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剖析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剖析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剖析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诗歌鉴赏概要》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涉及《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十九首、唐宋诗的最主要发展梗概,以及作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词的简要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词人及其成就。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佛”王维

青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六一居士——欧阳修

东坡居士——苏轼

易安居士——李清照

稼轩居士——辛弃疾

《散文鉴赏概要》知识要点

(1)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2)清代桐城派散文三大家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和姚鼐

方苞文章的理论核心是义法,:刘大櫆师从,并发展了方苞的理论。姚鼐是该派的集大成者。

《小说鉴赏概要》《戏剧鉴赏概要》泛读

《文学专题》之《中国现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标志作家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冰心、朱自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丁玲、萧红、林语堂、曹禺、赵树理、孙犁、张天翼、钱钟书、张爱玲、艾青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

(1)鲁迅,冷静的老人,《呐喊》《彷徨》“现代小说成熟的的标志”(2)周作人,平和的老人,“随想录”“言志派”“美文”,冲淡平和(3)郭沫若,激情的少年,《女神》“开一代诗风之作”,浪漫主义(4)郁达夫,任性的少年,自述转《沉沦》“时代病”

(5)冰心,大家闺秀,《私人独憔悴》《往事》《山中杂记》

(6)朱自清,现代儒生,《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7)茅盾,社会革命家,《》与“农村三部曲”《子夜》

(8)巴金,热血的青年,激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家》《春》《秋》

(9)老舍,人道主义者,老张马驼四世断魂月柳一辈子

(10)沈从文,城市里的乡下人,长河边城,湘行散记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少数民族叙事诗代表作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反思文革的散文代表作家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和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文化散文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

《外国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独唱体抒情诗人萨福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

2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

3日本文学:《源氏物语》被后人比拟为“日本的《红楼梦》”

4法国古典主义喜剧:莫里哀及其代表作《伪君子》《吝啬鬼》

5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及其代表作《欧那尼》《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6法国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人间喜剧》7法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

8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及其代表作《约翰·克里斯多夫》

9德国文学:歌德的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被冯至先生概括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10表现主义代表作家: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福克纳

11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尤:(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12黑色幽默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及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13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代表作《百年孤独》14法国启蒙四杰: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

上课讲授重点课文

《春江花月夜》《长恨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雪花的快乐》

《大学(节选)》《傅雷家书》《黛玉葬花》《家(节选)》《人生》《哈姆雷特》

全面阅读作家小传、作品背景概述、课文内容、解读点拨、课文链接、以及老师上课讲述内容。

各篇重点掌握内容如下:

《春江花月夜》:

(1)背诵《春江花月夜》全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作者:张若虚

(2)理解《春江花月夜》中有关哲理的句子

(3)分析“月”在《春江花月夜》中的统摄地位

(4)《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之美P44

《长恨歌》:

(1)背诵《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者:白居易

(1)理解《长恨歌》中的“长恨”二字

(2)解析《长恨歌》的主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背诵(作者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典故的出处及作用

《雪花的快乐》

(1)背诵《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②,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诗中“雪花”和“她”的象征意义

(2)从新月派诗歌“三美”追求的角度分析徐志摩这首诗的艺术之美

《大学(节选)》

(1)背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

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

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后,未之有也。

(2)翻译(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

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3)《大学》的纲领旨趣,宋代理学家把他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指什么?如何理解其基本内涵。答:三纲意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意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小知识: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

2“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三纲”是全篇的主宰,“八目”是实现儒家基本精神要进行学习的次序途径,是儒家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段。

3“好学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审问”等语出自《中庸》,《孟子》与《论语》一样是语录体。但有逐步向说理文过度的趋势。

4《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傅雷家书》:

结合现实人生,理解《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婚姻的看法与忠告《黛玉葬花》:

(2)(1)背诵林黛玉《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

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赏析林黛玉《葬花词》

“有谁怜”隐含了一段答语,世人春风都不懂得怜惜落花,对她们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观,置之不理,懂得怜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称绛洞花主的宝玉也不懂,将残红付与无情的流水,岂知流出大观园后便会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践踏更为悲惨。

?游丝之软,游丝之弱,不禁让人联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于诗书之家,幼年丧母,父亲死后益发无依无靠,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样寄居贾府生命之软弱,不正如檐下飘荡游丝么,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斩断。仅凭贾母的疼爱和宝玉的那份爱情维系着生命,怎经得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

?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

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3)《黛玉葬花》中刻画出林黛玉怎样的形象?

答:自由体弱多病,个性高傲,孤芳自赏,多疑,小性,爱流泪,过于依赖宝玉,叛逆,愤世嫉俗,言辞尖锐,寄人篱下导致的多愁善感,敏感,对时序的变化感到伤感(林黛玉热烈而执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但对于她这个寄人篱下,身子染病,且又出在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束缚的大家庭里,这简直是不可能。她多么希望能挣脱封建枷锁的禁锢,希望摆脱自己的不幸的命运,“愿侬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对未来,她充满迷惘与彷徨。但她没有屈服,“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表现她那种不愿随波逐流,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同时在《黛玉葬花》中也反映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全诗充满落花飘零,人去楼空的如生命的悲哀;对自己青春年少,红颜薄命的哀叹,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在《黛玉葬花》及《葬花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习方面,黛玉葬花,葬花体现了她什么性格?

《家》:

(1)家的主题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

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

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

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

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

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2)造成鸣凤人生悲剧原因

1、黑暗的封建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腐朽丑陋的封建

家长制是造成鸣凤悲剧命运的根源。

2、觉慧、鸣凤的性格弱点也助成了鸣凤之死。

3、觉慧与鸣凤所谓的跨越阶级、门第的爱情,其实并没有达到

毫无隔阂的心灵沟通。这也是导致鸣凤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人生》:

(1)分析高加林的人物形象

1 高加林是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的男主人公,他的身

上集中体现了黄土地人的那种朴实、辛劳的传统美德,同时又

具有现代青年人的那种向命运挑战的自信,坚毅的品质。他曾

努力,拼搏,但是他的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这样也形成

了他的复杂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形成了他的悲剧的人物命运。

2高加林是典型性和复杂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一)、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在高加林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黄土地几千年留下的那种勤劳、

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不断向命运挑战,性格坚毅。

(二)、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复杂性

他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他的骨子里有一种虚荣好胜、狂妄,甚至报复的弱点。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现实,使他既有那种积极向上、坚毅而自信的黄土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他为了追求城市化的生活而丢掉人身应具备的起码的良心而受到众人的唾弃。

3高加林艺术形象的悲剧性

(一)、事业上的悲剧。

(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高加林的爱情主要有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地道的黄土地上的姑娘刘巧珍,一个是城里的有文化的女子黄亚萍。

1、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2、和黄亚萍的爱情悲剧

高加林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均以悲剧而终,是高加林那种追求虚伪的梦幻般的爱情所致,是他一错再错,最后使他失掉了自己的一切,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地。

总之,高加林曲折的人生道路,一方面是他思想感情上的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原因,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生奋斗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激励着人们要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的努力。

(2)理解《人生》的主题

《哈姆莱特》:

(1)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1哈姆雷特首先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他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对人生,对爱情,对世界有新的看法,他是一个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同样美好2是一个忧郁的王子。父亲被害,母亲改嫁,友情,爱情的背叛,一系列变故接踵而至,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变得冷静而清醒,看到了现实的丑恶。他的内心越痛苦,以致对自己原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陷入思想危机,变得精神忧郁。3是一个有理想的王子。他目光敏锐,思想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他意识到父亲死亡的真相时,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为父报仇,还要扭转乾坤》

(2)哈姆雷特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大段独白与思考

课外重点阅读课文

诗歌:《蒹葭》、《西洲曲》、《终南别业》、《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秋兴》、《无题》、《明妃曲》

散文:《中庸》、《论语》、《战国策》、《韩非子》、《史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乌篷船》、《我与地坛》

小说:《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曹孟德横槊赋诗》、《风波》、《金锁记》、《棋王》《安娜·卡列尼娜》、《饥饿艺术家》、《堂吉诃德》

戏剧:《单刀会》、《西厢记》、《俄狄浦斯王》

阅读作家小传、作品背景概述、课文内容、解读点拨、课文链接

应用写作

1、了解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

2、掌握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

3、重点掌握通知、通报、请示、批复、函、计划、总结、求职信、毕业论文的写法。

说明: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7月1日正式实行。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作废。《条例》在公文种类、公文要素、行文规则、公文拟制、公文办理、以及公文管理上与原《办法》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参看最新文件。

大学语文知识点

大学语文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期末 中国文学史阶段划分: 1.古代文学:上古时期——1919五四运动 2.近代文学:1840——1919五四运动 3.现代文学:1919——建国 4.当代文学:建国——现代 5.新时代文学(伤痕文学):1976——1986 代表不同朝代的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原始歌谣、上古传说 2.奴隶社会:《诗经》《楚辞》 3.秦:李斯《谏逐客书》 4.汉(三国):赋、建安文学 5.唐:诗歌 6.宋:词 7.元:曲 8.明清:小说 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编年体、纪传体 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以记言记事为主的散文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称为一种文体,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学现象 《战国策》起于战国楚年止于秦并六国 前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赋:介于诗和散文之间,侧重客观状物,产生于楚,盛行于汉 汉赋:骚体赋(初)贾谊散体大赋(中)司马相如抒情小赋(后)张衡、贾谊 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乐府三绝:《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大量作家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感,内容充实、感情真切、风格质朴、刚健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 史学双壁:《史记》《资治通鉴》 前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 《史记》的主题:1.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 2.歌颂了反抗强暴的英雄人物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 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菩萨蛮》《忆春娥》 明代小说繁荣发展的社会条件: 1.明初开始,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日益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形成 一股强的的社会力量,他们要求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案

1、简答(每题10分,任选3题,共30分) 2、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 3、作文(40分) *复习关键字: 鲁迅《伤逝》白居易《长恨歌》曹禺《雷雨》(蘩漪)王朔《动物凶猛》余华《活着》莫言《红高粱》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海明威《老人与海》《等待戈多》《安娜卡列尼娜》《诗经》荷马史诗徐志摩诗集张爱玲 ,朦胧诗派新月派,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式的“生死观”西方式的“生死观”

1、小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小说,了解其故事情节。 答:《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 2、《伤逝》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社会的沉滞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经济困顿 3、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4、徐志摩诗集包括哪几部? 答:1.《志摩的诗》2.《翡冷翠的一夜》3.《猛虎》4.《云游》共这四集

5、曹禺的“生命三部曲”指的是那三部作品? 答:《原野》《雷雨》《日出》 6、结合情节谈谈话剧《雷雨》真正的主角是谁。 答:雷雨。她是线索。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雷雨”是最核心的主人公,剧中所有人物无不以它为生命形式的中心,剧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敢和它“抢戏”,也没有办法和它“抢戏”。“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主人公的“暗箱操作”。而这主人公最偏爱繁漪,使这“雷雨”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种种人生企盼,最终都在“雷雨”(雷雨式性格,和自然界的雷雨)中作了归结。一切源于“雷雨”,一切又都结束于“雷雨”。 7、《雷雨》蘩漪形象分析。 答: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8、张爱玲的代表作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哪三部小说? 答:《十八春》《倾城之恋》《金锁记》 9、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答: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她用

大学有机化学B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 甘油、石炭酸、蚁酸、水杨醛、水杨酸、草酸、呋喃、吡咯、吡啶、甘氨酸、丙氨酸、葡萄糖、果糖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4、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各种取代基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规则 (1)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常见的烃基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3)不饱和基团:可看作是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不饱和烃基的优先次序为: -C≡CH>-CH=CH2>(CH3)2CH- 次序规则主要应用于烷烃的系统命名和烯烃中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依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异丁基>异丙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4)、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

大学语文考试要点总结

1. 国风篇幅占《诗经》的大半,是《诗经》的精华。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兵车行》【唐】杜甫。云: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主题是(反战) 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北宋】苏轼。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 4.《张中丞传后叙》【唐】韩愈。张巡:从容镇定、博闻强识、视死如归,许远:宽厚谦和、甘心让贤,南霁云:忠勇刚烈、嫉恶如仇。贺兰进明:卑鄙无耻,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5.《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西门庆的第三个老婆名叫孟玉楼。 6.《金锁记》张爱玲,本名张煐。女主角是曹七巧。强烈的占有欲和疯狂的报复欲是其性格的基本特征。“三爷”名叫姜季泽。二爷:姜云泽,儿子:长白,女儿长安。 7.《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其中“刘郎”是指刘禹锡。 8. 行政公文是指______党政机关__、______群众团体___、__企事单位____在处理各种公务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9.《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美】威廉·福克纳,他的小说故事发生地多是约克纳帕塔法县。 10.下列作品不是张爱玲所著的是( B )。 A.半生缘 B.悬崖边上 C.倾城之恋 D.红楼梦魇 11.柳宗元的散文极具特色,刻画精微、寄慨深远的(山水)游记标志着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已走向成熟。 12.《我曾经爱过你》【俄】普希金。感情上最大特点真诚。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13.《我喜欢爱情》作者【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945年因“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使她的名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而获得了诺贝尔

大学普通化学复习知识点

配浙大普通化学第五版复习,根据注册结构师考试摘选课本内容编辑。 .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 系统环境 按照系统与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可将系统分成三类: (1)敞开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开放系统。 (2)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的系统。通常在密闭容器中的系统即为封闭系统。热力学中主要讨论封闭系统。 (3}隔离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孤立系统。绝热、密闭的恒容系统即为隔离系统。 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所谓均匀是指其分散度达到分子或离子大小的数量级。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超过此相界面,一定有某些宏观性质(如密度、折射率、组成等)要发生突变。 系统的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体积V温度T、质量M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 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

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文>><<琅玡台刻石文>>. 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与叙事并重. <<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 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

11-12学年第1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 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诗词赏析题(20分) 五、作文(40分) 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及其地位。 4、“春秋笔法”“春秋三传” 5、把握《刺客列传》中的特殊字词句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7、现代汉语与方言的关系 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 9、熟读《硕人》,把握字词句。 10、理解楚辞的特点与《山鬼》的思想内容。 11、把握《长干行》、《花非花》、《嫦娥》、《桂源铺》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 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 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5、初唐四杰。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17、熟读《登楼赋》,把握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史的地位 18、汉赋四大家 19、赋的四大类

20、赋的特征 21、熟读欧阳修《秋声赋》,把握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及其思想内容。 22、优孟衣冠 23、参军戏 24、元曲四大家 25、临川四梦 26、熟读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把握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7、熟读《莺莺传》与《红楼梦》第五回,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8、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特点与审美特征 29、唐宋八大家 30、熟读《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1、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 34、新文化运动 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 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 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 38、《今天》与朦胧诗 39、文化散文的内涵 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 41、四书五经 42、百家争鸣 43、孔子的主要观点 44、庄子的主要观点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新 考试要点)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诗歌鉴赏概要》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涉及《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十九首、唐宋诗的最主要发展梗概,以及作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词的简要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词人及其成就。 《散文鉴赏概要》知识要点 唐宋八大家清代桐城派散文三大家 《小说鉴赏概要》《戏剧鉴赏概要》泛读 《文学专题》之《中国现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标志作家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冰心、朱自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丁玲、萧红、林语堂、曹禺、赵树理、孙犁、张天翼、钱钟书、张爱玲、艾青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少数民族叙事诗代表作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反思文革的散文代表作家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和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文化散文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 《外国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独唱体抒情诗人,三大悲剧家,喜剧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伟大成就 日本文学:《源氏物语》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莫里哀及其代表作 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及其代表作 法国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 法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左拉及其代表作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及其代表作 德国文学:歌德的创作 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黑色幽默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上课讲授重点课文 《春江花月夜》《长恨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雪花的快乐》《大学(节选)》《傅雷家书》《黛玉葬花》《家(节选)》《人生》《哈姆雷特》 全面阅读作家小传、作品背景概述、课文内容、解读点拨、课文链接、以及老师上课讲述内容。 各篇重点掌握内容如下: 《春江花月夜》: (1)背诵(2)理解《春江花月夜》中有关哲理的句子(3)分析“月”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地位(4)《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之美 《长恨歌》: (1)背诵(2)理解《长恨歌》中的“长恨”二字(3)解析《长恨歌》的主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背诵(2)典故的出处及作用 《雪花的快乐》: (1)背诵(2)诗中“雪花”和“她”的象征意义(3)从新月派诗歌“三美”追求的角度分析徐志摩这首诗的艺术之美 《大学(节选)》: (1)背诵(2)翻译(古文翻译成白话文)(3)《大学》的纲领旨趣,宋代理学家把他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指什么?如何理解其基本内涵 《傅雷家书》: 结合现实人生,理解《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婚姻的看法与忠告 《黛玉葬花》: (1)背诵林黛玉《葬花词》(2)赏析林黛玉《葬花词》 《家》: (1)家的主题(2)造成鸣凤人生悲剧原因 《人生》: (1)分析高加林的人物形象(2)理解《人生》的主题 《哈姆莱特》: (1)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2)哈姆雷特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大段独白与思考 课外重点阅读课文 诗歌:《蒹葭》、《西洲曲》、《终南别业》、《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秋兴》、《无题》、《明妃曲》 散文:《中庸》、《论语》、《战国策》、《韩非子》、《史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乌篷船》、《我与地坛》 小说:《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曹孟德横槊赋诗》、《风波》、《金锁记》、《棋王》《安娜·卡列尼娜》、《饥饿艺术家》、《堂吉诃德》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字形 (一)命题思路: 命题人主要以人们写错别字的种种情况为依据,选择同音易混淆字、形近易混淆字、义近易混淆字、多音多义字,来考查考生掌握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二)考查方式: (1)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找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4)找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三)解题思路 (1)注意同音字:如:安装--按装,抱负--报负,首屈一指--手屈一指,一筹莫展--一愁莫展(后者错误) (2)辨认形近字:如:迁徙--迁徒,殴打--欧打,修葺--修茸。 辨析字形的方法: 1、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石”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搓揉”,“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2、依形析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

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 3、依据词语结构析字:“谈笑风生”“风声鹤唳”。“人情事故”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能对应的。 成人高考频道提醒考生关注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招生、成人高考考试等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 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知识点

期末 中国文学史阶段划分: 1.古代文学:上古时期——1919五四运动 2.近代文学:1840——1919五四运动 3.现代文学:1919——建国 4.当代文学:建国——现代 5.新时代文学(伤痕文学):1976——1986 代表不同朝代的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原始歌谣、上古传说 2.奴隶社会:《诗经》《楚辞》 3.秦:李斯《谏逐客书》 4.汉(三国):赋、建安文学 5.唐:诗歌 6.宋:词 7.元:曲 8.明清:小说 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编年体、纪传体 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以记言记事为主的散文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称为一种文体,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文学现象 《战国策》起于战国楚年止于秦并六国 前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赋:介于诗和散文之间,侧重客观状物,产生于楚,盛行于汉 汉赋:骚体赋(初)贾谊散体大赋(中)司马相如抒情小赋(后)张衡、贾谊 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乐府三绝:《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大量作家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感,内容充实、感情真切、风格质朴、刚健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 史学双壁:《史记》《资治通鉴》 前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 《史记》的主题:1.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 2.歌颂了反抗强暴的英雄人物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 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菩萨蛮》《忆春娥》 明代小说繁荣发展的社会条件: 1.明初开始,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日益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形成一 股强的的社会力量,他们要求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2.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比之传统的诗歌散文,能更好地反应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受到人 们的喜爱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及答案最新

一、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四始”是指《诗经》中《风》、《大雅》、《小雅》、《颂》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2.《左传》名为《左氏春秋》,汉代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记述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主要特点: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3.论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时事、教育、文学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2.老子,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道法自然,绝圣弃智,小国寡民,被后世奉为道教教主。《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巨著。 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保民而王,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孟子》共七章,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在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观点。 4.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行文多采用寓言故事,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作总集,易称之为《南华经》。 5.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分为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五个部分,共135篇。 6.《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全书分为三十六门。作者为刘义庆,南朝宋笔记体小说家。 7.张若虚,唐中宗神农年间,“以文辞俊秀,名扬于上京”,作品多散佚,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堪称千古绝唱,实启盛唐之音。 8.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蛟台老人,清朝昆明人,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文集》等,其写的大观楼长联有“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之称。《大观楼长联》特点:对仗工整;较多的使用排比句;用典以增加信息量。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看”字总领,继写所“喜”之景,下联咏史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叹”字为眼,总写感怀。 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长恨歌》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以“长恨”为题旨,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同时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给予了同情,形成了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喻兼有的两重性主题。全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及成就:形象鲜明,倾向隐蔽;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描写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故事曲折,情节生动,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10. 二、默写、背诵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出处、默写、翻译)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 ..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语句出处: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秋水》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秋水》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多于水乎?【翻译】 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只以为博。 《孔子论修身》【《论语》】考默写或翻译 出默写并翻译的有①②③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迷惑。殆:危险。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父:黄尊素。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复习过程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祝各位考试成功!) 《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出处、默写、翻译)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 ..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语句出处: 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秋水》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秋水》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多于水乎?【翻译】 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只以为博。 《孔子论修身》【《论语》】考默写或翻译 出默写并翻译的有①②③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迷惑。殆:危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点整理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 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 P 时的状态。 液体溶液中溶剂或溶质的标准状态—溶液中溶剂可近似看成纯物质的标准态。在溶液中,溶质的标准态是指压力θP P =,质量摩尔浓度θb b =,标准质量摩尔浓度11-?=kg mol b θ,并表现出无限稀释溶液特性时溶质的(假想)状态。标准质量摩尔浓度近似等于 标准物质的量浓度。即11-?=≈L mol c b θθ 5、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θm f H ?(B,相态,T )是指在温度T 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 (1+=B ν)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6、 参考状态一般指每种物质在所讨论的温度T 和标准压力θP 时最稳定的状态。个别情况下参考状态单质并不是最稳定的,磷的参考状态是白磷4P (s,白),但白磷不及红磷和黑磷稳定。O 2(g)、H 2(g)、Br 2(l)、I 2(s)、Hg(l)和P 4(白磷)是T=298.15K ,θP 下相应元素的最稳定单质,即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7、 在任何温度下,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均为零。 8、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θ m c H ?(B ,相态,T )是指在温度T 下,物质B(1-=B ν)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下指定产物时的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第四节:Hess 定律 1、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或分几步完成,其总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总是相等的。其实质是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2、 焓变基本特点: ⑴某反应的θm r H ?(正)与其逆反应的θm r H ?(逆)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即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宝黛吵架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宝黛吵架 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是清代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梦梦》的节选。 (选择、简析)(2)本文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妙。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时发生。 作者总结得好:“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有口角之事。”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拔的正是这个道理。 (选择、简析)(3)宝黛二人本来内心是相互爱恋的,但在封建大家庭中,自己的命运要由父母而不是自己做主,不能挑明,所认二人之间只能“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张道士给宝玉提亲之事引起了黛玉的疑虑,不宜明宝玉,只好用假情试探。宝玉则急着要表白,又因黛玉的讽刺而懊恼,于是误会产生了,二人吵了起来。这正是少男少女的扭曲心理。(选择、简答、简析)(4)《红楼梦》通常是以行为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极少运用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手法写人。本文是一处例外。作者描述了恋爱中的宝黛二人吵架的起因和愈演愈烈并最终后悔的过程,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深入展现了

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作者总括得好:“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有口角之事。”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拔的正是这个道理。这种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如果作者不直接把它提示出来,读者就很能可能于无意中将它忽略了,而这或许正是曹雪芹一反常态,在这里采取直接心理描写方法的用心所在。 (选择、简析)(5)“两假相逢,终有一真”是作者在二人吵架刚开始时以叙述人的身份直接议论的,点明了二人吵架的原因和实质。“不是冤家不聚头”是贾母知道二人吵架后生气时讲的话,贾母是因为二人是表兄妹、二人之间关系很好而发的感慨,无意中隐含了夫妻吵架很正常的意味,让二人听后明白了吵架是多么不应该,内心无比悔恨,这正是歪打正着,说中了。“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是文章结尾,作者对二人当时心绪的概括,再一次点明二人相恋的实质。这三句话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对二人的关系和心态都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议论还预示了二人爱情的悲剧性,二人不能直接进行心理交流的爱情,在封建礼教统治的时代,必然是悲剧的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