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激励和激励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励和激励理论
课堂讨论:
假如你是某医院院长,你如何利用赫茨 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和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Hale Waihona Puke Baidu励理论
1. 期望理论 2. 公平理论 3. 波特-劳勒模式
激励和激励理论
1. 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V.H.Vroom与1964年在它 的著作《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出了 比较完备的期望理论,成为这一领域的主 要理论之一,他认为一种激励因素的激励 作用大小,受到个人从组织中取得报酬 (或诱因)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取得报酬可 能性的预期双因素的影响,前者称为效价, 后者称为期望值(期望概率),可用下式表 示:
激励和激励理论
(2)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1)满意与不满意不是互为对立面 传统上总是认为满意与不满意是互为对立面, 但赫茨伯格却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 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 是没有不满意。 理由是:即缺少保健因素,职工会感到不满 意,有了保健因素,职工也不会感到满意,至多 是没有不满意;有了激励因素,职工会感到满意, 没有激励因素,职工不会感到不满意,而是没有 满意。
激励和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期望理论提示我们必须在期望值和效价上做文 章,一是要努力提高员工达到绩效的自信心,, 二是达到绩效后,员工能获得应有的评价和奖励, 能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期望值。启示如下: 1.了解职工需要,合理树立目标,激发职工期望心 理。科学设臵目标,使效价和期望值更好吻合。 2.设计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薪酬 制度。 3.认识和提高目标的效价:通过教育正确认识效价,
(O/I)A (O/I)B
激励和激励理论
社会比较或横向比较
社会比较或横向比较,结果分三种情况: 如果(O/I)A=(O/I)B,当事人会觉得报酬是公平 的,他可能会因此而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如果(O/I)A<(O/I)B,这时当事人就会感到不公 平,此时他可能会要求增加报酬,或自动地减少投入 以便达到心理的平衡; 如果(O/I)A>(O/I)B,说明当事人得到过高的报 酬或投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讲当事人不会 要求减少报酬.而有可能会自觉地增加投入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在1955年提出,人类的许 多需要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的,得益 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它通过实验 研究,归纳出三大类社会需要:成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和权力的需要。
激励和激励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观点
1、权力的需要:控制和影响别人的欲望。“负责、 竞争、较高地位工作”。 2、归属的需要:被人喜爱和接纳的需要。“友谊、 合作、人际关系” 3、成就需要:渴望将事情做的更加完美。“追求卓 越、效率、事业心强、敢于冒险” 需要不是先天的,成就的需要可以通过后天的 培养而得到加强,它可以创造出富有创业精神的人 物,促进社会发展。成就需要和对权力的需要都可 以使人有杰出表现,但二者有区别。
人们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了大量研究: Edward Lawler和J.Lloyd Suttle对187 名管理人员进行6-12月研究,结果并未发现 明显的证据证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同 时注意到人的2个层次血需要——生理需要和 其他需要。另外当个体情况不断改善时,需 要的重点会不同。 Douglas T.Hall和KhaliI Nougaim也有 相同的研究结论。他们发现随着管理者在组 织内部职位升高,生理和安全需要相对减弱, 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会不断加强
激励和激励理论
需要 动机
激励过程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当时的优势需要引发,并朝着满足 这种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 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
激励和激励理论
激励过程基本模式
激励的过程主要有四个部分,即需要、动机、行为、绩效。首先是 产生需要,在个人内心引起不平衡状态,这才产生了行为的动机。 通过激励,使个人按照组织目标去寻求和选择满足这些需要的行 为,最后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激励和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作为一种 激励理论,对管理者仍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1)需要的满足不断递增的,这对激励行为的效 益是递减的,要想激励员工,必须了解员工当 前的需要层次。 (2)随着员工职位升迁,激励方式会有依靠外在 的激励和刺激(奖金)转向内在的满足(自我 实现),这对激励不同层次的员工,内容应有 差别。
激励和激励理论
历史比较或纵向比较
历史比较或纵向比较,也分3种情况: 如果(O/1)A=(O/1)B当事人就会认为基本公平, 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可能会保持不变; 如果(O/I)A<(O/1)B,当事人会感到不公平,其 工作积极性会下降(减少投入),除非给他增加报酬; 如果(O/I)A>(O/I)B,一般来说当事人不会觉得所 获报酬过高,因为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 进一步的提高,其工作积极件不会因此而提高。 总之,当事人会采取多种方法,减小和消除与参照 对象比较的差异,使之相等。
激励和激励理论
激励的含义
弗鲁姆(Victor Vroom)把激励定义为:对于个人及低层组织就其 自愿行为所作的选择进行控制的过程。激励是诱导人们按照预定 的方案进行行动的行为。 佐德克(Zedeck)和布拉德(Blood)认为,激励是朝某一特定目 标行动的倾向。 爱金森(Atchinson)认为,激励是对方向、活动和行为持久性的 直接影响。 盖勒曼(Gellerman)认为,激励引导人们朝着某些目标行动,并 花费一些精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沙托(Shartle)认为,激励是被人们所感知的从而导致人们朝着 某个特定方向或者为完成某个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驱动力和紧张状 态。
激励和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
激励力(M)=效价(V)×期望概率(E) 激励力指一个人受激励的程度,愿意为达 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效价指—个人对行动的结果能满足其需要 的程度的估计,其取值范围可由+1到-1 期望概率指个人对行动会导致某一预期结 果的概率估计,其取值范围由0到+1。
激励和激励理论
解析
弗鲁姆认为,效价和期望值都是个人的一种 主观判断,即对人的行为的激励力涉及到三部 分心理过程:报酬本身是否能够吸引人们为之 付出努力?付出努力的行为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 结果?努力和工作绩效的结果能否带来期望的报 酬? 期望理论解释出对人行为的激励,它是复杂 过程,管理者必须考虑工作的挑战性及任务的 合理性,形成良性循环。
激励和激励理论
2. 公平理论
该理论是研究在社会比较中个人所作出的贡 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研究 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 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 而任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也就是说,每 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所获的报酬与投入 的比率,同他人的收支比率或本人过去的收支比 率相比较如下所示。
内在性需要和激励
这种需要是不能靠外界组织掌握和分配的资源直接满 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 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提供的某些因素而满足。这些 因素都与工作有关,是抽象的、不可见的,要通过当事 者自身的主观体验来汲取和获得。
激励和激励理论
第二节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理论。激励的内容,对引发动 机的因素进行研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 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的形成过程,对行为目标的选 择的研究。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波特-劳勒模式 行为转化激励理论——研究激励的目的,即研究如何改 造和修正人的行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激励和激励理论
4.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50年代末提出
的,主要是从人的内部,从工作本身调动的
人的积极性,他研究结论是:工作对人的吸
引才是主要的激励因素。
激励和激励理论
(1)双因素的内涵

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发现,工作环境和工作 条件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具备或强度太低会引 起员工不满,即使得到解决,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 而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积极性。 赫茨伯格认为此因素为保健因素。 另一类属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不 具备时不会引起员工的强烈不满,具备时能使职工 感到非常满意,这些因素的改善能激励职工的积极 性,称之为激励因素。
激励和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4个观点: (1)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2)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具有一 定的顺序 (3)激励状态取决于主导需要 是否满足 (4)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需 要。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激励和激励理论
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一些疑问
激励和激励理论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 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 外在性需要和激励 这种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自 身无法控制而由外界环境支配的。能满足外在性需求的 资源(或奖酬)就是外在性的资源(或奖酬)。由这类 资源诱发的动机是外在性动机,这样调动起来的积极性 便是外在性激励。
基于此,可对激励如下定义:激励是指通过 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 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激 发人的动机。
激励和激励理论
激 励
激励
影响人们内在需求或动机, 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 活动或过程 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求 诱发、活跃、推动、指导和 引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 过程
激励和激励理论
2. ERG理论
阿尔德弗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于70年代 初提出的一种需要理论,它把人的需要归结为 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 和成长(Growth),简称“REG理论”。 1、生存的需要:人最基本的需要。 2、相互关系的需要:人际关系 3、发展的需要:发展自己
激励和激励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不同的人,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排列顺序和 比重不一样。激励要因人而异。 2.相对其他两种需要,权力需要是管理者取得成功的 追重要因素,权利欲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3.员工归属的需要有益于提高效率。在合作团队中需 要有一个社交家,而在独立活动中,安排一个不喜 欢交往的人较适宜。 4.注意精神和榜样的作用、培训和教育的作用,在满 足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重塑或激发员工新的需要, 培养高成就感的人,对组织实现目标大有裨益。
激励和激励理论
他的两个观点
1、人的需要一般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而且 低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对高层次需 要越渴望,这是一种满足—前进的逻辑, 同时也存在挫折---倒退现象。 2、人的需要并非生来具有,有些需要是后天 习得、培养之后才产生的,尤其是高层次 的需要。
激励和激励理论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HUST
第十二章 激励和激励理论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熊巨洋
第一节、激励概述
激励需要理由吗? 来自管理学大师George Odiorne”自 我激励介绍” 1.为自己设定特定目标,并时刻提醒自己。李 艾柯卡人生。
2.利用短期目标和一些特别的活动辅助自己的长期目标实现。
3.每年学习一门有用的课程。 4.是自己的工作卓尔不群。不断修订职位目标,快速提升自己。 5.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巩固优势,改变劣势 6.给自己迅速反馈和奖赏。为自己的每一步成功庆祝。
激励和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4.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
激励和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 (Abraham Maslow)提出的,因而也称马斯洛需要层次 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激励和激励理论
2)只有激励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赫茨伯格认为不具备保健因素将会引起许多不满, 但具备了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具备激励因 素是会引起强烈的积极性,但缺乏是不会引起极大 的不满。 3)激励因素以工作为核心 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有关,它是工作本身的一 部分,称之为内在激励因素;与工作外部条件和所 处环境发生联系的因素为保健因素,称之外在激励 因素。 4)当职工受到较大内在激励时,对外在因素引起的 不满往往具有较大的忍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