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

一、实验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①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例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下列材料用具: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试管,离心器,三脚架,酒精灯,大烧杯,石棉网,火柴,清水等。

在实验过程还需要一种试剂是,实验的原理是

◆对策:熟记考纲要求的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

② 明确实验要求和目的,确定实验思路科学性

③ 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例 2】①孟德尔选用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其原因:自花传粉,受粉;有多对相对性状②质壁分离选用的洋葱鳞片叶,其原因:有中央大液泡,且有,容易观察③新鲜的黑藻嫩叶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其原因:新陈代谢,叶片④赫尔希和蔡斯选用为实验材料,通过侵染细菌的实验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其原因:成分简单,增殖较快⑤验证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还原糖、脂肪选用的材料要求还原糖量含高的植物组织或器官,且组织的颜色_ ,其原因:易于观察。

◆对策:注意考纲要求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力求每个实验的选材原因清晰。注

④设计实验步骤要合理

【例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

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 3mL 浆糊,再各加入 2mL 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60℃、100℃下约 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 2mL 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沸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①和②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

◆对策 1:要熟记考纲要求的每个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对策 2:要熟记常用试剂的作用,力求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⑤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指对于实验结果应该首先记录,然后整理,最后再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透露给我们的最大的信息量。

【例 4】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脂肪与苏丹Ⅲ作用呈现红色

◆对策:熟记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见课本实验专题)

2、平行重复原则: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

【例 5】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目的: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范围。

材料用具: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甲、滤纸、蒸馏水、生长素溶液(浓

度分别为:1000 mg · L – 1,10 mg · L– 1,0.1 mg · L– 1,1 g · L– 1,0.01 g · L–1)

实验步骤:

1.取 6 个试管,编号。在 1-6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及等量的蒸馏水。

2.在 6 个试管中各放入 2 粒某种子,浸泡 24 小时。

3.取 6 个培养皿编号(1-6 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用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湿的滤纸,将从 1-6 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 1-6 号培养皿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皿盖(假设氧气充足)。

观察与收集数据:

分析与讨论:

问题:本实验步骤中,有一处不够严谨,请指出并纠正:

3、对照性原则:即实验中设立对照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例 6】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

苗 200

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例 7】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 4 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实验组 Ⅰ Ⅱ Ⅲ Ⅳ

处理

种皮完整,25℃ 蒸馏水浸泡 24h 机械破损种皮,25 ℃蒸馏水浸泡 24h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 25℃ 浸泡

24h

机械破损种皮,0.05% 赤霉素水溶液 25℃浸 泡 24h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 .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 .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 .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4、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是完全统一的,只不过强调的侧面不同,单一变量原则强调的是自变量的单一性,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而等量性原则强调的是除了自变量之外的一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变量必须严格控制在 适宜条件下的等量即相同,以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例 8】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而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如下实验: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该改正的错误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I

光照

20℃ 充足 Ⅱ 暗室

20℃ 不充足

A.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处

C.两个花盆的温度不应该一样高

D.两个花盆都应该浇给充足的水

二、实验中三个变量的分析及处理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注意其可操作性,遵循对照原则。

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因变量一般不能直接体现出来,因此就要确定其体现指标,使其具备可观察性,即找到相应的观测指标。

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应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注意消除和平衡。

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要尽量减少无关变量,而且不同的实验组中的无关变量应完全相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了自变量外,一般要做到:

① 生物材料相同(所用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要尽

量相同)

植物:一般描述为长势正常且相同的同种植株

动物:一般描述为健康状况相同,体重大致相似(有的实验还要求年龄、

性别等,例如生长激素、性激素作用的研究)

种子:一般描述为大小一致、饱满程度相同、活的同种

② 实验所用的器具和装置要相同,实验的试剂要相同(包括成份、浓度、体积、量等)

③ 条件控制要适宜且相同(如温度、光照强度等都要一致)

这样可避免实验结果的差异是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可能性,便于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例 9】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 27 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

随机均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

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1)本实验中同种蝌蚪和相同饲养条件属于(自变量/ 因变量/ 无

关变量)

(2)甲组加入的甲状腺激素是(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3)甲组的变化和结果是(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 4)实验中选同种、同时孵化的大小相同的蝌蚪来做实验,其目的

是。

三、各类实验题解题策略

高考中,生物实验的考查重点主要是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对实验设计作出假设、设计对照、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和预期实验结果,并加以处理和判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题型:

实验操作题、实验原理题、实验设计题、实验评价题、实验步骤补充完善题、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1、实验操作题

实验操作题主要考查实验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实验步骤与程序。要求考生必须参与实验,仔细观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这一类的题目,有的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的是以要求改正或完善实验步骤的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析回答:

(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

纸、。

( 2) A 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细胞中小颗粒呈色。

(3) B 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4)在 C 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对策:

(1)要熟悉考纲要求的所有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观察类实验中通常运用显微镜对目标进行观察,为使观察的结果更清晰,常借助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在复习中要善于归纳。

2、实验原理题

实验原理是选择实验材料、药品,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的依据。实验原理有的包含在实验题干的叙述中,有的需要联系课本中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提取出相关的实验原理。通常在实验原理题的题干给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有关问题,以考查同学们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实验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例11】健康人的尿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除了肾脏等疾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试剂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的蛋白质。请完成下面的实验,验证某人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尿。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 A(质量浓度为0.1g·mL -1 的

NaOH)、双缩脲试剂 B(质量浓度为0.01 g·mL-1 的 CuS04 溶液)。

实验原理:

【例 12】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 min 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3%的蔗糖溶液等.其实验原理:

(1)要熟记考纲要求的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2)尤其要记住待检测物质与某种鉴定试剂反应,产生一种特殊颜色来达到鉴定的目的。(3)牢记实验原理是做实验的依据和思路(注意叙述中不能采用“因为…所以…”的表述方式)

3、实验设计题

题目给出实验目的及一些附加条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解答这类题目应首先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所考查的知识点及相关的实验原理,构思相关的生物情景,然后再设计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案。

◆对策: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①读题找出实验目的

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②确定自变量、观测指标和无关变量

找出单一变量,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确保其他培养实验条件一致,控制无关变量。明确观测指标,是否需要统计即对数据的整理等。

③分析材料用具、原理,绘制简易流程图

特别提醒:

ⅰ有些材料需预先处理(如材料要用液体,但题目中给的是固体材料,则需配置相应浓度

的溶液)

ⅱ实验的前测(如生理实验中需要对实验前的材料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等)

选择材料,分组编号『分组编号』→屏蔽无关变量

设置对照,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或饲养)『对照处理』→设置自变量

运用一定的观测手段,观察实验结果『检测观察』→观察因变量

④实验步骤

⑤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注意探究性实验和验证实验的不同回答

ⅰ 若是“验证性”实验,则要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得出应有的实验结果和推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题目要求验证的内容中寻找。

ⅱ 若是“探究性”实验,则要根据原理、目的,预测出可能的结果和推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一般有几个不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例 13】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

(3)结果预测与分析:?

【解题思路】

(1)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3)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4)设计实验步骤

① ——选择材料、编号分组,前测,控制无关变量

步骤①:将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两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 分别用给出仪器测定与记录。

②——设置实验组(甲组)和对照组(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以控制无关变量步骤②:每日用给予甲组鼠灌喂,给予乙组灌胃,

在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③——运用一定的观测手段,观察实验结果,后测,记录,

步骤③:“定期测量与记录甲、乙两组鼠的。”

(5)结果预测与分析:

实验目的中有“验证……”,因此是验证性实验。

实验结果预测:(前测和后测的结果预测)

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两组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给甲组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乙组。

结果分析:(结合实验原理来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耗氧量和活动量加大。

(注意前测和后测)

说明:

前测的作用是为实验结果提供一种实验前后的对照。如例13 题,即使是正常大白鼠,其活动量和耗氧量也是有所区别,只有进行前测,才能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使实验结果说服力更强!

如果实验起始阶段状态是确定的、已知的,就没必要前测。

2004 全国高考试题 31 题: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 2 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 1 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思考:两只正常的实验小白鼠的状态需要前测吗?

【例14】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旱情,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

力。

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间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 9:1),大小一致的花盆。

方法步骤:⑴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 3㎏,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 两组

⑵A组各花盆中,B 组各花盆中。

⑶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条件下培养;

⑷6周后,处理 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结果预期与分析:

【解题思路】

(1)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3)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4、实验评价题

实验评价就是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从实验取材、药品试剂、步骤及操作、结果及预测等进行评价,从而正确解答有关内容。

(3) 实验方法、步骤是否合理

(4) 是否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的检测和记录

①对照、单一变量等原则是否体现

【例 15】为了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同学制定下列方案:

a. 取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 1 号、2 号;

b. 在两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

放入 lO 条同时孵化出的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

c. 向 l 号缸投放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2 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

d. 每天分别向两缸中投放一些饲料;

e.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 mm×1 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上述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或不足,请你修改并完善该设计方案。

(1) 该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

,因此,a 过程应 该 为 (只 需 陈 述 修 改 内 容 , 下同) ; c 过程应该

(2) 方案中存在着引起实验误差的不妥之处, d 过程的不妥之处应该改为

②实验方法、步骤是否合理

此类题目给出了实验操作的方法、一系列步骤。要求学生分析评价方法、解题程序的科

学性和规范性。找准解题切入点,避开误区,设计最佳实验方案。 【例 16】为验证 pH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位学生设计如下:

(1) 在 1~3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O.5%的新鲜可溶性淀粉液 2.O mL 。

(2)分别向 l ~3 号试管中加 O.5%唾液 1.O mL 。

(3) 向 1 号试管注入 1.0 mL 蒸馏水,向 2 号试管注入质量分数为 5%的 NaOH 溶液 10. mL ,向 3 号试管注入质量分数为 5%的 HCl 溶液 1.0 mL 。

(4) 振荡这 3 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 3 支试管下半部浸入 60℃左 右的热水浴中,保持 5 min 。

(5) 在 3 支试管中加入 2.O mL 斐林试剂振荡后,将 3 支试管的下半部放入盛有热水的 ◆对策:对实验方案评价时,要注意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有无对照(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2) 实验材料及器材的选择、使用是否正确

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 1min。观察 3 支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记录结果。

该学生的设计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请改正并指出原因。

5、实验补充完善题

实验补充完善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该题型将实验与探究能力渗透到各题题干及解题过程中进行考查,将常规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理论知识融合考查,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并加强文字表达思想、描述实验结果等能力的考查。实验补充完善题包括以下内容:(1)添加实验假设;(2)完善实验步骤;(3)总结实验结论;(4)补充填加对照实验。实验补充完善题的解题思路与完全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例 17】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 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①实验组 6 中,Ⅰ应该为,原因是;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 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6、关于实验装置实验题

此类试题多属理科综合实验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还考查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充分地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用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这一能力要求。

【例 18】下图是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用来证明 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1)请指出该装置的主要错误。

①;

②;

③;

④。

(2)如需对照实验,请描述对照实验的设计。

7、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对策:

调查的随机性决定了调查的成败,所以应做到无区别对待调查对象,以确保调查的随机性。如调查动物的标志重捕法要求标志物不能太明显,不能对调查对象生存产生不利和有利的影响等;调查植物的样方法要求样方法的选择严格按取样法取样,不能带个人的爱好等;调查人类遗传病时不能限定特定人群,且被调查人群足够大等。

8、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绘制曲线

根据实验目的,用表格形式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表达实验结果,是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学生应有的一种能力。设计表格时要注意列和行中每项所表示的含义和单位。对于较复杂的表格、表头的设计较关键。在平时学习时要留心储备这类知识。绘制曲线要求学生确定横坐标、纵坐标的单位和含义,再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主要用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 19】虽然蟾蜍的排卵是有季节性的,但也可以通过想体内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排卵。为验证促性腺激素有促进蟾蜍排卵的作用,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注:蟾蜍排卵可通过检查泄殖腔开口处有无卵细胞作为观察指标,注射激素后只要求观察 1 次)

材料用具:发育成熟体重相同的雌性蟾蜍 6 只,注射器,饲养笼,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溶液,

0.65%NaCl 溶液(蟾蜍用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①将 6 只雌性蟾蜍随机编号 1~6,其中编号 1~3 的蟾蜍作为对照组,4~6 的蟾蜍作为实验组,分别放入饲养笼中。

②检查两组每只蟾蜍的泄殖腔开口处有无卵细胞,进行记录。

③实验组每只蟾蜍注射一定量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溶液,对照组每只蟾蜍注射等体积

0.65%NaCl 溶液。

④一定时间后,检查两组每只蟾蜍的泄殖腔开口处有无卵细胞,进行记录。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习题巩固:

【例 20】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

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

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 A、B 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

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室温、保湿(甲)4℃、保湿(乙)4℃、水浸种(丙)4℃、干燥(丁)种子萌发实验条件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

和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

(3)已知激素 A 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

素 A 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

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 A,并制备成激素 A 水溶液。

②分别用和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

预测结果:

四、常见实验中的注意问题

1、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应注意各步骤的顺序,必须先调节相关条件(温度、pH 等)才能

让反应物与酶相遇,还应注意空白对照中加入“等量清水”。

2、生长素设计中,应注意对胚芽鞘的生长状况的描述,如“向哪方弯曲生长”、“直立生长”、“不弯曲不生长”。无子番茄培育要注意“去雄”、“套袋”、“使用一定浓度生长素

类似物”。

3、动物激素调节实验中,有些激素只能用“注射”(如胰岛素),有些可以“饲喂”(如

甲状腺激素)。

4、无土栽培时应注意“培养液中通空气”、“适时适量补充稀释培养液”。

5、微生物培养中注意“无菌”、“接种到培养基”及氧气、pH、温度的控制,培养基配制注

意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并在调节 pH 后灭菌。

6、遗传学实验

①复制、转录、翻译时条件的控制;

②DNA 粗提取应选用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注意蒸馏水的使用和过滤的目的,鉴定时注意

水浴加热的条件控制及现象。

7、植物杂交实验:如果为两性花(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植物杂交,如:应注意“去雄”、“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如果为单性花(即有雄无雌或有雌无雄),则无需“去雄”,但要“套袋”。8、动物杂交实验:千万不能有“自交”,应为“与相同基因型的异

性交配”。

9、基因工程实验:注意“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DNA 连接酶”、“目的基因”、“受

等科学语言的使用。

10、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吹气;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 CO2——NaOH 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

(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7)动物细胞破裂――蒸馏水渗透胀破;搅拌;离心

(8)杀灭细菌―――煮沸;烘烤;酒精;高浓度 NaCl;含青霉素培养基

(9)控制容器的温度——用保温瓶或绒棉来隔热,避免生物所产生的热会散失至四周。(10)避免种子上的微生物影响——实验前对萌发的种子进行消毒。

11、书写步骤时应注意:

①要分步描述并加以编号(一般不宜连续描述);

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 1、2、3……或 A、B、C……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③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

④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俗语口语,如:“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不变蓝” 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另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

高一生物实验报告大全

高一生物实验报告大全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

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浅析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浅析 发表时间:2013-12-30T08:52:35.123Z 来源:《教育学》2013年12月(总第61期)供稿作者:彭月琴[导读] 重视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彭月琴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334200 摘要: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吸收以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 一、高中生物采用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只注重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重视不够,甚至仍然有老师在黑板“上做”实验、让学生“背”实验的现象。这种结果与过程脱节的教学,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探究式学习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索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观念上平等、开放、民主,过程中自主、体验、个性,形式上生动、多样、有趣。 二、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环节 研究模式:1.确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2.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设计方案;3.验证假设——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4.评估——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的差异;5.交流与合作——写出实验报告,能与人合作、交流;6.反馈和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发现新问题,改进探究方案。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等。 三、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策略 1.创设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课堂氛围。在生物及其实验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首先要准确定位师生角色。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再是什么权威的象征,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师生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对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为其创设学习知识、拓展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条件,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人,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应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来决定。要完成教师角色从“提问者”向“被提问者”的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具有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以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作为联系师生的基础纽带。 2.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学习时注意力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把生物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生物及其实验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要注意与现代教育手段相配套,可以一定比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 3.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意识。生物实验课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大舞台,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和提高问题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充分利用这一实践问题探究的学习阵地。在实验课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与问题探究中,要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为自己对新事物的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四、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缺陷 探究性实验虽然近似地模仿科学家那样工作,对科学过程、方法、思想有系统的体验,更深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对学会合作学习、发扬团队精神有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很多的缺陷:一是教学效率低,而学习时间有限,课时较少,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二是探究实验的评价方式、手段复杂,较难操作;三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在自主探究实验方面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完善和研究探究性实验的组织形式,使之成为比较成熟的、令学生满意的、效率更高的形式,优化各种评价方案,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同时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将对高三的生物实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秦亚平《中学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学生物教学,2004。 [3]李世伟《谈课改环境下生物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学生物教学,2004。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及答案 1.(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学拟对“低温是否会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降低”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下列材料用具设计了相关实验。假如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请作出你的假设、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1)你的假设是:。 (2)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大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玻璃纸、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冰块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将漏斗分别倒扣在两个相同的大烧杯中,并分别 编号为A、B。 ② 。 ③对A、B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A组放在室温条件下(25℃),B组 。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 。 (3)根据你的假设和设计的实验方案,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2.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脱落后能抑制碗豆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 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是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 过用细胞分裂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的相同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 第三步:记录甲、乙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 。 ④实验结论:。 3.(17分)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体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yy呈黄色.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饲料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写”,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哪几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分子进行标记,在正常情况下,n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A).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其子代中雄性全部为白眼,雌性全部为红眼,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从变异的类型看,“表型模写”属于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表型模写”? ①请写出方法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高一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所涉及的实验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探究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探究实验的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问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作出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A、实验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市的高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主体能动性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生物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生物学科的交叉应用功能,在环境保护以及基因遗传等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中的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亦不能为该领域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提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这一不利状况。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探索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生物实验教学过于形式化。目前,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是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课程不仅课时数少,而且从安全和实验费用等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验教学形式化,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探究性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主体能动性表现不明显。如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 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小。 (二)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缺乏探究实验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亦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如果一味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混乱。而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过多地尝试探究实验教学。 二、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性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2017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 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 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⑶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 目的:高中生物实验课中,质壁分离是很重要的一项实验。由于时间、材料、操作等问题的 产生,使大多数学生无法成功完成实验。此文目的只在于提供少许见解,能完善次项实验, 仅供参考。选用20%NaCl溶液替代30%蔗糖溶液,可使实验速度提高,结果明显。选用洋葱 内表皮且染色,可使材料容易获取,结果明显。 1.采用20%NaCl溶液 1.1 原理:此溶液更易制取,且速度很快、现象明显,便于立即观察。(可用于课时较紧阶段) 1.2.1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茎表皮。 1.2.2 仪器、试剂:刀片、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瓶、20%NaCl溶液、吸水纸、显微镜。 1.2.3 步骤:(1)制装片(同教科书);(2)镜检(同教科书);(3)质壁分离的产生;在盖玻片 的一侧滴加20%NaCl溶液1~2滴,在盖玻片的对侧用吸水纸引流。这样重复几次,促使NaCl 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以浸浴洋葱表皮。数秒钟后即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就可看到液泡马 上变小,紫色加深,细胞原生质与细胞壁很快分开,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1.2.4 质壁分离复原(同教科书) 2.采用内表皮染色 2.1 原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在教科书中指出:该实验材料是紫色的 洋葱,不需染色可直接观察到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洋葱的表皮,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 紫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极难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多层细胞的材料往往相互重叠 呈象,观察效果很不理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洋葱的内表皮的撕取很易获得只具有单层细胞 的薄膜材料,但内表皮却又是无色透明的,用其直接作观察材料,显然效果也不理想。我们 通过反复摸索,发现对洋葱细胞活体染色后,再取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效果 就好多了。 2.2 实验材料刀片、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瓶、30%蔗糖溶液、3%中性红色 溶液、吸水纸、显微镜。 2.3 步骤。 2.3.1 制装片。 方法A:用小刀在鳞片内侧划成约2cm2的小块,将取下的小块放入0。3%的中性红色溶 液中染色10~15min。取出小块稍加冲洗后,两手握住处理过的鳞片两侧并朝内表皮方向对折。即可露出带红色的薄膜内表皮。最后用镊子取小片内表皮制片(同教科书)。 方法B:先单独将内表皮染上颜色,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十来分钟,可褪去细胞壁的颜色, 但染成桃红色的液泡的颜色不会褪去。最后用镊子取小片内表皮制片(同教科书)。方法B 实验效果更为理想。 2.3.2 镜检:会看到细胞的细胞壁染成了醒目的红色,其他部分仍为无色。此时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的对比十分明显。 2.3.3 质壁分离的产生(同教科书)

高中生物实验专项练习题

实验练习 一、选择题 1、将鉴定下列化合物的 试剂及其颜色反应用直 线连接起来。 2.使用丹III染色,能 显示细胞中脂肪的存在, 这是因为该染色剂 A、易于进入细胞 B、 亲水而疏脂C、颜色特 别鲜艳D、亲脂而疏水 3.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4.将马铃薯块茎与浸软的花生种子分别徒手切片,在载波片中央滴少许染液,再把这两种材料的切片分别浸在碘液里制成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上被碘染色的淀粉粒。结果应该是 A、马铃薯切片中有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B、花生切片中显示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C、两种材料的切片中均术见蓝黑色颗粒 D、难以分辨出两种切片碘染色后的差别 5.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溶液变成蓝色,熟苹果汁则能还原银氨溶液(即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其他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消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丹III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兰溶液、丹III溶液 D、碘液、斐林试剂 8.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 A、目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物镜 D、装片 9.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气孔保卫细胞 B、幼嫩黄瓜果肉细胞 C、幼嫩茎皮层细胞 D、根毛细胞10.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不用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轻轻调整焦距 C、先将目标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D、先转换高倍镜,然后边搜寻目标边用粗细推焦螺旋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1.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叶片的下列标本,看到叶绿体数量最多的是 A、栅栏组织叶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海绵组织叶肉细胞 D、叶脉细胞 12、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则:(1)若物象不清楚,应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 教 材 实 验 考 纲 要 求 显微观察类 (1)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验证鉴定类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类(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 吡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高中生物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高中生物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报告纯净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证明氮元素为黄瓜苗的必备元素。 【实验原理】 植物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硝酸盐(no3-)和铵(nh4+),也可以利用某 些可溶性的含氮有机物,如尿素等。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此外,氮存在于核酸、磷脂、叶绿素、辅酶、植物激素和多种维生素(如b1,b2,b6,pp等)中。由于氮作为组成植物体中许多基本结构物质的组分,对植 物的生命活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氮又称为生命元素。氮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氮时幼叶向老叶吸收氮素,老叶出现缺绿病。严重的情况下老叶完全变黄枯死,但幼叶可较长时间保持绿色。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籽实不饱和,产量低。 【材料用具】 1.两株生长健康的黄瓜苗; 2.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其中a种肥料含有氮元素,b种肥料不含有氮元素,a、b两种肥料其他性质相同。 【方法步骤】 1.在相同正常自然生长条件下,向两株黄瓜苗分别长期施

用上述a、b两种肥料; 2.观察一段时间后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 施用b种肥料的黄瓜苗的黄瓜叶片发黄,植株矮小,而施用a种肥料的黄瓜苗无此症状。 【实验结论】 氮元素为黄瓜苗的必备元素。 【思考质疑】 氮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陈奕君高一(6)班 第二篇:生物调查报告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今天,我们跟随着老师在学校中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调查校园生物种类调查目的:(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1、了解学校及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记录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调查笔记。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等方法步骤: 1、设计调查表:设计合理的调查表 2、分组:以5为人为一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 3、选择路线: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东边绕过办公楼、教学楼进入操场,边观察边记录,最后由学校西边回到大门口。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种群落的演替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 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 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

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 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 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 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八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得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观察类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 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 低倍镜小短亮小多 高倍镜大长暗大少 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 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 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 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B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3.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洒精发酵是否彻底,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的试剂(A ) ①苏丹Ⅲ②Ca(OH)2 ③斐林试剂④双缩脲试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 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 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5. 下列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的是( D ) A.神经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人的成熟红细胞 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 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D ) A.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7.若要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在不伤害细胞内部结构的 条件 下,利用哪一组酶除去细胞壁效果最好( B ) A.果胶酶和蛋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