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磨过程中多晶型的转变_张修元

合集下载

反应-萃取-结晶过程制备碳酸钙的晶型转变与结晶机理

反应-萃取-结晶过程制备碳酸钙的晶型转变与结晶机理

Abs t r a c t :Di s t i l l e r wa s t e p r od u c e d i n a mmo ni a — s o da p r o c e s s r e s t r i c t s t h e d e ve l o pme nt o f s o da i n d us t r y .I n t hi s
相进行反应,首先生成的是碳 酸氢钙 ,之后迅速分解为无定形碳酸钙 。温度对碳酸钙晶型影响显著,温度较 高时, 无定形碳酸钙优先转变为针状 文石 ;温度较低 时,无 定形碳酸钙优先转变为球状球霰石 。随后文石和球霰石均会
通过溶解. 重 结 晶 作 用 逐 渐 转 变 为 稳 定 的 菱 形 方 解石 。常 温 下 ,反应 过程 中 同 时进 行着 新 的球 霰 石 的生 成 和 球 霰 石
( 华东理工大学 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上海 2 0 0 2 3 7 )
摘 要 :氨 碱 法 制 碱 过 程 中产 生 的大 量 蒸氨 废 液 制 约 了纯 碱 工 业 的发 展 。本 文 对 反 应 . 萃取. 结 晶 耦合 工 艺 产 物 碳 酸 钙 的 晶型 转 变 和 结 晶 机 理 进 行 了研 究 。 结果 表 明 ,在 此 耦 合 过 程 中 ,二 氧 化 碳 优 先 被 有 机 相 吸 收 ,然 后 传 递 到 水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4 3 8 —1 1 5 7( 2 0 1 5 )1 0 —4 o 0 7 —0 9
Po l y mo r ph t r a ns f o r ma t i o n a n d f o r ma t i o n me c ha ni s m o f c a l c i u m c a r bo na t e dur i ng r e a c t i ve e x t r a c t i o n—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0 n pr o c e s s

阿戈美拉汀的晶型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药物多晶型综合设计性实验

阿戈美拉汀的晶型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药物多晶型综合设计性实验

阿戈美拉汀的晶型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药物多晶型综合设计性实验郑赛利;许先芳;李莲云;朱可佳【摘要】应用溶剂挥发、加入反溶剂、熔融等方法对固体药物阿戈美拉汀进行重结晶,能够得到3种晶型,分别使用红外光谱测定、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质谱(MS)等仪器分析方法进行表征,比较了所得晶型的稳定性以及溶解度等性质.该实验结合了化学与生物学热点问题,综合性较强,可作为大学本科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5(032)002【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综合化学实验;晶型制备;仪器表征;性质比较【作者】郑赛利;许先芳;李莲云;朱可佳【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1多晶型现象是指某个化合物的固体状态至少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分子排列方式,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状态的晶体[1-3]。

药物多晶型按其稳定性的不同可分为稳定型、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3种。

一般来讲,稳定型熔点比较高、化学稳定性好,但溶出速率和溶解度往往比较小,生物利用度可能不高;不稳定型的理化性质与稳定型刚好相反;亚稳型则往往介于二者之间[4-5]。

通常条件下不稳定型和亚稳型趋向于向稳定型转变。

各类固体药物的多晶型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固体药物的多晶型现象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实验选定一个上市固体药物并使用各种结晶方法制备出该药物的不同晶型,应用相应仪器对制备的晶型进行表征以及性质研究,形成一个小型的科研课题,可将其用作本科生的综合实验教学。

本实验利用各种不同结晶方法分别制备出稳定性强的阿戈美拉汀晶型II以及性质变化较大的阿戈美拉汀2种溶剂化物,即阿戈美拉汀乙二醇溶剂化物以及醋酸溶剂化物;分别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电喷雾质谱对所制备的阿戈美拉汀各晶型进行表征[6-8];同时对各晶型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等性质进行比较。

药物晶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药物晶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药物晶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张文君,李东辉,吕春艳,陈泳霖,李想(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药物晶型决定药物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药物晶型研究过程中,采用高效的晶型制备方法以获得理想的药物晶型,是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采取适宜的晶型检测方法对晶型药物进行准确的检测评价,对于保证药物制剂质量至关重要;药物的多晶型在限制了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的同时,也使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具有选择性。

本文针对药物多晶型的制备方法、评价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药物晶型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多晶型;制备;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375(2021)04-0266-006doi:10.13506/ki.jpr.2021.04.014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rug crystal forms in drug researchZH4NG肛e^/un Donghui Chunyan,CHEN Yonglin,Z/Xiang(School of Pharmacy,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150076,China)Abstract:Drug crystal determines the safety,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which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drug crystal form,the use of effi­cient crystal form preparation Methods to obtain the ideal drug crystal 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ake appropriate crystal form detection method to accurately detect and evaluate crystal form drug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drug preparation.Although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drug restric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it also mak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more selective.I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methods,evalua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rug polymorphic forms were reviewed,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rug polymorphic forms.Key words:Polymorphic drugs;Preparation;Detection method;Clinical application多晶型的概念最早由McCrone在1965年提出[1]。

药物成盐和结晶工艺研发基础

药物成盐和结晶工艺研发基础
4
为什么要成盐及成盐(API)的好处
Where salt or solid were generated? A: 手性拆分 B: 通过成盐(-NH, -NH2, -COOK, -COONa)油状液体可变为固体 C: 含氨基酸等两性分子 (离子对) D: 中间体的分离纯化 1: Improving Solubility (改善溶解度) 2: Improving Stability (改善稳定性) 3: Improving Separation/Purification (改善分离和纯化) 4: Improving Bioavailability (提高生物利用度) 5: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的保护) Salts Forms as New Products of Already Approved Molecules
OMe O EtOOC O N H OMe O HO2C N O NaHCO3 THF/H2O
> 99% step 2
Br
CONBu2
O K2CO3 THF/H2O
>99%
Ji. J.; Barnes, D.; Zhang, J.; J. Am. Chem. Soc. 1999, 121, 10215 Ji. J.; Barnes, D.; Zhang, J.; J. Am. Chem. Soc. 2002, 124, 13097
10
Hale Waihona Puke Inorganic acid or base (涉及的无机酸碱) Total
Organic acid or base (涉及的有机酸碱)
9
55
API成盐过程中常见的负离子(对应酸)

二氧化锰晶型转变研究

二氧化锰晶型转变研究

二氧化锰晶型转变研究郭学益,刘海涵,李栋,田庆华,徐刚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E-mail:haihanshiye@摘要:采用热处理方式对γ-MnO2晶型转变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γ-MnO2晶型转变的影响。

由XRD射线衍射图谱发现,MnO2开始由γ晶型向β晶型的转变温度为300℃,350℃下热处理20小时能够完全转变成β-MnO2;在450℃下热处理5-20小时可完全转化为β-MnO2;在560℃下热处理2小时出现Mn2O3,热处理20小时后,Mn2O3含量将达到75.63%。

因此,MnO2晶型转变的主要影响条件是温度。

关键词:γ-MnO2;β-MnO2;晶型转变;热处理中图分类号:TQ026.8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二氧化锰有着较为复杂的晶型结构,如α、β、γ等五种主晶及30余种次晶[1],而其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及电容器阴极材料又需要不同的晶型结构,因此需要深入理解二氧化锰晶型转变机制。

通常MnO2的活性随其所含结晶水的增加而增强,结晶水能促进质子在固体相中的扩散,因此γ-MnO2是各种晶型MnO2中活性最佳的。

但在非水溶液中,MnO2所含的结晶水反而会使它的活性下降。

如在Li-MnO2电池正极材料中,以α-Mn02性能最差,含少量水分的γ-MnO2较差,无结晶水的β-MnO2较好,γβ-MnO2(混合)最好。

所以γ-MnO2在作为阴极材料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热处理,并且要除去水分,使晶型结构从γ-MnO2转变为γβ-MnO2相(混合,以β相含量为65%~80%为最优) [2-8]。

再者,在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阴极材料也是二氧化锰。

由于它的电化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阴极,因此对二氧化锰要求很高,二氧化锰必须全部为β晶型,同时对其含量、粒度、比表面积、导电率等都有较高的要求[9-11]。

β-MnO2在电池及电容器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也开始对γ-MnO2和β-MnO2之间的晶型转变进行研究,但是都集中在将γ-MnO2转化成γβ-MnO2[12-14],而对于国内用量很大的固体钽电容器阴极用β-MnO2粉末的研究几乎没有。

头孢呋辛酸多晶型及其结晶过程研究

头孢呋辛酸多晶型及其结晶过程研究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天津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 天津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万方数据
摘 要
头孢呋辛酸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临床药物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呋辛酯的药 物活性组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极高的抗菌活性,被广泛用于治疗 敏感菌所致的各类感染。目前,我国头孢呋辛钠产品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在临床 使用时易变色的问题, 需要亟待解决。 头孢呋辛酸是制取头孢呋辛钠的主要原料, 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头孢呋辛钠的质量, 而我国目前生产的头孢呋辛酸产品也存在 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并伴随产品晶形差、粒度小和产品过滤干燥困难等问题,为 此本文对头孢呋辛酸的多晶型及其结晶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以期为生产应 用提供相关依据。 本文采用不同的结晶方式制备出了头孢呋辛酸的两种新晶型,并对其结构和 形貌分别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并利用 BFDH 模型及 AE 模型对头孢呋辛酸不同晶 型的晶习进行了预测。 采用动态法分别测定了头孢呋辛酸在水-乙腈与水-溶剂 S 二元溶剂体系中的 溶解度,并利用 Materials Studio 软件对上述溶液体系进行分子模拟计算,分析 了溶解度出现 “潜溶效应” 的原因; 分别采用 Alpelbat 模型、 λh 模型和 van’t Hoff 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并对头孢呋辛酸在上述体系中的溶解热、溶解熵 等溶液热力学性质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对头孢呋辛酸不同晶型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体系、溶液浓 度、温度、溶液 pH 对于头孢呋辛酸降解速率的影响。 采用离线及在线监测手段对头孢呋辛酸晶型 I 和晶型 II 的伴随结晶现象进行 了研究及分析,确定了伴随结晶发生的溶剂配比范围。通过测定晶型 I 及晶型 II 在伴随结晶区域内的诱导期,对伴随结晶的成核及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头孢呋辛酸不同晶型的转变路线,并采用相变实验确定了晶型 I 和晶 型 II 在水-乙腈体系中的相转变点。利用在线 Raman 及 PVM 对晶型 I 与晶型 II 的溶液介导转晶过程进行了监测,并对其转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出不同温度 下的转晶动力学规律及 JMA 模型的相关参数,并分别考察了溶剂配比、固体悬 浮量和搅拌速率对于转晶过程的影响。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溶剂配比、晶种、温度、加酸量、养晶时 间、搅拌速率等操作因素对于头孢呋辛酸结晶过程的影响,开发出了耦合结晶新 工艺,获得了其新工艺的优化操作时间表。 采用新工艺得到的头孢呋辛酸产品晶体形态好、粒度大,彻底解决了产品过 滤困难问题, 并且较大程度提高了其稳定性及内在质量, 单程收率可达 88%以上,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已在生产上应用。

9015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pdf

9015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pdf

9015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当固体药物存在多晶型现象,且不同晶型状态对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或质量可产生影响时,应对药品原料药物、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混悬剂等中的药用晶型物质状态进行定性或定量控制。

药品的药用晶型应选择优势晶型,并保持制剂中晶型状态为优势晶型,以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与质量可控。

优势晶型系指当药物存在有多种晶型状态时,晶型物质状态的临床疗效佳、安全、稳定性高等,且适合药品开发的晶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共同形成的晶态物质被称为共晶物,共晶物属晶型物质范畴。

1.药物多晶型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固体化学药物物质状态,可由一组参量(晶胞参数、分子对称性、分析排列规律、分子作用力、分子构象、结晶水或结晶溶剂等)组成。

当其中这些参量中的一种或几种参量发生变化而使其存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固体物质状态时,称为多晶型现象(polymorphism)或称同质异晶现象。

通常,难溶性药物易存在多晶型现象。

固体物质是由分子堆积而成。

由于分子堆积方式不同,在固体物质中包含有晶态物质状态(又称晶体)和非晶态物质状态(又称无定型态、玻璃体)。

晶态物质中分子间堆积呈有序性、对称性与周期性;非晶态物质中分子间堆积呈无序性。

晶型物质范畴涵盖了固体物质中的晶态物质状态(分子有序)和无定型态物质状态(分子无序)。

优势药物晶型物质状态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可选择一种晶型作为药用晶型物质,亦可按一定比例选择两种或多种晶型物质的混合状态作为药用晶型物质使用。

2.晶型样品的制备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通过改变结晶条件参数可获得不同的固体晶型样品。

常用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有:重结晶法、快速溶剂去除法、沉淀法、种晶法等;常用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有:熔融结晶法、晶格物理破坏法、物理转晶法等。

晶型样品制备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方法或间接方法。

各种方法影响晶型物质形成的重要技术参数包括:溶剂(类型、组成、配比等)、浓度、成核速率、生长速率、温度、湿度、光度、压力、粒度等。

亚微米级钛酸钡的晶相与形貌调控及其立方-四方晶相转变

亚微米级钛酸钡的晶相与形貌调控及其立方-四方晶相转变

亚微米级钛酸钡的晶相与形貌调控及其立方-四方晶相转变DING Houyuan;SHANG Shaoming;GU Dan;QIN Gaomin;LIU Hao;ZHAO Beibei【摘要】以α钛酸和八水合氢氧化钡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出均一性良好的亚微米级四方相钛酸钡,研究了焙烧工艺(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升温速率和焙烧方式)对钛酸钡微观形貌结构、晶相含量、晶粒大小和晶相转变温度的影响.通过SEM、XRD和Raman等手段对钛酸钡样品进行了表征,其结果表明四方相钛酸钡晶粒大小为亚微米级,在300℃由亚稳态立方相钛酸钡晶相转变而来,600℃时钛酸钡晶粒以立方体形貌为主,700℃时钛酸钡粉体中以四方相钛酸钡为主.无论是晶相转变温度还是焙烧温度均较传统温度显著降低.【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8(049)012【总页数】6页(P12211-12216)【关键词】钛酸钡;低温固相法;焙烧工艺;晶相转变;功能粉体【作者】DING Houyuan;SHANG Shaoming;GU Dan;QIN Gaomin;LIUHao;ZHAO Beibe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0 引言四方相钛酸钡(T-BaTiO3)由于其较好的压电、铁电性能、低介电损耗和高介电常数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光电器件、PTC热敏电阻和压电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中[1-4]。

随着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和高性能化趋势发展,一种具有结晶度高、晶相含量高、纯度高、粒度分布窄、均一性好和粒径小而可调控等特征[5-7]的T-BaTiO3粉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传统固相法[8-9]制备钛酸钡(BaTiO3)是通过高温下焙烧BaCO3和TiO2获得的,该法得到的BaTiO3晶粒大小多为微米级、均匀性较差、表面活性差和高度团聚等缺点。

由于传统固相法无法满足要求,更多的展开溶胶-凝胶法[10-11]、水热法[13-14]和沉淀法[15]等液相法进行BaTiO3的制备研究,然而液相法也存在着结晶度和四方相含量低等粉体质量问题,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废液产生、成本和二次煅烧带来的能耗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 晶 型研磨 后得到
晶型研磨在此温度下却比较 稳定。 M atsumoto 对 苯 基保泰松三 种 不 同晶 型 的研 磨 研究 中 发 现 , 在 4 时 , 、、 都最终转化为 ; 而在 35 时研磨 , 定 , 其晶 型没有 改变 , 而 和 保持稳 在此 温度下 都转化 为
。而 晶型比其他晶型 的溶解速率 都大。对醋酸 可 的松 在低 温 78K 时进行 研磨 , 在 研磨 10 分钟 后 , 其 从单斜晶系转变为具有相对高对称的正交晶系 , 并 可 得到具有高分散度的醋酸可的松粉末 , 其均匀程度 和 平均颗粒半径都超过 用常温 得到的 粉末。从 而使 低 温研磨可能用来得到具有确定物理化学性质 , 生物 利 用度和疗效都非常好的药物颗粒。 3 5 添加物的影响 胺 5- 甲氧嘧啶晶型 4 小结 综上所述 , 很多具有多晶型的药物在研磨过程 中 会发生晶型转变 , 随研磨时间长短、 是否有晶种存在、 研磨机器和研磨温度的不同及是否有加入物 , 其晶 型 转变的方向、 速度和程度都会有很大的差 异。如果 一 个药物的晶型强烈影响它的治疗效果 , 那么在研磨 过 程中要对其加 以严 格控 制 , 以 预防 发 生不 希望 的 结 果。这就需要发 展一个定 量的方 法来 对研磨 过程 加 以控制 , 这是目前药物制剂研究中的一个 重要课题。 苯妥英钠一份与微晶纤 维 型 , 如加水 研 素九份用振动球磨机混合研磨 , 则转变为 无定型。磺 经 研磨可变 为 磨 , 则加速此种转变过程。
长 , 其晶型的转变程 度增大 , 甚至 可能 由不转 变变 为 转变。如对 无味氯霉素亚稳定晶型 B 的 研磨 , 在 5 130 分钟内 , 晶型转变少于 5% ; 而在研磨超过 180 分 钟后 , 80% 的晶型 B 转变为晶型 A。对磺胺噻唑的 亚 稳定晶型进行 研磨 , 在 一 分钟 内发 现 有稳 定晶 型 出 现 , 随着再进 行机 械作 用 导致 亚稳 定 晶型 的完 全 消 失。 3 1 2 超过一定时间限度 后 , 机 械作用 此时将 提 供高的能量 , 晶型一般将转变为最稳定的晶型。在 磺 胺噻唑的稳定晶型 的研磨中 , 5 分钟后有 亚稳定 晶 型存在 , 而达 3 小时 长时间的 机械 作用 , 将导 致亚 稳 定晶型不再存在。而对无味 氯霉素 亚稳定晶 型 C 的 研磨 , 当研磨 16 分 钟后几 乎完全 转变 为另一 种亚 稳 定晶型 B, 然后当研 磨超 过 160 分钟 后 , 80% 的晶 型 转变为晶型 A, 以后再 延长时 间 , 晶型 A 将 相对稳 定 在 80% 的含量。 3 1 3 研磨停止一段时间后 , 再进行研磨 , 晶 型 转变将会出现周期性。这 可能因 为机 械作用 使固 体 物质晶型的变性能部 分的被 周期性 复原。在 这种 情 况下 , 这种固体能量的含量将通过最大和最小。在 对 磺胺噻唑的研 磨中 , 如 果 研磨 在几 小 时候 后重 复 进 行 , 晶型转变又将会重复出现。 从以上时间的影响可看出 , 研磨时间的长 短将严 重影响晶型转变的程度 甚至能 够改变 晶型转 变的 方 向 , 从而严重影响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要选择适宜 的 时间 , 既可使颗粒的 大小符 合要求 , 又 可使药 物此 时 的晶型符合要求。 3 2 晶种的影响 有晶 种存 在时 , 其将 起诱 导 剂的作用 , 降低第二 种晶核 形成所 需的能 量 , 从而 使 晶型之间的转变变得 比较容 易进行。 如在对 无味 氯 霉素亚稳定晶型 B 的研磨中 , 如无晶种 A 的存 在 , 则 在 130 分钟时晶型转变 少于 5% , 在 150 分 钟时才 有 80% 晶型转变 为 A ; 而 当有 1% 的晶 种 A 存在 时 , 对 晶型 B 研磨 30 分钟就有 35% 转变为 A, 在 40 分钟时 即有 80% 晶型转变为晶型 A。在制 备具有 多晶型 的 药物时 , 混合晶型的 药物是 常常被 得到的 , 而 纯的 亚
S= 0 5g
2 1 由亚稳定型
稳定型转变 : 因研磨时 , 机 械
作用将 提高能量 , 引 起局部 过高的 压力 和温度 , 从 而 引起晶型的错位和晶 型边境 的变形。 而在给 定的 温 度下亚稳定晶型比稳定 晶型具 有较少 的分子 间吸 引 力和较少的屈张力 , 从而造成在研磨过程中一般发 生 的都是由亚稳定型向 稳定型 的转变。 从治疗 的角 度 上来说 , 亚稳定型向稳定型的转变应该尽量避免或 减 少。这可通过控制一定的研磨条件来得到。 2 2 由稳 定型 A 亚稳 定型 B 稳 定型 A 的 转
29
定晶型具有大的溶解 度和溶 出速率。 因此微 溶药 物 的亚稳定晶型可能比稳 定晶型 具有更 大的生 物利 用 度。 研磨常常被用来做为 一个方 法去 减小颗 粒的 直 径和混 合药物 , 从而 得到小 颗粒 , 增大 表面积 来提 高 生物利 用度。它 是制备很 多剂型 过程 中不可 缺少 的 重要一 步。近来 研究发现 对具有 多晶 型的药 物进 行 研磨有可能造成晶型转变 , 从而可能大大影响最终 得 到的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本文对近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在研磨过程中发生晶型转变的药 物 有报道对三十二种存在多晶型的药物进行研磨 , 15 分钟后发现有十一种药物及 大约百分之 三十四 的 药物发 生晶型转变。它们 包括 巴比 妥、 咖 啡因、 氯磺 丙脲、 双氯醇胺、 潘生丁、 盐酸麦普替林、 甲苯咪唑、 戊 巴比妥、 苯 巴比 妥、 磺 胺苯 酰。而 头 孢菌 素 、 保泰 松、 消炎痛、 无味氯霉素、 头孢力新、 磺胺噻唑、 醋酸 可
稳定晶型是不容易得 到的。如果 一个 亚稳定 晶型 含 有少量 的稳定晶型 , 在研磨 过程中 , 亚 稳定晶 型可 能 很容易转变为稳定晶型 , 这在制剂中一定要引起足 够 的重视。 3 3 研磨机器的影响 不同研磨机器所能提 供 的能量不同 , 从而有可能造成晶型转变的 不同。在 对 磺胺噻唑的 研究 中 , Sekig uchi 用 一 个瓷 球 式研 磨 机 在 180rpm 下 , 没有 发现 晶型 转 变 ; 而 Shakhtshneider 用一个 行星式球磨机 进行研磨 , 发 现存 在晶型 转变。 同时所用研磨机中的研 磨球直 径大小 对晶型 转变 也 有一定 影响 , 在对磺 胺噻唑 亚稳定 晶型 的研 磨中 , 如用球直径为 5、 3mm 时 , 其晶型 转变 将少于 用球 直 径为 8mm 的球磨机 进行研 磨时所 发生 的晶型 转变。 所以根 据疗效的需要 , 是否 想造成 晶型 转变 , 要选 择 适宜的机器。 3 4 温度的影响 里进 行研磨。 在 4 为非晶型。而在 30 时, 对消炎痛在玛瑙离心研磨 机 和 晶 型研磨后 得到的 都 晶型 , 而
在研磨过程中多晶型的转变
山东金泰集团 中国医科大学 张修元 刘伟
变 : 在 L in 和 Bilder 的 研究中分别 认为一个 物质的 机 械作用是已知的一种固 体晶型 转变导 致亚稳 定晶 型 形成 的方 法。 在 Shakhtshneider 报道 中 对磺 胺 噻 唑 的稳定晶型进行有一定时间限度的研磨 , 该稳定晶 型 将部分转变为具有高的 溶解度 和溶出 速率的 亚稳 定 晶型 , 而继续研磨又将重新转变为稳定晶 型。这可 能 因为象 Kruger 所认为的这两 种晶型氢 键的数目和 强 度近似 相等 , 因此这 两个晶 型结构 差异 不大 , 容易 互 相转变 。由稳定 型向亚稳 定型的 转变 是我们 所欢 迎 的 , 但要防止其转变回去。 2 3 由亚稳定型 C 亚稳定型 B 稳定型 A 的转 变 : 在对无味氯霉素亚 稳定晶型 C 的 研磨中 , 其在 一 定时间限度内先转变为另一种亚稳定 晶型 B, 然后 继
30
续研磨转变 为稳定晶 型 A 。这可 用来 将一种 生物 利 用度相对低的亚稳定晶 型转变 为生物 利用度 高的 另 一种亚稳定晶型 , 但要防止转变为稳定晶型。 3 在研磨过程中影响晶型转变的因素 3 1 3 1 1 时间的影响 在一定时间 限度 内 , 一般 随着时 间的 延
山东医药工业 2001 年第卷第 1 期
略考察供试品的杂质含量。限量计算公式为 : A供 m对 A对 杂质的量 L( % ) = 100% = 100% 供 试品的量 m供 式中 A供、 A对 分别为供试品与对 照品的峰 面积 ; m供 、 m 对 分别为供试品与对照品的质量。 ( 7)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查有机溶 剂残留量 ( 中 国 药典 2000 年版二部 ) 本法 用以检 查药 物在生 产过 程 中引入的有机溶剂残 留量 , 包括 苯、 氯仿、 二氧 六环、 二氯甲烷、 吡啶、 甲苯及环氧乙烷 , 中国药典对其残 留 量均规定了限度。其限量 的计算 方法 与高效 液相 色 谱法相同。 以外标法检查药物中苯的残留量 , 精密量 取供试 品 1g , 检查时 , 取标准贮备 液 ( 10 0 g/ ml) 适量 , 加 无 有机物的水稀释至 10 0ml, 混匀 , 即得。计 算标准 贮 备液的取用量 ( 苯的限量为 0 0002% ) 。 V 0 002% = 10 0 10 6
1832 年 , 乌勒 和列 别克 注意 到苯 甲酰 胺晶 体 有 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药物 , 可 因结晶条件的不同而得 到具有 不同点 阵构型 的不 同 晶型 , 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晶型现象。大约有 1/ 3 的 有 机化合 物具 有多晶 型。如在 巴比 妥酸 中有 63% , 磺 胺中有 40% , 甾体 中有 67% 具 有多 晶型。多 晶型 现 象在现代制药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晶型不同 , 其物理性质如热容、 电导、 体积、 密 度、 粘度、 硬 度、 晶 型形状和外形、 折射率、 熔化和升华点、 溶解度和溶 出 速率、 稳定性都可能 有所不 同 , 从 而造 成其生 物利 用 度和疗效的不同。如一个 亚稳定 晶型 常比相 应的 稳
1 10
1 0 当取贮备液 1 0ml 时 , 取样量为 : 1 0 0 002% = 10 0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