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完整版)底层电影与电影的底层叙事

底层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 有人说,真正伟大的艺术是在底层的,底层的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时代转型期间的阵痛,他们的酸甜苦辣才具有最显著的时代特点,也有着艺术的深层底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直被挂在嘴边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的生存与命运,也是电影艺术不该忽视的领域。底层电影叙事不像传统电影中人物形象高大伟岸、叙述对象宏大宽泛、社会景象欣欣向荣,它一面怀着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向世人诉说底层人民窘迫的生活环境,一面发掘出被蒙蔽的社会一角缩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颠覆。电影代替不了生活,但却能够感染生活,传递关爱与思考,也沉痛,也温情。 一、底层电影的命名 谈到底层电影的命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群――“第六代”导演。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电影界 不再热衷第五代电影,与此同时,被称为“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们开始在中国影坛上崭露头角。但是囿于当时各种政策制度、资金、技术等原因,“第六代”电影并未像想象中的 那样一炮而红。令人遗憾的是,这类电影是在国外影视界得到了关注和肯定,继而才在国内形成了轩然大波。于是,借着“第六代”电影发展的这股东风,人们对于底层电影的研

究愈加深入。底层叙事从两个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正是因为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导致很少有人关注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这繁华的世间,底层人民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早已被喧嚣掩没,所以底层电影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注,让世人正视他们的存在。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底层叙事这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结合后,打破了电影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屏障,让我们跟随着电影镜头触摸到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群。 二、底层电影的叙事方式 底层电影制作者在叙事方式上也有了新选择,他们摒弃了宏大历史的叙事方式,不再矫饰那些主流权力话语,并且塑造真正的底层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底层电影用一种类似民谣般朴素平淡的方式讲述那些普通人的真正生活,在那里,没有令人啧啧称奇的传奇事迹和万人敬仰的盖世英雄,而是贴近观众的心理,让人产生悲悯的人文情怀。 (一)摒弃“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的意思是指叙事完整,“宏大叙事”在我国社会、历史根源深厚。“宏大叙事”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备受推崇,成为主流,其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此外,中国历代的统治

也谈贾樟柯自身的精英性与反精英意识

也谈贾樟柯自身的精英性与反精英意识 MF1408035 张艳艳 摘要:谈到贾樟柯,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词是“地下导演”。论及其电影,也经常以“独立电影”冠之以名。主要原因在于,他一开始就运用不同于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那种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结构的宏观叙事方式,而着重从个体化的角度描写个人对历史的记忆,真实客观地展示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以及底层边缘人在此过程中的生存境遇。说其是“地下导演”,是因为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从一开始就独立于国家电影体制之外,无论是拍摄方式、拍摄手法还是拍摄内容、拍摄理念都突破了传统学院式、体制化的电影模式。他电影中的人物是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边缘人,他们痛苦、困惑,与主流电影构建现代化的光明历程不同,其电影更多的是从阴暗面描述现代化历程中个人精神和心灵的痛苦转变。拍摄方式以近乎原生态的影像冲击了传统戏剧性的电影表达方式。因此,当贾樟柯这个名字对中国人还是陌生的时候,许多外国人已经很熟悉了。他的电影频繁地出现在国际影展上,且在外国各类电影节上获奖。当国内主流电影拼命想获得国际(尤其是西方)认同的时候,贾樟柯却凭借其独立电影得到了关注和赞赏,这与导演自身的精英性和反精英意识的优化结合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贾樟柯精英性反精英意识独立电影 贾樟柯是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这一代导演的群体性特征。这一群体成长于经济复苏的改革开放年代,此时正值中国建设市场经济初期,他们在相对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接触到大量国外电影理论。他们亲身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中国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动,经历了电影从神圣的艺术走入寻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现实过程。所以,他们的观念和作品内容都较前几代导演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影片没有通过制造幻觉的快感向市场妥协,而是更多地关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说”的社会现实,更显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真诚。在题材选取上,他们关注当下都市、边缘人物,小偷、妓女、无业青年这些边缘人频繁在影片中亮相;在叙事策略上,他们常常在剧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经历,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他们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贾樟柯出生于1970年,虽然在第六代导演中出现的较迟,但却以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后来居上成为了第六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并也获得了最多的国际认可。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的他,本身是具有着文化精英身份的。周宪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精英文化相比主导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但它仍具有一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先锋性。”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受过正规的高等水平的教育,受到国内外电影大师和作家的滋养,尤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使得他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素养,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影响的高度敏感,又使得贾樟柯导演形成并坚持自身电影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除此之外,“文化先锋”似乎也是贾樟柯无法摆脱的身份象征。“先锋”是与现代性紧密相关的西方概念,“这一概念又明显的军事内涵,恰好指明了先锋派得自于较广义现代性意识的某些态度倾向——强烈的战斗意识、对不遵从主义的颂扬,勇往直前的探索,,以及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对于时间与内在性必然战胜传统的确信不疑,这些传统试图成为永恒、不可更改和

贾樟柯电影分析

《小人物---大世界》 ------浅谈贾樟柯电影 很喜欢贾樟柯的一句话:“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从《小武》到《二十四城记》贾樟柯用独特的艺术视角,诠释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在变革的冲击下的小人物的坎坷命运。贾樟柯用犀利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曾经我们很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画面,勾起了我们心灵对历史某一瞬间定格的触动。在好莱坞商业大片充斥全球的今天,电影更多的是扮演娱乐化功能以及在娱乐背后的经济逻辑。为了票房,很多商业化电影套路视乎异曲同工:名气演员+奇观。电影更多的是在人为造梦和制造浪漫。电影发展到今天,现在的电影逻辑的形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是不是电影发展的合理化道路值得商榷。电影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文化具有多样性,电影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商业电影的存在很有必要,但是,艺术电影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冲击下,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很多对艺术电影有着执着追求的导演也开始涉足商业电影,在电影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之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艺术电影由于很强的作者个人色彩,在影片的表现上有很强的主观性影响了关注对影片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存环境下,观众似乎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究电影作者的表现意图。不过,我觉得艺术电影的存在很有必要,无论是从电影文化的多样性上讲还是从艺术电影的思想性上来讲。 电影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舶来品,幸运的是电影的一产生便很快传入中国。中国电影在起步上没有落后。在好莱坞强势电影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尤其是作为新生代的年轻人更愿意看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国的电影商业化趋势迅速扩张,从陈凯歌的《秦颂》到张艺谋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冯小刚的《夜宴》《集结号》,投资越来越多,明星阵容越来越强大,影片的过分宣传越来越严重。商业化大片似乎成了中国目前电影的主流。但是,一个人的出现令我们眼前一亮,他就是贾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阳的贾樟柯把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现实的思考搬上了电影的银幕,他把电影的功能恢复到电影诞生之初的记录和再现。只不过贾樟柯的电影不是单纯的记录和再现,而是,有结构的以独特化的视角去剖析时代的变化。从《小武》到《二十四城记》贾樟柯在艺术化道路上走了12个年头,在商业化电影充斥我们眼球的今天,贾樟柯能够顶住票房失利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电影理想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让人敬佩,

贾樟柯电影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8615965.html, 贾樟柯电影的意义 作者:陈阳 来源:《人文杂志》2008年第02期 内容提要: 贾樟柯的电影借助于他自己有关现实的经验和理解,为经历着现代化巨变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反观自身的影像现实。他的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与好莱坞经典叙事有着很大不同,在形式上对权力、欲望和白日梦的背离同时,他找到了与表达意图形成默契的电影语言形式,而这一形式本身又带有中国美学思想的特征。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形式反好莱坞经典叙事反观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2-0100-06 观看贾樟柯的电影,首先意味着观众作为观看主体某种权力的丧失,亦即观众不再拥有劳拉?穆尔维意义上的快感权力。从一开始,贾樟柯便对人物身份所带来的优越感进行了无情的解构,这不仅体现在影片之中的角色身份,也包括观众对影片中人物身份的优势地位。当上了县劳模的企业家小勇并不比小偷身份的小武有道德上的高尚之处,对于观众来讲也同样如此,无论是都市对小镇和乡村、金领对农民工,还是企业家对矿工、船工,概无例外。在剥离身份的外表伪装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存在,人和人之间是各自平等的主体,观众可以不认同影像中的人物,但恰好因为缺少这种认同反倒有了保持理智的冷静的可能性。 走出权力、欲望、白日梦 在影片《小武》的结尾处,有人认为小武的目光中透露出了反抗的意味,并以此强化时称所谓“地下电影”的属性判断。笔者曾经按照这一通行的理解线索,继续从那些类似的目光中寻找反抗的意味,却不免变得有些茫然。也许,这便是在影片《世界》出现之后,有人断定贾樟柯失去了叛逆锋芒的重要理由。实际上,问题出在了“凝视”概念在西方理论语境中所包含的征服欲望和权力关系,它可以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找到宿命般的归属,在那里,欲望目标的实现是建构电影情节的最基本模式。然而,在贾樟柯电影中,却取消掉了这种情节模式,角色欲望和目标实现之间不再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是完全分裂的状态。如果说好莱坞经典叙事带给观众 的是一种虚假的替代式满足,贾樟柯电影则表达了对此完全拆解的立场。 事实上,“凝视”的确是解读好莱坞经典叙事的关键,这不仅是由于劳拉?穆尔维借助于精 神分析学成功地分析出了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权力问题,另外,也因为人们借此读出了西方影

视听语言笔记

视听语言笔记 第一章画面 (一)镜头元素 一、景别 分类:大远景、大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满景、远景、全景、中近景 大远景: 1、尽量通过景物与人物的布局、色彩、明暗关系、线条等有机构成,造成整体的画面情绪。 画面的重点是用景别形成一种画面情绪与气氛。 2、清楚地表达环境规模、空间范围、地域位置、人物位置关系、主体运动方向,使环境能 独立地表达出视觉效果。 3、从根本上讲,要形成画面的透视效果。 4、多采取静止的画面形式。 远景(人物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与大远景相比,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大全景(人物占画面的三分之二) 人物与环境同等重要。 1、大全景的使用要和整场戏的处理全部考虑,符合整场戏的节奏。 2、往往用再段落的开头,以表达全名的空间关系。 3、在构图时,主体的线条要与其他线条搭配。 4、这种景别的剪辑往往会影响到前后镜头,往往在其他镜头的处理中,要考虑视觉连贯。 全景 1、是每场戏拍摄的总角度。 2、在构图中,人不能够顶天立地。 3、明确表达出场景中人物的位置关系,建立起人物与环境关系。 4、人物身上的环境光效变化要准确统一。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 1、突出人物——从光线、色彩、明暗、虚实等方面。 2、尽量避免单人画面,采用双人或多人画面。 3、中景画面的目的是叙事,多用于表现对话的人物。 4、准确在中景画面中表现人物的透视关系,空间关系,必须与镜头调度,拍摄的方式方法 一起考虑。 5、在构图上,防止产生视觉呆板,避免产生线性或并行排列,可以改变前后景关系与前后 变化,也可考虑改变镜头焦距来改变画面背景的虚实。 近景(人物胸部以上) 1、近景取其质——人物的神态表情。(给人物的手势留有一定空间;人物的上身形体,特 别是肩部,不能破坏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范围不能太大,否则会分散人的注意力。)

论贾樟柯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

试论贾樟柯的导演风格 【摘要】:贾樟柯是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独特的电影风格成为国内电影的另类,但在国际上备受推崇,其作品在国际主流电影节上屡获大奖,成为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一张崭新的名片。文章阐述贾樟柯个人生活经验对他的艺术倾向的影响,并结合巴赞纪实美学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理论对贾氏电影风格做了概括分析。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人文关怀纪实美学 【正文】: 1998年,因为一部叫《小武》的电影,全世界知道了中国有一个叫贾樟柯的导演,多年以后,当初的影坛新秀如今已是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十多年中拍摄了“家乡三部曲”、《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等多部影片,并屡次在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他的电影不同于中国其他主流电影,他用镜头客观的记录着平民的生活,处处都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法国著名导演卡恩说:从1998年的《小武》开始,世界观众因为贾樟柯的电影开始了独特的了解人性之旅,他的目光和现实相交织的时候,总能有闪电般的发现,贾樟柯的电影清晰地描绘了人类近十年的遭遇。贾樟柯电影中人文关怀和纪实风格成为他与众不同的个人标志。 一、人文关怀 中国电影届对导演“代”的划分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导演已经到了第六代。而早在1992年胡雪杨就迫不及待地宣告“89届五个班的同学是中国电影的第六代工作者”。 ①主要代表诸如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整体来说,第六代导演风格较相似,边缘人物和题材,独立制作等,因为都市生活经验和县城生活经验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作为第六代导演,出生、成长于山西汾阳县城的贾樟柯与其他第六代导演有很大不同,他非常正视和珍惜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甚至戏称自己为“电影民工”。在“文革”中贾樟柯的父亲因为出身问题被下放到农村小学当老师,至今许多亲戚都是乡下,农业背景对他的价值取向影响极大,因此它的电影中主要是讲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故事。如使他声名鹊起的“故乡三部曲”是以故乡汾阳为背景,展现了小城镇的风貌和漂泊无依的青春记忆;《世界》虽然场景是在都市,但关注的对象依旧是从故乡走出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二十四城记》则记录了几代工人的悲欢离合。 因此可以说,贾樟柯的作品更多地是他自己的人生经验的影像表达,在《小武》、《站台》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导演曾经的生活体验,小武的原型是贾樟柯青年时的玩伴,而贾樟柯曾经走穴跳芭蕾舞,这成了《站台》的灵感来源。在这些小人物的背后,是中国九亿的农民,之所以说他充满了人文情怀,是因为他将电影真正做成了平民电影,用艺术的手法还原了真实的生活,刻画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如在《小武》中,他用波澜不惊的叙事方式和故事情节,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讲述了一个小城镇发生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陆小城镇的面貌。小武虽然是个小偷,但他身上仍然有着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他对父母孝顺,对女友体贴,对朋友仗义,然而在残酷的现实中,这些良好的品质并没有换回他所期待的结局。影视作品中“小偷”的形象很多,《偷自行车的人》、《十七岁的单车》等均有涉及,但却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身份的认定,而《小武》则不一样,《小武》中多次出现身份证,是想告诉观众,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换着身份,只有小武一直坚守自己过去的身份。这里我们看到了导演对小武身份定位与认同。 法国《电影手册》分析《小武》时指出:“他们(贾樟柯和王宏伟)创造了当代中国电影中最不可能的角色:一个可笑、消沉的家伙,又很天真,随时会受到伤害,经受各种考验,他是这部充满智慧和欲望的电影里的一个理想人物。这个小伙子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很理解那些悄然而来的变化,这种态度非常令人感动,但他仍然会被这些边变化所淹没。”②即便这

电影纪实美学的特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8615965.html,/question/51098210 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已出现了以卢米埃尔为代表的主张纪实的逼真性和以梅里爱为代表的以照相机的公正、真实、直接可视等客观性来描绘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摄影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的内在能力赋予了其纪实的本性;因此纪实从一开始就成为摄影与社会的通道,由这条通道,人类用自身的形象形成了对社会的看法,并影响人们的行为,解释我们的社会,纠正过去,昭示未来。所以纪实摄影的镜头从一开始就指向社会的人,关于人的一切都是胶片感光的对象。纪实摄影家作为主体,用相机对人性进行复归,历史的瞬间凝炼把个人的观点及其意识等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溶为一体感染着人类。作为客体,这些纪实摄影家们是最地道的现实主义者,他们身体力行,打破了那种所谓的体验生活——构思——创作的传统艺术创作模式。 纪实美学的发轫和发展 纪实风格源于电影的创始人卢米埃尔,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维尔托夫创立了“电影眼睛派”,发展到二战之后四、五十年代又出现了意大利现实主义和相关理论。为纪实性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安德烈·马赞总结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法国纪实派的整套美学思想。与巴赞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纪实性美学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和纪录功能,它的特点是以忠实的、客观的态度摄录生活,保持生活客体的完整性,力求逼真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揭示生活本身的“多义性”,发掘生活自身蕴含的诗情和哲理。五、六十年代纪实美学在中国开始盛行,蒙太奇美学受到贬抑,长镜头理论被推崇,现代题材影片在整个影坛占据相当比重。 那个时期,很多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尊重生活事件自身的完整性,用一种平视和倾听的方式来纪录人物的情态和谈话。电影中保持有一种现场感,同时保持一种间离意识,挖掘过去与现在相呼应的深度,努力表现生活本质的真实。 曾经一度风行的摄影影象的本体论和克拉考尔“物质现实复原”的理论成为我们理论观念的主导,认为电影的本性就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是照像式的物质现实的还原,电影的纪实性功能似乎成了电影的唯一特性。 70年代以来,纪实美学、戏剧美学、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相互交融,并被作为电影美学的基本构成部分而并行不悖地发展着。张暖忻、李陀在《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发表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引发了有关讨论,人们开始睁大眼睛观望外边的世界,长镜头、景深镜头、纪实风格成为一种新鲜的语汇,不断地出现在创作者的实践当中。 80年代是一个讨论的时代。而文学艺术问题始终占据着讨论的中心位置。关注文学艺术问题、关注文学艺术被扭曲的问题,其实就是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被扭曲的问题。敢于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一大突破,推动着中国电影自1979年为起点,进入10年的新发展期,涌现出一批给人以清新感的好影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体讨论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蒙太奇为主,而另一派是以在西方并不新颖、在中国却有革命性品质的纪实美学为主。追求电影观念的进步与电影语言手段的完善,成了这一时期影片创作明显的艺术特征,其后崛起的是中国电影家以纪实美学为追求目标的电影探索。它是对电影形式探索的一种推进。中国电影对纪实性的追求,最初较多的是体现在技巧意义上的变革,主要特点是运用长镜头、实景拍摄,自然光效和生活化表演等手段来再现生活。《沙鸥》中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表演,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之后,

关于贾樟柯作品的浅析

贾樟柯浅析 夏达 以前,在我的意识中,对中国大陆电影一直保有排斥和莫名的歧视。觉得除了费穆,顶多还有个谢晋,除了谢晋,顶多还有个袁牧之,除了袁牧之,就还有田壮壮。而至于陈凯歌,要不是张艺谋担当摄影,《黄土地》也不一定会怎么样。(其实,个人认为,《黄土地》里大量的早已过时的日本式长镜头让人很不舒服。)至于他的《霸王别姬》,那种通俗情节剧的模式,最多只能说是一种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的商业电影。而张艺谋,作为在中国知名度可能最高的导演,《红高粱》确实是达到了很难逾越的高度,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也让中国电影再次得到全面的国际认可。除《红高粱》之外,《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也减缓了他衰退的步伐,至于《一个也不能少》,对于张艺谋,这种表现主义的导演来说,只是一次纪实性的尝试。想来想去,还可以说说娄烨的《苏州河》。其他的,很难让我感到太多的感动。直到贾樟柯的出现。在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影片尽量弱化关于涉及政治、意识形态,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化和私人化的表达,是一种个人生存体验的阐述。而表达物质时代的精神荒芜与道德沦丧、劳苦大众的惘然与痛楚是贾樟柯一贯坚持的主题。 正如陈丹青所说的“我们这代人,口口声声说是在追求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认为艺术必须活生生表达这个时代。其实我们都没有做到: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没有做到,我们的上一代更没有做到,因为不允许。上一代是国家政策不允许,你不能说真话;我们的原因是长期不让你说真话,一旦可以说了,你未必知道怎么说真话。“但到了贾樟柯那里,他是真的把那代青年的失落感,说了

出来。 贾樟柯这个被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尔里希?格雷戈尔称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的青年导演中的佼佼者,他在用他的整个灵魂去创作电影。在他的电影里没有高昂的调子,我们看到的是平民阶层的真善美,贾樟柯作为一位平民导演,将所谓的地下电影成功的带入了主流影院,在大片当道的今天,使得中国各种意识形态的电影类型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认为,他是与小津安二郎、侯孝贤,甚至与布莱松、德西卡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小武》,不断地让我想起《偷自行车的人》。 他的画面朴实无华,背后的精神世界却是深邃清澈。他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人物,以错落有致的叙事结构阐述生活。在他的电影中,看不到激烈,又处处充斥着刚猛;表面粗糙,但情感极其细腻。他把内心置于历史中,又袒露在时代下,真诚地记录中国社会的点滴。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一个行走着的生命个体都能给我们一份真挚的感动,甚至一缕疏散的阳光,或者几声沉重的呼吸”。拍电影,是他接近自由的方式,他用电影,来感受每一个平淡生命的喜悦与沉重。他愿意在这个“人心渐冷,信念失落的年代,努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与王家卫相比,贾樟柯表现的更加积极,至少贾樟柯愿意去打破隔阂,尽力交流。而王家卫表现出来的疏离与沟通障碍,竟是很有美感的。 说到贾樟柯,在我的心里,有几点是非常耀眼的。 美学价值 所谓的“真实美学”是安德烈?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系统化概括,具有关注直接现实性主题、强调镜头段落、提倡非表演性的特点,贾樟柯的电影美学价值正在于现实主义的美感。可以说,现实主义电影的“缺席”,在中国电影

浅谈贾樟柯的电影

浅谈贾樟柯的电影 发表时间:2019-02-27T11:07:58.0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林淑静[导读] 贾的电影在审美原则和现实性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统一,他的影片所记录的是日常的甚至往往是琐碎的。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贾樟柯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的电影:“传统观念认为电影应该有冲突,应该能揭示出什么东西,但我迷恋表层,我不相信摄象机能够穿越它,我要保持摄影机看的态度,就只能让它看到我看到的东西,这个东西肯定在表层,你不可能看到表层之外,表层之外的都是你强加给人物的,都是你对人物和事实的想象和发挥,不管好还是不好,都是主观臆想的东西。至于一个人看完电影之后能否穿越表层,有一些领悟,那是观众自己的是,不是作者的事。谁也没有权利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我希望电影是这个样子的。”也许这段话就可以解释他所拍摄的电影的外延和内涵,他用镜头忠实的记录一切而并非刻意去矫情,有自己的克制和冷静,却也有坚定的态度和观念。 贾的电影在审美原则和现实性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统一,他的影片所记录的是日常的甚至往往是琐碎的,场景的选择上也是那些我们随处可见的日常风景,可他从这样猥琐的生之现实中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美感。影片的场景表现出一种纪录片的特质,摄影机对空间的逼视与铺陈,由此成为一份目击者的证明。如果说这是一个沉入的过程,它证实了影像的力量并使空间呈现出一种可触摸的生活质感.比如《小武》,《小武》是一部用16mm摄像机拍摄,全部由非职业演员出演的低成本独立制作。以山西汾阳为背景,通过对一个小偷友情、爱情及亲情经历的描述,展示了中国北方一个内陆小县城的面貌和其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一般来说,电影观众在电影的观赏过程中都放弃了对自我的控制权力,即背离了他们原有的现实立场。电影院的特定环境使他们处于一种催眼状态。维系观众与银幕之间的纯粹是一种假想的、梦幻式的关系。但观众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他们总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带着自己的趣味和观念进入电影院。现实对他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对现实都有各自的理解。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电影中的现实意义,不可能符合每个观众的现实观,它不可能全部被每个观众所首肯。但是观众对电影语言的表述方式,却有着完全相同的识别能力。例如《小武》中选择的一些场景,贾樟柯自己说道:“影片所有空间的选择都是我所关注的一些场景,这些场景我不希望赋予它什么意义,一个药店就是一个药店,一条街道就是一条街道。通过这样一种简单的选择,我希望能达到与影片整体风格相称的一种纹路的基本感觉。因为在这部电影里面,人物面临的都是一些简单和基本的情感,这些环境和场景也是不加修饰的,我不刻意去改变它的精神,最终希望通过这些场景,使人物在其中的活动有一种可信的感觉,让人相信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这些人活动的地方,就是中国的一个场景。只有这种场景的真实才能带给我在场的感觉,从而也给我一种身在现场的作者的自信: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我坚信这样一个事实。我最终所要获取的其实只是最简单的一个真,这好象只是美学要求的第一步,但我觉得对中国电影是最重要的。只有真切,才能进入情感的层面,我觉得拍这个电影才有意义。”他用一种对真实的还原冲动来表述这生存在夹缝中的一代的世界观、生命观和电影观--自我在这个漂浮的世界上无所依傍、无所悸动也无所执著,世界在每个游离的自我没有规则、没有必然也没有可以预期的将来。 贾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些小人物,所谓小人物就是那些你每天可以遇到一大把然后不同的命运却不会有人关注的那一群人。他聪明的将他们作为一个载体,拍那些琐碎庸碌的小事,他们的命运没有大起大浮,他也没有将那些形而上的忧虑或者思考放入影片中,他描写的都是形而下的小人物的快乐以及忧愁,比如舞女,保安,甚至小偷,他从普通人的感情出发,写出了九十年代的缺失与焦灼。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处于一个强烈的转型期,时代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混乱、焦灼、浮躁的氛围里,每个人都在这个氛围里承受了很多东西。这种时代的变数,是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再以《小武》为例,贾曾经这样谈论过自己的这部影片他谈到了为什么要用"小偷"这样一种身份。因为他想考察传统经验、传统价值在这样一个变的社会里面要经历什么。变就意味着有些东西要崩溃,它可能是这个时代不需要的,被这个时代淘汰的,挤在角落里的东西。影片就在考察这种劣势的人群或者劣势的道德。他实际上是在拍一个中国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丢失掉的东西。电影里,小勇拒绝了小武送他的结婚礼钱。在歌厅里,小勇派来的人说,你的钱不干净,小勇不能接;当时小武说,你回去跟他说,他开歌厅挣歌女的钱,他走私烟贩烟,钱一样的不干净;后来这个人又回来了,他说小勇说了,他开歌厅不是挣歌女的钱,那叫娱乐业;他贩烟不叫走私,那叫贸易。这里面就有一个语词转换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年代里,走私、开色情场所都可以用另一个词使自身合法化,然后事物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而所有有能力进行这种转换的人都是在这个年代里生活得如鱼得水的人,象小勇这样,有钱,有社会地位,他还拥有媒体,可以通过媒体来发言;他们是从容的。但大多数人就象小武这样,小偷永远是小偷,你不能转换你的身份,所以你就生活在一个裂变的漩涡之中,一种局促不安的状态里。他的影片就是在描写这样与一种局促不安的真实,德·西卡曾明确地指出,新现实主义意味着将现实变成诗!不过它不是一首情意缠绵、粉饰生活的情诗,而是一首深切、质朴,意韵隽永的叙事诗。 总之,他的影片用最常态的人物,最简单的生活,最朴素的语言,最基本的情感,甚至最老套的故事表现出了主人公的非凡与动人之处。他还原了生存本身,在日常状态下写出人性的光明和阴暗,写出生命的艰辛和愉快,写出环境的窘迫和压抑,让生命以其赤裸裸的形像矗立在银幕之上。他的影片以一种文化现场目击者的冷静眼光,以对基层生活广泛真切的注目,深入揭示了在当下这个经济、政治剧烈变迁的时代人所经历的移置与重构;它描述了一种隐痛,从中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脆弱,更触及到在这文化革命的过程当中,个人在找不到一个确切的位置与归属时所遭遇的身份危机与认同危机。

非情节化叙事策略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应用

[摘要]大部分电影的叙事都是围绕情节展开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纵观贾樟柯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社会的变迁。用再普通不过的视角来描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非情节化叙事可以说是贾樟柯电影的最直观和最典型的叙事风格。本文在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基础上研究非情节叙事策略的叙事结构和方式,进一步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叙事风格;非情节化叙事 通过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这是贾樟柯电影的永久不变的主题。当然贾樟柯的电影也是最能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的。纵观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我们会发现非常情节化叙事策略是常用的策略。电影的叙事风格是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过去我们一般采用线性叙事方式,贾樟柯的非情节化叙事策略打破了这种格局。他的电影在叙事结构上采用非情节化记录故事的方式,对人物、环境和社会折射的问题留给观众去想。生活化的不经意表象只有深入生活的观众亲身体验才知道。 一、贾樟柯电影与他的电影叙事 新生代代表性导演贾樟柯于1970年5月24日在山西汾阳出生,1996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在学校期间就开始编导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导演作品有《小武》《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海上传奇》《无用》《站台》《二十四城记》,等等。《小武》摆脱了中国传统电影的许多常规拍摄手段,采用冷静的镜头,纪实的风格,是新生代电影导演的风格,标志着新生代电影的复兴,重塑了新一代人对电影的理解和诠释。随后《小武》获得了8个奖项,还进入了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三峡好人》将纪实性的叙述中带着虚构,用这种非情节性手段展现中国的变迁。正因如此还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自1995年他开始涉入电影导演这行以来,贾氏电影的个人风格和独有特质就非常明显,全世界的电影评论家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其中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就把他称为亚洲电影界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日本电影评论家市川尚三还将他与张艺谋进行了一番比较,并且给予他非常高的期望。他认为贾樟柯必将会成为新一代电影大师,他将是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使者。贾樟柯给自己的定位是民间导演,他要用电影去表现普通人,去扫描世俗生活。 贾樟柯的电影叙事非常单纯,从来不张扬,而是通过纪实性的扫描让观众去做道德的判断。与批判现实主义比较,更为沉静,与现代虚无主义比较,专注于细枝末节。贾樟柯的电影不能归属于哪个派别,既有非常明快的色彩,又有电影导演深层次的思考。他拍的电影往往是一个历史、一个地区、一代人,一个事件本身蕴含的更为深刻的内容,不是一个单独的、非常离奇的故事。贾樟柯开创了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先河,给观众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电影就是在表达我们观众自己的生活。本文从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他的独特的风格以及电影里所含有的独特美学内涵,为我们欣赏贾樟柯的电影提供参考依据。 二、电影的非情节化叙事策略 (一)非情节化叙事结构 中国大多数的电影采取的叙事策略都是围绕情节开展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的,比较追求故事的情节逻辑性,环环相扣,有因果关系的存在,这也是戏剧的叙事方式,我们一般称之为戏剧式的叙事结构或情节化叙事。但贾樟柯的电影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比较追求自由,不落入单纯的道德观,一般采用比较有个性的纪实性风格,非情节化叙事,或比较淡化情节的一种叙事方式,这也给观众全新的,不同的审美,是新生代导演的叙事方式。电影《小山回家》中这种非情节化叙事方式就有比较好的体现。这种电影采用的是非常纯朴的纪录片式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小山北京打工一整年,年关了,想回家过年,但老板又

贾樟柯电影风格

论贾樟柯电影的记录性手法的运用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东方早报网评这样写过: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特立独行,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第四代执著于伦理道德,第五代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在都市摇滚里陶醉、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 他的诸多作品如站台,天注定,海上传奇,二十四城记,三峡好人,世界,小武,任萧遥等影片,都通过长镜头的运用来表现电影的艺术性。那么什么是长镜头呢?长镜头是和蒙太奇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巴赞称它叫景深镜头,因为把不同的空间用一个镜头连续地不间断地拍摄下来,需要较大的景深。也有人认为,一个镜头时间较长就是长镜头,长镜头的特点是:1,可表现事件的真实过程,真实性强,不像蒙太奇那样可以骗人;2,一个镜头里可以表现出多意性或不确定性;3,多以运动摄影的形式出现;4,一个镜头的时间比较长。 有一个连续镜头足以说明《站台》中这种长镜头的制作风格。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崔明亮和他的恋人尹瑞娟一起站在老城墙的顶上。在这个持续了三分半钟的镜头中,开始就是一个超长的镜头,两人向摄像机方向走来,摄像机再慢慢用全景跟拍他们直到两人在城墙上停下来,临近摄像机说话。明亮最后问瑞娟他们俩能不能算一对恋人。明亮得到的回答模棱两可,两个人接下来继续沿着城墙走,这一次则走出了镜头。在大部分镜头里,当两个人停下来说话的时候,镜头前景全是巨大的砖墙几乎占据了银幕的一半。墙后,两个人物交替地来回走动,其中一个隐身在镜头前景中城垛墙的后面,而另一个则在镜头构图的右边,斜靠在和城垛垂直的墙上。在精心设计连续变化中,两个人换了四次位置,每一次都是同一个位置,右边那个斜依着,另一个则在左边隐没在墙的后面。在换位置的时候,两个人偶然会有几秒钟都消失在墙的后面,因此整个构图就很像一幅完全抽象的静物照。 贾樟柯自嘲为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平民导演”,这是他非常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与思想境界。他总是试图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社会层面带给观众,也包括记忆中的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中国。就我看来,《站台》是贾樟柯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一部电影,影片通过时代的变迁传达出太多复杂的情绪,而贾樟柯的长镜头电影美学也在影片中得以完美的呈现。在那个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段落中,长镜头沉稳地记录着一切,城墙上的二人世界也不再是温馨和甜蜜。尹瑞娟和崔明亮一人一句,一对一答,一出一进,呈现出一种情感上的疏离,也预示着两人今后很难聚合在一起!

2020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 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欧美电影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艺术的一个功能是() 答案:使看不见的东西看见 2、“我怕丧失对他人的兴趣”。是波兰导演( )的名言。 答案:基耶斯洛夫斯基 3、电影保存了时间是指() 答案:人的生命经验 4、电影是继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之后的() 答案:第7种艺术 5、《云上的日子》的导演是( ) 答案:安东尼奥尼 6、《云上的日子》中有一段对白,“十二刀,一切真实都在其中,可是如果我要拍有三刀就够了,这样显得更真实。”这说明() 答案:再现真实不同于所谓客观的真实,真实包含着我们对真实的理解和判断 7、维姆-文德斯说,“我完全拒斥故事。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除了带来谎言外别无所有。而最大的谎言就是故事总是表现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有头有尾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现实根本不是这样的。然而,因为我们对这些谎言的需求又是如此的贪婪,以致于使得我们即或用

没有故事的片断来对抗也是毫无疑义的。也就是说,故事是不可能(表现真实)的,而我们又不可能没有故事。”这段话说明() 答案:电影是对我们生命经验的再现和理解 8、《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导演是() 答案:姜文 9、《美国往事》的导演是() 答案:莱昂内 10、《红、白、蓝》三部曲的导演是() 答案:基耶斯洛夫斯基 11、看电影的活动是() 答案:它既是集体性的同时又是极端个人化的,是凝聚社会去剧院的习俗和阅读小说似的个人主义者白日梦的混合物 12、电影艺术是() 答案:视觉与听觉的合一,时间和空间的保留与再现,是时、空、光、电的合一。电影本身还包含着看电影,所以电影院和观众都是电影的要素 13、《阿甘正传》是一部关于()的电影。 答案:青春与成长 14、1957 年的《十二怒汉》的导演是() 答案:悉尼-卢汉 15、《三峡好人》的导演是:() 答案:贾樟柯

影视鉴赏章节测验答案

影视概说 1 【单选题】(A)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 B、《英雄》 C、《小时代》 D、《杜拉拉升职记》 2 【单选题】(B)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A、幻想风格 B、现实风格 C、惊悚风格 D、喜剧风格 3 【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4 【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1 【单选题】关于电影《摇尾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 B、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 D、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 2 【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A)。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3 【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 4 【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1 【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A)的延伸。 A、想象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2 【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3 【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4 【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 1 【单选题】面对当今的电影,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的是(D)。 A、意识形态欺骗性 B、电影的平面化、单面化问题 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 D、以上都对 2 【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B)。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C、由法国电影理论家阿斯特吕克提出。

空间叙事与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专题名称】影视艺术 【专题号】J8 【复印期号】2012年03期 【原文出处】《华中学术》(武汉)2011年第4辑期第203~212页 【英文标题】Spatial Narrative and Contemporary Film Studies 【作者简介】孟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电影空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尽管其意蕴十分丰富,但在电影实践和电影批评中却被普遍轻慢和忽视,往往被时间、情节、人物、主题等相形更为“重要”的元素遮蔽。在辨析电影空间概念的三种界定方式的基础上,本文详述了从文化研究 语境和叙事学视角研究电影空间的意义所在,并提出将电影空间叙事作为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而非物质领域来研究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本文还重点论证了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电影的现状、意义及内容,意在说明电影空间叙事具有丰 富的研究内容和宽广的研究前景,有必要在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的后续研究。 电影空间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和文化符号,尽管具有丰富的意蕴,但在电影实践和电影批评中却被普遍轻慢和忽视。正如 后现代社会学家戴维·哈维所说,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知识传统中具有“较为使人吃惊的一种分裂的情形。各种社会理论(我在这 里想到了发源于马克思、韦伯、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的各种传统)一般都在各自的阐述中赋予时间以优先于空间的特权。它们一 般都是,要么设想有时间过程在其中运行的某种优先于空间秩序的存在,要么以为各种空间障碍已经大为减少,以至于把空间表 现成一种有关人类行动的附带方面而不是根本方面”①。空间不仅滞后于时间,在电影中它还往往被情节、人物、主题等相形更 为“重要”的元素遮蔽,在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中沦为“配角”,即或谈到它,也是作为构图、场面调度或蒙太奇的构成要素被 予以关注。 在电影研究中,空间滞后于时间和其他元素,显然与空间在电影创作和电影接受上的重要性不相匹配,电影空间应被作 为戴维·哈维所说的“根本”范畴而非“附带”范畴的叙事元素来看待,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 一、作为“根本范畴”的电影空间 (一)多维度的电影空间 电影空间是一种文化实践的“想象空间”,具有丰富和多义的内涵,这里首先要廓清电影空间这一基本概念。关于电影 空间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界定。有学者从物理技术角度进行的界定是:“所谓电影的空间,无外是胶片的画面空间, 借助于放映机的运动和光的照明,在银幕空间的光学投影,而胶片的画面空间,则是客观世界形形色色的物理空间在感光物质材 料上的光学聚焦,一种记录式或复写式的仿真性再现。”②也有学者从电影结构层面进行的界定是:“一般地讲,当我们想到电 影空间时,我们想到的是(一)银幕表面所占据的二维视觉空间,即银幕空间和(二)这个表面的影像(动作空间)所创造出的三维视 觉空间。”③还有学者从叙事学角度进行的界定是:“不能把电影空间仅仅看作外在的视觉构图。我们可以把空间看作一种抽象 的物体,分析它的视觉构成设计和听觉形式及其结构问题。某些影片一如那些抽象化的作品,怂恿我们限定自己对图像外貌的领 悟。然而,这里我所关心的是透视图的空间故事的虚构空间,即叙述所暗示的虚构事件在其中发生的那个‘世界’。”④由于本 文主张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电影的空间叙事,因此这里所说的电影空间,主要依据上述第三种界定方式,即指电影中故事 开展和人物行动的环境空间,或者说就是电影中的环境和场景。 对于社会和文化视角中的电影空间,应强调其审美和文化属性,而非其物质属性,这有利于通过电影文本“还原物质空 间和理解社会空间”。有学者认为:“电影空间,不仅具有客观纪实性,并且具有主观表现性,不仅是客观空间的再现,并且还 是人类心理空间、情感空间和思维运动的体现。其结论是,‘空间的性质’已起‘根本变化’,实现了从客观空间、物质空间到 人为空间、美学空间的转化。”⑤因此,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电影空间,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空间和美学空间来进行分 析,在客观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基础上研究空间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因此,本文进行的研 究在理论上回应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列斐伏尔、索亚等后现代空间理论家进行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问题放置在精神领域 和社会领域而非物质领域来研究的一次文化实践。 (二)文化研究语境中的电影空间 事实上,将电影空间置于一个宏观的视野中加以研究,更能体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已有学 者认识到:“电影被作为文化产品和社会实践来研究,不仅对其本身有价值,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系统及其运作过 程。”⑥因此,电影空间的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电影系统内部的读解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在宏观的文化研究和社会实践意义 方面。 从70年代文化研究兴起开始,“电影理论已经成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这个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和理论 方法的组成部分”⑦。作为将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紧密联系起来的著名学术流派,文化研究将电影视作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实 践,旨在揭秘“社会意义是如何通过文化产生的”。正如文化研究的代表学者雷蒙·威廉斯所说:“大写字母开头的‘艺术’终 于成为代表一种特殊的‘真实’——‘想象的真实’(imaginative truth),‘艺术家’则终于代表一种特殊的人。”⑧可见,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电影艺术是一种“想象的真实”,电影作者则是表现这种“真实”的“艺术家”。 在电影的各种叙事元素里,电影空间是用于理解电影艺术和社会实践之间关系最好的中介之一。 一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电影空间叙事与电影文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德国学者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提供 了过去某个时期社会内部运作的精确反映。”⑨譬如在好莱坞的类型电影里有一种重要类型是西部电影,这是美国独有的一种电 影类型,美国西部广袤、荒凉的空间特点与西部电影所体现的美国文化中开拓、进取、狂野、浪漫的特性吻合,西部电影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