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考试总结

俄罗斯文学考试总结
俄罗斯文学考试总结

20世纪以前

一《门槛》屠格涅夫 1818~1883

门槛

——梦

屠格涅夫原著

巴金译

我看见一所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

“你甘心去犯罪?”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一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

一、主旨:

通过象征手法写一个故娘跨进大楼的对话,赞颂了革命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斥责了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反映了当时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同时也揭露了专制社会对革命者迫害的罪恶。

二、诗歌分析:

1、这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首散文诗。

2、题下破折号“梦”是诗的副标题。

3、全诗分三层

第一层开首两行诗句,介绍大楼,门槛和一个姑娘。

第二层人物间的问答,写姑娘对跨进门槛要面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的回答。

第三层最后三行诗句,写姑娘跨进门槛后,两种人的不同反应。

4、有象征意义的语词是把握的重点(可参见教材提示)。梳理一下有革命和阻碍革命三组相对应的意象:大楼和门槛;姑娘和门内的声音;圣人和“傻瓜”。

5、姑娘的形象是一个具有伟大献身精神的革命者,她具有四个“不怕”(见教材提示)和永不后悔,至

死不渝的高尚品质。

三、知识要点:

1、作者:屠格涅夫,俄国小说家,《猎人笔记》是成名作,六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40—70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本首诗是散文诗。是用对话体来组织全文的。

2、最基本的手法是象征手法,象征意义可以组成对应的三组理解记忆。

3、姑娘的四不怕精神。

4、对话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组织全篇内容。

5、副标题是“梦”。

四、重要段落:

1、“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膏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见教材)

(1)“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俄罗斯的年青一代不怕牺牲,勇于献身,毅然地投身于革命。

(2)“傻瓜”的咒骂象征着市侩主义者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

(3)“一位圣人”的赞叹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的赞颂。

(4)这段文字中运用的是象征手法,通过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它是以省略的方式隐蔽地传达意旨或情绪的表现手法。

作者简介及背景分析: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于1818年,死于1883年,这段时期的俄国是十分的黑暗,余秋雨曾说有两种情况会造成社会的黑暗:一是专制,一是乱世,而屠格涅夫当时所生活的俄国就是正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当时俄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之中。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开始蓬勃发展,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罗斯仍是一个专制帝国。

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主要特点就是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敏锐地发现新的重大社会现象。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门槛》到底是在怎样的社会现象的启发之下写出的呢?在当时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中,确有一群女革命家投身于革命运动。作者与女革命一直有来往。1878年1月24日,发生了女革命家薇拉扎苏里刺杀彼得堡总督特烈波夫的事件,使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女革命英雄敬佩不已。所以,他用冷峻、凝重的笔调写下了这篇文章。

六、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和刚刚得知的背景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所提问题的答案。

七、具体分析:

1、在看到门槛之前先看到的是什么?(大楼),那大楼象征的是什么?

①象征了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

大楼

②象征了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社会

2、暂且搁置一下这个问题的讨论,不管大楼象征了什么,总之大楼前的那个高高的门槛隔断了两个世界,下面大家就来讨论这是通往怎样的世界的一个门槛,门槛内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明确:这是通往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死亡的世界,在这里你会遇到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等等一切的痛苦,而且,这些痛苦不仅来自敌人,还会来自亲人,朋友,不仅如此,也许还会有无名的牺牲,甚至你死去了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尊敬地怀念的是谁,甚至还会是犯罪,更甚至于,在将来你会不再相信现在这个信仰,会觉得自己受了骗,白白的毁了年轻的生命。

这就是门槛内的世界。

这个门槛内的世界就是大楼所笼罩的世界,那么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大楼象征的是什么了,是——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

3、槛象征的是什么呢?

明确:象征横阻在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也可以理解为参加革命与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

4、艰难险阻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逐层叠加,逐渐加深。从肉体的痛苦到精神的折磨。

从事革命事业后,不可避免的是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死亡,但

⑴为什么一个人投身于革命后,会遭到“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明确:这必须结合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革命者是为了解放人民群众而献身的。然而可悲的是革命者的高尚行动,不一定会被解放的人民群众所理解,甚至还有人会对他们抱怀疑和敌视的态度。

另一方面,作为革命者本人,在那个具体的历史时代,他们头脑中的指导思想还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并不理解革命必须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和自己一同斗争。他们当中甚至还有人视群众为“群氓”,把自己当作给人民恩赐幸福的超人,因此,他们脱离群众,为群众所不理解,往往是势所必然的。这是一种双重的历史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给革命者和群众所造成的客观实际。那么,当一个革命者毅然投身于革命后,他必须暂时“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也就可以理解了。

⑵问:在那门内的声音对俄罗斯姑娘进行层层推进,步步紧逼的考验中,它所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知道吗,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

明确:这里的“会”原意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会”。这是一个假设性的提问,一方面固然是有某些半途而废的落荒者和变节者的教训成为提出这种假设的思想基础;而另一方面,那门内的声音主要还是想进一步考验一下这位俄罗斯姑娘的革命决心,看她坚决到怎样的一个程度,要求她在最后跨越门槛之前再从内心里检验一下自己对革命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而决不是怀疑她终究会否认知己的信仰、会因自己投身革命而悔恨。

5、面对这逐层叠加的艰难险阻,俄罗斯姑娘还是跨进了门槛,问:俄罗斯象征了哪一类人?(女革命者)。她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

明确:

语言描写

问语——声音慢吞吞、不响亮,语调冷冰冰,语句长,陈述一切苦难,从反面表现正义事业的艰难,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坚强性格。

答语——简短,坚决,果断,直接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坚强性格

评语——表现出女主人公品格的伟大,也暗示出这种人物性格不被广泛理解造成的悲剧性。

神态描写

仅一句,“姑娘埋下了头……”忍受着屈辱,显示出女性特有的坚强。

心理描写

贯穿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之中。女主人公表现出性格的一致性,还伴随着心理活动的波澜,即在表现坚强的性格的同时,又有忍受屈辱、复又更坚强这一插曲。渐次高昂之中,有间歇、转折和新的起点,避免了平铺直叙。

环境描写

面对阴森黑暗的大楼,俄罗斯姑娘还是毅然跨进了门槛,可见其性格的坚强。

八、归纳拓展:

屠格涅夫在《门槛》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一系列原本很抽象的事物被很形象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如:用“门槛”象征横阻在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等等。通过这篇散文诗的学习也让我们明白了象征手法的特点就是借助对于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写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以及情感。它能使形象性的艺术与抽象性的思想概念相沟通。在作者所描绘的深远的意境中,读者思绪的触角会随着文中那些具体、生动的象征性形象的轨迹而延伸,读者的心灵也会因此受到陶冶和感染。

如果不看本文的写作背景,“门槛”可以象征两种选择的分界线,人们心灵中矛盾的标尺,前进或后退,坚持或放弃,都需要人们做出选择,跨过一道“槛”,而姑娘的可贵之处也就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对理想的执追求,对信念的坚定不移。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执着追求理想的人呢?(中国徒步探险家余纯顺,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游击中心”理论倡导者切格瓦拉等)

二《过客》鲁迅 1881~1936

一个奇特的故事。老翁、女孩、过客,西面的丛葬,无止限的走下去。向着西边,向着坟,却不知能否跨过去,但是继续……栓着布条的野百合风中摇曳。

《过客》阴郁的文字和灰暗的基调,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处处显露着一种残破和黑暗。“东,

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过客“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从东向西。遇老翁和女孩,讨水中向我们展示了三颗不同的灵魂。

一个黑白电影,透着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我们都是这世界的过客,无论停驻,无论前行,到达每个时间的尽头。

花开花落,日起日沉,万古不变的,是天涯咫尺间的呼唤无声。

携一缕清风,搭一艘纸船,匆匆告别遍地的月光,踏上遥遥无期的征程。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鲁迅。面对血腥的事实,虽会“目瞪口呆”,却让他在黑暗的重压下,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敢于直面杀人的刽子手进行无情的口诛笔伐。在这艰苦的求索中,他也曾彷徨过,失落过,但终是在斗争着的。

三《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 1828~1910

人体验死亡的心理变化的细致描写。

小官僚走向死亡的日子里的心理,从用敌视心态对待人,到恐惧、不愿死,再到忍受病痛,然后思考人生的意义,近而超托、平静,最后觉悟死亡不过是个过程。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纵观古今,文学中从不缺乏对死亡的描绘。但在19世纪之前文学中的死大都为的是某种“崇高”:祖国、民族、信仰、自由、爱情……可以将这种死归为古典的死,因为这其中的人其实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人,所以往往“死得其所”。同时,对死亡的描绘是外在的,是他人眼中的死。然而,人作为个体与群体的双重存在,死对他而言还有另一面:死亡是每个人的生命存在中最内在、最本己的体验,是无可替代、无从借鉴、无法逃避,甚至无力言说的。现代文学大都描写个体的人面对死亡时的孤独、无奈、虚无、荒诞感,这可以称其为现代的死,这种描绘往往是内在的,濒死者的感受。《伊凡·伊里奇之死》正是一部处于古典和现代之间的表现死亡主题的伟大作品。小说开篇从旁观者的角度描绘了普通人对死的回避:每个人想的都是伊凡?伊里奇死后能够获得的好处,每个人都认为“死”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甚至包括伊凡?伊里奇最好的朋友,他的妻子、儿女。伊凡?伊里奇本人当初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当他由于疾病不得不脱离他汲汲为之的生活的时候,他才真正思考什么是死?为何而生?病榻之上回顾一生,伊凡才突然发现“过得不对头”:他从没有真正生活过,他的一生都是在他人意见左右下的存在,他不过是他人的影子!他们所有人都没想过,为何而生?所有的人又都在逃避死,都以虚伪、自私的态度遮蔽死亡。没有人想真正关心濒死者此时的感受,他也因此而孤独无助!只有那普通的农夫盖拉西姆,无意中说的话,让他感到些许安慰:你是病人,而我们都是要死的。伊凡?伊里奇身上,肉体的毁灭与灵魂的觉醒是共同发生的。小说开头曾经写道,死后的伊凡,神色庄重,“脸上的神态似乎表示,他已尽了责任,而且尽得很周到。此外,那神态还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提醒什么呢?思考过死,才能更好的活。

四《三死》托尔斯泰 1828~1910

向往自然和返朴归真的思想

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的意识作为衡量真理的尺度

通过贵夫人之死、马车夫之死、树之死,一切终有一死,但所反应出的人生意义不同。贵夫人面对死亡是伤心和哀叹,死后是隆重的葬礼和奢华的墓碑;马车夫面对死亡则默默无闻,死后只有一个简陋的墓碑;树为了做成墓碑而被砍去,但其孕育着生命,显示出其的庄严。

五《带狗的女人》契柯夫 1860~1904

以爱情为题材,描写艳遇,但男女主人公彼此却相爱了,他们在分别时约好再见面,彼此回去后还不断地幽会,一个月幽会一次,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觉得一天的幽会是有意义的,其它生活都是虚假的、没有真诚的,看不到哪一天能冲破牢网,表现出孤独的情绪,忧郁的意识。暴露庸俗和虚伪,唤起读者“对浑浑噩噩的、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

六《带阁楼的房子》契柯夫 1860~1904

描写了一个画家路过乡村别墅带阁楼的房子,结识了性格不同的姐妹俩,姐姐热忠慈善事业,是个活动家;而妹妹是个忧郁的、多愁善感的,喜欢读屠格涅夫诗集的女孩。画家爱上了妹妹,与姐姐意见不合而发生对抗后不欢而散。画家的逻辑是从根本出发,帮助人们,改变体制。而姐姐的逻辑则是尽一己之力帮助人们。至于到底是想表现画家与姐姐的针锋相对,还是画家与妹妹之间的爱情故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者主要是表达意境和韵味。

七《第六病室》契柯夫 1860~1904

医生视察病房,感觉不是病人,与精神病人聊天,后被关。冷幽默,荒诞意识,忧郁感。

《第六病室》这部严峻深沉、震撼人心的小说无疑是作家契诃夫一生所写的最富反抗精神的作品之一,它揭露了沙皇俄国像监狱一般阴森可怕,批判了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

弥漫着污浊空气的第六病室,与其说是病房,还不如说是监狱。阴森的铁窗、残酷的毒打,这就是病人的“待遇”。这些不幸的“疯子”,其实就是囚徒,他们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受压迫受侮辱受欺凌的人们。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个姓格罗莫夫的病人,似乎头脑很清醒,而且很有见地,他是病人?还是受迫害的囚犯?读者不禁产生这种疑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主持这家医院的善良正直的拉京医生也被当作疯子抓了起来,关在这里。这真是惊心动魄的悲剧。契诃夫正是以这样犀利的笔触,通过两个知识分子的悲剧,以极大的愤慨,高度概括地描绘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深刻地揭露了专制统治的罪恶。

格罗莫夫是一位小职员,他受尽生活的煎熬,他热烈诚挚,充满智慧和理性,对黑暗残酷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次他看到一队押解而过的犯人而深受刺激。他一下子明白过来:他原来就生活在沙皇俄国这个大监狱里,而且永远无可逃遁。于是他再也不能安然地生活下去了,他每时每刻都感到被压抑得透不过气来。在这里,在第六病室里,他愤怒地叫喊:“我透不过气来啦!”“开门!要不然我就把门砸碎!”格罗莫夫的遭遇,概括了富有正义感的下层知识分子的遭遇。他的愤怒抗议在黑暗中震响,宣布残暴的专制制度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

拉京同样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刚来医院时,也想在周围建立一种合理健全的生活秩序。但是他深深感到在黑暗的现实里自己是多么软弱无力。于是他干脆采取了逃避生活的途径,躲在家里喝酒,看书。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需要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宁静,并且要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找到一种解释。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一种对现实妥协的自欺欺人的完整哲学。然而残酷的现实,使拉京内心越来越苦闷和矛盾。在和格罗莫夫的争论中他不由自主地被对方的激烈言辞和愤怒的抗议所吸引,渐渐觉悟和清醒过来。但是他很快也被当作疯子关了起来。拉京的悲剧表明:俄国专制制度不仅毁灭格罗莫夫这样对现实强烈不满的知识分子,而且对于温驯善良不谋反抗的人,也同样加以迫害。

小说结尾,拉京被迫害致死。格罗莫夫和其他人仍然被禁锢着,受着折磨,专制仍在延续。尽管作者相信沙皇俄国这个大监狱一定会被摧毁,但是由于世界观的局限,他不可能指出通往光明未来的具体道路。由于作家看不到出路,所以在猛烈批判时,流露出忧郁低沉的调子。

八《樱桃园》契柯夫 1860~1904

主题是表现时代更替的严酷性,表达了人类的无耐,社会要进步。表现世纪之交,人们的困惑,人类面对的困顿,进步要付出代价。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是以消灭美做为代价的。

俄国4幕抒情喜剧。契诃夫作于1904年。此剧通过一片樱桃园的易主,既表现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阶级地位变动,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女地主朗涅夫斯卡娅长年客居法国,突然有一天想到了俄罗斯,想到了樱桃园,于是举家回到了故乡。但是女主人债台高筑,债主们准备拍卖樱桃园。最后樱桃园被商人陆伯兴买得。失去了樱桃园的朗涅夫斯卡娅决定再到巴黎去生活。剧本以“只听见花园里远远传来斧子砍树的声音”告终。这之前是朗涅夫斯卡娅兄妹挥泪与樱桃园告别。但新的一代——大学生特罗菲莫夫和安尼雅却在临行前高喊:“别了,旧生活!”他们立志去创造更加美丽的樱桃园,从而给全剧带来了乐观主义的气息。

九《卡拉玛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

表面框架“杀人案”,通过推理探索人物心理。

故事框架,四个主人公围绕杀人案无数的思想交锋、谈话。

老大,贪财贪色,遗传父亲,信仰基督教,有忏悔意识,最后得救赎,皈一上帝。

老二,无恶习,理性过强,怀疑上帝,相信科学和理性,最后精神分裂自杀。

老三,是天使,纯洁,善良,无人性之恶,劝善,献给上帝,与老大老二关于有无上帝进行思想交锋。

老四,仆人,死尸,老卡接玛佐夫的私生子,生来扭曲,不平,杀老卡接玛佐夫后自杀。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书中主要人物为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及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老卡拉马佐夫在行将就木之年仍贪婪、好色,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而且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德米特里对父亲恨之入骨,一再扬言要杀死他,并且有一天夜晚真地闯到父亲的窗下,掏出了凶器……是夜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了,德米特里因而被拘捕。可实际上,真正的弑父者并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佳科夫。他是在伊凡“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可以做”的“理论”鼓动下,为发泄自己在长期卑屈处境下郁积起来的怨毒情绪,为取得金钱,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事情的结局是悲惨的:德米特里无辜被判刑,斯麦尔佳科夫畏罪自杀,伊凡因内咎自责而精神错乱,阿辽沙撇家远行。这一“偶合家庭”崩溃了,它成为分崩离析的沙皇专制社会的一个缩影。

20世纪

十《不合时宜的思想》高尔基1868~1936

反映了作者对革命的一些看法。高尔基不同意列宁关于十月革命的论断,反对十月武装起义,指出城市需要文化,需要建设,主张无产阶级与代表先进科学技术力量的知识分子结成联盟,用科技知识武装人民,为未来的革命创造条件。他还以革命过程中的某些缺点和阴暗现象为依据,指责革命,指出十月革命是煽动人的恶性。

十一《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1905~1984

表现了主人公的彷徨,哥萨克人纯朴自由的生活,在白军与红军之间不断折回,只想寻找简单的生活,却被历史的环境、事件所打破,不能拥有,最终走向灭亡。具有历史苍桑感。

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十二《大师和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 1891~1940

1965年被解冻,1985年被肯定。全文有三个线索,现实的主题,戏弄、讽刺现实、三十年代的荒诞性。悲剧的主题,耶酥被审判的历史,影射怯懦的斯大林。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米·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家为此呕心沥血,八易其稿。小说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

小说中两个叙事层面交替展开。一个是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层面。小说一开始由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变化引出情节。由于魔王的到来和活动,小说中频频出现魔幻的场景,如剧院里下起了卢布雨,公寓里开起了撒旦舞会,凡人涂上魔油后变成了会飞的女妖……。然而,透过这样的场景,人们看到了真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品质恶劣的文联主席、贪污受贿的房管主任、贪图钱财的小市民等等。当然,生活中也有美好的人和事。小说中那个无名无姓的大师为人真诚,有才华,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真谛,他因害怕遭迫害而躲进了疯人院。他的女友玛格丽特则要勇敢得多,她不屈不挠地寻觅她的理想,并最终和大师一起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和谐的内心、自由的空间和平静的生活,而这也是作者本人所理想的境界。

另一个是历史与传说交融的层面。小说中描写了罗马帝国的犹太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死约书亚(小说中,他既是耶稣的化身,又不同于耶稣,他是善的意志的代表)的故事。彼拉多形象具有双重性。作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他残酷暴戾;作为人性未泯的地方官员,他矛盾胆怯。政治上的高压,使他最终还是不很情愿地

处死了约书亚。他试图赎罪,试图为自己洗刷罪行,但是他仍未逃脱长达1900年的良心的折磨。小说表明:胆怯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小说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如魔王的讲述、大师的小说、“天真汉”的梦等),将两个层面以及相应的事件和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小说充分显示了布尔加科夫寄真实于魔幻、寓庄严于谐谑的深刻和机智,他让读者在他营造的独特的艺术氛围中品味人生的哲理。

《大师与玛格丽特》简介

这部作品是苏维埃文学的经典之作,是1930年代苏联大整肃气氛下的知识分子良心最深沉的吶喊。作者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Mikhail A. Bulgakov, 1891-1940) 耗费自己生命中最后12年完成的巨作,临死前仍不忘口述删修,以求完美。

小说叙事结构上复杂交错了现实生活、精神信仰、魔鬼现形录与基督的历史,作者在大时代的迷团中进行善与恶的辩证,追求永恒的爱与心灵的宁静。

《大师与玛格丽特》大体上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情节线可以称为「莫斯科生活」,描述1930年代苏维埃体制下的莫斯科社会的生活。但这并非全然写实的,作者塑造了一个魔鬼的人物形象,藉此形象点出当时世俗生活的盲目,精神生活的迷惘。故事从两位市民的谈话开始,话题围绕在无神论。因为人怀疑神的存在,使魔鬼趁虚而入。魔鬼在莫斯科胡闹一番,城里到处出现了死亡与霉运,人们活在惊慌恐惧中。这样的描写被当局认为是影射权力中心斯大林,小说因此被禁止出版。

男主角为大师(Master),他其实就是位作家,但是不屑与当时的作家为伍,而自称master,原为师傅、工匠之意,又有专家、大师的意涵。1930年代的苏维埃作家大部分跟随共产党的口号,高举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旗帜,认同文学是服务社会的工具,服从党的意旨写作。不认同这个意识型态的作家就无法出版书籍。作者将男主角贬为文字工匠,事实上却让众多志得意满的作家自曝其短;而称其为大师,就是摆明了看不起那些作家。无论如何解释这个词汇,都是看轻当时把持文学界的骑墙派作家。

从大师的形象中,可以见到作者本身的影子,甚至连两人的年龄都吻合。出书屡遭检查单位刁难的布尔加科夫,曾致函斯大林表达内心的不满,并给斯大林两个建议:「请您放逐我到国外,不然就让我在国内拥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因畏惧布尔加科夫的讽刺文笔,斯大林当然不敢轻易放人,将他安插在剧院工作,名义上似有自由创作空间,但仍在当局的掌控之中。

认为自己作品崇高的大师,在小说里的遭遇相当程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布尔加科夫,写的作品被禁止出版,甚至还被指为疯子而入狱。此时,爱上大师的玛格丽特想尽办法营救自己的爱人;不惜与魔鬼交易,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大师的自由。

玛格丽特这个人物在许多关于浮士德的故事中已成为典型,是一个为爱不惜牺牲一切的女人。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借用了一些哥德(JW von Goethe, 1749-1832) 与其它作家所塑造的玛格丽特形象,最主要还加上了自己妻子的个性,综合出这一位独特的女主角形象。

《大师与玛格丽特》第二部分的情节围绕在「基督的审判」,是穿插在整部小说中间的「故事中的故事」。描写两个人物的冲突──庞蒂?皮拉多与耶稣。皮拉多为当时罗马帝国犹太省的行政首长,负责审判耶稣。从他接手这件棘手案子到裁判耶稣死刑,过程中的内心挣扎有如舢舨遇暴风雨般痛苦﹔相对于耶稣的宁静,皮拉多相形之下懦弱无比。

当善与恶的界线暧昧不明时,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的信仰,就无法掌握自由意志,会显得懦弱如惊慌的浮云,一方面担心烈日,另一方面忧虑暴雨,无所适从。尽管最后皮拉多在自己与各方压力下,作了判决﹔但是,真正的审判在于良心,漠视善恶之别只会招致良心最终的严厉处罚、最绵密漫长的痛苦煎熬。

这个「故事中的故事」加强了小说里对真诚信仰辨证的说服力。作者将莫斯科日常生活与这个故事的精神相对照,企图达到一种真理的平行追寻。

如果人心存有一份对最终完美的追寻,并坚定这样的信念,那么神自然会守卫着这股自由意志。于是,小说结局里,魔鬼终究消失,莫斯科城恢复平静﹔玛格丽特与大师虽然死亡,但在彼岸得到了永恒的爱与不灭的宁静。

布尔加科夫的文章风格是以讽刺闻名,戏谑的对白、荒谬的词汇背后无不充满辛辣警世的意涵﹔宗教家庭的出身背景,让他能将哲学思维巧妙地镶嵌在文艺作品里﹔从医学院毕业后几年的乡村行医经验里,这位年轻的医生作家不仅照顾病人,而且替他的不健康社会做了深入的诊断。因此,看他的作品可以找到时代变动的轨迹、社会生活的脉动、良知的批判与文字艺术的趣味。

《大师与玛格丽特》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可以说几乎达到艺术创作者所追求的理想。虽然在「雪融」(1950年代晚期) 以前,官方禁止出版这部小说,但是私印本流传甚广。西方世界对此小说的高度评价与苏联开放后人民对布尔加科夫的推崇,可证明艺术创作在大时代洪流中逆势而上的力量是不容亵渎的。

十三《生活与命运》格罗斯曼 1905~1964

对卫国战争的否定,把斯大林和希特勒作观照。德国的纳粹:国家社会主义的简称;苏联的共产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的简称;都用集中营来关押异己分子;利用作协来管理作家。是对苏联历史的反思。

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是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经典之作。本书的基本情节框架是震惊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从前方到后方,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卢布扬卡监狱,从乌克兰农舍到喀山,凡是有人的地方,作者都演绎了一段段动人心扉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宏大而又自然的史诗般的艺术结构,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

十四《金蔷薇》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集 1892~1968

体裁独特,用抒情的散文写法阐述对艺术创作的看法。

《金蔷微》第一篇写19世纪法国雇佣兵为小女孩积累、铸造金蔷薇。表达出作家要体验苦难,将苦难转化成祝福,是诗意的祝福。

作者讲述了巴黎一个外形丑得吓人且又穷又病的清洁工沙梅,因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八岁的女孩——苏珊娜并向她讲了金蔷薇可以给人带来幸福的古老传说。许多年后,沙梅与苏珊娜在桥边邂逅,那时她已长成一个光彩照人的少女。在短短的相聚、交谈、告别后,沙梅开始从金匠废弃的尘土中筛金屑,他要以此打出一条金蔷薇送给苏珊娜为她祝福。但当蔷薇终于做成时,他才知道苏珊娜早已从巴黎去了美国,并且永不回来。几天后,这个因奇丑而无人理睬的清洁工静静地死去了。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高尔斯文学院文学教师。《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十五《艺海拾贝》秦牧 1919~1992

模仿《金蔷薇》,体裁相似,但境界差的远。《艺海拾贝》的第一篇是谈作家的本质和任务,其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

内容简介:侧重地谈了文选艺术的创作方法,作家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和思想、艺术修养,艺术风格多样化等文艺理论上的重要问题。许多篇目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有的问题还有较系统的论述。这些文章或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写,或者采用比喻,阐发作者对文艺问题的见解,把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读来颇引人入胜。作者所说的“寓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概括了该书的写作风格。全书文笔自然流畅,极富文采。读者在美的享受之中,领略到文艺创作的真谛,获得有益的知识。作者书中用一种轻松风趣,活泼生动的笔调,寓世术道理于谈天谈地之中。

十六《万比洛夫剧作选》万比洛夫 1937~1972

苏联剧作家万比洛夫是当代的“契诃夫”原因有两个:

首先,因为他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戏剧的优秀传统,吸取了前人,特别是契诃夫戏剧的丰富经验。在他的作品中,多以小人物为主人公,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在整个结构中,始终突出浓浓的意境,很接近以抒写生活诗剧见长的契诃夫。同时,在安排上,不以情节取胜,主要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剑拔弩张的场面,有的只是轻松而又沉重的喜剧效果和恬淡而又浓郁的戏剧情境,并且遵循着契诃夫的创作原则——第一幕墙上挂的枪,最后一幕肯定打响。

第二,更有一种巧合,他留下的戏剧遗产在数量上恰恰等于契诃夫的戏剧数量,都是五个多幕剧,而且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特色,印证着从初试锋芒到老练成熟的过程,他们的最后一部作品又都达到了各自戏剧艺术的巅峰。

总之,万比洛夫与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中,都时时流露出了或清新、或浪漫、或沉郁式凝重的诗意。

万比洛夫的五个多幕剧为:《六月的离别》、《长子》、《打野鸭》、《外省轶事》和《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

《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万比洛夫是俄罗斯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在他的戏剧里不仅可以看到契可夫戏剧的“日常性”特点,还可以感受到果戈理戏剧夸张与讽刺的力量、甚至联想到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强烈的戏剧冲突。然而比较起来万比洛夫还是更像契可夫。这不仅在于他的戏剧也具有明显的“日常性”,更在于万比洛夫是如何理解并把握戏剧冲突的。在万比洛夫笔下,人与环境的冲突——如沙曼诺夫与腐败的社会上层的冲突——并不是构成戏剧冲突的主要原因,作者的兴趣也不在于此。构成万比洛夫戏剧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生活对于人的内心状态的改变,是人物总在不断地选择、反思自己的生活,而这种选择与反思又是十分痛苦的。万比洛夫笔下的人物和契可夫的人物有一点很相似,他们都有着更为复杂、深沉和痛苦的精神生活。要让未来的导演们打好心理现实主义演剧方法的基础,万比洛夫是很好的教材。

剧中的女主人公瓦莲京娜不断地修护着她心爱的花园,是因为她的心灵中有一个更美好的花园。

十七《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 1918~

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

是一部反映苏联奴隶劳动和集中营故事的书。实际上前苏联并没有古拉格群岛这个地理名称,它是索尔仁尼琴的一种比喻说法,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海洋,在这个海洋上处处皆是监狱和集中营的岛屿,他把这些岛屿称为古拉格群岛。作者亲自在古拉格集中营中生活过,并且是书中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手材料的获得者,出狱后采访了270位人士,为书中所写的事提供了证词。

十八《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 1890~1960

抵毁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专制管制,无言论自由。

日瓦戈医生一生的经历,受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渲染,一战参军,后方发动十月革命。携妻逃远东,投入自由工作后被抓为军医,崇尚自由,自由思想,诗和幻想,艺术和自然。

拉拉的丈夫,极端,积进,后被迫自杀。

批判隐藏在诗化的情节中。

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舅父把他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

日瓦戈大学医科毕业后当了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不义下了裁决书……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但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

1918年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日瓦戈感到心情沉闷。他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他经常到附近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他在图书馆里遇见女友拉拉。拉拉是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尤里亚金市来的。巴沙·安季波夫参加了红军,改名为斯特列利尼科夫,成了红军高级指挥员。他躲避拉拉,不同她见面。日瓦戈告诉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是旧军官出身,不会得到布尔什维克的信任。他们一旦不需要党外军事专家的时候,就会把他踩死。

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他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他岳父和妻子东尼娅已返回莫斯科,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斯特列利尼科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也到这儿来寻找妻子,但拉拉已被骗走。斯特列利尼科夫悲痛欲绝,开枪自杀。瓦雷金诺只剩下日瓦戈一人。他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叶夫格拉夫。弟弟把日瓦戈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 史诗古代叙事诗篇幅较长的作品。特点:反映既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结构宏伟,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荷马史诗就是其代表作。 荷马史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1 再现了人类由原始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生活风貌。 政治体制:军事民主制。 经济形态:私有制萌芽,氏族社会瓦解,阶级分化;原始的农业生产。 2 反映出原始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过渡时期人们的思想形态、道德观念。 歌颂英雄,歌颂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仍是人们的道德核心。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在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望和对人的价值的自我肯定。 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 柏拉图说“荷马培养了整个希腊”。 1 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a把人物臵于具有时代特征的矛盾冲突中来刻划; b通过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 c以固定的修饰语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d运用了侧面描绘的手法。 2 结构精巧,布局完整。 情节结构;叙事 3 自然质朴的语言,富于节奏感的音乐,新颖奇特的比喻。 4 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事。 5 荷马是想象丰富、善于修辞的语言大师,特别是他的比喻,其技巧可谓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荷马式的比喻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丰富多彩,句子较长,往往是在“像……一样”的基础上所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描绘性语句,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画面感极强,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维吉尔、弥尔顿、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碰到这种修辞方式。 古希腊文学的文学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3 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在“奥林波斯神系”中,重要的神有“十二主神”,包括:众神之父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农业女神得墨忒耳,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匠神赫淮斯托斯,爱神与美神阿佛洛狄忒,神使赫尔墨斯。此外,其他重要的神有:人类的恩神普罗米修斯(创造人),文艺女神缪斯,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名巴库斯),小爱神厄洛斯(丘比特)等。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 初民时代图腾观念的反映; 2 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

文学概论考试资料总结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哪部着作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分别是什么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研究座标:强调文学研究要从世界、作者(艺术家)、作品、读者(欣赏者)四个角度进行,这就是着名的“四要素”说。 2、模仿说与表现说 模仿说:【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特点,西方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祭司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现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 模仿说的文学观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详尽、系统的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模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史诗与戏剧的模仿对象是人,是人的“行动和生活”。显然,与前人偏重于模仿自然的说法相比,他更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表现说:“表现说”的文学观认为,“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原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如果以外部世界的某些方面作为诗的本质和主题,那必须先经诗人心灵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由事实而变为诗”。 表现说认为文学是对主体心灵与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中国古代文论倾向于表现说。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与上述的观点非常接近,特别是“诗缘情”的认识,不仅注意到主体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而且把情感视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这大大推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质的认识。(1)“言志说”。《庄子天下篇》最早提出:“诗以道志”。(2)“缘情说”。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由于叙事文学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表现说的文学观在西方产生的比较晚,直到18世纪末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才对文学实践发生广泛的影响。表现论是近现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观。(1)情感表现说。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2)本能表现说。弗洛伊德:“艺术即做梦”,是作家愿望的实现。合理性与不足:本能表现说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丰富的心理蕴涵,对文学的性质和规律有不少新的发现。但片面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性,忽视了文学与广阔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

美国文学选读期末考试重点

1、The Colonial Period(1607-1765) American Puritanism (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through the end of the 18th) 北美第一位女诗人Anne Bradstreet(宗教气息,夫妻恩爱) Edward Taylor 都受英国玄学派影响(metaphysical) 2、The Enlightenment and Revolution Period Benjamin Franklin:Poor Richard's Almanac The Autobiography---“美国梦”的根源 3、American Romanticism(end of 18th to the civil war) American writers emphasis upon the imaginative and emotional qualities of literature. 早期浪漫主义Washington Irving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短篇小说 James Fenimore Cooper 历史,冒险,边疆小说《The Leather-stocking Tales>文明发展对大 自然的摧残与破坏 William Cullen Bryant 美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To a Waterfowl>美国 山水,讴歌大自然,歌颂美国生活现实 Edgar Allan Poe ---(48 poems,70 short stories) H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otees of “Art for art’s sake.” He was father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 and the detective story. Ralph Waldo Emerson---The chief spokesman of 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lso known as “American Renaissance”) It is the high tide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Transcendentalists spoke for the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 《Nature》---the Bible of Transcendentalism by Emerson 《Self-Reliance》表达他的超验主义观点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he regarded nature as a symbol of spirit.Thoreau was very critical of modern civilization. 小说家:Hawthorne-赞成超验He is a master of symbolism The Scarlet Letter《红字》 Melville 怀疑,悲观,sailing experiences Moby Dick百科全书式性质/海洋作品/动物史诗 诗人Longfellow《I Shot an Arrow...》《A Psalm of Life》第一首被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的美国诗歌Whitman (Free Verse---without a fixed beat or regular rhyme scheme ) 《Leaves of Grass》《One's Self I Sing》《O Captain! My Captain!》song Dickinson inner life of the individual ---died for beauty 4、The Age of Realism James upper reaches of American society. <一位女士的肖像》inner world of man Howells, concerned himself chiefly with middle class life. Twain the lower strata of society. humor and local colorism American Naturalism 自然主义(新型现实) Stephen Crane;《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The Red Badge of Courage》pessimistic Theodore Dreiser;Sister Carrie;Jennie Gerhardt;An American Tragedy(Trilogy of Desire) O.Henry (William Sydney Porter):The Gift of the Magi;The Cop and the anthem Jack London:The Call of the Wild;Martin Eden 5、The Modern Period The 1920s-1930s ( the second renaissanc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Roaring Twenties ,The Jazz Age ,“lost”(Gertrude Stein) and “waste land”(T.S.Eliot) 现代主义小说家 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以美国梦American Dream 为主线。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4、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5、(宙斯)是雷电神,(赫拉)是天后。 6、(波赛东)是海洋神,(得墨忒耳)是农神。 7、(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 8、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耳墨斯)是神使。 9、(雅典娜)是女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10、阿耳忒弥斯是(月神),(赫斯提亚)是家神。 11、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12、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1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 14、(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5、(《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6、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是(《俄瑞斯忒亚》),这个三部曲的基 本主题是反映(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斗争和胜利。 17、(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18、(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19、(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共3100余行。 20、骑士抒情诗种类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精)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精) 1. What’s Puritanism? A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movement which appeals to the right of the individual to political & religious independence.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code of values, a point of view & a philosophy of life 2. What are the basic Puritan beliefs? 1). Total Depravity 2). Unconditional Election 3). Limited Atonement 4). Irresistible Grace 5).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3. What are American Puritan values? Sobriety thrift, Self-reliance Diligence, Struggle, simple tastes 4.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Colonial Period? A. Humble origins: diaries, journals, histories, letters. Its various forms, occupy a major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early colonial period. B. in content: serving either god or colonial expansion or both C. in form: imitating English literary traditions. D. in style: tight and logic structure, precise and compact expression, avoidance of rhetorical decoration, adoption of homely imagery and simplicity of diction. E. Symbolism formed in this period ------To the pious Puritan, the physical, phenomenal world was nothing but a symbol of God. F. Simple, fresh and direct style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A )。 A.《工作与时日》 B .《胜利颂》 C .《神谱》 D .《牧歌》 2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B A .《长征记》B.《神谱》 C .《工作与时日》 D .《胜利颂》 3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D)。 A .抒情诗 B .散文 C .寓言D.戏剧 4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C)。 A .维吉尔 B .贺拉斯C.萨福 D .奥维德 5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C )。 A .个人情感 B .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 .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D .市民的思想感情

6 .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A )。 A .希罗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色诺芬 D .苏格拉底 7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卢克莱修 8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C )。 A .《理想国》 B .《伊安篇》 C .《诗学》 D .《诗艺》 9 .“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 A .米南德 B .阿里斯托芬 C .普劳图斯 D .泰伦斯 10 .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C )。 A .《双生子》 B .《一罐黄金》 C .《婆母》 D .《恨世者》 1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A )史诗。 A .文人 B .英雄 C .民族 D .悲剧

12 .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B)。 A .《诗学》 B .《诗艺》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3 .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B )。 A .《爱经》 B .《变形记》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4 .《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A )。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 D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5 .《奥德修纪》是一部( B)。 A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 C .悲剧史诗 D .英雄传说 16 .奥德修斯的形象是一个(A )。 A .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 B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形象 C .战胜自然的形象 D .漂泊者 17 .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C)。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含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浓郁的人本色彩;艺术手法浪漫夸张。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荷马史诗:含《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两部,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取材于古代的特洛伊战争,主题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歌颂英雄。它是人类历史童年时代的杰作。 3、《旧约》:犹太教的经典,又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总集。全书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基督教兴起后,将之收入《圣经》中,称之为《旧约》,以区别于基督教所编写的《新约》,对后世影响巨大。 4、《新约》:基督教的正典。摩西代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史称旧约。耶稣通过殉难,代上帝与人立约,史称“新约”。其主要内容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四类。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5、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正统文学,作者多为僧侣,取材于圣经,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艺术手法以梦幻、象征、寓意为主。公式化、概念化严重,不代表进步文学的方向。 6、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主,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在法国成就最高。 7、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罪恶,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如《列那狐的故事》。 8、《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通过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表达出人类在迷惘和错误中,只有通过信仰(贝亚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光明、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它代表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又开启文艺复兴之先声。 9、文艺复兴: 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内容是:用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思想来自于基督教精神。 11、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第一个文学团体。以龙沙为首的七位诗人组成而得名,具贵族倾向。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革新法国诗歌,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一部分。 12、流浪汉小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采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以城市下层人物为中心,并以其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广泛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是《小癞子》。 13、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形象。他是封建制度崩溃时期没落骑士典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具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特色。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一、选择填空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3.文学文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4.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5.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6.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7.查理斯·巴托作出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8.话语的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10.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1.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1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13.文学创造的主题是具体的社会人。(马克思) 14.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15.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16.“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17.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

18.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 19.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3.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4.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特征: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其次,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第三,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三.简答

美国文学史复习资料要点汇总整编【手动】

美国文学史整理 一、Colonial America 殖民时期 1、New England:Maine, New Hampshire, Vermont, Massachusetts, Rhode Island, and Connecticut. 2、Doctrines of Puritanism清教 American Puritanism stressed predestination(命运神定), original sin(原罪), total depravity (彻底的堕落), and limited atonement (有限的赎罪)from God’s grace. 3、Writing style:fresh, simple and direct and with a touch of nobility;the rhetoric is plain and honest. 4、Life style:hard work, thrift, piety, and sobriety. 5、Main writer:①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 work:Common Sense (1776) 《常识》 American Crisis (1776-1783)《美国危机》 The Rights of Man《人权》 The Age of Reason《理性时代》 ②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 Poor Richard’s Almanac《穷查理历书》 Autobiography 《富兰克林自传》 ③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弗逊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独立宣言》 二、American Romanticism (early period) 浪漫主义前期 1、Characteristics: ①A rebellion against the objectivity of rationalism. 反对理性主义的客观性。 ②Feelings, intuitions and emotions were more important for romantics than reason and common sense. 感受、直觉和情感重于理性和常识。 ③An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placing the individual against the group, against authority. 强调个人主义,将个人与团体,反对权威。 ④Stress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⑤Fascination with the wild, the irregular, the indefinite, the remote, the mysterious, and the strange 疯狂的迷恋,不规则,不定,远程,神秘,奇怪 ⑥Cherishing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past, especially the medieval. 对过去有强烈的兴趣,特别是中世纪。 2、Features:New experience in the American Romanticism. A deep influence from the American Puritanism. The “newness” of the Americans as a nation.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编写组)聂珍钊-考试重点部分

阿基一踵:指再强大的英雄,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要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物哀:(美学特征)通过宫廷男女的恋情悲剧,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悲苦体验,从而激起令人兴叹、使人哀伤的情怀,以便让内心情感超越卑污烦恼的俗世,将人情欲望升华为审美对象。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主要内容(特征):(1) 用人权反对神权。(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

高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艺术生产的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性质。 马克思对艺术生产有两方面含义的阐述: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2、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4、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的气质、人格、人生观、审美趣味、艺术才华、语言敏感等个体素质在艺术表现中形成的独特性。 5、诗可以观: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6、创作冲动: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 7、二度创作: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里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 8、文学消费:是指购买并阅读文学作品以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过程。 9、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10、文学批评:也叫文学评论,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评价。换而言之,文学批评就是在鉴赏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 11、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 12、潜在的文学作品:未经阅读者的文学作品作为“物”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未被阅读之前,它的价值还处在睡眠状态,只有经过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被唤醒,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13、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状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4、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15、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于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美国文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Imagism: It’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S. flourished from 1909 to 1917.The movement insist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s in poetry by “the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and the economy of wording. The leaders of this movement were Ezra Pound and Amy Lowell. Beat generation: The term was coined by Jack Kerouac in 1948 to refer to a group of disillusioned writers following World War Two. Later, this literary and cultural movement continued into the 1960s. The Beat Generation must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Lost Generation of writers. Spokesmen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Beat Generation were Jack Kerouac, Allen Ginsberg and others. They revolted against an America that was materialistic, belligerent and frustrating. Social, intellectual and sexual freedom was advocate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ormal social behavior were attacked and violated. Many of them were drug addicts wearing long hair and dirty clothes. They were fond of slangs and jazz. Masterpieces created by writers of this g roup include Kerouac’s On the Road and Ginsberg’s Howl and Other Poems, which were regarded as pocket Bibles of that generation. Other prominent Beats include William S. Burroughs, Lawrence Ferlinghetti, Gregory Corso, Michael McClure, and Neal Cassady. The Beat Generation, had greatly influenced the countercultural movements of the 1960s and the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other countries. In England, the “angry young men” made an echo and imitated the American “beatnik.” 二、1. Ralph Waldo Emerson: Nature: it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Bible of 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The American Scholar:it has been regarded as “America’s Declaration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 2.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3.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主题:Hawthorne focuses his attention on the moral,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r consequences of the sin on the people in general and those main characters in particular, so as to show us the tension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To Hawthorne, everybody is potentially a sinner, and great moral courage is therefo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nature. 4. 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A. 作品分析: (1)Moby Dick represents the sum total of Melville’s bleak view of the world in which he lived. It is at once godless and purposeless. The loss of faith and the sense of futility and meaningless which characterize modern life of the West were expresse d in Melville’s work so well that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found it both fascinating and great. (2) One of the major themes of this novel is aliena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life of Melville on different levels,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and man and nature. Melville also criticizes 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of its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and Oversoul. Another theme of this novel is “rejection and quest.” (3) The novel is highly symbolic. The voyage itself is a metaphor for “search and discovery, the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truth of experience.” Moby Dick is the most conspicuous symbol in the book and it is capable of many interpretations. It is a symbol of evil to some, one of goodness to others, and both to still others. Its whiteness is a paradoxical color, signifying as it does death and corruption as well as purity, innocence, and youth. It represents the final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which man will do well to desist from pursuing. (4) Melville manage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ambiguity through employing the technique of multiple views of his narratives. He tends to write periodic sentences. His rich rhythmical prose and his poetic power have been profusely commented upon and praised. B. what does the white whale in Moby Dick symbolize? Why do you think so? For Captain Ahab, the white whale represents evil. After the loss of his leg in his encounter with the white whale, Ahab begins to hate Moby Dick and tries his best to kill the whale. It seems that he embodies all of the evil he once consigned to the white whale. For other members on the whaling ship, the white whale symbolizes the unknown, mysterious natural force of the universe. For the readers, the white whale is capable of many interpretations, for it is “paradoxically benign an d malevolent, nourishing and destructive,” “massive, brutal, monolithic, but at the same time protean, erotically beautiful, infinitely variable.” C. Major themes: obsession, religion, and idealism versus pragmatism, revenge, racism, sanity,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and politics. D. the Pequod is the microcosm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voyage becomes a search for truth. Moby Dick is a mystery, an ultimate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voyage of the mind will forever remain a search, not a discovery, of the truth. The whole story turns out to be a symbolic voyage of the mind quest of the truth and knowledge of the universe, a spiritual exploration into man’s deep reality and psychology. 5. Walt Whitman: Leaves of Grass.It has been praised as “Democ ratic Bible”, and as American Epic. 主题:(1)he shows concern for the whole hard-working people and the burgeoning life of cities. (2) re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value. (3) pursuit of love and happiness. (4) Before and during the Civil War, Whitman expressed much mourning for the sufferings of the young lives in the battlefield and showed a determination to carry on the fighting dauntlessly until the final victory. 写作风格:(1) Whitman wrote “free verse”, that is, poetry without a fixed beat or regular rhyme scheme. (2) There is a strong sense of the poems being rhythmical. Parallelism and phonetic recurr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es contribute to the musicality of his poems. (3) Most of the pictures he painted with words are honest, undistorted images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America of the day. (4) Whitman’s language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even rather crude. Another characteristic in Whitman’s language is his strong tendency to use oral English. Whitman’s vocabulary is amazing. He would use powerful, colorful, as well as rarely-used words. Leaves of Grass的分析: (1). Grass, the most common thing with the greatest vitality, is an image of the poet himself, a symbol of the then rising American nation and an embodiment of his ideals about democracy and freedom. (2). In this giant work, openness, freedom, and above all, individualism are all that concerned him. (3). In this book he also praises nature, democracy, labor and creation, and sings of man’s dignity and equality, and of th e brightest future of mankind. Most of the poems in Leaves of Grass sing of the “en-masse” and self as well. 6. Emily Dickinson: 诗歌的主要内容:love, nature, death and immortality. 7. Edgar Allen Poe: 短篇小说家和诗人。 Poe is the father of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and the father of detective story. 主题:death of one’s beloved lover of great intelligence and beauty. He also writes about horror (Gothic) stories, murder, and insanity. 8. Henry James: The turn of the screw The founder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He was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to conceive his artistic work in international themes. 9. Mark Twain: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Hemingway described it as the book from which “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The style of this book is quite simple. The book is written in the colloquial style. Though a local book, it touches upon the human situation in a general, indeed universal way: humanitarianism ultimately triumphs. It tells a story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Civil War, around 1850, when the great Mississippi Valley was still being settled. Here lies an America, wit its great national faults, full of violence and even cruelty, yet still retaining the virtues of “some simplicity, some innocence, some peace.” 10. Stephen Crane, Frank Norris, Theodore Dreiser: 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 11. F. 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 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 12. Ernest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The title of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comes from John Donne’s Meditation. 13. William Faulkner: 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写作手法 14. Ezra Pound: 意象派代表人物。 意象派基本主张: (1)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whether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2) To use absolutely no word tha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esentation (3) As regarding rhythm, to compose in the sequence of the musical phrase, not in the sequence of a metronome. 15. Robert Frost: natural poet. 16. Eugene Glastone O’Neill: Desire Under the Elms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Mark Twain H. L. Mencken considered "the true father of our national literatu r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884) and Life on the Mississippi(1883) Twain shaped the world's view of American and made a more extensive combination of American folk humor and serious literature than previous writers had ever done. Mark Twain’s sty le 1) Twain is also known as a local colorist, who preferred to present social life through portraits of the local characters of his regions 2) Another fact that made Twain unique is his magic power with language, his use of vernacular. His words are colloquial, concrete and direct in effect, and his sentence structures are simple, even ungrammatical, which is typical of the spoken language 3) Mark Twain's humor is remarkable, too. Most of his works tend to be funny, containing some practical jokes, comic details, witty remarks. 4)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fe" of the Americans, Concerned with the life of a small, well-defined region and the lower-class people 5) Nostalgic in a vanishing way of life and recorders of a present that faded before their eye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 The character analysis and social meaning of Huck Finn Huck is a typical American boy with “a sound heart and a deformed conscience”. He appears to be vulgar in language and in manner, but he is honest and decent in es sence. His remarkable raft’s journey down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can be regarded as his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his way to grow up. Huck is the son of nature and a symbol for freedom and earthly pragmatism. Through the eye of Huck, the innocent and reluctant rebel, we see the pre-Civil War American society fully exposed. Twain contrasts the life on the river and the life on the banks, the innocence and the experience, the nature and the culture, the wilderness and the civilization. Ernest Hemingway A Nobel Prize winner for literature His style, the particular type of hero in his novels, and his life attitudes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 not only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ut all over the world Hemingway shot himself with a hunting gun In Our Time (1925)is the first book to present a Hemingway hero--Nick Adams The Sun Also Rises(1926) is Hemingway's first true novel. A vivid portrait of "The Lost Generation," -- a group of young Americans who left their native land and fought in the war and later engaged themselves in writing in a new wa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emingway's second big success is A Farewell to Arms, telling us a story about the tragic love affair of a wounded American soldier with a British nurse -- emphasizes his belief that man is trapp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but goes to some lengths to refute the idea of nature, man is doomed to be entrapped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clearly represents a new beginning in Hemingway's career as a writer, which concerns a volunteer American guerrilla Robert Jordan fighting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this work Caps his career and leads to his receipt of the Nobel Priz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en Without Women(1927), Death in the Afternoon(1932),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To Have and Have Not (1937) Hemingway develops the style of colloquialism initiated by Mark Twain Hemingway was highly praised by the Nobel Prize Committee for "his powerful style-forming mastery of the art" of creating modern fiction. Indian Camp The title indicates that the material is contemporary and to some ext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xperience A reference to the well-know phrase from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Give us peace in our time, O Lord," the title is very ironic because there is no peace at all in the stories In a chronological order, introduces Nick Adams to readers from his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and manhood Nick watches his father deliver an Indian woman of a baby by Caesarian section, with a Jack-knife and without anesthesia. This incident brings the boy into contact with something that is perplexing and unpleasant, and is actually Nick's initiation into the pain and violence of birth and death. Most of Hemingway's later works are merely variations of the Nick Adams stories in In Our Time The Hemingway code heroes and grace under pressure They have seen the cold world, and for one cause, they boldly and courageously face the reality. They have an indestructible spirit for his optimistic view of life. Whatever the result is, they are ready to live with grace under pressure. No matter how tragic the ending is, they will never be defeated. Finally, they will be prevailing because of their indestructible spirit and courage. The iceberg technique Hemingway believes that a good writer does not need to reveal every detail of a character or action. The one-eighth is presented will suggest all other meaningful dimensions of the story. Thus, Hemingway’s language is symbolic and suggest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