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结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结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本刊特稿文章编号:1005-2208(2014)03-0217-05

结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C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结直肠切除;直肠结肠吻合

Keywords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colorectal resection;colorectal anastomosis

结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是结直肠手术重要的组成

部分,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规范的消化道重

建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

人术后康复等具有重要意义。重建器械(直线形切割吻合

器等)的应用对改进消化道重建技术有重要意义,其使消

化道重建更标准化,显著提高了重建的安全性。

本共识旨在总结结直肠手术中各种消化道重建的手术

方式、技术要点、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陷阱与处理对策及重

建后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使结直肠术后消化道重建达到

规范和统一,利于病人恢复。

1吻合方式与技术要点

1.1直肠结肠吻合直肠结肠吻合适用于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结肠与直肠吻合主要有3种方式,即直肠结肠端端吻合、直肠结肠端侧吻合、直肠结肠侧侧吻合。因直肠结肠吻合时位置一般较深,手工操作困难时,建议应用机械吻合,特别是低位、超低位吻合时,建议应用双吻合器法进行吻合。

1.1.1直肠结肠端端吻合技术要点(1)按常规方法游离和切除乙状结肠及直肠,结肠切端放置荷包钳行荷包线缝合,包埋吻合器钉砧。(2)显露远端直肠切断处肠壁后,依据切断处位置距离肛门远近及术者习惯,选择应用荷包钳、切割吻合器等切断及闭合肠管;亦可以将肿瘤及远端直肠自肛门外翻拖出,选择合适位置切断、闭合肠管后,将肠管送回。(3)吻合器器身自肛门置入于闭合处穿出穿刺针与钉砧对合(图1)。(4)确定乙状结肠系膜无扭转,吻合方向良好后,旋转吻合器身后方旋钮,直至安全距离范围内,关闭器械并击发,完成吻合。(5)缓慢退出吻合器,取出2个被切割的圆圈状组织检查是否完整、荷包缝合线是否切断及吻合口出血情况。

1.1.2直肠结肠端侧吻合技术要点(1)按常规方法游离和切除乙状结肠及直肠。(2)直肠结肠端侧吻合有2种方式:①在距离近端结肠闭合断端较近处(3~5cm)系膜对侧

肠壁切开手工荷包缝合,埋入吻合器钉砧,此方法用于肠管及系膜长度足够者,肛门置入吻合器器身,完成吻合;②在未闭合的近端结肠管中直接插入吻合器器身,出针处距离未闭端约5cm,直肠断端应用荷包钳缝合包,埋入吻合器头,完成端侧吻合。(3)吻合前均需确定乙状结肠系膜无扭转,吻合方向良好。(4)吻合后缓慢退出吻合器,取出2个被切割的圆圈状组织检查是否完整,荷包缝合线是否切断及吻合口出血情况,吻合环是否完整后再闭合结肠断端。(5)端侧吻合时(端侧吻合方式①),结肠所形成的储袋易发生粪便残留,导致储袋炎、储袋穿孔、出血、粪石形成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已经较少应用[1-2]。

1.1.3直肠结肠侧侧吻合技术要点(1)按常规方法游离和切除乙状结肠及直肠。(2)直肠结肠侧侧吻合最常见的是Duhamel吻合法(图2)[3],该方法充分游离直肠后壁,闭合器横行闭合直肠残端,近端结肠置入吻合器钉砧,吻合器身钉头轴从肛管后壁插出,用圆形吻合器进行直肠残端远侧后壁与结肠端侧吻合,从完成的吻合口经肛插入直线形切割缝合器,行直肠残端结肠的附加侧侧吻合。(3)吻合前均需确定乙状结肠系膜无扭转,吻合方向良好。(4)吻合后缓慢退出吻合器,取出2个被切割的圆圈状组织并检查是否完整、荷包缝合线是否被切断及吻合口出血情况;侧侧吻合后检查断缘是否出血。

1.2结肠结肠吻合结肠结肠吻合适用于横结肠、左半结肠切除时,横结肠与降结肠吻合可以分为端端吻合、端侧

通讯作者:张忠涛,E-mail:zhangzht@https://www.360docs.net/doc/e76468611.html, 图1直肠结肠端端吻合示意图(机械吻合)

吻合和侧侧吻合,选择手工吻合还是机械吻合,依据吻合局部张力情况、术者习惯及病人经济情况而定。

1.2.1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技术要点机械吻合示意图见图3。(1)游离待切除结肠,在病变远侧拟定切断部位置以荷包钳行荷包缝合,沿荷包钳近侧切断结肠,若用29mm 或33mm 吻合器,游离相应肠系膜2~3cm 即可,插入并结扎固定钉砧。(2)距断端5~6cm 近端结肠对系膜缘侧作一纵切口,经此切口插入吻合器器身关闭器械后击发。(3)用手工或直线形切割吻合器横形关闭近端结肠纵切口。1.2.2手工吻合(1)游离待切除结肠后,在拟定切断部位切断肠管,移除标本。(2)应用可吸收缝线行间断全层缝合,针距0.3cm,边距0.5cm,再用3-0可吸收缝线做浆肌层包埋缝合;结肠吻合不推荐应用单层吻合。(3)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有无张力、血运是否良好,之后关闭结肠系膜

孔。1.2.3

结肠结肠端侧吻合技术要点(1)游离待切除结肠后,在肛侧拟定切断部位以荷包钳行荷包缝合,沿荷包钳切断结肠,若用29mm 或33mm 吻合器,分离相应肠系膜2~3cm 即可,肛侧肠管插入钉砧。(2)切断近端结肠,将吻合器身自断端插入肠管,距离3~5cm 处,自结肠侧壁结肠带出吻合针,调整结肠系膜方向后,完成吻合(图4a )。(3)用手工或直线形切割吻合器横形关闭近端结肠断端(图4b )。(4)如果操作中感觉肠管长度不够,则应该进一步游离肠管或改为手工或机械端端吻合。1.2.4

结肠结肠侧侧吻合技术要点(1)用直线形切割吻合器将肠管离断后,在肠管对系膜缘肠壁的拟定吻合线上行一约1cm 切口,分别插入75mm 切割缝合器的两臂,应插入足够深,以获得足够宽的吻合口(图5a )。(2)将两臂合

a.Duhamel 吻合法的切除范围: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

b.游离骶前间隙至尾骨,将圆形弯头吻合器头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约1.5cm 戳出

c.升结肠直肠后壁端侧吻合完毕

d.经肛门置入100

mm 切割吻合器 e.切割吻合器顶端至直肠残端的顶部 f.直肠-升结肠侧侧吻合完毕一臂置入直肠残段,另一

臂经吻合口置入升结肠

图2Duhamel 吻合法示意图

图3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机械吻合示意图图4结肠结肠端侧吻合示意图

拢,此时应注意是否有多余组织被夹住及被夹肠管是否均匀展开。(3)击发后检查缝钉线上的止血情况。(4)将吻合部的内腔呈V 字形打开,在与肠管长轴垂直的位置上放上直线形切割吻合器,进行插入孔的缝闭(图5b )。(5)如果操作中感觉肠管长度不够,应进一步游离肠管,或改为手工或机械端端吻合。

1.3回肠结肠吻合

回肠结肠吻合适用于右半结肠切除

时,可分为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

1.3.1

回肠结肠端侧吻合技术要点(1)按常规方法游离和切除右半结肠,回肠末端行荷包缝合。(2)将圆型吻合器钉砧插入肠腔,收紧荷包缝合线,牢固打结,剪去多余组织。(3)将吻合器身插入结肠内,用内置穿刺器贯穿结肠带处肠壁,以吻合口至结肠残端3~5cm 为宜(图6a )。(4)钉砧轴套入穿刺器,关闭器械并击发。(5)缓慢退出吻合器,取出2个被切割的圆圈状组织检查是否完整、是否切断荷包缝合线及吻合口出血情况。(6)手工或直线形切割吻合器关闭结肠断端,剪去缝合器咬合部边缘多余组织(图6b、c )。1.3.2

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技术要点(1)用直线形切割吻合器离断肠管,在肠管对系膜缘肠壁的拟定吻合

线上作一约1cm 切口,分别插入吻合器的抵钉臂和钉仓臂,应插入足够深度以获足够宽的吻合口(图7a )。(2)将两臂合拢,此时应注意是否夹住多余组织及被夹肠管是否均匀展开(图7b )。(3)击发后检查缝钉线上的止血情况。(4)将吻合部的内腔呈V 字形打开,在与肠管长轴垂直的位置放直线形切割吻合器,进行插入孔的缝闭(图7c、d )。1.3.3回肠结肠端端吻合技术要点

1.3.3.1机械吻合(1)游离右半结肠后,在回肠拟定切断部处放置荷包钳进行荷包缝合,沿荷包钳切断回肠,应用25mm 或29mm 吻合器,回肠管插入吻合器钉砧;在横结肠拟定切断部位应用荷包钳或直线形切割吻合器切断闭合横结肠。(2)距断端5~6cm 近端结肠对系膜缘侧作一纵切口,经此切口插入吻合器器身,经端端中央部出针,完成吻合。(3)用手工或直线形切割吻合器横形关闭近端结肠纵切口。(4)因为回肠较窄,结肠较宽,机械吻合比较困难,且吻合口容易狭窄,故不推荐应用。

1.3.3.2手工吻合(1)游离待切右半结肠后,在拟定切断部位切断肠管,移除标本。(2)应用可吸收缝线行间断全层

缝合,针距0.3cm,边距0.5cm,再用3-0可吸收缝线做浆肌层包埋缝合。(3)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有无张力、血运是否良好,之后关闭结肠系膜孔。

1.4造口包括端式造口、袢式造口。造口适用于无法行一期吻合的情况,如Miles 手术、Hartmann 手术等。1.4.1端式造口技术要点1.4.1.1

器械造口

器械造口容易发生造口内陷,造口感

图6回肠结肠端侧吻合示意图

图7回肠结肠侧侧吻合示意图

图5结肠结肠侧侧吻合示意图

染、皮炎等情况,故不推荐应用。

1.4.1.2手工造口(1)常规方法切除结肠后,封闭近端结肠断端,防止肠管提出过程中污染切口。(2)于适合位置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径适当,切开前鞘、肌层、腹膜,彻底止血。(3)将肠管断端自腹壁切口提出,高出皮肤4~5cm,腹膜、前鞘分别与肠管浆膜间断可吸收缝线缝合固定。(4)切除肠管断端闭合缘,肠管边缘向外翻转,真皮层、皮肤水平结肠浆肌层、肠管边缘三点式缝合,形成高于皮缘0.5~ 1.0cm的隆起,一期开放造口。

1.4.2袢式造口技术要点手工造口:(1)于适合位置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径适当,切开前鞘、肌层、腹膜,彻底止血。(2)选择好造口肠袢,将肠袢自腹壁切口提出,高出皮肤4~5cm,提出肠管系膜无血管处插入支撑棒,腹膜、前鞘分别与肠管浆膜间断可吸收缝线缝合固定。(3)于肠袢远端1/3处切开肠管游离缘,保留系膜侧,肠管边缘向外翻转,与切口真皮层间断可吸收缝线缝合3点式固定,完成造口。完成后近端高于远端,以利于肠内容排出。

2吻合的陷阱与对策

2.1肠道疾病病人吻合无论良性或恶性疾病,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导致梗阻近侧肠管扩张、肠壁水肿、肠管状态差,此时行一期吻合并发症发生率高;遇到该种情况,可先尽量解除梗阻,减轻肠壁水肿,改善肠管条件,再行吻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2结肠血运相对较差时高龄病人存在动脉硬化等情况,术中易发生保留结肠血运不良,导致吻合口漏;此时术中应尽量保留结肠足够的血运,术前可行血管造影或成像,明确血管走行及分布情况。横结肠吻合除需要注意血运情况,更需要注意张力,存在张力是发生横结肠吻合口漏的主要原因,故术中如果感觉吻合口存在张力,一定要游离肝曲或脾曲,彻底解除张力。

2.3消化道重建过程中无论机械吻合还是手工吻合,避免吻合口有张力,包括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均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操作。

2.4行机械吻合时行机械吻合前对器械进行检查,要熟悉所用器械,规范操作过程,在闭合、吻合过程中,动作、力量要稳定,吻合器与钉砧间隙适度,避免过紧组织压榨,对组织有均衡的压榨过程,避免突然用力,压碎组织,造成出血、肠壁断裂等情况。吻合器的安全距离非常重要,距离过长,容易导致吻合钉吻合钉闭合不全,易出血;距离过短,容易过度压榨肠壁组织,造成吻合口漏。对于有水肿的肠管,距离应较正常肠管短。

2.5应用器械切割、闭合、吻合后均应检查有无出血、闭合不全等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需要行手工加固缝合。2.6直肠结肠端端吻合时盆腔深处荷包钳置入困难,松开荷包钳时荷包线不易松开,有时须用手协助,同时荷包针穿入拔出困难,须缓慢圈样旋转卷出,收紧荷包时部分肌层易滑脱或撕裂从而导致吻合圈断裂。遇到此种情况

有两种对策,均应用双吻合器法:(1)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代替荷包钳,无论应用荷包钳或弧形切割吻合器,均要求直肠肠管裸化较彻底。(2)当肿瘤体积较小时,可将肿瘤自肛门外翻拖出,切断肿瘤肛侧肠管行荷包缝合后置入吻合器与乙状结肠残端包埋钉砧行吻合,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直肠结肠端端吻合时尚需注意以下问题:(1)吻合器钉砧荷包包埋入结肠断端后,要去除多余系膜及肠脂垂,充分显露肠壁,防止吻合后出血及吻合口内夹入系膜组织。(2)在较低位直肠结肠吻合时,要防止近端肠管扭转,防止周围组织特别是男性精囊腺,女性阴道嵌入吻合器中;远端结肠要充分游离,结肠可以轻松下降至骶骨前方,避免吻合口张力。(3)使用吻合器时注意选择型号、钉高,吻合器过粗,不能插入肠管,勉强插入后,易撕裂肠管肌层,造成漏;吻合器过细,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狭窄。(4)使用弧形切割闭合器时,需要注意:①闭合前系膜组织处理完全,保证一次性闭合成功;②关闭钳口和击发前注意保持组织压榨20s,会使缝钉成型更佳;③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多为低位直肠癌,闭合位置较低,扩肛置入吻合器时勿用暴力,防止残端破裂;④个别病人出现残端切割线出血,注意止血;

⑤注意检查有无吻合口漏,及时处理或行回肠保护性造口,保护性造口选择在右侧麦氏点。

2.7端式造口时注意皮肤切口大小要适宜,切口过大易导致造口内陷、造口周围感染、造口旁疝等;切口过小造口肠管不易提出腹腔外,提出后易造成肠管卡压,血运受影响,发生造口肠管坏死等不良后果。手工造口时,缝合肠壁仅缝浆肌层,不能缝合过深或缝到黏膜,如果缝合过深,易发生缝合处漏,不易愈合。固定肠管与腹壁各层时要确实、紧密,以保证愈合,防止发生造口旁疝。袢式造口缝合肠管与腹壁各层时,要缝闭两肠管与腹壁的间隙,防止腹内液体渗出及发生造口疝。由于机械造口容易发生造口内陷、感染、皮炎等情况,故不推荐应用。

2.8结直肠切除术后重建加固手工吻合或者机械吻合之后的缝合,缝合密度以及打结的松紧应当适度,一般8针左右为宜,过密或打结过紧均会导致局部缺血,反而增加发生吻合口漏的机会。缝线对结直肠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伤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选择缝线时需综合考虑组织特性、手术部位、病人状况等诸多因素,选择能提供组织愈合所需张力且不易产生异物反应、组织切割力小的缝线。肠道组织愈合较快,使用可吸收缝线(如Vicryl Plus)能减少吻合部位异物存留时间,异物肉芽肿、吻合口水肿、溃疡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优先使用可吸收缝线。另一方面,有文献报道,在结直肠手术中,薇乔(Vvicryl)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丝线组,结直肠手术为潜在感染手术,使用丝线易于将细菌带出胃肠道而引起局部感染,故不推荐使用。也有文献报道,使用带有抗菌剂涂层的可吸收缝线(Vicryl Plus),可降低结直肠手术的感染风险。

3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1结直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1.1吻合口漏非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引流或抗生素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应尽快手术治疗,最佳手术治疗方案尚存争议,但进行近侧肠管造口术粪便转流很重要[1],可根据回肠或结肠漏的量及病人情况等决定具体处理方法。结肠直肠吻合时,注气试验有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3.1.2吻合口周围缺血发生原因是术中吻合肠管两端系膜切除过多,造成肠管断端血运不足,导致吻合口周围缺血,最终导致吻合口漏。非手术治疗包括超声或CT引导下的引流。对于伴有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和系统并发症的严重吻合口漏,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为结肠造口将吻合口旷置或行Hartmann手术;对吻合口漏不完全的进行衍生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行Hartmann切除手术[3]。

3.1.3吻合口狭窄大部分吻合口狭窄行非手术治疗即可,首先考虑内镜下球囊扩张[4]。对需要重新手术的病人,充分游离脾曲,肠系膜血管高位连接,切除吻合口狭窄,重新手术吻合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5]。此外,经研究证实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自膨式金属支架和内镜下经肛门切除狭窄[6],生物可降解支架,电切除(放射状瘢痕切口)并经皮球囊扩张,环形或线形吻合器切除狭窄,扩张并皮质类固醇注射等也是有效的[7]。

3.1.4吻合口出血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不需要特别干预,约5%的出血病人需要输血。其次,内镜技术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手术干预方式,包括内镜下电凝,内镜下在出血点注射10mL肾上腺素(1∶200000于生理盐水),内镜下血管夹闭合血管等。对少数顽固病例需要进行重新手术吻合[7]。

3.2结直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2.1造口旁疝一般来说,采用腹部支持带,避免用力,减少工作负荷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即可。20%~30%病人需要手术修复,在手术修复前需要先考虑闭合瘘口[8]。缝合修复比补片修复或重新更换位置造口的复发风险高[8]。修复手术中使用生物相容性,大孔、单丝补片,再加上适当的术前准备可减少感染和复发风险[9]。限制造口手术中隧道打开大小,造口手术中预防性放入补片,可降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10]。

3.2.2造口脱垂造口脱垂的手术治疗包括切除脱垂段,把袢式造口变为端式造口,构造临时造口以恢复胃肠道连续性,造口迁移。

3.2.3高输出造口找出原因并对因治疗,如克罗恩病不全梗阻、感染性肠炎等。对于合并其他造口并发症者,考虑反转造口,并口服和静脉注射电解质,限制低渗液体摄入,使用止泻药和抑酸药进行治疗。进行长期全肠外营养的病人需要剩下小肠长度<150cm[8]。

3.2.4造口周围皮炎随着现代造口器材的出现和护理水

平提高,造口周围皮炎有所减少。术前标记造口位置和治疗师到访是最好的预防方法[8]。造口周围皮炎为造口内陷,黏膜与皮肤分离,造口用品欠佳等。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用2%硝酸咪康唑粉剂治疗即可;对接触性皮炎,外用类固醇药膏及口服抗组胺药;坏疽性脓皮病缺乏彻底治疗的方法,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尝试[8]。

3.2.5造口狭窄首先通过检查和活检找出引起造口狭窄的原因,然后进行局部扩张治疗,彻底治疗需要对体表狭窄的造口进行局部修正,对位于深处的狭窄造口可通过再次手术,如腹腔镜修正[8]。

3.2.6造口回缩使用凸出造口设备使造口回缩减少,但彻底治疗通常需要重新造口,以保证足够的肠道长度和良好的血运[8],同时可避免造口有张力和回缩[8]。

(执笔:张忠涛,所剑,叶颖江,傅传刚)参考文献

[1]Thornton M,Joshi H,Vimalachandran C,et al.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colorectal anastomotic leaks[J].Int J Colorectal Dis,

2011,26(3):313-320.

[2]Bakker IS,Morks AN,Hoedemaker HO,et al.The C-seal trial: colorectal anastomosis protected by a biodegradable drain fixed

to the anastomosis by a circular stapler,a multi-center random-

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Surg,2012,12(1):23.

[3]Ruggiero R,Sparavigna L,Docimo G,et al.Post-operative peri-tonitis due to anastomotic dehiscence after colonic resection.

Multicentric experience,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nn Ital Chir,2011,82(5):

369-375.

[4]Belvedere B,Frattaroli S,Carbone A,et al.Anastomotic stric-tures in colorectal surgery:treatment with endoscopic balloon di-

lation[J].G Chir,2012,33(6-7):243-245.

[5]Hiranyakas A,Da Silva G,Denoya P,et al.Colorectal anastomot-ic stricture:is it associated with inadequate colonic mobiliza-

tion?[J].Tech Coloproctol,2013,17(4):371-375.

[6]Forshaw MJ,Maphosa G,Sankararajah D,et al.Endoscopic al-ternatives in managing anastomotic stricture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Tech Coloproctol,2006,10(1):21-27.

[7]Davis B,Rivadeneira https://www.360docs.net/doc/e76468611.html,plications of colorectal anastomo-ses:leaks,strictures,and bleeding[J].Surg Clin North Am,

2013,93(1):61-87.

[8]Bafford AC,Irani JL.Management and complications of stomas [J].Surg Clin North Am,2013,93(1):145-166.

[9]Gurita P,Popa R,Balalau B,et al.Parastomal hernia mesh re-pair,variant of surgical technique without stoma relocation[J].J

Med Life,2012,5(2):157-161.

[10]Janes A,Cengiz Y,Israelsson LA.Preventing parastomal her-nia with a prosthetic mesh[J].Arch Surg,2004,139(12):

1356-1358.

(2013-11-29收稿)

技改项目管理办法

新希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及分类: 1、本制度适用于新希望化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所有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简称技改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新方法等,对生产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更新,以达到可以预期的相应目标,能提高经济或社会效益等目的的投资活动。 2、分类 2、1、审批项目:按投资额分类,投资额高于3万元的技改项目。 2、2、备案项目:投资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技改项目。 二、审批技改项目的管理 1、技改项目的申报 1、1、技改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需求、技术等,结合公司的总体规划和综合能力,填写技改项目申请表(见附表一)和技改项目申请报告,经申报单位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查后,报化工投资运管部。 1、2、技改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2、1、对项目现状(技术参数、技术能力等)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或缺陷,陈述技改的理由、根据或必要性。 1、2、2、技改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或指标、效益或效果。 1、2、3、完整的初步技改方案:.技改项目的总体内容介绍及相关图纸;所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的技术说明;技改项目的设

备、材料计划清单;关于安全、环保要求的符合情况;技改项目实施方案及施工的时间节点计划等。 2、技改项目可行性评估及审批 2、1、运营管理部接到技改项目申请报告后,在3-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技改项目申请报告的审查。项目金额及风险程度较大的技改项目由运管部负责组织、召集公司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申请的技改项目进行技术方案论证和项目可行性评估,必要时可向公司以外专家咨询或请公司以外专家参与技术方案论证和项目可行性评估。 2、2、未通过审查,运管部将技改项目申请报告退回项目申请单位,补充、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 2、3、暂时不具备条件实施的技改项目,运管部下达项目终止通知书,并将技改项目申请报告留存择机实施,项目自动终止。 2、4、通过运管部审查的技改项目申请报告,报化工事业部领导审核、批准。 2、5未通过审批的技改项目,需终止项目,由运管部将项目形成的相关文件、资料、记录留存。 2、6通过审批的技改项目,项目申请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技改项目实施方案及施工节点计划组织、开展工作。 2、7、技改项目实施过程中,确需对原设计进行部分更改,且对总体系统无影响,由申请单位出具书面的技术更改审批表(见附表三),报化工事业部运管部审批后执行。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及评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8月第32卷第8期 述评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8-0603-03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及评价 季加孚,季鑫 【摘要】虽然上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无被公认的最佳重建方式。上消化道重建后,一方面必须控制好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要保证病人有满意的营养状态和良好的生存质量。胃癌根治术后的重建方式也是专家们一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全胃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是一种简单、并发症少,又能满足功能要求的重建方式。对病期晚、预后差的进展期胃癌病人,Roux-en-Y吻合时不建议附加贮袋,对于良性肿瘤或者早期胃癌,可以附加重建贮袋,以期提高生存质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相对于BillrothⅠ式吻合来说,Billroth Ⅱ式或Roux-en-Y吻合重建术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BillrothⅠ式吻合重建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食管残胃(管状胃)吻合是较为常见的重建方式。幽门重建的作用还存在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上消化道重建;贮袋;胃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C Upper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methods:reasonable option and evaluation JI Jia-fu,JI Xin.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 Surgery,Beijing Cancer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Beijing10014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JI Jia-fu,E-mail:jiafuj@https://www.360docs.net/doc/e76468611.html, Abstract Sever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re possible after gastrectomy.But the best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hasn’t been admitted yet by now.The best reconstruction should meet the condition of maintaining satisfactory 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meanwhile keeping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s low as possible.After total gastrectomy, Roux-en-Y reconstruction remains the easiest solution with satisfactory functional results and less complication.A pouch reservoir is suggested to make for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no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umor and poor prognosis,during Roux-en-Y reconstruction.After distal gastrectomy,BillrothⅡor Roux-en-Y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preferred over Billroth I reconstruction because of lower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better oncologic margins. After proximal gastrectomy,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is the basic reconstruction method.Gastric remnant is made into gastric tube in the operation.The effect of pyloroplasty remains controversial.The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operation. Keywords upper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pouch reservoir;gastrectomy 胃肠道疾病是普通外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使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基本手术原则是切除肿瘤原发灶及清扫其区域淋巴结、重建消化道,以恢复其消化、吸收功能,使病人能够正常、健康生活。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已达到70余种,但是一直没有标准的最佳重建方式,理想的重建术式须满足下列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食物贮存、消化吸收功能;二是并发症少,有较好的生存质量;三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本文就不同范围胃切除术后常见的重建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1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目前,全胃切除术后采用最多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3种基本类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肠段间置术及袢式空肠代胃术[1-2]。 1.1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食管空肠Roux-en-Y 吻合术是最常用的重建术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术式:(1)经典Roux-en-Y吻合术,即距Treitz韧带20cm处横断空肠,行远端空肠与食管端端吻合,再距食管空肠吻合口约40cm行空肠端侧吻合术。鉴于食管空肠端端吻合的血供欠佳,易产生吻合口瘘,加上吻合器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已多将食管空肠端端吻合改为端侧吻合,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空肠盲端一般以2~3cm为宜。(2)贮袋式Roux-en-Y吻合术,即在完成食管与远端空肠端侧吻合的基础上,将空肠盲袢制作成各种贮袋,贮袋的类型繁多,主要有双腔形、环形、“P”形及“8”形等,其目的是为了扩大食管下空肠的容量,模拟“代胃”,增加食入量并延缓食物排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外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通讯作者:季加孚,E-mail:jiafuj@https://www.360docs.net/doc/e76468611.html, ··603

《技改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考核项目建设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促进项目按时投产,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规〔2015〕101号)、《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沪经信投〔2015〕221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本办法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是指根据《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2〕77号)和《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沪经信投〔2015〕221号)有关规定,享受重点技术改造专项支持的项目,以及有关政策规定需要验收的技术改造项目。 第三条(验收管理部门) 项目按照专项资金的来源,由市、区(县)两级分别组织验收: (一)专项资金全额由市级财政负担的项目,由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项目验收,市经济信息化委可以委托有关机构承担验收工作; (二)专项资金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的项目,委托区(县)项目审核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后,报市经济信息化委备案; (三)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四条(申请提出) 项目单位在项目完成主要建设内容、建成试生产之日起6个月内向验收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第五条(验收材料)

验收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项目验收申请文件; (二)验收总结报告; (三)审计部门或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四)与项目验收有关的其他材料。 验收总结报告应当规范、完整、真实,包括项目建设情况,产品及规模、技术水平、建设安装工程情况,仪器设备购置情况,资金到位、使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产品质量、用户反馈意见、操作规程以及档案资料情况,项目实施与运行情况,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等。 第六条(材料审核) 验收部门对验收申请文件和材料进行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验收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3个月内,组成验收组进行现场验收;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验收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1个月内对项目承担单位一次性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第七条(验收组形成) 验收管理部门优先从市经济信息化委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库内选择验收专家,确定专家组组长和成员。 验收组由3-5名工程、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工程、技术专家必须具备高级职称,财务专家必须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或高级财会职称。 第八条(验收内容) 验收组对照项目计划任务书(在本办法发布之前立项的项目按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以下内容的审核: (一)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项目规模、项目起止年限、固定资产投资等是否符合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或项目计划任务书; (二)产品及规模、技术水平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情况;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 EMR 管理建议

ESGE(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2017 指南: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EMR 管理建议 近日,欧洲消化内镜协会(ESGE)在Endoscopy 上发表了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管理指南,在制订推荐意见时主要依据息肉的类型和大小,其核心内容整理如下。 定义、分类 1. 建议使用巴黎分类系统描述息肉的大体形态,大小用毫米(mm)描述(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2. 建议平坦或无蒂(巴黎分型II 和Is)≥ 10 mm 的息肉,命名为侧向发育区域(LSLs)或侧向发育肿瘤(LSTs),表面的形态学描述使用颗粒样或非颗粒样(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3. 建议将除微小(≤ 5 mm)的直肠息肉或直肠乙状结肠高度怀疑增生性息肉外的所有息肉予以内镜下切除(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4. 建议将所有切除的息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专家中心,有高度自信的专家往往进行选择性诊断,并对微小息肉考虑实行「切除和丢弃」的策略(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针对息肉<20 mm 的切除建议 1. 微小息肉(≤ 5 mm)的切除建议 1)建议对微小息肉行冷圈套切除术(CSP),这一技术完全切除率高、可提供足够的组织学样本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2)不建议使用不完全切除率较高的冷活检钳(CBF)钳除术,当息肉大小在1~3 mm 且冷圈套切除术技术难度高或不可行时可考虑使用CBF 钳除术(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3)不建议使用热活检钳(HBF)钳除术,该技术不完全切除率较高、无法提供足够的供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样本,且不可接受的不良事件(如较深的热损伤和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较高(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2. 小息肉(6~9 mm)的切除建议 1)建议对6~9 mm 大小的无蒂息肉行圈套切除术,因活检钳除术的不完全切除率较高,故不建议对该类息肉行活检钳除术治疗(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技改项目管理办法(定稿)

技改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技术改造项目是指在公司范围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对生产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更新,以达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量、质量,增加品种,促进产品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降低能源和消耗,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包括技术更新、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引进及应用等。 第二章技改项目前期工作 第一节项目考察、论证 第二条所属企业权限内管理的技改项目,由所属企业项目提出人或项目委托负责人编写出项目建议书(方案),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改造内容,技术方案,改造后的效果,安全技术措施,改造投资,改造时间等。 第三条所属企业权限内管理的技改项目建议书提交后由所属企业组织调研、论证,难以确定需要考察的,由所属企业向公司提出考察申请,批准后由所属企业组织人员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应提交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考察单位,考察时间,考察内容,考察单位使用效果,用于本项目可行性。 第四条公司权限管理的技改项目,由项目提出人或项目委托负责人或委托单位编写出项目建议书(方案),项目建议书提交后由公司组织调研、论证,需要考察的,由公司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公司内部编写的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同上;外委编写的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编写;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同上。 第二节项目立项 第五条属于地方行政部门审批管理的技改项目按国家与地方有关规定,由项目所在企业组织相关材料申请立项。 第六条属于公司内部审批和公司权限管理的技改项目,由所属企业按技改项目申报内容要求,按内控立项流程组织申报,报给技术中心和战略投资部,由战略投资部按内控立项流程逐级上报审核、审批立项。 第三节项目设计、审查 公司与所属企业承担的技改项目设计: 第七条所属企业权限内管理的技改项目建议书(方案)审批后,由所属企业技术处或

胰腺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胰腺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技术专家共识 2015-02-11 09:15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作者:苗毅张太平孙备楼文晖 字体大小 -|+ 胰肠(胃)吻合是具有挑战性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发生率约20%,并可导致继发性出血,腹腔感染。理想的胰肠吻合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胰腺空肠吻合是胰腺切除后重建的首选方法,胰胃吻合可作为备选方案。临床常用的重建术式包括:胰腺空肠端侧吻合、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及胰管空肠侧侧吻合等。 1 技术要点 1.1 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优点在于主胰管及胰腺残端全部吻合入空肠,操作相对简单;缺点是当胰腺断端与空肠断端口径不匹配时吻合困难。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图1):(1)距空肠及胰腺断端约1 cm 处行胰腺后壁被膜与空肠后壁浆肌层缝合。 (2)胰腺断端的后缘与空肠后壁全层缝合。 (3)胰腺断端前缘与空肠前壁全层间断缝合。 (4)胰腺前壁被膜与空肠前壁浆肌层缝合,将胰腺套入肠腔内。 1.2 胰腺空肠端侧吻合该法可确保胰腺断端与空肠口径大小匹配,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胰腺断端,无特殊应用限制条件。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图2): (1)胰腺断端游离约1 cm。 (2)先行胰腺断端后壁和空肠后壁全层缝合,再行胰腺断端前壁和空肠前壁全层缝合,完成第1 层缝合,再将胰腺与空肠浆肌层缝合加强1 周。 1.3 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该法的优点为胰管空肠黏膜直接吻合,吻合口胰管狭窄发生率较低,不受胰腺断端大小的限制。但对胰管较细者操作困难。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图3):(1)胰腺断端后缘和空肠对应部位后壁浆肌层间断缝合。 (2)于主胰管对应部位空肠壁切开小孔,大小与主胰管直径相当,行切开处空肠后壁与胰管后壁缝合,主胰管内置入支架管妥善固定,将支架管送入空肠腔内,继续行切开处空肠前壁与胰管前壁缝合。 (3)行空肠前壁浆肌层与胰腺断端前缘缝合,使胰腺断端紧贴空肠浆膜。 1.4 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术该术式特点是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环绕空肠和胰腺进行捆绑,但如果遇到胰腺残端过大并与肠腔大小不匹配时套入困难。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图4)如下: (1)胰腺断端游离约3 cm。 (2)将空肠断端向外翻转3 cm,用电凝或石炭酸破坏外翻肠袢的黏膜,使其失活。 (3)将空肠和胰腺断端靠拢,行胰腺断端与空肠黏膜连续或间断缝合。要求仅缝合空肠黏膜,避免穿透浆肌层。 (4)将黏膜面已破坏的空肠浆肌鞘翻回原状,胰腺断端自然进入肠腔内,然后将空肠断端与胰腺被膜间断缝合固定。 (5)接近空肠断端1.5~2.0 cm,两根系膜动脉之间以缝线环绕空肠结扎,使空肠与胰腺紧密相贴完成捆绑。 1.5 胰管空肠侧侧吻合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主胰管扩张(直径≥7 mm)、胰管结石、顽固性疼痛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的病人。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图5): (1)确定扩张主胰管的位置后沿主胰管走行方向切开。 (2)闭合空肠断端,在空肠预吻合处对系膜缘肠壁作一与主胰管切开长度相当的纵向切口。

2015年内镜下结肠直肠息肉切除术相关指南与共识解读_张荣

2015 V ol.36 No.12 814 ?综 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第二位,我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1]。研究表明,手术切除结肠直肠容易恶变的息肉如腺瘤,有助于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因此,早期有选择性地切除结肠直肠息肉对于预防结肠直肠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相关指南及共识简要概述息肉的定义以及临床息肉的手术治疗,并重点从带蒂和无蒂息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1 息肉的定义 从结肠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起源于上 2015 年内镜下结肠直肠息肉切除术相关指南与共识解读 张 荣1,2,林 辉1* (1.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72;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9) 摘要:结肠直肠息肉指肠道表面的隆起型病变,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有助于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综述近年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主要技术、适应证及结肠镜监测等相关诊治指南和共识。关键词:内镜;息肉切除;指南;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188(2015)12-0814-06DOI :10.13683/j.wph.2015.12.005 收稿日期:2015-10-29;修回日期:2015-11-30 作者简介:张 荣,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疾病临床诊治。通信作者:林 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内镜治疗。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编号:201440477)。 Guidelines interpretation fo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 in 2015 ZHANG Rong 1,2, LIN Hui 1* (1.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2.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 Abstract: Colorectal polyp refers to the protruded lesions on intestinal tract surface, which has a closed correlation with colorectal cancer. Endoscopic polypectomy is helpful to reducing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is review describes recent related guidelines of endoscopic polypectomy including the major techniques and indications and colonoscopy survilliance. Key words: endoscopy; polypectomy; guideline ; diagnosis; treatment 皮组织非黏膜下肿瘤的隆起。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从病理上将肠道肿瘤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源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传统意义上的息肉包括腺瘤、异型增生、锯齿状病变和错构瘤等,均属于上皮性肿瘤分类中的癌前病变[3](表1)。2 息肉切除技术 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SS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分次EMR (pEMR )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等[4]。根据内镜下形态学特征,结肠直肠息肉可进行巴黎/日本的形态学分类[5](表2)。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肛肠协会(ACPGBI )根据息肉大小以及巴黎/日本形态学分类推荐治疗息肉的方法[6],见表3。3 带蒂和无蒂息肉的管理 3.1 带蒂息肉的管理 目前关于结肠直肠带蒂息肉的管理尚无统一的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改委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

--------------------------------------------------------------------------------------------------------------- 附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管理,参照《中央预算内投 资补贴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是指新增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贴息或补助资金。所称贴息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给予的贷款利息补 贴;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原则上按项目贷款的实际发生额两年贷款利息安排贴息资金。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单 个项目的或补助金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第四条专项资金安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方向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

--------------------------------------------------------------------------------------------------------------- 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 第六条根据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地方企业项目,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联合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 业和信息化部上报项目申请(附项目情况表)。中央企业项目,由中央 企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资金申请报告。 第七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地方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核:(一)是否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支持方向;(二) 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的安排原则。审核通过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通知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 主管部门。地方列入项目计划的项目资金额度少于切块资金额度的,可 补充申报。 第八条列入项目计划的企业,向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申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九条中央企业和列入项目计划的地方企业,应委托国内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按规定需要由国家核准的中央企业项目,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并提出资金申请。不再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二)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 景、建设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

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机械吻合专家共识(最全版)

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机械吻合专家共识(最全版)关键词胃癌;消化道重建;机械吻合 近年来,机械吻合技术逐渐成熟、完善,已成为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操作手段。了解、掌握机械吻合的原理、操作规范以及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的特点等对于胃肠外科医生极为重要。 胃癌根治术是在胃切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行胃切除术时,外科医师曾试图在恢复消化道连续性的基础上重建胃的生理功能,但始终未能探索出绝对理想的重建方式,多种方式并存的现状也说明没有一种重建方式具有绝对优势[1]。对于胃癌手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是手术的主要目的,任何完美的消化道重建都必须在获得理想预后的前提下才更有意义。因此,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还必须考虑癌肿对机体的影响:对于早期胃癌或恶性程度较低、进展程度偏早等预计手术效果较好者,可以同良性病的手术一样,在恢复消化道连续性的基础上尽量重建胃的生理功能;对于恶性程度偏高、进展程度较重等预计复发可能性较大者,就应该充分考虑癌肿复发对病人生存时间以及腹腔各脏器的影响,重建方式宜简不宜繁[2-3];对于手术结果明确为R2(肉眼癌残留)或不能切除者,则只能尽量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还必须使重建后的消化道尽量远离残留的癌肿。 机械吻合的标准化保证了吻合操作的高度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诸如缝合过疏、过密等各种误差[4]。同时,机械吻合

的简单化也使消化道重建的吻合技术易于掌握,减少术者工作量。机械吻合所使用的各种器械已经可以适合消化道的不同部位、不同吻合口径,可以进行各种形状的吻合操作,甚至有些传统观念中难以完成的操作都可通过机械吻合轻易完成。包括在腹腔镜手术中,机械吻合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帮助临床外科医师深刻理解和掌握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机械吻合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特别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1 机械吻合工作原理、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机械吻合的工作原理与订书机类似,向组织提供交错排列的缝钉,以机械的方式将拟吻合的胃肠组织压榨、钉合在一起。其物理原理与机械方式较易理解,但人体胃肠组织有其固有的特性,临床上需要压榨、钉合等机械操作不能损伤组织,既要保证组织各层结构完整、保留必要的血供以利于愈合,还应保持一定的支撑力和紧张度,使拟吻合的组织间不疏漏、不出血等,这就必须使机械吻合操作符合人体相应脏器组织结构的生物学要求。 1.1.1 组织愈合过程 吻合完成后的第1~3 天为炎症反应期,主要是止血和清除坏死组织;第3~5 天为修复期,开始出现胶原蛋白沉积;第5~7 天进入成熟期,吻合部位的瘢痕形成和重塑。此期间胶原蛋白是组织愈合的主要材料,主

ESGE2017-指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EMR-管理建议

ESGE2017 指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EMR 管理建议 近日,欧洲消化内镜协会(ESGE)在Endoscopy 上发表了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管理指南,在制订推荐意见时主要依据息肉的类型和大小,其核心内容整理如下。定义、分类1. 建议使用巴黎分类系统描述息肉的大体形态,大小用毫米(mm)描述(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2. 建议平坦或无蒂(巴黎分型II 和Is)≥ 10 mm 的息肉,命名为侧向发育区域(LSLs)或侧向发育肿瘤(LSTs),表面的形态学描述使用颗粒样或非颗粒样(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3. 建议将除微小(≤ 5 mm)的直肠息肉或直肠乙状结肠高度怀疑增生性息肉外的所有息肉予以内镜下切除(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4. 建议将所有切除的息肉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专家中心,有高度自信的专家往往进行选择性诊断,并对微小息肉考虑实行「切除和丢弃」的策略(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针对息肉<20 mm 的切除建议1. 微小息肉(≤ 5 mm)的切除建议1)建议对微小息肉行冷圈套切除术(CSP),这一技术完全切除率高、可提供足够的组织学样本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2)不建议使用不完全切除率较高的冷活检钳(CBF)钳除术,当息肉大小在1~3 mm 且冷圈套切除术技术难度高或不可行时可考虑使用CBF 钳除术(中等质

量证据,强烈推荐)3)不建议使用热活检钳(HBF)钳除术,该技术不完全切除率较高、无法提供足够的供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样本,且不可接受的不良事件(如较深的热损伤和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较高(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2. 小息肉(6~9 mm)的切除建议1)建议对6~9 mm 大小的无蒂息肉行圈套切除术,因活检钳除术的不完全切除率较高,故不建议对该类息肉行活检钳除术治疗(高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2)尽管目前缺乏热圈套切除术(HSP)和CSP 治疗安全性的对比研究,仍建议对6~9 mm 大小的无蒂息肉行CSP 治疗(中等质量证据,弱推荐)3. 10~19 mm 大小的无蒂息肉切除术建议1)建议对大小在10~19 mm 的无蒂息肉行HSP 治疗(用或不用黏膜下注射),因多数病例均存在深度热损伤的风险,故行HSP 前可考虑黏膜下注射(低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2)在特定情况下,为减少深度热损伤风险可适当考虑使用CSP,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低等质量证据,弱推荐)4. 带蒂息肉的切除建议建议对带蒂息肉行HSP 治疗,为了预防息肉头部直径≥ 20 mm 或蒂部≥ 10 mm 的带蒂结直肠息肉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建议治疗前在息肉的跟部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和/或机械止血(中等质量证据,弱推荐)5. 哪些息肉需内镜专家来行切除治疗?建议对于大的无蒂息肉(≥ 20 mm)和侧向生长或复杂息肉应该由经过专业培训或有经验的内镜专家来进行操作,并且在资源丰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1 概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9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50%)、胃十二指肠糜烂(8%~15%)、糜烂性食管炎(5%~15%)、贲门黏膜撕裂(8%~15%)、动静脉畸形/移植动静脉内瘘(GAVE) (5%),其他原因有Dieulafoy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1]。 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 0万[2],大多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大量出血患者首诊于急诊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以呕血、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来急诊科就诊。如不及时诊治,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进行正确、迅速、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组织部分急诊科和消化科专家,参照国内外最新指南、进展及临床实践,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及急诊工

作特点,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进行研讨,对2011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3]进行修订,达成了下述共识。此共识的重点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稳定循环和初始的药物止血治疗。专家们推荐使用本共识中的流程(见图1)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本共识未涵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只是为急诊医师提供一个原则性的意见和适合大多数情况的诊疗方案。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能

改良ESD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

改良ESD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 导读给医生点赞: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直肠息肉手术进行有效的改良,在改良的圈套器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直肠息肉指结直肠黏膜上皮的局限性隆起病变,组织学上分为腺瘤性、错构瘤性、增生性和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样息肉,所以早期发现和切除结直肠腺瘤样息肉对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1]。 结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 1、便血,便血一般是在排便时候无痛性便血,出血量一般比较少,一般息肉位置越低出血的可能性越大,轻度出血或者手纸带血一般很少引起患者重视,只有出血增多引起患者的重视后才来就医。结直肠息肉的便血的特点是手纸带血或粪便表面附着新鲜血液并没有肛裂那种剧烈疼痛和滴血症状。 2、脱垂,当息肉较大或者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因为重力的关系而牵拉肠粘膜,使其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患者排便动作时间过长或者排便过于用力会导致直肠的脱垂,从而被患者发现而就医。

3、肠道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腹部症状。由于结直肠息肉的症状并不典型,单纯依靠症状还不能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直肠指检以及结直肠镜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直肠中、下段的息肉,直肠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状肿物。结直肠镜可以看到息肉的外形,可以初步判断息肉的具体的组织学类型,但是最终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由于结直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所以一般诊断为息肉的患者首先需要考虑进行切除手术治疗。对于结直肠息肉常见手术方法为:直径较小的息肉一般用圈套器进行黏膜切除术(EMR),但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2.0 cm),使用圈套器很难完整切除病灶,故多采用高频切开刀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 。 本人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在改良的圈套器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前准备和普通手术一样,手术过程:改良圈套器是指将圈套器尖端突出0.1~0.2cm。首先在内镜下发现病灶并确定病灶范围,利用圈套器尖端于病变边缘外5 mm 处进行电凝标记,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美蓝生理盐水,使剥离部位的病变黏膜充分隆起;切开病灶边缘,用圈套器尖端进行黏膜病变剥离,剥离过程中可反复进行黏膜下注射,时刻保持剥离处黏膜充分隆起,剥离时注意预防出血与穿孔;剥离完成后进行充分的止血。 改良手术的优点: 1、将圈套器尖端伸出0.1~ 0.2cm 具有电凝、电切功能,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进行ESD 术切除结直肠息肉。 2、术中加用肾上腺素进行黏膜下注射有助于预防出血,同时提前发现黏膜下血管并使用圈套器尖端进行电凝,预防出血效果好,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预防穿孔的发生。在病灶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ESD手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基建技改维修管理办法

基建技改维修管理办法 2008-06-10发布 2008-06-10实施 Q/CYTL.ZC.GL.308--2008 发布

Q/CYTL.ZC.GL.308—2008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职责 (1) 3 管理内容和办法 (1) 3.1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 (1) 3.2 工程项目前期准备 (1) 3.3 工程项目实施管理 (1) 3.4 工程项目审计管理 (2) 3.5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2) 3.6 工程项目资料管理 (2) 4 相关文件 (3) 5 记录 (3) II

Q/CYTL.ZC.GL.308—2008 III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基建与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工程质量,降低 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使基建与维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公司基建工程和维修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由资产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办法起草单位:资产管理部基建科。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杨兵、李永华、李晓东、胡爱佳

Q/CYTL.ZC.GL.308—2008 基建技改维修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的基建技改、维修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房屋、道路维修工程。 2 职责 2.1资产管理部基建科负责公司内的基建技改、日常维修工程的管理、实施、验收及工程结算。 3 管理内容和办法 3.1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 3.1.1公司内工程项目的新建、改扩建及维修,实行预算管理,具体申报、审批办法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维修项目、配件采购项目审批管理办法》执行。 3.1.2不符合招标条件的基建技改工程金额在3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基建维修工程金额在2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含5万元),按《资产管理部部务会制度》执行。 3.1.3不符合招标条件基建技改工程金额10万元以下项目;基建维修工程项目金额5万元以下项目,由基建科科长初审,填写《项目审批单》报资产管理部部长审批后执行。 3.2 工程项目前期准备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由资产管理部基建科负责基建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 3.2.1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立项批复及投资计划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a)工程项目批准通过后,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由资产管理部基建科按照建设工程管理的相关程序及《“三同时”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负责办理项目的勘查、设计、规划、消防、抗震、人防等报建工作。 b)根据项目的要求资产管理部基建科提供环保审批所需资料,企业管理部负责申报、评审。 c)符合招标条件的项目,由公司招标办公室按《招标管理及实施细则》进行项目的招标工作。 d) 基建科按《合同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工程项目合同的洽谈、签定。 3.2.2公司内审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a)符合招标条件的项目,由公司招标办公室按《招标管理及实施细则》进行项目的招标工作。 b)基建科按《合同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工程项目合同的洽谈、签定。 3.3 工程项目实施管理 3.3.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施工负责人由基建科确定,项目负责人对公司内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质检备案、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签证及现场管理等相关事务负责; a)项目开工前项目负责人按照《施工单位进厂管理制度》配合施工单位做好进场准备工作。 b)项目负责人对施工单位所报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进行严格审核,并对开工计划、施工进度、设计变更、合同履行情况、工程签证单进行监督、确认。 c)项目负责人负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d)项目负责人对施工单位供应的工程材料进行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的检查,并对《材 1

技术改造项目考核工作管理规定

技术改造项目考核工作管 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Q/ZN Q/ZN 201042-技术改造项目考核工作管理办法 2005-02-01发布2005-02-01实施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加强技术改造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所属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效益,依据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电企业技术改造管理办法》Q/ZN 201013—2004、《企业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浙能人[2004]74号文),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部提出。 本办法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部归口。 本办法起草部门: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部。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王琦。 本办法会审人:邵志跃沈波。 本办法审核人:朱松强。 本办法审定人:毛剑宏谢国兴。 本办法批准人:吴国潮。 本办法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部负责解释。

技术改造项目考核工作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所管理发电企业(以下称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ZN 201013—2004《发电企业技术改造管理办法》。 浙能人[2004]74号文《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项目后评估: 指对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安全、健康、环保、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工期、费用等要素与实际达到的指标及实际完成的工期、费用等进行全面的比较评价分析。 完成率: 当年实际完成数与当年计划完成数之比。 4 职责 生产安全部 负责提出对本办法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并保证制度的有效性。 组织召开项目后评估小组会议,组织专家对企业提交的项目后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改造管理办法A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改造管理办法(A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改造工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规定,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改造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修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内部核算电厂、全资、控股公司及委托管理的发电企业。 第三条技术改造的内容 技术改造是指对现有设备和设施,以及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设施,利用国内外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调性、满足环保要求,并增加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完善、配套和改造。技术改造的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种资本性支出。 第四条技术改造的范围 一、消除影响发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设备缺陷和公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效率和出力,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 二、降低供电煤耗、水耗、厂用电等,提高发电设备的经济性; 三、水电厂机组提效、增容扩机改造以及大坝补强加固改造; 四、改善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措施; 五、对发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延长寿命改造; 六、提高环保设备、设施的安全、经济及可靠性; 七、其它技术改造项目。 第五条技术改造的原则 一、技术改造应以发电设备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节能降耗、提高机组效率为重点,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有关规定为依据,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 二、技术改造资金应重点使用,并进行充分的投资经济效益评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工程管理,努力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造价。 四、对重点的技术改造项目要实行项目资本金制、项目负责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五、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应实行从可研、立项、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竣工评价到决算等全过程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