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汽轮机冷端湿冷系统运行优化

合集下载

1、汽轮机冷端系统诊断和运行优化

1、汽轮机冷端系统诊断和运行优化
汽轮机冷端系统节能诊断及运行优化技术
居文平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
2015/9/11
主要内容
一、冷端系统节能诊断 二、双背压凝汽器抽空气系统的影响 三、冷端系统性能诊断实例 四、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五、冷端在线监测、诊断系统
2015/9/11
2
一、冷端系统性能诊断
1.节能诊断内容
(1)凝汽器及真空系统性能诊断。包含真空严密性、凝汽器传热性能、 凝汽器清洁度、凝汽器汽阻(水阻)、过冷度、真空泵运行状态、抽真空系 统布置方式是否合理等诊断。 (2)循环水系统性能诊断。包含循环水泵性能、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等 诊断。
tw1
冷却水流量
Δtw
凝汽器热负荷 凝汽器脏污 凝汽器面积
漏入空气 工作水温度高 工作水冷却系 统性能差
δt
空气聚积 真空泵抽吸能力差
工作水的冷却 水温度高
工作水流量低
双背压凝汽器抽空气 系统阻力不匹配
2015/9/11 7
tt tw w 1
(1)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影响
冷却水进口温度与端差的关系
6.579
6.023 4.871
5.208
5.235 4.134
5.207
4.393 4.242
22
三、冷端系统诊断实例
(1)冷端系统概况 N600-16.7/538/538型凝汽式汽轮机 配套N-41500-1型双背压表面式凝汽器 系统采用循环冷却(冷却塔)方式。 循环水系统配套2台72LKXA-23型循环水泵、一座自然通风冷却塔。 凝汽器抽空气系统配套三台2BW5353-OEK4型水环式真空泵,采用串联布 置方式。
工作水进口温度 进口气体压力 进口气体温度 工作水流量 真空泵实际转速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43页PPT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43页PPT
五小功率循环水泵优化改造方法
2 利用循环水排水泵进行的优化改造实例 利用循环水排水泵实现机组循环水系统充水、机组启动冷却和停机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四 基于一种吸收式热泵改造的冷端优化技术
1
吸收式热泵的两种改造模式 {
热泵并联于凝汽器出口的循环水管道 串联热泵后面增加升压泵
汽轮机101、凝汽器102、循环水泵103、冷却塔104、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四 基于一种吸收式热泵改造的冷端优化技术
2基于热泵改造方式的冷端优化
2增强凝汽器换热、治理端差方面 凝汽器管束布置优化 强化冷却管传热 低压缸排汽导流板(七台河) 凝汽器补水喷淋装置(乌沙山、景泰) 胶球清洗系统改造 循环水新型阻垢剂的应用 旋转二次滤网 高压水冲洗技术。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三 已经开展的机组 冷端治理工作
3 冷端运行优化方面 基于最低能量消耗(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 双背压凝汽器抽气系统优化技术 循环水泵的出水母管连接改造 基于负荷和环境温度的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技术 双机单塔技术(武安) 开式循环水深水冷却技术(吕四港改造)
B 运行方式 在机组启动初期,运行约4-6个小时,3500KWH/次; 在机组停运时,运行约2-4小时,2100KWH/次。 在冬季或机组低负荷,单独运行或与两台循环水泵高低速优化运行。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五小功率循环水泵优化改造方法
C 小功率循环水泵优化改造示意图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一 汽轮机 冷端系统的重要性 二 汽轮机 冷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三 已经开展的机组 冷端治理工作 四 基于一种吸收式热泵改造的冷端优化技术 五小功率循环水泵优化改造方法 六 空冷与湿冷联合冷却方式 七 尖峰冷却的两种型式 八 空冷机组高背压余热利用 九 几点结论与建议

汽轮机冷端系统在线监测、诊断及运行优化研究及应用

汽轮机冷端系统在线监测、诊断及运行优化研究及应用

汽轮机冷端系统在线监测、诊断及运行优化研究及应用摘要:主要对汽轮机冷端状态性能及运行优化系统进行研究及应用,优化系统经过调试运行后实现了冷端系统在线性能监测、在线诊断和在线运行优化功能。

提高了冷端系统的调整灵活性,解决了冷端运行优化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关键词:冷端优化;人为判断;系统在线监测;诊断及运行优化前言湛江电力有限公司#1-#4机组系东方汽轮机厂所生产,其中#1、#2机组为N300-16.7/537/537型、#3、#4机组为N300-16.7/537/537-3型,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机组采用直流冷却系统,冷却水取用海水,每台机组配备一套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17050型单背压、单壳体、单流程、表面式凝汽器。

湛江电力有限公司冷端系统优化原来主要是根据循环水进水温度、机组负荷变化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情况,经过人为判断后通过循环水泵运行方式调整或高低速切换,取得一定节能效果,但仍然不够精细。

为进一步挖掘机组节能潜力,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开发和优化全厂汽轮机冷端状态性能及运行系统,并加以应用实现在线计算、诊断及提醒等优化功能是非常必要。

冷端系统性能诊断全面掌握冷端系统运行状态,分析冷端性能不良的原因,确定影响因素及影响量,挖掘节能潜力,给出降耗建议和措施。

包括:明确冷端性能偏差值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量;确定机组凝结水过冷度偏大的原因,并提供处理建议;确定机组真空偏低的原因,并提供处理建议;确定凝结水泵和循环水泵电耗偏大的原因,并提供处理建议。

对凝结水泵中扬程、流量、系统阻力、功耗及凝结水泵效率的分析,对设备运行水平进行评价,并判断凝结水泵效率是否偏低,耗电率是否偏大,然后寻找有效的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分析冷端系统中循环水泵的运行状态,包括对循泵扬程、流量、系统阻力、循环水泵功耗及循环水泵效率的分析,对设备运行水平进行评价,并判断循环水泵效率是否偏低,并找出那些因数影响循环水泵的效率,然后进行解决;分析凝汽器的运行参数,包括传热端差、传热系数、凝汽器压力、运行清洁系数、汽阻、过冷度等指标,判断这些指标是受到冷却水流量、进口温度、凝汽器热负荷、钛管脏污等哪些因素的影响。

火电厂冷端系统优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火电厂冷端系统优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火电厂冷端系统优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火电厂冷端系统优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传统的确定最佳真空和最佳循环水的量数学模型进行比较,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叙述了目前对凝汽器、循环水泵以及冷却塔的改造技术。
关键词:冷端系统;最佳真空;最佳循环水量;改造
0引言
对于燃煤湿冷机组来说,冷端系统主要是由汽轮机低压缸的末级组、凝汽器、循环水泵及其管路系统、冷却塔、凝结水泵及其管路系统及靠近凝汽器的最末一级低压加热器等组成。按介质的换热过程,冷端系统可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和两个换热设备,即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凝汽器设备和冷却塔设备。凝结水系统包括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及导入凝汽器的各种热疏水;循环水系统将排汽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带走;凝汽器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真空度;冷却塔设备将循环水的热量释放到环境的大气中。冷端系统的任务就是将热力循环中的低温热量释放出去。如果放热不及时将导致排汽压力升高,机组的膨胀功减少;放热过程中各种泵消耗电功率的增大也使厂用电增加,机组净输出功减少。因此,冷端系统经济运行的目的就是在最小的消耗功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电功。
因此,评价冷端系统总体工作性能的指标应当考虑这两方面因素的变化。既要考虑凝汽器压力变化对做功的影响,还要考虑冷端系统内泵功的变化对厂用电的影响。为此,论文提出从冷端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确定最佳真空和循环水量,真实地反映了冷端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2冷端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2.1凝汽器最佳真空和最佳循环水量
虽然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可使汽轮机的理想比焓降增大,电功率增大,但无论从设计角度还是从
3.2循环水泵的改造
目前,对于循环水泵的改造,通常为对循环水流量远低于循环泵设计值的循环泵进行增容改造,

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根 据 汽轮机 冷 端优 化 方框 图可知 .在 进行 优 化 时应 时 汽轮 机 背 压 变化 导 致 的 功 率 变化 量 和 循 环 水 泵 耗 功 变化 量 进 行 确
2 . 4 电厂中水资源使用费用及冷却水热污染费用
2 . 1 电厂汽轮机冷端凝汽器微增 出力的通用计算
3 汽轮机 Biblioteka 端 系统运行优化实例 引 言
电厂 汽轮 机 冷 端 系统 运 行优 化是 当前 电 厂 设备 运行 中的
重 点 研 究 内容 , 对 于提 升 电 厂 经 济效 益 有 着重 要 的 影 响 。 通过 对 火 电厂 汽轮 机 低 压缸 、凝 汽 器 以及 循 环 水 系统 等 设备 的运 用管 理 。 进 一 步发 挥 设 备 的 效 率 潜 能 。 使 其 使 用 特性 更加 贴 近 m要小 , 但 并 联 后 的 流量 比其 单 独 运行 时 实际 生 产 需 求 , 保 证 机 组 始 终 处 于最 佳 运 行 状 态 , 确 定 出最佳 泵 并联 后 的总 流 量 Q 的总流量 2 Q c要 小; 在汽轮机冷端水泵并联 运行时 . 其 总扬程 背压 以及 最 佳 冷却 水 量 等 运 行 参数 . 为 运 行 的 优 化提 供 参 考 。 HM 的 大 小要 大 于汽 轮机 冷 端 单 台水 泵 单 独运 行 时 的扬 程 Hc
现 在 火 电厂 中大 型 的 凝 汽 器 与 汽 轮 机 连 接 的 上 部 过 渡 段 3 . 1 基础数据 也被 称 为喉 部 . 因二 者 连 接 间距 的存 在 使 得 末 级 排 汽 在 进 入 某 电厂采 用 N 3 1 0 — 1 6 . 7 / 5 3 7 / 5 3 7型 汽轮 机 . 汽轮 机 组 冷 端为 凝 汽 器之 前 存 在 着 无 法 避 免 的 沿 程 阻力 损 失 .汽 轮 机 正 常 运 开式循 环供 水 系统 。 凝 汽 器为 单 壳体 、 双 流程 、 表 面 式、 管 束 为横 行 的情 况 下 。亚 临 界 状 态下 汽 轮 机 末 级 的 临 界 压 力 小于 运 行 向布置 。循 环 水 泵为 水泵 为 立式 、 单基 础 、 内体 可抽 式混 流 泵。 背压 , 汽 轮 机 部 分 蒸 汽 流 量 和状 态 参数 保 持 恒 定 时 , 汽 轮 机 末 3 . 2 冷端运行优化实例计算 级 功 率将 会 因动 叶 存 在 着 余 速 损 失 以及 蒸 汽 理 想 比焓 降 的 下 ( 1 ) 额 定 工 况 下 最佳 背压 的 确 定 降 而 随 着汽 轮 机 运 行 背 压 的 变化 而 产 生 微 小 变动 。 图 2为 沿 表 1为机 组 基 本 工 况 参数 。 凝 汽 器 的 冷却 面积 的 冷 却 水 和 蒸 汽 温度 分 布 。 表 1 机 组 基 本 工 况参 数

大型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改造技术浅析_1

大型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改造技术浅析_1

大型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改造技术浅析发布时间:2023-02-23T06:07:20.99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作者:薛永顺[导读] 冷凝器压力通常被理解为涡轮机产生的压力(或回流压力)薛永顺华电克拉玛依发电有限公司摘要:冷凝器压力通常被理解为涡轮机产生的压力(或回流压力),但从技术上讲,这是两种不同的压力。

大容量机组冷凝器与汽轮机低压排气缸之间往往有很长的距离,这种过渡时期位于冷凝器的顶端,称为喉镜,长度为3m ~ 4m。

当蒸汽通过冷凝器的上喉部时,会发生一定强度的损耗,从而区分冷凝器压力、汽轮机低压缸末端的排气压力和排气孔压力。

蒸汽在长度约5米至6米不等的不规则管内循环,由于动能、压力恢复和管内压力损失,导体压力与最终放空压力不同。

本文对大型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改造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改造引言增加导体表面有助于减少背压,而增加导体表面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加管道根数或延长管道长度来实现。

如果采用增加冷凝器热交换管根数的增加面积方法,则在循环水流不变的条件下,每个热交换管的循环水流速度将降低,每个管的热交换能力将受到原流速的影响,即如果采用通过用加长导体替换管道来增加表面的方法,则只要导体喉部的散射角度符合设计要求,导体的背压降低就会更明显。

1汽轮机冷端系统发电厂冷端系统由汽轮机低压缸端组、循环供水系统、循环水泵、冷却塔、冷凝器等组成。

根据冷端系统的换热过程,冷端系统可分为冷凝器设备、冷却塔设备、冷凝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

汽轮机冷却水通过循环水泵与冷凝器外壳接触,冷凝水中蒸汽,形成真空环境。

冷凝器中的水汽依次被冷凝泵、低压加热器、除湿器和高压加热器排出,最后流经锅炉的水完成封闭回路。

2核电汽轮机选型特点2.1核岛模块的单一性目前,中国的主要核电站有AP 1000、epr1000和hpr1000。

核电厂的设计比常规电厂更安全。

汽轮机冷端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运行策略

汽轮机冷端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运行策略

汽轮机冷端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运行策略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汽轮机冷端系统的运行状态对整体汽轮机运行状态起到直接性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故障问题。

另外现有的机组也没有实现对汽轮机冷端系统的全动态监测,也就无法确保汽轮机冷端系统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运行。

因此需要对汽轮机冷端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对其提出科学可靠的优化运行策略,使其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本文主要对汽轮机冷端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运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保障机组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汽轮机冷端;影响因素;优化策略;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所以也就造成了能源消耗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近年来,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对能源资源的竞争越发白热化,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逐渐提高了对“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重视。

汽轮机冷端系统是火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火电机组对煤和水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因此坚持贯彻“节能减排”理念显得极其重要,并需要针对汽轮机冷端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优化运行策略,保障火力发电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汽轮机冷端系统基本概述火力发电行业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对资源具有极高需求量的产业。

而汽轮机冷端系统在火电机组中占据着必不可缺的地位,其运行状态对汽轮机的运行状态起到直接性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当前我国火电机组没有对冷端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导致也没有及时发展汽轮机冷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会影响到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汽轮机冷端系统的构成部分分别是循环供水系统、冷却塔等。

根据汽轮机冷端系统的介质换热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凝汽器设备、冷却塔设备、凝结水系统和循环系统。

根据下图可以清楚了解汽轮机冷端系统的组成结构,汽轮机排汽进入凝汽器的壳侧,接着会与循环水杯提供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低压缸排出来的蒸汽凝结成水,这时候便会起到降低凝汽器内的压力的作用,进一步形成真空。

浅谈汽轮机冷端系统节能运行优化

浅谈汽轮机冷端系统节能运行优化

浅谈汽轮机冷端系统节能运行优化摘要通过分析影响冷端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冷端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改善设备运行水平、提高机组冷端性能、降低机组煤耗。从研究国家能源集团宝庆发电有限公司660MW超临界机组的循环水泵、冷却塔、真空泵的运行方式和技术改造出发,探讨如何优化汽轮机冷端系统,保持凝汽器最佳真空,达到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目的。关键词冷端系统最佳真空循环水泵真空泵节能1、前言1.1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文件明确了降低供电煤耗的目标:到2020年,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而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一方面影响排汽压力进而影响机组热耗,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冷端设备的能耗和厂用电率,因此,冷端系统运行不经济,对火电机组的综合能耗具有重要的影响。冷端系统优化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提高凝汽器运行真空,实现电厂节能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发电厂冷端系统是由汽轮机低压缸末级组、凝汽器、冷却塔、循环水泵、循环供水系统、空气抽出系统等组成。按介质的换热过程冷端系统可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和两个换热设备,即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凝汽器、冷却塔。1.3 宝庆电厂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 CLN660-24.2/566/566 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循环水系统采用带冷却水塔的单元制二次循环水供水系统,每台机组各配备一座淋水面积为10000 平方米的自然通风逆流塔和两台混流式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采用露天布置,每台机各配置两台循环水泵(#1机组为循环水泵A、B,#2机组为循环水泵C、D),两台机循环水泵出口母管之间设置有联络管;真空系统设有三台50%容量的水环式真空泵,正常运行两台维持凝汽器真空,启动时三台泵运行,以满足启动抽真空的时间要求。2、影响冷端系统性能和经济性的因素2.1衡量冷端系统性能指标就是凝汽器的真空,真空越高,即冷端系统性能越好。影响冷端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凝汽器热负荷、汽侧空气量、冷却水管表面清洁度。2.1.1 冷却水进水温度在凝汽器冷却面积、结构型式、热负荷、冷却水量、真空严密性、冷却管脏污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进口温度升高导致凝汽器压力增大,同时传热端差也产生影响,冷却水温度升高使传热端差下降。2.1.2 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冷却水流经凝汽器后获得的温升大小。大型发电机组凝汽器冷却水温升设计值一般为8~10℃左右,冷却水流量减少10%,冷却水温升增加约1℃,凝汽器压力上升约0.24kPa~0.58kPa.2.1.3 汽侧空气量凝汽器压力并不是随着漏入空气流量增大而线性升高,当漏入的空气流量较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空气对凝汽器换热影响较小;当漏入空气流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开始明显影响凝汽器换热,凝汽器压力开始明显升高。空气聚集量小,对凝汽器压力影响可以忽略;空气聚集量大,对凝汽器压力产生明显影响。2.1.4 凝汽器热负荷凝汽器热负荷包括低压缸排汽、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汽以及其他各种进入凝汽器的汽、疏水带入的热量。凝汽器热负荷增加主要有两种情况:当汽轮机和小汽轮机的内效率下降或初参数降低的情况下,机组又要保持相同的负荷,此时排入凝汽器的蒸汽流量增加,造成凝汽器热负荷增大;其他附加流体不正常地排入凝汽器,造成凝汽器热负荷增大。2.1.5 冷却水管表面清洁度大型机组凝汽器设计清洁系数为0.8~0.9.运行清洁系数越低说明冷却管脏污越严重,清洁度低导致凝汽器冷却水管传热热阻增大,总体传热系数降低,凝汽器传热端差增大,引起凝汽器压力升高。2.2 从机组经济性考虑,凝汽器真空不是越高越好。机组的经济性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影响排汽压力进而影响机组的内功;另一类是耗能设备如循环水泵、真空泵等耗功影响厂用电。因此,评价冷端系统总体工作性能的指标应当考虑这两方面因素的变化。既要考虑凝汽器压力变化对做功的影响,还要考虑冷端系统内泵功的变化对厂用电的影响。只用凝汽器压力评价冷端系统的经济性不够全面,它不能准确反映冷端系统全部设备的运行状况。3、冷端系统优化及节能措施3.1 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与电厂所处地域和季节环境温度变化有关,对于直流供水冷却的机组,应充分考虑冷却水取水口和回水口的位置等影响因素;对于循环供水冷却的机组而言,除了气候和环境影响因素外,冷却塔的散热性能是否正常祈祷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庆电厂为了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循环水补水口为进水前池,排水口除改造前的凉水塔底部放水外,在循环水回水母管新加排水门;除此之外,将两台机循环水回水管联络运行,在单机运行时可实现“一机双塔”。改造后夏季循环水进水温度平均下降0.5℃。正常运行中加强凉水塔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填料、除水器、喷嘴等有损坏的,要及时组织进行更换、疏通。机组检修期间要对水塔下部以及循环水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对污泥机、滤网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损坏与堵塞。3.2 确定最佳冷却水量确定最佳冷却水量其实就是通过制定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方式,确保机组在经济背压下运行。原则上对于水量连续可调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应始终保持在最佳水量运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应根据循环水入口水温、机组负荷、循环水泵性能、凝汽器清洁状况和严密性状况及汽轮机出力与背压关系曲线确定宝庆电厂循环水泵均为定速泵,循环水量不能连续可调,所以考虑到邵阳当地的气温条件,对每台机组的一台循环水泵进行了双速改造,根据负荷和冷却水进水温度,调整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尽可能的达到最佳冷却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汽轮机冷端湿冷系统运行优化发表时间:2019-09-10T09:04:42.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作者: 刘志凯[导读] 摘要:中国人口基数大,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相对较快,所以中国的年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的升高,而且,中国的资源储备量在世界上来看并不算多,资源的消耗量确是高居世界资源消耗量的前位,国内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大量需求等问题,给环境的保护造成极大的压力,并且资源的匮乏也会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研究如何才能低排放、低消耗的对资源进行利用。

河北建欣电力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中国人口基数大,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相对较快,所以中国的年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的升高,而且,中国的资源储备量在世界上来看并不算多,资源的消耗量确是高居世界资源消耗量的前位,国内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大量需求等问题,给环境的保护造成极大的压力,并且资源的匮乏也会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研究如何才能低排放、低消耗的对资源进行利用。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优化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中国对各资源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尤其是对电力的需求,较之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庆幸的是这些年来不断涌现出火力发电厂的企业,这些火力发电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电力需求问题,不过却有另一问题随之而来――火力发电厂的发展给中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污染的问题,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各行业都在积极进行环保工作,努力减少和杜绝工作发展的污染因素,因此,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和生产也应该注意环保方面的问题,但是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又处于上升的状态,不可能为了环保而去少生产或不生产,所以如何提高效率就成为能否良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良好运行,需要汽轮机冷端湿冷系统来调节。若是汽轮机冷端系统很好的运行,就能够提高整个机组的工作效率,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即创造了收益,也保护了环境。汽轮机冷端湿冷的运行优化对机组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运行时做到优化使用,合理分配,不仅可以提高此环节的工作效率,而且对整个机组的运行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1汽轮机工作原理

常提到的汽轮机工作原理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另一个就是指整个汽轮机组的工作原理。它的内容基本包括使汽轮机与外界负荷变化相适应的形式、蒸汽的流动还有叶片上作用力的产生和损耗的形成。 1.1级的工作原理

通常把汽轮机的级分成三个种类,根据蒸汽的能量值在汽轮机级内转换为机械功的方式分别是反动级、冲动级、速度级。先说反动级,反动级是蒸汽在静叶和动叶的流道中都发生膨胀,由于存在反动度而使得蒸汽在动叶的流道中加快,与此同时,它的流动性能也有所提高;而后是冲动级,冲动级和反动级原理上基本相反,冲动级是指蒸汽在喷嘴中膨胀,随着喷嘴流道截面积的逐渐变小,蒸汽在其中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是速度级,也就是分几次利用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后的动能,通常情况下是有两列动叶。单看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双列速度级的工作效率相当于3~4个冲动级或者6~8个反动级。也就是说,在不采用多级汽轮机的情况下,最大效率的设计方案是在蒸汽的等熵焓降大于一般的冲动级或反动级所能有效利用的限度时采用一个速度级。 1.2多级汽轮机原理

由于单级汽轮机所能有效利用的等熵焓降并不是很大,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利用较大的等熵焓降,一般会采用多级汽轮机。多级汽轮机的优点是:①各级等熵焓降之和大于整个汽轮机的等熵焓降H0,且两者之间的比值大于1。②在汽轮机工作的过程中,上一级的余速损失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在下一级中得到利用。 2优化原理

汽轮机冷端运行方式最直接有效的优化方式就是想办法提高机组的工作效率,而影响机组工作效率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凝汽器压力,正常情况下凝汽器压力的会有一个适应值,当凝汽器的压力减小时,机组的工作效率就会增大,也就达到了优化的目的。要想改变凝汽器的压力,需要改变微增功率,但是如何在当机组正常运行时,改变微增功率呢?当冷却水温和机组负荷条件不变时,凝汽器压力会随循环水流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循环水流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循环水泵的消耗功率。循环水泵流量增加会使消耗的功率增大,但流量的增加,会使机组出力更多,效率得到提升,当水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组出力效率增加所获得功率将会等于循环水泵的耗功。而在这之前,其差值会有一个最大值,循环水泵的叶片其角度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其叶片角度可以调节进水量。当水泵消耗与功率输出的差值最大时,这时整体输出(产生量-消耗量)也就最大。凝汽器真空压力才最适合。此时,叶片角度所控制的循环水量也就是该机组最优情况下所需的量。 3优化的方法

目前可用的优化的方法基本分为两种,第一种试验法,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设定正常工作时汽轮机冷端系统的冷却水进水温度和机组负荷,然后对循环水泵的最佳叶片安装角、最佳冷却水量、最佳真空这些地方进行单一变量的调试,每次调试后都要记录数据,当所有变量调试完成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这些变量最合适的数值,依次来确定然后测得数据,分析计算,找到以上几个变量最适合的大小,然后确定最优的运行方式,这样的方式适应度较高,但是过程繁琐。

第二种方法是已经确定汽轮机的热力大小、机组容量,在设计阶段就采取较为经济的手段,并和已知的设备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分析得出冷却水量的多少、最佳真空等参数。 3.1凝汽器最佳真空

众所周知,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可以让机组的电功率增大,但凝汽器的真空并不是越高越好,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实验得出,凝汽器的真空有一个最佳值。水蒸气和循环水在凝汽器中相遇,用以凝结水蒸气。循环水流量的大小可以改变凝汽器的真空,增加循环水泵的流量就会让机组的功率增大,但是这样盲目提高循环水流量的话,机组厂用电消耗会更多,得不偿失。经过不断的实验发现,虽然增加流量会让机组做更多的功,但是当流量增加到一定速度的情况下,机组做功的功率就会等于循环水泵所消耗的功,在达到这个速度之前,两者的差值会有一个最大值,功率输出水泵消耗的差值最大时,这时整体输出也就最大。也就是说,当循环水泵所耗功率的增加值和改变循环水量使机组电功率的增加值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真空称为最佳真空。 3.2最佳循环水流量确定方法

在计算循环水流量之前,首先要确定两个因素――汽轮机的排气量、循环水入口的温度,首先是温度,虽说循环水入口的温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当地方确定时,温度值也就可以确定;另外正常工作环境下,运行的负荷可以确定,这样也就可以确定汽轮机的排汽量。条件确定后,开始计算最佳循环水流量:先改变汽轮机排汽量,循环水的温度自然也就随之改变,对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温度、循环水量),通过计算得出吸收的热量,之后在通过公式计算出凝汽器的饱和温度,得到凝汽器压力。接下来和计算凝汽器最佳真空相同,当流量增加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机组做功的功率就会等于循环水泵所消耗的功,在达到这个速度之前,两者的差值会有一个最大值,功率输出水泵消耗的差值最大时,这时整体输出也就最大。也就是说,当循环水泵所耗功率的增加值和改变循环水量使机组电功率的增加值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循环水流量就是最佳的循环水流量。

综合分析,这些设备不仅影响电厂发电的输出功率和能源消耗,同时运行的同时也消耗着发出的电能,如何合理使用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效率,对整个电厂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对冷端系统总体工作性能进行优化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不仅考虑各个设备的状态对机组输出的影响,还要考虑设备用电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正确的反映冷端系统全部设备的运行状况。 4实践应用

根据本文前述在线冷端优化自动控制原理,在 某350MW 亚临界机组上应用了该技术,基于冷端优化模型的在线校正,采用热力学优化方法,对该机组两台定速循环水泵的运行组合进行自动优化控制。

该系统 2014 年底开始连续投入运行,为了准确估算冷端优化系统的经济效益,从 DCS 和 SIS 系统中提取了相关参数的历史数据用于比较。通过大量历史数据对比表明,该机 1. 2g /(kW•h),年平均出现差异时间约 2 个月,平均到全年,相当于年平均降低供电煤耗约0. 2g /(kW•h)。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对于配置两台定速循泵的机组,尽管相比于人工经验判断,运行优化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时期,所降低的平均供电煤耗非常可观(1.2g /(kW•h)),但因该机组循环水泵运行组合有限,因此,自动冷端优化控制发挥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平均到全年,当量年平均降耗则下降为0.2g /(kW•h),但如针对两台双速循泵,循泵运行组合共 5 种(两泵高速、一高一低、两泵低速、单泵高速、单泵低速),则年运行组合切换次数至少 10 次以上,因此,对切换时间的优化则具备较大节能潜力。对于变频循泵或直接空冷电站来说,更能发挥在线自动优化控制系统的优势,实现连续闭环控制,更可针对日负荷、环境温度、潮位变化(海水直接冷却)、风速风向(空冷机组)等条件进行优化控制,冷端运行自动优化控制的意义更为明显。 5结论

本文简单论述了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冷端湿冷系统运行优化的问题。文章主要对汽轮机发电的工作原理、汽轮机优化的原理和优化的方法进行阐述,基本可以解决汽轮机岭段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能够提高这部分的工作效率,从而改善整个机体的性能,同时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节约了能源。

参考文献: [1]马海龙.电厂汽轮机冷端湿冷系统运行优化[J].长沙理工大学,2013-04-01. [2]莫润锦,尹文文.张慧娥电厂汽轮机冷端湿冷系统运行优化[J].河南科技,2014-08-25. [3]孙龙.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损失变化规律及节水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0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