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程练习

逻辑学课程练习
逻辑学课程练习

第一章引论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张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刘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内容

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

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

c、结论的真假

d、前提与结论内容间的联系

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

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

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

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a、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b、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观点或见解

c、指思想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d、指“逻辑学”这门科学

5、被称为“西方逻辑之父”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赫拉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命题逻辑(上)

一、指出下列各复合命题的联结词,并写出它的符号公式。

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书记员的记录有错误,或是听错了,或是记错了,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没有求实的精神,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4、该厂的产品并不是像广告所讲的物美价廉。

5、A的赃款不在一号柜中,就在二号柜中;否则就是在A的公文包中。

6、三名嫌疑人中至少有一人穿43号鞋。

二、分析下列各段中包含的推理的形式,说明2-7题中哪些与题1推理形式是相同的。

1、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如果光没有质量,它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

2、一大佬进仕后,每日与门客饮宴。一日,面色不乐。客问为何。大佬答,每日宴赏,自然快乐,但不知死后是否快乐一客对道,死后一定快乐。问何故,客回答,如人死后不快乐,那死人早就跑回来了;可我们没见一个死人跑回,可见人死后一定快乐。

3、某甲一定是凶手。因为如果他是凶手,他就一定有凶器。经查,某甲持有凶器,可见他是凶手无疑。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或者大前提是全称命题,或者小前提是全称命题。已知小张陈述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全称命题。可见小张陈述的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不是全称命题。

5、语言是生产资料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语言是生产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了。

6、这个推论形式是非有效的。因为一个推论只有形式有效,其结论才真实可靠。而这个推论的结论不是真实可靠的。

7、唐太宗曾对他的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三、分析下列案件材料,回答问题

1、某小区居民甲的手机丢失。综合各种情况,已知:

(1)如手机不是在家里丢失的,那就一定丢失于小区、上班路上,或者在工作单位;

(2)当天上班刚出门,曾接听一朋友的来电;

(3)小区内治安良好,居民间关系友好,如有物丢失,就会有失物招领启示;

(4)小区未见手机招领启示;

(5)甲当天在工作单位,只在自己的工作间独自工作,未使用手机。回家后发现手机没了,再回工作间也未见到手机。没有其他人能够进入该工作间。

根据上述事实,可知甲的手机在何处丢失写出推理过程。

2、北宋着名书画家米芾,精于鉴别,擅长仿古。他临摹的古画几可乱真。

一天,一个人拿了唐代大画家戴嵩的《牧牛图》到米家售卖。米芾看了一会,认定是真迹,但又不肯出高价成交。他让卖者将画留给他再看两天,以便仔细琢磨一下画的真伪。那人走后,米芾就仿画了一张,自以为毫无破绽。两天后,卖画人来了。米芾将自己画的那张画掷还给他,说是赝品,不想买了。不料那人只将画扫了一眼,就大叫说,你这是用摹本偷换了我送来的真品。他拉住米芾就要去告官。米芾自知理亏,忙问那人怎么认出是假的。那人说,戴嵩画的牛眼睛中,

似乎还有牧童依稀晃动的身影,这是其独到之处。米芾的摹画虽然很像,却缺少这一神来之笔。因为米芾太心急了,临摹时就不可能注意到这关键的地方。米芾只好承认错误,退还画作。

卖画人的话中包含着一个推理,正是这个推理使米芾心服口服地认错退画。请写这个推理来。

3、1997年5月的一天,某化工厂工人牛某持刀冲进该厂厂长办公室,用刀指着厂长大声嚷嚷:你再不顾工人的死活,不解决工厂的安全生产问题,就一刀捅了你!随后拖着厂长往车间走。闻声赶来的保卫处长将牛某抱住拖开。厂里随后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以牛某涉嫌故意杀人未遂予以立案并开展侦查。侦查人员讯问牛某时,牛某不承认自己有罪。侦查人员就让其进一步陈述。牛某称自己拿刀冲进厂长办公室只是吓唬一下厂长,根本无意杀他,目的是让厂长知道工人的厉害,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因为在这以前工人们曾多次提出上述问题,厂长总是置之不理。他进一步辩解说,当时他拿刀去找厂长是公开去的,并且边走边喊。要是真的想杀人,还能喊吗讯问后,侦查人员对事情发生的前后情况和该厂的生产环境等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确认牛某所述属实,牛某无杀人故意,不构成杀人未遂。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释放牛某。

牛某用了何推理为自己不是为了杀人辩护

4、某日,某单位发生一起投毒案,包括主任在内的九个人吃过早饭后,突然昏迷不醒,上吐下泻,其中二人于次日死亡。侦查人员经调查了解和检查化验,对案情作了如下分析:

(1)发病人员面色发黄、上吐下泻、嘴发干、眼睛发红、大便发黑、小便发红、口吐黄水、手指发青,可以肯定是中了毒。

(2)发案的头一天晚上下大雪,夜间一、二点钟才停。次日凌晨有三人扫雪,未发现后院及周围雪地上有足迹。因此断定,不是单位外的人投的毒。

(3)该单位早饭吃的是麦片稀饭。经将麦片与水搅和化验,未发现毒素。因此断定,毒物是另外投入的。

(4)经对当天所剩稀饭进行化验观察,发现内有红砒霜,从而又证明,中毒是因食用红砒霜所致。

侦查人员在分析研究该案情时,应用了哪些推理

5、2001年11月,美国发生炭疽信件事件。联邦调查局(FBI)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毯式调查,将怀疑对象圈定在30多名科学家身上,其中包括48岁的生物武器专家哈特希尔。由于FBI的公开调查,哈特希尔先后丢掉了国际科学应用公司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职务。FBI的理由是:

(1)FBI基本认定,只有生物化学专家,且曾在实验室工作,才会是炭疽恐慌制造者。哈特希尔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2)炭疽信件中有两封的回信地址是“Greendale School”。除非不是炭疽恐慌制造者,他才不会知道这个地址。哈特希尔在津巴布韦学习时就住在Green dale School附近。

(3)只有熟悉细菌培育的人,才能制造炭疽恐慌。1997年,哈特希尔曾向专栏作家透露“如何获取原料培养细菌”;1998年,他说“恐怖分子能够用在超市买到的材料,在自家厨房里培育出致命细菌”。

(4)只有熟知炭疽信件装置程序式样的人,才是炭疽恐慌制造者。哈特希尔1999年曾研究如何将模拟炭疽的细菌放入标准信封中,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装2·5克;超过此数的信封就会膨胀凸起。炭疽信件袭击中,寄给参议员莱希的信中就不多不少放了2·5克炭疽粉末。

(5)如果不能接触炭疽病菌,是难以制造炭疽恐慌的。哈特希尔在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工作时,有机会接触炭疽病菌。

(6)哈特希尔曾自己报名参加联合国派往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小组。武器核查小组成员多由美国政府指定。毛遂自荐的人非常少。FBI认为,如果自荐参加武器核查,一定别有用心。他们怀疑哈特希尔动机不纯。

从推理的角度看FBI的指控,哈特希尔冤不冤

四、综合运用推理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某案件发生后,刑警们进行了艰苦的调查工作,最后将嫌疑对象锁定在甲、乙、丙、丁、戊、已等六人身上。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这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单独作案。但到底是谁,由于证据尚不充分,大家意见不一。在案情讨论会上,几名刑警发言后的结论是:

A:作案人不是甲,就是乙。

B:作案人不是甲,就是丙。

C:如果作案人不是戊,就一定是已。

D:作案人决不会是甲。

案件破获后发现,该案的作案人确实是先前锁定的六嫌疑人之一,但这四名刑警的结论中,只有一人是正确的。那么,该案的作案人是谁写出推理的过程。

2、在某一案件中,对四个嫌疑人中到底哪一个是作案人,刑警们的预测是:

A:作案人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B:如果丙不是作案人,丁也不是作案人。

C:甲不是作案人。

破案后发现,刑警们的预测中,只有一句是对的。作案人到底是谁呢

3、某公安机关刑侦组的六位侦察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相互配合,多次侦破疑难案件。组长发现,如果进行合理调配,他们的工作效率将更高,配合默契将更好。在安排一个专案组的成员时,他总结出以下规律:(1)或者如果A参加则B也参加,或者C参加。(2)如果D参加,那么如果B参加,则E也参加。(3)或者C不参加,或者F也参加。这一次,又要成立一个重案组。F因另有任务,不能参加;A和D正好休假期满,可以参加。那么这个重案组将会由哪几位侦察人员组成

4、110报警台接到升鹰小区个体店主甲报案,他的小店被盗。在审讯三名嫌疑人乙、丙、丁后,警方确定了如下事实:盗案发生之日,乙、丙、丁三人都到过该店,此外再无他人来过;如果乙有罪,则他恰好有一个搭档;如果丙无罪,丁也无罪;如果恰好两人有罪,则乙是其中之一;如果丁无罪,则丙也无罪;此案不是三人作案。

警方将对谁提起诉讼

5、在某案件中,已确认的事实如下:只有破获3·17号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3·17号案件没有破获;如果甲不是罪犯,则甲的供词是真的,而甲说乙不是罪犯;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而乙说自己和丙是好朋友;经查,丙根本不认识乙。

上述陈述可逻辑地推出何种结论

6、已知命题:(1)甲与乙只有一人能进入复试;(2)如果甲没有进入复试,则乙就进入复试;(3)如果丙没进入复试,那么甲就进入复试;(4)只有丁进入复试,丙才进入复试。

上列命题中,(1)(2)假,(3)(4)真,由之可必然得出何结论

五、快速读下列各题,并按提问找出一个最恰当的选项

1、“如果甲的成绩优秀,那么乙或者丙的成绩也优秀。”如果上述陈述为真,那么以下哪一项也必定为真

A、只有甲的成绩优秀,乙或丙的成绩才优秀。

B、如果乙和丙的成绩优秀,那么甲的成绩也优秀。

C、如果甲的成绩不优秀,那么乙和丙的成绩也不优秀。

D、如果乙和丙的成绩不优秀,那么甲的成绩也不优秀。

E、只要甲的成绩优秀,乙和丙的成绩就优秀。

2、命题:(1)只有甲组有的学生没学过逻辑,乙组所有学生才学过逻辑;(2)甲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并且乙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3)或者甲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或者乙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

已知上述命题中有两个为假,可推得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甲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乙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

B、甲组所有学生没学过逻辑,乙组有的学生没学过逻辑。

C、甲组有的学生没学过逻辑,乙组所有学生学过逻辑。

D、甲组有的学生学过逻辑,乙组有的学生学过逻辑。

E、甲组有的学生没学过逻辑,乙组有的学生没学过逻辑。

3、如果一名律师在陈词时抓不住要点,那么他肯定没学过逻辑学。

若要上述论断成立,必须以下列哪一项为前提

A、该案胜诉也难获大利,律师陈词时就会胡言乱语。

B、律师的被代理人本身违法,律师陈词时当然抓不住要点。

C、当好一名律师,确实需要学好逻辑学。

D、运用逻辑知识于诉讼活动中,就能使法庭陈词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E、不学逻辑学也能当好律师,打赢官司。

4、在一次刑侦行动开始前,在一名组长人选问题上争论激烈,最后由刑侦队长主持投票决定。队长提醒大家:“今天必须选出这名组长。按照大家提名,要么选A,要么选B。请各位不要投弃权票。”

以下选项中,由队长的话中推不出的结论是哪一项或哪几项

A、或者选A,或者选B。

B、如果选A,就不能选B。

C、在A、B二位候选人中,能并且只能选一位。

D、或者选A,或者不选B。

E、选票上不能同时填上A、B二人的姓名。

第三章命题逻辑(下)

一、证明下列公式是否为NP系统的有效推理

1、p→(q→(p∧q))

2、(p→(q→r))→(q→(p→r))

3、(p∨(q∨r))→((p∨q)∨r)

二、用真值表判定下列各组命题形式间为何种关系

1、只有p才q;如果p则q

2、如果非p,那么q;p或者非q

3、或者p,或者q并且非p;p或者q,并且p或者非p

4、p且非q;非p或者q

5、p或者q,并且非p;如果p那么非q,并且非q

三、用真值表法判明下列公式是否为重言式

1、p→(q→(p∧q))

2、( p∨q)∧(p∧q)

3、(p→q)→((r→q)→((p∨r)→q))

四、用归谬赋值法判明下列公式是否为重言式

1、p→(p∨q)

2、(p∧(p→q))→q

3、p→(q→(p∨q))

4、(p→(q→r))→(q→(p→r))

5、(p∨q)→(q∨(p→q))

五、试运用命题逻辑NP系统的推导规则,对下列各题作形式推演,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1、如果他仅有正当的微薄收入,却购买了高档商品房,那么他一定继承了一笔钱财;而只有当他有一名富有的侨居外国的亲戚,他才能继承一笔钱财;他没有富有的侨居外国的亲戚,但却购买了高档商品房。

2、如果陈新作案,他必须有作案动机且有作案时间。在案发当天,陈新正在外地与人商谈合同文本,有多人证明。他不可能既在外地谈判又在本地作案。

3、如果本案是内部人员所为,那就只有某甲或者某乙二人有嫌疑。如果是某甲作案,则难以说明现场为何能收拾得如此干净。一个生活随便、行事粗疏的人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4、如果疑犯是从正门进去的,并且门卫对每个进出的人都进行了登记,那么就不需要在登记材料之外去寻找作案人。而事实上,门卫对每个进出的人都作了详细登记,而所有被登记的人都被排除在作案人之外。

第四章词项逻辑(上)

一、分析题

1.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些是标有横线的词项的内涵或外延

(1)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形成并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相互尊重、救死扶伤等。

(2)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

(3)“经”,是我国古籍的通称;凡带有原理、原则性质的着述,皆可称作“经”。现在所指的“十三经”,是经历各代到宋代时候才逐步形成的。它指的是《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礼》、《仪礼》、《礼记》、《诗经》、《书经》、《易经》、《孝经》、《论语》、《孟子》。

(4)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六大学科。

(5)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指出下列标有横线的词项属于哪些种类

(1)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2)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人。

(3)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5)无锡是风光秀丽的着名旅游城市。

3.指出下列各组词项之间的外延关系,并画出相应的欧拉图。

(1)A:联合国成员国B:中国C:美国

(2)A:劳动模范B:农民C:共产党员

(3)A:语言B:文字C:语法

(4)A:北京B:上海C:中国

(5)A:河南人B:湖北人C:中年人D:青年人E:大学毕业生

4.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科学。

(2)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3)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每季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4)实验不是科学认识的唯一方法。

(5)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5.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一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2)汉语的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之分;复句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之分。

(3)我省自然条件极为复杂,有山区、丘陵、平原,也有林区、棉区和粮区。

(4)今天参加劳动的人有学生、工人、干部和大学生。

(5)邮件分为航空的、国际的、国内的、快件等。

6.对下列词项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1)判断(2)大学教师(3)教育部(4)小说(5)经典着作7.下列词项的限制与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将“学生”限制为“中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

(2)将“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概括为“品德”。

(3)将“中国”限制为“河南省”,概括为“社会主义国家”。

(4)将“省人民代表大会”限制为“县人民代表大会”,概括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将“森林”限制为“大兴安岭森林”,概括为“树木”。

8.在下列三个命题中,“甲班学生”是否表达集合词项为什么

(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刘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二、图解题

1.已知概念A与概念B交叉,概念B真包含C,请用欧拉图表示概念A与概念C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

2.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标有横线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小晶晶是小学生(A),她表姐是中学生(B),并且是三好学生(C),小晶晶的父亲是工人(D)。

3.在A真包含于B并且A与C交叉的情况下,“所有B不是C”是否为真为什么

4.已知:(1)A真包含于B;

(2)有C不是B;

(3)若C不真包含A,则C真包含于A。

问:A与C具有什么关系请写出解题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三、单项选择题

1.在“杨树世界各地都有,这颗树是杨树”这个语句中,“杨树”这两个语词表达的()。

A. 都是集合概念

B.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C.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D. 都是非集合概念

2.在“禁止非司机开车”这个语句中,“非司机”这个语词表达的是()。

A. 正概念与集合概念

B. 正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C. 负概念与集合概念

D. 负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3.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那么犯“定义过宽”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 Ds等于Dp

B. Ds真包含于Dp

C. Ds真包含Dp

D. Dp真包含于Ds

4.下列限制中正确的是()。

A. 把“北京大学”限制为“哲学系”

B. 把“唯心主义”限制为“黑格尔”

C. 把“联合国”限制为“中国”

D. 把“三角形”限制为“等边三角形”

5.下列几对概念中属于矛盾关系的是()。

A. 文凭水平

B. 白色非白色

C. 优势劣势

D. 敌人朋友

6.下列定义不是语词定义的是()。

A.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四种文具

B. “四个现代化”就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C.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

社会意识形态

D. “大辟”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前对死刑的通称

第五章词项逻辑(下)

一、指出下列直言命题的种类及其主项、谓项,并说明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没有人犯了罪而不受法律惩罚的。

2、管制不是附加刑。

3、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不是中国公民。

4、有的债权是超过诉讼时效的。

5、至少有一个被告不是犯罪行为人。

6、合议庭中有的审判员是不认真听取律师意见的。

7、没有证据是未经查证属实的。

8、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中有90%投了反对票。

二、已知下列命题为真,根据对当关系推理,可能推出哪些结论

1.所有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

2.有些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处罚的。

3.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人的法定监护人。

4.这个法庭的审判员都不是不坚持原则的。

5.少数律师缺乏职业道德。

三、列出下列直接推理的过程,并根据换质、换位规则分析其是否成立

1、SAP┣OS

2、EP ┣OS

3、SAP┣O

4、SEP┣O

四、下列直接推理是何种类型的推理,写出其推理形式,并分析其有效性

1、道德规范不是法律规范,所以,法律规范不是道德规范。

2、凡被告都有辩护权,所以,有些被告人有辩护权。

3、有些律师是青年人,所以,有些律师不是青年人。

4、并非所有放火罪都是过失犯罪,所以,所有放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5、虐待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是虐待罪。

6、紧急避险是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所以,紧急避险不是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7、有些程序法不是国内法,所以,有些国内法不是程序法。

8、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所以,有些侵犯公民人身

权利、民主利罪是伤害罪。

五、运用三段论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结论是特称的,中项能否周延两次

2、什么三段论第二格前提中必须有一否定命题

3、什么三段论第三格小前提必须肯定,结论必须特称

4、为什么三段论第四格的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命题

5、有一正确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否定命题,中项在大前提中周延,问该三

段论是第几格什么式

6、有一正确的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命题,请问这个三段论的形式是怎样的

六、在前提与结论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并说明理由

1、()E()

2、()E P

S A()()I()

S ()P S()P

3、()A()

4、P()M

S()M ()O()

S E P S()P

七、以下列各组命题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得出什么结论若得不到结论,请说明理由

1、小偷小摸不是犯罪行为,小偷小摸不是合法行为。

2、凡是司法工作者都是不执法犯法的,检察官是司法工作者。

3、有的被告是法人,有的自然人是被告。

4、中国法律不是一天能读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法律。

5、凡犯罪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有些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八、写出下列三段论推理的形式,并运用三段论规则判定其是否正确,详细阐明理由

1.侵犯财产罪是犯罪,抢劫罪是犯罪,所以,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

2、诈骗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诈骗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不道德的行

为是犯罪行为。

3、民法不是刑法,刑法是法律,所以,有些法律不是民法。

4、所有证人都是精神正常的人,有的证人不是说谎者,所以,有的说谎者不是精神正常的人。

5、追求真理的人是实事求是的人,有些实事求是的人是司法工作者,所以,有些司法工作者是追求真理的人。

6、没有审判员是律师,某甲是律师,所以,某甲不是审判员。

7、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正当防卫不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所以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

8、任何犯罪行为都不是不危害社会的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九、请用审判三段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下面案例,说明审理该案的中级人民法院在使用定罪三段论时犯了什么错误

张某、孙某在一起服刑,1998年6月同时刑满获释。张某回家后,经常与谢某来往,共同策划进行抢劫。谢某向张某提供了其所在单位,常由两位女财会员人员去银行提取工资款的情况,并商定由张某、孙某出面,乘女财会人员不备,每人抢一个提包后逃跑,如果有人追,就用火枪打,如果被抓,就用刀扎。

1998年7月13日上午9时左右,张某带上三角刮刀,按预定时间去孙某住处约孙某一起作案。孙外出,不在家中,张某便一个人去早已选好的作案地点伺机行抢。当女财会人员刘某、盛某,由银行提取了工资2万多元(分别放在二人的提包内),走到张某伺机作案的地点时,张乘她们没防备,从背后将刘某提的提包夺下来,骑车逃跑。刘某当即连声呼喊“快抓抢劫的”。但因张某已跑远,没有抓住。

1998年8月6日,此案被公安机关破获。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的目标是抢2万元巨额公款,为此经过精心策划,事前指认了被抢的当事人,选定了行抢的时间、地点和逃跑路线,并准备了凶器。但由于被害人的一方没有反抗,才未使用凶器。法院于1998年9月11日,以抢劫罪判处张某死刑,对谢某、孙某也分别以抢劫罪判了刑。张、谢、孙等均以定罪不当,量刑过重提起上诉。某高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认为,认定案件的性质应当以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作为基本根据,张某作案时没有使用暴力,也没有以暴力相威胁,甚至连一句威胁的话也没有说,并未侵犯被抢人的人身权利。预谋中,主要也是策划乘人不备实行抢夺,虽曾提出如果遇到追捕即使用暴力,并准备了凶器,但实施中仍然是抢夺。最后,某高级人民法院以抢夺罪改判张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谢某、孙某也以抢夺罪分别判刑。

第六章谓词逻辑

一、写出下列命题的谓词公式

1、每一犯罪行为既危害社会又触犯刑律。

2、有的犯罪行为既判主刑又判附加刑。

3、好书是有价值的。

4、所有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水和空气。

5、每一个法律系学生都认识有些教法律的教师。

6、只有律师才同情被告王某。

7、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8、律师小王了解本案的全部案情。

9、没有法规不带强制性。

10、任一自然数后有自然数相继。

二、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自由变元

1、x y(Sx∧Fy→Ryz )

2、x(Dx∧Dz∧y z(Dy→Ryz))

3、x(Dx∧Fx)→y(Dy→Ryx)

4、x z(Sx∧Fx)→Rxy∨Rxz

三、运用LNP系统的有关知识证明下推理是否成立

1、没有法官喜欢任何犯罪分子,所有贩毒分子都是犯罪分子,所以,没有法官喜任何

贩毒分子。

2、区法律委员会的委员都是法学家或立法专家,区法律委员会的法学家都在大学任教,区法律委员会的立法专家都住在法苑大院。所以,任一未住法苑大院的区法律委员会委员都在大学任教。

3、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有犯罪动机,有些嫌疑人有犯罪动机,因此,有些嫌疑人是犯罪分子。

4、凡法学教授都是法学博士,有的法学教授精通中外法制史,所有精通中外法制史的法学教授都是法学家。所以,有些法学教授是法学博士的法学家。

5、某甲会开汽车;某乙只认识不会开汽车的人;,如果甲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乙的证词(乙说甲是本案作案人)是真的;如果乙的证词是真的,那么乙认识甲。所以,甲不是本案作案人。

6、任何警官不喜欢任何怕死的士兵,有的人喜欢有的怕死的士兵,所有参战的勇士都是警官。所以,有些人或没参战或不是勇士。

7、某律师谦虚且有能力,所有有能力或者有成就的人都不是默默无闻的。所以,有些人谦虚并且不是默默无闻的。

8、有的儿童是大学生,没有一个儿童是律师,因此,有的儿童是大学生但不是律师。

9、所有A班新生都与熟悉的任何人(Dxy)打招呼(Exy),而A班新生都不同非本院任何人打招呼,所以,所有A班新生只熟悉本院的人。

10、有些犯罪分子崇拜任何冒险者,没有一个犯罪分子崇拜任一诚信守法者,所以,没有一个犯罪分子是诚信守法者。

第七章归纳推理

一、在下列推理中,哪些是演绎推理哪些是归纳推理并说明理由。

1.杨树有光合作用,槐树有光合作用,榆树有光合作用,所以,绿色植物都有光合作用。

2.凡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16能被2整除,所以,16是偶数。

3.硝酸钠能溶解于水,硝酸钾能溶解于水,硝酸铵能溶解于水,硝酸钙也能溶解于水.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钙全部是硝石。可见,硝石均能溶于水。

4.如果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那么宇宙飞船上宇航员的生活也要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尽管他们在密封舱里,没有习以为正常的昼夜交替,但也要通过仪表和控制台使之同地球上生活的人的睡眠习惯一致。否则睡眠不好,他们会感到精疲力尽,而无法进行工作。

5.中国的医务工作者经过调查发现: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要比不吸烟者的发病率高;许多外国医务工作者经过调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可见,不论国内国外,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都要比不吸烟者高。

二、用完全归纳推理能否得出下列结论为什么

1.人人都有思维能力。

2.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

3.24~28之间没有质数(质数是只能被l和自身整除的数)

4.在三段论推理中,两个特称判断作前提,得不出必然结论。

5.我国从秦末以来的历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每次都给了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但最后都失败了。

三、下列各段议论应用的是什么归纳推理

l.一位老师傅想考他的两个徒弟,看谁更聪明。便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给你们每人一簸箩花生去剥皮,看一看每一粒花生米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看谁能先回答我的问题。”大徒弟把一簸箩花生端回家,从早上剥到傍晚,才把花生剥完,急忙去向师傅报告,到那里一看,师弟早已在那里了。原来,师弟只是把簸箩里的各类花生:肥的、瘦的、大的、小的、三个仁的、二个仁、一个仁的,分别拣了几粒剥开皮,就知道全部花生仁都是粉衣包着的。

2.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个石灰岩洞,人们带着牛马等高大牲畜通过岩洞从未发生问题,但是狗、猫、鼠等小动物走进洞里就倒地死去。人们进一步研究得知:小动物之所以死去,是因为头部靠近地面,而地面附近沉积大量二氧化碳,缺乏氧气。这样人们就懂了:石炭岩洞的地面附近缺氧会造成头部离地较近的各种矮小动物死亡。

3.我国大诗人白居易5、6岁就能作诗,9岁就通声律,活到74岁;德国大诗人歌德8岁能用德、法、意等国语言进行读和写,23岁到26岁时就写成了《浮士德》的初稿,他也活到83岁才离开人世,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10岁入大学,14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活到70岁。这些情况说明,智力早熟者也可以长寿。

4.在人类社会中,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都是有阶级性的,所以,在一切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上层建筑都是有阶级性的。

5.某厂生产出2000台电冰箱,检查员对其质量进行抽查。他们任意地抽查了1000台冰箱,发现其中有950台是合格产品,50个为不合格产品。于是他们进行统计,计算出在抽查的产品中95%是合格产品,于是他们得出结论:产品的合格率是95%。

四、下列各题应用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分析说明。

年人们对烧热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听到农民反映:“在发病前一年,每人分到棉油十几、二十斤,那年的棉油味道不好,吃了麻口。”受到很大启发,认为病因可能是因为吃了质量不好的棉油。于是根据这个线索,进行广泛的调查,从大量的材料中了解到许许多多患烧热病的人,虽然各有不同的情况,但是他们都吃过粗棉油。于是就得出吃粗棉油是引起烧热病的原因。

2.达尔文发现,生活在相同环境里的动物,虽然完全属于不同的种类,却常常具有相同的形态。如:鲨鱼属于鱼类,鱼龙属于爬行类,海豚属于哺乳类,但是由于它们都生活在水中,却有着相同的外部形态,身体都是棱形,都有胸鳍和尾鳍。但是,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即使属于相同的种类,也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外部形态。狼、鲸、蝙蝠都属于哺乳动物,但由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外部形态完全不同,狼适合于奔跑,鲸适合于游水,蝙蝠合于飞翔。于是达尔文得出结论: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决定动物外部形态的原因。

3.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提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是磁暴的原因。

4.从前,有两位化学家从各种化合物里观察出氮重2.299克,而空气里的氮则重2.3102克。于是化学家假定:空气里的氮的多余重量,必定是一个与氮相结合的未知元素的重量。后来,化学家通过多次的实验,发现出一种新化学元素“氩”。

5.日本学者对正在哺乳的妇女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音乐试验:将120名妇女分成两组,一组使之收听通过扬声器播放的古典音乐,一组使之听不到通过扬声器播放的古典音乐,结果通过扬声器收听古典音乐的妇女比未收听的妇女,乳汁增加了20%。

6.把电铃放在玻璃罩中,通电使锤敲铃,则可以听到铃声;若把罩中的空气抽净,再通电敲铃,则听不到铃声。在这两种情况中,除了有无空气外,其他情况都相同。于是作出结论说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原因。

五、单项选择题

1.“犯罪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故意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过失犯罪也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一切犯罪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这一推理是()

A.完全归纳推理

B.简单枚举法

C.典型归纳法

D.求同法

2.有人曾把某劳改农场的罪犯分成不同的文化层次,经分析发现:罪犯中文化程度高的人特别少,而文化程度低的人特别多。就是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

犯罪率越低;人的文化程度越低,犯罪率越高。由此可见,人的文化程度的高低与犯罪率有因果关系。这一思维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共同法

D.共交法

3.下列结论不能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是()

A.父母都是O型血的,其子女都是O型血

B.中国的直辖市都是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

C.在三段论推理中,两特称前提得不出结论

D.参加本次大会代表都是中共党员

4.电视剧《廉吏于成龙》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于成龙有一天去邻县办案,途中看到两个壮汉用木板抬着一个用棉被盖面的女病人,两边还有三个壮汉随行。一路上几个壮汉不断换人抬床且显得很累。于是派人前去搜查,结果发现木板上除女病人外,还有许多金银物品。于成龙在这一断案中使用了()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剩余法

E.共交法

5.以下是关于求同求异并用法的四种断定,其中不正确的断定是()

A.求同求异并用法是一种独立的探求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

B.它是求同法和

求异法的相继使用

C.它得出的结论是或然的

D.它使用了二次求同,一次求异

第八章类比推理

一、下列议论是否含有类比推理为什么

1.毛泽东同志在分析决定抗日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时指出:属于有利条件方面的敌是小国,我是大国,属于不利条件方面的敌是强国,我是弱国。如果不估计敌小我大,就可能得出亡国论的结论;结果不估计敌强我弱,就可能得出速胜论的结论。

2.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十一、二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要把这个班带好,的确不容易……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种植长绒棉要有日照长、霜期短、气温高、雨量适度等条件。乌兹别克国家具有这些条件,能生长长绒棉。我国塔里木河两岸过去没种过长绒棉.但具有和乌兹别克相同的条件,因此有人推断:塔里木河两岸地区可能生长长绒棉。这个推断后为新疆生产建设部队的实践所证实。

4.某药品公司的工作人员曾经比较过牛黄和珍珠的形成过程。河蚌与牛都是动物,河蚌体内因进入异物并以此为核心,经过长期分泌液体形成了闪光的珍珠。牛体内因胆有结石并以此为核心,经过长期分泌液体形成了贵重的牛黄。现在知道,河蚌经过人工插片能够育珠,于是他们推论:在牛的胆内人工插片也应该生产牛黄。他的选择失去使用价值的残菜牛进行试验,结果生产出一批人工牛黄。

二、下列类比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l.在茫茫的雪原上,由于雪地上摩擦力太小,车轮只能不断地空转,前进极为困难.可是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由于早已适应了这种生活环境,只要扑倒在地,把肚子贴在雪地表面上,蹬动起作为“滑雪杖”的双脚,就能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滑行前进。人们由此得到启示,从而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极地越野车”,它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上,用转动的“转勺”扒雪前进,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50公里。

2.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两个人在集市上卖东西,一个卖枣,一个卖核桃。卖枣的大声喊道:“快来买枣啊!我的枣实在好,枣大核小,小枣无核……”,结果枣一会儿卖光了。那个卖核桃的见了一十分羡慕,便也喊道:“快来买核桃啊!我的核桃实在好,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无仁……。”结果经他这么一喊,更无人买他的核桃了。

3.在施旺和施莱登分别发现了动物和植物的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之后,施莱登叉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而且研究了细胞核与细胞其它部分的关系。施莱登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了施旺。施旺认为如果动物和植物的机体的相似不是表面的而是实质的,那么动物的细胞一定也会有细胞核。

4.我读了一篇小小说,只有1000字。文字很流畅,后来那篇小说得了奖。你写的这篇也1000字,文字也很流畅,我看也一定得奖。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在学术前沿领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较高研究深度与学术创新。 二、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4)归纳逻辑与决策(5)语言逻辑(6)中外逻辑思想史(7)逻辑应用研究 本专业是在全国逻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点之一。李廉、李志才、郁慕镛教授曾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本专业设有“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拥有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师资力量。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毕业、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推荐免试入学学生。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并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直接攻博或硕博连读学生。 3. 直博生:优秀本科毕业生。 四、学制年限 1.硕士研究生:三年。 2.博士研究生:三年。 3.直博生:学制五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课程清单,专业课程设置的详细信息见本方案附件。 A类: 政治理论学位课程: 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逻辑学》教学大纲

《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编码:04000157 制定单位:哲学教研室 执笔者:王俊涛 审定时间:2011年3月9日 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是研究理论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逻辑学的基本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假说和论证。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普通逻辑所研究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形式逻辑在整个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门科学都要应用逻辑。各门科学都有一个严密的具有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达。而这些正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容和基本形式。通过学习形式逻辑就可以把握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掌握思维分析中的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其它各门具体科学。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逻辑形式,掌握必要的逻辑规则和逻辑方法,认识逻辑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规则、论证遵守逻辑的习惯。本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写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基础性意义。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便提高理论思维的科学性。 为此,对学生在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及综合应用等方面提出的要必须牢牢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判断的基本特征、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并能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逻辑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语言形式背后,在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中,尤其是在现实语言交流的具体灵活、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敏锐地发现逻辑问题并迅速地,准确地揭露对方的逻辑错误,准确地揭露某些诡辩手法,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前期课程主要是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中国逻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的部分和西方逻辑发展史,只有学习逻辑发展史,才能真正搞清楚普通逻辑基本容的来龙去脉,更加深刻地把握各种思维形式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后期课程主要有数理逻辑。数理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普通逻辑的现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表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表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120202 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1.企业管理专业注重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构建了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民商法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范式。从改善企业管理绩效的角度对企业再造、组织文化的群体行为的变革,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组织变革与公司董事制度,企业资源规划与电子商务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注重职业生涯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研究。本专业的研究人员围绕职业生涯管理,对职业规划的发展特点、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因素、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薪酬管理、绩效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3.注重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本专业的研究人员研究现代信息组织与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以解决各种环境下信息的有效组织与检索问题;本专业研究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信息化企业竞争力的培育问题和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

统(M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开发(CAD)、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指导下,采用数据库、人工智能、多媒体、多元化信息集成等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各类企业设计、开发各种能够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二、培养目标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企业的高、中层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或者通过继续学习能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2.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和现代技术分析方法;具有在企业(公司)中从事调查研究、分析决策、组织管理或者在高等学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中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 3.此外,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并鼓励学习第二门外国语(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南京大学逻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XX修订版]

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南京大学逻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XX修 订版]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在学术前沿领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较高研究深度与学术创新。

二、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 (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 (4)归纳逻辑与决策 (5)语言逻辑(6)中外逻辑思想史(7)逻辑应用研究 本专业是在全国逻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点之一。李廉、李志才、郁慕镛教授曾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本专业设有“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拥有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台湾“殷海光逻辑奖学金之友联谊会”在本专业设有“殷海光逻辑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逻辑学研究生,至xx年已颁发十五届。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毕业、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推荐免试入学学生。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特制定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达到上述目标的具体要求是: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科学理论,解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新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遵纪守法,热爱祖国。 2.学术型研究生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攻读的研究方向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熟悉本研究方向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对相关学科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必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在二级学科下设定。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注意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应考虑本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密切关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并力求体现前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三、学习年限 我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 学术型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弹性学习年限为2.5至4年。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前1.5年用于课程学习,后1年用于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社会调查、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弹性学习年限为2至3年。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前1年用于课程学习,后1年用于实习、实践、社会调查、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 研究生逾期不能毕业者,按《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处理。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精而新”的要求,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要重视专业基础学位课程的教学,加大其学时比重,适当压缩专业课程,按宽口径原则设置课程。 政治理论课程和外语课程的设置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灵活性原则。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考虑财经院校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中,应根据分类培养的需要,灵活设置学术类和应用类模块课程。学术类课程注重理论研究,应用类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3.个性化原则。根据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本人的实际制订研究生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4.创新性原则。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课程设置

软件学院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遵循下述基本原则,即创新性、复合性和工程性,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技能培训课程、项目管理课程等。为加强软件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求不少于二分之一的课程采用双语(或英语)教学。 (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 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 ●组合数学(74100043)3学分(考试) ●经济数学(74100093)3学分(考试) ●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 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 ●算法分析与设计(74100033) 3学分(考试) ●面向对象技术与应用(74100012) 2学分(考试) ●软件项目管理(84100062) 2学分(考试) ●软件体系结构(74100152) 2学分(考试) ●软件过程改进(84100072) 2学分(考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74100022) 2学分(考试)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74100102) 2学分(考试) ●软件测试技术(74100132) 2学分(考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74100172) 2学分(考试) ●软件度量技术(74100142) 2学分(考试) ●数据库管理技术(74100062)2学分(考试) ●软件平台与中间件技术(74100082)2学分(考试)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74100072)2学分(考试) ●软件需求工程(8410010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可用必修课程中的专业课代替,

(完整版)逻辑学教程

逻辑学教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一、“逻辑”的含义 ?Logic ?在中国古代为“名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 1、含义:⑴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⑵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者看问题的 ⑶人们的思维的规律性 ⑷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 ㈠、逻辑学的产生 1、逻辑学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 “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2、逻辑学发源地之二:古代印度 代表作:陈那《因明正确门论》 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 3、逻辑学发源地之三:古希腊 ㈡、逻辑学的发展 1、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重演绎,轻归纳 2、17世纪的逻辑学培根著作《新工具》 3、18世纪到19世纪的逻辑学康德“形式逻辑” 第二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认识与思维 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具有概括性 3、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 二、逻辑形式与逻辑规律 1、所有S都是P

2、如果p,那么q 3、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是M 所以,所有的S都是P 4、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三、演绎性与可靠性 1、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形式有效,前提真实 2、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三节逻辑与语言 一、逻辑与语言(逻辑≠语言) 逻辑是思维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 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便于交流、沟通 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 1、对象语言:作为讨论对象的语言 2、元语言:用来讨论对象的语言 四、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基础性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总是不全面的) 2、属性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3、事物与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质

普通逻辑学课程建议

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七门基础课程之一,是哲学、法学、中文、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逻辑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思维的基本结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增强论证的逻辑学、语言的表达效果和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还为学习其他学科提供必要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技巧。普通逻辑学课程在现在各个高校广为应用,且是毕业生编制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应该加强逻辑学课程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基本素质,推动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论抽象,难以理解 逻辑学的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学科内部构建专业性很强,是一个对思维力的训练,通过词项,形成命题,进行推理,成为课程讲解的重点,逻辑学是通过外在语言现象研究其本质规律的,需要从长远考虑和规划,不能追求短时间的教学效果,要求较好的切全面的逻辑学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激发逻辑意识。然后,日常学习中我们习惯了读、背的模式,对逻辑学这种讲究脑力思考的学科接受起来较难,这种教学法是行不通的,逻辑知识不是单靠记忆就能学会的,逻辑学士一种对思维的掌握和运用。因此要增强思维方法的教学,不仅要教授逻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所谓的“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逻辑学教学中,需要设当增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容。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兴趣是让人产生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同过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课程讲授时,有意的引入一些逻辑小故事,或是贴近客观实际的生动案例,以提高学生对逻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减少对逻辑学的危惧情绪,跳动脑细胞,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让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所学理论,灵活掌握知识要点。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更好的寻求知识、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感悟到逻辑无处不在,增加其亲近感,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直在讲台教授,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意识,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甚至很多学生更本没有听进耳朵里,。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必须的。由教师提出问题,此类问题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乐于回答富有挑战性的。答案不止一个,只要言之有理,鼓励多向思维。学生可以走上讲台演讲,进行分析判断,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公众、上台发言的勇气,并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课堂模式,可以加快学生的适应力。 四、加强对讨论法的运用 通过小组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可以虚心听取他人的不听意见,通过对小组讨论的总结,还可以培养学生科研论文的基本能力。因此,讨论法乐意进一步实施,增加讨论法的运用,但是要保证讨论法的质量,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讨论结束后必须进行认真地总结,真正的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课外沟通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相信我们会学的更好,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逻辑学课程练习

第一章引论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张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刘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内容

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 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 c、结论的真假 d、前提与结论内容间的联系 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 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 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 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a、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b、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观点或见解 c、指思想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d、指“逻辑学”这门科学 5、被称为“西方逻辑之父”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赫拉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命题逻辑(上) 一、指出下列各复合命题的联结词,并写出它的符号公式。 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书记员的记录有错误,或是听错了,或是记错了,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没有求实的精神,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4、该厂的产品并不是像广告所讲的物美价廉。 5、A的赃款不在一号柜中,就在二号柜中;否则就是在A的公文包中。 6、三名嫌疑人中至少有一人穿43号鞋。 二、分析下列各段中包含的推理的形式,说明2-7题中哪些与题1推理形式是相同的。 1、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如果光没有质量,它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

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科社)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0302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应当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全面管理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诸方面,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比较系统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外国语水平,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良好的政治素质、充分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拥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独立地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党政机关的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第一年,着重学习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第二年,着重学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做好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第三年,着重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并完成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任务。 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期限为四年。 学习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经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提前一年撰写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并毕业。 凡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但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先取得毕业证书;在两年之内重作论文、重新申请答辩,通过答辩后方能获得学位。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现设四个研究方向: 1.社会主义基础理论 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现象的存在与发展,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当代中国所必须面对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一研究方向把理论经济学、历史唯物论、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架设一座逻辑的桥梁。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余金成教授。学术骨干为王永志副教授。其中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博士学历。体现本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专著《21世纪: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世纪》(余金成为第一主编,获天津市1996年优秀专著三等奖),《马克思“两大发现”与现实社会主义》(余金成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哥德巴赫猜想》(余金成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论文《从宏观上认识公有制市场经济的建立》(余金成,《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6期),《全球化视角下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余金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4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相协调的角度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作了奠基性的论述。研究这一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全面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要求。宏观性、策略性、现实性、科学性和党性的统一,是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这一方向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相统一的角度立论,力图全面、有效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荣长海教授,学术骨干有孙慧敏教授、侯文莉讲师;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博士学历。 体现本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专著《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荣长海主编,

逻辑学导论课程简介

开课单位哲学系课程编号02330030 中文名称逻辑导论周学时 3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学分 3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C(哲学与心理学) 教师姓名陈波出生年月1957.8 职称教授 课程简介: 此课程试图教给学生关于逻辑学的一般观念,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以及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具体内容包括: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正确的(有效的)推理、论证与错误的(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推理由命题组成,因此对命题的不同分析就导致对推理和论证的不同分析,并最终导致不同的逻辑理论。有三种不同的命题分析方法,于是也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类型:命题逻辑、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其中,命题逻辑研究由联结词决定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以及复合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词项逻辑研究直言命题(性质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谓词逻辑研究量化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这三种最基本的逻辑类型是此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重点。除此之外,本课程还要讲授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要求学生交四次期中作业,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教材: 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 周礼全主编,《逻辑》,人民出版社,1994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宋文坚主编,《逻辑学》,人民出版社,1998 宋文坚主编,《新逻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诸葛殷同等著,《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 人大哲学系,《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汉密尔顿,《数理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宪均,《数理逻辑引论》,北大出版社,1982 宋文淦,《符号逻辑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张尚水,《数理逻辑导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慕泽,《数理逻辑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任课教师简历: 陈波,1957年生,哲学博士。1984年底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1992年调北京大学 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学院主办的杂志《哲学文献》(法国巴黎)中国编委(从2000年始),教育部逻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97—1998年应邀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作访问研究;2001年,应邀到台 湾东吴大学哲学系讲学;2002-2003年,由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国家科学院、社会科学研

逻辑学 课程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试论莱布尼茨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逻辑学 班级 2009 级 学号 2009020018 学生姓名桂卫 教师张学立 2010-1-13

试论莱布尼茨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 摘要:莱布尼茨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不仅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而且是现代形式逻辑的构设者与初步奠基者。在逻辑史上他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逻辑学家。本文通过对莱布尼茨的逻辑学说的分析,试探论莱布尼兹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莱布尼茨、通用语言、数理逻辑 一、莱布尼茨的逻辑学说 莱布尼茨对逻辑问题的最早探索和最初贡献是试图沿着笛卡尔和霍布斯的思路建构所谓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用来代替自然语言的人工语言,它通过字母和符号进行逻辑分析与综合,把一般逻辑推理的规则改变为演算规则,以便更精确更敏捷地进行推理。或者说,“通用语言”是一套表达思想和事物的符号系统,利用这些符号可以进行演算并推出各种知识。在《论组合术》中,二十岁的莱布尼茨曾立志要创设“一个一般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所有推理的真实性都要简化为一种计算。同时,这会成为一种通用语言或文字,但与那些迄今为止设想出来的全然不同;因为它里面的符号甚至词汇要指导推理;错误,除去那些事实上的错误,只会是计算上的错误。形成或者发明这种语言或者记号会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可以不借助任何词典就很容易懂得它。”在1679年9月8日给惠更斯的信中他又写道,有一个“完全不同于代数的新符号语言,它对于精确而自然地在脑子里再现(不用图形)依赖于想象的一切有很大的好处。……它的主要效用在于能够通过记号〔符号〕的运算完成结论和推理,这些记号不经过非常精细的推敲或使用大量的点和线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因而不得不作出无穷多个无用的试验;另一方面,这个方法会确切而简单地导向〔所需要的〕结果。我相信力学差不多可以象几何学一样用这种方法去处理。” 综合莱布尼茨零零碎碎的设想,他的宏伟规划大体旨在创造两种工具:其一是通用语言,其二是推理演算。前者的主要使命是消除现存语言的局限性和不规则性,使新语言变成世界上人人会用的具有简明符号、合理规则的语言,规定符号的演变规则与运算规则,使逻辑演变依照一条明确的道路进行下去,进而解决所有可用语言表达的问题。 为此,莱布尼茨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寻找能够代表所有概念并可认作最根本的不可分析的符号;二是给出表述诸如断定、合取、析取、否定、全称、特殊、条件联结等形式概念的设计。关于第一方面,莱布尼茨首次设想用数目代表原初概念,而逻辑演算则用如同算术中的乘或除来代替。他认为用这种数字的不同方式排列组合,进行各种运算,就可产生无穷多的复合概念。这一思想后来改进为以素数代表基本概念,而复合词项即可借分解相应的数字成为它们的素数因子来加以分析。以“人是理智动物”为例,用素数“3”代表“动物”、“5”代表“理智”,则“人”即以“15=3.5”代表。为了更好地构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单一、僵化,课程内容重复、滞后,课程结构比例不当,对隐性课程的作用认识不够等问题。要采取明确课程体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等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对策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明确 各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来制定的。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课程目标不明确。高校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不清楚,关于人才培养方向即该专业培养人才所瞄准的未来职业门类、关于人才使用规格即同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未来使用上的规格差异、关于对人才的规范与要求即对同一培养方向的人才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的表述都过于笼统,导致了课程目标的不明确。 2.以学科为中心,课程体系单一、僵化 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计基本上采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在确立了培养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后,确立学习的科目,都是与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衔接的科目。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来设置课程的,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过分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专业之内,很难与其他专业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1]。 3.课程内容重复、滞后,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就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有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内容只是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简单延续,有时候甚至出现雷同。 由于学科课程要求知识要成熟、严谨,因此一些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特别是一些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还在进一步探索中的内容,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课程设置满足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原则却忽略了课程内容的适时性原则,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落伍。 4.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课程结构比例不当 有些学科、专业点课程体系的建构缺乏系统思想,不是以培养目标所需的人才知识结构为出发点,而是或因导师的主观认识、科研兴趣而立,或是为了照顾某人,开设一些并非必要的课程,即因人设课。二是因课设人。在缺少与课程要求相匹配的教师,又由于经费等原因也无法请到合适教师的情形下,采取“拉郎配”的方法,虽有科学系统和先进的课程体系,但是课程教学质量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限制而大打折扣[2]。 我国一般是以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学位点,并在这个基础上开设课程的。为了使研究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较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课程设置以学位课、专业理论课为主,除了一些公共必修课外,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小,毕业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理论背景和广泛的适应性,对研究生毕业后承担多学科教学与科研非常不利。

(完整word版)“法律逻辑学”课程简介

“法律逻辑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法律逻辑学 英文名称:Legal logic 课程代码:(请按课程代码排列各课程的先后顺序) 开设专业:法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请按我校教学计划安排表中的课程类型进行规范填写,即填写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等) 先行课程:法理学(本项目没有请写“无”) 内容简介:逻辑学是知识生产、交流、使用的工具,与人们的日常思维、语言表达、推理论证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知识的创新、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逻辑是知识的基础,也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和钥匙。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普及逻辑知识,训练正确思维的技能。法律逻辑学是法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为学生学习法学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法律逻辑学是培养法学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逻辑思维、思辨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法学与逻辑学存在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如法律的制定或执行、法律的研究和运用,无不广泛地涉及逻辑问题;再如司法人员的逻辑思辨、反映能力直接关系到侦查破案、法庭审理、判罪量刑等工作的质量。无论是法学工作者还是司法工作者,都应当具有丰富的逻辑知识、高度的逻辑修养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学习法律逻辑对从事法学或法律工作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该课程自2004年9月开课以来,经任课教师的多年努力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效果,并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上有所创新。近年来,为了跟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培养有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学人才,实现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的目标,法律逻辑学课程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趣味逻辑学》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向全校大学新生以选修课开出。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应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经济、管理和法律领域中的逻辑问题;处理日常思维中出现的逻辑错误,识别和驳斥谬误、诡辩。(简要概括课程内容,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参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张大松、郭新苗主编的《法律逻辑学教程》 朱秀英等主编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逻辑学学习指南》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逻辑简明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形式逻辑》。 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版(面向21世纪教材)

关于国内外大学哲学系逻辑学课程设置的调查和研究

———————————— 致谢:在此要感谢我们的导师——刘壮虎老师,在我们选题、调查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给与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得以顺利完成。同时也衷心感谢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热心支持我们工作的诸位老师和同学。本文得到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校长基金的资助,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王静 (1983– ),女,江苏常州人,北京大学逻辑专业学生。贡洁 (1984– ),女,江苏扬 逻辑教学 《哲学动态》2005年增刊 关于国内外大学哲学系逻辑学课程 设置的调查和研究 王静 贡洁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逻辑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但近年来,在国内逻辑学课时被大大压缩,有些专业甚至取消了逻辑学课程。本文通过采访一线教师、调查学生情况和阅读逻辑教学讨论文献等方法,讨论哲学、语言学研究为什么需要逻辑学;本科阶段为什么需要将现代逻辑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现阶段国内外课程开设情况对比,从而得出目前国内现代逻辑课程开设严重不足的结论。并在重点讨论原因后提出相关的课程建议。 关键词:课程设置;现代逻辑;普通逻辑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5)增刊–0095–06 逻辑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在国内,一些高校曾在哲学、法学、中文、新闻等学科中开设了相应的逻辑学课程。但近年来,上述专业中的逻辑学课时被大大压缩,有些专业甚至取消了逻辑学课程。这与逻辑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符。与之相反,在国外,无论是逻辑学自身还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北大最后一届逻辑学专业的本科生,我们选择对国内外逻辑学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和研究。力求借助我们已掌握的逻辑学专业知识,通过对相关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并为哲学系本科生的逻辑教学提供建议。 1 哲学本科生学习现代逻辑的必要性 1.做哲学为什么要学逻辑 哲学从根子上来说,就是爱智慧,是一种理性思维。做哲学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提出问题,然 后给出一些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这些概念之间发生关系,进行推理,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哲学理论。由此可见哲学是靠思维来做问题,那么如何检验思维的正确性和严谨性?概念之间靠什么来发生关系,依据什么进行推理,凭什么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不能靠经验,也不能靠实验,唯一的工具就是逻辑。逻辑学的诞生就是为了给哲学家们的思辨和推理提供普遍的可靠的方法和依据,检验前提是否正确,由前提得到的结论或者这个推理过程是否正确。逻辑学是哲学框架的基础,有了它才保证了概念的清晰和结构的严谨。 2.为什么要学现代逻辑而非普通逻辑 (1) 普通逻辑是什么 目前在各大学的本科教学中,所用的普通逻辑教科书通常分为五大部分: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和论证。概念部分有一些认识论的知识,剩下的大部分内容在中学语文课上已经断断续续地教授过。判断部分的情况和概念部分类似。推理部分

逻辑学教学大纲(终)

《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逻辑学是研究和规范思维形式的科学,是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文科的专业必修课,是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文科各专业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课程。逻辑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思维规律和一般推理方法,通过训练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思维素质,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逻辑学的学科结构和简要发展史,为逻辑学本身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应知”,也就是对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应该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二是“应会”,也就是掌握普通逻辑的知识,要能够应用来分析和解决思维实际中的逻辑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1、了解逻辑学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以及逻辑与思维、科学等方面的关系。 2、正确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尤其是各种推理的规则。 3、能够熟练运用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分析思维过程,能够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作用,知道逻辑形式的构成,明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的。 2、课程内容 (1)逻辑学的对象;(2)思维、语言和逻辑的关系; (3)逻辑学的性质、作用和学习方法;(4)逻辑简史。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逻辑”的四种含义,逻辑学的定义,思维形式和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结构。(2)领会: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学习逻辑学的方法。 第二章概念(6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概念的种类和关系;了解概念和语词的关系,熟悉定义的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