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 (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 (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 (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 (丙氨酸底物法)

组成:试剂1:

Tris缓冲液≥100mmol/L

LDH ≥1800U/L

NADH ≥0.26mmol/L

试剂2:

Tris缓冲液≥100mmol/L

L-丙氨酸≥1020mmol/L

α-酮戊二酸≥26mmol/L

预期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2.1外观

2.1.1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

2.1.3试剂2:无色澄清透明液体。

2.2净含量

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37℃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不小于

1.0。

2.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在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37℃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不大于0.004。

2.4线性

2.4.1线性范围

[25,500]U/L,相关系数r≥0.990。

2.4.2线性偏差

(60,500]U/L线性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5,60]U/L线性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U/L。

2.5分析灵敏度

检测浓度为128U/L的样本时,吸光度变化率应不小于0.012。

2.6 重复性

测试高、低值质控品,重复测试至少20次,CV≤5%。

2.7 批间差

用三个不同批号的试剂测试同一样本,重复测试3次,相对极差R≤10%。

2.8 准确度

测定GBW09177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应不超过标示值的±15%。

2.9 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2~8℃避光储存,有效期12个月。取到效期后两个月内产品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应符合2.1 、2.3、2.4、2.5、2.6和2.8的要求。

唾液酸酶法与常规镜检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唾液酸酶法与常规镜检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摘要:目的通过唾液酸酶检测法和白带常规镜检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快速诊断BV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将48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四组(50岁),同时应用唾液酸酶法和常规镜检法检测,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唾液酸酶法的阳性率为17.91%,白带常规镜检法的阳性率8.75%,两种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岁组的阳性率为最高(25.68%)。结论唾液酸酶法操作简便、快速,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和准确度,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镜检法;唾液酸酶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ialidase test in diagno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by comparing sialidase test with conventional microscopy,and provide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s for diagnosis BV in clinic. Methods Sialidase test and conventional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480 samples (50 years old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sialidase test for diagnosis BV was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1.1 规格 试剂1:3×60 mL,试剂2:1×45 mL; 试剂1:1×60 mL,试剂2:1×20 mL; 试剂1:1×60 mL,试剂2:1×12 mL; 试剂1:4×60 mL,试剂2:4×15 mL; 试剂1:2×40 mL,试剂2:2×10 mL; 试剂1:3×28 mL,试剂2:3×7 mL; 试剂1: 1×4L,试剂2: 1×1L; 试剂1: 2×4L,试剂2: 1×2L。 1.2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主要组分: 试剂2主要组分:

2.1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2 外观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应不小于1.0(波长340nm,光径1cm)。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不大于0.004。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100U/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25。 2.5 准确度 用参考物质(GBW09177)定值的血清测定,实测值与标示值的偏差不超过±12.0%。 2.6 重复性 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 线性 2.7.1在[0.5,800]U/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 2.7.2[0.5,96)U/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1.52U/L;[96,800]U/L 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2%。 2.8 批间差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唾液酸(SA)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唾液酸的浓度。 1.1 产品规格

1.2 组成成分 1.2.1 试剂组成 试剂1: Tris缓冲液 0.1 mol/L PH=7.0 神经氨酸苷酶 >0.2U/mL 乳酸脱氢酶 >2U/mL 试剂2: Tris缓冲液 0.1 mol/L PH=9.0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0.13mmol/L 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 >2U/mL。 1.2.2 校准品的组成 单水平的液体校准品,在水基质中添加唾液酸(60mg/dL),稳定剂<0.1%; 定值范围:(50-70)mg/dL。 1.2.3质控品的组成 两个水平的液体质控品,在牛血清(30g/L)中添加唾液酸(60mg/dL和150mg/dL),稳定剂<0.1%; 定值范围:(50-70)mg/dL、(120-180)mg/dL。 2.1 外观 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至淡黄色液体,试剂2: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规定参数下,试剂空白吸光度≥0.8。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60mg/dL时,吸光度变化应≥0.005.。 2.5 线性 在(0,200]mg/d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6。在(0,50]mg/d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5mg/dL,在(50,200]mg/d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变异系数CV应≤8%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2.8准确度 回收试验: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10校准品溯源性要求 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唾液酸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品溯源至唾液酸纯品(Sigma)。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偏高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偏高的原因 导语:可能大家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还是不太熟悉的吧,其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我们体内参与蛋白质代谢的一种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是比较固定 可能大家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还是不太熟悉的吧,其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我们体内参与蛋白质代谢的一种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是比较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来知道我们肝脏的功能,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偏高或者偏低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才行。 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 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转氨酶升高。 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表现出来。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症状并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应及时确定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建议检查乙肝两对半明确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3-12-10T12:57:52.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1期供稿作者:朱建新 [导读] 在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病。 朱建新(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对白带常规、BV唾液酸酶法在妇产科常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同时观察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情况。方法对本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321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通过盐水涂片法查找滴虫,进行革兰染色判断清洁度及检查念珠菌、线索细胞,通过唾液酸酶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清洁度Ⅱ度占31.46%;Ⅲ度占62.62%;Ⅳ度占5.92%;霉菌感染占20.87%;滴虫感染占3.43%;BV唾液酸酶法检测阳性占27.10%;念珠菌、滴虫和BV阳性混合感染占4.05%。结论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在妇科常规检查中两者都有其独立的临床价值,能更好的正确诊断、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白带常规 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62-01 在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病。特别是对于孕前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女性患有阴道炎症会引起产道感染和宫内感染,还会造成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先天发育畸形等严重后果。现对本院321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我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321例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 1.2 试剂(1)0.9%的氯化钠溶液。(2)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唾液酸酶法)。 1.3 仪器江元医疗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 1.4 检测方法通过显微镜检和形态学检测阴道毛滴虫、霉菌、线索细胞和清洁度。 (1) 0.9%氯化钠湿片法:阴道毛滴虫采用0.9%氯化钠湿片法高倍镜观察20个视野,找到波状运动的阴道毛滴虫可以判断为阳性。(2)革兰染色法:霉菌性阴道炎采用革兰染色法,油镜观察。霉菌可以找到革兰氏阳性孢子或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接,成链状及分枝状。(3)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唾液酸酶法):根据仪器操作规程与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唾液酸酶法)试剂盒操作规程操作。 1.5 白带常规清洁度判定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2 结果 2.1 妇产科门诊321例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321例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结果 3 讨论 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除了可以判断阴道有无炎症,还能进一步诊断炎症发生的原因。当清洁度达到Ⅲ、Ⅳ度时,多数情况下可诊断为阴道炎症(如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为炎症的治疗提供依据。单纯清洁度增高多见于非特异性阴道炎。在检查中发现有阴道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或滴虫感染。有阴道霉菌时可作为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此外,清洁度、阴道霉菌、阴道滴虫,它们与BV无直接关联。但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由于其阴道内正常菌群数量减少,更易感染BV,也就是会出现合并感染。 镜检有线索细胞,但BV检测不一定是阳性。因为镜检时有人为带来的错误,而且现在主张线索细胞占20%以上才能判断线索细胞阳性。所以,如果把镜检有线索细胞就认为BV检测一定阳性这错误的观点用在诊断和治疗中,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BV则是由于阴道内原有的菌群比例发生了改变,加特纳菌、厌氧菌占绝对优势而引起的阴道病症,和长期滥用抗生素有关,该病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在临床上,清洁度II度时,BV检测阳性率也占了一定的百分比。因此,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法联合检测,在临床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324. [2] 辛华,占伏良等《白带常规找线索细胞检测细菌性阴道炎与Amsel、BV Blue结果比较》检验医学 2006,21(3) 307-308.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beihuakangtai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1.1包装规格: 试剂1:10ml×10(干粉复溶后的体积);试剂2:100ml×1。 1.2组成成份: 试剂1:α-酮戊二酸15mmol/L,乳酸脱氢酶≥1200U/L,L-丙氨 酸500mmol/L,NADH 0.18mmol/L; 试剂2:Tris 缓冲液100mmol/L。 2.1外观:试剂1为干燥粉末,试剂2为澄清溶液,外包装完整。 2.2 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A≥1.0(波长340nm,光径10mm)。 2.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4(波长340nm,光径10mm)。2.4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100U/L时,吸光度变化率应在-0.2~-0.01范围内。2.5 线性区间 2.5.1线性相关系数:[1,500]U/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00。 2.5.2线性偏差:[1,100] U/L时,绝对偏差不超过±10U/L;(100, 500] U/L 时,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 重复性:重复测定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变异系数(CV)≤5.0%。 2.6.2批内瓶间差:用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同一批号及同一瓶试剂,CV≤5.0%。

2.6.3批间差:用同一质控血清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相对极差≤10%。2.7 准确度:测定国家标准物质,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稳定性 2.8.1效期稳定性:试剂盒在2℃~8℃贮存有效期为24个月。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测定,试验结果满足2.1、2.3、2.4、2.5、2.6.1、2.6.2、2.7的要求。 2.8.2复溶稳定性:工作液18℃~25℃可稳定8小时,2℃~8℃可稳定3天。测定结果满足2.5、2.7的要求。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实验十九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原理】 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α-丙酮酸 + L-谷氨酸 α-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 (红棕色,λ=505nm ) 利用比色分析原理将样品显色与丙酮酸标准品配制成的系列标准液比较,求出样品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活性。 【试剂】 1.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KH 2PO 4 13.61g ,溶解于蒸馏水中,加水至1 000ml ,4℃保存。 2.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Na 2HPO 414.22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 000ml ,4℃保存。 3.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取420ml 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和80ml 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匀,即为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保存。 4.基质缓冲液 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 ,α-酮戊二酸29.2mg ,先溶于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约50ml 中,用1mol/L NaOH 调pH 至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4~6℃保存,该溶液可稳定2w 。每升底物缓冲液中可加入麝香草酚0.9g 或加氯仿防腐,4℃保存。配成200mmol/L 丙氨酸与2.0mmol/Lα-酮戊二酸基质缓冲液。 5.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称取2,4-二硝基苯肼(AR )19.8mg ,溶于1.0mol/L 盐酸100ml ,置棕色玻璃瓶中,室温中保存,若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6.0.4mol/L NaOH 溶液 称取NaOH 1.6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加蒸馏水至100ml ,置具塞塑料试剂瓶内,室温中可长期稳定。 7.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 )22.0mg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0.05mol/L 硫酸至刻度。此液不稳定,应临用前配制。丙酮酸不稳定,开封后易变质(聚合),相互聚合为多聚丙酮酸,需干燥后使用。 8.待测标本 病人血清或质控血清。 【操作步骤】 1.ALT 校正曲线绘制: (1)按表19-1向各管加入相应试剂。 表19-1 ALT 各标准管的配制方法 加入物(ml ) 1 2 3 4 5 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0 0.05 0.10 0.15 0.20 基质缓冲液 0.50 0.45 0.40 0.35 0.30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0.5 0.5 0.5 0.5 0.5 混匀,37℃水浴20min ??→?ALT ???→?碱性条件下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产品技术要求danda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神经氨酸苷酶法)适用范围:本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 1.1规格 规格1: (试剂1:15mL;试剂2:5mL); 规格2: (试剂1:30mL;试剂2:10mL); 规格3: (试剂1:60mL;试剂2:20mL); 校准品:(选配): 规格1(0.3mL×1;1水平);规格2(0.5mL×1;1水平);规格3(1.0mL×1;1水平); 质控品:(选配) 规格1(0.5mL×2;2水平);规格2(1.0mL×2;2水平)。 1.2组成 试剂盒组成见表1 表1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组成

注:校准品及质控品赋值具有批特异性,每批次浓度详见标签。 2.1试剂 2.1.1外观 试剂盒外观应整洁,文字符号标识清晰;组分齐全,液体无漏液;试剂1、试剂2为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和絮状物。 2.1.2装量 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1.3试剂空白吸光度 用指定的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光径1cm下,在340 nm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0.8A,空白吸光度变化率≤0.01A。 2.1.4分析灵敏度 试剂测定75mg/dL被测物,吸光度变化≥0.01A。 2.1.5线性范围 2.1.5.1在[2,200] mg/dL内,相关系数R≥0.990。

2.1.5.2在[2,40] mg/dL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4mg/dL;(40,200] mg/dL 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1.6 重复性 重复测试(75±15)mg/dL和(150±30)mg/dL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1.7批间差 测定(75±15)mg/dL和(150±30)mg/dL样本,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1.8准确度 )中加入一定体积高于200 mg/dL的唾液酸纯在正常浓度范围的临床样本(C 品(Cs)或由纯品配制的标准溶液,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2.2校准品 2.2.1外观 校准品为淡黄色液体。 2.2.2装量 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2.3准确度 与配套试剂组成测试系统,指标要求同2.1.8。 2.2.4 校准品溯源性 根据GB/T21415-2008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工作校准品,工作校准品采用上海聚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SA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赋值。 2.3质控品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检测目的 用于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 2.检测原理 IFCC速率法:谷丙转氨酶催化L-丙氨酸的氨基转移,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与NADH在LDH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乳酸和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L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LT活性。 ALT L-丙氨酸+ a-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LDH NADH + 丙酮酸+ H+---------- L-乳酸+ NAD+ 3.适用范围 血清,或用肝素抗凝的血浆 4.试剂 1.试剂品 迈瑞公司ALT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

由迈瑞公司提供的校准液,在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仪器进行保养;仪器重要零件更换后进行校准。 3.质控品 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在每一批标本测定前做质控血清一次,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在确认重新恢复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4.仪器 迈瑞BS-800型号仪器 5.操作步骤 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 6.注意事项 1.不能测试严重溶血、脂浊、黄疸的标本, 血浆标本可用肝素抗凝,待测样品室 温不超过24小时,可于2℃-8℃保存72小时。 2.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剂,2℃-8℃保存。 3.定标液,质控液应在冰冻保存。 7.结果计算 ΔA/min×V t×1000 ALT(U/L) = ----------------------------- e×V s×d 式中:ΔA/min——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e —— 6.3 摩尔吸光系数; V t——反应液总体积(ml); d —— 1 比色杯光径(cm); 1000——变化因数; V s——标本体积(m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偏高日常饮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偏高日常饮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标准是0-40,所以一旦升高以后,就会严重破坏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自己的肝脏,损伤更严重,所以当自己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标准升高以后,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下面就详细介绍了出现这种症状的日常饮食,你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谷丙转氨酶高的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综合营养,合理搭配,防止偏食。每日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荤素相间,尽可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避免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每天坚持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二到三两精瘦肉,一块豆腐,每天两种蔬菜交换搭配,吃两个水果。另外要尽可能避免食用麻辣火锅、海鲜发物、油炸油煎、动物内脏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同时,要禁酒戒烟。 水果

谷丙转氨酶高的患者在饮食上宜食用一些酸性的蔬菜和水果,例如山楂、杏肉、酸枣、西红柿等。另外,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含有较为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对于加强肝病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十分有益。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患者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 个性化饮食 对于谷丙转氨酶高吃什么好,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患者还应根据自己病情的轻重缓急,遵循个性化的饮食原则。例如肝硬化患者的谷丙转氨酶高,则饮食以软、凉、易消化食物为主。需要提醒谷丙转氨酶高的患者的是,转氨酶高的患者不能只关注吃什么好,饮食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只对降低转氨酶起促进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忽视了针对病因的治疗。否则肝纤维化的风险依然存在,肝病就还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比如对于谷丙转氨酶高的乙肝患者,除了降酶治疗,还要进行抗病毒、抗纤维化、恢复肝功能等综合治疗。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疾病,通过日常的饮食调理,都能更好的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偏高,通过日常的饮食,也能更好的有一个大的治疗和改善,所以以上介绍的一些日常饮食,一定要引起很多患者的重视,可以尽快的选择让自己

细胞唾液酸化相关酶的荧光成像检测新方法研究

细胞唾液酸化相关酶的荧光成像检测新方法研究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们在各种基础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对机体的恶性转化特别敏感。绝大部分聚糖的生物合成发生在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然而即使在糖蛋白生物合成之后,聚糖结构的修饰依然在酶催化作用下不断的进行着,这一过程称为聚糖重构。 聚糖重构主要受两类酶的催化作用,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它们的作用分别为生成和降解糖苷键。由于细胞的糖基化程度通常与疾病,尤其是肿瘤,密切相关,因此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和肿瘤诊断标志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唾液酸化是糖基化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分支,可以在附着于蛋白质或脂的聚糖链末端位置引入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肿瘤细胞中唾液酸的表达普遍是异常的。糖缀合物上唾液酸的表达主要受唾液酸转移酶和唾液酸酶的活性的影响。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细胞中唾液酸化异常改变的机理,唾液酸化相关酶的活性与唾液酸化聚糖的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未知。为了阐明唾液酸化相关酶的生物学和病理学功能以及使其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工具,发展检测唾液酸转移酶和唾液酸酶活性的新方法已成为迫切需求。 因此,本工作将化学生物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交叉结合,并利用荧光显微技术,纳米材料等,设计发展了新型分析检测方法和纳米探针,对肿瘤细胞中唾液酸转移酶,唾液酸酶的活性分别进行了原位无创检测,为研究聚糖生物合成机理、肿瘤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具体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工作:1、基于化学选择性识别的活细胞内唾液酸转移酶活性检测唾液酸化的聚糖结构是由唾液酸转移酶(Sialyltransferase,ST)催化合成的,为了阐明唾液酸转移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⑴样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丙氨酸的氨基转换至α-氧代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⑵丙酮酸被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还原为L-乳酸的同时还原型辅酶I(NADH+ H+)被氧化为辅酶I(NAD+),而使波长340nm处的吸光度值下降。通过对波长340nm处吸光度值的下降速率进行监测,即可测得样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 (3)样本中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可由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在测定的延迟时间内快速、完全地消除,不会对测定产生干扰。

ALT L-丙氨酸 + -酮戊二酸丙酮酸 + L-谷 LDH(乳酸脱氢酶) 氨酸 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 NAD+ + H2O 3 标本 3.1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3.2 类型:血清。 3.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 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T试剂盒(沪 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 4.1.1 试剂组成 试剂1 L丙氨酸 600mmol/L 乳酸脱氢酶>1820U/L

(R1): NADH 0.26mmol/ L Tris缓冲液 80mmol/L 试剂2(R2):Tris缓冲 液 80mmol/L α氧代戊二 酸 36mmol/L EDTA 5.0mmo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及眼睛。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ALT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

附件6 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是指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对人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中的唾液酸含量进行体外定量分析的试剂。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目前唾液酸(SA)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和酶法两种方法。比色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方法,如间苯二酚法、Ehrlich 法、色氨酸、过氧化氢法、氢氯酸和硫乙酸法等;酶法是一种间接测定方法,国内常规检测为酶偶联速率法,一种是利用丙酮酸氧化酶的比色法,另一种是利用乳酸脱氢酶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详情如下: 1.丙酮酸氧化酶法 原理:血清中的SA受神经氨酸苷酶的作用,形成N-乙酰神经氨酸,进而在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NANA-醛缩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N-乙酰甘露糖胺;其中丙酮酸在丙酮酸氧化酶作用下生成H2O2,借助于Trinder反应,在POD 作用下生成有色醌,引起540nm波长下吸光度的上升。通过测定其54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与经过同样处理的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SA的含量。 2.乳酸脱氢酶比色法 原理:血清中的SA受神经氨酸苷酶的作用,形成N-乙酰神经氨酸,进而在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NANA-醛缩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N-乙酰甘露糖胺;其中丙酮酸与NADH在乳酸脱氢酶(LDH)作用下生成乳酸和NAD+,引起340nm波长下吸光度的下降。通过测定34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与经过同样处理的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最多。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目录 1简介 2正常值 3肝炎相关 4检测意义 5症状 6临床意义 7偏高成因 8怎样治疗 9与AST的区别 10与AST共同判断病情 11治疗ALT增高的药物 12ALT注意事项 12.1 生活注意事项 12.2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3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 1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吃什么好 14.1 日常饮食 14.2 水果 14.3 个性化饮食 15常用药物 16传染性 17孕妇alt偏高怎么办 1简介 名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有时也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 英文名称: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细胞浆中最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

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男9---51U/L,女8---41U/L(各医院的测试方法不同,参考值不完全相同)。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例如,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有病,血清转氨酶一定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就会增高一倍以上,因此,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2正常值 比色法:0~40U/L; 连续监测法:6~24U/L。 3肝炎相关 很多种因素都能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虽然肝炎时往往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但是其谷丙转氨酶偏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肝炎。如服用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时,均能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此外发热、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也可以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1]。 4检测意义 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2-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表明有肝胆疾病存在的可能,但须排除嗜酒、化学药物中毒等对肝脏的损害;接触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某些重金属、砒霜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生理状态下,如过度劳累、剧烈活动(乳酸在体内大量生成、积聚,使机体相对缺氧及低血糖,致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转氨酶升高)月经期时等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性升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要根据相关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来综合判断。当乙肝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转氨酶水平越高,说明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越活跃,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此时就是乙肝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期。 5症状 偏高 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表现出来。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症状并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应及时确定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建议检查乙肝两对半明确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如果症状重,做对症治疗。 胆道疾病时,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黄疸,临床上检查还可能伴随血胆红素升高。心脏疾病时,症状为胸闷、气短、浮肿、心悸,临床上检查伴有谷草转氨酶升高。 肝脏疾病时,症状为低热、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 偏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它的正常值是0-40单位之间。当其明显升高或降低时常提示有肝损伤。这个肝损伤只是“结果”,还不能提示肝损伤的病因,更不能武断地认为就是肝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病因,如有无肝炎病毒、是否嗜酒、身体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 对于健康人来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并不意味着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移酶本身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水平都有可能产生波动。早晨有可能会有偏低的情况,一旦有所运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就会有所变化,甚至

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 P0306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 100次 产品简介: ?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Neuraminidase Assay Kit)是一个用荧光法快速高灵敏度检测神经氨酸酶酶活性的试剂盒。?本试剂盒可以检测来源于不同生物的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包括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 ?试剂盒中提供了纯化的神经氨酸酶作为阳性对照,便于检测体系的建立。 ?试剂盒中提供了可以被神经氨酸酶催化产生荧光的底物,该底物被神经氨酸酶催化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从而实现了对神经氨酸酶的快速高灵敏检测。 ?一个包装的本试剂盒可以检测100个样品或标准品。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 P0306-1 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10ml P0306-2 神经氨酸酶50μl P0306-3 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1ml P0306-4 Milli-Q水 1.2ml — 说明书1份 保存条件: -20℃保存,半年有效。 注意事项: ?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样品中神经氨酸酶的酶活力不宜高过试剂盒中所提供的标准品的酶活力。单位体积内酶活力过高会导致荧光底物相对不足,使测定出来的酶活力低于实际的酶活力。如果样品中酶活力过高,可以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试剂盒中所用溶液溶解后4℃保存,两天有效。如果两天内不能全部用完,建议尽早把留作以后使用的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适当分装后-70℃保存,-20℃冻存也可,但有效期会较短。其余试剂直接-20℃或-70℃保存即可。 ?需使用荧光酶标仪,并需自备专门用于荧光酶标仪荧光检测的96孔荧光酶标板。或使用可以检测小体积样品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时参考荧光酶标板的操作方法。 ?由于荧光检测非常灵敏,测定出来的荧光强度有时容易产生波动。一方面要避免灰尘等掉入检测孔中产生荧光干扰,另一方面所有检测最好在同一块检测板上做双份平行检测甚至三份平行检测。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阳性和阴性对照检测的准备(参考表1): a.在96孔荧光酶标板内每孔加入70微升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b.每孔再分别加入10或0微升神经氨酸酶。 c.每孔再加入10微升溶解神经氨酸酶的溶液。例如神经氨酸酶在RIPA溶液中,则加10微升RIPA溶液。 d.每孔再加入0或10微升Milli-Q水使每孔总体积为90微升。 2.样品检测的准备(参考表1): a.在96孔荧光酶标板内每孔加入70微升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 b.每孔再加入10微升神经氨酸酶样品。 c.每孔再加入10微升Milli-Q水使每孔总体积为90微升。 3. 检测(参考表1): a.振动混匀约1分钟。 b.每孔加入10微升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 c.再振动混匀约1分钟。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比色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唾液酸测定试剂盒(比色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唾液酸的浓度。 1.1 规格 试剂盒是由试剂1和试剂2组成的液体双试剂,校准品为液体剂型,质控品为冻干粉。规格及装量见表1。 表1 规格及装 量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主要组分: 试剂2主要组分: 校准品主要组分: 质控品主要组分: 2.1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2 外观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无色或黄色透明溶液,校准品:为无色透明液体,质控品:为浅黄色至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至黄色液体。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40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05;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8。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50 mg/d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05。 2.5 准确度 参照EP9-A2的方法,用比对试剂盒同时测试40例线性区间内的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其相关系数r≥0.975。[10,60)mg/d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mg/dL;[60,180]mg/d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重复性 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10%。 2.7 线性 2.7.1在[10,180]mg/d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7.2[10,60)mg/d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6mg/dL;[60,180]mg/d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8 批间差 对同一份样品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极差不大于10%。 2.9质控品批内瓶间差 变异系数(CV)应≤5%。 2.10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的规定,本试剂盒内校准品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与已上市公司试剂盒进行比对赋值。 2.11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测值应在靶值范围内。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

授课对象:06级检验1-5班 课时:2学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 目标:1.掌握赖氏法测血清ALT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2.掌握试剂的配制熟练地制作标准曲线 3.规范地进行ALT测定 4.了解血清ALT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用品:配制试剂用的各种器皿(烧杯、容量瓶、电炉、分析天平等)、37℃水浴箱、721型风光光度计、坐标纸等 原理: 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血ALT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在酶反应达到规定时间时,加入2.4-二硝基苯肼-盐酸溶液以终止反应。生成的丙酮酸与入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入2.4二硝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根据显色之深浅,求得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 试剂: 1. 0.1molPH7.4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AR)11.928g,磷酸二氢钾(KH2PO4AR) 2.17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2. ALP基质液称取DL丙氨酸[CHCH(NH)COOH]1.79g,α-酮戊二酸[COOH (COCOOH)29.2mg于烧杯中,加入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80mL,煮沸溶解后待冷,用摩尔NaOH溶液调节PH至7.4(约加入0.5ml),再用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00mL,混匀,加氯仿数滴,置冰箱保存数周。 3.1mmo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 2.4-二硝基苯肼[(NO)CHNHNH AR]19.8mg,用10mol/L HC110mL溶解,然后加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4.0.4mol/L NaOH溶液。 5.2mmol/L丙酮酸标准液精确称取丙酮酸钠[CHCOCOONa AR]22.0mg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单试剂速率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单试剂速率法) 简介: 转氨酶是催化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间氨基转换反应的一组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ALT浓度远高于血清,肝细胞破坏后,血清ALT立即迅速升高,因此谷AL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Leagene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单试剂速率法)其检测原理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丙酮酸与NADH经LDH催化生成NAD+,上述方法实际为ALT速率法,其反应公式如下: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L-谷氨酸。 丙酮酸+NADH+H+→L-乳酸+NAD+。 在上述偶联反应中,NADPH的氧化速率与样本中酶活性呈正比。对于单试剂速率法,血清与试剂完整成分的底物溶液混匀,ALT催化反应立即启动,通过分光光度计或自动分析仪检测在吸光度下降速率(-ΔA/min),下降速率(-ΔA/min)与ALT活性呈正比,比色杯光径1.0cm,进而计算酶的活性单位。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蒸馏水 2、比色杯 3、分光光度计或自动分析仪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准备样品:编号 名称TE0125 100T TE0125 200T Storage ALT检测液(R) 成分终浓度 2×50ml 2×100ml 4℃避光Tris缓冲液100mM L-丙氨酸500mM 酮戊二酸15mM NADH 0.18mM LDH 1700U/L 防腐剂15mM 使用说明书1份

①血浆、血清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 -20℃保存1个月有效,用于ALT/GPT的检测。 ②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进行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20℃保存1个 月有效,用于ALT/GPT的检测。 ③(选做)样品准备完毕后可以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以便于后续 计算单位蛋白重量组织或细胞内的ALT/GPT含量。 分光光度计检测:按照下表设置对照管、测定管,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注意:由于酶促反应时间极短,Leagene建议加入丙酮酸工作液后立即检测,加样时间越短越好,其反应基本在1-2min内,其后反应趋于平缓。Leagene对照检测参考值在1-3min变化为1.1-0.8之间。由于检测仪器、操作手法以及样品酶活性高低等条件的不同,参考值范围会有波动。 2、,如果样品中的酶活性过高,可以减少样品用量或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加入物对照管测定管 ALT检测液(R)(μl) 900 900 混匀,37℃孵育30min。 蒸馏水(μl) 45 - 待测样品(μl) -45 混匀,37℃孵育60s,在340nm处各管吸光度变化,计 算各管ΔA/min。 3、生化分析仪检测:按照下表设置主要参数。如果样品中的酶活性过高,可以减少样品用 量或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波长340nm 反应温度37℃ 孵育时间90s 连续监测时间60s 比色杯光径 1.0cm 系数3376 待测样品15μl ALT检测液(R) 300μl 计算: 分光光度计计算公式:ALT(U/L)=ΔA/min×(106/6220)×(945/45)=ΔA/min×3376 式中:6220=NADH的吸光度 945=反应液的总体积(μ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