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部门五所2006 年12 月6日部门负责人签字

项目资料负责人姓名金瓯签字

电话或分机号8830

提供图纸的共享目录名、路径

说明:

对于提供的资料“项目资料负责人”应认真校对,以免发生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而无法挽回。尤其对于合作设计单位名称与承担角色,建设单位名称等涉及法律问题的内容应严格校对把关。本页必须以纸面形式打印,“项目资料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签字。

文化建筑

项目主要资料

项目名称(全称)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之江路下穿及滨江景观绿化(城市阳台)(必填!)

英文名称CITY BALCONY (如有请提供)

英文名称Hangzhou Qianjiang New CBD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如有请提供)

合作设计单位名称OBERMEYER PLANEN+BERATEN (含结构、机电)(必填!)合作设计单位承担角色方案设计

用途(即建设性质)展览,休闲,观潮(必填!)

项目进展阶段在建(完成、在建、方案)(必填!)

建设地点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新安江路,之江路(尽可能详细)(必填!)

建设面积规模用地面积65950 m2(必填!)

总建筑面积23233 m2(必填!)

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必填!)

主要外装修材料玻璃,石材,金属板(必填!)

一、项目特点及概况(约250字)

本工程是一座公益性的城市博物馆,是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座落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内,东面为灵江路,西南为新安江路,北接波浪文化城,南挑于钱塘江上,建设用地面积为65950m2。

本工程沿江面长约322米,大部分架空于江面上,最远点突出江堤约76米。本工程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轴线的终点,是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波浪文化城的延续城市阳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接,它标志着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转变。

本工程建筑面积23233 m2,共一层(下部大部分架空于江面),大屋面距江面15.69m。一层主要功能为展览、旅游、观光、休闲,二层为开放式观景平台。

二、分类资料

1、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总面积65950 m2

总建筑面积23233 m2

地上23201 m2

地下32 m2

建筑占地面积30225 m2

绿地面积5000 m2

水池面积290 m2

容积率35 %

汽车停车位(辆)13辆,地上13 辆、地下0辆

2、技术参数分类

分类资料的经济技术指标可根据具体建筑特点做适当调整。

2.1、建筑名称(如:裙房)

分层面积:首层22840 m2

建筑高度:主楼屋面12.05 m、檐口顶16.6 m、

建筑层数:地上 1 层(局部架空于江面)

层高:一层 6.2 m、吊顶下净高 2.8~3.5 m、

各层主要功能分区:

一层:展览,休闲,观潮

智能化及程度先进型

电梯台数:主楼客梯7 台

自动扶梯 4 部

电梯参数:主楼客梯 1.35 t/台、 1 m/s

3、其他指标

屋面形式:局部种植(设树池,水池,草坪)

4、各专业简要说明及主要设备的系统及配置技术数据(每个专业100-250字)

建筑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城市阳台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建筑,南部大部分区域悬空于水中,中部跨过防浪堤坝座落于岸上,北部再越过下穿的之江路与波浪文化城连成一体;同时,倾斜的观景屋面还与消防通道直接连通。城市阳台的建筑体态走向呈不规则形态,与江堤的走向相协调。外立面虚实相间,时起时沉。在屋面上,我们采用了少量的建筑体量与环境设计交织在一起。屋面的排水结合了景观和结构,分层排水,并穿越结构梁以节省有限的层高。室内空间设计极具动感,标高通过坡地和台阶由低到高变化;吊顶也采用了起伏不定的波浪形态等。部分采用了钢结构桁架,斜杆穿行整个层面。

结构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本工程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岸上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大跨度梁为预应力梁。江上部分由于柱网间距大(16.8X16.8m)、悬挑长度达(6.0m),大部分框架梁和横向次梁(有悬挑)均采用预应力梁。由于港工的施工要求不同(在江中且不能做围堰),所以底层楼板为预制板。因要跨越防洪堤.连接岸上和江上的通道我们采用大跨度的高约6 m、长约49 m的单跨和双跨无直腹杆的钢结构桁架, 柱与桁架支点接触处设双向或单向滑动支座, 楼板用组合楼板。

江中采用直径2.5M的钻孔灌注桩,一柱一桩。桩长分别为56M和48M..桩顶至底层梁面。

给排水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了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由稳压泵、气压水罐同时工作,维持平时消防给水管网内的水压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对水压的要求。消防时,稳压装置水压下

降至下限至自动启动主泵,稳压泵停止工作水压和消防流量由消防主泵来保证。

暖通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本建筑架空于钱塘江上,为一栋景观建筑,为使建筑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故将空调系统冷热源机房均设在邻近的波浪文化城内,通过管沟将空调冷热水接至本建筑内。

本工程和波浪文化城共用1套冷源系统,冷冻水系统设计为二级泵变流量系统。热源为2台水—水热交换器,热水系统设计为变频泵系统。

空调风系统:展厅等采用全空气系统,并配排风设备。办公室等房间内设置变风量风口,以调节风量和室内温度,满足局部区域的舒适性要求。排风均经与新风进行全热交换后排放,达到回收能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强电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两路10kv独立电源供电,由杭州供电局从区域以电缆埋地方式进入建筑物地下二层变电所。

1, 变配电系统

(1)选用变压器4台,容量为2台2000KVA,2台800KVA,负荷率为75%

(2)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建筑物的地下二层设置一台748Kw,一台420KW自备应急柴油发电组。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对地下二层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测量,使各种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可靠、节约能源。

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FAS)

本工程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FAS)。在地下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屏、消防联动控制屏及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控制设备。

弱电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弱电设计包括:电话通信系统、电脑网络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紧急及业务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电脑咨询服务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

1.摄像机监控系统

系统控制主机采用电脑矩阵控制,通过摄像机,对各个监控点进行监视观察,对有关图像还可进行遥控、监视、记录。

2.防盗报警系统

报警显示器安装在安保机房内,对每次报警均可以显示并打印,并与监控电视系统主机及灯光控制联

动。

3、巡更系统

在各层电梯厅、走道楼梯处及重要场所,均设有无线巡更记录点。

动力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本项目的热源由设置在“波浪文化城一期”内的室外地下锅炉房供给。应急电源也由设置在“波浪文化城一期”一区内平战结合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给。虽然城市阳台内目前没设置餐饮,但考虑到今后城市阳台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今后实际运行管理中使用功能发生的变化,在城市阳台靠江边处的一区、三区各设一天然气表房。同时考虑到今后的用气点可能为暗间,通风条件不好,因此天然气表房内皆设紧急切断阀。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中甚至包括乞丐和拾荒 者。 杭州图书馆此举是为数不多温馨的事情。对于有读者曾投诉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褚树青的回答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这样的回答, 所体现的正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乞丐也罢拾荒者也罢,他们同样有求知的渴望和权利。他们之所以成为了乞丐和拾荒者并不是他们先天的素质出了问题,而是在于他们后天的知识获取不够,这种获取不够,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他们有了强烈的知识获取渴望时,从哪里去获取知识?只有借助于国家能为他们提供“免费午餐”,让他们能与正常人一样进入图书馆,才是再好不过的了。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公民身份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获取知识的权利也不以人的身份贵贱来衡量。乞丐和拾荒者,有权利享受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当然包括有享受文化知识的获取权利。图书馆是用于公民求知的公益设施、公共资源,只要乞丐和拾荒者遵守图书馆管理规章,就该允许他们进入图书馆看书、看报获取知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本身是投诉者对乞丐和拾荒者公民人格的歧视,是欠公允 的。 其实,给予公平的社会求知环境,再穷的人也可能成功。世界上不少名人曾经也是乞丐或拾荒者,只因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这个国家赋予的平等的求知权利。安德鲁·卡内基,本是苏格兰的一个穷孩子,13岁那年,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卡内基和家人来到美国。到免费的图书馆阅读图书和进夜校学习,成了他后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成就了这位世界钢铁工业巨富。

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1)地理位置与定位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一期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钱江新城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着中央商务区所具有的综合服务、生产创新和要素集散等作用。重点将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咨询等行业,鼓励发展物流、商业、文化体育、住宅等产业,吸引全球的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入住新城。钱江新城代表了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 钱江新城二期比邻钱江新城一期核心区,北依高铁都市门户城东新城,东接下沙副城;东至九田路与和睦港、南至钱塘江、西接钱江新城一期、北至艮山东路,二期总用地面积为7.86平方公里(含钱江金融城用地0.76平方公里),总出让地块85宗,出让土地面积约2920亩,其中出让住宅36宗,出让土地面积约1760亩。 按照与一期功能互补的定位(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二期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整个区域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只有居住和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也就是说,钱江新城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而二期作为一期的功能配套,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二期致力于通过对用地功能区块的划分和路网系统的完善,逐步建成高品质、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化城区,同时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钱江

新城整体城市功能和发展格局。 2)二期规划 钱江新城二期的规划,由钱江二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钱江二桥西侧的范围内为三堡、景芳单元,东侧范围为扩容区块。 1、三堡地块 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东至二号巷、南至钱江路、北至景芳路和昙花庵路、西至钱潮路,与钱江金融城和渔人码头隔钱江路咫尺相望。 钱江新城二期——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运河以东主要涉及三堡单元中部居住区,运河以西主要涉及景芳单元滨河商贸区、钱江苑组团区域,均位于单元规划核

最新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技术规定汇总

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规划建设管理导则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性质分类、使用兼容性和地块出让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边界控制 第五章建筑设计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基地绿化和交通组织 第七章特定区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指导地块出让与建筑设计,促进新城建设协调有序进行,根据有关法规,结合钱江新城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钱江新城核心区(4.02平方公里)范围内各项新建及改(扩)建、临时建设工程。本导则第七章的规定适用于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功能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和景观特征,应当根据批准的所在地段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其中城市景观还应满足计算机虚拟现实模拟系统仿真效果要求。 第四条依据: 1、《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3、《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4、《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步行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5、《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景观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6、市委[2003]20号文件(2003年10月2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8、《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等相关规范、标准 注:*为正在编制中

第二章土地使用和地块出让 第五条核心区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除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明确划分外,根据中心区土地开发功能的混合性和城市景观特征,为增强规划弹性与可操作性,增加如下用地性质代码: 用地性质代码及适用范围 注:地块内标有两种用地代码,为综合建设用地,可容许两种用地性质的兼容。 第六条土地使用相容性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后执行。

钱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规划的背景与内容 1.项目的由来 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跨江南下,疏解老城;沿江东进,建设新城;西进北上,发展旅游,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的发展格局。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杭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由酝酿阶段进入了分期实施的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打好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八年全面竣工”的目标,杭州市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围绕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各类规划设计,与此同时,位于江滨城市新中心核心地段的杭州大剧院和区域性基础设施于2001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规划设计有着较好的基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江干分区规划》、《杭州市上城分区规划》、《杭州市近江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望江热电厂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干区运河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新塘路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招投标汇总方案》等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规划设计手段对江滨城市新中心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与规划。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对杭州城市总体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由秋涛路、艮山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和铁路东线及钱塘江所围合的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将上述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块,统一编制整体协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是加速江滨城市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加速以江滨城市新中心为核心的钱江新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由鉴于此,杭州市规划局将钱江新城的规划范围扩大为由姚江路、钱江二桥、之江路、秋涛路、艮山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2.本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规划方案招标文件对本规划设计提出的要求是: (1)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所涉及的相关规划、国家法规和规定;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的原则要求。 (2)对规划范围内的各项用地通盘考虑,特别处理好城市新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合理组织规划区域内路网,理顺与外围道路的关系;对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3)充分考虑钱塘江沿江景观的要求,对运河沿线提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4)提出钱江新城的主要节点空间,并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根据上述要求,并从更大的区域范围认真分析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钱江新城功能和容量等各方面的变化,参考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有关专题研究和概念规划文件及相关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确定本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根据钱江新城在杭州新市区的空间区位和增强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力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并确定钱江新城的功能定位; (2)在综合分析规划范围内地块的区位、景观、交通、用地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组织钱江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 (3)从新老中心的功能联系要求出发,进一步协调钱江新城在道路交通、景观等方面与整个城市的相互关系; (4)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钱塘江、运河的景观资源,并以此构筑钱江新城的主要景观节点空间,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5)以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为基础,认真分析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范围内功能分区及空间组织的必要调整;

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部门五所2006 年12 月6日部门负责人签字 项目资料负责人姓名金瓯签字 电话或分机号8830 提供图纸的共享目录名、路径 说明: 对于提供的资料“项目资料负责人”应认真校对,以免发生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而无法挽回。尤其对于合作设计单位名称与承担角色,建设单位名称等涉及法律问题的内容应严格校对把关。本页必须以纸面形式打印,“项目资料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签字。 文化建筑 项目主要资料 项目名称(全称)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之江路下穿及滨江景观绿化(城市阳台)(必填!) 英文名称CITY BALCONY (如有请提供) 英文名称Hangzhou Qianjiang New CBD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如有请提供) 合作设计单位名称OBERMEYER PLANEN+BERATEN (含结构、机电)(必填!)合作设计单位承担角色方案设计 用途(即建设性质)展览,休闲,观潮(必填!) 项目进展阶段在建(完成、在建、方案)(必填!) 建设地点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新安江路,之江路(尽可能详细)(必填!) 建设面积规模用地面积65950 m2(必填!) 总建筑面积23233 m2(必填!)

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必填!) 主要外装修材料玻璃,石材,金属板(必填!) 一、项目特点及概况(约250字) 本工程是一座公益性的城市博物馆,是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座落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内,东面为灵江路,西南为新安江路,北接波浪文化城,南挑于钱塘江上,建设用地面积为65950m2。 本工程沿江面长约322米,大部分架空于江面上,最远点突出江堤约76米。本工程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轴线的终点,是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波浪文化城的延续城市阳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接,它标志着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转变。 本工程建筑面积23233 m2,共一层(下部大部分架空于江面),大屋面距江面15.69m。一层主要功能为展览、旅游、观光、休闲,二层为开放式观景平台。 二、分类资料 1、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总面积65950 m2 总建筑面积23233 m2 地上23201 m2 地下32 m2 建筑占地面积30225 m2 绿地面积5000 m2 水池面积290 m2 容积率35 % 汽车停车位(辆)13辆,地上13 辆、地下0辆 2、技术参数分类 分类资料的经济技术指标可根据具体建筑特点做适当调整。 2.1、建筑名称(如:裙房) 分层面积:首层22840 m2 建筑高度:主楼屋面12.05 m、檐口顶16.6 m、 建筑层数:地上 1 层(局部架空于江面) 层高:一层 6.2 m、吊顶下净高 2.8~3.5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