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测试方法与结果表示的比较及应用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测试方法与结果表示的比较及应用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测试方法与结果表示的比较及应用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测试方法与结果表示的比较及应用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是考核瓦楞纸箱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在瓦楞纸箱生产与检验领域,关于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标准、测试方法、结果表示,一直没有取得共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新修订实施的GB6548—98《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法》(1999年2月1日实施),对目前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与做法加以比较探讨,目的在于统一认识,使新国标得以尽快贯彻执行,正确理解、评价瓦楞纸板的粘合质量。

一、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是指瓦楞纸与面纸、里纸及芯纸之间结合的牢固程度。其测试原理是将针形剥离架插入试样的楞纸与面纸之间或楞纸或里纸、芯纸之间,然后用专用压缩仪对插有试样的针形剥离架施压,使其做相对运动,直到被分离部分分开,此时楞峰与面纸或楞峰与里纸、芯纸结合面所随的最大分离力即为粘合强度值。

目前检测实验中用于粘合强度测试的方法有单侧法和双侧法两种;单侧法是根据不同的瓦楞楞型,分别采用3种不同直径的钢性插针,测试时将插针依次插入单瓦楞的同侧空间连同支撑架进行剥离,此种方法可以准确测出任意结合面楞峰与面纸或楞峰与里纸、芯纸之间的粘合力,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因此实践中较少使用。双侧法是根据不同楞型,分别采用14种直径、隔距不同的梳形插针,测试时将上下梳针从试样的两侧插入,对同一楞层的两结合面同时剥离,粘合

强度差的结合面的力值,此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因此得到了瓦楞纸箱生产与检验单位的广泛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双侧剥离法是非标准方法,GB6548新、旧标准中都没有此种规定,从检测实践看,双侧法中所使用的梳形插针,在测定B型瓦楞的试样时,由于插针过粗且排列过于紧密,在插入瓦楞时对试样的粘合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人为撑裂现象,同时这种插针由于无支撑件支撑,使用一段时间后,插针便产生弯曲变形,与受压板面不平行(标准要求受压板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百分之一),使试样在宽度方向上出现单边不均匀剥离现象,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相反,单侧法中由于配备了不同直径的分离式插针,而且插针之间有一个瓦楞的空间间隔;插针端面有支撑附件,使插针受力后不易变形,较好地克服了前者存在的缺陷。此种方法是GB6548新、旧标准中所规定的标准方法。检测实践中还发现,对于同一试样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双侧法和单侧法其测试数据前者要比后者低5%~10%,如果考虑到上面分析的一些其他因素,其差值还要大。

二、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计算公式与结果表示

关于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计算公式与结果表示,以前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规定不同,而且概念较混乱。目前实际检测中涉及到标准主要有GB6548《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法》、GB5034-85《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瓦楞纸箱检验规程》、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6月批准实施的《瓦楞纸箱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细则》(简称细则)。

1.GB6548-88规定,粘合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P=F/s(1)

式中P—粘合强度,N/m;F—试样被全部分离所需的最大力,N;S—试样面积,cm2;

不难看出,(1)式中等式两边的单位不相符,即N/m≠N/cm2,且概念不成立,显然标准有误。实践中粘合强度的这一结果表示不被采用。

2.《细则》中把粘合强度的结果表示为N/m2,由此得出(1)式中S的单位为m2,目前,对粘合强度的这个结果表示理解比较统一,在技术监督系统的质量抽查中被普遍采用。这种表示方法实质上指剥开单位面积瓦楞纸板所需的最大分离力。

3.GB5034-85及SN/T0262-93中给出的粘合强度的结果表示分别是kgf/楞·10cm和N/m·楞,这两个单位在含义上是相同的,两者只是一个系数换算关系。两个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都是GB6548,而且都没有给出计算公式,根据所表示单位的含义,其计算公式应为:P=F/L·n(2)

式中L—试样楞向长度,m;n—试样包含的瓦楞个数,楞;

由此得出的粘合强度值(N/m·楞),实质上是指剥开纸板中单位长度的单条瓦楞所需的最大分离力。目前,这一公式和结果表示的运用,在商检系统的出口瓦楞纸箱检测中比较普遍。但是由于测试手段所限,实际检测中被剥离开的瓦楞楞数至多为n-1个,因此对瓦楞个数的取值存在两种观点和做法,一种是取试样上包含的全部(完整)楞数,另一种是只取试样上实际被插针剥离楞数,即至多n-1个。按

此种认识,(2)式就变为P=F/L·(n-1)或在(2)式中n取实际被剥离楞数。因此,同一试样的粘合强度值会因检测人员对楞数的取值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这是一个实践中急需统一的问题。

4.修订后的GB6548-98规定,粘合强度的结果表示为N/m,计算公式为:

P=F/L(3)

式中L—试样长度,m;

由(3)式所得的粘合强度值实质上是指在宽度即楞向长度一定的情况下(25mm),剥开单位长度的瓦楞纸板所需的最大分离。粘合强度的这种概念与(1)式即N/m2更接近些,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数学换算关系即1N/m2=0.024N/m。

新标准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结果表示做了新的规定,澄清了旧标准中的一些错误概念。但是,由于目前瓦楞纸箱产生标准的修订没有与方法标准同步进行,因此新标准中粘合强度结果表示的变化,使瓦楞纸箱的粘合质量评判依据出现了真空。目前依据的产品标准主要有两个,《细则》中粘合强度的标准值为不小于58800N/m2,

SN/T0262-93中则为不小于588N/m·楞。另外,在检测实践中,同一试样在相同条件下如果分别用(1)式和(2)式计算并按上述两种标准判定,有时会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判定结论。如对于B种楞型试样(试样楞数为12),对其测试的最大剥离力为F=120N,按(1)式计算P=60000N/m2;则样品判为合格,而按(2)式计算

P=400N/m·楞;则样品就被判为不合格。由此看来,瓦楞纸箱产品

标准的修订和各标准之间单位的统一已势在必行。

三、结语

GB6548-98中等效采用日本标准JZS0402-88《瓦楞纸板粘合力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同时也被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要使该标准在我国切实得到贯彻执行,还需要业内人士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1.有关部门应加快对《细则》及GB6544-86《瓦楞纸板》、

GB5034-85、SN/T0262-93等产品标准的修订进度,使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标准值、计算公式与结果表示尽快统一到GB6548-98上来。

2.统一检测方法,在检测实践中彻底淘汰非标准工具即双侧梳形剥离架,而采用标准的单侧钢性插针及支撑架。

3.在相关标准未修订前,关于(2)式中瓦楞楞数的取值问题,笔者认为,实际测试中,试样最后没有被剥离的瓦楞个数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即呈现非规律性,因此(2)式中瓦楞个数据取(n-1)不合适。如果按实际被剥离楞数计算,会增加许多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处理不统一,甚至错判。另外从F所表示的含义看,F是指试样被全部分离所需的最大分离力,此时,即使试样中仍有瓦楞与面纸或芯纸相连接,若对试样继续施压,力值不会再增大。因此,从对标准的正确理解和方法的统一角度讲,对于(2)式中瓦楞数的取值,采取第一种观点和做法,即取试样上包含的全部(完整)楞数是正确的。

4.在目前情况下,检验人员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特别要深刻理解、领会GB6548-98,对各标准之间、各测试

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尽量消除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测试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握有产品质量评判大权的质量检机构尤为重要。(作者:中国包装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淮坊)李国明)

瓦楞纸板标准

瓦楞纸板标准 适用:外包装用瓦楞纸 一、纸板类型 1、单瓦楞纸板由两层箱板纸(亦A、B、C、E、K纸)和一层瓦楞纸加工而成的瓦楞纸板 2、双瓦楞纸板由两层箱纸板、两层瓦楞纸和一层夹芯加工而成的瓦楞纸板,见图二。 1、瓦楞纸板的代号规定如下: S1.1---S1.4-------------分别为优等品双面单瓦楞纸板的第1---4种。 S2.1---S2.4--------------分别为一等品双面单瓦楞纸板的第1---4种。 S3.1---S3.4--------------分别为合格品双面单瓦楞纸板的第1---4种。 D1.1---D1.4--------------分别为优等品双面双瓦楞纸板的第1---4种。 D2.1---D2.4--------------分别为一等品双面双瓦楞纸板的第1---4种。 D3.1---D3.4--------------分别为合格品双面双瓦楞纸板的第1---4种。 二、纸板分类 1、按物理强度将单瓦楞和双瓦楞纸板各分为四种,见表一。根据用途及原材料 的质量等级,将每种瓦楞纸板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其中,优等品为出口商品及贵重物品包装瓦楞纸板;一等品为内销物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合格品为短途、低谦商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2、瓦楞纸板的楞型结构及尺寸要求应符合表二的要求,其瓦楞形状为UV型。 表二 3、瓦楞纸板的厚度:单瓦楞纸板的厚度应高于表二所规定相应楞高的下限值; 双瓦楞纸板厚度用高于表二所规定相应丙种楞高的下限值之和。 三、技术要求 1、瓦楞纸板的各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表一的规定; 2、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应不低于588N/m; 3、瓦楞纸板的交货水分(按在线水分)为(14±2)%; 4、瓦楞纸板的外观:表面应平整、清洁、不允许有缺材、薄边、切边应整齐, 粘合牢固,其脱胶部分之和每平方米不大于20cm2; 5、采用淀粉粘合剂或其他具有同等效果的粘合剂。 6、存放地点应保持通风干燥,远离火源,长期堆码应高于地面100mm,要避免 雨淋、曝晒和污染,并严禁大型物品挤压。 四、检验规则 1、以一次交货数量为一批,样本单位为一张。 2、供方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标准的要求,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3、交收检验抽样项目分类、检验水平、抽样方案及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 三规定进行:

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关于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一.概述 在航空产品的实际使用中,胶接接头不仅受到拉伸应力与剪切应力作用,有时还会受到线应力作用。因此对胶黏剂来讲它应有好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胶接接头设计上则应尽可能地避免接头承受线应力作用。测定胶接接头的抗线应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剥离试验来测定它的剥离强度,其强度用每单位宽度的胶接面上所能承受最大破坏载荷来表示,单位是KN/m。 剥离是一种胶接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胶接接头在受外力作用时,力不是作用在整个胶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头端部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这个区域似乎是一条线,胶黏剂所受到的这种应力,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线应力。当作用在这一条线上的外力大于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时,接头受剥离力作用便沿着胶接面而发生破坏。剥离试验用的试件其中一个是柔性材料(如薄的金属蒙皮,织物,橡胶,皮革等),而另一个试件可以是一刚性材料(如厚的金属梁等)或者也同为一柔性材料,由于至少有一个试件为柔性材料,当接头承受剥离力作用时,被粘物的柔性部分首先发生塑性变形,然后,胶接接头慢慢地被撕开了。如织物与织物的胶接属蒙皮与珩条的胶接等。根据试样的结构和剥离结构的不同,它又分为: T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90°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180°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Bell剥离(浮滚剥离)强度单位为KN/m; 爬鼓剥离强度单位KN.m/m; 测定剥离强度的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它的基本操作与影响因素大致相同。 二.T剥离强度试验(金属-金属) 1.原理 用T剥离方法从未胶接端开始施加剥离力,使金属对金属胶接件沿胶接线生产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剥离力。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并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以及有一能夹紧试样的夹持器。 3.试验步骤 (1)试样制备组成T剥离试样的被胶接材料必须是挠性材料,并被弯曲成90°也不会出现破裂。通常是由两块厚度相同的同一种金属加工而成的薄板胶接在一起制成。这金属材质与薄板厚度在胶黏剂标准中都有规定。厚度应均匀,以不超过0.3mm或0.5mm的LY12CZ铝合金薄板居多。 按有关胶接工艺技术文件,选定薄板的材质与厚度,以及胶黏剂层厚度。当没有明确规定时,则选胶层平均厚度在0.2mm以下,厚0.3mm的LY12CZ铝合金薄板。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mm±0.5mm。施加胶接压力不应少于1MPa。若在压机上加压,则试样上方应覆盖一张邵氏硬度(A)约45,厚10mm 的橡胶板,压力控制在0.7MPa(或按供需双方规定)。每块试片整个宽度涂胶,涂胶长度为150mm。

6-1饰面砖砖粘结强度检测方案

XX综合楼饰面砖粘结强度试验方案 编写: 校核: 批准: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 单位地址: 编制日期:

目录 1 概述 (3) 2 检测依据 (3) 3 检测方法、抽样规则及数量 (3) 4 检测结果评定规则 (4) 5 检测提供的结果 (4) 6 拟投入检测人员 (4) 7 拟配备的检测仪器设备 (4) 8 检测进度 (4) 9 相关事项 (5) XX综合楼饰面砖粘结强度试验方案会签表 (6)

XX综合楼饰面砖粘结强度试验方案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XX综合楼位于位于南宁市XX路XX号,建设单位为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公司,施工单位为XX公司,监理单位为XX公司。该综合楼为XX基础,主体结构为XX 结构,地上XX层,地下XX层,建筑面积为XXm2。XX层至XX层外墙饰面砖已完成施工,施工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1.2检测原因 1.3委托内容 对该综合楼的外墙饰面砖进行粘结强度试验。 2 检测依据 2.1《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T 110-2017); 2.2其它相关现行检测技术标准规范; 2.3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 检测方法、抽样规则及数量 3.1 检测方法 拉拔法 3.2抽样规则 现场粘贴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应以每500m2同类基体饰面砖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应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取不少于一组3个试样,每连续的三个楼层应取不少于一组试样,取样宜均匀分布。 3.3 抽样数量 根据以上规定,该综合楼拟抽检数量如下表3.3。

3.4 现场检测按规范、标准及规程的相关规定进行。 4 检测结果评定规则 现场粘贴的同类饰面砖,当一组试样均符合判定指标要求时,判定其粘结强度合格;当一组试样均不符合判定指标要求时,判定其粘结强度不合格;当一组试样仅符合判定指标的一项要求时,应在该组试样原取样检验批内重新抽取两组试样检验,若检验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判定指标要求时,判定其粘结强度不合格。判定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组试样平均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MPa。 2 每组允许有一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小于0.4MPa,但不应小于0.3MPa。 5 检测提供的结果 检测报告提供XX层至XX层饰面砖粘结强度的检测结果。 6 拟投入检测人员 该综合楼拟投入主要检测人员见下表6。 表6 主要检测人员一览表 7 拟配备的检测仪器设备 该综合楼拟配备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见下表7。 表7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8 检测进度 现场检测工作时间约需XX天,退场后约需XX个工作日提交检测报告(一式XX 份)。

浅析:造成瓦楞纸假粘的两大因素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74555049.html,)浅析:造成瓦楞纸假粘的两大因素 纸板粘合强度是瓦楞纸板品质检测的重要一项。在生产过程有一种情况是,生产出来的纸板从外表看是好的,但是纸板折叠或挤压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面纸与瓦纸粘合处就出现分离状态,行业里基本上把这种情况统称为假粘。在瓦机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纸板假粘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粘合不好,是上胶量少了,没有粘住。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方面。上胶量太少当然会粘不好,但绝大多数却不是这方面的原因,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查找原因。 1、温度 当纸板出现假粘的时候,我们拨开纸板会发现,瓦楞上和面纸上有胶水的印迹,但就是没有贴合好。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双面机上。当温度过高时,瓦楞上糊后进入热板,由于纸张温度和热板入口温度过高,引起糊提前糊化,粘合后糊的粘性就不足,从而导致出现假粘现象。 根据纸板楞型及材质不同,可以适当降低热板温度及单瓦进纸温度,让糊在进入热板后开始糊化,这样就能达到更好的粘合效果。 2、高克重材质 当用高克重纸生产纸板的时候,如使用低克重的纸张生产工艺,那么纸板粘合就会出现假粘现象。高克重的面纸其密度高或性能好,在一定的厚度中含有更多的纤维,其传热性能也比一般传统面纸要差,糊很难渗透到纸张纤维中,从而引起纸板假粘。可以通过增加淀粉固含量及调高热板和进纸温度,提高热能的传递加以解决。

编后语:其实,瓦楞纸板面纸假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解决。纸板粘合好坏,要看糊的工艺与温度的配合如何。做不同的产品调整不同的配方,只有在变化中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才能保证纸板的品质。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74555049.html,/?qxb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一)概述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就是按标准方法制作得150mm×l50mm×l50mm ,100mm×l00mm×l00mm立方体试件, 在温度为20±3℃及相对湿度 90%以上得条件下, 养护 28d 后, 用标准试验方法测试, 并按规定计算方法得到得强度值。 (二)试验仪具 1.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得上、下承压板应有足够得刚度, 其中一个承压板上应具有球形支座,为了便于试件对中,球形支座最好位于上承压板上。压力机得精确度(示值得相对误差)应在±2%以内,压力机应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压力机读数得准确性。 根据预期得混凝土试件破坏荷载,选择压力机得量程,要求试件 破坏时得读数不小于全量程得 20%,也不大于全量程得 80%。 2.钢尺:精度 lmm。 3.台秤:称量 100kg,分度值为 lkg。 (三)试验方法 1.按试验一成型试件,经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 2.试件取出,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 斜偏差不得超过 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 l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得平均值计算。试件如有蜂窝缺陷,应在

试验前 3d 用浓水泥浆填补平整,并在报告中说明。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称出其质量。 3.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妥放在球座上,球座置压力机中心, 几何对中(指试件或球座偏离机台中心在 5mm 以内,下同),以 0、3~0、8MPa/s 得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小于 C30 得低强度等级 混凝土取 0、3~0、5MPa/s 得加荷速度, 强度等级不低于 C30 时取 0、5~0、8MPa/s 得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变形时, 应停止调整试 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1MPa=1N/m㎡4. 4.试验结果计算 (1)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fcu(以 MPa 表示)按式(3—1)计算: 式中:F—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龄期与强度经验公式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得发展,大致与其龄期得常用对数成正比关系(龄期不小于3d)。 式中 fn———nd龄期混凝土得抗压强度(MPa);

GBT 2790—1995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 2790—1995 代替GB 2790—8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8510—2:1990《胶粘剂—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剥离试验第2部分:180°剥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180°剥离试验的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两种被粘材料(一种是挠性材料,另一种是刚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胶粘剂抗180°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原理 两块被粘材料用胶粘剂制备成胶接试样,然后将胶接试样以规定的速率从胶接的开口处剥开,两块被粘物沿着被粘面长度的方向逐渐分离。通过挠性被粘物所施加的剥离力基本上平行于胶接面。 4 装置 4.1 拉伸试验装置 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被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 夹头之一能牢固地夹住刚性被粘物(见5.1.1),并使胶接面平行于所施加的力。另一个夹头则如图1所示,能固定住挠性被粘物(见5.1.2),此夹头是自校准型的,因此施加的力平行于胶接面,并与拉伸试验装置(4.1)的传感器相联。 5 试样 5.1 被粘材料 被粘材料的厚度要以能经受住所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注:被粘试片的厚度由胶粘剂供需方约定,推荐被粘试片的厚度是:金属1.5mm;塑料1.5mm;木材3mm;硫化胶2mm。挠性被粘试片的厚度与类型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必须加以记录,当被粘试片厚度大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1mm;当被粘试片厚度小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001mm。 5.1.1 刚性被粘试片 刚性被粘试片宽为25.0mm±0.5mm,除非另有规定1],长为200mm以上的长条。

粘结测定方法

煤的粘结指数 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定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样(我国以宁夏汝萁沟矿生产的专用无烟煤为标准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抗破坏力的大小来表示煤样的粘结能力。粘结指数是判别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粘结指数是我国北京煤化所参考罗加指数测定原理提出的表征烟煤粘结性的一种指标。该指标的测定方法是按1:5或3:3的配比使烟煤和标准无烟煤混合后焦化,测定其所得焦块的粘结强度。烟煤的粘结指数(GR.I.)与R.I.不同之点在于: 1、专用无烟煤的统一加工及选定; 2、标准无烟煤的粒度由R.I.法的0.3~0.4毫米,改为GR.I.法的0.1~0.2毫米,扩大强粘煤的测值范围,同时由于无烟煤粒度与试验用烟煤粒度相近,容易混匀,减少指标误差,提高测定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3、在测定弱粘结性煤的粘结指数时,将无烟煤与烟煤的配比改为3:3,解决罗加法中对弱粘煤的测定不准的问题; 4、实现了机械搅拌,改善了试验条件,减少了人为误差; 煤的粘结指数测定 方法要点:将一定重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用规定的公式计算粘结指数。 仪器设备 1、天平:精度不低于0.0019. 2、瓷质专用柑祸和增祸盖;上部外直径40士1.5mm,底部直径20士1.5mm,高40士1.5mm,壁底厚小于2mm:瓷增锅盖中心有一直径2mm的小孔. 3、撑拌竿,直径1-1.5mm的金属丝制成·(见图) 4、镍铬钢压块:重110一115g 5、压力器:专用设备,以6kg重量压紧试验煤样与无烟煤混合物. 6、马弗炉:该炉具有中热带,其恒温区(士10℃)长度不小于120mm,并附有温度控制器。 7、转鼓试验装置:包括两个转鼓,一台变速器和一台电动机使转鼓转速必须保证50士2r/min。转鼓内径200mm,深70mm,壁上铆有相距1800厚3mm的档板两块。

浅析瓦楞纸箱的可重复使用包装

浅析瓦楞纸箱的可重复使用包装 机电工程学院包装111班 吴雷201110304103 摘要: 瓦楞纸箱作为一种重要的缓冲包装材料,已经广泛的运用到各种包装中。由于瓦楞纸箱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价格低廉,包装使用量十分巨大。但由于重复使用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很多的瓦楞纸箱浪费。瓦楞纸箱的重复使用是绿色包装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以控制瓦楞纸箱质量为基础,通过回收进行多次使用。 关键词:瓦楞纸箱可重复使用绿色包装 一、前言 由于瓦楞纸板固有的优点,已成为现代包装中使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其加工而成的瓦楞纸箱具有质轻、抗压、耐戳穿、抗撕裂和缓冲、防震、易加工成型等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装潢印刷适性,能够再循环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瓦楞纸还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包装材料,可以纸代木、以纸代塑,因而在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倍受青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更多的行业都逐渐转型走向绿色发展道路。“绿色经济”的发展与包装行业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然而包装产品的可重复使用对绿色包装起很大作用。瓦楞纸箱作为一种运用广泛的包装材料,它的可重复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瓦楞纸箱的可重复使用还很少,很多的瓦楞纸箱使用一次变成为废纸或者垃圾,废纸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它原有的价值,而作为垃圾的瓦楞纸箱不仅降低了其原有的价值,而且大大污染了我们的环境。这样的瓦楞纸箱使用模式不符合现在绿色发展的道路。如何对瓦楞纸箱进行可重复使用以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眼观现在的瓦楞纸箱,由于其众多的标准和规格造成了瓦楞纸箱的难以回收再利用。我们要进行瓦楞纸箱的重复再使用,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必须保证瓦楞纸箱的规格与质量,规格的确定可以更好的为回收服务,而质量的保证是再利用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质量去保证瓦楞纸箱的使用次数,那么重复使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二、瓦楞纸箱简介 (一)、瓦楞纸箱的发展 它是商品运输包装的一种主要材料;瓦楞纸板和瓦楞纸箱的生产始于19世纪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分析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分析 混凝土作为无机建材的一类,是目前工程界中应用最广的工程建筑材料,应用在高楼大厦、桥梁隧道中。混凝土属于无机材料,避免不了本身的脆性带来的缺点:抗压不抗折。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混凝土,将其与金属材料(钢筋)共同使用,既利用金属材料的柔韧性又利用无机材料的抗压性,同时又避免了无机材料的脆性带来的不必要麻烦。为了更好地利用混凝土,需对其进行强度检测。目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检测方法有标准养生试件法、钻芯法、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拔出法(后锚固拔出法)和射钉法(贯入法)等。 1 标准养生试件法 依据国家的现行检测标准规范,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按以下进行:现场浇注混凝土试块,同时将所用混凝土按要求分层并振捣或插捣,装入标准试模制作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在室内放置24h,拆模标注信息,进行标准养护28d后,进行试压强度试验。 标准养生试件法是判断混凝土强度的标准方法,能直观反映混凝土结构强度。施工中,由施工单位取样、监理单位平行验证的程序,得到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以推算结构实体强度等级的依据;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法能反映现场混凝土的强度,但基于施工管理水平,往往使标准养护试件强度与现场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等级不一致,所以应强化工地试验室标准养生试件制作的规范程

度,按照规范要求建设标准养护室;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以合适状态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结构物。 2 钻芯法 钻芯法是通过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圆柱试件来检测混凝土材料的一种破坏性方法。在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上用钻芯机钻取芯样,经过加工,两端锯切、磨平或补平后,制作成圆柱体进行强度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规定:钻芯法确定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应≥3个;钻芯对构件工作性能影响较大的尺寸构件,数量应≥2个。单个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不再舍弃,而应按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值中的最小值确定。 该规定的缺陷是过于严格,在芯样钻取过程中,由于钻头的高速旋转,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小的扰动,同样也影响到芯样试件的密实性。芯样的强度也因此常常低于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此时,用芯样试件的强度最小值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值,无疑是过于保守了,建议取平均值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值。 虽然钻芯法是可直接反映构件混凝土强度的局部损伤检测的常用方法,也可直接观察混凝土构件的实际状况,如骨料分布、蜂窝孔隙等,但其缺陷也特别明显:劳动强度大且对芯样两端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增加了施工难度。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 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 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E.1适用范围 E.1.1本方法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以结构胶粘剂、界面胶(剂)或聚合物砂浆为粘结材料粘合(包括涂布、喷抹、浇注等)下列加固材料与基材,在均匀拉应力作用下发生内聚、粘附或混合破坏的正拉粘结强度测定: 1纤维复合材与基材混凝土; 2钢板与基材混凝土; 3结构用聚合物砂浆层(或复合砂浆层)与基材混凝土; 4结构界面胶(剂)与基材混凝土。 E.1.2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室温条件下涂刷、粘合与固化的,质量大于300g/m2碳纤维织物与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 E.2试验设备 E.2.1拉力试验机的力值量程选择,应使试样的破坏荷载,发生在该机标定的满负荷的20%~80%之间;力值的示值误差不得大于1%。 E.2.2试验机夹持器的构造应能使试件垂直对中固定,不产生偏心和扭转的作用。E.2.3试件夹具应由带拉杆的钢夹套与带螺杆的钢标准块构成,且应以45号碳钢制作;其形状及主要尺寸如图.2.3所示。 图.2.3试件夹具及钢标准块尺寸 1-钢夹具;2-螺杆;3-标准块 注:图中尺寸为mm

E.3试件 E.3.1试验室条件下测定正拉粘结强度应采用组合式试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胶粘剂为粘结材料的试件应由混凝土试块(图.3.1–1)、胶粘剂、加固 材料(如纤维复合材或钢板等)及钢标准块相互粘合而成(图.3.1–2,a)。 2以结构用聚合物砂浆为粘结材料的试件应由混凝土试块(图.3.1–1)、结构界面胶(剂)涂布层、现浇的聚合物砂浆层及钢标准块相互粘合而成(图.3.1–2,b); 3若检验结构界面胶(剂),应将聚合物砂浆层换为细石混凝土层。 图.3.1–1混凝土试块形式及尺寸 1-混凝土试块;2-预切缝 注:图中尺寸为mm 图.3.1–2正拉粘结强度试验的试件 1-加固材料;2-钢标准块;3-受检胶的胶缝;4-粘贴标准块的快固胶; 5-预切缝;6-混凝土试块;7-ф10螺孔;8-现浇聚合物砂浆层(或复合砂浆层); 9-结构界面胶(剂);10-虚线部分表示浇注砂浆用可拆卸模具的安装位置注: 图中尺寸为mm

瓦楞纸板运行速度的关键

瓦楞纸板运行速度的关键 近年笔者辗转于华东包装企业,了解到大部分企业的瓦楞纸板线,平均运行速度偏低,大都在300m/min之间徘徊,距设备的经济速度很远。为此企业大伤脑筋,不是与设备制造商扯皮,就是自我改造,结果好端端一条流水线搞得面目全非也未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影响瓦楞纸板运行速度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笔者就此浅谈所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设备先天不足 由于购买设备时对其性能构造缺乏了解,或者偏重低价位购买了设计制造不太成熟有缺陷的设备,主要表现为: 1、瓦楞机热能利用率低或者根本无法满足180℃生产所需温度(供热配套缺陷,热能损耗高即外吸式真空吸附装置设计不合理,带走一定热量,供热又补给不足)。 2、瓦楞辊:直径280mm以下。虽然某些设备说明书上标明经济速度600m/min,但实际生产根本就无法达到。有的商家瓦楞辊直径320mm以下也标明经济速度可达10080m/min,其实质为欺骗性的宣传。 3、预热器缸径低于600mm,且无调节纸张预热包角装置,无法对原纸充分预热。 4、烘干机热板过短(不足9m),对双面机涂胶后的纸板烘干不充分,粘合胶糊化不良,速度稍快即造成大量纸板脱胶过软。 5、冷却部分短小,压载浮辊稀少(间距超过200mm),对纸板水汽散发、定型、充分粘合不利。 二、原纸质量不符合生产要求 片面追求低成本,贪图便宜购进拉力差、水分大、无韧性、灰尘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纸,这些连最低国家标准也谈不上的原纸应用于生产,可想而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怎敢奢谈提速? 未能根据纸张的渗水性、环境温湿度灵活配制胶液,或者使用变质稀薄且有大量泡沫的胶液,亦或担心纸板粘合不良而故意加大涂胶量,同时又忽视了车速单面瓦楞纸板的充分预热以及烘干机的温度等因素,造成单面纸板瓦楞吸水过多变软,为了确保纸板的粘合和挺度烘干机不得不减速慢行。 四、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团队意识 合格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各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对设备的驾驭能力不够娴熟,对员工必须要的培训学习未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既使各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水平不差,但缺乏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互相协作精神,也会影响纸板箱运行速度。 解决以上问题关键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因厂制宜、因人制宜。倘若企业近期无力进行设备更新换代,可考虑设备改造,但首先要确定设备缺陷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切忌盲目。在瓦楞材质的选用上尽可能走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误区。根据专家的意见,瓦楞纸板线运行速度60m/min以上,所用原纸质量标准是不能低于B级的,至于胶液的优劣对纸板线运行速度尤为重要。 笔者曾在《中国包装报》发表《胶质量是纸箱质量的关键》一文做过详尽阐述,在此不再赘言,仅从胶液粘度、淀粉水比略谈个人看法:高速运行纸板线(100m/min以上)、胶粘度40-45S(涂4标测量),淀粉与水之比以1∶6-1∶7为宜。欲达到理想的车速还要对用纸环境温湿度等综合分析灵活配制胶。最后值得关注是诸多企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员工技术水准、素质乃至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这些常挂在企业领导人嘴边的话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如何去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留住人才,并最大限度地让其释放能量就取决于企业的用人机制和企业的魅力,以及留给人才的良好发展空间。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流程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流程 一、试验目的 掌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定和评定方法,作为混凝土质量的主要依据。 二、试验原理 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我国采用边长150mm立方体试件为标准试件。 三、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振动台、试模、捣棒、小铁铲、镘刀等。 四、试验步骤 1、取三个试件为一组。拌和物的坍落度小于70mm时,用振动台振实,将拌和物一次装满试模,振实后抹平。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70mm时,用捣棒人工捣实,将拌和物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插捣25次。 2、试件成型后24~36h拆模,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 3、试件取出后,在试压前应先擦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l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值(A)。试件不得有明显缺损,其承压面的不平度要求不超过0.05%,承压面与相临面的不垂直偏差不超过土1o。 4、把试件安放在试验机下压板中心,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肘的顶面垂直。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5、加压时,应持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取0.3—0.5MPa /s;当等于或大于C30时,取0.5—0.8M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F)。 五、试验结果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按公式计算(精确至0.1 Mpa):fcu=F/A 式中 F—破坏荷载,N;A—受压面积,mm2。 2、以3个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当3个测定值中的最大或最小值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出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果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都超出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粘接强度的检验

11.2 粘接强度的检验 评价粘接质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定粘接强度。表征胶粘剂性能往往都要给出强度数据,粘接强度是胶粘技术当中一项重要指标,对于选用胶粘剂、研制新胶种、进行接头设计、改进粘接工艺、正确应用胶粘结构很有指导意义。 粘接强度是指胶粘体系破坏时所需要的应力,目前主要是通过破坏试验测得的,当然还有无损检验的方法,只是目前还不很成熟。 了解粘接强度的基本概念、熟悉胶粘破坏的一般类型、研究胶粘强度的影响因素、学会粘接强度的测定方法,对于掌握和运用胶粘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11.2.1 粘接强度的基本概念 胶粘结构在使用时,总是要求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目前评定胶粘体系力学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是粘接强度,研究粘接强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粘接强度 粘接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胶粘件中的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或其邻近处发生破坏所需要的应力,粘接强度又称为胶接强度。 粘接强度是胶粘体系破坏时所需要的应力,其大小不仅取决于粘合力、胶粘剂的力学性能、被粘物的性质、粘接工艺,而且还与接头形式、受力情况(种类、大小、方向、频率)、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压力、介质)和测试条件、实验技术等有关。由此可见,粘合力只是决定粘接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粘接强度和粘合力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绝不能混为一谈。 2.粘接接头的受力形式 粘接接头在外力作用下胶层所受到的力,可以归纳为剪切、拉伸、不均匀扯离和剥离4种形式,见图11-4所示。 图11-4 粘接接头的受力类型

(1)剪切。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本与粘接面平行,并均匀分布在整个粘接面上。 (2)拉伸。亦称均匀扯离,受到方向相反拉力的作用,垂直于粘接面,并均匀分布在整个粘接面上。 (3)不均匀扯离。也叫劈裂,外力作用的方向虽然也垂直于粘接面,但是分布不均匀。 (4)剥离。外力作用的方向与粘接面成一定角度,基本分布在粘接面的一条直线上 上述4种力,在同一胶粘体系中很有可能有几种力同时存在,只是何者为主的问题。 3.粘接强度的分类 根据粘接接头受力情况不同,粘接强度具体可以分为剪切强度、拉伸强度、不均匀扯离强度、剥离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扭转强度、疲劳强度、抗蠕变强度等。 (1)剪切强度 剪切强度是指粘接件破坏时,单位粘接面所能承受的剪切力,其单位用兆帕(MPa)表示。 剪切强度按测试时的受力方式又分为拉伸剪切、压缩剪切、扭转剪切和弯曲剪切强度等。 不同性能的胶粘剂,剪切强度亦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韧性胶粘剂比柔性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大。大量试验表明,胶层厚度越薄,剪切强度越高。 测试条件影响最大的是环境温度和试验速度,随着温度升高剪切强度下降,随着试验速度的减慢剪切强度降低,这说明温度和速度具有等效关系,即提高测试温度相当于降低加载速度。 (2)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又称均匀扯离强度、正拉强度,是指粘接受力破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拉伸力,单位用兆帕(MPa)表示。 因为拉伸比剪切受力均匀得多,所以一般胶粘剂的拉伸强度都比剪切强度高得很多。在实际测定时,试件在外力作用下,由于胶粘剂的变形比被粘物大,加之外力作用的不同轴性,很可能产生剪切,也会有横向压缩,因此,在扯断时就可能出现同时断裂。若能增加试样的长度和减小粘接面积,便可降低扯断时剥离的影响,使应力作用分布更为均匀。弹性模量、胶层厚度、试验温度和加载速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基本与剪切强度相似。 (3)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是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粘接件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其单位用kN/m表示。 剥离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L型剥离、U型剥离、T型剥离和曲面剥离,如图11-5所示。

浅谈瓦楞纸板塌楞故障处理方法

浅谈瓦楞纸板塌楞故障处理方法 在瓦楞纸板包装和印刷中,瓦楞纸板塌楞(一般均为局部塌楞)对产品包装质量的影响很大,这种不合格的瓦楞纸板,不但无法确保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环压强度,不能保证包装产品贮运的安全,而且影响整个产品包装外观质量,此外,在包装印刷中也会因塌楞等原因使印刷的图文不清,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由于在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对瓦楞纸板的技术参数、工艺设计、质量检测等几个方面要求非常严格,生产线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时使用材料和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如要求瓦楞原纸、温度、胶粘剂、速度等同步进行,只要有一个环节控制不好,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质量问题。因此,要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瓦楞纸板除了要求设备精良,材料、环境符合要求外,熟悉生产工艺,掌握高超的操作技术和故障处理的技巧也是关键所在,下面就谈谈瓦楞纸板生产中出现局部塌楞故障的处理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瓦楞纸板塌楞的危害和特点 在瓦楞纸板生产中,发生局部塌楞是其常见的故障之一。发生局部塌楞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两个瓦楞塌楞、多个瓦楞塌楞和一个至多个瓦楞塌楞(如图1)。在大批量生产中,瓦楞纸板产生这种局部塌楞的现象将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大量次废品,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企业深受其害。此外,发生塌楞的三层、五层或七层瓦楞纸板,必然会产生其脱胶面积之和大于国标每平方米20cm2,边压强度大大降低,纸板厚度低于标准,印刷图案、文字模糊发虚等次废品,严重影响纸箱产品的整体质量。这样的纸板不但根本无法应用于中、高档的产品包

装,就是在低档次的包装中,对包装产品的质量、外观、销售等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仔细观察分析瓦楞纸板产生塌楞的现象,可以归纳出如下瓦楞纸板生产中出现局部塌楞的主要特点:(1)塌楞面积变化大,以每平方米计,存在塌楞面积少至几平方厘米,多至上千平方厘米;(2)塌楞具有周期性,沿着单面机的生产方向,瓦楞纸板上出现周期性而不完全相同的塌楞;(3)塌楞面积沿瓦楞横向中间大两头小,楞形塌落呈不规则状态;(4)塌楞面积内明显脱胶,瓦楞纸板局部厚度明显减薄,有的仅为相应标准厚度的30%,单面、三层、五层瓦楞纸板局部塌楞。 引起塌楞故障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日常瓦楞纸板产生中,出现局部塌楞现象的纸板多数为导爪式单面机生产的瓦楞纸板,因此,下面就主要针对这种塌楞故障进行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导爪工作面圆弧半径与下瓦楞辊外径之间间隙过大。如下瓦楞辊峰已经磨损使外径减小或下瓦楞辊楞型经反复修磨后外径减小等,仍然使用原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doc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0.2.5.1 仪器设备 (1)圆孔筛:孔径为10mm、20mm、40mm。 (2)试模的尺寸(直径X高):细粒土50mmX50mm、粗粒土100mmX100mm、碎石类土和掺水泥的级配碎石150mmX150mm。 (3)脱模器。 (4)液压千斤顶:0.2~1.0MN。 (5)反力框架:400kN以上。 (6)击锤和导筒:同表20.5中Z2的规定,同时击锤必须配备导筒,锤与导筒之间要有相应的间隙,使锤能自由落下,并设有排气孔。击锤可用人工操作或机械操作,机械操作的击锤必须有控制落距的跟踪装置和锤击点按一定角度均匀分布的装置。 (7)恒温恒湿箱或混凝土标准养护箱。 (8)水槽:深度应比试件高50mm。 (9)材料试验机:大于200kN。 (10)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台称称量10kg,分度值5g。 (11)其他设备:量筒,拌种工具,漏斗,烘箱,称量盒。 20.2.5.2 试料准备 (1)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可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不破坏原颗粒粒径),将试料过筛(细粒土应除去大于10mm的颗粒;粗粒土应除去大于20mm的颗粒;碎石类土应除去大于40mm的颗粒)备用,务用试料数量:细粒土(1.1~1.3)kg,碎石类土(74~78)kg。在预定试验的前一天测定风干含水率。 所需风干试料的质量由下式计算。 m g=m dg(1+0.01w g) (20-6) 试中:m g:风干改良土试料质量(g); w g:改良土试样的风干含水率(%); m dg:改良土干试料的质量(g)。 (2)混合料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应预先击实试验确定。 (3)同一改良土应制备相同状态的试件数量:细粒土不少于6个;粗粒土不少于9个;碎石类土不少于13个。细粒土可以一次称取6个试件的试样,粗粒土可以一次称取3个试件的试料,碎石类土和掺和水泥的级配碎石一次只称取一个试件的试料。 (4)根据试模尺寸,每个试件所需干试料质量:小试件¢50mmX50mm约需180~210g;中试件¢100mmX100mm约需1700~1900g;大试件¢150mmX150mm约需5700~6000 g。 (5)将称取的干试料放入方盘(约40cmX60cmX70mm)内,按公式(20-6)计算应向试料中加的水量(细粒土使其含水率较最优含水率小于3%,粗粒和碎石类土按最优含水率计算),瘵试料与水拌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内浸润备用,石灰改良土和水泥、石灰改良土,可将石灰和土一起拌匀浸润。浸润时间为生石灰不少于24h;黏性土12~24h;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约4h;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或砂约2h,掺水泥的级配碎石随拌随用。 (6)交浸润过的试料,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将预留的3%水(细粒土)加入试料中,使混合料的含水率达到最优含水率(拌和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1h内按下述方法制成试件,超过1h的混合料作废,其他混合料可不受此限,但也应尽快制成试件)。 注:水泥或石灰的剂量按干土质量的百分率计。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 1.4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在胶接接头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有三种不同的接头受力方式。 (1)拉伸应力和胶接面互相垂直,并且通过胶接面中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这一应力均匀拉伸应力,又称正拉伸应力。 (2)拉伸应力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但力呈不均匀分布,此种情况称为不均匀拉伸。 (3)和不均匀拉伸相比,它的力作用线不是捅咕试样中心,而偏于试样的一端;它的受力面不是对称的,而是不对称的,这种拉伸叫不对称拉伸,人们有时将这一试验叫撕离试验或劈裂试验,以示和剥离相区别。 一.拉伸强度试验(条型和棒状) 拉伸强度试验又叫正拉强度试验或均匀扯离强度试验。 1.原理 由两根棒状被粘物对接构成的接头,其胶接面和试样纵轴垂直,拉伸力通过试样纵轴传至胶接面直至破坏,以单位胶接面积所承受的最大载荷计算其拉伸强度。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应能保证恒定的拉伸速度,破坏负荷应在所选刻度盘容量的1 0%-90%范围内。拉力机的响应时间应短至不影响测量精度,应能测得试样断裂时的破坏载荷,其测量误差不大于1%。拉力试验机应具有加载时可和试样的轴线和加载方向保持一致的,自动对中的拉伸夹具。 固化夹具,能施加固定压力,保证正确胶接和定位。 3.试验步骤 (1)试棒和试样试棒为具有规定形状,尺寸的棒状被粘物。试样为将两个试棒通过一定工艺条件胶接而成的被测件。 除非另有规定,其试棒尺寸见表8-4。其试样尺寸的选择视待测胶黏剂的强度,拉力机的满量程,试棒本身材质的强度以及试验时环境因素而定。 表8-4 圆柱形和方形试棒尺寸 试棒直径和边长a/mm 直径/ L/mm 胶接面表面粗糙

b/mm mm 度Ra/um 10±0.1 15±0.1 25±0.1 10 12 15 5 7 9 30 45 50 0.8 0.8 0.8 用于试棒加工的金属材料有45号钢,LY12CZ铝合金,铜,H62黄铜等。非金属材料有层压塑料等。层压制品试棒,其层压平面应和试棒一个侧面平行,试棒上的销孔应和层压平面垂直。 试棒的表面处理,涂胶及试样制备工艺,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胶接好试样,以周围略有一圈细胶梗为宜,此时不必清除,若需清除余胶,则应在固化后进行。 (2)试验在正常状态下,金属试样从试样制备完毕到测试之间,最短停放时间为16h,最长为1个月,非金属试样至少停放40h。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30min以上,将它安装在拉力试验机夹具上,测试其破坏负荷,对电子拉力机试验机应使试样在(60±20)s内破坏;有时对机械式拉力机则采用10mm/min拉伸速度。 4.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以5个试样拉伸强度算术平均值表示,取3位有效数字。 同时应记下每个试样的破坏类型,如界面破坏,胶层内聚破坏,被粘物破坏和混合破坏。 5.影响因素 (1)应力分析粘接接头在受到垂直于粘接面应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比受剪切应力要均匀得多,但根据理论推测和应力分布试验证实,在拉伸接头边缘也存在应力集中。为证实这一点,有人采用一定厚度的橡胶胶接在试样中以代替胶黏剂,发现试样在拉伸时,橡胶中部有明显收缩。说明在接头受正拉伸应力作用,剪切应力则集中在试样胶黏剂-空气-被粘体的三者边界处最大,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应力最集中。如果我们胶接后两半圆柱体错位大,则试样的轴线偏离了加载方向中心线,这是经常会发生的。那么,就存在有劈应力,而使边缘应力集中急剧增加。当边界应力大到一个临界值时,胶层边缘就发生开裂,裂缝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胶接面上。从对拉伸试样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表明,胶接试件的尺寸和模量,胶层的厚度,胶黏剂的模量都影响接头边缘的应力分布系数大小,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它的强度值。和拉伸剪切试样一样,加载速度和试样温度也影响拉伸强度。 (2)试样尺寸

瓦楞纸板常识

第一节瓦楞纸板的楞形和波形型状 一、瓦楞纸板的楞形 不同波纹形状的瓦楞,粘结成的瓦楞纸板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即使使用同样质量的面纸和里纸,由于楞形的差异,构成的瓦楞纸板的性能也有一定区别。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瓦楞楞形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A型楞、C型楞、B型楞和E型楞。它们的技术指标和要求见表一。 A型楞制成的瓦楞纸板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富有一定的弹性; C型楞较A型楞次之,但挺度和抗冲击性优于A型楞; B型楞排列密度大,制成的瓦楞纸板表面平整,承压力高,适于印刷; E型楞由于薄而密,更呈现了它的刚强度。 二、瓦楞的波形形状 构成瓦楞纸板的波形瓦楞纸的楞形形状分为V形、U形和UV形。 V形瓦楞波形的特征是:平面抗压力值高,使用中节省粘合剂用量,节约瓦楞原纸。但这种波形的瓦楞做成的瓦楞纸板缓冲性差,瓦楞在受压或受冲击变霰后不容易恢复。 U形瓦楞波形的特征是:着胶面积大,粘结牢固,富有一定弹性。当受到外力冲击时,不象V形楞那样脆弱,但平面扩压力强度不如V形楞。 根据V形楞和U形楞的性能特点,目前已普遍使用综合二者优点制作的UV形瓦楞辊。加工出来的波形瓦楞纸,既保持了V形楞的高抗压力能力,又具备U形楞的粘合强度高,富有一定弹性的特点。目前,国内外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的瓦楞辊均采用这种UV形状的波形瓦楞辊。 第二节瓦楞纸箱及其附件的造型、结构和设计 一、瓦楞纸箱及其附件的造型 瓦楞纸箱由于世界各国根据使用情况不同分也不同,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是由欧州纸板制造工业联合会(FEFCO)欧州硬纸板箱制造协会(ASSCO)提出的瓦楞纸箱与瓦楞纸盒分类方法,称为《国际纸箱箱型标准》。该标准把各种样式的瓦楞纸箱、瓦楞纸盒及其附件按四位数分炎夏编号。如我们通常称做对口瓦楞纸箱的,国际纸箱箱型标准中称它为0201型箱。这种分类方法现已为世界各国接受,我国关于瓦要纸箱,瓦楞纸盒及其附件造型的标准分类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图二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