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固定导通时间控制器进行设计,优化开关电源轻载能效
CR5229 电源IC规格书

CR5229 电源管理 IC 深圳市振华凌云科技有限公司
箝位电路中的阻断二极管:应使用快速或者超快恢复二极管。在有些情况下,使用标准恢复二极管有助于 提高电源效率及EMI性能。作此用途的标准恢复二极管必须列明指定的反向恢复时间。使用这种二极管时 应特别注意,确保其反向恢复时间低于可接受的限值。如果未经全面评估,不建议基于标准恢复二极管的 设计。 阻断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应大于: 1.5×Vmaxclamp 阻断二极管的正向反复峰值电流额定值应大于IP,如果数据手册中未提供该参数,则平均正向电流额定值 应大于0.5×IP(注意:二极管的平均正向电流额定值可指定为较低值,它主要受热性能的约束。应在稳态 工作期间及最低输入电压条件下测量阻断二极管的温度,以确定其额定值是否正确。散热性能、元件方位 以及最终产品外壳都会影响到二极管的工作温度。)
注意:对于最大连续输出功率为20 W 或更大的电源系统,Rdamp只能在绝对必要时使用,并且应限制为非
常小的值:1 Ω≤ Rdamp≤4.7 Ω。
阻.电.的.率.定.应.于:I2P ×Rdamp
其中单位分别为高斯、安培、微亨、平方厘米,Bsat为饱和磁通量密度,如无参考数据,则使用 Bsat=3500~4000,以高斯为单位;或者Bsat=0.35~0.4,以特拉斯为单位。
其中,NP和NS分别为初级侧和次级侧匝数。VO为输出电压,VD为二极管正向电压:对超快速PN结二极管 选取0.7 V,肖特基二极管选取0.5 V。 然后确定正确的NS,使得最终的NP不得小于NP,MIN。有的时候最终的NP比NP,MIN大得多,这就需要更换一个 大的磁芯,或者在无法更换磁芯时,则通过增加KP值来减小LP,这样,最终的初级侧匝数也会减小。
4.正常工作频率和频率抖动
反激式开关电源(毕业论文)

反激式开关电源(毕业论⽂)随着电⼒电⼦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越来越⼴泛。
反激式开关电源以其设计简单,体积⼩巧等优势,⼴泛应⽤于⼩功率场合。
开关电源以其⼩型、轻量和⾼效率的特点,被⼴泛地应⽤于各种电⽓设备和系统中,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
开关稳压电源有多种类型,其中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由于具有线路简单,所需要的元器件少,能够提供多路隔离输出等优点⽽⼴泛应⽤于⼩功率电源领域。
传统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般由PWM控制芯⽚(如UC3842)和功率开关管(频率较⾼时⼀般使⽤MOSFET)组成,PWM芯⽚控制环路设计复杂,容易造成系统⼯作不稳定,功率开关管有时需要外加驱动电路。
⾼效率与⼩型化在⼀定程度上是互相限制的,因为实现⾼效率会要求电路有相当的复杂度,⼤量的器件对⼩型化⼗分不利。
在开关电源设计初期,采⽤的都是分⽴元件,集成度很低,⼤部分电路只能在PCB版上实现,极⼤的限制了⼩型化实现的可能。
⽽且⼤量器件暴露在外,也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
采⽤近年来,为了实现更⾼的效率和更⼩的体积,开关电源的⼯作频率有了很⼤的提⾼。
⾼⼯作频率能够减⼩外围电感和电容的⼤⼩,从⽽减少系统的体积。
另外,反激变压器的设计也是⼀个难点,其往往导致电源设计周期延长。
随着PI公司⽣产的以TOPSwitch为代表的新⼀代单⽚开关电源的问世,以上诸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应⽤TOPSwitch-HX设计开关电源,不仅器件更少,结构更简单,发热量更少,⼯作更可靠,采⽤该系列芯⽚已成为⼀种⾼效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案。
关键词:TOPSwitch-HX 反激式变换器⾼频变压器开关电源.第⼀章绪论 (1)⼀、反击式开关电源的背景 (1)⼆、反击式开关电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2)三、本课题选题意义及所做⼯作 (2)第⼆章反击式开关电源简介 (3)⼀、开关电源的分类 (3)⼆、反击式开关电源的原理 (4)第三章⾼效反激式开关电源系统设计 (5)⼀、提⾼效率的⽅法 (5)⼆、⾼效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系统设计原理图 (6)三、各个⼦电路的分析设计 (7)第四章反激式开关电源元件选择及其参数 (8)⼀、Topswitch-HX 系列元件简介 (8)⼆、提⾼开关电源效率元件选取⽅法 (10)三、主要参数的计算 (11)第五章设计总结与展望 (13)参考⽂献 (14)致谢 (15)附录 (16)第⼀章绪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背景开关电源的前⾝是线性稳压电源。
士兰微电子 SD8666QS 开关电源控制器说明书

内置高压功率MOSFET的多重模式控制器产品规格分类典型输出功率能力内部框图电气参数(内置功率MOSFET部分,除非特殊说明,T=25︒C)amb重模式控制,具有抖频、峰值电流补偿、软启动功能,还集成各种异常状态的保护功能。
SD8666QS可减少外围元件,增加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适用于反激式变换器。
多种控制模式SD8666QS具有多重模式控制。
在重载条件下(VFB>2V),系统会有两种工作状态,当输入电压低时,工作在CCM 模式,此时为PWM控制,固定频率55KHz,当输入电压高时,工作在DCM模式,此时工作在QR模式,可以减小开关损耗,最大频率限制在69KHz。
随着负载降低,在中载和轻载条件下(1.3V<VFB<2V),工作在QR+PFM模式,最大限制频率开始降低直到最低频率23KHz,期间谷底开通仍然存在,可以提高转换效率。
在空载和极轻负载条件下(VFB<1V),进入打嗝模式,有效地降低待机功耗。
SD8666QS具有低压重载升频功能,输入电压低于100V时,重载条件下,(VFB>2.4V),频率随FB电压增加而升高,提高低压的极限输出功率。
如图1所示。
过图 2. VCC过压保护的波形图输出过载保护当输出发生过载时,FB电压会升高,当升到FB过载保护点4.2V时,且再经过过载保护延时90ms后,功率MOSFET 关断,VCC电压开始下降;当VCC电压降到关断电压8V时,电路重新启动。
输出过载保护的波形如图3所示。
滤波4上的电阻上的CS电压连续4个周期都大于1V时,就判定输出二极管短路。
此时功率MOSFET关断,且进入锁定状态。
当AC输入电压断开,VCC电压下降至锁定点5V时,才能解除锁定状态;当AC输入电压重新上电后,系统将重新启动。
AC输入电压欠压保护在功率MOSFET导通时,辅助绕组电压为负,DEM管脚钳位为0V。
SD8666QS通过设定外部检测电阻,检测DEM 管脚流出的电流。
充电器的最佳选择——开关电源芯片U6773S

充电器的最佳选择——开关电源芯片U6773S
在互联网逐渐的变成第一信息获取方式式,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无论是新闻资讯,行业头条,甚至是开关电源芯片的更新换代都可以一目明了,但是我们用的移动端远超PC端,在如此的情况下充电器就会变得至关重要,手机没电是常情,但是一款好的充电器是关于您的用户体验,在体验的同时安全又变得不可忽视,甚至一款好的充电器电源芯片有的时候都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机遇。
下面这款开关电源芯片U6773S适用于充电器,且质量好,寿命时间长,是充电器的最佳选择。
开关电源芯片U6773S具有节能环保特性,而且电磁兼容性较强,外围电路也很简单。
该芯片的特点是多模式控制,内置650V高压MOSFET,具有六级能效标准,优异的动态响应能力,工作稳定,无异音,SR(同步整流)兼容性高,提供了极为全面的辅助功能,包含输出欠压保护、输出过压钳位和输出欠压提醒等功能。
该芯片封装SOP-8.
开关电源芯片U6773S内置电压降极低的功率MOSFET以提高电流输出能力,提升转换效率并降低芯片温度。
开关电源芯片U6773处于开关工作模式,只适用于DCM和QR工作模式的开关电源系统。
当芯片检测VDET电容。
TCL-AT25211 STR-W6856(6854)开关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浅析

TCL-AT25211 STR-W6856(6854)开关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浅析作者:刘一东开关电源电路是采用SANKEN公司最新研制的STR-W6854(6856)电源控制芯片,它是高性能电压模式控制器,内藏功率MOSFET和控制器的FLYBACK(电压反馈)型开关电源用厚膜集成电路。
使用该IC可以大量减少电源元件的数量,简化电路的设计。
在现在的电视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STR-W6854电源控制芯片具有完善的过流、电压检测保护功能、内部热保护功能、过负荷保护功能。
它主要工作模式:为了实现电源在全负载范围的高效率的工作,电源设置了三种工作方式:轻负载、中等负载、重负载。
IC控制器根据负载的状态自动进行工作方式的切换。
一、电路的原理简介1.工作原理简述:当插上电源开关后,AC220V/50HZ的交流市电,经过电源开关S801、F801、以及C801、T801A和C802、T801组成共模滤波器,把供电电路引入的各种电磁干扰抑制掉,消除电网电压中的高频干扰脉冲。
T801A和T801的感量都很大,分布的电容小,对非对称信号来说,T801A和T801及其前后联接的电容C801、C802,可以看成л型滤波器,对非对称信号有很好的滤除作用,而对从市电线路进入的对称性干扰信号来说,流过T801SA和T8021两线圈的干扰电流,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能够相互抵消。
由于共模滤波器具有双向性,即对随交流电供电线路引入的干扰信号,及由开关稳压电源高频振荡注入交流市电的电磁干扰具有同等的抑制作用。
所以共模滤波器是改善电视机电磁兼容性的一种有效措施。
电路如图⑪所示。
( 1)经干扰抑制后的市电,进入桥硅DB801(桥式全波整流)输出约+300V(空载时)不稳压直流脉冲电压,经C806、C807平滑滤波,由开关变压器T802的⑦、⑨脚绕组加到IC801(STR-W6854)第①脚,内部连接了调整管漏极D。
与此同时,电源输入端220V电压由桥硅DB801中的一个二极管半波整流后得到的脉动直流电,经R803(820K)限流,对C813(4.7UF)进行快速充电,以提供IC 801的启动电压,当C813两端的电压达到IC801启动电压(18.2V)时,STR-W6854开始工作。
基于UCC28610的QR反激准谐振开关电源设计1

图二 DCM模式VDS电压波形
图三 DCM模式电流波形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CCM工作模式
CCM模式也叫不完全能量转换模式,也就是常说的连 续模式,就是指磁芯中的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图五中 Ip波形),次级整流二极管没有完全过零的时候(图 五中Is波形),初级的开关管导通。 此模式优点是磁芯能量没有完全释放,所以初级电感 电流没有降为零,同等功率下此时的峰值电流有效值 要比DCM小,所以铜损和MOS的导通损耗要比DCM小; 但由于其次级整流管电流没有降到零,所以会有一个 整流管反向回复时间带来的损耗。另外CCM的负载在 → CRM → 空载到满载变化时,会经历DCM CCM三个阶段,当从DCM到CCM过渡时,传递函数会发 生变化,容易震荡;当占空比比较大时容易产生次谐 波震荡,往往需要加斜率补偿。所以CCM的反馈设计 要显得复杂点。 此模式的开通损耗更为严重,由图四可知MOS管都是 在最高电压时开通。
确定合适的变压器
� 我们用AP法来确定变合适压器的变压器
AP=Ae ×⎛ LP Aw= × Ippk 2 × 10 4 ⎞
1.143
⎜ ⎜ ∆B × 450 × KO ⎟ ⎟ ⎝ ⎠ H 式中LP为初级的电感量 单位为
于0.3 结构。 AP 的单位是平方厘米 计算出来AP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磁芯,然后可以找到磁芯的 横截面积Ae Ippk 为初级峰值电流 单位A △ B为磁感应强度变化量 一般情况下△ B取值小 450 为电流密度 单位A/平方厘米 Ko 窗口利用率一般取 0.2-0.4,具体要看绕线的
确定QR的主要参数
� 输入电压范围:最低输入电压Vacmin,最高输入电压Vacmax; � � � � �
�
一般为低输入85~135VAC,高输入176 ~265VAC,全电压输入85 ~ 265VAC ; 输入频率:fac 输入交流频率,50Hz或60Hz; 输出电压:Vout; 输出电流:Iout; 整机效率: η 一般取80%; 最低开关频率:fsw 对于反激准谐振这个频率是变化,在设计时应该以最低输入电压, 最大输入功率时的最小频率来确定其它参数。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 为了减小变压器体积,得适当加大频率;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开关损耗和 EMI, 还得适当减小频率;一般折中考虑后通常会取25KHz~100KHz; 最大输入功率:Pin Pin =(Vout × Iout) ÷ η
分享降低轻负载功耗的五个设计小窍门

分享降低轻负载功耗的五个设计小窍门就电源而言,要想满足当今苛刻的效率要求是颇具挑战性的。
光是理解终端设备、电源点评以及管理机构间众多不同的计划和指令就已经很困难了。
这些指令包括能源指令、加利福尼亚能源委员会以及欧盟待机效率倡议等。
然而,当您快速浏览一下其中任何一项能源节约计划,就会意识到电源设计人员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最小化轻负载和无负载时的功率损耗。
下面就介绍五种降低离线反向电源功耗的方法。
1、挑选一款“绿色”控制器。
控制器芯片是电源的中枢。
选择一款专门为降低轻负载损耗而设计的器件是满足大多数待机要求的关键的第一步。
幸运的是,电源控制器芯片厂商通过推出新一代绿色模式控制器以达到对更高能效器件的要求。
这些绿色模式反向控制器中的大多数都为电流模式控制,因此其控制信号包括了电源输出端上负载大小的信息。
轻负载时,该控制器进入一种触发模式。
在触发模式期间,这些控制器将会在开启和关闭状态间切换。
在关闭状态下,该控制器基本上进入睡眠状态并且电源的功率组件处于空闲状态(不进行切换)。
由于在关闭期间不会发生电源传输,因此输出电压开始下降。
绿色模式控制器会监控输出电压并最终进入开启状态以补充输出电压。
大部分的功率损耗都是发生在开启状态,因此开启-关闭占空比会大大影响整体效率。
开启状态通常会持续数百微秒的时间,而就极轻的负载而言关闭状态会根据负载的情况可持续数十毫秒的时间。
触发模式的一个负面影响是会导致输出端上一个额外的低频率纹波电压。
在开启状态时,输出包括了与电源正常开关相关的典型纹波电压。
然而,在触发频率下会带来更多的纹波含量,。
由于触发频率很低,用一个 L-C 滤波器对其进行衰减是不切实际的。
相反最好通过增加输出电容来减少低频输出电压偏离。
图1 触发模式运行会导致一个低频纹波电压分量除了触发模式运行以外,大多数绿色模式控制器都实施了其他能源节约特性,如通过控制器降低静态电压。
利用双模控制提高开关电源轻载效率

利用双模控制提高开关电源轻载效率【摘要】工程经验表明负载较轻时电源转换效率很低。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脉宽-跳周期调制双模控制的解决办法。
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一旦负载为200mA 时,系统将自动切换工作模式。
当负载大于200mA时,直流电源系统会工作在脉宽调制模式下,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93%;当负载降为50-200mA时,电路将自动地切换到跳周期模式工作,转换效率相对脉宽调制模式明显提高了10%-20%.【关键词】脉宽调制;跳周期调制;转换效率;DC-DC;轻载Using dual mode control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under light loadLiu Xuefei(School of Physics &Electronics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Abstract:The project experience shows that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very low under light load.To solve this problem,pulse width-period skip dual mode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circuit show that the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switch work mode once the load is at 200 mA.When the load is greater than 200 mA,dc power system operates in PWM mode ,the maximum convers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93%;When load is reduced to 50-200 mA,the circuit will automatically switch to period skip mode which increases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by 10% to 20% relative to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mode.Key words:PWM;PSM;conversion efficiency;DC-DC;light load1.引言目前工程中开关电源的功率管驱动方式主要有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和PFM(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以及两者的混合调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www.powersystems.eetc 利用固定导通时间控制器进行设计,优化开关电源轻载能效
由于拥有较高的效率和较高的功率密度,开关电源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随着控制芯片的应用,开关电源的电路设计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往往只需要在脉宽调制(PWM)控制芯片的基础上再加一些外围器件即可组成开关电源,这更加促进了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发展。从种类来看,开关电源主要包括交流-直流(AC-DC)转换器和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两大类型。前者是将输入为50/60 Hz的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等步骤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后者广泛用于对系统中的直流电源进行转换和分配。
根据拓扑结构的不同,DC-DC转换器包括降压(Buck)、升压(Boost)、降压-升压(Buck-Boost)、反激(Flyback)、正激(Forward)、推挽(Push-Pull)、半桥(HB)和全桥(FB)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DC-DC转换器的特点各不相同,并且往往有着不同的适用领域。例如,降压、升压和降压-升压转换器非常适合于无需电气隔离的低压控制应用,而反激式转换器则非常适合多输出、高电压的电源应用,这些应用中使用的离线式开关电源工作在110 V/220 V主电源,并通过使用变压器来取代滤波电感从而实现电气隔离。
对于离线式开关电源而言,低成本是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其中所用的PWM控制器而言,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架构,如固定频率(FF)和准谐振(QR)等。对于前者而言,它的开关频率固定,其轻载能效和满载能效都处于正常范围,工作模式方面可以是连续导电模式(CCM)或非连续导电模式(DCM)。对于后者而言,它的开关频率可变,其满载能效最佳,但在轻载时则由于谷底跳变问题(噪声),它的工作模式是边界导电模式(BCM,亦称临界导电模式,CRM)。在变压器尺寸方面,固定开关频率架构属于正常,而准谐振架构则较大;但准谐振架构的电磁干扰较小,而固定开关频率架构则较大。对于这两种架构而言,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就是必须提升在更宽输入负载范围下的能效,并改善待机能效。
除了这两种架构,固定导通时间(FON)架构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业界瞩目。在这种架构下,峰值电流保持恒定,且可由用户选择;而开关频率则会变化(改变关闭时间),以提供所需的输出功率,它在频率最高时提供的输出功率也就最大。FON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http://www.powersystems.eetc 图1:固定导通时间(FON)架构的工作原理。 与固定开关频率架构一样,固定导通时间架构也支持CCM和DCM这两种工作模式。它在这两种模式下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如上所述,峰值电流Ipeak
通过控制器来保持恒定,开关频率Fsw则由反馈回路进行控制,而要适应不同的
输出功率需求,开关频率会发生变化来满足图2中的等式。在缺少回路控制(短路,启动)时,开关频率会被钳位。
图2:FON控制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输出功率计算。 在满载条件下,开关频率则会增加,直至其碰到时序电容Ct钳位。而在轻载条件下,峰值电流减小,开关频率下降,这就限制了可听噪声的问题。在轻载时,由于开关频率的下降,与开关频率相关的损耗,如功率MOSFET输出电容Coss和门电荷损耗以及泄漏感抗损耗也会减少。这样一来,开关电源在轻载条件下的能效也会提高。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固定导通时间(FON)控制器可大幅提高开关电源在轻载条件下的能效。图3对不同PWM控制器架构进行了比较。 http://www.powersystems.eetc 图3:反激开关电源中PWM控制器所涉及的不同控制器架构比较。 瞄准低功率反激开关电源应用的NCP1351固定导通时间控制器 NCP1351是安森美半导体近期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固定峰值电流(准固定导通时间)、可变关闭时间PWM控制器,瞄准低功率反激式开关电源应用,典型的终端产品应用包括辅助电源、打印机、游戏机、低成本适配器和离线电池充电器等对成本非常敏感的应用。
NCP1351在负载降低时会降低开关频率,使得采用NCP1351的电源能够提供卓越的空载能耗,并在其它负载条件下优化电源能效。当开关频率下降时,峰值电流会逐渐下降到最大峰值电流的大约30%,因此可防止变压器发生机械共振,从而大幅消除了出现可听噪声的风险,同时还能维持良好的待机功率性能。
NCP1351包括A、B、C和D等四个不同版本。NCP1351外围可调节的定时器能够持续监测反馈活动,并在出现短路或过载的条件下保护电源。一旦定时器逾时,NCP1351会停止开关,其中A版本会保持在闩锁状态,而B版本则会尝试重启。C版本和D版本则包含双过流保护极限跳变点(trip point),从而允许在打印机等会出现大瞬态功率现象的应用使用这种控制器。当确认出现故障时,C版本会进行闩锁而D版本则会自动恢复。
NCP1351的内部结构体现了优化的安排,它具有非常低的启动电流, 而启动电流在设计低待机功率电源时是一项基础参数。NCP1351的负电流感测技术可将控制器工作时的开关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并可供用户选择流经电流感测电阻的最大峰值电压。因此,它的功率耗散可针对具体应用来优化。此外,降压输入纹波功能可确保自然的频率拖尾,使得电磁干扰(EMI)信号变得更平滑。 http://www.powersystems.eetc 图4:NCP1351的典型应用电路图。 图4显示的是NCP1351的典型应用电路图。NCP1351包含8个引脚,如图所示。其中,1号引脚是FB引脚,在此引脚注入电流,降低频率;2号引脚是时序电容Ct引脚,负责在没有反馈电流时设定最大开关频率;3号引脚Cs负责检测初级端电流;4号引脚为接地引脚;5号DRV引脚驱动脉冲至功率MOSFET;6号引脚是Vcc引脚,为控制器提供最高可达28 V的电压;7号引脚为闩锁引脚,在此引脚高于5 V的正电压完全闩锁控制器;8号引脚为定时器引脚,设定故障确认前的持续时间。
基于NCP1351的GreenPointTM 40 W打印机电源参考设计 如上所述,NCP1351控制器非常适合打印机电源等应用。安森美半导体针对NCP1351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包括《40瓦打印机电源设计AND8278》、《50瓦适配器电源设计AND8263》、《12瓦适配器电源设计》、《使用PWM开关技术建模》等应用笔记,以及“40瓦额定/80瓦峰值功率打印机电路板”和“57瓦适配器电路板”等评估板。安森美半导体还提供GreenPointTM 40 W打印机电源参考设计。此外,安森美半导体还提供一些设计和开发工具,如NCP1351电感计算数据表,以及Spice模型(PSPICE和ISPICE)等仿真工具。
本文接下来具体就NCP1351在40 W打印机电源中的应用设计展开探讨,分析打印机电源当今所面临的要求,以及NCP1351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变暖成为一项日常话题以及石油价格的窜升,全世界都开始明白当前的能源使用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地围绕着不同领域(如外部电源、家用电器等)涌现了许多倡议行动。由于应用面非常广泛且消耗的电量巨大,打印机自然而然地成为政府机构想要涉足的一个领域,以此提高电源的能效。这些倡议项目及组织非常之多,分布在日本、韩国、德国、欧洲和美国等地。在所在的标准倡议机构中,“能源之星(Energy Star)”是其中一个相当活跃的机构,该机构已经就影印设备规范展开工作。符合能源之星要求的打印机应可在一段时 http://www.powersystems.eetc 间的不工作状态后自动进入低功率的“休眠”模式。根据独立打印机处理纸张尺寸和色彩能力的不同,还有着不同的“能源之星”规范要求。将打印机很大一部分时间保持在低功率的休眠模式不仅能够节省电能,更可使打印设备工作时的温度更低,且耐用时间更长。“能源之星”针对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的1.0版规范已于2007年4月1日实施,第二阶段的规范则将在2009年4月1日实施。
但问题在于,现有的打印机电源适配器很少能够满足当前这些轻载条件下的能效要求和空载条件下的待机能耗要求,这还不说更的严格要求正在涌现。此外,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的总成本也必须极低,因为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因此,满足这些能效和能耗要求,同时还维持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的可靠性和性能水准就成为一项挑战。
图5:基于NCP1351C的安森美半导体40 W GreenPointTM打印机电源参考设计。 幸运的是,采用NCP1351C控制器可以满足上述挑战。受益于它的固定峰值电流/可变关闭时间架构,采用NCP1351C的电源适配器在从额定负载到轻载条件(包括不同的打印机休眠模式)下都拥有较高的能效,并拥有极低的空载能耗。它在提供瞬态峰值功率的同时还提供多种有效的保护功能,如闩锁过载、短路和过压保护等。此外,与当前高水准的打印机电源适配器相比,NCP1351C所具有的独特架构还使得采用它设计的打印机电源适配器所用的高压输入电容低1/3,从而在提供相同性能条件下节省了方案成本和尺寸。图5显示的是基于NCP1351C的安森美半导体40 W GreenPointTM打印机电源参考设计。该参考设计的规范如下所示:
输入电压:通用输入85 Vac至265 Vac,47-63 Hz 电源输出电压: • 32 V / 1 A • 16 V / 0.625 A 峰值功率: • 80 W (32 V / 2.5 A和16 V / 0 A ) 持续40 ms • 62 W (32 V / 1.94 A和16 V / 0 A) 持续40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