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浅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职业发展

浅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职业发展

浅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本和竞争力。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仅凭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提升会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具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进行长远规划和目标设定。

通过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为大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如创新能力、拓展能力、执行能力等。

这些都是通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的。

大学生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为自己的创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需要人才具备更广泛、更灵活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使自己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支持自己的创业发展,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大学生应该重视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自己,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浅谈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CAIXUN财讯-142- 浅谈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 郑州财经学院 詹朝阳 / 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不易被他人复制的,确保在竞争中制胜的能力。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从动态看是由人生定位,资源与能力,行动三个要素构成;从静态看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

硬实力主要指科学文化知识、业务和劳动技能、体质等;软实力主要指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沟通)能力等。

通过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内涵与特征的阐释与把握,提出相应的促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养成的一些举措,以期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力求在将来的激烈的环境中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

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特点 养成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两位教授提出,国内主流经管教育也均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程度地关注。

通常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索质的集中体现。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从动态看是由人生定位,资源与能力,行动三个要素构成;从静态看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

硬实力主要指科学文化知识、业务和劳动技能、体质等;软实力主要指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沟通)能力等。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不易被他人复制的,确保在竞争中制胜的能力。

(1)创新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越来越成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这种内在素质和发展后劲又必然外化为一种创新的能力,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没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就很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可替代的人。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就必须注重自身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与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创新性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第一篇: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挤压,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然而,一些毕业生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足,则是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重要内因。

如何增强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改善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将是思政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的核心之所在。

即大学生所持有的核心能力和专长。

就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毕业生,能够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及时占有和控制更多可被利用的有限资源,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拥有更多机会,及时就业;否则,就无法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能处于被动地位。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能力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综合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基本扎实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

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提高道德修养,在就业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学毕业生将是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合格的劳动者。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学校学期期间,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结构,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丰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为日后在工作中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用人成本的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应该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积极地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多动脑筋,多角度想问题,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案 授课教师 班级 学时 授课日期 教学任务 认识并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 授课方式 ☑讲授 □实践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实验/实训室□企业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了解并逐步掌握一定的就业能力 知识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就业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能力目标: 认知适应市场、行业、企业的就业能力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4.企业看重的大学生能力素质 重点难点 1. 根据自身特点,了解并掌握如何适时适度地提升相应能力素质。 2. 形成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各类能力素质与将来就业时的人岗匹配度,并补齐能力短板。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等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实物展示☑PPT幻灯片 □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网络资源□其他

课后作业 1.大学生就业需要哪些能力?其中哪些是基本能力,哪些是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中,你具备哪些,又有哪些欠缺?

教学反思 对所授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教学反思,根据所授班级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良好引导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本表。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约x分钟】 我们都有许多梦想

要实现这些梦想,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二、新知识点、技能点讲解【约x分钟】

1-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 新课教学: 活动1:画出你眼中的劳动力市场 请你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眼中的劳动力市场。 注意这里不强调画的美术水平,只要能表达自己对劳动力市场的想法就好。 1、能力的概念 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力量,是神经在知识及其他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实践所表现出的多种技能的整合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培育路径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培育路径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培育路径刘奕涛【期刊名称】《嘉应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0)009【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学生实现初次就业及职业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不确定性。

增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大学和大学生应对这种客观现实的重要抉择。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多元要素构成的高度综合化的概念,是大学生个体内在系统与外在环境互动作用而产生的适应性技能和知识结构。

在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中应推动大学生积极的体悟和反思,引导其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应该在多元螺旋系统中贯彻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主线,明确各个螺旋的定位。

%With the deep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ssues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employment are be coming increasingly highlights. Facing with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economic develop ment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who realize the first employ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will fac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uncertainty. To enhance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employment (CCE) is an important choice that university and students have to make. CCE is made up of multiple elements, which are so called adaptive skills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com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student individual inner system and ex ternal environment. When cultivating the CCE, we should promote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in em ployment, and guide them formatting the correct employment value. We should implement a main line of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in multiple helix system, and make clear that each helix has a exact position in promoting CCE.【总页数】6页(P87-92)【作者】刘奕涛【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学生工作处,广东梅州514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5【相关文献】1.大学生“三创”人格的构成要素及其培育路径 [J], 刘兵2.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研究 [J], 刘曼琴; 袁唯人3.教师学习力: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和培育路径 [J], 黄孝山;周自波4.教师学习力: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和培育路径 [J], 黄孝山;周自波5.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 [J], 孙春艳;李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研究.docx

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研究.docx

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研究1西藏就业新形势解析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是关乎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自2016年以来,西藏应届高校毕业生达57809人,公职岗位实际招录人数13646人,2017年西藏高职院校毕业生公职岗位就业率占全区毕业生的2.53%,2018年占全区毕业生总数的2.46%。

2019年,西藏公职岗位更是缩减到2000余个,绝大部分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不再是传统的以参加公职考试为唯一途径,且呈现多元化发展。

2西藏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内涵在此形势下,社会用人单位把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对求职者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在今天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

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主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等方面的结合,它与普通的竞争力不同,针对西藏高职学生来说,核心竞争力拥有以下方面的特征:2.1独特性独特性涵盖两层寓意:首先,很难模仿。

指竞争对手不能或不易复制这种能力。

无论是竞争对手想通过其他的能力来复制或者替代,难度都非常大,并且这种竞争能力愈凸显,愈不易模仿;其次,培养的渠道不能重复[1]。

不同过程、环境、教育方式进一步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拥有的能力不一样。

也很难模仿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生的培养环境、方式以及过程。

2.2综合性综合性涵盖两层寓意:首先,核心竞争力需要对各种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行结合才可以形成;其次,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进程也是特殊的,很难复制与模仿。

由于高职学生整合全部的能力、技能以及知识就能形成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其他个体因没有一致的环境与条件,于是难以复制与模仿,将这些元素简单相加或者复制与模仿某一部分是不能产生核心竞争力的。

2.3动态性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长时间完善整合而成,它的产生是一个自己的发展进程。

产生核心竞争力以后,并不会维持一样,基于岗位与社会需求持续变化的形势,不进则退,部分专长或核心能力会不断弱化甚至完全失去竞争力,被社会进一步淘汰,于是一定要持续地学习提升,才可以维持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经久不衰。

打造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十单元打造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人才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必须努力掌握好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打造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毕业后在职场做到游刃有余打下坚定基石。

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以下因素组成:一、态度树立正确的态度是拓展观念、调适态度、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前提。

态度调适和训练的方向就是态度积极、平衡,保持愉快的心境。

“态度决定一切”,米卢教练的这句话,是特别强调态度调适的重要性。

态度调适有个原理:态度→行为→成果。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配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进而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我们想要达到目标、取得成功,通常习惯在行动上调整,而不是在态度上去做改善。

事实上,从态度上出发,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我们不能预知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情况,但正确的态度可以令我们能够适应它。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态度。

一个人如果态度积极,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就一定能在企业里得到很好的成长。

二、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植于我们心灵的想法、看法、假设、图象和印象,就好像一块玻璃能够微妙地扭曲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演绎。

心智模式是人们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们所经历的环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响,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心智模式根深蒂固深植于人的心中,它不仅左右人们的思想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影响人们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准则,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情商情商,是指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办事的意志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等。

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但应当具备很高的智商,而且必须具备很高的情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竞争环境、竞争力来源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竞争环境1、经济形势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我国经济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新兴产业和高科技行业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挑战。

2、就业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更倾向于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使得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3、技术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生需要技术发展趋势,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竞争力来源1、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应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形成较强的专业素养。

此外,大学生还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

2、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重要竞争力。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和创新创业活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和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4、沟通协作在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中,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愈发重要。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尊重他人观点,发挥团队优势。

三、案例分析小王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技术竞赛和志愿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拓宽了视野,了解了行业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 施 炜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221008)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系统从横向上可由内而外分为核心精神层、核心资源层和核心技术层;从纵向上可分为初级就业核心竞争力、中级就业核心竞争力和高级就业核心竞争力三个层次,表现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从成长、成熟、跃迁到衰退的四个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演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整合机制。 【关键词】 就业核心竞争力;结构分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10)02-0102-02

【作者简介】 施 炜(1981—),女,江苏南通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科技与教育管理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促使各级政府、各高校积极寻求变革之法,而作为竞争主体的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顺应形势而提出的一项研究课题。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阐释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由核心竞争力理论而来,其研究对象是大学生个体。本文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大学生个体内部一系列累积形成的互补性能力的动态性有机整合力,它能使大学生通过整合基础上的一种能力或几种能力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系统结构、系统环境、系统行为,笔者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做如下分析。(1)能力结构。能力系统结构是构成能力系统

的具有一定功能的能力单元/要素(或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从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式,或者说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出发,由内而外可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最内层为核心精神层面,主要指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就业自我意识、就业个性倾向、动机等,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导向,主要包括:价值、品质与特质维,如责任心、正直诚信、服务意识、客观、自信、成就动机等;情感能力维,如毅力、主动积极、面对压力、自我控制、容忍差异性等;中间层是核心资源层面,主要是指知识、技能和经验等,特别是有优势特色的知识与技能等,以及各种资源的获取过程,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支撑,主要包括元能力维,如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和知识技能

维;最外层是核心技术层面,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外部就业市场的匹配和适应程度,即市场对大学生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实现程度的客观体现。主要体现为行为能力维,如收集信息能力、变革能力、概念思维能力、定量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知能力、组织意识能力等。各个能力层面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各能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能力系统环境。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所

处的环境主要有微观的教育环境、中观的就业市场环境和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机遇,二是对它的发展产生威胁。就业市场要求大学生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有就是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压力与威胁,而这同时也是大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系统通过与环境在不断交互作用,从环境中吸取养分(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演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通过自身的行为方式对环境产生着影响,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的。(3)能力系统行为。能力系统行为是能力系统

的内在运行机理及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方式和规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从外部环境输入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如技术、资源、知识、竞争对手信息、市场需求状况等),通过分析和加工,确定系统在指定时空中的具体目标,并通过改变能力结构和功能,实现以上目标,输出就业市场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201 江苏高教 2010年第2期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分析上文从横向上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由内而外分为三个层面:核心精神层-核心资源层—核心技术层。若从纵向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存在着从成长、成熟、跃迁到衰退的四个发展阶段,它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呈周期性变化。受康荣平、柯银斌所提出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理论的启发,笔者把就业竞争的市场划分为区域、全国、全球三个层次,结合时间因素,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就业核心竞争力—中级就业核心竞争力—高级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纵向层次体系的特点是:

(1)越是从低一级向高一级核心竞争力进行演

变,其演进的难度就越大,进展越缓慢,所需时间也越长,个人为培育高一级的核心竞争力所投入的资源也会越多,所创造的价值也越高,竞争优势所及的空间范围也越广,竞争优势也体现得越明显。并且,

随着能力层次的提高,被模仿和超越的可能性也就越小。(2)每一层次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以下一级的核

心竞争力为基础和准备,上一级核心竞争力是下一级核心竞争力的扬弃和发展,上一级核心竞争力已经兼容、整合了下一级核心竞争力,从上一级核心竞争力中能找到下一级核心竞争力的有益因子和合理内核。(3)能力层次越高,其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越

长,可参与竞争的范围也越广;反之能力层次越低,

其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越短,可参与竞争的范围越小。一般来说,具备初级竞争力的大众只能参与区域性竞争,选择面不大,且如果不能继续提高自身的能力层次,将很快被竞争对手所击败;具备中级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可以在全国性的就业市场中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抗衡,但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若干个体在竞争过程中如不能构建自身的战略整合能力,就很有可能被对手所取代;只有那些具备了高级核心竞争力的卓越者才能在国际职场中挥斥方遒,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而我国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还处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初期,只拥有初级就业核心竞争力,想要走出一条漂亮的职业生涯上升曲线,尽快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惟一途径。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在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知识、技能、资源、能力、信息等。单个的知识、技能、资源、能力等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整合,使之发生功能上的耦合、裂变,从

而形成系统化的、强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价值。将诸多要素能力整合成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跨学科的知识,正如一位日本管理者所说的:“建立核心竞争力更多地需要通才而不是专家。”Hamel(1994)也认为整合的能力与发明创造的能力同等重要。要提高整合的效率,个体就必须对整合的要素、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管理。管理整合的实质是通过管理的介入增强知识、技能间及其支撑设施间的协同性。管理整合的结果是形成一个能使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培育和提升的自组织协调机制,具体表现在:(1)知识获取与形成要素能力间的协调性。大学生的知识的吸收、转化与创新都是围绕着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力而进行的。(2)要素能力形成与资源使用间的协调性。大学生所拥有的资源不断流向要素能力的形成过程,转化为支撑要素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资本,并成为大学生培育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新的资源。(3)要素能力间的组织协调性。大学生所形成的要素能力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能力系统。正是这种协调性使要素能力之间产生能力的耦合、倍增效应,大大增强了创造价值,并且在核心理念对上述各种协调活动潜移默化的独特影响下,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协调性愈高,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个人价值观和个性的印记就愈深,核心竞争力也就越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整合的形式有三种:(1)内整合。指整合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能力、资源等。(2)内外整合。指大学生在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通过沟通、分享、合作等引入外部知识、资源和能力。但是,这些外部的资源必须与大学生内部能力协调整合,才能最终内化为具有大学生个性特征的能力。(3)战略整合。主要指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战略目标已不再适应的情况下,

大学生必须在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分析机遇与挑战,

借助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开发出新的核心竞争力系统。

【参考文献】[1]ConstanceE.Helfat,MargaretA.Peteraf.Thedynamicresource-basedview:capabilitylifecycl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3,(4):997-1010.[2]C.K.Prahalad,&,G.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2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66:7991.1990.[3]管斌全.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李品媛.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邱梅生)

301 招生与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