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研究其经验教训,对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共两党关于联合抗日的初步谈判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接着日本又将其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策动了所谓“华北事变”,侵占了河北、察哈尔等地,国民党势力基本上退出华北。日本武装侵略的步步深人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代替国内阶级矛盾的地位,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媚外卖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全国民众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和各地爱国军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抗战,表现了中国人民武装保卫国土的决心和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反抗。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人民救亡运动的高涨,严重地威胁着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特别是在一九三五年“一二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各爱国阶层团结一致,抵御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已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民党“先安内后攘外”的内战卖国政策已无法继续卞去了。同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引起了同英美各国的严重矛盾,这对一贯依靠英美的蒋介石集团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倡导者。“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为组织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促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进行了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国民党政府为了利用苏联牵制和对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取得苏联政府对中国的同情支持,逐步放弃了公开的、狂热的反苏政策,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恢复了自一九二九年以来已断绝多年的中苏关系,并企图通过苏联与我党进行接触。在国内,中国共产党也通过各种关系同国民党方面进行了非正式的接洽。

一九三六年一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周小舟、吕振羽等在南京与国民党代表曾养甫、堪小岑等开始初步谈判。我党向国民党提出谈判先决条件。国民党方面坚持南京政府就是国防政府,国民党军队就是抗日联军,并提出四点反建议。六、七月间,我党正式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六项要求。同时我方还向国民党表示,以南京政府作为国防政府的组织形式是可以考虑的,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由各党派各阶层各军代表组成民意机关,作为战时最高权力机关。关于红军改编问题,我党要求国民党必须保证在军需供应、防区划分和作战任务的分配等方面,均一视同仁,不得有任何歧视。1由于国民党方面拒绝答复我党的六项条件,此次南京谈判未取得积极结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在于广大民众。为了扩大红军及根据地,促成对日作战和国防政府及抗日联军的成立,动员各阶层的爱国同胞,掀起更加广泛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六年三月,中国工农红军组成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五月五日,红军发表东征回师宣言,宣告“愿意在一个月内与所有一切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队伍,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到停战抗日的目的”。红军东征回师宣言的发表,受到全国各界爱国同胞的热烈拥护,同时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特别是在各派反蒋军事势力和地方实力派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国民党内部矛盾和反蒋抗日力量的发展。他们先后同我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局部的或地区性的统一战线。

根据以上情况,中共中央正确地预见到,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加紧进攻,全国抗日运动继续发展的形势下,不仅原来持反蒋立场的各地方实力派有可能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而且国民党南京政府及其“中央军”也有可能大部分或全部参加到抗日阵营中来。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致函国民党,批评了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和“不抵抗”主义,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一贯立场。同时鉴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深人发展,以及一部分地

方统治者一般对抗日比较理直气壮,而对反蒋则顾虑较多,一九三六年九月,中共中央决定,放弃“反蒋抗日”,实行“逼蒋抗日”。中共中央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现在已经进人一个新的阶段”,“推动国民党南京政府及其军队参加抗日战争,是实行全国性大规模的严重的抗日武装斗争之必要条件”。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中共中央派潘汉年继续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潘汉年在上海会见了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陈立夫,并转交了周恩来给陈立夫、陈果夫和蒋介石的信,提出了我党关于实行抗日救国的初步意见:两党在实行对日武装抗战,实行全国抗日救国联合战线,实现中华民主共和国之共同目标下,立即停止敌对的军事行动;在抗日作战时,在不变更共产党人员在红军中的组织与领导之条件下,全国军队,包括红军在内,实行统一的指挥与统一的编制,国民党方面承认改革政治制度;共产党停止以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之言论、行动;成立抗日救国代表大会与国防会议;建立统一的全国军事指挥机构。

蒋介石虽然出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压迫,企图实行与苏缓和政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一贯的“剿共”立场。特别是,一九三六年以来,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新的反苏反共逆流;蒋介石在同年十一月解决“两广事变”后,更加踌躇满志,企图进一步用武力完成全国“统一”。所以,这时他一方面加紧西北的“剿共”部署,同时又妄图通过谈判“收编”红军。在这次谈判中,国民党方面完全背离了两党关于合作抗日的基本前提,背弃了前此各次谈判的诺言。陈立夫要求我党必须取消对立的政权和军队;目前只可保留三千部队,师长以上干部一律解职出洋,半年后回国按才录用;党内和政府人员即按才适当分配南京政府各机关服务。对于国民党这种蛮横态度和无理条件,我党理所当然地予以拒绝。我党提出,国民党方面应首先无条件停战,双方部队各守原防,创造良好的谈判条件。但国民党方面拒绝这一提议。不久因西安事变爆发,我党即在西安与蒋介石进行直接谈判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到西安与蒋介石等人进行谈判。蒋介石在全国人民和爱国力量的压力下,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要求。西安事变基本上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的转变,奠定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基础。它“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生活走人一个新的阶段的开端”。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入了联蒋抗日阶段。

但是,在蒋介石被释放回到南京后,他又背信弃义,无理扣压了张学良,并调集部队对东北军和西北军进行军事威胁和政治瓦解。

一九三七年二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西安事变后的国共关系和对日方针。二月十日,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向国民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月十五日,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在会上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案”。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国民党进步人士的积极努力,国民党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提案的决议案。这次会议承认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方针,这就标志着国民党从“剿共”到抗日的重要转变。在苏区问题上,国民党坚持将陕甘宁边区分别划入陕西、甘肃、宁夏各省,服从各省之行政。国民党之根本目的是妄图以此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使红军完全摆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我党我军完全变成它的附庸,从组织上取消或溶化共产党。

我党同国民党的“收编”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我党代表据理力争,坚持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立场,拒绝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同时,为了使谈判能取得进展,早日实现两党的正式合作,中国共产党又作了某些必要的妥协和让步。由于顾祝同拒绝接受条件,对我所提之政治要和河西停战问题置之不理,乃至造成河西红军的重大损失,故我党表示,西安已无可再谈,乃转赴南京与蒋介石进行直接谈判。

一九三七年三月以后,周恩来等先后到南京、杭州、庐山等地与蒋介石和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谈判的中心是关于两党关系问题、红军改编向题和苏区问题。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向国民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具体建议。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为了迅速动员全国人民,推动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抗战,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再次到庐山与蒋介石谈判,争取早日实现红军改编,并发表两党合作宣言。在我方之一再催促下,不得不同意于我党要求,于八月二十二日公布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委任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并收回了向三个师派参谋长的主张,改为派遣联络参谋。同时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组成,以林伯渠为边区政府主席,张国熹为副主席。

关于两党合作宣言,我党也同国民党进行了长期的协商和斗争。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我党即将由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付国民党,要求立即公布。由于国民党方面从中刁难和阻挠,直到九月二十二日,才由中国共产党代表博古、国民党代表康泽在宣言上正式签字,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二十三日,蒋介石发表了为公布国共两党合作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合作抗日。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标志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抗战及原则争论

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是应该肯定,这时国民党政府已改变了“九一八”以来的“不抵抗”主义,中国人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卫战争,全国政治出现了新的转机。毛泽东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在这个时期内,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和全国人民民族义愤的高涨,使得国民党政府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这样就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新高潮,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所以,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特别是在军事上的合作抗日)一般是比较好的,并有某些发展。

抗战初期,华北战局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蒋介石要求八路军立即全部出动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为挽救山西和华北的危亡,八路军出师后,即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积极动员群众,打击敌人,配合国民党军队保卫太原。八路军的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对抗日战争战略防御起了重要作用。八路军即根据党的战略部署,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深人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为坚持持久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战略基地。

另一方面,这时国共两党关于抗战方针及两党长期合作的纲领和形式还存在着重大的原则分歧,而且由于国民党当局对抗战的动摇态度和顽固的反共、反人民立场,这些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完满的解决。

国共两党的磨擦与反磨擦斗争

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进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在北方对苏联的战略态势,对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不得不基本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以在占领区“恢复治安为第一要义”。1随之,日本对国民党的政策也从开始时的重在军事战略转向政治谋略,从军事打击为主转向政治诱降为主。

在日本的引诱和英美的撮合之下,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阵营内部妥协投降的空气又开始抬头。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发动了山西“十二月事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局部武装冲突的原则,我军采取了坚决的自卫方针,给武装磨擦者以有力的打击与教训。

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完全打退后,为了争取时局好转和国民党继续抗战,进一步巩固两党合作,扩大和发展全国的抗日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主动休战,与国民党重开谈判。

一九四O年一月,中共中央即提出了与国民党谈判的基本方针。一九四〇年六月,周恩来继续与国民党当局谈判,以进一步解决第一次反共高潮后的两党关系问题。

国民党“中央提示案”是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引线。此后,国民党即进一步加紧了在华中的武装磨擦。十月,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出动一万五千余人向苏北新四军部队猖狂进攻,企图将我军全部赶出苏北,并隔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战略联系。我军在陈毅的指挥下“退避三舍”,准备自卫。十月四日的黄桥战役消灭韩德勤一万一千余人,韩率残部逃回兴化,向我方乞和。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严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华中的反共气焰。

皖南事变—国共关系的重大转折

一九四〇年十月十九日,国民党以何应钦、白崇禧名义发表致朱德、彭德怀、叶挺“皓电”,歪曲事实,攻击我军,并将七月十六日“提示案”作为最后决定“正式抄达”,限令黄河以南所有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皓电”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同时,何应钦下令,从十月起停发我军军饷。

党中央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挽救时局危机,克服反共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的正确方针。由于此时国民党所执行的仍然是一面抗日、一面反共的两面政策,所以,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党的正确策略是,表面缓和,实际抗日,有软有硬,针锋相对;缓和以争取群众,揭露蒋介石的反共阴谋,抵抗以保卫自己,坚持抗战的基本阵地。为此,党必须广泛地开展统一战线,扩大在友军中交朋友的工作,“争取二百万军队继续抗战”。

皖南事变是国共关系的重大转折。“这次斗争表现了国民党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地位的提高,形成了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某些变化的关键”。?皖南事变以前,蒋介石历来把共产党问题作为局部问题对待。当然,勿庸置疑,任何比较重大的磨擦事件都是国民党最高当局一手策划的结果。但是从形式上看,皖南事变之前的磨擦一般都表现为“地方性”的;当时我党反磨擦斗争的直接对象也主要是国民党地方统治者。这时蒋介石还可以所谓“领袖”进行“仲裁”处理。所以,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期,蒋介石还能冠冕堂皇地对我党代表说:“国共本无事,地方磨擦即国民党内也有,不算什么。你们不应拿来宣传。日本人即无事也是要造谣的。”“中央决不会再来剿共。如再剿共中央即不能抗战,那是中央的失败;但你们也不要反中央,那是你们的失败。”但是,皖南事变把蒋介石直接推到了被告席上。此后中国共产党即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党与蒋介石和国民党最高当局进行直接的对等谈判,解决有关全国政治和两党关系问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和在各族人民中的声望。

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国民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一九四二年九月,蒋介石对周恩来说,拟请毛泽东于同年十月去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毛泽东亦表示,准备前去与蒋介石进行直接谈判,将国共根本关系加以改善。十月,中共中央派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国民党派郑延卓到延安。在这次谈判中,我党提出作为两党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的具体条件。

一九四三年初,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蒋介石估计在东方日苏开战已为时不远。他准备乘苏军对日作战之机,派十五万部队以援苏反攻为名,切断我军战略联系,歼灭华中、华南我军。三月二十五日,国民党军令部命令李仙洲、王仲廉迅速东进,企图进犯我山东等抗日根据地。五月,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又借机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这次反共高潮很快被制止了。与此同时,林彪回到延安。

国共两党关于联合政府问题的谈判

在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后,国共关系又开始转向缓和。一九四四年一月,我党决定派林伯渠到重庆谈判。

四月二十八日,林伯渠与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进行了初步谈判。五月十七日,林伯渠到重庆与国民党继续谈判。

国民党代表藉口这些条件无异宣布国民党罪状,拒绝转达。于是我党将以上条款改为十二条,其余八条作为口头要求。六月五日仍由林伯渠交王世杰、张治中;同时王、张也将国民党《对中共问题政治解决提示案》交给林伯渠,但却拒绝收转我方条件。国民党这个“提示案”,是继一九四O年七月十六日“中央提示案”之后,又一个顽固坚持国民党独裁统治,妄图取消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反共文件。其主要内容是:第十八集团军及其在各地之一切部队共编四军十师,其余部队一律“限期取消”;该集团军之部队应“限期集中使用”,“服从军事委员会命令”;所有敌后政权,除陕甘宁边区另行处理外,一律由国民党政府接管。国民党这种蛮横态度使谈判陷于僵局。

一九四四年九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这时国民党的统治已面临着严重的全面危机。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在国际上,包括英美各国政府在内,也都对蒋介石政权感到失望。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同情。以上情况表明,此时改组国民党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条件已经成熟。九月十五日,中共代表林伯渠在本次国民参政会上,正式要求“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开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十月十日,周恩来发表了《如何解决?》著名演说,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实施步骤:召开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国事会议,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各党派联合政府,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的政府,改组国民党统帅部,成立联合统帅部。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国共两党的斗争已进入了关于建立一个什么国家的争论。民主联合政府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否定,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爱国运动也由此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周恩来再次到重庆与赫尔利和国党代表宋子文、王世杰、张治中等进行了谈判, 二月十六日,周恩来返回延安。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谈判基本结束。

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两党合作关系,进行了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反对国民党反共政策时,我党正确地处理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关系,始终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及时克服在党内存在的“左”右倾错误,坚持了两党合作抗日。但是,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逐步强化了它的反共、反人民政策,造成了两党关系长期的磨擦、停顿、僵持等不协调状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又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改善两党关系,实现国内民主和平的长期努力,一意孤行,发动了反革命内战,在中国历史上重演民族分裂战争的惨剧,使我们的祖国至今未能实现完全的统一。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年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保定二模,15)下图所示目录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 ) A.国共内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018河北邯郸二模,17)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裴卿创办的天津东亚毛纺厂纺出第一批毛线,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事变刚刚过去半年,全国民众纷纷联合起来抵制日货。在这种情况下,宋裴卿将这批产品注册为“抵羊”牌,是取“抵制洋货”之意,志在创国货名牌,与洋货竞争。“□□□”应是( ) A.九一八 B.双十二 C.卢沟桥 D.八一三 3.(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2)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政策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C.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D.两党决策者的努力 4.(2018河北唐山路南一模,13)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1〕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中国问题的关键 谈到国内形势,我们还应对中国抗日战争加以具体的分析。 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数个孜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强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地是属于中国人民方面的。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总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和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地奋战了八年之久。但是多年以来,中国反动分子造作谣言,蒙蔽舆论,不使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起作用的真相为世人所知。同时,对于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各项经验,也还没有人作出全面的总结来。因此,我们的大会,应当对这些经验作出适当的总结,借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 提到总结经验,那末,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有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一条是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一条是不但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某些方面说来它是在实际上帮助日本侵略者危害抗日战争的。 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和对内积极摧残人民的反动政策,昭致了战争的挫折,大部国土的沦陷,财政经济的危机,人民的被压迫,人民生活的痛苦,民族团结的破坏。这种反动政策妨碍了动员和统一一切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进行有效的战争,妨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但是,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的运动并没有停止,它是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的双重压迫之下曲折地发展着。两条路线: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很久以来,就明显地在中国存在着。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走着曲折道路的历史 为了使大家明了何以这个两条路线问题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回溯一下我们抗日战争的历史。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2〕,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

2019秋人教版_2019_历史必修同步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在此与日军激战长达三个月之久。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937年8月13日”,地点在上海,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故选A项。 2.在一次会战中,八路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故选B项。 3.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某战役时制作的学习卡片,卡片横线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这是指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之下发动的百团大战,C项正确。 4.1941年,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发展到顶点,下令进攻南方新四军,制造了“亲者痛,仇者快”的()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皖南事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西安事变 “1941年”“进攻南方新四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皖南事变,故选B项。 5.下面是漫画家王贞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漫画《在泥沼中越陷越深》。该漫画()

A.揭露了日寇的侵华罪行 B.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C.唤起了民众抗日积极性 D.讴歌了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 在泥沼中越陷越深”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陷入泥沼而灭亡,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涉及日寇的侵华罪行,故A项排除;漫画主旨并不是唤起民众抗日积极性,而是说明日军必亡、抗战必胜,故C项排除;漫画材料并没有讴歌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故D项排除。 6.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日军浴血奋战,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这说明() A.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超越英国 B.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守转攻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中国国际地位没有超越英国,A项错误;1942年2月,盟军还没有由守转攻,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外作战而不是强调在中国境内的抗战,故D项错误。 7.这次会议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召开于() A.民国13年 B.民国24年 C.民国34年 D.民国38年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按照民国纪年换算是民国34年,故选C项。 8.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海外华侨的帮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知识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基础梳理】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困难,为转移矛盾。(2)时间:1931年9月18日 (3)地点:沈阳柳条湖 (4)借口:日军有预谋地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5)政府政策: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 (6)结果:日军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7)抗战:抗日义勇军、杨靖宇 (8)影响: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9)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表现: A、东北人民和为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C、嫩江大桥之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东北守军与日军第一次激烈的战斗。在马占山率领下,多次击退强敌。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中共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南京沦陷,1937.12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战时陪都)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 上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和野蛮。(与火烧圆明园类似) 3、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一股美化侵略战争的逆流,对此你有何认识? ①这种行径不利于今天中日关系健康、友好、正常地发展。 ②日本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这样才能把握未来,取信于亚洲和世界人民。 ③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事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5、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左权。 抗日战争胜利(1937.7.7—1945.8.15) 1、平型关大捷:(中共)和台儿庄战役(国民党)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林彪)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中共) (1)中共总后方:延安 (2)时间:1940.8 (3)领导人:彭德怀 (4)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意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中共七大

共产党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族各界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国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

10.如何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抗战初期,前一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日本对重庆加紧诱降,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很快发展,国民党的态度逆转。蒋介石这时谈话多次拿抗日、反共并列,甚至认为反共重于抗日。他要求美国给予军事经济援助时也把担心“国内中共之猖狂”作为重点。中国因此几度出现国共分裂内战、抗日战争中途夭折的严重危险。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终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不断的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民国的建立。虽然中国暂时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仍旧没有摆脱落后的现状,祖国领土不完整,民国仍然是列强手里的一块肥肉。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复兴民族精神民族解放 引言:1931年9月18日,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发动突袭,从而占领沈阳,继而攻占了吉林,黑龙江,至此,东北三省被日军所侵占,并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日军仅用微少军队就攻占下了东北三省,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有着莫大的关联,也使得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更加的肆无忌怠。1936年12月12日,张学娘、杨虎城在多次劝谏将结束无果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介石才被迫答应组织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卢沟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八点,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1.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在近代不断遭受着列强的野蛮侵略。1840年到1919年间,清政府五次与西方列强的碰撞中均以失败告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反抗外来侵略。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企图在三个月内全面占领中国以实现“东亚共荣”。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联合抗日的作用下,加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是105年来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主要革命任务从反帝反封建变成了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2.民族精神的觉醒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骑开始踏入中国,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民弘扬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激昂、更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团结精神,向往民主的自有精神。 中国的衰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造性提出发挥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心的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体力量团结一致,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牺牲,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开辟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也是中华民族向往自由向往民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需弘扬以爱国主义、团结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3.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石 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成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国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主要集中在红军、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非常弱小的。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党做出了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经过几次整风运动,在党员数量增高的基础上,新党员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到抗日战争后期,全国党员的数量由抗战时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壮大一支善于作战的人民军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战争

第5章练习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 . 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 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 .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C .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 .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3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 A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 .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 .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 .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 6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 .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 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7 .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8 .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抵抗日本侵略 B .是否依靠人民群众 C .是否合作抗战 D .是否积极抗战 9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0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实行全民族抗战 B .战争的正义性 C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1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 A . 1939 年底 B . 1940 年秋 C . 1941 年初 D . 1943 年夏 12 .造成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B .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C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D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5-2016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小结 姓名:许晓焱学号: 0154842851 班级: 15物管A2 成绩:在形式与政策课上,第一个主题就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针对这一主题,撰写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的小结报告。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国民党军队为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在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旗。 第二、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主张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提出持久的战略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四、抗日民主根据地及党自身的建设。 第五、在国民党统治区,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和进行民主改革、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

抗日战争练习题

抗日战争专项训练 1.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5.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联合抗日的标志是() A.创建黄埔军校B.北伐胜利进军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卢沟桥事变6.“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该材料评价的是()A.西安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B.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9.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10.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A10多万人B20多万人C30多万人以上D300多万人以上 11.从2014年开始,我国把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其历史依据是()A.唐山大地震B.南京大屠杀C.旅顺大屠杀D.火烧圆明园12.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A.贺胜桥战役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3.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6.部编历史中考复习之教材知识梳理近代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国视野·教材改编题 1. (2018绵阳)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 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 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 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 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2019咸宁闭卷)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A.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3. (2019河池闭卷)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A. 淞沪会战 B. 武汉保卫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2020备考好题精练 选择题 1.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 D.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对于材料所讲述事件结局的评述正确的是()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 C. 蒋介石主动授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抗日战争竞赛题库

抗日战争竞赛题库 单选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______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沈阳 长春 大连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_______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第二十九军 第十九路军 第二十六路军 3、1933年3月,第29军大刀队,在长城要隘_____向来犯日军展开全线反击,歼敌3000余名,取得了长城抗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喜峰口 山海关 古北口 4、日军为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在哈尔滨南郊平房一带建立了臭名昭著的_______细菌部队,在这座杀人魔窟里,日军以活人解剖、细菌试验等残忍手段,杀害了无数抗日志士和中国同胞。 七三○ 七三一 七三二 5、“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_______五省脱离中国,由日本控制。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冀、鲁、晋、察、吉

冀、鲁、晋、察、绥 冀、鲁、晋、察、辽 6、1936年____,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西北军爱国将领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获得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10月10日 12月9日 12月12日 7、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突然袭击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我国驻军奋起反击,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从此开始。在北平南郊南苑的战斗中,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_______壮烈殉国。 赵登禹 王铭章 郝梦龄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红军主力及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和讲解时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讲话 9、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和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的抗战路线,确定了全国抗战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人民军队的军事战略方针、任务,这对于坚持长期抗战、争取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面的全民族 依靠政府 依靠军队 10、1937年8月25日,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第115、第120、第129师的师长分别是林彪、贺龙、刘伯承。其后方留守处在延安成立,统一指挥留守部队9000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练习题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声明:“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 ) A.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 B.为灭亡中国日本在策略发生了新变化 C.日本根本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 D.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 解析:选B 据材料“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则帝国亦不事拒绝”表明日本对国民政府由军事进攻转变为诱降为主,故B项正确。 2.(2019·合肥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 )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 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 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解析:选C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题,故B项错误;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 3.(2019·太原一模)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 ) A.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D.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 解析:选D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甲午战争后,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就已经兴起,且当时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是社会自发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华北事变后,故C项错误;题干提

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都曾经或正在统治中国。一个政党能从白手起家,而又能走向国家的最高权力,这肯定不是偶然的,这个政党也不可能真如某些人的是邪恶的政党,人民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了他,说明他肯定有可取之处。而一些人之所以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完全是因为反对而反对。 国民党正面战场总体上看充当了抗日的主力,这是与它作为中央政府,拥有几乎全部国家资源、外援和国家军队的地位一致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抵御了日军的全面大举进攻,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稳住了阵脚,但因敌强我弱,不得不从沿海地区退守内地,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抗战中后期,日军尽管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还发动过一系列较大规模的进攻,甚至在1944年还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但总体上日军的压力已经比抗战初期大大减轻。这个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总的战略仍取守势,依靠美援物资,改进装备,整训部队,为反攻作准备,对于日军的进攻则进行有限的反击,一般是把日军打退回去,恢复原有阵地,偶尔也发动一定规模的反击作战。 共产党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后,将八路军大部开赴前线(留下一个旅保卫陕甘宁边区。稍后组建的新四军也是大部开赴前线作战,军部及其直属部队驻扎云岭),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随即深入敌后,分散主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奠定了基础。共产党敌后战场面临的斗争形势则要复杂得多:日军一次又一次地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三光”政策等毒辣手段无所不用;同时还要对付大量的伪军和汉奸、特务,与国民党“顽军”周旋。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1940年以后,国民党减少乃至停止供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给养,中共搞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同时加强政治、军事、思想建设,在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水平。1944年开始,敌后战场开始向敌伪据点发起局部反攻。到1945年,二战已近尾声,国共两党军队逐渐开始加强了对敌反攻作战,直到取得抗战胜利。 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中国的抗战史应该重新为国民党书写.那些国军的抗日老战士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为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为了保卫民族和人民而捐躯的烈士们.不管他们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将永垂不朽!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沉沦走向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关键时期。 第一,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评价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及其关系的指南。 他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气壮山河的斗争"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第二,在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是不同的。 大体上说,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是比较积极的,国民政府也实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处在开辟和发展阶段;两个战场的配合和国共两党的关系都比较好,以朱德、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八路军领导人同国民党方面的真诚合作成为历史佳话。 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及其正面战场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分析。一方面,国民党的抗战积极性远不如防御阶段,同共产党的关系有所恶化,制造了多次反共摩擦事件,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蒋介石及国民党最高当局面对日本的政治诱降,有过动摇,但是,鉴于国际和国内形势最终没有投降日本,坚持了抗战,并在相持阶段继续组织了一些大的战役,取得了一些胜利,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的设立以及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明显提升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迅猛推进,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 抗日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形式,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其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在战略反攻阶段到来前夕,正面战场却发生了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退的严重事件;而在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迅速壮大,逐渐改变敌强我

新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同步练习卷: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2.下列关于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彭德怀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 B.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D.这是抗战中的最大规模战役 3.“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4.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以上数据说明( )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C.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轻重 D.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5.有学者认为,中国的近代也是一段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不断明晰和加强的时期。以下事件中最有助于强化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是( )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6.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详细版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doc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 侵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前付后继、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英勇作战、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弘扬,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已经证明:正是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同时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标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民族精神空前高涨,全民族团结奋战,同仇敌忾,取得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后的今天,全民抗战中所凝聚和展现的民族精神,仍然值得总结、继承与发扬。 一、民族精神在在全民抗战中得到升华 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概 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对近代以前中华民族精神较为准确的历史概括。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近代至抗战百余年间,民族精

神的演变和升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与振兴中华。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外敌侵侮,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统一、民主、富强成为全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残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拯救国家的热情。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开始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勤劳、宽容精神、逐步转变为求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而团结一致、顽强抗争的精神。在这种精神支撑下,中华民族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民众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危亡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 第二阶段,五四爱国运动与科学民主旗帜。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伟到中国,中华民族伟统思想受到洗礼。近代以来,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继伟到中国,与本土落后的“君权神授”等封建思想进行了激烈交锋。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此过程中,“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中华民族全面动员,进行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觉醒。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整个战争过程来说,国民党始终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它是否抗战,决定着中国中央政府是否抗战。而这一点,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政府抗战有着标志和象征的意义。中国政府存在着并且抗战着,标志这个国家没有亡国。如果这个政府投降了,成为傀儡政权,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不是独立的国家,已经亡国。 第二,就是政府的动员力。国民政府抗战,就能够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抗战,这是其他任何党派、团体等组织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的。政府能够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进行抗战,也能发动它所控制的全部宣传机器动员全国人民抗战。 第三,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特别是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仍然很弱小,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在当时是主要的,正面战场对于打击日本的进攻势头、迟滞日本的进攻速度、实现持久抗战的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是否抗战,决定着抗战是否合法,而直接影响着其他力量的抗战态度和抗战方式。九一八事变后到卢沟桥事变前,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不仅不抗战,而且对抗战活动进行压制和打击,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就是其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范例。而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压制、打击下,很难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局面。 必须指出的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其他各爱国党派、各族各界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实现的。它的抗战态度的及时性、坚定性、彻底性、全面性都不及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党派,也不及深刻、全面觉醒了的中华民族的大多数成员。但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采取了抗战的态度后,它的动员力、号召力又是其他任何党派、团体所不能取代的。 第五,国民政府是中国国家的代表,它代表中国进行抗战外交,在不同的阶段,国民政府根据战争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制订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和策略,确定了战略重点。这些政策和策略的具体运作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国际效应和国际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不是领导作用,而是导向的作用。导向是指指导行动或发展的方向,使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就是提出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并且提出正确的方针和路线,促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正确的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对全民族抗战发挥导向作用,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一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对民族资产阶级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抗日的问题上,与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一致。它所提出的抗日战争的方向和目标、方针和路线、战略和策略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方向和目标。 二是中国共产党是除国民党外唯一具有武装力量的政党,虽然军事实力在抗战初期仍然不大,但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唯一能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配合抗战的军事力量。而且由于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在敌后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能够以根据地迅速发展自己的力量,扩大军事力量,从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在抗战中不断壮大,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重要和扩大。 三是政治导向的内容包括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面的斗争。国民党及国民政府虽然参加了抗战,并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统治利益的需要,还有许多不利于抗战的因素和行为。在抗战之初,不能提出一个取得抗战全面胜利的目标,只是想恢复到卢沟桥事变前状态,因此过于依赖国际社会,一方面与日本军队作战,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