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提纲

扶贫提纲

帮扶责任人访谈提纲

1您帮扶的贫困户2018 年享受过什么扶贫政策和项目支持?这些政策和项目是如何实施的? 效果怎么样? 帮扶户的特殊困难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2.对于帮扶户您在2018 年提供了哪些帮扶? 怎么落实的?效果怎么样? 在帮扶过程中冊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您是怎么解决的?

3.对于干部结对帮扶您有什么新的意见和建议?

没有意见。

我们会积极贯彻落实政府的政策,争取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

4.您是否参加了扶贫干部培训?什么时间? 谁组织的?有

何收获?

参加了扶贫干部培训,每月5日。

镇政府和村责任组长组织。

通过培训我更加了解扶贫政策,能够更好的开展扶贫工作。

扶贫材料汇编

以扶贫为情景主题材料汇编 (一)理念统领型 1.要坚持政治至上,切实让扶贫紧盯正确方向。 2.要坚持责任至上,扎实把扶贫摆在突出位置。 3.要坚持民本至上,努力使扶贫贴近迫切诉求。 4.要坚持效能至上,着力以扶贫赢得良好口碑。 5.要坚持服务至上,全力为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二)认识剖析型 1.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需上,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扶贫工作的准星。 2.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根上,要求我们必须治好扶贫工作的症结。 3.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点上,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扶贫工作的方式。 4.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心上,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 (三)揭示做法型 1.实施清单式扶贫,切实摸清扶贫底数。 2.实施结对式扶贫,全面发起扶贫总攻。 3.实施渐进式扶贫,不断掀起扶贫高潮。 4.实施销号式扶贫,圆满完成扶贫计划。

5.实施造血式扶贫,全力确保扶贫长效。 (四)成效列举型 1.统筹发展抓扶贫,思想高度统一。 2.多方协同强扶贫,机制不断完善。 3.龙头带动促扶贫,载体逐步做强。 4.以民为本谋扶贫,实效初步显现。 (五)问题树靶型 1.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为了扶贫而扶贫”的现象,上面不推下面不动,上面一推下面乱动,结果是扶贫扶贫,扶了还贫。 2.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扶贫政策前脚走,返贫潮水后脚来,结果是扶贫扶贫,越扶越频。 3.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现象,被扶的扶不了,待扶的未扶到,结果是扶贫扶贫,越扶越不平。 4.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遍撒胡椒面”的现象,大搞平均主义,一刀切,对扶贫钱款物资坚持一发了之、一送了之,结果是等扶不息,扶贫不止。 5.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象,截留扶贫款,私帐公帑转,结果是扶贫扶贫,未享甘霖,先上公庭。 (六)目标指引型 1.围绕增收目标,重点建好扶贫一张网。 2.围绕脱贫目标,全力打响扶贫攻坚战。 3.围绕摘帽目标,不断收获扶贫丰收果。

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2篇

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2篇 1.背景 **省**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位于**省中部,***市中西部,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316和212国道、在建的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临渭段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辖8镇8乡、3个社区、217个行政村,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万人。 2.做法 根据国家《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发布《**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以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为契入点,强力推进试验区扶贫攻坚工作。**县以扶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六个精准”的要求,瞄准扶贫对象,实施“六大工程”,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 (1)优先夯基础,实施了基础改善工程。以水、电、路、房为重点,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破解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大力实施农网改造,改造面达82%,动力电覆盖面达到86.7%;坚持建管护并重,实施道路项目135条478.3公里,16个乡镇全部通油路,通村道路硬化率达67.8%;与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建成集中安置点36个2694户,改造农村危房7500户,占应改造危房25591户的50%。同时,坚持“城镇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支持会川镇、莲峰镇率先发展,打造五竹、路园、**等旅游特色城镇,建成元古堆、绽坡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0.4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突出抓增收,实施产业增收工程。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扶贫攻坚核心任务,积极推动产业扶贫。马铃薯种薯产业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研发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型农民,建成脱毒瓶苗组培温室1.28万平方米、原原种生产温室666座。中医药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为目标,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签订产业合作协议,共建种植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市场、仓储、质检体系建设,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畜草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扩群增量这一重点,发展养殖企业(小区)510家、家庭养殖场1104个、规模养殖户1.22万户,引进建设年屠宰加工20万头只的畜禽屠宰加工厂2个。发展工业经济,助推产业扶贫,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8.8平方公里的**县工业集中区。 (3)着眼惠民生,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建幼儿园14个,76个行政村小学开办了学前班,全县乡镇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幼儿入园率达到72.3%,投资2.1亿多元实施了县医院、县二院、中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村卫生室146个、村文化室5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59个,分别占行政村的82%、26.7%、27.2%,全县新农合覆盖面、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低保

2020年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篇一】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户人和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个村(社区)的“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0余万元。通过县“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00羽,共覆盖贫困户户和困难农户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0只,覆盖贫困户户。林泉镇新水村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万元。 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人,农民讲师培训次0余人,计划输送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扶贫材料汇编

扶贫材料汇编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以扶贫为情景主题材料汇编(一)理念统领型 1.要坚持政治至上,切实让扶贫紧盯正确方向。 2.要坚持责任至上,扎实把扶贫摆在突出位置。 3.要坚持民本至上,努力使扶贫贴近迫切诉求。 4.要坚持效能至上,着力以扶贫赢得良好口碑。 5.要坚持服务至上,全力为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二)认识剖析型 1.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需上,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扶贫工作的准星。 2.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根上,要求我们必须治好扶贫工作的症结。 3.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点上,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扶贫工作的方式。 4.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心上,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 (三)揭示做法型 1.实施清单式扶贫,切实摸清扶贫底数。 2.实施结对式扶贫,全面发起扶贫总攻。 3.实施渐进式扶贫,不断掀起扶贫高潮。 4.实施销号式扶贫,圆满完成扶贫计划。

5.实施造血式扶贫,全力确保扶贫长效。 (四)成效列举型 1.统筹发展抓扶贫,思想高度统一。 2.多方协同强扶贫,机制不断完善。 3.龙头带动促扶贫,载体逐步做强。 4.以民为本谋扶贫,实效初步显现。 (五)问题树靶型 1.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为了扶贫而扶贫”的现象,上面不推下面不动,上面一推下面乱动,结果是扶贫扶贫,扶了还贫。 2.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扶贫政策前脚走,返贫潮水后脚来,结果是扶贫扶贫,越扶越频。 3.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现象,被扶的扶不了,待扶的未扶到,结果是扶贫扶贫,越扶越不平。 4.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遍撒胡椒面”的现象,大搞平均主义,一刀切,对扶贫钱款物资坚持一发了之、一送了之,结果是等扶不息,扶贫不止。 5.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象,截留扶贫款,私帐公帑转,结果是扶贫扶贫,未享甘霖,先上公庭。(六)目标指引型 1.围绕增收目标,重点建好扶贫一张网。 2.围绕脱贫目标,全力打响扶贫攻坚战。 3.围绕摘帽目标,不断收获扶贫丰收果。

[经验交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材料 强气场促担当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仗 XX会议以来,XX市以超常举措、超常行动、超常力度,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搬迁安置房7496户(其中集中安置房5383户,占69%),占省下计划的20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主体意识,四级联动强气场 (一)提高认识主职抓。蕲春会议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役,事关重大!请市县及各相关方面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紧抓好此项工作。”随后,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专题研究部署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来抓。各县市区随即调整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易地扶贫搬迁指挥机构,秭归、长阳、五峰等县还实行书记、县长双挂帅负责制。乡、村两级均由“一把手”具体负责推进。同时,市、县两级共抽调100多名精兵强将,配齐了工作专班。 (二)四级联动强力推。5月20日,市政府召开由各县市区“一把手”参加的易地扶贫搬迁紧急推进会议,传达贯彻蕲春会议精神,要求全市上下找准差距、迎头赶上。各县市区第一时间传达省、市会议精神,第一时间组织赴蕲春学习考察,第一时间召开会议部署落实。6月13日、7月26日,市政府相继在长阳、兴山召开各县市区“一把手”参加的易地扶贫搬迁“拉练”会议。各乡镇领导和村组干部全面动员,全身心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政策逐一落细、落小、落实。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热潮。 (三)群众参与齐心干。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明确之后,我市迅速组织开展新一轮宣传动员,对搬迁政策进行再宣讲、对搬迁对象进行再锁定、对安置方式进行再确认,把政策标准变成图纸,把图纸变成样板房,让贫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做到政策到户、协议到手、建房到点、配套到位。将各级政策汇编成册逐户发放、讲解,让贫困群众接受并支持;按照规定标准,结合农村房屋功能需要,设计多种实用房型,交贫困户自主选择;在安置点建设样板房,公布配套产业项目,让贫困户自主决定安置方式。通过宣传动员,变“要我搬”为“我要搬”,让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搬迁主体。 二、突出脱贫目的,四大战役打硬仗 (一)围绕集中安置,打好选址阵地战。市级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安置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西部山区集中安置率达到50%以上,东部

扶贫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扶贫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作为扶贫工作人员,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整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的范文,欢迎阅读! 扶贫先进个人典型材料篇一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

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

精准扶贫材料

精准扶贫材料 【篇一:精准扶贫宣传资料】 铅厂镇精准扶贫工作宣传资料 问:精准扶贫对象分几种类型? 答:分四种类型。第一类:扶贫开发对象。指农村有劳动能力、家 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相当于 2013年的2736元)的贫困人口;第二类:扶贫低保对象。指农村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我省今年标准为220元/月,月人均补差达到145元)的贫困人口;第三类:纯低保对象。指农村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 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家庭年人均纯收 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第四类:农村“五保”对象。 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的供养对象。问:铅厂镇是怎样 识别贫困人口的? 答:各村在再识别再核实贫困人口时,严格按照“七步工作法”即: 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组级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村委会 公示、镇政府复核和县扶贫办批准、村公告以及扶贫对象签字等7 个步骤进行识别的。 问:铅厂镇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截止2014年底,全镇还有贫困户362户、贫困人口830人。 从2015年起,凝聚全镇各方力量,优化整合资金,大力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减少返贫发生,全镇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7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问:铅厂镇是怎样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从2015年起,利用“三送”工作平台,按照“三送“单位和镇干部在编 在岗情况,采取“321”的方式安排结对帮扶干部,确保每个村都有帮 扶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帮扶干部要围绕脱贫成效 可持续、不返贫的要求,根据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情况,与贫困户一 起制订脱贫措施和计划,帮助贫困户最终达到脱贫目标。 问:精准扶贫的扶持方式有哪些? 答:全镇贫困人口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精准识别,科学分类。 1、对“低保户、五保户”等农村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 对象由政府实行托底保障;2、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户、

扶贫工作讲话稿小标题 扶贫材料小标题大全

扶贫工作讲话稿小标题扶贫材料小标题大全 扶贫工作讲话稿小标题扶贫材料小标题大全 01、理念统领型 1.要坚持政治至上,切实让扶贫紧盯正确方向。 2.要坚持责任至上,扎实把扶贫摆在突出位置。 3.要坚持民本至上,努力使扶贫贴近迫切诉求。 4.要坚持效能至上,着力以扶贫赢得良好口碑。 5.要坚持服务至上,全力为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02、认识剖析型 1.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需上,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扶贫工作的准星。 2.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根上,要求我们必须治好扶贫工

作的症结。 3.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点上,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扶贫工作的方式。 4.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扶”到心上,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 03、揭示做法型 1.实施清单式扶贫,切实摸清扶贫底数。 2.实施结对式扶贫,全面发起扶贫总攻。 3.实施渐进式扶贫,不断掀起扶贫高潮。 4.实施销号式扶贫,圆满完成扶贫计划。 5.实施造血式扶贫,全力确保扶贫长效。 04、成效列举型

1.统筹发展抓扶贫,思想高度统一。 2.多方协同强扶贫,机制不断完善。 3.龙头带动促扶贫,载体逐步做强。 4.以民为本谋扶贫,实效初步显现。 05、问题树靶型 1.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为了扶贫而扶贫”的现象,上面不推下面不动,上面一推下面乱动,结果是扶贫扶贫,扶了还贫。 2.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扶贫政策前脚走,返贫潮水后脚来,结果是扶贫扶贫,越扶越频。 3.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现象,被扶的扶不了,待扶的未扶到,结果是扶贫扶贫,越扶越不平。 4.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遍撒胡椒面”的现象,大搞平均主义,一刀切,对扶贫钱款物资坚持一发了之、一送了之,结果是等扶不息,

扶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扶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年3月,xxxx集团定点帮扶xxxx县,联系xxxx 乡xxxx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几年来,扶贫工作队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抢抓机遇,积极投身于xxxx的脱贫致富,专注于xxxx的繁荣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发展之路。 一、扶贫之花结硕果 自xxxx集团定点帮扶xxxx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夯实基础工程,顺势推进产业发展,xxxx村发生了可喜变化,正沿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向前迈进。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xxxx村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350元,XX年增至2600元,3年翻了近两番多,预计XX年农民纯收入可达3800元以上。在xxxx 集团的帮扶下,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蜂蜜、茶叶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并成立了xxxx 养蜂、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xxxx蜂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农民产销难题。同时,紧扣“吃、穿、住、行、购、娱”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农家乐,并围绕农家乐做文章,带动广大村民种菜、养鸡、养猪,将农民种的、

养的提供给农家乐,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现在xxxx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了城市居民向往、当地群众致富的生态观光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三年多来,xxxx集团共投入扶贫资金1300万元,实施项目24个,帮助引进资金2470万元;完成了洪千公路改造和消防通道建设;对近37公里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实施全面整修;维修改造危桥五座;总投资XX万元的巡护步道全面建设开工;投资220万元集村级组织、游客接待、停车场、蜂蜜加工和村级卫生室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规格土家族特色风格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预计年底竣工。同时,完成了全村农改造工程,实现了同同价;实施了千塘湾人畜饮水工程,先后投资5万元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管问题;拉通了8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修建了2座移动通讯基站,通信络覆盖全村90%区域;通过三年的努力,电话普及率发展到100%,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户平2部,电视普及率100%。 生态文明村庄建成。xxxx村在xxxx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实干苦干建设美好家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以“治脏,治乱,治差,改

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X连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根据全团精准扶贫工作会议部署,我连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团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后,我连立即组织召开了支部会议及干部会议,研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职工大会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文件精神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走访职工群众,在连队进行广泛宣传。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等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八连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工作,连队总住户数73户,总人口235人,贫困户8户,贫困人口32人,2016年计划脱贫5户,20人。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结合“四强”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连队实际情况,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八连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户。在稳定种植业的基础上,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近几年连队坚持“稳畜、调经、多元、增收”的发展理念,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畜牧业发展、促进职工多元化

经营等方式,提高职工收入,特别是近两年,从2014年为连队精准扶贫户及部分职工进行牧业贷款、2015年通过国家兴边富民项目,连队为精准扶贫户3户提供政策扶持,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换,为完成2016年的脱贫计划奠定基础。 4.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结合连队养殖业发展现状,充分结合项目加大连队扶贫工作力度。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农业、畜牧业等相关科技推广培训。集中力量发展连队集体经济,实现职工共同富裕。同时,完善连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和谐、美丽、富裕”连队的创建工作。 三、扶贫工建工作遇到的难题及建议 1.连队个别职工群众经济基础薄弱,加上2013年以来大部分职工种植亏损,负债较大,在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上难度大,特别是当前市场因素变动大,连队虽然在积极引导职工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向第二及第三产业转移),但并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弱,建议团场出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政策,积极鼓励职工从事第三产业。 2.连队基础设施薄弱。职工经济基础差,贷款及还款能力弱。相对而言,近几年物价、人工都在上涨,职工陷入资金循环断裂怪圈,建议加大连队基础设施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