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

中国语言文化
中国语言文化

一.关于平话的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特点。

广西平话是中国广西、广东、湖南、云南部分地区的若干类方言的笼统称谓。分南部平话(桂南平话)和北部平话(桂北平话)两大类。桂南平话内部比较一致,具有粤语的典型特征,传统上归入粤语。桂北平话与桂南平话迥异,且桂北平话内部各方言之间差异也很大,不是一种单一的方言。桂北平话具有某些湘语特征。但在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把平话列为一个不属于粤语的汉语方言。与此相关的讨论散见于各种学术平台,至今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关于使用平话的人口,《中国语言地图集》A2“中国汉语方言图”文字说明,以及B14图的文字说明都说使用平话的人口大约二百多万人。

桂南平话主要使用于宾阳、邕宁、横县、贵港、上林、马山等县和南宁市郊区以及左、右江流域的一些集镇和部分村庄中。

桂北平话主要使用于桂林市郊区和临桂、灵川、永福、龙胜、富川、钟山、贺县、融安、融水、罗城、柳江、柳城等地的集镇和村庄中。

各地平话有一个共同的语音特点,即古全浊声母清化后塞音塞擦音大多不送气,和全清声母合流。以灵川三街话(桂北平话)和南宁心圩话(桂南平话)。各地平话有或大或小的差别。桂北平话内部分歧较大,桂南平话内部一致性较高。以南宁市亭子平话为代表的桂南平话语音系统声母22个,韵母43个。根据研究人员发表于学术刊物上的材料,平话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保留入声(塞音韵尾)分尖团

中古汉语中先、萧等三等韵的主元音作细音,齐、痕等韵作洪音

歌、寒、唐等韵的主元音作a

全浊(浊塞音、浊塞擦音)清化,不分平仄,一律不送气

阳入分上下

其中后三项常被引作平话独立于粤语的证明。但又有学者指出,若干粤语次方言也具有全浊不送气的特点,而阳入分上下在平话内部也不统一,相对于为数众多的粤(标准粤语,广州话)平两语的共同点来说,平话的特点尚不足以支持其成为独立的方言。

平话人文化特点:

1.经济特点:居住农村的平话人多以传统种植业为生, 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种甘蔗和种菜。桂南部分平话人又有蔗园人、菜园人之称, 名称的来由大概缘于历史上这部分平话人擅长种蔗、种菜。

2.居住建筑的连屋形式

所谓连屋, 是一个家族或大家庭的人的房子比邻几进大屋建立一起, 四周用建廊房或起围墙的形式把房子环抱连在一起。这类连屋建筑是平话人所保留的汉族传统居式特点。这种连屋建筑还集中反映了平话人的家族制度、祖宗神灵崇拜礼俗等

3.宗族制与家族宗族活动,平话地区家族力量强大, 重修谱、建祠堂、家庙, 重春秋社祭和联宗祭祖, 每个姓氏都有族谱, 几乎村村有祠堂、社庙, 家位神台。

4.平话山歌等民间文化比一般汉族地区发达、盛行。各地的平话山歌丰富多彩, 平话山

歌、歌圩及由此而产生的习俗十分风趣动人, 是一块民间文化瑰宝。平话土俗字在部分地区使用, 为记录平话山歌、平话经文等民间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二.六书的阐释。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用作“自己”的“自”。

三.诗经是如何体现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诗经》的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地方乐调,所以又称为“国风”,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共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是周王朝中央所在地的乐调,即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含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用于宗庙祭祀而兼有舞容的乐歌,也就是祭祀(祭祖或祭神)时用的歌舞曲。共40篇。

《诗经》内容分为祭祀与史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征役诗、婚恋诗、以及其他内容(寓言诗、伤亲诗、思乡诗等)

从体制到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出,诗经与西周的礼乐文化密不可分。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中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

《周颂》31篇全部为祭祀诗,其中大部分为祭祖诗歌。这些祭祖诗歌的作用主要是:1.宣扬祖先功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如《清庙》不遗余力地表达了对文王德行的赞美:“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与人斯。”

2.寻求祖先的保佑。逝去祖先的宗教权威和其子孙的世俗权威是一体的,天子通过祭祀自己的祖先来表明自己继承政权及统一天下的合法性。“肆于时夏,允王保之。——《时迈》”。3.以祖先德行自勉。虽然周朝取得了天下,但新生的政权并不稳定。所以统治者并不敢大意,而是战战兢兢地勤于政务。周王朝通过对祭祀礼仪的严格规定来进一步强化社会等级制度。

《诗经》中的宴饮诗,本是燕礼,乡饮酒礼等礼仪上的乐用之诗,出自周代贵族之手,体现周代贵族的思想价值取向。周代是宗法制社会,宗族关系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周代统治者重视宗法关系,借助宴饮来凝聚亲族管子。这种具有政治目的的宴饮有着严格的利益仪式,体现了礼乐制度对宗法等级的严格界定和人的道德规范。《小雅·鹿鸣》就是一首代表作。这首诗体现了礼乐制度对当时的宗法制的维护和促进作用。虽然是热闹的宴饮场合,臣子可以和君主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君臣关系、尊卑秩序仍然受礼乐制度的约束,不可逾越。

再如《诗经》中的爱情诗,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周代的礼乐文化。《诗经》首篇的《国风·周南·关雎》就是一首反映爱情婚恋的诗,《关雎》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歌颂美好纯洁的爱情。同时,《关雎》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当时社会的美德。孔子在《论语·八佾》一篇评价这首诗:“《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所发挥的礼乐功能就是教化民众来遵守礼,这也有利于周朝的统治。

四.《茶经》《七碗茶经》如何体现中国古代茶文化?

《茶经》,中国第一部茶学专着。唐代陆羽(733年-804年)撰。书中论述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和烹饮方法及用具等。《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作,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陆羽深受儒、道、佛的影响,融诸家思想于茶理中,最早确立茶德标准:“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中对有关茶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阐释,各个细节统一起来成就了入口的一杯茶,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和”的思想。

如《茶经·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陆羽详细介绍了茶叶采摘、制造、贮藏、蒸清茶饼所需的10多种工具、7道工序的生产流程及成品茶的鉴别方法,其要求极为严格。如“茶人负以采茶”,“凌露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

适时采茶的理论。“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七碗茶诗》,全诗涉及唐代茶事如包装、形制、贡茶、采茶、制茶、煎茶、吃茶、茶政诸多方面,还体现了韩愈“忠孝生天性”的评价,亦即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所说的卢仝“从一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的思想。该诗实际是以诗注解《茶经》,并且创造性地继承了皎然等人的茶道思想。第一部分写孟谏议(谏议大夫)寄新茶,此至精至好之茶,价埒黄金之珍贵。卢仝煎茶思友,从茶之产地由来到感受一一道来。从中尚可知会卢仝“独品得神”的高远意境。“新年入山里”、“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等,均表现卢仝首先有甘于清贫的清介之节而不受朱门熏染,有清寂高雅的精神生活追求。茶非俗客,即使“柴门反关”,也需“纱帽笼头”,衣观整洁,以此对洁净之茶礼敬,自尊、自重、自爱,保有一颗孤傲而高贵之心。游走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文化理想的卢仝,以那个时代背景与历史上所共同面临的饮茶、制茶到茶俗、茶的利用等问题,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揭示了那个年代品茶特点。

第二部分是我们所说真正意义上《七碗茶歌》的重头戏。卢仝满怀感激之诚,集中表现出独自煎茶和痛饮七碗茶之畅快淋漓。“一碗喉吻润”,水润喉是为品茶之基本。“二碗破孤闷”,一语道破天机,直抒胸臆,茶乃醒世之物而非以酒解愁。“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三千卷”,与那些朱门“肥肠”相比之下的枯肠,唯以知识修养作为文人清高孤傲姿态的写照。但卢仝真正能够高人一畴的感觉还是要数第四碗——“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和风细雨般的轻松语言将诗人平生遭遇种种不快和心中郁结都已散发到九霄云外。何以解忧,唯茶是求。“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从第五碗到第七碗,则纯粹是卢仝由物质到精神的一种感受和升华,是一种心会和享受的过程。这一碗到七碗的精彩绝唱,从而把品茶的审美升华到精神领域。

第三部分是卢仝以悲悯之心对采茶人寄予深切的同情,表露出关爱茶农的一片赤子之心。卢仝除了着重强调品茶的审美、功能和愉悦外,更把品茶的境界放眼到饮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与同情,放眼到天下百万茶农的艰辛劳作。这一著名的七碗茶诗不仅表达了口腹之欲的满足感受,还创造了一个广阔而奇妙的精神世界,使饮茶在文人雅士那里变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享受完美结合的盛事。五.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

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国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但也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2.中国文化是一种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原因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而罢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环与恒久的变易观念,等等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化的一种重农特征。

3.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的发展脉络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这样,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几千年中,全社会并未长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组织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

4.中国文化是种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因为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合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的危险。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中国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镇组成。但是,对外抗御游牧人的侵袭,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又是这个农业社会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黄河、赈灾恤邻),这就又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的必要。

六.全球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全球化导致了全球文化的西方化、商业化,致使东方的中国文化逐步被全球性商业文化所吞蚀和严重边缘化。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全球文化同质化和民族文化本土化的尖锐矛盾。在此先分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实现现代化和自我更新提供了丰富的世界文化资源和参照系统。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结构完整的独立文化系统。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密切相连的地球村,这为中国文化实现自我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丰富的世界文化资源和参照系统,尤其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空前广阔的空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随着以交通、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文化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例如少林寺的禅宗和武术、民族音乐、民族服装、汉语、春节、中国文学和中国哲学等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

再者,全球化引发的种种弊端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和肥沃的土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唯科学主义迷信导致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在高度世俗化、工业化、工具化的现代社会里,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和金钱的奴隶。人们无可奈何地以道德的沉沦、信仰的瓦解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起飞与社会的发展。面对这种现实处境,中国文化所蕴涵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追求自由放达的超越意识可以为现代人指出一条通向自由王国的康庄大道,纠正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与大自然的摧残和压迫,挽救、制衡和警醒迷失于物欲横流的拜物教中的现代人。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并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价值观领域,现代西方文明充斥着拜金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世俗化价值观念和弱肉强食、惟利是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价值观。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泛滥,这些西方流行的现代价值观念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对非西方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十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与中国儒家、道教、佛教所追求的克己、寡欲、仁爱、淡泊、圣洁、俭朴、利他的人生境界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与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伴随的并不是理性主义自由王国的自动降临,相反,却是人类社会日益陷入了空前的精神危机和价值混乱之中。人们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的残酷无情,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傲慢狂妄,以及拜金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在生活中的四处弥漫,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仰危机、道德堕落、精神颓废、革命风暴、种族歧视、文明冲突、

2. 在文化观念领域,英美等国兴起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公然鼓吹用西方文化征服全世界的文化帝国主义,对一贯主张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具破坏性的消极影响。

3. 第三,在生活方式上,主要是唯科学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全球化是以现代交通、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对现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而,现代科学成为现代人真正相信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因而,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唯科学主义思潮正在变成现代世界的共同信仰和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个崇尚科学万能和无神论信仰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和价值观在整体上常常被看作是过时、落后、愚昧、封建和迷信的反科学的东西,因而也就会处处被限制、压制、甚至处于被消灭的地位。

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两个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传统文化是昨天文化创造活动的积淀,是能影响后人的文化成果。现代化则是当前历史进程的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联系。对待传统文化采取国粹主义的态度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偏颇的。

传统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传统文化是不能抹杀的。人类文化没有继承就发展不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中生活、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哺育下成长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也都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在当今世界,已涌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得很好的例证,这表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比我们更现代化,却比我们更尊重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本把儒家思想化为相互协作的群体意识,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众所周知,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传统只能反映过去,一旦成为传统,它就凝固起来,偏离开日益发展的新生活,有时还会和新生活发生严重的冲突。所以,传统具有巨大的惰性。不管传统文化多么悠久,多么丰富却往往会成为民族进步的沉重负担。传统是旧生活的反照,不是新时代放射的光芒。我们对此应有冷静和清醒的认识,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摆脱惰性制约。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历史。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应理智地把握其区别和衔接。对于传统中阴暗、消极的东西,如专制主义、个人迷信、封建家长制、闭关锁国、践踏知识与人权等,应视为糟粕摒弃。现代化需要发展民主、科学、法制等,这正是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因此,在肯定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其中的糟粕,这样,我们才不会感情用事,才不会丧失鉴别能力,从而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我们不该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本之木。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我们应该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八.“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天人合一”哲学命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留下了几千年以来许多哲人的思想智慧的结晶。到今天看来它还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1)中国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成了中国特有的环境意识的早熟,并且对当下生态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在天人合一观思维的路径下,中国先民很早就形成了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意识。他们相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也像人一样是有灵性有生命的。

进入近代以来,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于是人类自以是自然的主宰者把自己和自然对立起来,疯狂地去“征服”大自然。人类本想“征服”自然,没有想竟然受到大自然的严酷惩罚。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再也不能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共存共荣才是长久之道,否则便是毁灭下一代人的生存依据。而要树立这种新观念,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下合一”中应该得到些许启示。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2)中国天人合一观把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联系起来,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可以进行现代转换,而这种转换对现在哲学也有裨益。中国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成为朋友,这一点看,把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方式进行现代转化并非不可能的。

(3)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具有注重价值理性的特点,这对于遏制现代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将发挥制衡作用。在人类获得的巨大科学技术面前,自然界以其沉默的反抗告戒人类。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维模式,使中国人在注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还注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从中国古代哲学家注重价值理性的传统入手,从人的问题契入哲学问题,重新构建符合时代又符合人类价值理性的原则。

(4)中国的天人合一观注重人的自省、自律,这对于当今人的自我修养无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很注重人的自省、自律,形成了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种注重自体修养的最高人生理想,在今天对人的修身养性的确是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5)中国天人合一思想造就了中国人异于西方的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中国的艺术形式,特别是书法、绘画、诗文以及园林建筑都放射着“天人合一”古老智慧的神韵。

九.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首先,佛教自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新的词汇。伴随

佛教的传入,佛经翻译也随之展开,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入我国。佛经的传入与翻译,佛教用语逐渐变成了汉语系的日常用语。如世界、实际、如实、相对、现象、唯心、比量等都来自于佛教典籍。它们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使汉语言的表现力更为灵活。它们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思想交流,也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的文学创作。

2、佛教文化对文学体裁的影响。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中国弹词、平话、戏曲、小说的产生与繁荣。自东晋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想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佛教对于中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佛教而传入,印度的声明论被带入中国,导致南朝音韵学和诗歌格律的发明,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其次,对中国的戏曲和说唱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为了弘法的需要,自南北朝以来,开始推行经文的“转读”、“梵呗”的歌唱和“唱导”。这种说唱结合的传法形式,开创了佛教俗唱的风气,对于宋明时期弹词、平话、戏曲的产生和繁荣,产生了启迪、鼓舞和推动的作用。第三、推动了中国小说的产生与繁荣。佛教的许多经典,如《佛所行赞经》、《佛本行经》、《普曜经》等是佛教长篇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人物构思缜密;《维摩诘所说经》、《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半小说体、半戏剧体的作品;《须赖经》等本身就是小说体作品,这些形式、体裁在中国唐代以前基本上是没有的。它们的传入不仅开拓了中国文学家的视野和思想境界,也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来一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如:中国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就来自于《佛所行赞》中的故事。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更是佛教故事影响的结果。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印度取经的故事。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文人的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文学观的多样化,更丰富了中国的文学思想。佛教传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今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佛教传入之后,给中国带来了三世、因果、五道轮回以及三界的思想。这些思想一下子把中国文人的想象世界打开了。从而在中国的思想领域出现了心性观以及关于境界、形神、空与无常、象和象外等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学思想。

5、佛教文化对文学创作手法的影响。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文学的体裁非常单纯。诗是诗,词是词,散文就是散文,韵文就是韵文,志是志,列传是列传。同时代的印度文学作品则不然,它们基本都是散韵交错、说唱融合,手法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随着佛教的传入,这种文体和创作手法被带入中国,使中国产生了一种散韵、说唱交错的新文体。如:后世的弹词、平话就是这种创作手法传入的结果。这种创作方法对中国的小说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推动了当时的唐传奇的创作。他们的输入,对后世的小说、戏剧创作,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

佛教传入中国后,西域及印度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这也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艺术界。众所周知,古印度的佛教艺术主要是石窟壁画和雕塑。所以佛教对中国后世的雕刻、壁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洛阳龙门之石佛、敦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栩栩如生,诚属中国艺术界之无价珍品。

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国国画获得极大的启示,佛教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吴道子等著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

综述,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校园文明

规范语言文字,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让普通话成为我园的通用语言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为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我们迎来了第十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响应国家推普的号召,我园制定了相关方案,以“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推普活动,从而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站在新的起点,我园继续认真贯彻省市教育厅(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广西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精神,深入扎实开展规范化语言文字,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规范管理 1.领导重视,明确定位。我园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每学期将“推普工作”纳入我园的工作计划,并积极实施。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幼儿园建立了专业、务实的语言领导班子。园长亲自挂帅,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为推普领导小组成员。形成了以“推普”领导小组为核心,各部门通力协作的运

行机制。推普组经常组织教职工学习和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政策、方针,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要点。 2.制度健全,规范管理。幼儿园制定了语言文字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语言文字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加演讲比赛、辅导幼儿参与故事比赛、踊跃参与朗诵比赛和读书活动的教职员实行奖励。从制度上保障了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进行,激励全园教职员工的参与语言文字示范规范化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师资管理要求。坚持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条件之一,将教师普通话培训成绩与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规范字的情况作为业务考核、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为了帮助年长的教师,团支部青年教师主动与他们结对,自主开展普通话的培训活动。我园还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如:开展教师硬笔书法比赛与展示活动;以“教坛新秀”选拔赛为契机,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纳入选拔指标之一;开展教师教学看图讲述比赛活动;组织教师读《中华字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结合教师节,组织教师开展写规范字比赛;结合师“德建设月”开展师德演讲比赛;结合三八节,开展“赠书读书”活动。此外,我们还加大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计划、听课笔记、评估手册、等资料进行检查。不仅提升教

《中国语言与文化》推荐书目

《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推荐书目(不断更新中) 陈松岑,1989,《礼貌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望道,2001,《修辞学发凡》(第3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程裕祯,2003,《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2006,《中国文化掠影》(英汉对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曙中,1993,《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200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国南,1999,《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国南,2001,《辞格与词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梁漱溟,199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语堂,1994,《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林语堂,2009,《吾国与吾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罗常培,1989,《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明恩溥,2007,《中国人的气质》(刘文飞、刘晓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彭增安,1998,《语用??修辞?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 王宏印,2009,《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力,1977,《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1,《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力,1999,《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 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主编),2006,《中国文化通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朗、朱良志,2008,《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版+英文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游汝杰,2003,《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

我喜欢的李清照 茫茫人海,千年一瞥,难以忘怀的是你的回眸。“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一个特定的镜头,定格在我记忆深处。 少女的你,无拘无束,踏遍济南的山山水水,山山水水滋养了你的个性,如水之清澈。身为苏轼弟子的你父亲,捧你如掌上明珠,随着你性子,依着你愿望。当你串遍济南的大街小巷之后,你才在母亲责怪的眼光里,坐下来,读书,弹琴,挥毫。无忧无虑的日子啊,造就了你无忧无虑的生活。才情被点发,诗意被诱引。十六岁那年,秀笔一抖,《如梦令》破口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艳羡得济南城的达官公子注目,望歪了头。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总有一阵阵香醇酒的气息扑鼻而来。有阮籍不与世事的酣饮,有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畅饮,有李白淋漓尽致的豪饮,酒似乎与作家结下不解之缘,但我们不难看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多是男性作家。酒代表着阳刚,男性借着它的化学催化作用,可以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借以消愁。在封建社会男性的饮酒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丈夫气概的体现。而对于女性,虽然古籍中没有禁止女性饮酒的记载,但女性像男性般开怀畅饮岂是封建礼教所能容忍?然而宋代的一名女词人李清照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束缚,她一如众多男性作家,借着酒这一媒介,创作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词作。这些词作折射出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是异于男性的思维模式,把自己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存在去审视客观现实,是自我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现。相对于古典文学作家群体的男性化及中国正统文化对女性的排斥,出现了男性作家为女性作代言人的现象。使词有了“男子作闺音”的传统,他们拟女儿腔,作女儿态,试图写出女儿真实的精神状态。但由于思维模式和视角的不同,在这些用男性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女子闺怨作品中,总让人感到有男性影子的存在。然而李清照的作品中,犹其是与酒有关的词作中所反映出的女性自我意识,超越了男性作家。也就是说李清照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抒发自己对生活、情感、时政等的切身体验。凭借女性特有的敏感与才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大胆坦露,对魏晋风流的追求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宋代众多的女作家中,李清照仿佛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吸引着历代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doc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 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 作。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在下编这部分,一开头就开始讲明了字与文化的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了文字文化也会慢慢失去传承。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 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 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 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 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 ,“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 ,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 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 ,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 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 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 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 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 ), 咖啡 coffee 、可可 cococa、

汉语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

汉语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是中国文人几经推敲凝结出来的...而法语您只要记住它的时态【如果您是初学者...】如果您是老学者您会觉得法语还是蛮简单的... 汉语的精深和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语言也不可比拟的...您可以试着用其他语言翻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句子...您所得到的结果都不能完整的表达出他的意思..所以相对与可以成熟使用此种语言的人来说还是汉语更为难些.. 汉语的语法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日语的语法结构主语+宾语+谓语;主语和宾语的位置相对比较自由,而谓语一定要位于句尾另外日语助词用法很复杂。还有复杂的敬语系统,主要通过句末的谓语形态变化来表现。现代汉语无敬语系统,只有一些敬词。 如,在学习~ておく的时候要结合以前的语法,不要一句话お客さんが来るので、扫除しておく、变成お客さんがくるので、扫除しておいて就不知道后面的~ておいて是什么了,其实就是~てください和~ておく结合的形式,此外,像如一句日本语を勉强し続けていこうと思う也要看出是:~を动词、~し続ける、~ていく、~ようと思う这几个小语法组合形成的,能够看出这种语法组合方式,那么一些稍复杂的组合语法你就可以看出来了。不过也需要你零碎语法的积累才可以。另外,日语的语法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一般很多语法在句中翻译不出意思来,这就需要学习者很好的去体会,去运用,这样才能学好日语的语法,使自己灵活运用 英语和汉语的五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四、主语,宾语等名词成分“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着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

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

中国语言文化

?世界四大文化系统 ? ?中国文化系统(也叫做儒家文化系统,涵盖了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 ?印度文化系统(也叫印度佛教文化系统,涵盖了印度等南亚地区) ?阿拉伯文化系统(也叫伊斯兰教文化系统,涵盖了阿拉伯半岛、中近东、北非等地区) ?西方文化系统(也叫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涵盖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一、“文化”的界说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即花纹。 “文”若干层引申义 1)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3)美、善、德行 “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期《易.贲卦.彖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词 在西方,“文化”的意义 ?拉丁文中的Cultra,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二、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被称为“大文化”。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 1、理解文化涵义的第一个层次: 常识理解的文化 ?学文化(文字) ?文化补习班 ?文化宫、文化俱乐部 ?文化局、文化部 2、理解文化涵义的第二个层次: 知识所理解的文化 ?中国功夫、太极拳 ?京剧(中国歌剧) ?针灸推拿(中医) ?新石器文化

传承中国文化 规范语言文字

传承中国文化规范语言文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共有80种以上的语言,约30种文字,而汉语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同样是我国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标准用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也是世界主要文字之一。随着国家精神文明及社会文明的发扬,规范普通话也已纳入国家宪法,并大力宣传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向上,也有利于以文字为载体传承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多少年来,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些文化正是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所得的精华所在,而规范的语言文字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任何一个国家望尘莫及的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的方块形文字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大致分为相声字和象形字。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个文字的读音或是字形来判断这个字以及通过文字组成的词或是成语的意思,如“青(qing)”这个字,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就可以变成不同的字,而读音却是很相近,如“清(qing)”“情(qing)”“请(qing)”“蜻(qing)”“晴(qing)”“靖(jing)”“精(jing)”“睛(jing)”“菁(jing)”等。虽然这些字很相近,我们却很容易从他们各异的偏旁中区分他们的意思,如蜻蜓属于昆虫类,因此“蜻蜓”的“蜻”是“虫”字旁;“清”是用来形容水流的,因此就用“水”字旁;“请坐”、“请客”“请辞”都要用话语来说,因此自然是“言”字旁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汉语言文字中是不胜枚举得,如果将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字组成成语的话更是令人感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了。如“青山绿水”和“山清水秀”,很多人会迷惑,为什么“青山”的“青”和“山清”的“清”不能是同一个字呢?如果我们熟悉中国文字就会很容易区分,前者“青山”和“绿水”是一组并列结构的词语,“青”和“绿”都是用来形容山水的颜色,而后者的“清”是清净的意思,本是山水清静秀丽的意思,是用来形容山水景色的,如果了解这些成语意思的话,我们就会很容易区分了。然而往往很多人都被这些四字成语弄得焦头烂额,总是理解错误,如“屡试不爽”的“爽”不是“痛快”的意思而是“差错”的意思,仅仅一个字理解错误就会将整个成语的意思颠倒;又比如“差强人意”很多人都会理解为“差得很多”,但实际上却是“大体上使人满意,勉强还行”的意思。 这些四字成语对于已经普遍口语化的现代人固然不好理解,但它却是传承我国悠久语言文化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千年来古人丰富知识的历史载体,尤其在宣传建设文明社会的今天,更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代代传承,但是这些历史文化的精华却经常被拿来作为广告语来“恶意篡改”。如服装店起名为“衣衣(依依)布(不)舍”,蛋糕店的广告牌上写着“步步糕(髙)升”,热水器的广告语是“随心所浴(欲)”,形容人有能力是“钱(前)途无量”……有人也许会觉得这些现象无伤大雅,还可以有助于记忆成语或者是普遍成语的使用,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小学生经常会将这些错误的广告语误认为是正确的字,因为这些广告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商品包装、电视广告、商店门前都可以见到刻意用错字写成的成语或是俗语。随着商业的发展,这种现象风头不减,而如果再这样下去,毋庸置疑的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误导这些刚刚接触中国语言文字及文化的孩子们,因此,传承中国文化,规范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尤为重要。

中国语言与文化 课程大纲n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大纲 前言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硕士学位翻译硕士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的: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界定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介绍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理论知识,学会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课程简介: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根本要素之一,文化为语言的发展、丰富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作为翻译硕士,必须掌握中国语言文化,方能做到汉英翻译的“信达雅”。本课程从方言、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角度多层面探讨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讲课内容将从大量例证分析出发并注重归纳其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深层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适体性、提升翻译的成功率,学会运用语言调查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既不单纯研究语言,也不专门探讨文化,而是着眼于两者的关系与相互影响,探求汉语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8 学时,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语言文化定义 第二章汉语方言与文化 第三章汉字与文化 第四章汉语词汇与文化 第五章汉语修辞与文化 第六章汉语语法与思维模式 一、中国语言文化定义 二、汉语方言与文化 三、汉字与文化 四、汉语词汇与文化 4.1 汉族人名与文化意蕴 4.2 汉语称谓表达的伦理观念 4.3 地理词汇的社会文化 4.4 饮食词汇与文化 4.5 外来词融合与文化 4.6 民俗文化词语

4.7 成语、谚语中蕴含的中国文化4.8 词汇禁忌 4.9 动物词汇文化及引申象征 4.10 颜色词、数词的文化象征义 五、汉语修辞与文化 六、汉语语法与思维模式

中华文化作文

中华文化作文(精选10篇) 中华文化作文1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文化的复兴也随之摆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面前。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虽历尽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神州大也,处处弦歌之声,诵读经典,蔚然成风。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时代正在悄然来临!所谓文化自觉,是指认识并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代加以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文化展开平等对话,取长补短,和谐共处。文化自觉带来的将是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将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间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的第一个高峰,也由此奠定了中华古文化坚实的基础。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派学说。 儒家学派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的重要一家,居十家之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 其中,《论语》是最适合我们八年级学生的著作,。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间点上他一手创建了影响身后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和开山鼻祖。孔子之前的中国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之后的中国文化,赖孔子而开。儒家思想是真正傲视百代的大智慧。了解儒家精神,就能透彻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核,就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 中华文化作文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6章 中国语言文字【圣才出品】

第6章 中国语言文字 一、填空题 1.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由黄帝的史官______创造了汉字。[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仓颉 【解析】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2.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______和楷书。[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行书 【解析】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3.___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据说是由清代的金石学家______等首先发现的。[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王懿荣 【解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5.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称为______。[首都师范大 学2011年研]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6.日语的表音符号平假名是根据中国汉字的______演化而来的。[南开大学2010年研]【答案】草书 【解析】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后随着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人也开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2014—2015年第2学期 《语言与文化》学习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2013241021 姓名:郭宏传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要想知道说他们间关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只可惜连定义都难以界定。对语言的定义也只能从某方面来说明,语言从结构特征来看,是个符号系统,它是由音位,语素,词组,句子组成的层级系统。语言从功能看,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各家说法不一,文化似乎只是个感觉的东西,难以解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里最活跃的是词汇。从中文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出。语言不过几大块:语音,词汇,语法。比较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发现古汉语最难理解的就是词汇,有的词看起来和现代汉语一样,其实却相差甚远。比如:“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表示让步的连词,在古代汉语里却是两个词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词汇意义的不同,就能反映各种语言所表达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在了语言习惯上。我们学习外国语言时会发现,没有对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很多语言词汇就无法真正理解。 举最简单的例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英语的俗语SLANG。比如:“LUCKY DOG ”,翻译成汉语就是“幸运儿”的意思。可如果直接翻译就是“幸运狗”。而狗在中国人眼里自古就没什么好名声。说一个人势利叫“狗眼看人低”,说这个人成天跟在别人后面作威作福就叫“狗仗人势”。。。可在英语中,狗却是和很多好东西联系在一起。幸运的人叫“幸运狗”。还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屋。西方人欣赏狗的忠诚因而也很爱狗,他们把狗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之一,所以狗在英语中代表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就不奇怪了。我

期末论文资料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2008 复旦大学出版社

前言:语言的人文性与汉语的人文性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申小龙提出“汉语人文性”理论,并把它作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核心。 可参考书目:《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中国句型文化》、《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汉语人文精神论》、《申小龙文化语言论文集》(高一虹) 2、什么是“汉语人文性”?(两层涵义) A、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都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因此,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B、与西方语言相比较,汉语的人文性尤为突出。(ps:从什么方面提出此种论点,是否有充分语料能够证明确实如此?)汉民族从不把语言仅仅看做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在形式上自足的形象,而把语言看做一个人参与其中,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动态的、内容上自给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程。(ps:从什么角度又能说明这点,又是什么理由能够说明西方语言不是动态的,内容上自给自足的呢?) 西方语言----思维的客体化产物(法治语言) 汉语----思维的主体化产物(人治语言) 3、汉语人文性思想的前提是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主要指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因而对语言结构的认识有必要“文化认同”,而对文化结构的认识也有必要“语言认同”。 Ps:我们从小学开始的学习科目----“语文”,即“语言的人文”或“语言与人文”。台湾此科目叫“国文”,也即“中国文化”或者精确来说是指“中国语言文化”。 4、申小龙认为“汉语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形式格局的一致性。” Ps:汉语的内在形式格局是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的内在形式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在什么基础上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呢? 5、汉语的句子思维是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不受视域的局限,在同一个画面上画出不同视域的景物。由于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便形成了节奏感。(P7) 西方文化注重的是自然时空,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中国文化注重的心里时空,偏重于时间。 Ps:长达几个世纪,中国语言学一直笼罩在西方语言学的阴霾之下。一方面,西方语言学者的话语中心权威,排斥文化语言学的存在,认为英语才是universal,这是非常狭隘的。中国也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语言学说成“中国特色”,这个字眼一看就是对自我语言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没必要再次强调“特色”二字。刘宓庆也提出了“中国译学的文化战略观”,正好契合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个时机点。那么,国人应当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国语言学”的事业上。语言是有共性的,肯定也是有个性的。西方的语言理论百花齐放,但是肯定有不适合汉语的理论规则。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汉语的一套特有的,别的语言并不适用的理论或规则,亦即“中国语言学”。 第一章欧洲文化的语言世界观 1、欧洲语言人文主义是同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带有很强的思辨性;美洲语言人文主义是跟 人类学联系在一起的,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语言人文主义是同经学联系在一起的,

语言与文化关系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了解语言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的交际。相反地,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必然会导致交际障碍。本文列举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这种关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沟通 正文: 1.简介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另一方面,文化有极大的影响,那就是文化制约着语言。 在所有人类活动中语言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的社交生活的必要工具。你不能想象世界没有语言将话将人类带入何种世界,因而在这种现象下产生的的人类语言又是如此的神秘, 迄今为止人们都不能完全的了解它。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因而文化又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主要有: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3.哲学文化(包括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对比来说,文化差异存在于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和精神观念。这种特殊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出于这个原因,我们都必须保护和发展各自的文化特色,保持全球各界不同的文化。2.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像其他的文化现象,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文化和语言都会随着生产社会的发展与而改变。但正因为出现不同的文化,才需要更多不同的语言来完善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可以说,语言拥有文化的所有属性,所以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众多文化现象之一。人类语言不仅是一个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样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究其特殊性主要因为:①它是史前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的创造性;②它既不属于主观世界,也不完全属于客观世界,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性质;③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是超时代、超政治、超观念的。 (2)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虽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其他文化现象通常不能被独立的存在于语言之外。毕竟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可以得以保留、扩展和传播。 (3)语言是文化的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也就是说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集体创造的社会成员,但只有通过使用语言这一良好的沟通工具,才可以社会成员达成沟通并实现相互理解。不同的文化应该通过语言相互学习。由于文化必须使用语言作为工具来开发,所以,语言是文化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并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大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而谁又能给出准确理解?对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御,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又会怎样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当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 要么有严重的误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 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及重要意义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也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包括中国古代宗教与中国古代哲学。 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当代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诚信的高尚情操。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多元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唯有高擎中华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而又有限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更能增强爱国情怀.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我们对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本课题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普通话手抄报推广普通话弘扬中华文化文字稿

普通话手抄报推广普通话,弘扬中华文化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语。普通 话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语言,她抑扬顿挫,婉转悠扬,悦耳动听,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今天我们的国家,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 导之下团结一致,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人民群 众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如果没有这种共同语言,就会给我 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全国人 民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几千年来,语言文字面对的是人际交际,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流通的加快,使语言文字的服务对象从人际交际拓展到人机 交际。今天,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是高技术的重点之一,语言文 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应用研究水平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先决 条件,决定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速度,它是关系到我们国 家能否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问题。因此,普通话还在推动 我国整个高新技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交流频繁甚至“地球村”也将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毫无障碍的 便利的交际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记得有个笑话,部长给小张打电话,小张接起电话来说:“喂,我是校长(小张)。”部长一听,是不是打错了?小张一听没 有回答,便又问:“你是谁?”部长说:“我就是不讲(部长)!”

两个人同时挂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我听完后,不觉想到了这是由于说方言而闹出的笑话。从而凸现出普通话的重要性。 有人说:“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件好事,但要从已经习惯多年的家乡话突然改换成普通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话虽不假,但我想说的是:只要所有人都在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在短时间内若想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确实不太现实,但一经天长日久的学习、实践,一定能做到的。 “推广普通话,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普通话”并不普通,它把十几亿中华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人们交流得更加方便。让我们为这统一全国的精美语言而喝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