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题答案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2019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时间是(B) 1-37 A. 1850年 B.1750年 C. 1650年 D.1550年 2.维特根斯坦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这实际上是强调美学研究的重点是(A)1-42 A.审美经验 B.审美关系 C.审美形态样 D.审美现象 3.对审美趣味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2-58 A.审美需要 B.审美理想 C.审美情感 D.审美经验 4.“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说明(C) 2-60 A.美是先于人而客观存在的 B.美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老人 C.美是因为人才显现出来的 D.美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 5.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B) 2-74 A.完善的感性 B.灿烂的感性 C.自然的感性 D.直观的感性 6.“劳动说”主张审美起源于人类的(A) 2-84 A.物质生产 B.石器生产 C.陶器生产 D.精神生产 7.下列诗句体现出“崇高”特点的是(D) 3-114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寒波澹游起,白鸟悠悠下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D.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莆

8.认为最美的图形是球形和圆形的是(A) 3-110 A.毕达哥拉斯学派 B.柏拉图学派 C.亚里士多德学派 D.智者学派 9.恩格斯认为悲剧冲突的实质是(D) 3-124 A.好人遭受了不该遭受的厄运 B.怜悯与恐惧 C.永恒正义的冲突源 D.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100 A.审美形态既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的形式有重点方能 B.审美形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无关 C.审美形态首先是一种理性存在形式 D.审关形态与审美经验无关 11.“如清风,如云,如戏,如烟。如幽林曲涧”所描述的审美形态是(C) 3-114 A.自然美 B.社会美 C.优美 D.崇高 12.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A) 3- 136 . A.鲍姆嘉通 B.维柯 C.克罗齐 D.温克尔曼 13.柏拉图描述审美经验的高峰状态的学说是(A) 4-151 A.迷狂说 B.模仿说 C.分有说 D.润穴说 14.中国古代的“比德说”总是把自然(D) 4-159 A.艺术化 B.科学化 C.理论化 D.人格化 15.关于审美经验,表述正确的是(D) 4-162 A.纯粹的感性直观活动 B.纯粹的理性直观活动 C.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 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 16.审美主体在头脑中重新形成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是(C)4-173

2019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A002·00037(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 (课程代码0003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实用主义关学的代表是 A.克萝养 B.桑塔亚那 C.杜威 D.柏格森 2.“爱屋及乌”现象属于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回忆联想 3.把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归结为“共通感”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屎德 D.黑格尔 4.表现说的主要不足在于 A.忽视艺术的形式技巧 B.无税主体的情怒 C.回避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D.没有突出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 5.将艺术品分为符号和意义两个层次的学说是 A.解构主义美学 B.形式主义美学 C.符号学美学 D.表现主义关学 6.意向与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便构成了市美心理的

A.理想状态 B.基础动力 C.超验套境 D.形式符号 7.表现说兴起于 A.18、19世记西方滚漫主义思澜 B.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德国狂纵突进运动 D.1848年欧洲革金时期 8.不属于类育特点的是 A.诉诸感性 B.谐移默化 C.能动性 D.实用性 9.“以美启真”指的是 A.智育对美育起促进作用 B.美育对智有起促进作用 C.美育对智育起决定作用 D.智育对英育起决定作用 10.“习与性成”说明美育 A.要注意因势利导 B.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C.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D.是牵性而为的行为 11.率先把西方美育思想引入中国的是 A.王国维 B.严复 C.察元培 D.陈独秀 12.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A.意象的物化与传达 B.意象的传达与构建 C.意象的创遗与表现 D.意象的生成与或进 13.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 A.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 B.说明艺术的本质 C.仰述艺术的特征 D.揭示艺术的规律 14.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A.纯粹的自然禀赋 B.纯粹的后天努力。 C.天助神功 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15.审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 A.社会文化 B.历史发展 C.文学艺术 D.社会实践

2018年4月全国自考00037美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 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 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 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 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 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 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 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 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 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 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 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 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 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B )7-366 A.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 C.能动性 D.艺术性 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 C )7-344 A.董仲舒 B.顾炎武 C.朱熹 D.韩愈 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 C )6-315 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 B.唯心主义看法 C.客观存在的现象 D.子虚乌有的东西 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 A )6-305 A.存在论 B.形式论 C.行为论 D.功能论 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B )6-316 A.艺术想象力 B.艺术敏感 C.艺术灵感 D.艺术技巧

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 D )4-208 A.荷加兹 B.哈奇生 C.博克 D.夏夫兹博里 7.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 B )4-209 A.杜威 B.桑塔亚那 C.维特根斯坦 D.柏格森 8.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 C )5-277 A.洛克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苏珊?朗格 9.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B )5-278 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 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 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 10.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 B )5-278 A.神启说 B.表现说 C.有意味的形式说 D.符号说 11.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 A )5-286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1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 D )3-135 A.文化的认同 B.社会的发展

2018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C ) 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 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 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 D. 意识形态论 3.蒋孔阳主张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C) A.审美经验B.艺术C.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美和美的规律 4.人类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D) A.原始巫术活动的出现B.原始劳动分工的出现C.史前彩陶纹饰的出现D.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5.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D) A.审美主体和审美创造B.审美客体和审美接受C.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D.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6.席勒认为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主要标志是(C) A.巫术B.音乐C.游戏D.舞蹈 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这表明审美活动具有(A) A.自律性B.因果律C.他律性D.三一律 8.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B) 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 9.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尼采D.马克思 10.审美经验是(D) A.纯粹的感性活动B.纯粹的理性活动C.一种理性直观活动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11.《萄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这句话涉及到审美经验中(B) A.情感与想象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C.想象与感知的关系D.想象与理智的关系12.《礼记·乐记》中的“心生说”,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划入( D ) A.符号说B.游戏说C.模仿说D.表现说13.古希腊语中的“艺术”一词指的是(B) A.模仿B.技艺C.创造D.审美 14.艺术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C)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物质实在层 15.苏珊·朗格主张艺术作为符号形式应当表现(A) A.人类情感B.绝对精神C.无意识D.意识形态 16.宗自华认为,中国美学史上最具有世界贡献的范畴是(D) A.境界B.意象C.神韵D.意境 1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C) A.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B.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思C.主客体间的感动关系D.主客体间的反映关系18.在生产意象的过程中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A) A.想象力B.艺术敏感C.灵感D.判断力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名词解释: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2、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3、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4、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称为喜、喜剧、喜剧性。其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其审美特征,是引发人们在恶的渺小空虚和善的优越比照中,看到自身的胜利和威力,引起一种对于对象轻蔑嘲笑的审美愉悦。 5、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环节,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功能相互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发端,正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才萌发了创作冲动,产生了要把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物态化为艺术作品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阶段。 6、艺术构思:就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的酝酿过程;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后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设计。 7、灵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其特点是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高度灵敏的亢奋状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依赖于艺术家平时的丰富生活积累,又依赖于艺术家对他所创造的形象的不倦的追求。 8、艺术传达: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把艺术家艺术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是一种把精神活动转化为物态化形式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制造出物态化形式的艺术品。

2020年08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美学学科确立的标志是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 A.《判断力批判》 B.《审美教育书简》 C.《诗的哲学默想录》 D.《美学》 2.下面关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美学学科的漫长历史过程 B.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 C.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 D.审美意识奠基于美学思想 3.审美趣味的两重性主要是指() A.先天性与后天性 B.观念性与实践性 C.个体性与社会性 D.现实性与理想性 4.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必然带来审美活动的变化,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 A.自律性 B.他律性 C.功利性 D.物质性 5.审美体验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审美主体() A.卓越的想象能力 B.饱满的审美情感 C.丰富的人生体验 D.高远的审美理想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体现的形式美因素主要是() A.色彩 B.线条 C.形体 D.音响 7.杜夫海纳认为,要使审美对象获得现实的生命,审美主体就必须使自己() A.现实化 B.非现实化 C.理想化 D.审美化 8.博克认为,产生崇高感的本能是() A.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 B.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 C.社交的本能 D.性的本能 9.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 A.道德实践 B.精神实践 C.生存实践 D.宗教实践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不是一-种审美情感 B.丑主要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 C.丑不是人们生存实践的表达形式 D.丑在美学中没有意义 11.荒诞引起的主要是() A.虚无感 B.悲剧感 C.滑稽感 D.厌恶感 12.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主张“崇高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的美学家是() A.席勒 B.叔本华 C.尼采 D.西美尔 13.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所讨论的审美形态主要是() A.悲剧 B.喜剧 C.荒诞 D.崇高 14.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做出完整定义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朗吉弩斯 D.西塞罗 15.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科学主义者的是() A.托马斯·门罗 B.叔本华 C.尼采 D.伽达默尔 16.孙悟空等神话形象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再造性想象 D.创造性想象 17.“言有尽而意无穷”说明了审美理解具有() A.直观性 B.超越性 C.多义性 D.超验性 18.在各种空间艺术中,最具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是() A.建筑 B.绘画 C.雕塑 D.戏剧

00037美学历年试题(精心整理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冯友兰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 A.自然境界 B.天地境界 C.功利境界 D.道德境界 2.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年份是 A.1765年 B.1750年 C.1745年 D.1730年 3.审美情境产生于人生的 A.幸福状态 B.在场状态 C.自由状态 D.癫狂状态 4.清代画论家戴熙指出“古人书画多用熟纸。今人以生纸为能失合古意矣。”这 句话强调了艺术品结构中的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意象世界层 D.物质实在层 5.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是 A.思想性 B.情感性 C.娱乐性 D.想象性 6.最早提出“天才论”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布洛 2 C.席勒 D.荣格 7.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新诗鼓励青年改造人生和社会这反映了艺术的 A.思想启迪功能 B.政治宣传功能 C.社会干预功能 D.道德教育功能 8.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 A.精力的宣泄 B.情感的表现 C.生命的绵延 D.性欲的升华 9.中国古典美学中经常谈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审美对象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开放性 D.想象性

10.在决定审美发生的诸多条件中首要的是 A.人的精神活动 B.劳动 C.人的日常生活 D.宗教 11.自然中的优美主要表现为客体对象 A.色彩的艳丽 B.形状的奇特 C.感性形式的和谐 D.感性形式的整齐 12.在现代西方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的是 A.人本主义美学 B.经验主义美学 C.实证主义美学 D.理性主义美学 13.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审美主体的心理世界与外在对象之间具有 A.对立关系 B.一致关系 C.互补关系 D.同构关系 14.艺术接受过程的三阶段是 A.看、想、悦 B.观、品、悟 C.感、悟、思 D.望、受、想 15.音乐是一种 A.空间艺术 B.时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时空艺术 16.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句话体 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 A.反映关系 B.模仿关系 C.感动关系 D.认识关系 17.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不断演变的这使其在历史性中又具有了 A.民族性 B.当代性 C.世界性 D.模糊性 18.审美活动发生的标志是 A.美学思想的形成 B.艺术活动的发生 C.审美意识的产生 D.美学学科的确立 19.蔡元培倡导 A.“以美育代宗教” B.“以德育代宗教” C.“以科学代宗教” D.“以艺术代宗教”

2020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C)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柏拉图 D.鲍姆加登 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 A.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B.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 C.人的审美存在 D. 人的历史存在 3.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B) A.情感结构 B.价值取向 C.生存状态 D.道德修养 4.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D) A.生理遗传 B.先天气质 C.家庭背景 D.社会条件 5.“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D) A.整齐一律 B.节奏韵律 C.对称均衡 D.多样统一 6.在2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D) A.游戏说 B.生物本能说 C.巫术说 D.劳动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优美是阳刚的人生境界 B.优美使人感到紧张 C.优美是和谐的人生境界 D.优美使人感到振奋 8.《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D) A.笛卡尔 B.歌德 C.莱辛 D.康德 9.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C) 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 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 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 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0.朗吉弩斯认为(A) 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 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 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 11.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B) A.理性思维 B.辩证思维 C.抽象思维 D.具象思维 12.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 A.悲剧 B.喜剧 C.滑稽 D. 崇高 13.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D) A.夏夫兹博里 B.荷加斯 C.哈奇生 D.奥古斯丁 14. 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C) A. 自然主义 B.科学主义 C.解释学 D.存在学 15.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B) A.畅神说 B.比德说 C.模仿说 D.再现说 16.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B) A.直观性 B.超越性 C.直接功利性 D.间接功利性 17.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

美学原理试题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2017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A.自然科学B.人文学科C.实证科学D.逻辑学科 2.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A.艺术美B.社会美C.自然美D.科技美 3.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A.乐而不淫B.化育万物C.化性起伪D.消融渣滓 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A.王国维B.蔡元培C.梁启超 D.朱光潜 5.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A.审美教育B.寓教于乐 C.娱情悦性D.趣味教育 6.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 7.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A.理性主义B.经验主义C.存在主义D.实证主义 8.“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悲剧B.荒诞C.丑D.喜剧 9.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A.积极的快乐B.消极的快乐 C.游戏的快乐D.想象的快乐 10.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B.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 C.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 D.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11.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A.哲学B.神学C.社会学D.心理学

设计美学考试试题答案

设计美学考试试题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1、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并存,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并存,这是美学的基本矛盾。 2、艺术形象 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3、集体无意识: 是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它是先天的非个人的心理机制。 4、生态审美 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他把审美观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生命关联。 5、定势 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个人价值观所决定。 6、结构的稳定性 指产品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无论是处于静态或动态过程中,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7、审美形式 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中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8、知觉 以感觉为基础,它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9、何谓“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就是抛弃那些脱离时代需要的陈规旧习,放弃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先入为主的设想。回到零点,从实际功能需要出发,重新考虑语汇的构成和意义。 10、明代家具发展到高潮的原因 答:1 由于园林建筑的兴起,增加了对室内陈设的需求; 2 随着与南洋交通的发展,有了充裕的优质木材的供应; 3 是木工工具的改进,为家具工艺技术提供了物质前提 问答题: 1、如何区分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 2、 答:审美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它反映了对象在什么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产品所具有的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产品的适用性则是一种功利价值。审美价值具有的是精神功能,功利价值具有的则是一种物质功能。 2装饰与产品风格的联系是什么? 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

全国2012年07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实验美学》的作者是( D )1-4 A.维特根斯坦B.杜威 C.弗洛伊德D.费希纳 2. 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 D )1-27 A.行为方式B.思维方式 C.审美方式D.存在方式 3.审美需求是人的一种( D )1-31 A.普遍需求B.自然需求 C.物质需求D.精神需求 4.客观事物转化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条件是(B )2-84 A.具有审美价值B.与审美主体相联系 C.线条优美形状奇特D.色彩鲜艳功能强大 5.认为审美发生于游戏的学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 )2-92 A.席勒B.德谟克利特 C.泰勒D.普列汉诺夫 6.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是( C )2-111 A.出现了系统的艺术门类B.绘画技艺的成熟 C.人的自我修饰与美化D.舞蹈行为的普及 7.所谓审美形态的生成性是指其( A )3-125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 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2006年07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D) A.1775年B.1757年C.1755年D.1750年 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C ) A.伊安篇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 3.“隐秀”说的提出者是( D) A.钟嵘B.陆机C.司空图D.刘勰 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B ) 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 5.德育主要依据的是( A ) A.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B.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 C.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D.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 6.以下陈述不属于 ...席勒所作出的是( A) 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7.以下不属于 ...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 C) 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 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B) 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 B) 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 1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D )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宗白华 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A ) 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 12.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 D ) 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 13.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 C) A.有意境的世界B.有意象的世界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14.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 B ) A.社会干预功能B.心理平衡功能C.道德教育功能D.娱乐消遣功能 15.艺术意象是一种( B ) 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D.物质—精神存在16.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 A ) A.意象B.意境C.表象D.内容 17.以下不属于 ...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A ) 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开放性 18.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C) 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 19.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 C )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四)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和美感的最终根源在于( B)。 A.人的存在 B.社会实践 C.人的心灵 D.审美实践 2.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D)。 A.布洛 B.博克 C.荷加兹 D.立普斯 3.我国美学史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观,主张人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的是( A)。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 4."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这是(B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5.中国美学史上,(B)在《论教育的宗旨》中认为教育应包括体育与心育两个方面,而"心育"包括德、智、美三育,只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 A.蔡元培 B.王国维 C.梁启超 D.鲁迅 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A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 B.黑格尔 C.康德 D.布洛 7."寓教于乐"是古罗马(C )在《诗艺》中论述文艺的美育功能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贺拉斯 D.毕达歌拉斯 8.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C )。 A.黑格尔 B.鲍姆嘉通 C.费希纳 D.康德 9.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B )。 A.黑格尔 B.康德 C.歌德 D.席勒 10.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 )提出的。 A.柏拉图 B.马克思 C.苏格拉底 D.黑格尔 11.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 (C )。 A.艺术形式 B.艺术内容 C.艺术意象 D.艺术符号 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A)。 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意境 D.物境 13.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是( A)。 A.意象的重建 B.艺术感受 C.审美理解 D.审美想象 14.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B )。 A.观 B.悟 C.品 D.味 15.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D )。 A.朱光潜 B.李泽厚 C.高尔太 D.蔡仪

2016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 A.中江肇民 B.花之安 C.今道友信 D.小尾郊一 2.美学学科属于(D) A.自然学科 B.社会学科 C.信息学科 D.人文学科 3.意象的主要类型不包括(C) A.兴象 B.仿象 C.物象 D.xx 4.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学者是(D) A.柏格森 B.荣格 C.克莱夫贝尔 D.苏珊-朗格 5.关于艺术功能不正确的表述是(D) A.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B.艺术具有多元的功能 C.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D.艺术的审美功能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6.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以看出,对审美想象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C) A.感知 B.理解 C.情感 D.移情 7.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理智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A)

8.自调节审美除了要做到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辩证统一,还要求(D) A.鉴赏调节 B.同化调节 C.反思调节 D.反馈谓节 9.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B) A.艺术的形式构成 B.艺术的存在方式 C.艺术的创作方法 D.艺术的本质特征 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C) A.形象的创造 B.主题的表达 C.意象的生成 D.情节的构思 11.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A) A.再生成的 B.直接传递的 C.作品中固有的 D.艺术家规定的 12.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审美境界 13.明朗的秋日、淡淡的远山、薄薄的晨雾、轻盈的雪花,从审美形志看都属于(A)A.优美B.意境C.壮美D.自然 14.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区别开来的美学家是(D)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叔本华 D.尼采 15.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其形成直接源于西方的(C) A.荒诞派小说 B.荒诞派绘画 C.荒诞派戏剧 D.荒诞派电影 16.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7.孔子以山水比德,屈原以芳草自喻,体现了中华审美文化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即(A)A.美善相兼B.美善相分C.以美启真D.以美储善18.在中国先秦,提出“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C)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 D ) A.物质形态中 B.形式概念中 C.行为个体中 D.意象世界中 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 D ) A.歌德B.席勒 C.康德D.黑格尔 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C ) 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 C.现实的模仿 D.理念的模仿 4.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 B ) A.王维B.严羽 C.刘勰D.司空图 5.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 C ) 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 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 6.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D ) A.庄周《庄子》B.孔子《论语》 C.刘勰《文心雕龙》D.徐幹《中论·艺纪》 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B ) A.心理学方法 B.哲学方法 C.人类学方法 D.艺术学方法 8.美学应当划归于( C )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 9.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C ) 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0.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 ) A.澄明之境B.道德至境 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 1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B ) 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 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 C.艺术的产生 D.审美意识的确立 12.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C ) 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 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 13.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 B ) 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 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 14.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