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培养图片汇总

合集下载

肿瘤细胞观察实验报告

肿瘤细胞观察实验报告

肿瘤细胞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行为特征,了解肿瘤细胞的生长规律和传播方式。

实验材料:
1. 肿瘤细胞培养基
2. 显微镜
3. 细胞培养皿
4. 细胞培养瓶
5. 培养细胞的生长箱
6. 非无菌工具(镊子、移液器等)
7. 无菌培养棉签
实验步骤:
1. 将肿瘤细胞培养基倒入细胞培养皿中,均匀覆盖整个底面。

2. 用无菌工具(如镊子)取出一小块肿瘤组织,迅速剪碎成细胞悬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

3. 将细胞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有利于细胞生长的环境。

4. 每隔一段时间,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移动方式等。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肿瘤细胞开始以单个细胞的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数量逐渐增多。

初始阶段,细胞的形态较为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细胞间相互独立,没有明显的聚集
现象。

随着细胞的增殖,细胞逐渐开始聚集形成细胞团,出现细胞丝状或树枝状的伸展,呈现出更多的分支和连接。

部分细胞开始分化,形成较大的细胞核和突起。

同时,还观察到部分细胞具有突起和移动能力,在细胞团内迁移和扩散。

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扩散能力。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细胞团,并且具有突起和移动的能力,从而在人体内不断扩散和侵袭周围组织。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肿瘤细胞培养成功关键在于:取材、成纤维细胞的排除、选用适宜的培养液和培养底物等几个方面。

在具体培养方法方面,肿瘤细胞培养与正常组织细胞培养并无原则差别,初代培养应用组织块和消化培养法均可。

1、取材:
人肿瘤细胞来自外科手术或活检瘤组织。

取材部位非常重要,体积较大的肿瘤组织中有退变或坏死区,取材时尽量避免用退变组织,要挑选活力较好的部位。

癌性转移淋巴结或胸腹水是好的培养材料。

取材后宜尽快进行培养,如因故不能立即培养,可贮存于4℃中,但不宜栽过24小时。

2、培养基:
肿瘤细胞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如正常细胞严格,一般常用的RPMII640. DMEM s Mc-Coy等培养基等皆可用于肿瘤细胞培养。

肿瘤细胞对血清的需求比正常细胞低,正常细胞培养不加血清不能生长,肿瘤细胞在低血清培养基中也能生长。

肿瘤细胞对培养环境适应性较大,是因肿瘤细胞有自泌(Autocrine )性产生促生长物质之故。

但这并不说明肿瘤细胞完全不需要这些成分。

按不同细胞需要不同的生长因子;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肿瘤细胞与肿瘤
细胞之间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都存在着差异。

但大多数肿瘤细胞培养中仍需要生长因子。

有的还需特异性生长因子〔如乳腺癌细胞等)。

总之培养肿瘤细胞仍需加血清和相关生长因子培养更易成功。

三维肿瘤球培养注意事项

三维肿瘤球培养注意事项

三维肿瘤球培养注意事项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三维肿瘤球培养的注意事项呀。

这可真是个超重要的事儿呢!首先哇,咱们来说说细胞的选择。

这细胞来源一定要靠谱呀!哎呀呀,你可不能随便找点细胞就开始做三维肿瘤球培养呢。

要确保细胞的活性够高,健康状况良好哇!如果细胞本身就有问题,那后面的培养可就全乱套了呀!再来说说培养基这一块呢。

培养基的成分可不能马虎呀!它得包含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呀,像氨基酸、维生素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呀。

哇,你要是缺了某种关键营养成分,那肿瘤球的生长可就会受到抑制了呢!而且,培养基的酸碱度也得合适呀。

太酸或者太碱的环境,肿瘤球可受不了哇!这就好比人不能住在特别恶劣的环境里一样呀,是不是这个理儿呢?然后哇,培养的环境也相当关键呢!温度得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呀。

一般来说,大多数细胞适合的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呢。

哇塞,要是温度偏差太大,细胞可能就罢工了呢!湿度也不能忽视呀,太干燥或者太潮湿都不行的呀。

还有还有,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得控制好呢。

这就像一个微妙的平衡,一旦打破,培养就可能失败呀。

接下来,咱们聊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在接种细胞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呀。

接种的密度要合适呢,要是太密了,肿瘤球可能会相互挤压,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太稀了呢,又可能长不出理想的肿瘤球呀。

哎呀呀,这就需要咱们多做些实验来找到那个最佳的接种密度呢。

在培养过程中,还得定期观察呢。

这可不是看看就行的呀,要仔细记录肿瘤球的大小、形状、颜色这些特征呢。

哇,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就得赶紧找找原因呀!是污染了吗?还是培养条件出问题了呢?说到污染哇,这可是个大麻烦呢!要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呀。

培养器皿、工具这些都得消毒到位呀。

要是不小心混入了细菌或者真菌,那辛辛苦苦培养的肿瘤球可就毁了呀!最后呢,在进行后续实验或者分析的时候,取样也要谨慎呀。

可不能把整个肿瘤球都破坏了,还得留一部分继续培养或者用于其他研究呢。

总之哇,三维肿瘤球培养需要咱们细心再细心,注意每一个小细节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理想的三维肿瘤球,为咱们的科研或者其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呀!加油哇,小伙伴们!。

肿瘤细胞分离培养(1)

肿瘤细胞分离培养(1)

肿瘤细胞分离培养操作流程1.准备好动物试验台。

提供无菌环境当然是最好的。

2.将一个10cm培养皿(无菌)置入操作台中,用来盛放肿瘤,放在冰上。

3.麻醉小鼠。

推荐异氟烷,因为它对代谢的影响最小。

4.腹部向上将小鼠固定于工作平台上;胶带或大头针固定四肢。

为尽量减少因痛苦导致的麻醉动物过早苏醒,胶带是首选。

5.彻底清洁腹部和胸部区域,用乙醇或碘剂消毒。

此步骤既要求迅速又要求消毒彻底,因为动物的毛皮是第一个潜在的污染源。

如果动物有排便,一定要清理和消毒沾染粪便的区域。

(有文献建议断食12h)6.准备好所有必要的试剂。

7.主要实验材料:Defined K-SFM 无血清培养基、Ⅱ型胶原酶或胰蛋白酶、RPMI 1640、PBS,EGF(表皮生长因子)和bF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青霉素和链霉素以及两性霉素B(0.25 mg / ml)。

8.最好在无菌环境中分装胶原酶,轻柔涡旋,并在37℃环境下使胶原酶溶解30-60分钟。

注意,虽然胶原酶溶解迅速,充分溶解30分钟以上的胶原酶具有更加稳定的消化效率(基于细胞总产量)。

9.用含青霉素及链霉素的RPMI 1640反复冲洗并剔除坏死组织后,在培养皿内用无菌剪刀反复剪切成约1 mm 3 大小的组织块。

10.收集剪切后的肿瘤组织置于底面积为25 cm 2的培养瓶中,用含有Ⅱ型胶原酶200-400 U/mL的Defined K-SFM 无血清培养基在5%的CO 2培养箱中37 ℃消化2h-3 h后,当大多数组织变成细胞悬浮液时,酶消化停止。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大部分细胞为单个细胞。

11.用RPMI 1640洗涤,300g离心5min,1-3次彻底去除胶原酶。

收集消化后的肺癌细胞。

12.用含EGF 20 ng/mL、bFGF10 ng/mL 的Defined K-SFM培养基悬浮细胞并转移到25 cm 2的培养瓶中,在5%的CO 2培养箱中37 ℃培养,(有文献报道建议先用有血清培养4h后换成无血清培养基,以便保持细胞形态)。

原代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

原代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

原代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实验目的:从新鲜人体标本中分离肿瘤细胞实验器材:新鲜人体乳腺癌组织胶原酶(Ⅰ、Ⅳ型胶原酶干粉溶解于DF12培养基,浓度1mg/ml),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PBS,双抗(青链霉素,100×)手术器械,培养皿,培养瓶,离心管,恒温摇床,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细胞培养箱实验原理:酶消化法是把组织剪切成较小团块(或糊状),应用酶的生化作用进一步使细胞间的桥连结构松动,使团块膨松,由块状变成絮状,此时再采用机械法,用吸管吹打分散或电磁搅拌或在摇珠瓶中振荡,使细胞团块得以较充分的分散,制成少量细胞群团和大量单个细胞的细胞悬液,接种培养后,细胞容易贴壁生长。

酶消化分离法常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

胰蛋白酶是一种胰脏制品,主要作用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键,使细胞间质中的蛋白质水解而使细胞分散开,适于消化细胞间质较少的软组织,能有效地分离肝、肾、甲状腺、羊膜、胚胎组织、上皮组织等。

胶原酶是一种从细菌中提取出来的酶,对胶原有很强的消化作用,适于消化纤维性组织、上皮组织以及癌组织,如乳腺、滑膜、子宫、纤维肉瘤、肿瘤组织等,它对细胞间质有较好的消化作用,对细胞本身影响不大,可使细胞与胶原成分脱离而不受伤害。

本实验就使用Ⅰ、Ⅳ型胶原酶对乳腺癌组织进行消化,以获取原代乳腺癌细胞。

实验步骤:1.将新鲜乳腺癌组织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PBS,使用眼科镊和眼科剪去除组织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保留肿瘤细胞丰富的区域,并用PBS清洗两遍。

2.将癌组织放入新的培养皿中,加入少量DMEM培养基,使用眼科剪将组织剪成约1mm3大小的碎块。

3.转入15ml离心管中,用PBS冲洗数遍,组织块自动下沉后,除去PBS。

4.将组织块转入培养瓶中,加入5ml胶原酶和双抗(稀释至2×),吹散组织碎块,置于37℃恒温摇床上消化组织,调节速度150r/min,每隔30min于镜下观察一次。

常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

常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

常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常用肿瘤细胞株的培养是细胞试验室的日常工作之一,常用的肿瘤细胞株无数,各试验室所用法和保存的细胞株种类各异,培养的办法和习惯也不尽相同。

本节介绍了五种常用的肿瘤细胞株的培养和复苏、冻存的办法。

一、乳腺癌细胞株的培养乳腺癌细胞系的种类无数,而且功能各异,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乳腺癌细胞系的培养的办法。

(一)MCF 一细胞株的培养 MCF-7是一种易于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来源于乳腺腺癌组织,贴壁生长,形态不规章。

普通培养基采纳DMEM,含10%的。

贴壁生长后,2~3天即可传代。

【材料】 1.冻存的MCF-7细胞株。

2.培养基(DMEM)含10%、含EDTA终浓度为0.25%的,75%。

3.培养瓶、无菌的玻璃吸管或自立包装的塑料吸管、离心管。

【办法】 1.培养细胞的换液 (1)预备好超净工作台,将试剂及材料用75%杀菌后置于超净台,开头试验。

(2)从孵箱中取出培养瓶首先要认真观看培养基有无污染或衰退迹象。

(3)观看培养.基的pH和细胞密度及浓度,如培养基从红色变成橙色,或变成黄色,解释培养基的pH已变酸,需要更换培养基;如培养基从红变为紫色,解释培养基的pH已变碱,可能细胞已死亡,需拣出丢弃。

(4)将细胞培养瓶置于无菌工作区域,无菌操作打开培养瓶瓶盖,倒掉培养液。

(5)用PBS反复冲洗细胞2~3遍,细胞培养条件要求苛刻的,可用细胞培养液冲洗细胞。

(6)加入预热的培养基,倒置显微镜下观看,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2.细胞的传代 (1)预备超净工作台,将试剂及材料用75%杀菌后置于超净台,开头试验。

(2)认真检查培养基DMEM有无污染或衰退迹象。

(3)在镜下观看MCF-7细胞是否需要传代(主要看细胞密度是否长至彼此汇集,铺满培养瓶即可传代),若需要传代,举行如下操作。

(4)将MCF-7细胞置于超净台无菌工作区中,弃去原培养基。

(5)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并轻轻晃动培养瓶,用培养液清洗细胞,然后弃去清洗液。

(2020年整理)3D细胞培养.pptx

(2020年整理)3D细胞培养.pptx
5.若要采用 3D 多细胞肿瘤球进行药物试验,在培养 7 天后,用移液器取出孔内 的 100 μL 培养基,加入 100 μL 给药溶液,然后置于培养箱内培养并定期采用 倒置显微镜观察肿瘤球的生长状况(图 2)。 5 3D 多细胞肿瘤球的表征
学海无 涯 1.倒置显微镜观察 3D 多细胞肿瘤球形态:直接将 96 孔板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 察即可。 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用移液器小心取出孔内的肿瘤球,用 PBS 清洗 3 遍 后,采用 4%多聚甲醛固定,并用 Hoechst 33258 对细胞核进行染色,PBS 清洗 3 遍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图 3)。
2.采用低温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条件为 4℃,1000×g,10 min。
注意:离心 96 孔板时为保持无菌,将 96 孔板的周围后,取出 96 孔板,摘下封口膜,喷洒酒精后放入培养箱内培养。整 个培养流程如图 1 所示。 4.在培养的第 3、5 和 7 天,更换孔内的 100 μL 培养基并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 肿瘤球的形态。
学海无 涯
3D 多细胞肿瘤球的培养
原创 2017-04-20 医生科研助手
3D 多细胞肿瘤球是在体外应用组织培养方法使肿瘤细胞以多细胞集聚 体的形式生长成为具有三维结构的球体。 与传统的 2D 贴壁细胞培养模型相比,3D 多细胞肿瘤球可以通过模拟三维细胞网 络、细胞与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加贴近肿瘤组织中相应的 病理生理特征。 因此,3D 多细胞肿瘤球培养模型已经逐渐应用于干细胞培养和分化、癌症研究、 药物和毒性筛选及组织工程等特定应用中。
虽然 3D 多细胞肿瘤球模型具有更显著的实体肿瘤生理相关性,但是与 2D 贴壁细 胞培养模型相比,获得大量相对统一的 3D 多细胞肿瘤球模型需要一系列的培养 过程和表征手段。

肿瘤细胞培养

肿瘤细胞培养

肿瘤细胞培养肿瘤细胞培养是一种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增殖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还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肿瘤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外培养条件模拟体内微环境,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和合适的温度、pH值等因素,使肿瘤细胞在培养皿中快速增殖。

培养的肿瘤细胞可以源自原发肿瘤组织、转移灶或肿瘤细胞系,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能够在体外长期维持其生物学特性。

二、肿瘤细胞培养的方法1. 细胞来源选择肿瘤细胞培养的最初步骤是选择合适的细胞来源。

可以从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或转移灶中分离细胞,也可以使用已建立的肿瘤细胞系。

选择适宜的细胞来源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2. 细胞分离和传代细胞分离是将肿瘤组织或培养皿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胰蛋白酶消化、机械切割等。

分离的细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传代,以延长细胞的寿命并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

3. 细胞培养条件细胞培养条件是保证肿瘤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的关键。

首先是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其中包含维持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

此外,还需要控制培养温度、CO2浓度和pH值等条件,模拟体内环境。

4. 细胞检测和鉴定培养的肿瘤细胞需要进行鉴定,以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等。

鉴定后的细胞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三、肿瘤细胞培养的应用1. 药物筛选和耐药性研究肿瘤细胞培养可以用于药物筛选,通过观察不同药物对细胞的影响,筛选出对某种类型的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药物。

此外,肿瘤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研究耐药性的机制和逆转耐药的方法。

2.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转染技术将特定基因靶向敲除或过表达到肿瘤细胞中,可以研究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并探索潜在的靶向治疗策略。

肿瘤细胞培养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食管癌细胞株表达MMP-2:
1.细胞种类:食管癌细胞株;
2.培养的天数:2d; 细胞倍增时间—24h左右;
3.放大倍速:倒置荧光显微镜,100倍;
4.培养基种类:1640+10%胎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贴壁生长;
6.图片目的:鉴定食管癌细胞表达MMP-2,胞浆中绿色荧光为MMP-2,细胞核红色荧光为PI复染。

二人前列腺LNCaP细胞
1.细胞种类:人前列腺LNCaP细胞
2.培养天数:传代后第3天;
3.放大倍数:X10,倒置显微镜微分干涉;
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胎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贴壁生长,梭型
三SGC7901细胞
1.细胞种类:人胃肿瘤细胞;
2.培养的天数:2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DMEM+1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梭型贴壁生长
四HEPG2
1.细胞种类:人肝肿瘤细胞
2.培养的天数:复苏后12小时;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DMEM+1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梭型贴壁生长
五用Psuper-HIFSiRNA载体转染A549的细胞:
1.细胞种类:肺癌细胞株;
2.培养的天数:用G418进行筛选后第10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20倍;
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新生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同样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点;
6.该图为:用带有GFP的Psuper-HIFSiRNA载体转染A549细胞后,用G418进行筛选后10天得到的细胞克隆(暗视野)
六组织细胞淋巴瘤
1.细胞种类:U937
2.培养的天数:2d;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1640+10%胎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圆形,悬浮生长
右图示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后荧光显微镜视图
七人前列腺癌细胞
1.细胞种类:PC-3
2.培养的天数:3d;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1640+10%X小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不规则梭形,贴壁生长。

八人原髓细胞白血病
1.细胞种类:HL-60
2.培养的天数:1d-4d;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1640+10%X小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圆形,悬浮生长(常见悬浮生长细胞:U937/HL60/THP-1)
九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1.细胞种类:PC-12
2. 培养的天数:1d-4d;
3. 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 培养基种类:1640+10%X小牛血清;
5. 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不规则形态,贴壁生长,生长速度快
十人乳腺癌细胞
1.细胞种类:MCF-7
2.培养的天数:1d-4d;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1640+10%X小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 细胞呈扁梭形,贴壁生长
十一人肺癌细胞
1.细胞种类:A549;
2.培养的天数:1d-4d;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10;
4.培养基种类:RPMI1640+10%小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梭形,有伪足,贴壁生长
十二垂体瘤细胞
1.细胞种类:GH3细胞株(垂体瘤细胞)
2.培养的天数:培养1天;
3.放大倍速:相差倒置荧光显微镜,×20倍;
4.培养基种类:DMEM+10%新生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肿瘤细胞,椭圆,贴壁,不很规则.
十三人口腔鳞癌细胞
1.细胞种类:人口腔鳞癌细胞
2.建细胞系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3.培养天数:传代后24h
4.放大倍数:荧光显微镜10*
5.培养基:1640+10%小牛血清
6.染色方法:AO+EB双染
十四人腺样囊性癌细胞
1.细胞种类: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
2.建细胞系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3.培养天数:传代后24h
4.放大倍数:荧光显微镜10*
5.培养基:1640+10%小牛血清
6.染色方法:AO
7.基板:玻璃
十五人成骨肉瘤细胞Saos-2细胞
1.细胞来源:美国ATCC
2.培养天数:传代后24h
3.放大倍数:荧光显微镜40*
4.培养基:85% McCoy's 5A + 15% FBS
5.染色方法:AO
6.描述:细胞多角形,贴壁良好,铺展面积大
十六Caco-2细胞
1. 细胞种类:人结肠癌上皮细胞
2. 培养的天数:传代后第3天
3. 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物镜10× 目镜10×
4. 培养基种类:DMEM+10%FBS;
5. 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贴壁生长。

Caco-2细胞系来源于人结肠癌细胞,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自发形成有极性的具微绒毛以及紧密连接类似于小肠细胞的分化特征。

Caco-2细胞模型可以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口服药物吸收的生化屏障,因此是体外研究药物转运理、吸收特性的理想模型。

2~4天传代。

十七sp2/0
1.细胞种类:小鼠骨髓瘤细胞
2.培养的天数:复苏后12小时;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X20;
4.培养基种类:DMEM+6%FBS;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圆型或椭圆形,贴壁生长。

十八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1.细胞种类:Hela细胞;
2.培养的天数:培养4天;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400倍;
4.培养基种类:RM1640培养基+10%胎牛血清;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贴壁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