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自学体会

二胡自学体会
二胡自学体会

自创业余二胡定弦定调、把位指位及拉奏体会2013-09-14 21:38:58|

自创业余二胡歌唱伴奏定弦BE(不常用):15弦为B调,26弦为A调,3(低)7弦为G调,4(低)1为降G调,5(低)2弦为E调,6(低)3弦为D调,7(低)4弦为C调。

以上见图

其他3种定弦定调因为更不常用,故不一一列出。

二、统一把位和指位

经过几年摸索,我认识到,二胡最基本的把位其实只有5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空弦的两种把位和指位(第一把位),即15弦和52弦;另外以一指开始的完整把位和指位有3种,即1(里弦)5(外弦),5(里弦)2(外弦),4(里弦)1(外弦)。(见草图)

其他26弦、37弦、41弦、63弦、74弦,因为从空弦开始都不是完整把位(需要详细解释),故不作为第一把位,而把下面的完整把位作为第一把位,以下顺延。其实以空弦开始的作为第一把位的15弦和52弦,从第二把位开始,和以上所说后三种把位和指位完全相同。这样一来最基本的把位和指位只剩下3种。

具体分解:

1、15弦,第二把位4(里弦)1(外弦)用一指,第三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第四把位4(里弦)1(外弦)用一指,第五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

2、52弦,第二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第三把位4(里弦)1(外弦)用一指,第四把位1(里弦)5(外弦)用

一指。

3、63、74(升)弦,第一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第二把位4(里弦)1(外弦)用一指,第三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第四把位4(里弦)1(外弦)用一指。

4、26弦、37弦、41弦,第一把位5(里弦)2(外弦)用一指,第二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第三把位4(里弦)1(外弦)用一指,第四把位1(里弦)5(外弦)用一指。

5、以上3、4中的5种弦,第一把位以上的部分,作为特例牢记并合理处理。

以上见图表。因电脑技术关系不能标出音高。

下图竖线表示二胡里弦

下图位DA定弦和定调关系。其他6种定弦还可以画6张表。

二胡初学者存在的十个问题

二胡初学者存在的十个问题 1.持弓方法问题。 初学者持弓不大重视大姆指、食指与无名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持弓中这三指的要求、要领都模糊不清,对自己要求又不严,那么就很难起到力点、支点、重点的杠杆作用的协调。由于食指端不平(指弓杆)而造成手腕部下塌,运弓手腕无力,力点不清,往往对弓杆失去控制而造成了弓杆的2咪在食指上打滑、转圈或手腕僵硬等毛病。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食指有种往上抬起的感觉,大姆指有种往下压的作用,中指拉外弦时有种往里勾的作用。因此手指持弓一般就用“抬、压、顶、勾”四个字来概括。因为持弓的好坏直接影响二胡音色、音质及二胡演奏乐曲的成败的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检查,反复纠正,直到真正符合要求为止。 2.运弓常见毛病。 初学者运弓往往存在弓速不稳、弓向不直或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不规范动作或者是拉弓快、推弓慢、出弓强、进弓弱、弓根重、弓尖轻的常见毛病。这些常见毛病都是要及时提醒,讲清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把弓子先稳下来,并按拍子合理分配弓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弓子拉直并向右前方伸展,琴弓与琴弦成直角,在运弓中要信弓根部,弓根部越离开琴筒则用力也越大,相反越靠近琴筒力量要逐渐减弱,使运弓的力度达到均匀、圆润。

3.左手持琴问题。 左手持琴往往是由于左手虎口持琴的方法不当,造成了虎口紧夹琴杆,大姆指过于上翘,发生了左手紧张,以使琴杆太直或者由于大臂的舒展松驰不够,把琴杆推向右侧,遮住了脸部,严重影响了演奏的形象。对这一毛病,教师要注意学生虎口平伸、松开\,大姆指很自然的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使琴杆自然的倒向,演奏时虎口要尽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这对将来学习换把也是极有利的。 4.左手切弦的手形问题。 切弦的手形要求要规范,有些学生就不太注意自己的按弦手形,也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很随意的横侧在琴弦上手心向里几乎形成横握琴杆,以致影响切弦的力度、力点和操法,或者左手指伸得太直或分得太开,影响按弦音准和换把,正确的切弦手形是,左手很自然以半握拳式平靠在琴杆的千斤下方,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排列,指关节弯曲,指尖应顺排在各音的上方要求自然放松的持在琴杆上,这种切弦手形既美观大方,又方便操作,对将来技术的发挥是大有好处的。5.指力与音质问题。 一般认为只要手指能触及到琴弦上就行了,其切弦的指力与力点怎样?音质如何?不去分析。切弦时常常出现音质松垮、皮塌,手指无力,音型模糊不清等现象,或者手指过分紧张,手指关节不灵,起落迟钝、呆板。正确的切弦方法是在左手持琴规范的基础上,手指的

关于二胡的作文150字优秀作文

关于二胡的作文150字 篇一:学二胡 今天又要去学二胡。你们肯定不会相信我才学了三个月半就学到了二级,你们可别小看这二级,因为二胡总共有十级。我已经学的很快了。 今天我该学变调了,这可跟稍次不一样,这次是63弦。也就成了里弦是低音6,外弦是3这下我有糊涂了,正好老师不在,我的好朋友苹果(薛淑欣)在,(她是老师的外甥女)她说:来我教你吧。你会?我会。我下点忘了你学到四级了。就这样她把我教会了。 最终我学会了。 篇二:学二胡 今天早上下雨了,下了很大的雨,刘老师给妈妈发了短信说辅导班今天不上了。 下午我去学二胡。在车上我心想:今天可能就我一个人学二胡吧?到了二胡教室里,果然就我一人。心里想:坏了今天忘把谱子背熟了,又该去阳台上被了!555 开始背了,第一个我背会了,问题是第二个我又蒙对了,第三个第四个我都会,心想:今天难道是我的幸运日吗?今天的二胡总算混过去了。 我要加油呀! 篇三:学二胡 今天,我正闲得无聊,于是我妈妈说:你去你学二胡吧!学点东西总会有好处的。我说:我不是学有画画了么?还学二胡干嘛?妈妈又说:把一样东西学会学好如果考大学的时候,语文、数学、英语、画画等等一些考都的一般般到最后还差个一两分了怎么办?到那时候说不定二胡还能帮你一次大忙。妈妈又说: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人的,没有准备的人的人的给他机会他也抓不到。 在这短短的一天里我学会了一个道理。 篇四:学二胡徐铎 为了在暑假里能学到更多东西,我报名参加了二胡学习。二胡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曲子叫《二泉映月》,就是用二胡拉的,可好听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学二胡。一开始,我非常紧张,不知道手该摆在哪里,怎么握,也不知道怎么坐。慢慢地,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会拉了,我先从基础开始,从左拉到右拉,再到拉简单的音符。老师也很高兴,说:小家伙,不错,再加油!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啊! 篇五:学二胡喻缨茜 今天晚上奶奶送我到学校学二胡,这是第一次学二胡。张老师先拉了一段曲子给我们听,曲调很快,象马在草原上奔跑。第二段曲子比较慢,比较优美。可是我都不知道曲子的名字。 张老师教我们拉二胡的手法,就像要把沙子先弄成一堆,再慢慢的把沙子摊平,反反复复。接着张老师就检查每个小朋友的手法,说我的手法是对的。张老师的二胡拉的真好听,我多希望我以后能象他拉的一样好听。

演奏技巧

每当听到马头琴演奏家贺西格演奏的《牧歌》,那空灵的境界仿佛再一次将我带到了绿草如茵,牛羊遍地的蒙古利亚草原上。而同样一首乐曲,由技巧丰富的小提琴或善于歌唱的二胡演奏,效果却难免差强人意。的确,听过马头琴演奏的人都会用“意境”来形容马头琴演奏的特点。这次有机会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准格尔旗演出学习,作为一名拉弦乐器演奏的学习者和表演者,对草原音乐的感触自然和普通人有所区别。出访游记人人都写,我就不用多说了。找个冷门写写我的认识。内容不一定和这次演出完全相关,却是我回来以后一直在思考和 总结的问题。 在内蒙古演出的一个星期里,我近距离观察了马头琴从形制、演奏技巧到其音乐风格与内地学习人数众多的胡琴类乐器,以及属于全世界的小提琴的差异。因为二胡是胡琴类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以下就以马头琴对二胡,以及提琴做一比较分 析。 一、马头琴和二胡、提琴的结构比较。2楼 1.外形: 与西洋的提琴类乐器相比较,马头琴与二胡都有较为细长的琴杆(占到琴全长的60%以上),二胡尤为细长。二者共鸣箱都较小。我认为这是由于中国传统造型和音乐审美取向造成的。中国的民族乐器结构,其构造的科学性从前不在乐器制造者范围内。乐器工匠们更多考虑的是乐器外观的美观,比如二胡,其瘦长的构造,就是一个标准中国人的典型体型的抽象(我说怎么最近我老是感觉一看到二胡就想到演奏家朱昌耀先生,他们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哈哈)。而马头琴虽然目前是梯形共鸣箱,但是你看,其前身潮尔,却有着倒臵梨型的音箱。或者说,有点像马的颅骨的横切面。也许马头琴那个动人的传说也与此有关。3楼 EK3W2.弦索 弦是拉弦乐器的振动体,是声音的来源。中国民族乐器的弦索从前多由多股蚕丝绞在一起,拧成一股,二胡的弦亦如此。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改良金属琴弦基本上取代了蚕丝弦,极大地改良了二胡的高把位音质,拓宽了二胡的音域。然而,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弦乐器都不同的是,传统马头琴的琴弦是由极多根散马尾构成,它们被梳成一束,并不交叉,而是平行地拉紧在琴上。因此,马头琴的琴弦准确地说,不是两根弦,而是两束。这之后,虽然马尾弦丝被尼龙丝(Φ= 0.15或0.18mm)取代,然而其多弦丝组成一束弦的特征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样的多弦丝特征几乎成为了马头琴区别于世界其他任何乐器的一个特征,也成为了马头琴独特音色的发声基础。

二胡课程简介

二胡课程简介 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二胡作为教学用具进入课堂,利用二胡进行民族音乐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二胡作为民族乐器具有其特有的魅力:音色优美近似人声、由于现代二胡演奏形成了多种特殊的技巧,使其表现力很强。通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证明,这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课程目标: 1、它可以对儿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儿童探索的好奇心,引起 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2、让儿童身、手、脑和口并用,能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 记忆、开发智力、增进身心健康; 3、二胡是拉弦乐器,在实际教学中困难较大,尤其是入门阶段, 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提高阶段的教学顺利进行。所以在入门阶段应循序渐进,宁慢勿错,重点强化,难点攻关。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课程结构: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对二胡有简单的认识,能说出各部分名称 3、学习二胡演奏的基本技巧

4、运用学过的演奏技巧及音乐知识。能演奏简单的乐曲。 课程理念: 乐器进入课堂是小学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为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激发孩子们学习乐器的兴趣,锻炼孩子们的左右手,及左右大脑的协调能力,使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学校开设了这门民族乐器校本课程,并根据课程的实施编写本教程,同时教学中还把《二胡基础教程》(赵寒阳著)作为参考教材。爱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在实施的课程中,本着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在课堂上边学边玩,个体带动全体,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集体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同时,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也会轻松自然。 课程特点: 采用大班集体教学的形式,培养集体合作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以一帮一的形式,让全体孩子感受到学习二胡的乐趣。

The Introduction of Erhu(关于二胡的英文介绍)

The Introduction of Erhu The erhu is a two-stringed Chinese instrument, like an upside down hammer. It can be traced back to proto-Mongolic instruments introduced to China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t has a long neck made of hardwood, at the top of which are two large turning pegs. And two large strings are attached from the pegs to the base. At the bottom, there is a small resonator body which is covered with snake skin on the front end. What’s more, there is a bow made of horse hair and tied to a bamboo stick. When you want to play it, you should first sit on a chair and put the erhu’s body on your lap to keep it steady. Then, you should use your left hand holding the long thin neck with four fingers pressing on the strings to make various sounds by rubbing either one of them. And you also have to pass the bow between the two strings at the same time. Erhu is mostly used in Chinese folk operas. As a very versatile instrument, the erhu is also widely used in both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music arrangements, such as in pop, rock and jazz,now. And it makes a calm sound.

二胡自学教程

二胡自学教程 二胡的持琴姿势是拉好二胡的基础,好的持琴姿势就像做房子一样打好地基那么重要。拉琴姿势是建立在持琴姿势上,才能有高质量的音出来。持琴姿势的重要性就呼之欲出了。二胡的持琴姿势最重要的是要求放松,放松的心态能带来放松的姿势,但是不能过分放松,过分的放松会带来强加的力量,所以心态是要放松但是态度不能轻浮。在技术上的要求也很重要,持琴姿势主要是左右手的姿势,以及坐姿。坐姿要求:1、坐三分之一的凳子,原理是坐下来可以让上半身放轻松,同时坐三分之一的凳子是为了让身体向前倾达到不过分放松的要求,坐的过后就会潜意识的挺不起腰来,同时用多余的劲去向后倒。而二胡的拉琴姿势右手是左右运动的,到拉琴姿势的时候手肘会可以往后拉扯,出现不该有得杂音。2、腰挺直,原理同上,为了不让身体向后倾倒,过分放松。3、肩膀向前倾,原理是为了得到放松,环抱二胡与身体前面的空气,拉琴的时候有空间性。持琴姿势建立在科学的坐姿上会有很大的帮助。持琴姿势要求:1、琴筒放在大腿根部,沿着坐下来后形成的曲折放置。2、琴杆离眼睛有两个拳头的距离。这样使琴杆与人的身体有一个科学的角度,即45°。3、左手的持琴姿势:首先找到大拇指第一关节,

让它放在琴杆凸出来的部分,再者找到左手手掌的左侧即左侧掌轻轻向下放置在琴杆上,然后找到食指,找到食指的指尖部分,向下与大拇指呈一条直线,注意不要用食指的第三个关节夹琴,手掌一定要放松。可以用虎口的左边位置稍微夹住一下琴(初学者),辅助拿琴。然后把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跟随食指放置琴弦上,最后把大臂抬起,让大臂与身体的腰部呈现45°角。并且手肘已让是向下,手腕亦是向下。整个左手的持琴感觉类似于拿住一只杯子,是不需要用力的,特别是手掌。4、右手的持琴姿势:首先让手指撑开与手掌成为一个平面,然后让这个平面与地面垂直。类似于用手很切地面。然后找到食指第二关节,从琴弓的下面向上支撑住,让琴弓不上下运动。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力点,弯曲食指,手掌继续向下放松,然后找到大拇指的第一关节,放在琴弓以及第一个力点上面,这也是一个支撑力点,是我们的第二力点。使用第一力点和第二力点然后用右臂轻轻的左右运动就可以带出声音了。同样手掌是放松的,没有使用力气的。最后找到我们的第三个力点,也就是我们的中指的指尖,放置在马尾上的皮上,带着无名指一起放进去,为了达到手掌的放松,小指不要向外翘出以及不向内扣紧,哪样舒服就放在哪就行了。 以上就是我们的持琴姿势,在做持琴姿势的时候头要向前看,不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考试范文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考试范文 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我的学习生活 今天星期二,七点钟爸爸就叫我起床,穿好衣服和裤子,刷牙洗脸。妈妈给我扎头发,爸爸带着我在外面吃了一些早餐。吃完后,爸爸带我到学校门口,告诉我已经8:25了,看样子今天我又是最后一个到校了。 我背着书包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有看书的,也有写字的,都好认真。我急忙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放下书包,把作业交给老师。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今天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我们做好准备给工作等老师。我们认真地听武老师讲课。 不知不觉中,“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我们跑出教室到操场玩。同学们有的踢球,有的玩“老鹰捉小鸡”,还有的跳绳。我们玩得好开心。接着我们又上了其他课,有语文、音乐、体育。 放学了,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这就是我一天的学习生活。 我的学习生活 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我的生命因学习而精彩。 语文课上,刘老师讲得绘声绘色,配上有趣的课文,让我上了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而且刘老师边讲边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让我在丰富的知识中逐渐成长。还有一个个有趣的小问题,一首首优美的

古诗……这些都使语文课更精彩。 其次,还有许多精彩的课程,如:总是伴随着问号的数学课;让我们能与外国人交流的英语;需要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的科学课,特别锻炼人身体的体育课;不断激发我们想像力和创作灵感的美术课;伴随着一个个优美的音符的音乐课等等。总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让我们快乐学习的课程。 啊!我的生命因学习而精彩。 我的学习生活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不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 我在学二胡的第7级的时候,一个考级曲目把我难住了! 我知道我在这个曲子中有些练得不熟的地方,所以,我每天下午一放学,就回家练习。可是仍没有一点进步。还差一点把琴摔了。于是,在那一段时间中我一直闷闷不乐。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于是老师向我推荐《旭日飞扬》这本书,我读了之后明白了:一件事要想成功,不仅需要自己的勤奋,还需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于是我更加刻苦了。 直到现在,我已经练了许多曲子,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我都把困难克服了。 我的学习生活很快乐! 我的学习生活 寒假期间,我要制定科学的学习生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养成

二胡教学总结

二胡教学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二胡教学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浅谈二胡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浅谈二胡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摘要:二胡教学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无论从最初级的二胡班还是高等院校的专业学习,都足以证明它作为民族乐器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乐趣、音准、放松、揉弦 二胡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乐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对于民乐的喜爱也更为深厚,许多家长也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学习二胡、接触音乐、提高综合素质。作为一名二胡老师,多年的教学让我有一些心得与大家探讨。 一、初学孩子要启发,寻找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去练琴 二胡与其它器乐学习一样,有它枯燥单调的基本功练习,这也是一些初学者不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尤其对一些孩子,更是感觉比较乏味,教学中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坚持学习。 1、二胡教学中的趣味性 传统的二胡教学从拉弦长弓开始是非常枯燥的。有些孩子年龄小很难掌握,所以失去耐心而丧失兴趣。教师应该采用一些形

象的比喻来调节气氛,有助于孩子的理解,也可以几个孩子在一起上集体课,互相学习,激发竞争性,使孩子在启蒙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2、范文TOP100作业要适当,练琴要有效果 现在的孩子压力大,本身学习任务就很重。所以每次老师布置作业要适当合理,以免使孩子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情绪。只有孩子从内心愿意做这件事才会有效果。老师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如果把练琴当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么就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告诉他什么地方拉的不好,下去练的时候就应该在这个地方反复多拉,要有重点、有目的地解决难点,而不是让他回去漫无目的过遍数,最后仍然是收效甚微,孩子也很麻木,没有****。 二、练琴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1、放松:放松是演奏二胡的最基本要求,尤其是持琴时放松更为重要。它不仅仅影响到初学者的学习,对以后的演奏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A、首先二胡的坐姿要自然,双肩要有下垂的感觉,左手持琴杆,二胡的琴筒是靠在小腹与大腿根处,琴杆前倾大约45°左右,这时的琴筒是稳定的。右手持弓,要有下垂感,使弓毛自然、平行地放在琴筒上。 篇二:二胡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李平平二胡总结

学二胡二年级作文

学二胡二年级作文 篇一:学二胡今天又要去学二胡。你们肯定不会相信我才学了三个月半就学到了二级,你们可别小看这二级,因为二胡总共有十级。我已经学的很快了。 今天我该学变调了,这可跟稍次不一样,这次是63弦。也就成了里弦是低音6,外弦是3这下我有糊涂了,正好老师不在,我的好朋友”苹果”(薛淑欣)在,(她是老师的外甥女)她说:”来我教你吧。”“你会?”“我会。”“我下点忘了你学到四级了。”就这样她把我教会了。 最终我学会了。 篇二:学二胡今天早上下雨了,下了很大的雨,刘老师给妈妈发了短信说辅导班今天不上了。 下午我去学二胡。在车上我心想:今天可能就我一个人学二胡吧?到了二胡教室里,果然就我一人。心里想:坏了今天忘把谱子背熟了,又该去阳台上被了! 开始背了,第一个我背会了,问题是第二个我又蒙对了,第三个第四个我都会,心想:今天难道是我的幸运日吗?今天的二胡总算混过去了。 我要加油呀! 篇三:学二胡今天,我正闲得无聊,于是我妈妈说:”

你去你学二胡吧!学点东西总会有好处的。”我说:”我不是学有画画了么?还学二胡干嘛?”妈妈又说:”把一样东西学会学好如果考大学的时候,语文、数学、英语、画画等等一些考都的一般般到最后还差个一两分了怎么办?到那时候说不定二胡还能帮你一次大忙。妈妈又说:”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人的,没有准备的人的人的给他机会他也抓不到。 在这短短的一天里我学会了一个道理。 篇四:学二胡为了在暑假里能学到更多东西,我报名参加了二胡学习。二胡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曲子叫《二泉映月》,就是用二胡拉的,可好听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学二胡。一开始,我非常紧张,不知道手该摆在哪里,怎么握,也不知道怎么坐。慢慢地,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会拉了,我先从基础开始,从左拉到右拉,再到拉简单的音符。老师也很高兴,说:”小家伙,不错,再加油!”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啊! 篇五:学二胡今天晚上奶奶送我到学校学二胡,这是第一次学二胡。张老师先拉了一段曲子给我们听,曲调很快,象马在草原上奔跑。第二段曲子比较慢,比较优美。可是我都不知道曲子的名字。 张老师教我们拉二胡的手法,就像要把沙子先弄成一堆,再

对民族乐器二胡的认识

对民族乐器二胡的认识 对民族乐器二胡的认识应该说是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这与每个人对二胡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关。简单地说:在结构上,二胡不就是两根弦,一个杆子,一个筒子吗?有什么复杂呢?如果认真去研究又会发现它可以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作为艺术,绝对的标准是很难界定的.只要我们能够区分共性和个性的不同,风格和艺术特点的把握就可以了.因为作为真正地鉴赏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 对二胡乐器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和客观事实,不能仅凭主观想象。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只有历史和客观现实最有说服力。 现有二胡形制应该说是经过了80多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在二十世纪60--80年代的二胡制造工艺改革发展过程中,制作大师们根据二胡演奏发展的需要尝试了很多工艺方案。 其实西洋小提琴虽然历史不如二胡,但他的演变也是不断成熟,目前的形制也基本定型,仅是大小比例的不同,材料、工艺的不同,声音风格的不同等等而已。 在对二胡的评价中,很多人都喜欢拿小提琴与二胡做比较。虽然都属弦鸣乐器,但它们在造型结构、材料和定弦、弦列、演奏方式均差异很大。所以对二胡的理解和认识一定要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要片面的与小提琴相比。 正因为二胡是采用皮膜作为共振体(面),加之筒状共鸣结构以及独特的整体结构造型。才具有独特的声音韵味----近似人声的哼唱,容易打动人们心灵。再则,其波动不稳定的声音变化。通过演奏艺术来达到:为音乐表现服务。这就是二胡乐器的艺术魅力所在。可以说其他弦鸣乐器的声音效果很难与二胡优美委婉极富韵味的声音媲美。 正因为二胡的特殊形制产生其固有的声音特点,然而不同的筒状结构以及整体造型又会造成不同的声音风格,这个道理其实二胡演奏界和制作界都已熟知。关键是通过长期的演奏艺术实践和制作实验来寻找相对完美的二胡形制以及符合共性追求的声音形象。 作为二胡的喜爱者首先要认识到二胡是件乐器,并不仅仅是工艺品。它的实用价值是为器乐音乐表现服务。虽然也具有观赏性,但不能作为评价二胡的主要标准。 当今二胡乐器市场繁荣昌盛,百花齐放,也不排除一些并不符合二胡乐器的主要特性要求的现象。例如:所谓大鳞皮;小叶、大叶檀;镶银丝;浅浮雕等等,仅通过所谓什么材料和外观观赏来评价二胡的好坏,即:所谓品相来评价。这也可能是由于市场被商业化所误导。 其实在二胡制作上对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实施,主要是追求达到一个满意的声学品质。 真正的鉴赏关键在于声音,以及民族乐器二胡本身声音(音质、音色、音量)和声音风格的鉴赏。作为二胡制造中的声音差异,主要是材料和工艺而定以及使用者的地域环境,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喜好和演奏水平。对于琴的好坏的评价,不能仅靠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认识,要通过比较法和理性的分析才能作出客观地评价。要理性的知道:同一把琴,在不同演奏水准、不同演奏方法、不同演奏风格下,将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因此好琴,还需要有好的演奏水平才能真正体现“琴的价值”。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漂亮姑娘"不会唱歌吧。 对二胡的分析和研究,应该系统和综合的来看。才能理清什么属于艺术范畴?那些又具有科学性。 我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基础层面: 形制、结构。例如:膜(蟒蛇皮膜)振动模式,琴体整体结构,琴筒几何形状,琴筒腔体结构以及各部件的规格尺寸因素等等。 基础层面的要素中包含着声学、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基础学科,隐含着相关的科学知识。外观造型具有一定视觉艺术美感追求。琴杆、弦长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演奏人体工程学以及美学视觉比例来确定的,然而琴筒的确定主要是依据二胡音色、音质、音量的声音完美程度而确定的。

关于二胡的调查报告

关于二胡的调查报告 二胡是一种乐器文化艺术,于是我就对二胡做了一次调查报告,二胡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二胡来源书籍,可以在报纸或者上网浏览。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二胡名曲。渠道信息电脑来源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电脑名曲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这十首曲子。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二泉映月 三.结论 1.二胡是中国弓弦乐器中的一种,是我国各地名族民间乐队中的乐器。二胡产生于唐代,当时称作"奚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二胡最早发源何地,据宋代学者陈旸在他所写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就是说"奚琴"本是我国古代北部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的拉弦乐器。后来流传开来。从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中军置酒饮归

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看来,既然在"中军置酒饮归客"的场合中也出现了胡琴,可见胡琴在唐时就已经流行并被人们所重视。到了宋代,胡琴又取名为"嵇琴",据宋末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二弦,一竹片轧之,其声清亮"。 2.北宋时,二胡已有了相当高的演奏技巧。我国宋朝大学者沈括在他所著的一本名著《梦溪笔谈》(卷八)中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件事情:在一次宫宴上,一位名叫徐衍的"伶人"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徐衍能为皇帝演奏,自然时很有艺术造诣的艺术家,调查报告《二胡调查报告(徐溪梅)》。他演奏得情切切,意绵绵,情声并茂,回肠荡气,听得皇帝大臣个个高兴。忽然,只听"嘣"的一声,原来,因徐衍感情太投入,拉到深情处,用力过猛,竟然就把一根弦拉断了,"二胡"成了"一胡"。在这种场合,拉断弦时不吉利的,弄不好要砍头的。徐衍急中生智,面不改色,手中的弓不停,指不乱,竟然在剩下的一个单弦上继续拉着,直到把曲子演奏完。皇帝见他演奏技巧如此高超,哪里还想得起吉利不吉利,还夸奖他演技高,重重奖励了他呢。 3.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中还记载:"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说明在北宋时已出现了马尾胡琴。自元代开始胡琴的名字就已普遍应用,而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普遍被用

二胡考级_写事作文1000字

二胡考级_写事作文1000字 今天,2018年7月30日,是我学二胡考十级的日子。上午九点,我提前来到了考点,里面已经开始二级考试,一个小男孩正聚精会神地拉着《金蛇狂舞》,琴声隔着玻璃门传出来,还真有一点“狂舞”的味道。可我更关心的是主考官,只见一位戴眼镜的爷爷端坐在上面,盯着小男孩,神情严肃,还不时用笔记下什么,想来就是特地从南京过来的杨老师了。 候考的同学先在旁边的一间屋子里等着,我进去时,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了。看他们轻松自在的样子,我心里忽然说不出的紧张。我学二胡前后只用了两年时间,而且还有一年是在家里自学的,这次真能过关吗?但看到里面考过的同学一个个欢欢喜喜地走出来,我又在心里安慰自己:没关系的,我不会比他们差。这首考试曲我已拉了半年,早拉熟了,我会顺利过关的!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拿着二胡走到杨老师面前,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就开始了我的演奏。首先是练习曲《无穷动》片断。这段曲子全由快板组成,如果拉得慢,就会毫无节奏,不成腔调。但是拉到一定的速度,就会变得妙不可言,犹如山泉流淌,叮叮咚咚,每一个音符都跳跃不止。我飞快地拉着,没有一点停顿,很快就拉完了。但我知道速度还是不够,胆怯地抬眼看杨老师,他微笑着点了点头,我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 接着拉考试指定的乐曲《一枝花》。这首曲子是由山东同名唢呐曲改编而成,曾在电视剧《武松》里充当刻画武松的主题音乐,有一

种山东汉子粗犷豪放的风格。武松是个大英雄,家里人为了我拉好《一枝花》,特地为我调看了电视剧《武松》,让我细细领会。因此我想,要拉好《一枝花》,心里就得有武松,就得有武松那种深沉、热情、豪爽的情感。乐曲的开头,是散板、慢板,多滑音,多揉音,一会儿渐弱,一会儿渐强,节奏感很明显。我全神贯注地拉着,不觉就沉浸其中。那一个个音符,如春风般委婉连绵,如溪流般悦耳动听,全都是从我心底流出来的。很快,乐曲进入了高潮快板部分,我快速地抖动手腕,情绪激昂,仿佛看到武松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在欢快的唢呐声中,正大踏步地走向胜利。乐曲的结尾,速度又突然慢下来,节奏也较为自由,我深吸一口气,在强收的长音中结束全曲,同时看到武松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远方。我心中不觉若有所失。 抬头看杨老师,杨老师依然微微一笑,说:“你拉得很好,乐曲的情感也拉出来了,这次考级可以过关。但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你回去以后还得多拉拉,不能丢。”我点了点头,心里激动不已,再次向杨老师鞠躬,感谢他的宽容和鼓励。 回到家中,我很长时间都沉浸在这次二胡考级过关的兴奋之中。两年的苦练总算有了收获。但我也知道,我这个十级是业余的,只能算是个入门级,一把二胡拉断腰,真正要把二胡拉好,拉出个样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得勤加练习。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有二胡作伴,有音乐浸润,我的生活将会增添许多色彩,绽放如“一枝花”,洋溢出诗情画意般的美丽。

二胡概况第一课时教案

《二胡概况》教案 姜堰叶甸中心小学殷灿华教学目标:1、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结构、定弦、记谱、音色、音域以及它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二胡的历史,认识华彦钧和刘天华两位音乐家,了解他们为 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3、欣赏二胡曲《光明行》 教学重点:1、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定弦、记谱、音域、音色以及它在民族乐器中的分类。 2、了解二胡的历史,认识华彦钧和刘天华两位音乐家,了解他们为 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教学难点:了解二胡的历史和它的构造。 教学过程:一、二胡图片导入 二、什么是二胡?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流行最广的乐器之一,无论是大街 小巷还是穷乡僻野,处处皆可闻到二胡声。 1、二胡的结构 二胡由琴筒、琴杆、琴头、弦轴、千斤、弦马、弓子和琴弦等部件组成。 (1)琴筒(结合图片介绍): 琴筒就是乐器的共鸣体,大多是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的。从7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用低发泡材料模压成型的琴筒。二胡琴筒的 基本形状是六方形的,长13厘米,前口的对边直径为8.8厘米。筒 腰比较细,前口蒙着蟒皮,后口有的敞开,有的装有各种式样花孔的 音窗。总之,二胡的琴筒起着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2)琴杆(结合图片介绍): 琴杆又叫"担子",用料和琴筒一样,全长81厘米。琴杆的顶端是呈弯脖形的琴头,上端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在琴筒里。二胡的琴 杆是张弦的支架,也是演奏者持琴运指的支柱。 (3)弦轴(结合图片介绍): 弦轴又叫“轸(念:枕)子”,它们是一对木质的圆锥体,大多是用黄杨木或者黄檀木制成,前端比较细小,上面有一个穿弦的小孔。 二胡的弦轴起到系弦和调整琴弦张力的作用,上轴拴内弦,下轴拴外 弦。在60年代初期,乐器制作家们开始在二胡上装置螺丝弦轴,这 种弦轴不仅在外观上保持了原有的民族形式。而且还克服了拧转费 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 (4)千斤(结合图片介绍): 千斤是用比较细的软丝弦绕扎而成的,它通常是绕在琴筒和上轴之间的三分之二位置上。二胡的弦马经常用木材或竹材制成,形状有 桥空式和空心式两种。竹马发音响亮,比较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

二胡基础知识

二胡讲座知识 一、规范学琴 1.左手持琴。 左手持琴常见的紧张问题就是虎口,这是初学者经常犯的错误之一,虎口的放松很重要,因为虎口紧张就牵制了整个左手肌肉,会影响左手的手型从而影响手指触弦,在出现类似情况时,应马上终止练习,纠正错误。以免形成习惯今后难改。如果学生仍是过分紧张,也可以采用休息的方法,先把琴放下,摆空的手型,同时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和放松,等完全松弛了之后再上琴练习,过程一定要反复。那么,正确的持琴要注意虎口平伸、松开,大姆指很自然地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不存在“握”琴或者“夹”琴的动作,演奏时虎口要尽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 2.指尖触弦 指尖的触弦一定要在虎口放松的基础之上进行,指尖的触弦一定要突出指关节,绝不能有塌陷扁平的触弦方式,强调指尖的站立和稳定性,而且指尖位置要固定(除左手手指技巧运用),不能任由手指在琴弦上任意滑动。触弦的练习每个手指都要分开进行。 左手是今后演奏音准的基础,指尖的独立性更是今后曲目的颗粒性清晰度的基础,独立的指尖触弦才能保证曲子音色的清晰,避免快板时音模糊不清,显得不干净等问题。 指尖的紧张一般表现为手指关节塌陷,或者手指粘连在一起打不开。针对手指关节的塌陷,可进行高抬指触弦练习,整个手掌打开,手指自然弯曲抬高然后指尖敲击琴弦,,整个手掌放松掌握熟练了之后,再进行分开手指的抬指练习。对于手指粘连,可做“手指操”:两手先是紧紧握拳,然后猛力张开,重复几次可缓解手指粘连的问题。 3.换把。 在二胡演奏技术中,换把非常重要,是扩展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习二胡的重要一课。刚开始学习换把,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放松不够,虎口紧夹琴杆,造成换把时堵塞、不流畅,换把时,音不准或者动作又沉重又笨拙。一定要换把的要领和注意的问题,换把是

关于二胡擞音教学方法

关于二胡擞音教学方法 二胡技巧擞音又称单打音,它是打一下本音的上方音来装饰音头的。下面是小编整 理的关于二胡擞音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二胡擞音教学方法 写在音符左上方的称为前倚音,占本音音头的时值;写在右上方的称为后倚音,占 本音音尾的时值。有二个小音符的叫做双倚音,有三个小音符的叫做三倚音,有三个 以上小音符的叫做多倚音。演奏倚音一般要求演奏得轻巧而富有弹性。在动作上,左 手手指要在掌指关节的运动下敏捷地抬指、击弦,触弦后迅速反弹离弦,切忌因手掌 动作过大而使演奏显得笨拙。 二胡握弓最佳方法 1.持弓时,身体放松,右手左旋。 右手自然曲肘平伸前出,右手掌底部及小臂外缘与地面略成平行,即右手掌及小 臂底部成一条直线。也就是右掌心向左,手掌要平,不可下垂,手腕不要用力。 持弓时共计有八个接触点,而这些接触点各有各的功能,且接触点力度随着运弓 的不同而变化着。这八接触点有时候是同时、有时候是分别地控制着弓子。 2.弓杆放在食指指根关节的软窝处,并向上将弓杆持平。 将琴弓的弓根扣在食指的回弯处,这时右手心基本上朝左并向上偏; 3.拇指右端以指面按图钉的位置、对准食指第一关节按于弓杆上方;拇指关节宜多弯,并指背偏向右方而非朝上。 大拇指犹如电灯开关,这个地方非常关键,一般不容易察觉出来。 右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掌心由上向下反转,并用将拇指第一关节外抵 于弓杆,使琴弓稳固。 此食指和拇指的两作用点,是一上一下反作用于弓杆上,犹如两钉固定于右手上,即可以此为支点来回运弓。运弓发力时,亦犹如右手向左旋转之力,固称为左旋转力。 4.中指指背向外撑出。 中指则穿入弓杆与弓毛之间,并以第一指节背面外靠弓杆,指面贴弓毛根部,指 尖略出弓毛。 如此食指、拇指和中指三个点,即可将弓杆控制自如。若以整个指面控制弓径, 右手腕将僵硬,而难以运作。

怎样学二胡最快

怎样学二胡最快 学二胡最快的方法:视唱训练1.视唱中的音准练习:首先,要唱准自然音程与各调式音阶。 每一条视唱谱中两音级间的音高都是建立在自然音程(纯一度、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增四度、减五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纯八度)之上的,学生可通过唱两音级间的音阶、分解和弦或用搭桥练习来把握音级间的音准,这是一项基高本音准练习,应反复训练。 调式音阶的练习可从任意一音开始向上构唱各种调式,特别注意调式变音的演唱,重点训练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调式。 其次,练习较难掌握的音程,如九度、十度、十一度音程等等。 在视唱谱中会遇到变化音级,专业辅导教师可多找带变化音的谱子让考生着重训练,先将变化音挑出来单独练,再将整曲连贯演唱。 2.视唱中的节奏练习:在看音高位置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反应节奏类型,并正确演唱,这需要对各种节奏都很熟悉,不但要会念,还要贯穿于视唱中。 可以依照不同的节奏分类进行视唱练习,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三连音节奏等。 学二胡最快的方法:听音训练1. 单音的听记:单音分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考生都可通过从标准音a向上或向下唱音阶的方法听记,可先听记基本音级,再听记变化音级,音级距离由近及远。

初学者可以小声唱出音级的唱名等到熟练掌握后,最好转化成心中默唱。 对听记错的音,课后要多做对比听辨,找出两音级间的音高差别,反复核对,争取下次听记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2. 和声音程的听记:考生在听记和声音程时,第一遍重点听记冠音,第二、三遍注意力要集中在对根音的听辨上,对冠音相同、根音不同的音程多模唱和构唱并仔细辨别音程间的细微差别,如对比e-g、d-g与c-g 之间的区别。 专业教师应指导考生先听记由基本音级构成的自然音程,而后听记由变化音级构成的自然音程,先用旋律音程构唱,后用和声音程听辨。 3. 和弦的听记:和弦听记包括大小三和弦、大小七和弦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考生可以先听上方音,再听下方音,最后听中间音,还可以根据和弦的性质、和声的色彩来听辨。 比如,小三和弦的和声色彩柔和,而大三和弦的和声色彩明亮。 在训练时可以在某一固定音上,模唱或构唱不同类型的和弦,多听多记多比较。 最初训练和弦听记时,可用分解和弦唱在不同音级上的不同性质的和弦,分析各类三和弦、七和弦原位与转位的性质,先听辨原位和弦,后听辨转位和弦。 4. 节奏的听记:专业教师应先指导考生对不同的节奏型逐一训练,做到会识、会念、会写。

二胡有什么特点

二胡有什么特点 二胡有什么特点 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 琴马和弓毛等组成的。二胡各部构造的功能: b5E2RGbCAP 二胡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琴筒 A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 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 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 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 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p1EanqFDPw 琴皮 B 琴皮:有蟒皮和蛇能上能下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 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莽皮的鳞片越大,音 色越好。 DXDiTa9E3d 琴杆 C 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 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 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RTCrpUDGiT 琴轴 D 琴轴: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 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 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 如,音准也好,但目前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 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5PCzVD7HxA 琴轴的类型:铜轸和木轸 弓子 E 弓子: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 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 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 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 度。F 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 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 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 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 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 jLBHrnAILg 千斤线 G 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 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

十大二胡经典名曲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富表现力呈最普及的乐器之一,又称为“胡琴”或“南胡”。据史籍考证,古代的“奚琴”可能是它的前身。多年来,二胡在民间多用作戏曲、曲艺的伴奏和民间音乐的合奏。本世纪初叶记,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陆续创作了《月夜》、《病中吟》、《光明行》、《空中鸟语》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大大发展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二胡始被人们视为专业化的独奏乐器。后又有民间盲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三首二胡独奏曲经发掘后传世,成为中国民族音乐脍炙人口的精品。1949年以后,二胡独奏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新曲亦如雨后春笋,佳作不断。如刘文金的《三门峡畅想曲》、陈耀星的《战马奔腾》等等。本片是于1993年8月在上海录音完成,收录的十大二胡名曲,均为多年来广泛流传并在音乐会上百演不衰的保留曲目, 也是公认的二胡曲库中经典之作。 第一首《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生前为无锡的出家道士。无锡惠山之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阿炳未瞎之前常去二泉,并为其月冷泉清之境所迷。后阿炳患眼疾失明,生活极为坎坷凄凉,故常独拉此曲以泄心中悲愤不不之情。乐曲旋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悲歌,于凄婉中见悲愤,于优美中见风骨,使聆 听者无不心灵为之震憾而嗟叹不已。 演奏本曲的是青年二胡演奏家王国伟,他1961年出生于上海,11岁开始学习二胡,1978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198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早在1980年即被选为“上海市文艺新秀”,在乐坛初露锋芒。先后在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1989年全国民乐电视大奖赛和中国乐器国际比赛,1993年上海之春音乐节等一系列重大比赛和演出中获得各种奖励。并以独奏家得乐队首席的身份出访美加、新加坡、比利时等国,被美国《克利夫兰日报》誉为“中国的帕格尼尼”。本片中的第五首和第八首也是他的精彩演奏。 第二首《光明行》是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于1931年写下的。作为一名深受中国“五四运动”影响的进步音乐家,刘天华的内心充满了对光明生活的向往,所以本曲一扫当时二胡曲多见的缠绵委婉、凄凉哀怨之调,以进行曲坚定有力的节育和号角式的上扬音调使全曲生气勃勃,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 演奏本曲的是年轻的二胡演奏家陈春圆。1972年出生,11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14岁升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中五年级时曾参加“上海之春”全国二胡邀请赛获第二保,20岁升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多年来一直师从王永德教授。曾经多次出访日本、波兰等国家,演出深获好评。本片中还有第三、第七和第十首都是他演奏的。 第三首《听松》也是阿炳的代表作之一。阿炳自己解释说这首乐曲描写了宁时金兀术大败于岳飞,逃窜至无锡惠山脚下,躺在听松石上胆战心惊地听着宋军兵马的追击之声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