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和中国语用学思想

语用学和中国语用学思想
语用学和中国语用学思想

□ “中国语用学研究”课题组语用学和中国语用学思想

一、语用学:符号学的重要分支

(一)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莫里斯(Morris,C.)突出的功绩之一是对符号学的三分法,即把符号学分为语形学(sy ntac-tics)、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 r agmatics)三个部分。他在1938年《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是这样定义三个术语的:语用学研究“符号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和其所指示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语形学研究“符号相互间的形式关系”。

卡尔纳普(Carnap,R.)积极地支持莫里斯关于符号学的三分法。他清晰地表述说:“如果在一个研究中明白地涉及了说话者,或者换一个更为普遍的说法,涉及了语言的使用者,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研究归入语用学的领域中。如果我们不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而只分析表达式和它们的所指谓,我们就是从事语义学领域内的工作。最后,如果我们也不考虑所指谓,而只分析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是从事(逻辑的)语形学的工作。” 对于语用学的研究,卡尔纳普特别强调逻辑语用学,认为纯语义学已有充分发展,着手建立语用学系统的条件已经成熟。他还认为,纯语义学和纯语形学并不依赖于语用学,但就描述语义学或描述语形学而言,它们都是依赖于语用学的。假定我们要想研究先前从未考察过的爱斯基摩语的语义和语形性质,除了首先观察这种语言使用者的讲话习惯,别无他途。例如爱斯基摩语“igloo”这个词,我们正是从爱斯基摩人的使用习惯中合理地得出:它意谓“用硬雪块砌成的圆顶小屋”这个语义陈述,以及它“是个谓词”这个语形陈述。这语义和语形知识,显然来自先前的语用知识。

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它同语形学的区别是鲜明的;然而问题在于:究竟怎样鲜明地把语用学同语义学区别开来。有关的争论中存在三个不同的观点:(1)语义原则,把语用学归入语义学;(2)语用原则,把语义学归入语用学;

(3)互补原则,认为语义学和语用学是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研究领域。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 eech,G.)赞同互补的观点。他认为语义学和语用学虽然都研究意义,但是语义学研究的是“sense”(字义),是语言片断的抽象和字面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的是“f orce”(用意),是语言片断在特定场合中的意义。前者为:X的意思是Y;后者为:通过X,S的意思是Y。

(二)形式语用学和描述语用学

形式语用学是语用学的形式理论,亦称逻辑语用学。莫里斯关注普遍意义的语用学,即他的目标不在任何特定语言的语用学,他倾向于这样的一般语用学系统:运用于交际过程中的符号没有任何语形结构的特殊性。他比较喜欢让语用学成为公理系统,这公理系统有“x接受A”这样的初始表达式。为建立形式语用学作出最卓越贡献的是蒙太格(Montague,B.)。他在《语用学和内涵逻辑》的著名论文中认为:“语用学是个在开始时要效法语义学或它的现代形式——模型论,这种理论最早地探讨真理性和满足性(在一个模型中或一个解释下)的概念。然后,语用学使用类似的概念。不过我们在这里谈到真理性和满足性时,不仅涉及到一种解释,而且涉及到使用的语境。” 蒙太格的语用学理论是塔尔斯基的外延解

62

本文系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释结构和克里普克的内涵解释结构的概括。其最重要的成果是:至少部分地解决了索引表达式问题,把内涵语义学并入语用学,在语用框架中建立非标准逻辑系统。

描述语用学是语用学的描写理论,它描写人们来自经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应用原则,分析如何同语境相联系。描述语用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地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奥斯汀(A ustin,J.)、塞尔(S ear l,J.)和格莱斯(Grice,H.)这三位语言哲学家的影响。根据莱文森(L cvinson,S.)在1983年出版的《语用学》一书的归纳,描述语用学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1)索引词。英语使用“index icals”或“deix is”,区别在于前者是哲学、逻辑学概念,后者是语言学概念。索引词的研究,可以是形式的,如蒙太格的研究;也可以是描述的,如利奇和莱文森的研究。在莱文森那里,索引词分为人称索引词、时间索引词、地点索引词、话语索引词和社会索引词五类。

(2)会话含义。指越出字面意义而得出的言外之义。根据格莱斯的理论,会话含义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推导出来。

(3)预设。交际中说话人知道并且听话人也知道或相信的那些讯息。预设有语义预设、语用预设之分。前者是真值条件下的预设;后者涉及语言的使用者和语境,是恰当性的满足条件。由于语义预设遇到困难,预设的研究逐渐转向语用预设。

(4)言语行为。由奥斯汀提出、塞尔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词和句,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包括语谓行为、语旨行为和语效行为。

(5)会话结构。会话结构分析是由一群社会学家开创的。这一理论认为,会话的特征是轮番说话,基本单位是话轮。分析会话结构,必须研究语言使用者进行言语交际时所遵循的格式,如预示语列、对答语列、插入语列、修正语列等。

描述语用学是相对形式语用学而言的,然而它同形式语用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例如1985年,塞尔就用形式语言构造了一个语旨逻辑体系。

(三)逻辑学的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

语用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形式语用学和描述语用学的区别;如果就研究方向说,则有逻辑学的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的不同。由于语用学还处在初创阶段,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们都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形成了不同领域语用学研究的汇流趋势。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逻辑学方向和语言学方向渐趋明显。从源流上看,前者源于皮尔斯传统,后者源于索绪尔传统。逻辑学的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存在许多共同的研究课题,甚至某些具体内容也是相同或相近的。这种现象,以致于在当前甚至难以区分逻辑学的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为两个不同的学科。

然而,逻辑学和语言学毕竟学科的性质不同,二者在研究方向上必然有所区别。语言学的语用学以特定情景中的话语为研究对象,兴趣在于语言表达的方式,思想的语言外壳。语言学的语用学主要是描述语用学,而不是形式语用学。莱文森1983年出版的《语用学》一书,详细地讨论了迄今为止描述语用学研究的几乎全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当前语言学的语用学的代表作。R?劳伦斯评价这本书的出版时说:“语用学有了一部比它的‘母学科’语义学现有的任何类似课本都优越的教科书”。逻辑学的语用学虽然也研究人们用以交际的话语,但其主要兴趣却在于透过语言表达式,研究人们的思维和思想形式。比如揭示语句的真值条件,这是逻辑学家所津津乐道的,但语言学家们对此却没有多大的兴趣。语用学的形式化更是逻辑学家努力追寻的目标,而语言学家甚至把它们排斥在视野之外。

从上述的比较中已经看到了逻辑学的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语用学的某些区别,但二者最根本的的区别还在于逻辑学的语用学着眼于语用推理的研究。这是逻辑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因为自古以来逻辑都被看成关于推理的学说,逻辑的语用学自然要研究语用推理及其相关问题。所谓语用推理,是指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的推理。这种推理通常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1)话语的表面意义;(2)说话人的话语意图;(3)说话的时空特点;(4)相关的背景材料;(5)听话人可能的理解程度,如此等等。凡具有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的推理,都可以看成语用推理。语用推

63

理,可以说是包括表达式的使用者使用语境的推理。即使是纯形式的语用学,在谈到真理性和满足性时,也必须涉及某些解释和使用语境。

“逻辑学的语用学”并不等同于“逻辑语用学”,后者是形式语用学的别名。逻辑学的语用学,主张建立语用学的形式系统。蒙太格的形式语用学,就是建立形式化语用推理的范例。但是,逻辑学的语用学并不排斥描述语用学的研究,只不过它着眼于语用推理而已。这是因为形式语用学固然具有高度精确化的水平,但在实用性上受到限制,而语用学是强调实用性的。因此对语用学作某些描述的研究,应当说很有必要,而且在一般意义上说,这种描述研究可以看作形式研究的初阶。

(四)应用语用学

前述语用学分为形式语用学和描述语用学,二者又可以概括为理论语用学。相对于理论语用学而言,还有应用语用学。事实上,语用学本身就具有应用的性质,只是由于它们研究了语言应用的理论,不管是形式的或描述的,都成了理论语用学。如果把语用理论直接应用于言语交际的实践,比如谈话、演讲、辩论、写作等等领域,这就属于应用语用学。当然,应用语用学也具有理论性,诸如演讲学、论辩学、文章学等等之所以称之为“学”,就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它们都可以看作应用语用学的分支。大体上可以这样说,理论语用学研究语用的一般理论;应用语用学研究具体的口语或书面语交际方式中的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应用语用学又有别于语用实例。后者是指具体的某次谈话、某次演讲、某次辩论或某一著述,等等,它们可能为语用学理论提供很好的例证,但它们本身不能算是语用学。

二、中国的语用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语用学思想

古代中国,自然不会有系统而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语用学。然而远在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语用学思想(当然不是系统而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语用学)作为百家争鸣的工具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先秦以后,语用学思想的研究亦未曾中断。中国是具有语用学悠久传统的国家之一。

“中国语用学思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从古至今的语用学思想,包括理论语用学研究和应用语用学研究,是中国语用学说史。它虽然也将提及语用实例,但语用实例不是研究的直接对象。此外,研究中国语用学思想,这里只是侧重于逻辑学的语用学,但不局限于此。

从史料上看,中国古代的语用学思想突出地表现为应用语用学;至于理论语用学,只有零星的或个别领域的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语用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1)易经的语用推理

易经是中国文化上的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成书于三千年以前,一直被尊奉为神圣的经典,并且流传于全世界各主要国家。甚至直到今天,“易经热”又再度兴起,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少见的。它还奇在利用占筮的形式而赋以哲学的内容。然而在语用学家或逻辑学家看来,易经之奇就奇在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符号系统,远远早于欧氏几何学和亚氏逻辑。

易经的符号性早为易学家们所关注,但从现代符号学或逻辑学的意义上考察易经的符号系统,还是近年来的事情。张家龙在《从数理逻辑观点看〈周易〉》一文中指出:“《周易》虽然不是一部逻辑专著,但却充满形式化的逻辑思想。” 文章还具体讨论了易经形式系统的初始符号、形成规则、公理、变形规则和定理的推演,以及易经形式系统的语义学。

众所周知,易经是一部占筮的书,而占筮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为了帮助人们进行占筮推理,先哲们写出了极富哲理的卦辞和爻辞。占筮者就是根据卦象和占辞,结合问卦者的背景知识,来预测事件的吉凶祸福。这种推理,实际上就是语用推理。因此说易经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部关于语用推理的书,当无疑义。

(2)辩学

辩学是中国古代语用学研究的最高成就。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辩论之风盛极一时,雄辩家层出不穷,诸如邓析的“刑名之辩”、墨子与公输般的攻守之辩、儿说、公孙龙的“白马之辩”、惠子和庄子的“濠梁之辩”等精彩的辩论实例比比皆是,以论辩推理为主要内容的语用推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辩

64

学理论。

对辩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名墨两家,他们可以称之为辩者派。温公颐认为,辩者派的基本特点“是立足于逻辑本身来讲逻辑”。 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已经达到纯逻辑或接近纯逻辑的高度。李先火昆进一步认为,名家“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符号学家”,“公孙龙著作中包含有丰富的符号学内容,其价值并不亚于古希腊的一些符号学家的著作”。 墨家是辩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墨经》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逻辑学专著,是辩学的经典,晋代鲁胜称之为“墨辩”。在辩学的讨论中,墨家甚至涉及言语行为以及真理性条件等问题。

当然,并非只有名墨二家才讨论辩学,儒、道、法等各家也有自己的辩学理论。道家的老子认为“大辩者讷”,又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庄子主张“大辩不言”,认为“辩有不辩”、“辩有不胜”,唯有“止辩”。法家韩非也认为“辩无用”,反对“辩士繁说”。儒家孟子有“好辩”之称,但他却说“不得已”而辩。荀子明确地主张“君子必辩”,发展了“辩说”的推理和论证的理论。纵横家苏秦、张仪之流游说列国,大展辩才。《鬼谷子》一书是辩学的纵横术的理论概括。

先秦以后,辩学研究仍有发展。例如汉末王符主张辩“以明真”,徐干“求服人心,非屈人口”,刘劭强调“诘难攻强”,以“正白黑”为胜。及至晋代鲁胜,更对先秦辩学进行总结,并著《墨辩注》一书。此后,以名实问题为内容的“名辩学”,取得了一些进步,陈亮、叶适、程智、傅山等人多有建树。民间的辩论和辩论研究之风也很活跃。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成立“雄辩社”,大家“谈古论今,舌辩滔滔”,当年的盛况可以想见。

(3)名学

名学乃研究名、实(形)关系的学说。名实关系,亦即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明显地属于符号学的语义学理论,但由于“名”又是同“言”相联系的,因而又具有语用学的性质。

春秋战国时期,“名实相怨”,“处士横议”,一场名实关系的大讨论热闹非凡。儒家是正名说的代表。正名理论发轫于孔子,继之以孟子,完成于战国晚期的荀子。孔子主张以名正实,提出了著名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名言思想。孟子把孔子的“正名”进一步发挥为“正人心”、“放淫辞”,并自认为“知言”。荀子主张“名实相持”,“循名实而定是非”,反对“擅作名以乱正名”。《正名篇》为荀子的名学专论,是儒家正名思想的总结。法家韩非主张“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名正物定,名倚物徙”,也属于正名派。

然而名学也为儒法两家以外的其他各家关注,只是在理论上有所不同。老子说“始制有名”,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都认为名是从属于实的。名家正是以研究“刑(形)名”之学而得名的。邓析子主张“循名责实”,“按实定名”,开了名实之争的先河。公孙龙认为“名者,实谓也”,强调“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名实论》是他的名学代表作。墨家也为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墨经》说“以名举实”,“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认为名是反映实的,名实必须相符。关于名的种类以及正名的要求、方法等,墨家都有许多论述。

先秦诸子中,名墨二家的名实理论比较先进。除他们对名实关系讨论比较深入外,从符号学的观点看,他们都属于指称论。也就是说,名指称事物,名称和对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荀子也有专文讨论名实问题,但是拘泥于“正名”的观点,而不及名墨两家理论的纯粹性。先秦以后,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原因,传统思想中,例如宋明理学,还是儒家的正名思想占有优势。

就名学和辩学的关系而言,它们实际上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各家在名实关系的大讨论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反驳对方的观点,于是发展了辩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辩学。所以,在这场大讨论中诞生的名学和辩学,也可以合称为名辩学。

(4)表达和释义理论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名实之辩进一步发展为言意之辩,或曰言、意、象关系的论争。言是言语,意是意思,象为“形于外者”。人们一般地认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墨家、荀子诸人都持“言尽意”的观点。但是易经就说“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庄子也说意“不可言传”,主张“得意忘言”。到了魏晋,荀粲认为言不尽意,段

65

融认为象也不能尽意,王弼则主张“得意忘象忘言”。稍后的欧阳建则针锋相对地著《言尽意论》,反对“言不尽意”之说。此后仍有许多争论。

言意之辩涉及交际中的表达和理解问题,属于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汉魏以来,佛教在中国传播,并逐渐形成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就有“禅不可说”之说,佛学家们普遍认为禅悟是逻辑的反面,可以说是“言不尽意”论的极端。所谓禅悟之谜,实际上是个表达和理解的语用学问题。

言意之辩也贯串于中国古代文论和诗话之中。一般说来,修辞和写作均属于表达,阅读属于理解。表达从意到言,有一个推理过程;理解从言到意,也离不开推理,因此在古代文论和诗话中也存在许多饶有趣味的语用学问题。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的研究语义的学科,是一种理解古文义的释义学。释义即是推理,由于释词解句离不开语境,所以训诂就是一种语用推理。辩析古书异例,更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推理。训诂学也是中国语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5)谬误论

谬语论属于语用学。即使语形谬误、语义谬误,由于都是应用中的逻辑错误,所以也具有语用的性质。

中国古代谬误论的研究,先秦时期以墨家最突出。谬误或诡辩在墨经中称之为“过”,为“悖”,为“罔”;又叫它“狂举”、“不当”、“不可”。例如“过名也,说在实”,“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非诽者悖,说在弗非”,“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等等。荀子的“三惑”(用名以乱名者,用实以乱名者,用名以乱实者),是讨论“乱正名”的诡辩的三种谬误。韩非子的“矛盾”说,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乐道。

佛教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逻辑——因明,十分重视谬误的研究。因明“八门”中就有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四门专讲谬误,讲到的“过”多达数十种。

训诂学、文论、诗话中也经常讲到谬误问题。“训诂十弊”,讲的就是训诂中“穿凿附会”、“增字解经”、“随意破字”等十种谬误。《文心雕龙》也曾指出批评家“吹毛求疵”、“信伪迷真”、“贵古贱今”等多种谬误。

(6)政治、伦理、法律的应用语用学

先秦百家的语用学理论以名家最为纯粹。例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就是一个纯逻辑或纯符号学问题,只是象黑格尔所说,“古代的哲学家喜欢使思想上的困难穿上一层感官表象的外衣”。《墨经》也比较纯粹,只是略带有应用语用学的色彩。例如《小取》开篇:“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这“审治乱之纪”,明显地是为墨家治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儒家的“正名”是为了“正政”,即恢复周礼的名分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法家的逻辑学说可以说是法术的应用逻辑或应用语用学。先秦以后,除东渐的因明和西方逻辑以外,理论语用学研究甚少,而更多的是应用的语用学。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在逻辑形式或语形学的研究上,虽然比不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斯多噶的命题逻辑,但是有着鲜明的语用学特征,体现了大逻辑的传统。中国语用学思想史料是一个丰富的宝藏。

(二)中国当代的语用学研究

中国当代具有现代意义的语用学研究,肇端于周礼全的符号学和自然语言逻辑思想。早在20世纪40年代,周礼全就同来华讲学的莫里斯讨论过符号学问题。随后翻译了莫里斯的《指号理论基础》和《指号、语言和行为》以及沙夫的《语义学引论》,并陆续问世。如果说1961年《形式逻辑应尝试研究自然语言的具体意义》 一文,还只是周礼全提出语用学的主张的话,那么1978年《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的讲演 ,则表达了他对语用学或自然语言逻辑经过深思熟虑的学术思想。80年代末期,周礼全主持《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一书的写作。全书完整地包括了形式语用学、描述语用学以及应用语用学三个部分,具体地体现了他的语用学思想。在周礼全的倡导和影响下,中国大陆的语用学研究势头良好,内容也比较全面。

在此期间,台湾和香港也发展了语用学研究。台湾大学何秀煌于1965年出版了《记号学导论》一书,讨论了语用学及其相关的语意学和语法学。这应当算是中国第一部符号学专著。1989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何秀煌赴大陆讲学,海峡两

66

岸实现符号学理论的最初交流。

(1)形式语用学

中国由于数理逻辑的普及与发展相对地迟缓,形式语用学研究先天不足。80年代中期以前还局限于译介蒙太格等人的理论;80年代后期,作为形式语用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一批博士和硕士论文。例如邹崇理博士论文《M ontague 语法及其在汉语语义分析方面的初步应用》,系统地讨论了蒙太格语法及其发展,并且构造了汉语部分语句系统。唐晓嘉硕士论文《形式语用学》,在蒙太格和他的学生的研究成果之上,给出了形式语言L*及其语义解释。蔡曙山博士论文《语力逻辑》,建立了语力命题逻辑形式系统,包括自然推理系统FP N和形式公理系统F P。英语illocu-tionary,蔡文译作“语力”,即前面所说的“语旨”。廖承文硕士论文《知道逻辑》和樊明亚硕士论文《祈使句逻辑》,都构造了相应的形式系统。这批年轻人外语阅读能力和数理逻辑基础都比较好,一般说来,他们的研究体现了逻辑语用学的方向。此外,《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一书的第一部分,关于一些哲学逻辑的形式化讨论,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形式语用学。

(2)描述语用学

相对于形式语用学而言,中国当代描述语用学的成就更显著些。这主要因为周礼全对意义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在1960年的论文中就提出研究自然语言的具体意义;在1978年的讲演中进一步把意义区分为指谓、意谓和意思三个层次;在《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一书中对意义的层次理论作了充分的发挥,并设有专章讨论“意思”的语用性质。这本书以意义的层次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讨论了言语行为、预设、隐涵和修辞的理论,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描述语用学,体现了当代描述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描述语用学固然比不上形式语用学那般严格和缜密,但它更具有直观性和实用性,似乎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目前的现代逻辑普及程度颇相一致,因而在当代的中国占有一席之地。

(3)应用语用学

应用语用学更直接地服务于实践,研究交际中表达和理解的理论。《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一书,顾名思义,言语交际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第三部分,分章讨论了谈话、演讲、辩论三种主要交际方式。这些内容不是一般的谈话学、演讲学和论辩学,而是关于语用推理以及论证和反驳的理论。陈宗明1989年出版的《说话写文章中的逻辑》一书,讨论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交际方式的逻辑问题。谬误学也有专门著述。

中国当代的语用学研究方兴未艾,无论理论语用学抑或应用语用学,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

注释:

《语义学导论》英文版第9页。

《语用学与自然逻辑》中译本,第168—169页。

《哲学动态》1989年第11期。

《先秦逻辑史》第5页。

《哲学研究》1993年第6期。

见1961年6月5日《光明日报》。

《哲学研究》1993年第12期。

课题组负责人:陈宗明

成员:王维贤 李先火昆 黄华新

徐颂列 杨学渊 周武萍

责任编辑 刘 东 

67

语用学思考题最后版

第一章 1、什么是语用学?P14它探索的主要现象有哪些?P16主要有哪些理论?(莫里斯研究符号理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2、字面意义和语境意义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P17 3、语用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是什么关系?P9 4、语用学有哪三类研究方法?P15 5、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5-16 第二章 1、什么是语境?P22 2、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把语境分为哪两类?P18 3、“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思提出了什么语境理论?P18-19 4、索振羽主张语境要研究哪些内容?P23 5、研究语境有何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P37-38 第三章 1、英语“deixis“有哪些汉译?应该翻译成什么比较确切?P39 2、什么是指示语和指示信息?P39 3、指示语包括哪些主要类别?各类指示语在话语中传达什么样的指示信息?P42-53 ①人称指示语P43 ②时间指示语P45 ③地点指示语P47 ④话语指示语P48 ⑤社交指示语P51 4、举例说明是地点指示语的手势用法。P47 5、为什么说“我们”这一第一人称指示语也具有社交指示语的双重交际功能?举例以说明。 “我们”: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语用移情的社交指示功能,缩短主持人和听众之间在现时语境中的社交距离,改善社交关系,有利于推进言语交际, 例:①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语用功能:批评、劝诫,移情,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该话语的可接受性与劝说力 ②我们认为,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现象。 语用功能:仅指作者本人,不包括读者在内的其他人,与读者商榷的语气,表明谦虚,有助于提高其所指内容的可接受性、认同性。 6、举例说明“来”和“去”的内在指示意义。P48-49 7、照应和指别有何区别?P53 8、举例说明第三人称代词既有照应功能,又有指别功能。 如:①我和杨老师是好朋友,我们志趣相投.②你和汤姆是同屋,你们应该互相帮助。例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例②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们”都有照应功能。既起照应功能,又起指别功能。③她乖得很,是我们么儿。例③是一个给她邻居介绍自己的宠物狗的年轻女人说的话,这里的“她”起的是纯粹的指别功能。 第四章 1、什么叫会话含义?P54为什么要研究会话含义? 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际中,很多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传递的语用信息并非等于该话语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听话人根据相关语境因素进行推理,获取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隐含的语用信息,言外之意)。这种字面以外的信息就是一种隐含的语用信息,简称“含意”。它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言语交际中,类似的字面意义或语义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会话中的含义,即会话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ec660171.html,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隶属于社会发展学院,招收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方向,两个研究方向的参考书不同。因为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招生信息要到2016年9月左右才会发布,所以备考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同学可以先以2016年招生信息为准进行备考复习,并实时关注院校信息更新,也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一、中国史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5中国通史。研究方向:01 历史文献学、02 专门史、03 中国古代史、04 中国近现代史。 初试参考书目: 635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教程》(2011年修订本),李天石、王建成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国近代史》本书编写组,中华书局,94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高教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F087 中国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教程》(2011年修订本),李天石、王建成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国近代史》本书编写组,中华书局,94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高教出版社。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世界史 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6世界通史。研究方向:01 专门史、02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03 世界近现代史。 初试参考书目: 636 世界通史: 《世界史》(6卷本)吴于瑾,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F088 世界史通论: 《西方文化史》,姜守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杨现民)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杨现民 一、智慧教育概念产生与发展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 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2020考试复习题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C ),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A.神 B.鬼 C.天 D.地 2、在(B)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君王统治的观念。 A.夏 B.商 C.周 D.秦 3、“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A)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A.周公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C)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智B义C仁D信 5、仁与(A)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礼B.义C.智D.信 6、以人性善为出发点,(C)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7、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D)。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8、荀子是儒家中首先引入(D)的观念的人。 A.仁 B.义 C.道 D.法 9、在(C)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此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0、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B),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现实主义D虚无主义 11、(A)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B )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韩国 13、(C)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A.李斯 B.董仲舒 C.韩非 D.荀况 14、仁与礼是(D )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5、荀子是(B)学派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6、(B)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7、(A)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曹操 1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深罚”。 A.重罚 B.督责 C.惩罚 D.刑罚 19、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B)”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_回顾与反思_束定芳

2009年8月August 2009第32卷第3期Vol.32No.3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本文数据统计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唐树华、黄洁、田臻和唐晓磊等的帮助,特此致谢。1 该文章的英文原文“Temporal Sequence and Word Order in Chinese ”于1985年载于Haiman 主编的Iconicity in Syntax ,由 John Benjamins 出版公司出版。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肇始于20世 纪80年代末。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最初引进、介绍到迅速发展、多方位应用以及理论反思几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回顾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背景、主要特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简要勾勒和分析,旨在对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1.中国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如果把James H.Y.Tai (戴浩一)1988年由黄河翻译并发表于《国外语言学》上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1一文作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传播和应用的开端的话,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已历经整整二十载。为呈现这期间的总体发展轮廓和趋势,我们对1988 年至今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语言类刊物上发表的认知语言学方向的论文和引进、出版的主要著作做了统计(见下页图1和表1)。 其中论文数据来源于六种语言学类主要学术期刊:《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和《当代语言学》。前五种是我国汉语和外语界引用、转载率较高的刊物,《当代语言学》则是一份侧重国外语言学成果引进并与汉语研究结合的重要刊物。 从图1可以看出,这二十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数量、范围、水平都在大幅提高,其主要发展趋势在各刊物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最初约十年的稳步增长及本世纪以来的全方位迅速发展。 对认知语言学相关著作的检索主要通过北京图书馆馆藏书目中含“认知”或“语言”的书目查找,并手工缩小范围,同时利用上海外教社、北京外研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网站进行搜索和补充,统计结果见表1。 国内专著和引进著作呈现出与期刊论文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 ———回顾与反思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束定芳 提要: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和思想最初引进我国并非针对形式主义的反动,而是为适应语言学界寻求语法描写和解释充分性的需求,为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初步引进、应用、多方位发展到反思与国际化,中国认知语言学在语法研究、翻译、文学、诗学、外语教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概述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发展的历程,总结其发展背景和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汉语研究、解释的充分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09)03-0248-09

“智慧教育”引领内涵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660171.html, “智慧教育”引领内涵发展 作者:王涛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第09期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明确指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为学习者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创造潜能的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作为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名校,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不断自加压力,以“智慧教育”为抓手,立足“卓尔不群,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品质的再次飞跃。 夯实基础打造智慧校园 积极打造“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现代化信息环境,为智慧教育营建良好的智慧环境。 加大投入,打造多元智慧教学空间。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智慧教育于2015年起步,多方筹资先后建设3个“智慧教室”,为24个班级新装液晶鸿合一体机,实现升级版的“优质资源班班通”。同时引入纬创教学平台和“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确定4个试验班级开展智慧教育探索。学校由点到面,由过去单一局限于功能室的智慧教学转变为平板、手机进教室,微课、鸿合i学资源进课堂,有效推动“智慧课堂”的常规化研究,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平台应用,构建数字智慧管理体系。依托网络平台,优化教学管理。2014年,学校率先 利用“智学网”实现网上阅卷、自由组卷、质量分析,打破时空局限,时时可查,处处可改。减轻教师阅卷负担的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2016年,学校依托“宜昌教育云”平台丰实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家校交流空间,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借助网站微信,打造互动校园。学校更新门户网站,搭建微信、微博平台,既集合学校日常事务,又彰显学校视觉形象和教育理念。2016年,学校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展综合实践课 程“最暖家书”的评比活动,点击率突破一万。2017年,学校新开发“数字校园管理平台”,集考勤检查、校务巡查、招生宣传、设备保修、选课报名、校园消息、班级管理于一体,借助互联网,以其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成为学校对外宣传、校内教务管理、家校有效沟通的智慧窗口,为学校智慧教育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增设监控装置,保障校园安全。目前学校在公共区域设置有41个摄像头,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 整合资源,完善网络教研共享平台。依托优质学科资源网,如中学学科资源网、智学网、鸿合i学资源网和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学科资源等,整合学校现有校本资源库,丰富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智慧教育论文库、卓园微课视频库,初步实现智慧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和体系化。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助词_和_的内涵解析_李奇术

第30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Vol.30,No.62009年11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Nov.2009 收稿日期:2009-09-12;修改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李奇术(1957-),男,河北成安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助词 ———「なり」「まま」「きり」和「っぱなし」的内涵解析 李奇术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なり」「まま」「きり」和「っぱなし」长期以来一直是日语界争论不休、困扰教学的突出难点之一。尤 其在语言学界诸多名篇高论相继问世,众说纷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们又完善了语言的本质结构,各显其能。本文在尊重、借鉴各家高论的基础上将从语言文化、心理状态、民族习惯等不同语境的角度出发,就它们的意义、独特用法及微妙之差做一分析、归纳,略陈管见。 关键词:语境;状态持续;惟命是从;置之不理;状态放置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09)06-0031-04 「なり」「まま」「きり」作为接续助词,用法各异。但三词接过去助动词「た」之后,并与表达否定意义的后项呼应使用时,其用法、含义非常相似,三者都可以用来表示前项动作、作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项动作作用的发生。相当于汉语的“一…就(不、没)…”,“一直就(不、没)”,“再也没…、再也不…”等意思。 这一特点给我们准确运用三词带来很大障碍。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三词易混同的原因及不同语境下的独特用法、互换规则等,希望能为准确运用三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っぱなし」是由「放す」的连用形转换而来的构词成分,因用法有限,将在下文中对该词做单独的分析、归纳。 一、易产生混同的接续助词「なり」 「まま」「きり」的语意解析 「なり」「まま」「きり」除上述“表示前项动作作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项动作作用发生”的共性之外,还有各自独特的个性[1]。 1.「なり」还可以用于表示前后两项动作、作 用的相继发生或前项尚未发生,而后项即将发生。例如: (1)新しい部长が着任するなり、次々に新 しい企画を打ち出した。(新处长一上任,一个接一个的新计划就出台了。) (2)12月になるなり、零下の温が いて いる。(一到12月份,每天都是零下寒冷的气温相 伴。) 而「まま」和「きり」却没有这种用法。另外,「なり」还有副助词和并列助词的用法,在此略。 2.「まま」的用法很广,除「…たまま」外,还有 接活用词连体形或「体言+の」的用法。例如: (3)足の向くままにいている。(信步而 行。) (4)野菜は生のまま食べるほうはがあ るんですよ。(蔬菜生吃,营养丰富。) 因这两种用法与「なり」「きり」无可比性,在此不再阐述。而「…たまま」的用法、意义,可参照本文第二部分的应用规则。 3.「きり」作为接续助词,常以「…たきり…な い。…たきりで…ない」等形式出现,构成否定的表达形式。但也有例外。例如: (5)それっきり会っていません。(自上次分手后再也没有见过。) (6)离婚したきり今もひとり暮らしらしい。(离婚后像是一直独身呢。) 以上两例都是由整体内容的搭配而构成的句子。即「それっきり」虽不是动词过去式,但在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古代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先秦部分约20% 秦汉至隋唐约40% 宋元明清约40% 4)题型结构 简答题:3小题,各计20%,共计60% 分析论述题:1小题,各计40%,共计4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中国古代史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考试内容: 第一章夏商西周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 (二)夏商西周的文化 (三)夏商西周和各部族的关系 第二章春秋战国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三)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诸子百家 第三章秦汉 (一)秦帝国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 (二)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三)东汉的政治 (四)两汉文化:经学、史学等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短暂统一 (二)东晋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二)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三)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与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五章隋唐五代 (一)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二)唐朝前期政治

(三)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四)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五)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唐代的崇道(六)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周世宗改革 第六章宋、辽、西夏、金、元 (一)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三)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四)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五)元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六)宋元的社会经济 (七)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八)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程朱理学等 (九)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七章明、清(鸦片战争前) (一)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二)明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三)清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四)明清国家制度 (五)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中国古代文学课后习题全北京大学精品课

一、先秦文学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思考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叙事文 思考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第四章说理文 思考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四、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二、秦汉文学 第一章汉赋 思考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汉代散文 思考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汉乐府诗 思考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汉代的五言诗 思考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国家起源的传说 ①契约说 ②冲突说 ③贸易说 ④水利灌溉说 ⑤战争说 ⑥圣人造福说 封建制度的含义 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 关系; 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度; 3.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 独立的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 1,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 2,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3,一切完全归皇帝所有; 4,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6,东方社会没有法律; 7,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以占卜决定,建立专门的卜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 政治执行: ①是召集大臣发表誓词,如和有扈氏作战的《甘誓》“行天之罚” ;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 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 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 内廷:宫内事务 2、地方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心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方国、候伯。大国首领为伯。 3,方国对夏朝天子的义务: 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 商朝的行政制度——内外服 1)内服: 第一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工 第二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 第三类是宗教文化类职官:卜巫史 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臣 2)外服:诸侯或方国 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在分封中,授民授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诸侯国的分封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王室的亲属,如鲁、卫; 二是周的功臣,如齐; 三是商遗民,属这类的只有宋; 四是所谓上古圣王的后代,如陈、杞。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 国野制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严格控制诸侯。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四方诸侯对中央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定期朝觐、缴付贡赋、保卫王室 刑罚制度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以《周礼》为根本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成王制《九刑》,穆王制《吕刑》。主要有“墨、劓(yi)、宫、刖、杀”五刑 春秋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_从语源学到语用学_解读

第25卷第2期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6月V o.l25N o.2 Journa l o f L v liang H i gher Co llege Jun.2009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 解读 李红兵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山西离石033000) 摘 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斯威彻尔(Eve S w eetser)采用认知语义理论的方法发现词汇语义在社会物质域(soc i ophysical do m a i n)与认知域(ep istem ic do m a i n)、言语行为域(speech-act do m a i n)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隐喻关联,并很好地解释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一对多匹配关系。这为解析复杂的语义现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语源;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3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834(2009)02-0031-03 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 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该书于2002年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西方语言学丛书之一影印在中国出版发行。虽然正文加上书目和索引,全书也不过180页,但其论述纵横宽广,深刻而明晰,且角度新颖,无不使从事语言学研究与学习的读者从中受益。正如编辑在书末这样评述道: 在各种语言中,情态词、连接词、条件词、知觉动词恐怕都是最生动、也是最难以把握其意义的词类。其意义的多义性不仅困扰语言学家,也困扰分析哲学家。尽管如此,E ve Sw eetser的论述仍然向我们证实了它们是可以被分析,而且可以是成系统的分析 。 Eve Sw eetser的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 共6章,各章题目如下: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语义结构和语义变化:印欧语系体系中的英语知觉动词 第三章:情态动词 第四章:连接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第五章:条件词 第六章:回顾与展望 其中,导论介绍全书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客观主义语义理论无法充分解释语言的多义歧义现象。他把这类语言现象放在认知语义理论中考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认为复杂的语义现象体现在词汇的多义性,词汇的语义变化,以及语用的模糊性三个方面。词汇的多义性表现为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词汇的语义变化涉及一个词的原义与新义此消彼长的过程。语法化的事实证明,词汇演变都是 A A/B B 的渐变过程,语用的含糊性指语言形式基本义在语境中的语用所指和语用含义。例如: H o w are you? 的最初义指是对对方生活状况的询问,但是这句话已逐渐转指一定情景下见面时的礼貌用语或开场白。汉语是类似的句子,如 你吃了吗? 这三个方面的一个共性就在于存在形式与功能的一对多关系。作者认为这些一对多的关系中存在着潜在的共性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客观主义语义理论所无法揭示的。 客观主义理论中,意义指词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语言形式与客观事物及状态之间的真假关系。该理论在揭示复杂的语义关系时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早期的生成语法将语义描写的一组特征集:如:bac he l o r一词包含以下一组特征[+HU MAN],[+ADULT],[+MALE],[+NE VER MAR R I E D]。这种分解方法把语义建立在义素的静态对比比较上,并没有对词汇语义进行充分的动态描写。同时,生成语法理论将共时语义结构与语义历时变化分离开来,无法很好地解释语义的复杂现象。 收稿日期:2009 01 24 作者简介:李红兵(1968-),男,汉族,山西离石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 31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以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和元明清文学史以及近代文学史几个部分。古代文学史1即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工具,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文学史各阶段前后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文学现象的深度分析与正确评价;每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定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解读与审美鉴赏。 (二)教学难点 不同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下作家的共性与独特性,以及对作家的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文学史各个阶段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脉络。 四、学时分配计划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教学参考书 1.《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8 2.《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屈原集校注》,金开诚,中华书局1996 5.《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1996 6.《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7.《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58 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 9.《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 10.《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11.《乐府诗集》,郭茂倩,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2.《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 13.《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1962 14.《史记选》,王伯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5.《全汉赋》,费振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 17.《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 18.《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9.《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0.《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1.《八代诗史》,葛晓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智慧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智慧教育的内涵 欢迎关注教育技术读研笔记的博客,期待和您交流!概述 (1)智慧的含义具有以下几个观点: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文语境中,智慧是用Wisdom一词表示,剑桥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善的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Ability to Use You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学者祝智庭认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精神内核是伦理道德和价值认同,智慧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提及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2)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我国学者靖国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 (3)Smart Education 如IBM智慧地球(2009)对智慧教育的描述: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SMART IS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通过教育网站访问世界一流的数字资源的课堂(SMART IS Accessing world class digital content via online education sites);使教师管理者能够、发展高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SMART IS Shar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从目前国际上用词习惯来看,Smart Education主要是指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 with Technology) ,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并具有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虑及国际用词习惯,用Smart来代替Wise/Wisd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