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物理 6.1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优化方案高中物理 6.1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优化方案高中物理 6.1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选择题

1.关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跟磁场方向垂直,跟电流方向平行

B.跟电流方向垂直,跟磁场方向平行

C.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

D.既不跟磁场方向垂直,又不跟电流方向垂直

解析:选C.根据左手定则中电流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知C是正确的.

2.在赤道处沿东西方向放置一根通电直导线,导线中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东向西,则导线受到的地磁场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

A.向上B.向下

C.向北D.向南

解析:选A.地球磁场在赤道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由南向北,而导线中电流方向由西向东,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上.故选A.

3.(·淮安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一导体棒放置在处于匀强磁场中

的两条平行金属导轨上,并与金属导轨组成闭合回路.当回路中通有

电流时,导体棒受到安培力作用.要使安培力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 )

A.减小金属导轨的间距B.增大磁感应强度

C.减小磁感应强度D.减小电流强度

解析:选B.由图可知磁场方向和电流垂直,由公式F=BIl知,

选项B能增大安培力.故选B.

4.(多选)关于电流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指针稳定后,游丝形变产生的阻力与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是相反的

B.通电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也越大

C.在线圈转动的范围内,各处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

D.在线圈转动的范围内,线圈所受安培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而与所处位置无关解析:选ABD.游丝形变产生的阻力效果与安培力引起的动力效果平衡时,线圈停止转动,故从转动角度来看二力方向相反,A正确.电流计内磁场是均匀辐射磁场,在线圈转动的范围内,不管线圈转到什么角度,它的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线圈所在各处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所以安培力与电流大小有关而与所处位置无关,电流越大,安培力越大,指针转过的角度越大,B、D正确,C错误.故选ABD.

5.(多选)(·福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通电导线均置于匀强磁场中,其中导线受安培力作用的是( )

解析:选ABD.只有当通电导线和磁场平行时,才不受安培力的作用,而A、D中导线均与磁场垂直,B中导线与磁场方向夹角为60°,因此都受安培力的作用,故选ABD.

6.如图所示,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

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

所示.导线段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

A.方向沿纸面向上

B.大小为(2-1)ILB

C.大小为(2+1)ILB

D.方向沿纸面向下

解析:选AC.将导线分为三段直导线,根据左手定则分别判断出安培力的方向,根据F =BIL计算出安培力的大小,再求合力.导线所受合力F=BIL+2BIL sin 45°=(2+1)·BIL,方向沿纸面向上.故选AC.

7.(·大庆高二检测)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AB长为0.5 m,质量为

10 g,用两根柔软的细线水平悬挂在磁感应强度为0.4 T的匀强磁场中,

如图所示,要使悬线的拉力为零,则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为

( )

A.由A到B,0.49 A B.由B到A,0.49 A

C.由A到B,0.98 A D.由B到A,0.98 A

解析:选A.要使悬线的拉力为零,悬线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安培力两个力的作用,且二力平衡,故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左手定则可判断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由BIL=mg得,I=0.49 A,故选A.

8.(·长春高二检测)直导线ab长为L,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

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为B,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电流为I,则( )

A.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为BIL

B.若电流方向由b向a,则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C.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α角,则安培力大小变成BIL sin α

D.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α角,则安培力大小变为BIL cos α

解析:选A.由安培力的公式可知,A正确.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α角,由于I与B 还是垂直,所以安培力大小还是BIL,C、D错误.若电流方向由b向a,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B错误.故选A.

9.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过c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

A.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上

B.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下

C.与ab边垂直,指向左边

D.与ab边垂直,指向右边

解析:

选C.根据直流电流的安培定则,a、b在c处所激发的磁场方向分别如图中B a、B b所示,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c导线所在处的合磁场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F

安的方向与ab连线垂直、指向左边.故选C.

☆10.(·厦门高二期末)如图所示的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B.天平的右臂下面挂有一个矩形线圈,宽为L,共N匝,线圈的下部悬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方向如图)时,在天平左、右两边加上质量各为m1、m2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右边再加上质量为m 的砝码后,天平重新平衡.由此可知( )

A.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m1-m2)g/(NIL)

B.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mg/(2NIL)

C.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m1-m2)g/(NIL)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 作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7、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时作业2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样长D.质量大的时间长 【解析】水平抛出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由y=1 2gt 2得t= 2y g,其下落的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 定,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相同,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过程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初始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初始高度和初速度 【解析】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x=v0t,由h=1 2gt 2得t= 2h g,所以时间t由高度h决定,又x =v0t=v02h g,故x由初始高度h和初速度v0共同决定,B正确. 【答案】 B 3.(2013·茂名高一检测)滑雪运动员以20 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x=16 m,t=0.50 s B.x=16 m,t=0.80 s

C.x=20 m,t=0.50 s D.x=20 m,t=0.80 s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t=2h g= 0.80 s.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x=v0t=20×0.80 m=16 m,B正确. 【答案】 B 4.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5. 如图5-2-1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以v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有一小球b也以v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并落于C点,则() 图5-2-13 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 【解析】b球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b 球落于C点,水平位移x与a球位移相同,由于x=v0t,故t=x v0,x相同,v0也相同,因此t也相同. 【答案】 C 6.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抛出后,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物体抛出后,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C.物体抛出后,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沿着切线方

【优化方案】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章末综合检测 鲁科版选修3-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许多电器设备.下列电器设备中,哪个没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A.动圈式话筒B.白炽灯泡 C.磁带录音机D.电磁炉 解析:选 B.白炽灯泡是因灯丝通过电流而发热,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发光,而不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2.(2011年重庆高二检测)如图1-4所示,a、b、c三个环水平套在条形磁铁外面,其中a和b两环大小相同,c环最大,a环位于N极处,b和c两环位于条形磁铁中部,则穿过三个环的磁通量的大小是() 图1-4 A.c环最大,a与b环相同 B.三个环相同 C.b环比c环大 D.a环一定比c环大 解析:选C.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特点是:(1)外部磁感线两端密,中间疏;(2)磁铁内、外磁感线的条数相等.据以上两点知:a、b、c三个环中磁场方向都向上.考虑到磁铁外部磁场的不同,外部磁场a>b,故b环的磁通量大于a环的磁通量,外部c的磁通量大于b的磁通量,内部磁通量相等,故合磁通量b大于c,应选C.其中a、c两个环磁通量大小关系不确定,故A、B、D错. 3.如图1-5所示的装置,在下列各种情况中,能使悬挂在螺线管附近的铜质闭合线圈A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图1-5 A.开关S接通的瞬间 B.开关S接通后,电路中电流稳定时 C.开关S接通后,滑动变阻器触头滑动的瞬间 D.开关S断开的瞬间 解析:选B.开关S接通的瞬间、开关S接通后滑动变阻器触头滑动的瞬间、开关S断开的瞬间,都使螺丝管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引起磁场变化,线圈A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 4.闭合回路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图象分别如图1-6所示,关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下列论述,其中正确的是()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说课稿

《磁场》 说 课 设 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教材:鲁科版选修3-1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教材选修3-1第六章第1节内容《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首先,我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司南版),第六章第一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本节内容不仅是与上章知识(磁场性质)的联系点,而且是学习电流表工作原理和推导洛伦兹力公式的基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作用。反应与电学知识、力学知识之间密切联系,是高中物理电磁学的重点部分。安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基本规律的一节课,涵盖了科学探究的基本因素,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由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而磁场间存在相互作用,于是磁场对通电的导体存在的作用力便成了本节研究的话题。本节借助定量的研究,主要得到安培力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垂直磁场方向的导体长度成正比的结论,并为下一节的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做了先期准备,实验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知道影响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因素;熟练应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知道电动机和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学习左手定则,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及相互协作、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安培力,使学生领悟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安培力的定量关系,将学生获得的对安培力定性的感性认识转移到定量的研究上,引导学生将探究的层次推向精神研究的层面。 3、教学的重、难点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用教材教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安培力大小的因素,找出其定量关系;对左手定则涉及到的空间关系的理解。 重难点的解决:以学生实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掌握电流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反复地借助实验来理解左手定则,建立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关系的正确图景。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生和教法两方面进行说明。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的受力方 向随着改变。 3.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道理。 4.知道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归纳、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磁场对通电的导体有力的作用 2通电的导体的受力方向跟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难点 左手定则的运用 (二)教具 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学生用电源一台,大蹄形磁铁一块,干电池一节,用铝箔自制的圆筒一根(粗细、长短与铅笔差不 多),两根铝箔条(用透明胶与铝箔筒的两端相连接),支架 (吊铝箔筒用),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线圈(参见图12 —2),抄有题目的小黑板一块(也可用幻灯片代替)。 (三)教学过程 1复习相关知识并提问: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发生的。 2.将一根导线平行地放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导线通电时, 发现小磁针(),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2.引入新课 本章主要研究电能:第一节和第二节我们研究了获得电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我们研究了电能的输送,电能输送到用电单位,要使用电能,这就涉及到用电器,以前我们研究了电灯、电炉、电话等用电器,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种用电器一电动机。 出示电动机,给它通电,学生看到电动机转动,提高了学习兴趣。 提问: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讲述: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通过它产生的磁场对磁体施加作用力(如电流通过它的磁场使周围小磁针受力而转动)。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电流对磁体施加力时,磁体也应该对电流有力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推断。 3.进行新课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板书课题:〈第四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6(解析版)

1.(2012·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米、秒B.克、牛顿、米 C.质量、长度、时间D.质量、力、位移 【解析】选项C、D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C、D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A正确;B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B错误. 【答案】 A 2.(2012·厦门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 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 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时间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即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国际单位制就是各国都要统一采用的通用单位制,故A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便于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故B选项正确.为了物理运算的简捷、方便,才有了国际单位制的统一规定.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的又一重要作用,故C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中没有“能量”,故D选项错误. 【答案】AB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 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 【解析】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不包含力的单位,故A错误;根据F=ma,1 N=1 kg·m/s2,故B正确;在厘米、克、秒制中,g值不变,g=9.8 m/s2=980 cm/s2,故C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正确. 【答案】BD 4.(2012·桂林高一检测)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2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B.使质量是0.5 kg的物体产生1.5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C.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D.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解析】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是1 N,即F=ma =1×1 N=1 N,C正确. 【答案】 C 5.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能表示的是() A.J B.N·m C.kg·m2/s3D.kg·m2/s2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式:W=Fs可知,它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位移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力和位移的单位分别是N和m,故1 J=1 N·m,A、B均正确.

优化方案2020版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本章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确定 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当把一个实际运动分解,在确定它的分运动时,两个分运动要有实际意义. 2.运动合成的规律

(1)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2)各分运动具有各自的独立性. 3.判断合运动性质的方法 对于运动的合成,通过图示研究非常简便.具体做法是:将速度和加速度分别合成,如图所示. (1)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判定:通过观察合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是否共线进行判定:共线则为直线运动,不共线则为曲线运动. (2)判定是否为匀变速运动:看合加速度是否恒定(即大小和方向是否恒定). 4.关于绳(杆)末端速度的分解 若绳(杆)末端的速度方向不沿绳(杆),则将其速度沿绳(杆)方向和垂直于绳(杆)方向分解,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 (原创题)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活塞、曲轴、连杆结构示意图,已知:曲轴 OA =R ,连杆AB =3R ,活塞C 只能沿虚线OC 运动.图示位置时,曲轴转动的角速度为ω,且OA ⊥AB.求此时活塞C 的速度大小. [解析] 由圆周运动知识得:v A =ω·R,方向沿AB 方向. 活塞的速度v C 分解如图,则 v C1=v A =ω·R, 由几何关系得: v C1v C =AB OB =3R R 2+3R 2 , 解得:v C = 10 3 ωR.

[答案] 10 3 ωR 1.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某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由两个分运动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运动速度的大小 解析:选C.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由对角线表示,而邻边表示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由几何关系知,两邻边和对角线的长短关系因两邻边的夹角不同而不同,当两邻边长短不变,而夹角改变时,对角线的长短也将发生改变,即合运动速度也将变化,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三条途径 1.利用平抛运动的时间特点解题 平抛运动可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抛出的时间相同,下落的高度和竖直分速度就相同. 2.利用平抛运动的偏转角解题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tan θ=2tan α.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

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十章磁场 考纲预览 71.电流的磁场 (I) 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Ⅱ) 73.磁性材料、分子电流假说 (Ⅱ) 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Ⅱ) 75.磁电式电表原理 (I) 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Ⅱ) 77.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I) 说明: 1.安培力计算限于直导线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2.洛伦兹力的计算限于v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热点提示 1.电流的磁场 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3.安培力、左手定则 4.洛伦兹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5.对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的考查,以定性分析为主,如对电流产生磁场的判断、安培力作 用下的运动、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等 6.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此类问题很好地体现了“数 理结合”思想,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7.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力学和电学的综合点,涉及的知识较多,解决时要注意 力学知识及三大方法的渗透 8.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应用类模型,如速度选择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 机等,应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作原理、推导相关物理量 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磁场 1.磁场:磁极、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_______,其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 的_______、_______有力的作用. 2.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_____极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 方向(或小磁场静止时_____极所指方向). 3.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的_______表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曲 线的_______能定性地描述磁场的强弱,这一系列曲线称为磁感线.磁感线不_______、不 _______;磁感线是_______曲线(磁体外部由N→S,内部由S→N).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形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各有何 特点?你能画一画吗? 4.地球本身也会在附近的空间产生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球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1)地磁场的N极在地球_______附近。S极在地球_______附近. (2)地磁场B的水平位置Bx总是从地球_______指向地球_______;而竖直分量By在南半 球垂直地面_______,在北半球垂直地面_______。 (3)在赤道平面上,距离地球表面高度相等的各点,磁感应强度相等,且方向水平_______. 4.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课时作业9(含解析)选修32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课时作业9(含解析)选修 32 课时作业(九)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对交变电流没有阻碍作用 B.电容器的电容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C.电容的容抗越小,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D.电容器具有“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解析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但由于电容器对交流电也有阻碍作用,容抗即反应电容对交流电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故A项错误;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容抗越小,故B项错误;容抗越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C项正确;电容对电流的影响可概括为“隔直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故D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 2.(2017·南沙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当接线柱 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无论电源的正极与哪一个接线柱相连,甲灯 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均不亮;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 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关于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和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电感线圈,y可能是电容器 B.x可能是电容器,y可能是电感线圈 C.x可能是二极管,y可能是电容器 D.x可能是电感线圈,y可能是二极管 解析接线柱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甲灯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说明y为电容器;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交流电源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说明x为电感线圈,A项正确. 答案 A 3.用电压表检查如图中的故障,测量U ad=5.0 V,U ab=0,U bc=5.0 V,U cd =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R1断路B.电容器C被击穿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0固体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10 固体

基础巩固 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 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 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解析: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 答案:BC 2.(多选)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池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析: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同性的,故A正确;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 正确. 答案:AD 3.(多选)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 ) 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 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 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 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 解析:晶体内部的微粒是有规则排列的,从而使它在不同方向上的物质微粒排列情况不同,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案:AD 4.把某薄片一面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接触它的反面,熔化了的石蜡呈椭

圆形,那么这个薄片是( ) A.非晶体B.多晶体 C.单晶体D.无法判定 解析: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答案:C 5.(多选)某固体物质,其热性能各向同性,则该固体物质(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 解析: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因此A选项不正确.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选项正确.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因此选项C不正确.因为单晶体区别于多晶体和非晶体在于其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异性,因此选项D正确. 答案:BD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没有明显的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C.通常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这些金属都是非晶体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解析:多晶体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确定的熔点,A错.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体积和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则内能就可能发生变化,故B错.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错,D对. 答案:D 7.(多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 B.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 C.非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 D.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差得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

优化方案2017高中物理第六章力与运动第4节超重与失重分层演练巩固落实鲁科版必修1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随堂达标]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就会出现失重现象 B .物体竖直向下加速运动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C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减小或消失 D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不变 解析:选BD.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 错误,B 正确;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不变,选项C 错误,D 正确. 2.“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 A .g B .2g C .3g D .4g 解析:选B.由图象可知mg =35F 0,绳子最大拉力为F =95F 0.所以F =3mg ,a =F -mg m =3mg -mg m =2g ,B 正确. 3. 一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电梯中有质量为50 kg 的乘客,如图所示.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是电梯静止时弹簧的伸 长量的一半,这一现象表明(g 取10 m/s 2)( ) A .电梯此时可能正以大小为1 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也可能以大小为1 m/s 2的加速 度加速下降 B .电梯此时可能正以大小为1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也可能以大小为5 m/s 2的加速 度减速上升 C .电梯此时可能正以大小为5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也可能以大小为5 m/s 2的加速 度减速上升 D .无论电梯此时是上升还是下降,也无论电梯是加速还是减速,乘客对电梯底板的压

教科版物理选修3-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2章第1节知能优化训练

1. 图2-1-15 对于如图2-1-15所示的电流i随时间t做周期性变化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电流的大小变化,方向也变化,是交流电 B.电流的大小变化,方向不变,不是交流电 C.电流的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是直流电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选B.由i-t图像可知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而方向不变,故不是交流电,选项B 正确. 2.如图2-1-16所示,不能产生交变电流的是() 图2-1-16 解析:选A.矩形线圈绕着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就产生交流电,而A 图中的转轴与磁场方向平行,线圈中无电流产生,所以选A. 3.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的电动势e=E m sinωt.若将线圈匝数、线圈面积都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动势变为() A.e=2E m sinωt B.e=4E m sinωt C.e=1 2E m sinωt D.e= 1 4E m sinωt 解析:选B.由电动势最大值表达式E m=NBSω,N、S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最大值变为4E m,故B正确. 4. 图2-1-17 如图2-1-17所示是一多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A.此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0sin0.02t B.此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0sin100πt C.t=0.01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D.t=0.02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答案:B 5.

图2-1-18 (2011年日照高二检测)一矩形线圈,面积是0.05 m 2,共100匝,线圈电阻r =1 Ω,外 接电阻R =4 Ω,线圈在磁感应强度B =1π T 的匀强磁场中以n =300 rad/min 的转速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如图2-1-18所示,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求: (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的表达式; (2)线圈从开始计时经130 s 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瞬时值; (3)外电路R 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析:(1)线圈转速n =300 r/min =5 r/s , 角速度ω=2πn =10π rad/s , 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 m =NBSω=50 V ,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e =E m sin ωt =50sin10πt V . (2)将t =130 s 代入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得: e =50sin(10π×130 ) V =25 3 V , 感应电流i =e R +r =5 3 A. (3)由欧姆定律得:u =e R +r R =40sin10πt V . 答案:(1)e =50sin10πt V (2)5 3 A (3)u =40sin10πt V 一、选择题 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中性面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 .在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为零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D .线圈每通过中性面一次,电流方向改变一次 解析:选C.由中性面的特点可知,应选为C. 2.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电动势e =10sin20πt 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 B .t =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 .t =0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最大 D .t =0.4 s 时,e 有最大值10 2 V 解析:选AB.由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计时从线圈位于中性面时开始,所以t =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磁通量为最大,但此时导线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为零,A 、B 正确,C 错误.当t =0.4 s 时,e =10sin20πt =10×sin(20π×0.4) V =0,D 错误. 3.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4.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1.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Δv t 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 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答案】 B 2.一个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6 m/s2,关于这个6 m/s2理解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差6 m/s D.某1 s末的速度与前1 s初的速度总是相差6 m/s 【解析】某1 s末比该1 s初多了1 s的时间,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该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之差为6 m/s,A对,B错.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为同一个值,C错.某1 s末比前1 s初多了2 s的时间,物体的速度增加了12 m/s,D错.

【答案】 A 3.如图1-4-5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甲乙 图1-4-5 A.8.0 m/s2 B.5.1 m/s2 C.2.2 m/s2D.1.6 m/s2 【解析】注意将速度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米/秒,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式a=v-v t 进行计算. 【答案】 C 4.(2012·河坝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3 m/s2比1 m/s2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A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B正确.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只表示方向,C错,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正确. 【答案】BD 5.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转动

优化方案高中物理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 一、选择题 1.(·泉州七中检测)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上正电,这是因为( ) A.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B.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C.丝绸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解析:选A.物体间发生转移的电荷是电子不是正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选A. 2.对于一个带负电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有多余的电子 B.物体一定缺少电子 C.一定是通过某种方式在物体上创造出了负电荷 D.物体的电荷量守恒 解析:选A.正负电荷中和之后的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电荷,物体带负电,故有多余的电子,A正确,B错误;物体所带的电荷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转移过来的,系统的电荷守恒但物体的电荷不守恒,C、D错误.故选A. 3.(·龙岩一中月考)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解析:选D.应明确该现象是一种静电现象,即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由于有静电而吸附灰尘,故选D. 4.不带电的导体A与带正电的导体B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其原因是( ) A.B有部分质子转移到A上 B.A有部分质子转移到B上 C.A有部分电子转移到B上 D.B的质子与A的电子互相转移 解析:选C.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转移.接触起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选C. 5.(·济南一中月考)关于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了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了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C.摩擦起电、感应起电都是通过电荷的转移实现的,故选C. 6.用一个带电棒接触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属箔片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这说明棒上带的是( ) A.正电荷B.带正、负电荷都有可能 C.负电荷D.不带电 解析:选C.金属箔片上带的电荷先被带电棒中和,导致闭合,然后上面的自由电荷继续运动,从而使得箔片再张开.金属箔片中自由移动的是电子,所以应该是电子通过验电器上的小球中和金属箔片上的正电后,又使金属箔片带负电荷而张开.故选C. 7.(·海口质检)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哪一个( ) A.6.2×10-19 C B.6.4×10-19 C

优化设计孙靖民课后答案习题解答

第六章习题解答 1. 已知约束优化问题: 2)(0)()1()2()(min 21222112 221≤-+=≤-=?-+-=x x x g x x x g t s x x x f 试从第k 次的迭代点[]T k x 21) (-= 出发,沿由(-1 1)区间的随机数0.562和-0.254 所确定的方向进行搜索,完成一次迭代,获取一个新的迭代点)1(+k x 。并作图画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可行域和本次迭代的搜索路线。 [解] 1)确定本次迭代的随机方向: []T T R S 0.4120.9110.2540.5620.254 0.2540.5620.5622222-=??? ??? ? ?++= 2) 用公式:R k k S x x α+=+)() 1( 计算新的迭代点。步长α取为搜索到约束边 界上的最大步长。到第二个约束边界上的步长可取为2,则: 176 .1)412.0(22822.0911.021221 2111 =-?+=+==?+-=+=++R k k R k k S x x S x x αα ? ? ? ???=+176.1822.01 k X 即: 该约束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的等值线、可行域和本次迭代的搜索路线如下图所示。

2. 已知约束优化问题: )(0)(0 25)(12 4)(m in 2312222112 21≤-=≤-=≤-+=?--=x x g x x g x x x g t s x x x f 试以[][][]T T T x x x 33 ,14 ,120 30 201===为复合形的初始顶点,用复合形法进 行两次迭代计算。 [解] 1)计算初始复合形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并判断各顶点是否为可行点: [][][]9 35 120101-=?==?=-=?=030302023314f x f x f x 经判断,各顶点均为可行点,其中,为最坏点。为最好点,0 203x x 2)计算去掉最坏点 0 2x 后的复合形的中心点: ?? ????+??????=???? ????????+??????==∑≠=3325.2211 3 2 10 3312i i i c x L x 3)计算反射点1 R x (取反射系数3.1=α) 20.69 3.30.551422.51.322.5)(110 2001-=????? ?=???? ????????-??????+??????=-+=R R c c R f x x x x x 值为可行点,其目标函数经判断α 4)去掉最坏点1 R 0301x x x x 和,,由02构成新的复合形,在新的复合形中 为最坏点为最好点,011 R x x ,进行新的一轮迭代。 5)计算新的复合形中,去掉最坏点后的中心点得: ?? ? ???=???? ????????+??????= 3.151.7753.30.5533211 c x 6)计算新一轮迭代的反射点得: ,完成第二次迭代。 值为可行点,其目标函数经判断413.14 5.9451.4825123.151.7751.33.151.775)(1 2011 12-=??????=???? ????????-????? ?+??????=-+=R R c c R f x x x x x α

新课标鲁科版3-1选修三6.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WORD教案1

第一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认识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安培力;知道影响安培 力大小和方向的因素;知道左手定则和安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 向,能计算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通过安培力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比 值定义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电流在匀强磁场中所受安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计算公式以及安培力方向的判定;使学生熟练的利用三视图来分析磁场、电流以及安培力之间的关系。并能扩展到线 框受力。 【教学难点】 在掌握磁感应强度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教学媒体】 实验:马蹄形磁铁、干电池、导线、通电直导线研究仪等。课件:磁电式多用电表的 内部结构FLASH电动机的原理FLASH 【教学安排】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1)将粉笔放置在蹄形磁铁两极之间,粉笔受力吗?如果把粉笔换成是小磁针呢? 生:粉笔不受力.小磁针受力(磁体T磁场T磁体) (2 )我们上一章学过的奥斯特的实验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呢?为什么?生:看到了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因为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它施的力. (电流T磁场T磁体) 师:我们同样也知道运动的电荷也会产生磁场同样也会让小磁针发生偏转。 (运动电荷T磁场T磁体) (3 )既然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那么小磁针也会产生磁场,小磁针的磁场对通电导线是否也有力的作用呢?(磁体_________ 【新课内容】 1、安培力的定义及力的作用点: 讲述:“上面的这个问题来自一位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一安培。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不过在他身上历了各种不幸:父亲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害,妻子过早的就离开了他,他一度沉浸在悲痛中,后来是卢梭关于植物学的著作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他开始潜心研究学问。 他主要的贡献集中在电磁学方面:发现了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安培定律;提出 了著名的分子环流假说,阐述了磁现象的电本质;第一个把研究动电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 ” 为了纪念安培,我们以其名字来命名电流的单位。符号为A。这是 物理7个基本单位之一。一p 讲述:在上个世纪,许多物理学家就提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是否受力的问题,并着手研究?其中安培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且他提出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