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集锦(一个培养300多种细胞人的经验总结)42819

细胞培养集锦(一个培养300多种细胞人的经验总结)42819
细胞培养集锦(一个培养300多种细胞人的经验总结)42819

细胞培养集锦(一个培养300多种细胞人的经验总结)

一、消化与吹打

版上很多朋友讨论细胞培养问题,见到很多很好的经验总结,这里说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因为一些比较特殊的原因,我自己培养接触过近300种细胞,常用于做实验的,累积有百余种,可以说遇到过许多各式各样古怪的细胞。这里挑细胞消化开始做我的第一篇专题,并不是因为细胞消化最重要,而是近期看到大家频繁讨论这个话题,我就抛砖引玉,下面几点拙见,可能与其它朋友总结的一些经验有点出入,仅供大家参考。

许多同学对细胞消化做了许多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也见到很多人的困惑。其实细胞培养,尤其是细胞系的培养,就消化而言,不是太难,做得多了,善于总结经验,就能把细胞越养越好。一般的程序步骤,细节操作,我这里就不讲了,只讲一些基本操作背后的知识,如果不对之处,欢迎指正,一起讨论:

1,其实绝大部分细胞消化的时候是只要用胰酶润洗一遍即可,吸去胰酶后,残留的那些无法计算体积的附着在细胞表面的微量胰酶在37度一般不到2min足够消化细胞(绝大部分1min不到)。对于这些细胞原则上不要用胰酶孵育细胞,连续这样传代,对细胞伤害很大。简单的程序是PBS润洗吸去,胰酶润洗吸去,然后37度消化。

2,什么算是消化好了呢?不是细胞全部成间隔分布很离散的单个圆形才算消化好了,一般你肉眼观察贴壁细胞层,只要能移动了,多半呈沙壮移动,其实已经可以了,很多人喜欢把细胞消化或者吹打成完全分离细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般能移动了,说明细胞与培养基质材料的附着已经消失了,细胞之间的附着也已经消失了,细胞已经独立分布了(虽然没有呈现很广的离散分布)。这个时候应该停止消化,不要等到看到镜下所有细胞都分离得非常好,间隙很大,才停止。细胞就是完全成单个细胞悬液,之后在贴壁的过程中仍然会聚集,这个是贴壁培养的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的一个特性,无论死活的细胞都是如此,你可

以尝试,准备100%的单个细胞悬液,贴壁后观察细胞,仍然是几个几个细胞聚集在一起。一些悬浮培养细胞也是如此,容易聚集,不要去尝试过几个小时就拿出来吹打成单细胞悬液(不要笑,这个是初养悬浮细胞的人常犯的错误,以为悬浮培养就是一个一个分开)。细胞只要能从基质上脱离下来,这个时候即使是成片的(比如Calu-3细胞),吹打不超过20次后(一般10次即可),成小规模聚集(10个细胞左右),是正常的,不要试图再去延长消化时间,或者象有的同学那样吹打1h,等待单细胞悬液出现。

3,另一个帖子里提到一个比较复杂的四步消化法,这个挺有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应该是网友自己发展出来的方法,很有参考价值。但我估计这个方法可能对付少数非常怪异的细胞才需要这么复杂的程序。我目前养过的近300株细胞里面,还没遇到这么怪异的。比如Caco2其实是很好消化的细胞,不需要胰酶孵育即可,只是有点成片分布。不要以为成片分布是自己没养好,这个视细胞而定。如果和标准形态不一致,那可能是自己没消化好导致的,但如果消化方法正确,仍然成片分布,甚至完全吹打成单细胞悬液,贴壁后仍然成片分布,这是细胞的特性,是因为贴壁过程中重新聚集了。这个时候你拼了命要去让它均匀分布,你的细胞之后会对你越来越不好。

4,比较难消化的细胞(润洗方法5min还不能消化),就以colon cancer为例,比如HCT15, LS411和KM12,这样的细胞一般需要用少量胰酶孵育,但也不需要很多,一般100 mm dish,一次最多加入500ul,就足够了,一般我加300ul。即使这样难消化的细胞,一般不超过5min,即可见细胞成片移动,就应该停止消化。一些正常细胞也会有难消化的时候,比如tsDC细胞,但也只要用少量胰酶孵育,3min左右即可看到成片沙状移动。

5,常规的细胞实验(增殖,凋亡,迁移,分化之类的),受消化影响不是很大,如果不用胰酶去孵育而使用润洗的方法消化的话(难消化细胞例外)。但少数实验,比如病毒包装,对细胞代数,对细胞状态

要求极高。这个时候,胰酶消化,就是润洗,都会对细胞包装病毒的能力有影响,传代次数一多,细胞包装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当然也有其它因素影响包装效率)。这个时候都不用胰酶消化,用一些盐溶液(不是EDTA液)即可。这些盐溶液通过影响ECM相关酶的活性,来使得细胞脱离基质附着表面,但不切割任何蛋白。

6,EDTA的作用。许多人不用胰酶,只用EDTA,或者用

trypsin/EDTA联合作用。这里要明白,trypsin切割ECM的一些负责粘连和附着的蛋白,而EDTA通过螯合Ca离子,作用于Integrin的活性,所以EDTA的作用更加温和。有的人在trypsin里添加一些EDTA,或者对付特别难消化的细胞,添加多一些EDTA,就是这个道理。一般不要试图延长消化时间(如果10min还消化不彻底的话),而应该想其它办法。

7,PBS洗涤。消化之前用PBS洗涤,是常见的操作,因为Serum 含有抑制trypsin的蛋白。但这里面也有学问可以讲,对于一些难消化细胞,那么可以配制不含Ca,Mg离子的PBS,因为这些离子也会抑制trypsin的活性。但对于绝大部分胰酶或者EDTA溶液润洗即可消化的细胞,不需要配制如此溶液。

总结下来,虽然这个帖子是关于消化的,但其实消化并不是细胞培养的关键所在(虽然很重要),关键所在是细胞来源,血清质量和水源(自己配制溶液的话)。我看到版上许多人养细胞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bottleneck没有找到,虽然通过其它方法有所改善,但仍然是事倍功半。因为人们往往注意自己的操作,总觉得自己没有经验,而忽视试剂,溶液尤其是细胞的质量,后者其实才是许多细胞培养实验室常见的问题。

从最基础的地方教起,一步一步详细介绍细胞培养技术,非常好的开门教程

常用设备

准备室的设备:单蒸馏水蒸馏器、双蒸馏水蒸馏器、酸缸、烤箱、

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专题2细胞工程 一、选择题 1.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4.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5.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自从在英国诞生后,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加速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6.既可用于DNA重组技术又可用于细胞融合技术的是( )。 A.病毒 B.纤维素酶 C.聚乙二醇 D.质粒 7.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 C.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8.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9.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来的植物一般很少有植物病毒危害,其原因在于( )。 A.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过了脱分化和再分化,进行的是快速分裂和分化

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

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简介 大规模培养技术应用简介通过大规模体外培养技术培养哺乳类动物细胞是生产生物制品的有效方法。上世纪60-70 年代,就已创立了可用于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的微载体培养系统和中空纤维细胞培养技术。近十数年来,由于人类对生长激素、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疫苗及白细胞介素等生物制品的需求猛增,以传统的生物化学技术从动物组织获取生物制品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随着细胞培养的原理与方法日臻完善,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趋于成熟。 所谓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large-scale culture technology )是指在人工条件下(设定ph、温度、溶氧等) ,在细胞培养工厂 (Cosmo Cat.No. 1101-400 or 1101-800 )或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 )中高密度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目前可大规模培养的动物细胞有鸡胚、猪肾、猴肾、地鼠肾等多种原代细胞及人二倍体细胞、cho(中华仓鼠卵巢) 细胞、BHK-21( 仓鼠肾细胞)、Vero 细胞(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是贴壁依赖的成纤维细胞)等,并已成功生产了包括狂犬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红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等产品。 在过去几十年来,该技术经有了很大发展,从使用转瓶(roller bottle) 、CellCube 等贴壁细胞培养,发展为一次性细胞培养工厂( Made by Cosmo )或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 )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第一代细胞培养技术核心问题是难以产业化或者说是规模化生产:一是在工艺生产时不能大规模制备产品;二是非批量生产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不均一性;三是难以对同批生产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大规模的细胞培养,特别是培养表达特异性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以便获得大量有用的细胞表达产物。采用玻璃瓶静置或旋转瓶的培养方法,已不能满足所需细胞数量及其分泌产物。因而必须为工业化生产开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自70 年代以来,细胞培养用生物

3D细胞培养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3D细胞培养 2021-2026年中国3D细胞培养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报告编号】CB16688 3D细胞培养行业专项报告,包括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趋势,3D细胞培养前景预测,3D细胞培养市场规模,3D细胞培养全球,3D细胞培养品牌,3D细胞培养细分,3D细胞培养产业链,3D细胞培养政策,3D细胞培养机遇和挑战,3D细胞培养竞争格局,3D细胞培养重点企业,3D细胞培养集中度,全球3D细胞培养,3D细胞培养价格,3D细胞培养进出口,3D细胞培养区域结构等 第一章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一节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2016-2020年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二、2021-2026年全球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第二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16-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二、2021-2026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第三节3D细胞培养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节3D细胞培养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三、主要产业政策解读 第五节3D细胞培养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二、技术革新趋势分析 第二章国际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国际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际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概况 二、主要国家3D细胞培养行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2021-2026年国际3D细胞培养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主要国家及地区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一、美国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分析 1、2016-2020年行业规模情况 2、2021-2026年行业前景展望 二、欧洲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分析 1、2016-2020年行业规模情况 2、2021-2026年行业前景展望 三、日韩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分析 1、2016-2020年行业规模情况 2、2021-2026年行业前景展望 四、2016-2020年其他国家及地区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分析 五、国外3D细胞培养行业发展经验总结 第三章2016-2020年中国3D细胞培养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2016-2020年3D细胞培养产能分析 一、2016-2020年中国3D细胞培养产能及增长率

大学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细胞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5分) 1.实验室的物理防护是由隔离的设备、实验室的设计、实验实施等三个方面组成,根据其密 封程度的不同,分为P1、P2、P3、P4四个生物安全等级。典型的P4实验室由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核心区组成。 2.细胞系是原代培养经初步纯化获得的以一种细胞为主的、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细胞 群体。 3.细胞株是指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 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4.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的增殖特性为缓慢性和自稳性。 5.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为贴附、接触抑制和密度抑制。 6.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基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7.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为分批培养法、连续培养法和半连续培养。 8.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材料的消毒过程中,消毒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杀死附着其上的微生物又 不损伤材料。 9.细胞生长测定的一般方法为: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密实体积、细胞鲜重或干重。 10.体外培养的细胞根据其生长方式主要分为贴附型细胞和非贴附型细胞。 11.人工种子的组分包括胚状体、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 12.细胞融合主要经过了两原生质体或细胞互相靠近、细胞桥形成、胞质渗透、细胞核融合几 个步骤。其中细胞桥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 13.花粉单倍体植株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细胞学鉴定、杂交鉴定、分子标记鉴定。 14.胚胎工程主要是对哺乳类动物的胚胎进行某种人为的工程技术操作,然后让它继续发育, 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成体动物。 15.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的方法包括:远缘杂交、延迟授粉、核置换、射线照射、花药培养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参皂甙粉是人参中重要的药用成分,以前只能从人参中提取产量极低,因而价格昂贵。 目前人参皂甙粉可以通过下列哪项技术迅速大量获取(B) A.基因工程 B.植物组织培养 C.植物体细胞杂交 D.发酵工程

细胞培养技术个人总结

总结---细胞培养 一.基本理论概论 原代培养: 也叫初代培养,指直接从体内取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的第一次的培养。 传代培养:将细胞从一个培养瓶转移到另外一个培养瓶即称为传代或传代培养。 细胞系:原代培养物成功传代后,则称之为细胞系。(如细胞系的生存期有限,则称之为有限细胞系;已获无限繁殖能力能持续生存的细胞系,称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 细胞株: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称为细胞株。 培养类型: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 细胞生长的方式:贴附生长,悬浮生长 培养细胞的形态(形态不一定,环境改变形态可能改变):成纤维性型细胞,上皮型细胞(单层膜样生长),游走性细胞(游散生长,常有伪足跟突起) 二.培养过程及要点(切记无菌操作) (一)工作环境的处理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0 % 酒精擦拭无菌操作抬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 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酒精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实验用品以70 %酒精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角取用,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吸管口切勿碰到容器瓶口 4. 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 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 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 及TPA 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5.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 CO2 钢瓶之CO2 压力。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 小时/预滤网,3000 小时/HEPA)。 6. 水槽可添加消毒剂(Zephrin 1:750),定期更换水槽的水。 (二)试验用玻璃塑料用品清洗及其消毒灭菌 清洗: (1)玻璃器皿的清洗(酸液由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配置) 浸泡—刷洗—浸酸—冲洗 (2)胶塞的清洗 刚买回的常含滑石粉等杂质,先用自来水冲洗后再按常规方法处理。2%NaoH或洗衣粉煮沸10-20分钟---1%稀Hcl浸泡30分钟或蒸馏水冲洗后再煮沸10-20分钟—晾干备用 (3)塑料制品的清洗 2%NaoH浸泡过夜—自来水冲洗--5%稀Hcl浸泡30分钟—自来水和蒸馏水冲干备用。

生化,分子,细胞试验汇总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LB液体培养基 胰蛋白胨10 g,酵母浸出物 5 g,氯化钠10 g,蒸馏水1000 ml,用 1 mol/L HCl 调节pH 至7.4,121℃高压灭菌20 min。如果需要加抗生素,则待灭过菌的培养基温度降到55℃以下后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储存液。 LB 固体培养基 在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琼脂。 DMEM细胞培养基 DMEM溶液90%(v/v),FBS 10%(v/v),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 μg/ml McCoy’s 5A细胞培养基 McCoy’s 5A溶液90%(v/v),FBS 10%(v/v),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100 μg/ml

实验试剂及药品的配制 1 mol/L Tris-HCl (pH8.0) 在800 ml的双蒸水中溶解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1 g,用浓盐酸调pH 至8.0,用双蒸水定容至1000 ml。121℃高压灭菌15 min,备用。 TE 缓冲液(pH8.0) 1 mol/L Tris-HCl(pH8.0)10 ml和500 mmol/L EDTA(pH8.0)溶液 2 ml,用双蒸水定容至1000 ml。121℃高压灭菌15 min,备用。 500 mmol/L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pH8.0) 在800 mL 的双蒸水中加入18.6 g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充分溶解后,用10 mol/L NaOH 溶液调pH 至8.0,用双蒸水定容到1000 ml。121℃高压灭菌15 min,备用。 溴化乙锭(EB) 1 g EB,加入100 ml 灭菌双蒸水中,磁力搅拌数h以确保其完全溶解,然后转入棕色瓶中,4℃保存。 TAE 电泳缓冲液(50×) 242 g Tris碱,57 ml冰乙酸,100 ml 0.5M EDTA,加灭菌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使用时稀释50倍。 10% SDS 将10 g高纯度的SDS置于烧杯中,加入约80 ml的ddH2O,68℃加热溶解,滴加盐酸调节pH值至7.2,定容至100 ml后,室温保存。 G418 (Neomycin) 用PBS (pH 7.4) 配成浓度为50 mg/ml的原液,0.22 m滤膜过滤除菌,分装储于-20℃备用。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

生技28、查找阅读有关生物技术的英文文献并翻译成中文一、名词解释 Plasmid 目的基因 单克隆抗体技术 细胞融合 基因库 问答题:

1.疾病基因治疗有哪四大策略,肿瘤的基因治疗主要有哪两种策略? 2.从cDNA文库和基因文库中获得目的基因有什么不同? 3.如何从一片嫩叶经组织培养培育出众多的完整植株? 4.开展干细胞研究对人类有何积极的意义? 5.为什么说干细胞的应用将具有广泛的前景? 6.人类基因组计划任务是什么?将解决什么问题?它对医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7.生物法处理污水或废水有哪几种常见方法?污水治理的意义何在? 8.空气污染治理与水污染治理有什么关系,常见的方法有哪几种 9.什么事生物修复技术,方法,举例说明其应用价值 10. 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试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4. 下面哪个不是生物技术包括的基本内容?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酶工程 1、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它具有高新技术的“六高”特征,下面哪个不属于“六高”? A、高效益 B、高风险 C、高势能 D、高效率 2、生物技术是以下面哪个为核心?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3、分子克隆主要是指 A、DNA的大量复制 B、DNA的大量转录 C、DNA的大量剪切 D、RNA的大量反转录 4、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的DNA末端为 A、平头末端 B、3突出末端 C、5突出末端 D、粘性末端 5、设计聚合酶链反应的引物时,应考虑引物与模板的 A、5…端特定序列互补 B、5?端任章序列互补 C、3…端特定序列互补 D、3?端任意序列互补 6、用于鉴定转化于细胞是否含重组DNA的最常用方法是 A、抗药性选择 B、分于杂交选择 C、RNA反转录 D、免疫学方法 7、下列哪些是发酵技术独有的特点 A、多个反应不能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 B、条件温和、能耗少、设备简单 C、不容易产生高分子化合物 D、发酵过程中不需要防止杂菌污染 8、不是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为 A、担子菌 B、细菌 C、酵母菌 D、霉菌 9、机械搅拌发酵罐与通风搅拌发酵罐相比,下列不属于前者特点的是 A、发酵罐内没有搅拌装置,结构简单 B、发酵罐内有搅拌装置,混合速度快 C、耗能少,利于生产 D、发酵罐内没有搅拌装置,结构复杂 10、从微生物细胞制备酶的流程一般包括破碎细胞、溶剂抽提、离心、过滤、干燥这几 个步骤。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1. 如何选用特殊细胞系培养基?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是一个好的开始。 2. 何时须更换培养基? 视细胞生长密度而定,或遵照细胞株基本数据上之更换时间,按时更换培养基即可。 3. 可否使用与原先培养条件不同之培养基? 不能。每一细胞株均有其特定使用且已适应之细胞培养基,若骤然使用和原先提供之培养条件不同之培养基,细胞大都无法立即适应,造成细胞无法存活。 4 可否使用与原先培养条件不同之血清种类? 不能。血清是细胞培养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营养来源,所以血清的种类和品质对于细胞的生长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来自不同物种的血清,在一些物质或分子的量或内容物上都有所不同,血清使用错误常会造成细胞无法存活。 5 何谓FBS, FCS, CS, HS ? FBS (fetal bovine serum) 和FCS (fetal calf serum) 是相同的意思,两者都是指胎牛血清,FCS 乃错误的使用字眼,请不要再使用。CS (calf serum) 则是指小牛血清。HS (horseserum) 则是指马血清。 6 培养细胞时应使用5 % 或10% CO2?或根本没有影响? 一般培养基中大都使用HCO3-/CO32-/H+ 作为pH 的缓冲系统,而培养基中NaHCO3 的含量将决定细胞培养时应使用的CO2 浓度。当培养基中NaHCO3 含量为每公升3.7 g 时,细胞培养时应使用10 % CO2;当培养基中NaHCO3 为每公升1.5 g 时,则应使用5 % CO2 培养细胞。 7.Hank's 平衡盐溶液(HBS)要在空气中使用,不需要CO2培养箱。原因是什么?Hank's 平衡盐溶液(HBS)和Earle's平衡盐溶液(EBS)有什么本质的功能差别? HBS和EBS 的主要差别在于碳酸氢钠的水平,在Eagles (2.2g/L)中比在Hanks (0.35g/L) 中高。碳酸氢钠需用高水平的CO2平衡,以维持溶液的PH值。Eagles液在空气水平的CO2 中,溶液会变碱,Hanks液在CO2培养箱中会变酸。如果希望在CO2培养箱中保存组织,需要用Eagles 液,。如果仅仅是清洗将要在细胞培养基中储存的组织,用Hanks液就可以了。 8. 细胞之接种密度为何?

细胞培养技术原理及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姓名:赵鹏学号:158033038 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摘要: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内组织的细胞模拟体内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文章对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细胞培养;应用;研究进展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征服疾病的关键。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内组织的细胞模拟体内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试验对象,特别是研究大型动物(奶牛)时具有耗资少的优点。但模拟体内环境仍与实际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的试验结果不可以轻易做出与体内等同的结论。 动物组织(细胞)培养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1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也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研究。20 世纪60 年代,该技术应用于水产动物的病毒分离和纯化,对于鱼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种子细胞难以完成构建复杂组织的需要,因此产生了联合培养细胞技术。联合培养下的细胞之间存在着精细的相互调控关系,因而更符合仿生学的原理且更有利于种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复杂的细胞诱导分化以及体外组织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 ]。 1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将活体组织或细胞从试验动物体内取出,放在模拟体内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无菌、适温、营养丰富)中,使高体细胞生长、发育的一种方法。按照培养的结构成分不同,将其分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及器官培养等。根据细胞是否在支持物上生长,将其分为贴壁型和悬浮型。一般来说,圆形细胞如淋巴细胞属于悬浮型,而胞体梭型(成纤维型细胞)、扁平不规则(上皮型细胞)等属于贴壁型,贴壁型细胞必需贴附在支持物表面生长。细胞培养开始于1906 年,Harrison 用蛙新鲜淋巴液培养蛙胚神经组织4 周,首次成功地利用体外培养液培养神经元,标志着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式的基本建立。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0 世纪50 年代进入繁盛阶段,细胞培养逐渐被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所应用,特别是在医学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涉及到生物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3 ]。 目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只能根据离体细胞的特点和培养条件,提供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一些基本生理条件。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细胞感染微生物后,会因被夺营养物质而导致细胞生长缓慢或停滞,甚至死亡。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一般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温度控制在37 ℃,鱼类的温度要低一些。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均不利于细胞生长甚至会导致细胞死亡。动物细胞最适宜pH一般控制在7.2~7.4,在此范围细胞生长活跃,增殖速度快,如果过低或过高性,细胞会因为细胞膜受损而死亡。细胞离体培养技术的关键是细胞培养液的设计,理想的细胞培养液可以同时解决细胞离体培养所需要的pH、渗透压、营养物质、调节物质的全部需要。细胞培养液中需含有细胞增殖、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提供能量的物质(N源、C源)、代谢调节控制的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激素)。另外,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一定量的气体(O2和CO2)。CO2具有调节pH和缓冲的作用,一般提供5% CO2。

细胞培养集锦(一个培养300多种细胞人的经验总结)

细胞培养集锦(一个培养300多种细胞人的经验总结) 一、消化与吹打 版上很多朋友讨论细胞培养问题,见到很多很好的经验总结,这里说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因为一些比较特殊的原因,我自己培养接触过近300种细胞,常用于做实验的,累积有百余种,可以说遇到过许多各式各样古怪的细胞。这里挑细胞消化开始做我的第一篇专题,并不是因为细胞消化最重要,而是近期看到大家频繁讨论这个话题,我就抛砖引玉,下面几点拙见,可能与其它朋友总结的一些经验有点出入,仅供大家参考。 许多同学对细胞消化做了许多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也见到很多人的困惑。其实细胞培养,尤其是细胞系的培养,就消化而言,不是太难,做得多了,善于总结经验,就能把细胞越养越好。一般的程序步骤,细节操作,我这里就不讲了,只讲一些基本操作背后的知识,如果不对之处,欢迎指正,一起讨论: 1,其实绝大部分细胞消化的时候是只要用胰酶润洗一遍即可,吸去胰酶后,残留的那些无法计算体积的附着在细胞表面的微量胰酶在37度一般不到2min足够消化细胞(绝大部分1min不到)。对于这些细胞原则上不要用胰酶孵育细胞,连续这样传代,对细胞伤害很大。简单的程序是PBS润洗吸去,胰酶润洗吸去,然后37度消化。 2,什么算是消化好了呢?不是细胞全部成间隔分布很离散的单个圆形才算消化好了,一般你肉眼观察贴壁细胞层,只要能移动了,多半呈沙壮移动,其实已经可以了,很多人喜欢把细胞消化或者吹打成完全分离细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般能移动了,说明细胞与培养基质材料的附着已经消失了,细胞之间的附着也已经消失了,细胞已经独立分布了(虽然没有呈现很广的离散分布)。这个时候应该停止消化,不要等到看到镜下所有细胞都分离得非常好,间隙很大,才停止。细胞就是完全成单个细胞悬液,之后在贴壁的过程中仍然会聚集,这个是贴壁培养

干细胞培养基行业进出口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干细胞培养基行业进出口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ea2960023.html, 1

目录 干细胞培养基行业进出口分析 (3) 第一节2015年出口分析 (3) 一、我国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出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3) 二、干细胞培养基行业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 (3) 三、国内外经济形式对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出口的影响 (3) 第二节2015年进口分析 (4) 一、我国干细胞培养基行业进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4) 二、进口品牌对干细胞培养基行业的促进与影响 (4) 三、国内外经济形式对干细胞培养基行业进口的影响 (4) 第三节进出口政策 (5) 一、贸易政策 (5) 一、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中国必须是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许可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5) 二、关于出口退税 (6) (2)出口退税附送材料 (7) 二、倾销与反倾销 (8)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8) 1、销售鲜活商品 (9)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届满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9) 3、季节性降价 (9)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9) 三、区域或本土保护政策 (16) 四、贸易壁垒 (16) 2

干细胞培养基行业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2015年出口分析 一、我国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出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 1 2014-2016年3月我国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出口分析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二、干细胞培养基行业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 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国外品牌干细胞培养基主要有:美国英杰、SAFC Bio、Hyclone等。 三、国内外经济形式对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出口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密集的扩大消费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常规消费”。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制约“常规消费”的瓶颈将得到缓解,只需要保持消费政策的连续性,“常规消费”就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由于灾害频发、行政垄断、进口限制和政策缺失等原因,“非常消费”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议鼓励开发防灾应急商品, 3

细胞工程学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细胞工程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cytotechnology或cell engineering):它是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或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2、看护培养(nursing culture):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促进培养细胞持续分裂增殖的方法。 3、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指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类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4、外植体〔explant〕: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器官等材料。 5、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所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6、花药培养(anther culture):将成熟或未成熟的花药从母体植株上取下,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使其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或植株的技术。(指离体培养花粉和花药,使小孢子改变原有的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形成花粉胚或花粉愈伤组织,最后形成花粉植株,并从中鉴定出单倍体植株,使之二倍化的细胞工程技术。 7、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培养过程中,有些细胞可能会分泌活性物质到培养液中,这种培养过某种细胞以后,含有细胞分泌物的培养液称为条件培养基。 8、植物脱毒:由人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植物体组织器官病原体消除,以使这些组织器官生成完整植株。 9、原代细胞系:指从机体中取出而直接培养的细胞,从一代到十代的细胞培养是原代培养,形成的整个系统叫原代细胞系。 10、体细胞杂交: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不经过有性过程,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融合产生杂种的方法。 11、胚胎培养:是指胚或具胚器官(如子房、胚珠等)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12、互补选择:是指利用两个亲本具有不同的遗传和生理特征,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具有发生互补作用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的选择方法。 13、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4、植板率:植板率是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种单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15、玻璃化冻存:是指液体转变为非晶态(玻璃态)的固化过程。 16、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当细胞在基质上分裂增殖,逐渐汇合成片即每个细胞与其周围的细胞相互接触时,细胞就停止增殖,即细胞密度不再增加,这一现象称之为接触抑制或密度依赖抑制现象。 17、非对称融合(aymmetric fusion):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某亲本的核或细胞质失活后再进行融合。 18、对称融合(symmetric fusion):两个完整的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19、胞质体:不含细胞核而仅含有部分细胞质的原生质体。 20、体细胞胚: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不管培养的细胞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 21、永久细胞系:大多数细胞系在有限的代数内以不变的形式增殖,当超过有限世代后,在体外永久存活下来发育成永久细胞系或称连续细胞系。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解答课稿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解答 1、如何选用培养基?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各种目的无血清培养的首选是AIM V培养基(SFM)。 2、为什么要热灭活血清? 加热可以灭活补体系统。激活的补体参与溶解细胞事件,刺激平滑肌收缩,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组胺,激活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进行免疫学研究、培养ES细胞、昆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时,推荐使用热灭活血清。 3、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中重要吗?它在溶液中不稳定吗? 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时是重要的。脱掉氨基后,L-谷氨酰胺可作为培养细胞的能量来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代谢。L-谷氨酰胺在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降解,但是确切的降解率一直没有最终确定。L-谷氨酰胺的降解导致氨的形成,而氨对于一些细胞具有毒性。 4、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 GlutaMAX-I二肽是L-谷氨酰胺的衍生物,将其不稳定的α-氨基用L-丙氨酸来保护。一种肽酶逐渐裂解二肽,释放L-谷氨酰胺供利用。GlutaMAX-I二肽非常稳定,即使在121磅灭菌20分钟,GlutaMAX-I二肽溶液有最小的降解,如果在相同条件下,L-谷氨酰胺几乎完全降解。 5、为什么培养基中可以省去加酚红? 酚红在培养基中被用来作为PH值的指示剂:中性时为红色,酸性时为黄色,碱性时为紫色。研究表明,酚红可以模拟固醇类激素的作用(特别是雌激素)。为避免固醇类反应,培养细胞,尤其是哺乳类细胞时,用不加酚红的培养基。由于酚红干扰检测,一些研究人员在做流式细胞检测时,不使用加有酚红的培养基。 6、如何用台盼兰计数活细胞? 用无血清培养基把细胞悬液稀释到200-2000个/毫升,在0.1毫升的细胞中加入0.1毫升的0.4%的台盼兰溶液。轻轻混匀,数分钟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活细胞排斥台盼兰,因而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死细胞。 7、如何消除组织培养的污染?

专题2-细胞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I卷(选择题)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培育的过程中不需要 A. 导入外源基因 B.离体状态 C.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2.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烟草—菠菜”——一种新型的烟草品种。下图为培育杂种植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操作不是必需的是( ) A.在融合之前除去两种细胞的细胞壁 B.原生质体先进行脱分化处理再融合 C.原生质体融合后筛选杂种细胞继续培养 D.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3.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技术的是( ) A.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单倍体育种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开辟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途径 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生产人类所需的药品 D.胚胎移植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雄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5.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给予适宜的条件,有的植物可在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直接发育出花器官 D.细胞培养产生出变异的新植株,为选择有益性状的新作物创造了条件 6.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实现对良种种畜的快速大量繁殖,以下哪项技术不具备此优点? A.基因工程技术 B.细胞核移植技术 C.胚胎分割技术 D.试管动物技术 7.在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中,需要将营养细胞的细胞壁除去,通常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解破壁法处理。如将去掉了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将() A.皱缩 B.胀破 C.呈球形 D.保持原状 8.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器官,其原因是 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D.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9.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经植物组织培养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细胞培养时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2960023.html, 细胞培养时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简析 作者:胡燕玲高习文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7期 摘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动物细胞培养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内涵逐渐的深入,随之也产生了相应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就是生产中常说的生物健康和环境因素之间的风险性问题,而且此问题已经受到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主要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及其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生物健康和环保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安全;危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6.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018-01 1 概述 目前,通常是通过动物细胞进行培养,以作为培养基质提供给病毒疫苗的生产所用,此外,许多生物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也不能缺少动物细胞的培养。随着动物细胞培养的不断深入应用,相应的生物安全问题随机出现,愈来愈受到关注。然而,实际生产中如果想将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加以控制,就需要采取比较全面的风险评估再进行确定,还要考虑细胞培养操作的类型以及细胞培养潜在的生物危害等情况。 2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 2.1 细胞培养的特点 实际生产中针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就是细胞培养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物种来源、细胞或组织类型以及培养类型三个不同的方面。 2.2 遗传修饰获得的特征 实际生产中,在实验室遗传修饰获得的重组细胞与其非重组类似物相比较,通常对生物健康和环境破坏的能力要更强一些。所以在实际评估动物细胞培养风险时,还必须确定重组细胞获得的遗传修饰特征,将其对评估的影响考虑在内。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30】克隆技术(含答案)

专题30 克隆技术 1.(2018·高考江苏卷)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 能选用的是( ) 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 .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解析:选B 。利用扦插、嫁接、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能快速繁殖种苗,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花粉粒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幼苗,其性状可能与亲本不一样。 2.(2018·高考重庆卷)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 .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 .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 -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解析:选B 。消毒主要是为了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同时要注意减少消毒剂对植物细胞的伤害,A 项正确;植物细胞融合前必须先去除细胞壁才能诱导融合,直接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能得到融合细胞,B 项错误;出芽从细胞水平上看,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分子水平上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项正确;生长素类调节剂可促进愈伤组织生根,因此生根时,培养基中应含有生长素类调节剂,D 项正确。 3.(2018·高考浙江卷)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小鼠――→甲皮肤组织――→乙皮肤细胞――→丙培养细胞1――→丁培养细胞2 A .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 .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 C .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 D .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解析:选C 。分析图示技术流程,结合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知识作答。甲过程表示从实验小鼠身上取皮肤组织小块,该过程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故A 项正确。乙过程表示将皮肤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可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消化,故B 项正确。丙过程表示由组织细胞培养到细胞系的过程,小鼠细胞是二倍体细胞,其细胞系大多数为有限细胞系,能继续培养下去具有异倍体核型的连续细胞系很少,故C 项错误。丁过程表示通过选择或纯化从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株的过程,细胞株具有异质性,故D 项正确。 4.(2018·高考重庆卷)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 淋巴细胞 B .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 .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解析:选D 。①是从小鼠脾脏中获得的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A 项错误;②中应该使用能

细胞培养各种培养基简介

DMEM、RIPA1640、F12、L15等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 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一、基础培养基 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营养物质。最广泛应用的培养基是Eearle`s MEM 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3种必须氨基酸、8种维生素。而Ham`s F12 也包括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的范围亦很广,另外常规含有无机盐和代谢添加剂(例如核苷酸)。MEM/F12 这两种培养基各取1/2,形成神经生物学最通用的培养基。Dulbecco`s改良培养基——DMEM,现应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胞,同MEM 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但浓度高出2~4倍。选择某种培养基,应仔细了解成分表,应知道大多数情形下培养基都有不足。例如,有些培养基在氨基酸中包括有谷氨酸,而这种培养基虽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但它对某些对谷氨酸敏感的可能有细胞外毒性损伤的神经元而言,则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神经元生长在缺乏胶质的环境中时。F12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报道也有神经毒效应。 在所有这些培养基中,谷氨酸比其他氨基酸有更高的浓度,这是因为它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许多细胞培养中它常用作碳源。对于神经元的培养常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到%或者加入丙酮酸(若培养基中这两种物质缺乏时)。MEM与F12均要用5%的CO2来平衡,DMEM含更高浓度的NaCO3,要用10%的CO2来平衡,当然也可以在较低CO2浓度下使用。这些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建立在对不同细胞系生长的研究之上的,但通常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也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原则上,HEPES作为缓冲剂可用来代替碳酸氢盐,以解除需要高浓度CO2培养环境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简单。显然,溶解的CO2与碳酸氢盐对良好的细胞生长是重要的。Leiboviz`s L15培养基可用来在大气环境中令神经细胞生长,该培养基采用了与众不同的BSS作基础,它含有高浓度的氨基酸来提高缓冲能力,培养基中使用半乳糖作碳源,以阻止培养基中乳酸形成,少量溶解的CO2由丙酮酸代谢产生。这一培养基的优点是明显的,特别是在保持较高CO2有困难时,例如在长时间的显微操作及生理学研究中。L15培养基已用来成功的培养了外周神经元,但尚未在CN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中全面检测过。 二、血清 细胞在单纯的基础培养基中不能存活,在特殊类型的细胞培养中必须提供某些 痕量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才能使细胞得以生长并维持生长状态。基础培养基常常要添加血清,血清终浓度多为5~20%。特殊用途的血清来源须用经验确定,广泛应用的血清种类有马血清与胎牛血清。胎牛血清中富含有丝分裂因子,常选其作增殖细胞用的血清,也用于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