 ②下列生字可以用形近字对比法识记字形: 幕——慕,愈——愚,怡——抬,免——兔。 3)教师指导重点字形的书写。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课件揭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朗读、背诵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在愉悦中完成读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法对话交流法 【教学媒体】 1、课件、生字卡片、头饰、磁带。 2、引导学生课前收集四季的,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演示: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以动画的形式展现课文中的四季美景图)看到图,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板书课题) 2、展示: 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请你把课前收集到的展示给组内的同学看。看到这些你有哪些想法?(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1、欣赏: 每个季节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 2、识字: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办法把字音读准,边读边画出生字。(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前后桌读,同座读,组内读。) ⑵出示“圆、秋、雪、肚”4个带拼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的偏旁涂上红色),这些偏旁你认识吗?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偏旁的?这些偏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部编版《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三百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在清少纳言的眼里,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 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