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1)地理位置与定位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一期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钱江新城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着中央商务区所具有的综合服务、生产创新和要素集散等作用。重点将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咨询等行业,鼓励发展物流、商业、文化体育、住宅等产业,吸引全球的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入住新城。钱江新城代表了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

钱江新城二期比邻钱江新城一期核心区,北依高铁都市门户城东新城,东接下沙副城;东至九田路与和睦港、南至钱塘江、西接钱江新城一期、北至艮山东路,二期总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含钱江金融城用地平方公里),总出让地块85宗,出让土地面积约2920亩,其中出让住宅36宗,出让土地面积约1760亩。

按照与一期功能互补的定位(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二期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整个区域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只有居住和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也就是说,钱江新城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而二期作为一期的功能配套,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

二期致力于通过对用地功能区块的划分和路网系统的完善,逐步建成高品质、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化城区,同时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钱江新城整体城市功能和发展格局。

2)二期规划

钱江新城二期的规划,由钱江二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钱江二桥西侧的范围内为三堡、景芳单元,东侧范围为扩容区块。

1、三堡地块

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东至二号巷、南至钱江路、北至景芳路和昙花

庵路、西至钱潮路,与钱江金融城和渔人码头隔钱江路咫尺相望。

钱江新城二期——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运河以东主要涉及三堡单元中部居住区,运河以西主要涉及景芳单元滨河商贸区、钱江苑组团区域,均位于单元规划核心区域,覆盖运河景观带、二号港步行景观廊道、铁路防护景观带三大景观轴线,尽享三堡单元“两轴、一廊、两点、两片区”和景芳单元“一心、二轴、二带、三组团”规划结构完美结合的最优资源。

钱江新城二期——三堡、景芳单元经线钱江路直达钱江新城核心区和江干区级中心区,经艮山西路通达武林商圈,往东可达下沙副城。区域范围内有多条城市主、次干道,东西向昙花庵路、钱江路、凤起路,南北向车站南路、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唐家井路;规划地铁四号线沿新塘建设,规划地铁九号线贯穿钱江新城二期区域,交通便利。

2、扩容地块

扩容区块规划范围东至九田路一各睦港、南至钱塘江、西至钱江二桥、北至艮山东路,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钱江新城二期——扩容区块建设依据“整体规划综合协调、尊重自然彰显文化、因地制

宜景观有序、近远结合利于实施、强化交通便利通达、节约用地集约利用”的规划原则,其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核、一环、四心、五轴”。

“一核”是指沿江形成公共中心,作为钱江新城二期扩容区块的核心,强调商务、休闲、文化等多种职能;“一环”是依托观潮路、三官塘横路、月杨路及引水河路形成区域内部公建发展环;“四心”指在公建发展环的基础上形成三个主要的居住区级服务中心以及依托和睦港公园及周边河流水系形成的中心公园;“五轴”是沿三官塘路、钱潮路、月杨路形成三条纵向公建发展轴,钱塘江沿线形成一条沿江景观发展轴,结合居住区服务配套中心及公共中心沿钱江东路形成一条城市景观发展轴。

交通体系上,钱江新城二期——扩容区块未来将形成由东西向的艮山东路、钱江路、昙花庵路、沿江大道,南北向的创新路、同协路、红普路、三官塘路等城市主、次干道为主架构成的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由此可快速直达市中心、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九堡、下沙等城市中心区域。而随着区域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涵盖高铁、地铁、城市主次干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也将逐渐成型,杭州城市东部“半小时生活圈”核心圈层的崛起指日可待。

3)二期配套

钱江新城二期将以沿江公共中心、居住服务中心为节点,形成区域内公建发展环,以三

官塘路、钱潮路、月杨路为主干形成关联周边区域的公建发展轴,区域内规划有约74万方的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功能用地,未来将建成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化滨江城区。其中,扩容区内的三堡、景芳区块南侧规划的钱江金融城和渔人码头项目,是钱江新城十二五期间最为重要的两大项目;运河东侧,钱江金融城北将集中规划40万方商业;运河西侧,渔人码头北将集中规划25万方商业。在钱江金融城、渔人码头等大项目开发建设的带动以及商圈成型后的辐射效应下,三堡、景芳区块将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现代商贸集群并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扩容区内的教育资源也可圈可点,除在建的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新城校区之外,还规划有幼儿园11所、小学5所、中学3所,届时都将引入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农贸市场、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邻里中心、文体育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让居民能尽享周全便利的品质生活。

4)钱江金融城

金融城由钱塘江、运河东路、钱江路和京杭大运河围合而成,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包括金融办公、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是未来浙江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平台,也是钱江新城即将重金打造的区域。江河汇流区对面规划渔人码头,汇集公园、餐饮、休闲、酒店、观光塔等等。此外,未来地铁9号线、6号线二期都将经过江河汇流区并在此设站。

今年1月份,杭州金融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86亿元的总价竞得了金融城的两宗商服地块,地上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据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已经进入规划设计阶段,金融城项目将于年内开工。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1)地理位置与定位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一期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钱江新城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着中央商务区所具有的综合服务、生产创新和要素集散等作用。重点将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咨询等行业,鼓励发展物流、商业、文化体育、住宅等产业,吸引全球的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入住新城。钱江新城代表了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 钱江新城二期比邻钱江新城一期核心区,北依高铁都市门户城东新城,东接下沙副城;东至九田路与和睦港、南至钱塘江、西接钱江新城一期、北至艮山东路,二期总用地面积为7.86平方公里(含钱江金融城用地0.76平方公里),总出让地块85宗,出让土地面积约2920亩,其中出让住宅36宗,出让土地面积约1760亩。 按照与一期功能互补的定位(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二期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整个区域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只有居住和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也就是说,钱江新城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而二期作为一期的功能配套,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二期致力于通过对用地功能区块的划分和路网系统的完善,逐步建成高品质、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化城区,同时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钱江

新城整体城市功能和发展格局。 2)二期规划 钱江新城二期的规划,由钱江二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钱江二桥西侧的范围内为三堡、景芳单元,东侧范围为扩容区块。 1、三堡地块 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东至二号巷、南至钱江路、北至景芳路和昙花庵路、西至钱潮路,与钱江金融城和渔人码头隔钱江路咫尺相望。 钱江新城二期——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运河以东主要涉及三堡单元中部居住区,运河以西主要涉及景芳单元滨河商贸区、钱江苑组团区域,均位于单元规划核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建筑41班 米兰 2140703006 摘要: 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 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 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 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 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 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 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 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 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 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总 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 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 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城市性质上,开始通过分层次确定城市的主导功能,较好的解决了发展旅游和发展工业的关系。城市布局上,开始向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发展,特别是城市新中心即后来的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奠定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转变的基础。 从1993年开始编制,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新设滨江区。2001年3月,杭州市行 政区划再次调整,设立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市区行政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0年到2010年,城市性质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城市布局发展方向调整为以主城为基础,沿跨江、沿江两条轴线,向东、向南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发展;布局形态,从现状的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心,跨江、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100736019740Q 工商注册号:330100000029997组织机构代码:736019740 法定代表人:金祎成立日期:2002-02-08 企业类型:/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272022.27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新城办公大楼(钱江路637号) 营业期限:2002-02-08 至 2032-02-07 营业范围:服务:实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凭有效资质证书经营),营销策划,城市综合开发,建筑工程管理,承包市政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建筑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凭有效资质证书经营),招标代理,经济信息咨询,健身服务;批发、零售:第一、二类医疗器械,健身器械,非医疗性健康信息咨询(需行医资格证的除外),企业管理咨询;含下属分支机构经营范围;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的一切合法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187

最新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技术规定汇总

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规划建设管理导则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性质分类、使用兼容性和地块出让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边界控制 第五章建筑设计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基地绿化和交通组织 第七章特定区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指导地块出让与建筑设计,促进新城建设协调有序进行,根据有关法规,结合钱江新城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钱江新城核心区(4.02平方公里)范围内各项新建及改(扩)建、临时建设工程。本导则第七章的规定适用于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功能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和景观特征,应当根据批准的所在地段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其中城市景观还应满足计算机虚拟现实模拟系统仿真效果要求。 第四条依据: 1、《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3、《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4、《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步行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5、《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景观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6、市委[2003]20号文件(2003年10月2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8、《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等相关规范、标准 注:*为正在编制中

第二章土地使用和地块出让 第五条核心区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除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明确划分外,根据中心区土地开发功能的混合性和城市景观特征,为增强规划弹性与可操作性,增加如下用地性质代码: 用地性质代码及适用范围 注:地块内标有两种用地代码,为综合建设用地,可容许两种用地性质的兼容。 第六条土地使用相容性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后执行。

钱江新城CBD项目调研报告

A.钱江新城CBD调研报告 B.一、片区概况 1、片区总体概况 1)位置及范围 片区具体位置和行政所辖范围描述 钱江新城位于杭州市老城区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与开阔的钱塘江咫尺之遥,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 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规划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目前正开开发的为沿江近8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约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即杭州的中央商务区(CBD);同时沿钱塘江东上,规划了2.86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扩容区域(二期),东至和睦巷,北至规划中的凤起东路,西至钱江二桥,南至钱塘江。 2、片区土地利用现状 目前规划范围内有保留建筑(含在建项目)约79.28万平方米,在建、待建项目约7项(意向性项目未计),可开发地块面积约173.41万平方米。具体开发建设情况如下:(1)保留现状采荷东区和观音塘地区30.85公顷住宅及配套公建用地。 (2)保留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江干区政府、邵逸夫医院等公共建筑用地24.91公顷。 (3)在建、待建项目: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其对应的“日月同辉”建筑——国际会议中心,宋都房产开发公司二处住宅用地等; (4)此外在清江路、之江路、新安江路和钱江路围合的范围内已有部分土地有招商意向。

3、片区写字楼市场发展 钱江新城核心区可建30幢商务大楼,这些项目基本在2005年逐步开工建设,2006年起可进入市场预售,开发量预计达152万平方米。 目前为止,新城核心区块内尚无商务写字楼项目预售;边缘区域在预售的商务写字楼项目有:采荷嘉业、四季星座等;北部区域的商务写字楼基本已售完,现以租赁为主,主要有:新城市广场、新城时代广场、元华旺座等。 在建项目开发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了解,新城目前已经动工的项目有高150米的集美大厦、高100米的荣安大厦、高100米至150米的国际时代广场、高160米的尊宝大厦、高150米的日出钱塘大厦、高150米至268米的浙江财富中心等项目,而高70米至150米的光彩国际广场等项目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开工。 开发趋势:核心区开发量达400万平方米 据统计数据,2005年以前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内公开出让了34宗公建用地,总建筑面积达到370万平方米。而钱江新城管委会的数据显示,今后5年,钱江新城将继续推出综合办公用地,预计每年推出的公建项目开发量约40-60万平方米,钱江新城开发量基本呈现高开低落走势。到2010年,核心区块公建项目开发基本完毕。 3、片区各项配套设施现状 1、综合配套: 学校:附近有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杭州市第九中学、南肖埠小学、南肖埠幼儿园。 娱乐设施:附近有富士温泉、中豪酒店棋牌中心、中豪夜总会、外海夜总会、酒吧、茶楼、网吧。 宾馆、饭店:附近有外海宾馆、中豪大酒店、金川宾馆、东茂宾馆、田园宾馆、四季青大酒店、张生记大酒店、片儿川等。 购物商场及市场:附近有外海家友超市、可的超市、快客超市、东方家私市场、佳好佳家居市场、四季青市场、中豪建材市场、国美家电市场、永乐家电市场、百安居家居市场、华东电子市场、浙江省家电市场、新型材料市场、凤起花鸟城、文具市场。 银行:附近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

钱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规划的背景与内容 1.项目的由来 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跨江南下,疏解老城;沿江东进,建设新城;西进北上,发展旅游,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的发展格局。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杭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由酝酿阶段进入了分期实施的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打好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八年全面竣工”的目标,杭州市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围绕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各类规划设计,与此同时,位于江滨城市新中心核心地段的杭州大剧院和区域性基础设施于2001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规划设计有着较好的基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江干分区规划》、《杭州市上城分区规划》、《杭州市近江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望江热电厂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干区运河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新塘路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招投标汇总方案》等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规划设计手段对江滨城市新中心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与规划。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对杭州城市总体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由秋涛路、艮山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和铁路东线及钱塘江所围合的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将上述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块,统一编制整体协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是加速江滨城市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加速以江滨城市新中心为核心的钱江新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由鉴于此,杭州市规划局将钱江新城的规划范围扩大为由姚江路、钱江二桥、之江路、秋涛路、艮山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2.本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规划方案招标文件对本规划设计提出的要求是: (1)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所涉及的相关规划、国家法规和规定;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的原则要求。 (2)对规划范围内的各项用地通盘考虑,特别处理好城市新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合理组织规划区域内路网,理顺与外围道路的关系;对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3)充分考虑钱塘江沿江景观的要求,对运河沿线提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4)提出钱江新城的主要节点空间,并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根据上述要求,并从更大的区域范围认真分析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钱江新城功能和容量等各方面的变化,参考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有关专题研究和概念规划文件及相关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确定本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根据钱江新城在杭州新市区的空间区位和增强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力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并确定钱江新城的功能定位; (2)在综合分析规划范围内地块的区位、景观、交通、用地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组织钱江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 (3)从新老中心的功能联系要求出发,进一步协调钱江新城在道路交通、景观等方面与整个城市的相互关系; (4)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钱塘江、运河的景观资源,并以此构筑钱江新城的主要景观节点空间,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5)以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为基础,认真分析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范围内功能分区及空间组织的必要调整;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 干意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市委[2003]20号 【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中共杭州市委 【发布日期】2003.10.22 【实施日期】2003.10.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 (市委[2003]20号2003年10月22日) 建设钱江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快钱江新城建设,打造杭州中央商务区,构筑大都市新中心,增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巩固和提升我市在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在全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龙头、领跑和示范作用,根据报请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建设钱江新城的重要意义

1、加快钱江新城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在“发展、创新、为民”上不断求得新的突破。加快钱江新城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聚辐射,加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展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时代人文精神,加快先进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加快钱江新城建设是“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迫切需要。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为杭州“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快钱江新城建设,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向东向南沿江跨江扩展,促进城市由以西湖为核心的团块状空间形态向以钱塘江为轴心的分散组团式形态转变,促进“一主三副、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城市新格局的形成,为构筑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绿色大都市,建设生活居住、旅游购物、求知创业的“人间新天堂”奠定基础。 3、加快钱江新城建设是高起点推进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现代化新城,走出一条“保老城、建新城”的新路子,是高起点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加快钱江新城建设,带动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城市人口向东向南转移,推进城市建设向东向南拓展,将有效加快“两疏散、三集中”的进程,推动城市建设重心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迈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实现“保老城、建新城”的良性互动,使现代化大都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二、钱江新城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 钱江新城规划建设范围为:东南至钱塘江,东北至杭甬铁路,西至秋涛路,北至艮山

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部门五所2006 年12 月6日部门负责人签字 项目资料负责人姓名金瓯签字 电话或分机号8830 提供图纸的共享目录名、路径 说明: 对于提供的资料“项目资料负责人”应认真校对,以免发生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而无法挽回。尤其对于合作设计单位名称与承担角色,建设单位名称等涉及法律问题的内容应严格校对把关。本页必须以纸面形式打印,“项目资料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签字。 文化建筑 项目主要资料 项目名称(全称)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之江路下穿及滨江景观绿化(城市阳台)(必填!) 英文名称CITY BALCONY (如有请提供) 英文名称Hangzhou Qianjiang New CBD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如有请提供) 合作设计单位名称OBERMEYER PLANEN+BERATEN (含结构、机电)(必填!)合作设计单位承担角色方案设计 用途(即建设性质)展览,休闲,观潮(必填!) 项目进展阶段在建(完成、在建、方案)(必填!) 建设地点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新安江路,之江路(尽可能详细)(必填!) 建设面积规模用地面积65950 m2(必填!) 总建筑面积23233 m2(必填!)

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必填!) 主要外装修材料玻璃,石材,金属板(必填!) 一、项目特点及概况(约250字) 本工程是一座公益性的城市博物馆,是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座落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内,东面为灵江路,西南为新安江路,北接波浪文化城,南挑于钱塘江上,建设用地面积为65950m2。 本工程沿江面长约322米,大部分架空于江面上,最远点突出江堤约76米。本工程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轴线的终点,是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波浪文化城的延续城市阳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接,它标志着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转变。 本工程建筑面积23233 m2,共一层(下部大部分架空于江面),大屋面距江面15.69m。一层主要功能为展览、旅游、观光、休闲,二层为开放式观景平台。 二、分类资料 1、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总面积65950 m2 总建筑面积23233 m2 地上23201 m2 地下32 m2 建筑占地面积30225 m2 绿地面积5000 m2 水池面积290 m2 容积率35 % 汽车停车位(辆)13辆,地上13 辆、地下0辆 2、技术参数分类 分类资料的经济技术指标可根据具体建筑特点做适当调整。 2.1、建筑名称(如:裙房) 分层面积:首层22840 m2 建筑高度:主楼屋面12.05 m、檐口顶16.6 m、 建筑层数:地上 1 层(局部架空于江面) 层高:一层 6.2 m、吊顶下净高 2.8~3.5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