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精品学案(全章共10个)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精品学案(全章共10个)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精品学案(全章共10个)

x

22.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 2+bx+c=0(a ≠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1.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学一学(阅读教材第25至26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问题1 要设计一座2m 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分析:设雕像下部高x m ,则上部高________,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问题2 如图,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 ㎡,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宽为_____________.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问题3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

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_______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___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_________________场。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简整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请口答下面问题:

(1)方程①②③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_______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_________

方程①②③的共同特点是: 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_______,只含有_____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 2是____________,_____是二次项系数;bx 是__________,_____是一次项系数;_____是常数项。(注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0a ≠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3. 例 将方程(8-2x )(5-2x )=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练一练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

2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⑴ 5x 2-1=4x ⑵ 4x 2=81 ⑶ 4x(x+2)=25 ⑷ (3x-2)(x+1)=8x-3

3.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⑴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⑵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

⑶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x 。

4.px 2-3x+p 2-q=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 .p=1 B .p>0 C .p ≠0 D .p 为任意实数

5.方程3x 2-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 ______, 常数项为_________.

6.关于x 的方程(m 2-m )x m+1+3x=6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22222(1)10(3)23x 10x x (5)(3)(3)x x -==+=-22 x (2)2(x -1)=3y

12 x-- (4)-=0

 

(6)9x =5-4x

22.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式求解;由解给出根的概念;再由根的概念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根.

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27 — 28 , 完成课前预习)

1:知识准备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

问题:一个面积为120m2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析: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_______m.

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面哪些数是上述方程的根?

0,1,2,3,4, 5, 6, 7, 8, 9, 10

等的_______________的值。

3)将x=-12代入上面的方程,x=-12是此方程的根吗?

4)虽然上面的方程有两个根(______和______)但是苗圃的宽只有一个答案,即宽为_______.因此,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

练习:1.你能想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1) x2-36 = 0 (2) 4x2-9 = 0

2.下面哪些数是方程x2+x-12=0的根?

-4,-3,-2,-1,0,1,2,3,4。【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明确概念

活动2:典型例题,初步应用

例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x2-x-6=0的根?

-4,-3,-2,-1,0,1,2,3,4。

例2.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1)

2250

x-= (2) 2

31

x= (3) 2

9160

x-=

活动3:随堂训练

1.写出下列方程的根:

(1)9x2 = 1 (2)25x2-4 = 0 (3)4x2 = 2

2.下列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

2

320

x x

+-=的解的是()

A.x=1

B.x=-1

C.x=2

D. x=-2

3.根据表格确定方程287.5

x x

-+=0的解的范围____________

4.已知方程2

390

x x m

-+=的一个根是1,则m的值是______

5.试写出方程x2-x=0的根,你能写出几个?

活动4:归纳小结

1.使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____________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________。

2.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得出解后,还要考虑这些解_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1.如果x2-81=0,那么x2-81=0的两个根分别是x1=________,x2=__________.

2.一元二次方程2x x

=的根是__________;方程x(x-1)=2的两根为________

3.写出一个以

2

x=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且使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方程5x2+mx-6=0的一个根是x=3,则m的值为________.

5.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2

(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a 的值是几?你能得出这个方程的其他根吗?

6. 若222x x -=,则2243x x -+=_____________。已知m 是方程260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

2

m m -=________。 7. 如果x=1是方程ax 2+bx+3=0的一个根,求(a-b )2+4ab 的值.

8. 方程(x+1)2

x (x+1)=0,那么方程的根x 1=______;x 2=________.

9.把

2

2(1)2x x x x -=++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二次项是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

10.已知x=-1是方程ax 2

+bx+c=0的根(b ≠0

( ). A .1 B .-1 C .0 D .2

11.方程x (x-1)=2的两根为( ).

A .x 1=0,x 2=1

B .x 1=0,x 2=-1

C .x 1=1,x 2=2

D .x 1=-1,x 2=2 12.方程ax (x-b )+(b-x )=0的根是( ).

A .x 1=b ,x 2=a

B .x 1=b ,x 2=1a

C .x 1=a ,x 2=1

a

D .x 1=a 2,x 2=b 2

13. 请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

⑴(x-2)=1 ⑵9(x-2) 2=1 ⑶x 2+2x+1=4 ⑷x 2-6x+9=0

拓广探索:

14.如果2是方程x 2-c=0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 是几?你能得出这个方程的其他根吗?

15.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中的二次项系数与常数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求证:-1必是该方程的一个根.

22.2.1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 (ex+f )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 )2=n (n ≥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 2=n ,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 )

2=n (n ≥0)的方程.

【课前预习】 导学过程

阅读教材第30页至第31页的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dm 2,李林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全部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

我们知道x 2=25,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5,如果x 换元为2t+1,即(2t+1)

2

=8,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计算: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8 (2)(2x-1)2=5 (3)x 2+6x+9=2

(4)4m 2-9=0 (5)x 2+4x+4=1 (6)3(x-1)2-9=108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质是: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归纳:如果方程能化成的形式,那么可得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例习题分析

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2=7 (2)y2+2y+1=24 (3)9n2-24n+16=11

练习:

(1)2x2-8=0 (2)9x2-5=3 (3)(x+6)2-9=0

【课堂练习】:

活动3、知识运用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2-6=0 (2)x2-4x+4=5 (3)9x2+6x+1=4

(4)36x2-1=0 (5)4x2=81 (6)(x+5)2=25 (7)x2+2x+1=4

归纳小结

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那么可得达到降次转化之目的.【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若x2-4x+p=(x+q)2,那么p、q的值分别是().

A.p=4,q=2

B.p=4,q=-2 C.p=-4,q=2 D.p=-4,q=-2 2.方程3x2+9=0的根为().

A.3

B.-3 C.±3

D.无实数根

3.用配方法解方程x2-

2

3

x+1=0正确的解法是().

A.(x-

1

3

)2=

8

9

,x=

1

3

B.(x-

1

3

)2=-

8

9

,原方程无解

C.(

x-

2

3

)2=

5

9

,x1=

2

3

,x2

D.(x-

2

3

)2=1,x1=

5

3

,x2=-

1

3

二、填空题

1.若8x2-16=0,则x的值是_________.

2.如果方程2(x-3)2=72,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________.3.如果a、b2-12b+36=0,那么ab的值是_______.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2-81=0 (2)2(1-x)2-18=0 (3)(2-x)2=4

5.解关于x的方程(x+m)2=n.

6、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25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40m.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m2吗?能达到200m吗?

(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10m2吗?

7.在一次手工制作中,某同学准备了一根长4米的铁丝,由于需要,现在要制成一个矩形方框,并且要使面积尽可能大,你能帮助这名同学制成方框,?并说明你制作的理由吗?

22.2.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解题步骤.

重点:讲清“直接降次有困难”,如x2+6x-16=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难点:不可直接降次解方程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化为”的转化方法与技巧.【课前预习】

导学过程

阅读教材第31页至第34页的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解下列方程

(1)3x2-1=5 (2)4(x-1)2-9=0 (3)4x2+16x+16=9

填空:

(1)x2+6x+______=(x+______)2;(2)x2-x+_____=(x-_____)2

(3)4x2+4x+_____=(2x+______)2.(4)x2-x+_____=(x-_____)2

问题:要使一块长方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cm,并且面积为16cm2,场地的长和宽应各是多少?

思考?

1、以上解法中,为什么在方程x2+6x=16两边加9?加其他数行吗?

2、什么叫配方法?

3、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这也是配方法的基本

4、配方法的关键是什么?

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2x2-4x-8=0 (2)x2-4x+2=0 (3)x2-

2

1

x-1=0 (4)2x2+2=5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例习题分析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

(1)x 2-8x+1=0 (2)2x 2+1=3x (3)3x 2-6x+4=0 练习:

【课堂练习】: 活动3、知识运用 1. 填空:

(1)x 2+10x+______=(x+______)2;(2)x 2-12x+_____=(x-_____)2

(3)x 2+5x+_____=(x+______)2.(4)x 2-3

2

x+_____=(x-_____)2

2.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

(1) x 2-36x+70=0. (2)x 2+2x-35=0 (3)2x 2-4x-1=0

(4)x 2-8x+7=0 (5)x 2+4x+1=0

(6)x 2+6x+5=0

(7)2x 2+6x-2=0 (8)9y 2-18y-4=0 (9)x 2

归纳小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将二次三项式x 2-4x+1配方后得( ).

A .(x-2)2+3

B .(x-2)2-3

C .(x+2)2+3

D .(x+2)2-3 2.已知x 2-8x+15=0,左边化成含有x 的完全平方形式,其中正确的是( ). A .x 2-8x+(-4)2=31 B .x 2-8x+(-4)2=1 C .x 2+8x+42=1 D .x 2-4x+4=-11

3.如果mx 2+2(3-2m )x+3m-2=0(m ≠0)的左边是一个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m 等于( ).

A .1

B .-1

C .1或9

D .-1或9 二、填空题

1.(1)x 2-8x+______=(x-______)2;(2)9x 2+12x+_____=(3x+_____)2 (3)x 2+px+_____=(x+______)2. 2、方程x 2+4x-5=0的解是________.

3.代数式222

1

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___.

三、计算:

(1)x 2+10x+16=0 (2)x 2-x-4

3

=0

(3)3x 2+6x-5=0 (4)4x 2-x-9=0

四、综合提高题

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x 2-4x+3=0的解,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如果x 2-4x+y 2

,求(xy )z 的值.

22.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

2、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公式,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法的推导. 【课前预习】 导学过程

阅读教材第34页至第37页的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6x 2-7x+1=0 (2)4x 2-3x=52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 2+bx+c=0(a ≠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

问题:已知ax 2

+bx+c=0(a ≠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 1

x 2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 、b 、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得: 即 ∵a ≠0,∴4a 2>0,式子b 2-4ac 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 b 2

-4ac >0,则22

44b ac

a ->0

直接开平方,得: 即

x=2b a

∴x 1= ,x 2=

(2) b 2

-4ac=0,则22

44b ac a

-=0此时方程的根为 即一元二次程 ax 2+bx+c=0(a ≠0)有两个 的实根。

(3) b 2

-4ac <0,则22

44b ac a -<0,此时(x+2b

a

)2 <0,而x 取任何实数都不 能使(x+

2b

a

)2 <0,因此方程 实数根。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当b 2-4ac ≥0时,将a 、b 、c 代入式子

b 2-4a

c <0,方程没有实数

根。

(2)

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 实数根,也可能有 实根或者 实根。 (5)一般地,式子b 2-4ac 叫做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Δ表示它,即Δ= b 2

-4ac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 2-4x-1=0 (2)5x+2=3x 2 (3)(x-2)(3x-5)=0 (4)4x 2-3x+1=0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例习题分析

例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 2-4x-7=0 (2)2x 2-22x+1=0 (3)5x 2-3x=x+1 (4)x 2+17=8x

练习:

1、在什么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写出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b 2-4ac ≥0)的求根公式。

3、方程x 2-4x+4=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 2-4x-1=0 (2)5x+2=3x 2 (3)(x-2)(3x-5)=0 (4)4x 2-3x+1=0

(5)x 2+x-6=0 (6)x 2-3x-4

1

=0 (7)3x 2-6x-2=0

(8)4x 2-6=0 (9)x 2+4x+8=4x+11 (10) x (2x-4)=5-8x

活动3、知识运用

1、利用判别式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2x 2

-3x-23=0 (2)16x 2-24x+9=0 (3)x 2-24x+9=0 (4)3x 2+10x=2x 2+8x

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 2+x-12=0 (2)x 2-2x-4

1

=0 (3)x 2+4x+8=2x+11

(4)x (x-4)=2-8x (5)x 2+2x=0 (6) x 2+52x+10=0

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用公式法解方程4x 2-12x=3,得到( ). A .

B .

C .

D .

2

.方程x 2

=0的根是( ).

A.x 1

,x 2

B.x 1=6,x 2

C.x 1

,x 2

D.x 1=x 2

3.(m 2-n 2)(m 2-n 2-2)-8=0,则m 2-n 2的值是( ). A .4 B .-2 C .4或-2 D .-4或2 二、填空题

1.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是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 2.当x=______时,代数式x 2-8x+12的值是-4. 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1)x 2+x+m 2+2m-3=0有一根为0,则m 的值是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方程:x 2-2ax-b 2+a 2=0.

2.设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

(1)试推导x 1+x 2=-b a ,x 1·x 2=c

a

(2)?求代数式a (x 13+x 23)+b (x 12+x 22)+c (x 1+x 2)的值.

3、 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关于x 的方程(m+1)2

2

m

x ++(m-2)x-1=0提出了下列问题.

(1)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m 并解此方程. (2)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 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2.2.4因式分解法(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

样性。

重点、难点

1、重点:应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难点:灵活应用各种分解因式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38 — 40 , 完成课前预习 1:知识准备

将下列各题因式分解

am+bm+cm= ; a 2-b 2= ; a 2±2ab+b 2=

因式分解的方法: 解下列方程.

(1)2x 2+x=0(用配方法) (2)3x 2+6x=0(用公式法)

2:探究

仔细观察方程特征,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你能找到其它的解法吗? 3、归纳:

(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__________ _______的形式,再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实现_____ ____________, 这种解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0a b ?=,那么0a =或0b =,这是因式分解法的根据。

如:如果(1)(1)0x x +-=,那么10x +=或_______,即1x =-或________。 练习1、说出下列方程的根:

(1)(8)0x x -= (2)(31)(25)0x x +-=

练习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x 2-4x=0 (2) 4x 2-49=0 (3) 5x 2-20x+20=0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典型例题

例1、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2

540x x -= (2) (2)20x x x -+-=

(3)3(21)42x x x +=+ (4) 2

(5)

315x x +=+

例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4x 2-144=0 (2)(2x-1)2=(3-x)2

(3)2

21352244x x x x --

=-+

(4)3x 2-12x=-12

活动3:随堂训练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 2+x=0 (2)x 2

(3)3x 2-6x=-3 (4)4x 2-121=0

(5)3x(2x+1)=4x+2 (6)(x-4)2=(5-2x)2

2、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m 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

活动4:课堂小结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将方程右边化为

(2) 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

(3) 令每个因式分别为 ,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 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课后巩固】

1.方程(3)0x x +=的根是 2.方程2

2(1)1x x +=+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

3.方程2x (x-2)=3(x-2)的解是_________

4.方程(x-1)(x-2)=0的两根为x 1、x 2,且x 1>x 2,则x 1-2x 2的值等于___ 5.若(2x+3y )2+4(2x+3y )+4=0,则2x+3y 的值为_________.

6.已知y=x 2-6x+9,当x=______时,y 的值为0;当x=_____时,y 的值等于9. 7.方程x (x+1)(x-2)=0的根是( )

A .-1,2

B .1,-2

C .0,-1,2

D .0,1,2

8.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分别为-5,7,则该方程可以为( ) A .(x+5)(x-7)=0 B .(x-5)(x+7)=0 C .(x+5)(x+7)=0 D .(x-5)(x-7)=0 9.方程(x+4)(x-5)=1的根为( )

A .x=-4

B .x=5

C .x 1=-4,x 2=5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10、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41)(57)0x x -+=

(2) 2

x =

(3) 3(1)2(1)x x x -=- (4) 2

(1)250x +-=

(5) 2

2(3)9x x -=- (6) 2

2

16(2)9(3)x x -=+

(7) 3x(x-1)=2(x-1) (8)x 2+x (x-5)=0

22.2.5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1、理解并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3、 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4、 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课前预习】 一、梳理知识

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即降次 2

3、一般考虑选择方法的顺序是:

直接开平方法、分解因式法、配方法或公式法 二、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70x x -= 2. 2

1227x x +=

3、X (x-2)+X-2=0 4. 2

24x x +-=

5、5x 2-2X-4

1

=x 2-2X+

43 6. 2

24(2)

9(21)x x +=-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典型例题

1.用直接开方法解方程: ⑴01362

=-x ⑵8142=x

()

1652

=+x ⑷4122=+-x x

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⑴02

=+x x ⑵

012142=-x

⑶()()012123=---x x x ⑷

()()02542

2=---x x

3.用配方法解方程:

⑴016102

=++x x ⑵04

3

2

=--x x

⑶05632

=-+x x ⑷0942

=--x x

4.用公式法解方程:

⑴0122

=-+x x ⑵

04

1

22

=--x x

⑶112842

+=++x x x

⑷()x x x 824-=-

⑸022=+x x ⑹

010522=++x x

活动3:课堂小结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课后巩固】

1.用直接开方法解方程:

⑴0942

=-x ⑵

()122=-x

⑶()1292=-x ⑷

4122

=++x x

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⑴

0322=-x x ⑵()24123+=+x x x

⑶4

32412522

+-=-

-x x x x ⑷()()

22312x x -=-

3.用配方法解方程: ⑴0182=+-x x ⑵x x 3122=+ ⑶04632=+-x x

⑷09102

=++x x ⑸04632

=-+x x ⑹()1284+=+x x x

4.用公式法解方程:

⑴012=-+x x ⑵04

132

=--x x ⑶02632=--x x

⑷0642=-x x ⑸114842+=++x x x ⑹()x x x 8542-=-

22.2.6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4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根与系数关系:a b x x -=+21,a

c

x x =21;

2.会用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解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 难点:会用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解题;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40 — 42 , 完成课前预习 1、知识准备

( 1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2、探究

问题:你发现什么规律? ①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

②x 2+px +q =0的两根1x ,2x 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探究2问题:上面发现的结论在这里成立吗? 请完善规律;

①用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

② a x 2

+bx +c =0的两根1x ,2x 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利用求根公式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a x 2+bx +c =0的两根1x = , 2x =

12x x + 12.x x

= = = =

练习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2310x x --= (2)22350x x +-= (3)21

203x x -=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典型例题

例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 2

-6x -15=0 (2)3x 2

+7x -9=0 (3)5x -1=4x 2

例2:已知方程2290x kx +-=的一个根是 -3 ,求另一根及K 的值。

例3:已知α,β是方程x 2-3x-5=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 2-5x-2=0,且关于y 的方程的两根是x 方程的两根的平方,则关于y 的方程是__________

活动3:随堂训练

(1)x 2-3x =15 (2)5x 2-1=4x 2+x

(3)x 2-3x +2=10 (4)4x 2-144=0

(5)3x (x-1)=2(x-1) (6)(2x-1)2=(3-x )2

活动4:课堂小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课后巩固】 一、填空

1. 若方程20ax bx c ++=(a≠0)的两根为1x ,2x 则12x x += ,12.x x = __ 2 .方程22310x x --= 则12x x += ,12.x x = __

3 .若方程220x px ++=的一个根2,则它的另一个根为____ p=____

4 .已知方程230x x m -+=的一个根1,则它的另一根是____ m= ____

5 .若0和-3是方程的20x px q ++=两根,则p+q= ____

6 .在解方程x 2+px+q=0时,甲同学看错了p ,解得方程根为x=1与x=-3;乙同学看错了q ,解得方程的根为x=4与x=-2,你认为方程中的p=——,q=——。 二、选择

221(2)(3)αβαβαβ++-1(1)

1 .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2

71250

x x

-+=B2

61350

x x

--=C2

42150

x x

++=D21580

x x

+-=

2 .若方程20

x px q

++=的两根中只有一个为0,那么()

A p=q=0

B P=0,q≠0

C p≠0,q=0

D p≠0, q≠0)

三、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5x-10=0 (2)2x2+7x+1=0

(3)3x2-1=2x+5 (5)x(x-1)=3x+7

(5)x2-3x+1=0 (6)3x2- 2x=2

22.3.1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3.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平均变化率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传播问题、平均变化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45 — 46 , 完成课前预习)

探究:

问题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那么患流感的这一个人在第一轮中传染了_______人,第一轮后共有______人患了流感;

2、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_______人,第二轮后共有_______人患了流感。

则:列方程

解得

即平均一个人传染了个人。

再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后有多少人患流感?

问题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精确到0.001)

绝对量: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5000-3000)÷2=1000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6000-3000)÷2=1200元,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

相对量:从上面的绝对量的大小能否说明相对量的大小呢?也就是能否说明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大呢?下面我们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

分析:①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元.

依题意,得

解得:x1≈,x2≈。

根据实际意义,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约为。

②设乙种药品成本的平均下降率为y.则,

列方程:

解得:

答: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

思考: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态?

【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分析问题 活动2:典型例题,初步应用 例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求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

例2:青山村种的水稻2001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kg ,2003年平均每公顷产8460kg ,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活动3:归纳小结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设”,即设_____________,设未知数的方法有直接设和间接设未知数两种; (2)“列”,即根据题中________ 关系列方程; (3)“解”,即求出所列方程的_________; (4)“检验”,即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5)“答”,即回答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

2.增长率=(实际数-基数)/基数。平均增长率公式:2

(1)Q a x =± 其中a 是增长(或降低)的基础量,x 是平均增长(或降低)率,2是增长(或降低)的次数。 【课后巩固】 1.某次会议中,参加的人员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手190次,求参加会议共有多少人?

2.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 名同学,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x (x+1)=182

B .x (x-1)=182

C .2x (x+1)=182

D .x (1-x )=182×2 3.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 ). A .12人 B .18人 C .9人 D .10人

4.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一次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5.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进行两次比赛(双循环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6.两个连续偶数的积为168,求这两个偶数.

7.某商品原来单价96元,厂家对该商品进行了两次降价,每次降低的百分数相同,现单价为54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

8.某银行经过最近的两次降息,使一年期存款的年利率由2.25%降至1.96%,平均每次降息的百分率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14 cm ,面积是24 cm 2,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10.一个菱形两条对角线长的和是10cm,面积是12 cm2,求菱形的周长。

22.3.2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3.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特殊图形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特殊图形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47 — 48 , 完成课前预习)

,探究:问题:如图,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阴影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

分析:封面的长宽之比是27∶21= ,中央的长方形的长

宽之比也应是,若设中央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9acm

和,由此得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

是 .

想一想,怎样设未知数可以更简单的解决上面的问题?请你试一试。【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分析问题

活动2:典型例题,初步应用

例1.要为一幅长29cm,宽22cm的照片配一个镜框,要求镜框的四条边宽度相等,且镜框所占面积为照片面积的四分之一,镜框边的宽度应是多少厘米?

例2.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为40米、宽为26米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度的马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使每一块草坪的面积都是1442

m,求马路的宽.

例3.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cm、长30cm的图案,其中有两横两竖的彩条(图中阴影部分),横、竖彩条的宽度比为2:3,如果要使彩条所占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如何设计彩条的宽度(精确到0.1cm)

例4.用一根长cm

40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求长方形的面积为2

75cm.

⑴求此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⑵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2

cm的长方形吗?如能,说明围法。

⑵若设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2

cm),长方形的宽为()

cm

x,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活动3:归纳小结

【课后巩固】

1.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为540米2,道路的

宽应为多少?

2.解下列方程

⑴X2+10X+21=0 ⑵X2-X-1=0 ⑶3X2+6X-4=0

⑷3X(X+1)=3X+3⑸4X2-4X+1= X2+6X+9 ⑹7X2-6X-5=0

3.如图,利用一面墙(墙的长度不限),用20m长的篱笆,怎样围成一个面积为502m 的矩形场地.

4.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大2cm,高比上底小1cm,面

积等于82

cm,求这个梯形的上底. 5.一个长方体的长与宽的比为2:5,高为5cm,表面积为402

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6.两个数的和为8,积为9.75,求这两个数.

7.一个矩形的两条邻边相差3cm,面积为42

cm,求对角线的长。

8.一个小球以5m/s的速度在平坦地面上开始滚动,并且均匀减速, 4s后小球停止滚动.(1) 小球滚动了多少距离? (2) 平均每秒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少多少?

(3) 小球滚动到5m时用了多少时间? (提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每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_(初速度与末速度的算术平均数)与路程s、时间t的关系为s=v_t)

9.如图,把长为40cm,宽为30cm的长方形铁片的四角截去一个

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然后把每边折起来,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使它的底面积(阴影部分)是原来铁片面积的一半,求盒子的高.

32m 20m

一元一次方程学案(完整版)

3.1.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习重点]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问题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1、数的关系: ①比a大10的数:; ②b的一半与7的差:; ③x的2倍减去10:; ④某数x的30%与这个数的2倍的积:; ⑤a的3倍与a的2的商:; 2、基本图形关系: ①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面积为,周 长为; ②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面积为, 周长为; ③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为,面积 为; 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周长 为,若长为a的边上的高为h,则 面积为; ⑤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体积为, 表面积为; 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长方 体的体积为,表面积 为; ⑦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r,高为h,则侧面积 为,体积为; ⑧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则面 积为。3、其他关系: ①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 为元; ②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 为元; ③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 为元; ④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 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为千米; 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 12 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 练习一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①比a小7的数:; ②x的三分之一与9的和:; ③x的3倍减去x的倒数:; ④某数x的一半与b的积:; ⑤x与y的平方差:; 问题2:根据条件列出等式: ①比a大5的数等于8:; 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 :; ③x的2倍比10大3:; 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问题3: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①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②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授课计划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授课计划导 学案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 (2)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能用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或两个实数根是否相等; (4)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5)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6)能依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 (3)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通过用已学的配方法解ax2+bx+c=0(a≠0)导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接着讨论求根公式的条件:b2-4ac>0,b2-4ac=0,b2-4ac<0. (5)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整式》的第5节因式分解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练习巩固它. (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由事实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初中数学 第一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根据一元二 次方程的一般 式,确定各项系数 2.灵活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概念,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一、回顾思考: 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的 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 。 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 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 的 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 。 二、观察归纳: 观察课件上面的方程,思考它们与我们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 1、 。2 。3 。 猜想:只含有______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的______方程叫 。 注:认识一元二次方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最高次数2;(3)方程是整式方程; 思考:怎么才能判断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a,b,c 为常数, 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c b a c bx ax 、、(02=++是常数0a ≠)的形式,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c bx ax 、、2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b a 、分别叫做_________和_________。 练习:把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538)1(2+=x x (2))2(2)2(3-=-x x x 注意: (1)二次项系数0a ≠ (2)一元二次方程地一般形式不是唯一的,但习惯上都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整数。 (3)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等都是针对一般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应用之行程问题》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应用之行程问题》学案 核心素养 1.能看懂一次函数图象呈现的行程信息,会分析行程过程. 2.经历观察、对照、分析、想象、验证等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会解决“函数图象型行程问题”.会通过动手画简易草图分析行程的动态过程,并能构建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行程问题. 【学习重点】准确地从函数图象中读取、理解行程信息,并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对应函数图象,结合行程图,分析理解行程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小潘同学1000米跑步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二、例题讲解 类型一:表示距同地距离 例1: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出发1.5h两人相遇 B.乙的速度是10km/h C.乙追上甲时离出发点的距离 D.甲比乙晚到B地3h

追加问题:甲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相距2千米? 小结: 1.分析题应做到由“形”到“数”,由“数”到“形”. 2.“追上”就是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即由两个函数组成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 的横纵坐标. 3.常用解析式相减=两者相距多远(距同地的距离时) 练习: 1.“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总结惨痛教训后,决定和乌龟再赛一场.图中的函数图象刻画了“龟兔再次赛跑”的故事(x表示乌龟从起点出发 所行的时间,1y表示乌龟所行的路程,2y表示兔子所行的路程.下列说法中: ①“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②兔子和乌龟同时从起点出发;③乌龟 在途中休息了10分钟;④兔子在途中750米处上了乌龟.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类型二:表示两者间的距离 例2:例2:已知 A、B 两地之间有一条270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 甲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 A 地匀速开往B 地,乙车从B 地沿此公 路匀速开往 A 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 y(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 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千米/时,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 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甲车到达距 B地70千米处时,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

一元一次方程整章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事一元一次方程。 2.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重点: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找等关系列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先自学课本78—81页内容,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一. 导学 1. 书中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应怎样列算式: 2.含X 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 王家庄距青山___千米,王家庄距秀水___千米。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__小时,王家庄到秀水__小时。 3车从王家庄到青山的速度为___千米/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的速度为___千米/小时。 4.车匀速行驶,可列方程为: 5.什么是方程? 6.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二、合作探究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方程: (1)5x+3y-6x=7 (2)4x-7 (3)5x >3 (4)6x 2+x-2=0 (5)1+2=3 (6) - -m=11 2.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要说明理由. (1)9x=2 (2)x+2y=0 (3)x 2-1=0 (4) x=0 (5) =2 (6) ax=b(a 、b 是常数) 3.(1)已知2x m+1 +3=7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n-1+2=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n=__. 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x 5 x 3

(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 (2)某数的3倍减去9,等于该数的三分之二加6; (3)某数的8倍比该数的5倍大12; (4)某数的一半加上4,比该数的3倍小21. (5)某班有x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票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三、学习小结 四、作业 习题3.1第1、5题。

第二十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1) 学习目标: 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重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 导学流程: 自学课本导图,走进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现设雕像下部高x米,则度可列方程 去括号得①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方程吗?你能求出它的解吗?想一想你以前学过什么方程,它的特点是什么? 探究新知 自学课本25页问题1、问题2(列方程、整理后与课本对照),并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可列方程整理得②问题2可列方程整理得③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50,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求这个数。

3、一块面积是150cm2长方形铁片,它的长比宽多5cm,则铁片的长是多少? 观察上述三个方程以及①②两个方程的结构特征,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自己试着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展示反馈 【挑战自我】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其中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我学会了】 1、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二次项,是一次项,是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P26页例题,完成下列练习: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81 x(2))2 42= -x x x = 3+ (5 )1 ( 【巩固练习】教材第27页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教案

2010-2011学年度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电子备课 第 四 章 导 学 案 (总计13教时) 备课人:

一元二次方程(1) 一 、学习目标 1 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c b a c bx ax 、、(02 =++是常数,0a ≠) ,能说出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和常数项; 3 理解并会用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a ≠0这一条件 4 通过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学习和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二 、知识准备: 1、只含有____________ 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方程2(x+1)=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 3、方程3x+2x=含有_______ 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____ ,它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三 、学习内容 1、 根据题意列方程: ⑴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求它的边长。 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 ,根据题意,得方程_______________,这个方程含有___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 ⑵如图4-1,矩形花园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 ,如果花园的面积是24㎡,求花园的长和宽。 设花园的宽是xm,则花园的长是(19-2x )m,根据题意,得:x(19-2x)=24,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这个方程含有____________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 ⑶如图,长5m 距离与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梯子滑动的距离。(3+x )+设梯子滑动的距离是xm ,根据勾股定理,滑动的梯子的顶端离地面4m ,则滑动后梯子的顶端离地面(4-x )m ,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x )m 。 根据题意,得: 25x 342 2=++-)()(x 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此方程含有_____________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______。 2、概括归纳与知识提升: ⑴像0241922 =+-x x ,02 =-x x ,22 =x 这样的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思考感悟〗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新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预习检测 1.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方程的两边都是;②方程中只含有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都能化成,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 问题思考 1.下面的这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⑴0422=-+x x ; ⑵942=x ; ⑶3x =0; ⑷7532 =-x y ; ⑸ 13 2 =+x x ; ⑹22)1()2(-=+x x ; ⑺x x 32-=. 2.关于x 的方程0232=+-x mx 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3.若关于x 的方程 012)2(=-++x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当堂检测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①0322 =-x ;②111 2 =-x ;③013 1212=+-x x ; ④022=++c y ay ;⑤5)3)(1(2+=+-x x x ;⑥02 =-x x ; 2 x -=

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只填序号). 2.方程 0112 =++m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任何实数 B.0≠m C .1≠m D.1-≠m 3.若x x m -m +-2 2 2)(-3=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______. 4.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它的二次项系数为 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常数项为______. 5.(湛江)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5500(1+x )2=4000 B .5500(1-x )2 =4000 C .4000(1-x )2=5500 D .4000(1+x )2 =5500 ★6.把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n )x 2 -n (3-x )+1=0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二次项系数为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常数项为______.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 013)1()12 2=-+++-m x m x m (,求当m 为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 为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8.一元二次方程0)1()1(2 =+-+-c x b x a 化为一般形式后为01322=-x x -,则 c b a +的值为. ★★9.已知a 是方程0120142=+-x x 的一个根,求1 2014 201322++-a a a 的值.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配方法(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解方程:092 =-x 解:移项得,92 =x , 因此,=x .(这里实际上就是求9的平方根.) 2 (21)(3)(21)6x x x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学案(全章共10个)

x 22.1 一元二次方程(1)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学一学(阅读教材第25至26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问题1 要设计一座2m 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分析:设雕像下部高x m ,则上部高________,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问题2 如图,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 ㎡,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宽为_____________.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问题3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_______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___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_________________场。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简整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请口答下面问题: (1)方程①②③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_______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_________ 方程①②③的共同特点是: 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_______,只含有_____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的方程. 1、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是 二次项, 是一次项, 是常数项, 是二次项系数 , 是一次项系数。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 +bx+c=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 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 2 是____________,_____是二次项系数;bx 是__________,_____是一次项系数;_____是常数项。(注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0a ≠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3. 例 将方程(8-2x )(5-2x )=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练一练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 2222 2(1)10(3)23x 10x x (5)(3)(3)x x -==+=-22 x (2)2(x -1)=3y 12  x-- (4) -=0 (6)9x =5-4x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经典教学案+典型例题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 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 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 21AB x x =-= .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 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例:二次函数y=x2-3x+2与x 轴有无交点?若有,请说出交点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⑵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⑶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⑴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实数根就是对应的二次函数

c bx ax y ++=2与 x 轴交点的 . ⑵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如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记为 21x x 、) ⑶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坐标是 . 【例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1)230mx m x m --+-=. ⑴求证: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⑵若二次函数213(1)21=--+-y mx m x m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①求二次函数1y 的解析式; ②已知一次函数222=-y x ,证明: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2y y ≥均成立; ⑶在⑵条件下,若二次函数23y a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50)-,,且在实数范 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三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132y y y ≥≥,均成立,求

一次函数的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增强对一次函数性质、图象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性质、图象运用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性质、图象运用 三、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四、知识结构 (一)温故知新 变量: ; 常量: ; 1:在函数3b-2a=1中,常量是 ,变量是 ,若a 是b 的函数,则其表达式是 . 2、 自变量, 函数. 函数值. 2、下列关系式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 A. 1 2y x = B. 22y x = C. 0)y x =≥ D. 0)y x =≥ 例3、下列图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 A B C D 3、一次函数y=kx+b(k ≠0,k,b 为常数) 当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 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 (二)典型例题 例1. 直线23y x =-+与x 轴交于点A ,直线3y x =-与x 轴交于点B ,且两直线的交点为点C,求△ABC 的面积

例2、已知函数26 y x =--. (1)求当4 x=-时y的值,当x2 y=-时x的值; (2)画出函数的图像; (3)如果y的取值范围是-4≤x≤2,求x的取值范围. 五、技能训练 一、选择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B.不是一次函数就一定不是正比例函数C.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2.已知一次函数y=2x+a与y=-x+b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ABC的面积为() A.4 B.5 C.6 D.7 3.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则() 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不论x如何变化,y不变 5.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0 B.m>0 C. 1 2 m 6.结合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回答:当x>1时,y的取值范围是()A.y=1 B.1≤y<4 C.y=4 D.y>4 7.一次函数y=kx+b过点(-2,5),且它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和直线 1 3 2 y x =--与y轴 的交点相同,那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A.y=-4x-3 B.y=-4x+3 C.y=4x-3 D.y=4x+3 二、填空 1.一次函数y=2x-3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2.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 ,那么这个函数解析式是.3.如果直线y=2x+m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P(1,0) 和点Q(0,1)两点,则k=,b=. 5.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2 4 3 y x =-+平行,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6.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2=bx+k的图象经过 第 象限.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1) 学习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本章前言,了解本章学习内容。 2、在小学我们学过方程吗?什么是方程?请举出两个方程的例子?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2)x+3y=6()(3)3x-6 ()(4)1+2=3 ()(5)x+3>5 ()(6)y=5 ()3、在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阅读课本P79-80结合图形思考下列问题: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试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 (2)完成书中填空后再填写下表: (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试列出方程)(4)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 6、完成课本P84习题3.1 第1题。 二、课堂展示 三、分组联动 1、列式表示:①比a小9的数;② x的2倍与3的和; ③ 5与y的差的一半;④ 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 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3)x的5倍比x的相反数大10;(4)x比它的倒数小4; (5)已知x-5与2x-4的值互为相反数; 3、完成课本P84习题3.1 第8题。 四、课堂检测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不求解,每题20分,共100分) (1)12与x的差比x的2倍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解: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 (4)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 解: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 (5)某足球场的周长为344米,长和宽之差为36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解: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则长为(x+36)米,可列出方程 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六、拓广探索 课后完成课本P85 第10、11题

最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章学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一课时变量与常量 学习任务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3.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素读检测 1.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 km,行驶的时间为t h,填写下面的表格,s的值随t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如果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3.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问题辨析 1.上面4个问题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说一说其中哪些量的数值是变化的,哪些量的数值是不变的? 2.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⑴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⑵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⑶运动员在4000m 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 (s )与跑步的速度v (m /s )的关系: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⑷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 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 (元)之间的关系:,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当堂检测 1.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若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对于等式s =v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 ,v ,t 三个量都是变量 B.s 与v 是变量,t 是常量 C.v 与t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与t 是变量,v 是常量 2.在△ABC 中,它的底边长是a ,底边上的高为h ,则△ABC 的面积ah S 2 1 =,当高h 为定值时,上述式子中( ) A.S 、a 是变量,21、h 是常量 B.S 、a 、h 是变量,2 1 是常量 C.a 、h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是变量,2 1 、a 、h 是常量 3.某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100个零件,则工作效率η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数100和η,t 都是变量 B.数100和η都是常量 C.η和t 是变量 D.数100和t 都是常量 4.汽车离开甲站10千米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 小时,则汽车离开甲站所 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式是( ). A.1060s t =+ B.60s t = C.6010s t =- D.1060s t =-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二课时 函数 学习任务 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 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素读检测 1.如图是某日的气温变化图: (1)气温T 随着t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第六章_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导学案 (共11课时)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科目:七年级数学备课人:王淑轶 【教学目标】 1.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掌握用尝试检验方法求方程的解的思想方法; 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初步认识方程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教学难点】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列方程解下面的应用题: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x本笔记本,根据题意得: 1.2x=6 解得:x=5 答:小红能买到5本这样的笔记本。 2.结合上题的解答,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有哪些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1.阅读课本1页“第6章导图”内容,试分别用算术法和方程法解答: 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客车? 算术法:方程法: (328-64)÷44 解: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根据题意得:=264÷44 44x+64=328 =6(辆) 解得:x=6 答:还要租用6辆客车。答:还要租用6辆客车。 2.阅读课本2页~3页“问题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小敏同学得出答案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答案正确吗? 小敏同学是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的解的。他的答案是正确的。 (2)你能列方程解答张老师的这道题吗?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

1.你用方程法得到的答案和小敏的答案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如果未知数可能取到的数值较多,或者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 果试验根本无法入手又该怎么办呢? 四、实践应用 1.课本3页“习题6.1”第1~3题。 2.补充练习: (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 (a)x-3(x+2)=6+x (x=3,x=-4) (b)2y(y-1)=3 (y=-1,y=32 ) (c)5(x-1)(x-2)=0 (x=0,x=1,x=2) (2)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不必求解。 (a)一个数的17 与3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求这个数。 (b)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 得0分。现在两队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试问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c)某商店对超出15000元的商品提供分期付款服务:顾客可以先支付3000元取 货,以后每月支付1500元,直至付完货款为止。王叔叔想用这种方法购买一台价值19500元的设备,他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付清全部货款? 五、整体感知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谈谈 你的学习体会。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要设计一座高2m的人体雕像,使它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则雕像的下部应设计多少米高? 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导出审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问题2: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个问题吗?(用线段AB表示雕像的高度,雕像上部的高度表示为AC,下部的高度表示为BC,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3:能反映问题的等量关系的是哪一句话?(根据题意导出关系式 BC2=2AC) 问题4:设雕像下部高BC=x m,请说出你所列的方程,并化简.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有什么特点? 这个方程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会设未知数,列一元二次方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概念. (3)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准确地指出各项系数.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相关概念.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1页到第2页的问题1、问题2.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先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自学参考提纲: ①问题1中,要制作一个无盖的方盒,四角都要剪去一个相同的正方形,我们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宽为(50-2x) cm,盒底的长为(100-2x) cm,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方盒的底面积3600 cm2可列方程为(100-2x)(50-2x)=3600,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②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 先去括号5000-100x-200x+4x2=3600 移项合并同类项4x2-300x+1400=0 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4) x2-75x+350=0 ②问题2中,本次排球比赛的总比赛场数为28场. 设邀请x支队参赛,则每支队与其余(x-1) 支队都要赛一场. 整个比赛中总比赛场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你列出的方程是x(x-1)=28. 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③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 去括号x2-12x=28 系数化为1(两边同乘以2) x2-x=56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观察了解学生是否会寻找等量关系,是否会化简方程. ②差异指导:简要说明问题2中单循环比赛与双循环比赛的区别,对不会寻找等量关系的学生给予辅导,说明化简方程的基本要求. (2)生助生: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研讨. 4.强化: (1)总结寻找等量关系的策略,简要指出哪些公式经常被我们作为寻找等量关系的依据. (2)练习: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 ①一个圆的面积是2πm2,求半径.πr2=2π ②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3cm,面积为9cm2,求较长的直角边的长. 1 x(x-3)=9 2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补充: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林) 第一部分: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x+2)(x+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2)(x-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2)(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2)(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a )(x+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以上结果回答: (1)x 2+3x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 2+x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2-x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 2-3x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x a b x 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就是说,对于二次三项式q px x ++2,如果常数项q 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一次项 系数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们就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分解因式。 二、典例分析 例1:分解因式 (1)267x x +- (2)232x x ++ 利用十字交叉线来分解系数,把___________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是乘法公式(x+a)(x+b)=x 2 +(a+b)x+ab 的反向运算,它适用于分解__________。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解题步骤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函数复习导学案整理版

一次函数复习导学案 一、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y=-15x + (2)y=-5x (3)y=-3-5x (4)y=x 2-(x-1)(x-2) (5)x 2-y=1 2. 当k_____________时,()2323 y k x x =-++-是一次函数; 3、已知y=(m2-m)x 1 m +,当m_______,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及其性质 1函数x m y )1(-=(1≠m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则( ) A.m <0 B.m >0 C.m <1 D.m >1 2、(2008.天津)已知一次函数y=kx -k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3、一次函数y=(6-3m)x+(2n-4)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n的范围是__________。 4.函数y=2x-3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C 的坐标是,△AOC的面积是. 三、. 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类型一、利用表格信息确定函数关系式 例题1小明根据某个一次函数关系式填写了下表: 其中有一格不慎被墨汁遮住了,想想看,该空格里原来填的数是()。 A.0 B.1 C.2 D.3 类型二.利用点的坐标求函数关系式 .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0,6),B(1,4) (1)写出表示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这条直线经过点P(m,2), 求m的值。 (3)求这条直线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