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治疗老年人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的临床观察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2-03-11T08:23:18.67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5期作者:季景杰[导读] 分析咳嗽患者予以止咳散加减治疗的效果季景杰灌南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江苏灌南 222500摘要目的:分析咳嗽患者予以止咳散加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咳嗽患者中的62例,随机分两组组,各31例例,常规组行右美沙芬联合扑尔敏治疗,研究组行止咳散加减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等。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常规组低, 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评分比常规组高,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
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常规组更快,P<0.05。
结论:咳嗽患者实施止嗽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更为认可。
关键词:咳嗽患者;止咳散;右美沙芬;治疗效果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Cough with Modified Zhisou Powder Ji Jingji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n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nan 2225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dding and subtracting Zhike San to patients with cough.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cough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tromethorphan combined with chlorpheniramin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ugh relief Powd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reatment methods,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quality of life, treatment effect, time to disappear symptoms, etc.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 for treatment,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dding and subtracting Zhisou powder to patients with cough is obviou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and the patients are more recognized. Keywords: patients with cough; Zhike San; dextromethorphan; therapeutic effect 咳嗽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老中医治咳嗽、咽痒

老中医治咳嗽、咽痒【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kg(各二斤);甘草(炒)375g(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500g(一斤)。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使用注意]本方性虽平和,但总属辛温之剂,故阴虚肺燥以致咳嗽或咯血者不宜使用。
如肺热咳喘,须加贝母,知母,瓜蒌,黄芩之类,不宜单独使用。
表邪重者,亦非本方所宜。
[方义]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宣肺理气;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
七味相配,共奏止嗽化痰,宣肺解表之功。
【速记歌诀】陈耿百草苑借钱(陈皮桔梗百部甘草紫苑荆芥白前)药方论述本方是程钟龄氏所创订的一张经验方,对于多种咳嗽都有良效。
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
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
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
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
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
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所以-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但阴虚肺燥之虚损咳嗽,则非其所宜,这在临症时须加辨别。
近人聂云台氏用本方诸药各30克,研末(均生用,不炒),另加生萝卜子60克(研)枇杷叶(去毛,包)30克煎汤,滤去渣取汁,再加生萝卜汁60克,共和调药粉为丸(酌加炼蜜更好),每丸如弹子大,约重8克,每服1粒,小儿减半,早晚各一次,开水化服。
这对各种咳嗽奏效更好,诚如聂氏所说:“从此用无不效,风寒痰热皆宜。
”编者曾多次制用,收效颇为满意,病者亦称道不置。
姜松鹤应用宣肺止咳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

【 y r s T e u n e Z ie to ; ay g a c u h T et n Ke wo d 】 h a f hk h d L r n e l o g ; ra X i me me t
姜松鹤 (9 2 ) 14 .,教授 ,主任 中医师 ,曾任大连大学医学
院 中医 药 系 主 任 ,副 院长 ,大 连 大 学 中 医研 究所 所 长 ,黑 龙江
2 治疗方法 以宣肺止咳为基本治法 ,随证结合季节加减化裁 。基础方 药 :桔梗 、甘 草、僵蚕 、蝉蜕。风寒束肺者 :加 炙麻黄 、杏仁 、 白前 。风热上壅者 :双花 、连翘、浙贝、前胡;风燥伤肺者 : 桑 叶、菊花 、陈皮、双花、淡豆豉 ;痰湿证合用二陈汤 。痰热 者合用鱼腥草 、浙贝 ,天竺黄 ;阴虚者合用沙参麦冬汤,加乌 梅 、白芍 。鼻塞流涕加 辛夷花 、苍耳子 ,咽痛加牛 蒡子 ,热盛 加石膏 ,鼻干鼻瘁加玄参、玉竹 ,痰难咯加冬瓜仁、芦根 。寒 痰者加干姜 、细辛 、五味子,便干加酒 军,肢冷加桂枝、姜黄。
之 品 以反 佐 ,从 反面 来 散 发 火 邪 ,以达 苦 寒 泻 火 、存 阴药 物 更 为 彻底 根 除炽 盛 的火 邪 , 达 到 标 本兼 治 。
总之 , 中医药治疗牙周炎具有较大的优势 , 临床细心辨证, 4 结 论 组方用 药掌握好配伍技巧 ,必要 时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则可 取得明显疗 效。 参考文献:
病例 2 ,患 者 乙 , 女 ,4 8岁 。2 0 0 9年 1 0月就 诊 。干 咳 不
已四个月 ,少痰 ,咳 点在结喉处,后背冷 ,月经准 ,大便时稀 ,
舌淡 红 ,脉 沉 弦 。诊 断 :伏 痰 咳 嗽 。治法 :温 肺 化 痰 法 。处 方 :
裁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
中医治疗咳嗽之止嗽散

中医治疗咳嗽之止嗽散
周庆兵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30)13
【摘要】止嗽散出自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由百部、白前、紫菀、桔梗、荆芥、陈皮、甘草组成。
止嗽散具有止咳化痰,疏风解表,宣利肺气的功效,临床加减运用能治疗各种咳嗽,此类咳嗽常对应西医的急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病。
【总页数】1页(P28-28)
【关键词】过敏性咳嗽;中医治疗;止嗽散;《医学心悟》;急性支气管炎;清代医家;止
咳化痰;疏风解表
【作者】周庆兵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22.5
【相关文献】
1.止嗽散治疗中医内科疾病慢性咳嗽疗效探析 [J], 张彪;张倩;
2.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124例 [J], 张辉;马啸;张念志;高小
杰
3.自拟蚕牛止嗽散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36例/陈雪丽·商洛地区中医院//中华医学文摘.F10512 [J],
4.中医止嗽散治疗风邪咳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J], 胡晓冬
5.呼吸道感染咳嗽应用中医止嗽散的预后评析 [J], 谢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临床分析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临床分析
邢学义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2(016)013
【摘要】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用止嗽散加味对50例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疗效确切而且方便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极具推广价值.
【总页数】1页(P1727)
【作者】邢学义
【作者单位】胶南市中医院,山东,胶南,266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止嗽散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刘翔毅;白丽君;张顺利;张静婧
2.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应用效果探析 [J], 何振雄;朱美群;李世闻
3.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止嗽散加味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J], 侯瀚翔;刘归
4.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痰湿证的临床疗效 [J], 马文校;彭昌;谭坚毅;张宇;区志乐;李海雄
5.止嗽散加味治疗ACEI类药物性咳嗽60例观察 [J], 林东;陈克正;陈苗苗;周影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1552017.10中医中药<<下转156页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韦跃文1 李志宏21白沙华坨中西医结合医院 海南省三亚市 572800 2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 广东省河源市 517000【摘 要】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对于慢性咳嗽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把2015年5月-2017年5月确诊的11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用常见西药给予治疗;实验组:运用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观察两组患者在24h 内的痰液体积、白天咳嗽时长以及夜晚睡眠质量(PSQI 评分)情况的差异,并记录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24 h 内的痰液产生量、咳嗽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夜晚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更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使用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病人,临床效果显著,益于患者缓解症状。
【关键词】慢性咳嗽;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中药疗效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日益加重,导致了人体诸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则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
当患者持续咳嗽达21天以上,则会发展为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睡眠。
慢性咳嗽患者极易受到外界异物的刺激而引发长时间的干咳,易造成心肺和气管炎症,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2]。
因此,为了探寻具有良好治疗慢性咳嗽效果的中药方剂,我院呼吸内科对114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着重比较了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呼吸内科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接收慢性咳嗽患者114例,均经过医生按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确诊,其中女62例,男52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女30例,男27例;年龄在28~76岁,平均(36.5±2.7)岁,患病时长2~19个月,平均(8.0±4.5)月;实验组57例,女32例,男25例;年龄在30~75岁,平均(31.5±2.0)岁,患病时长3~20个月,平均(9.1±2.2)月。
加减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的理论分析

江西中医药2007年8月第8期总38卷第296期 型反流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 等。有微量误吸的胃一食管反流GERC患者,早期更 易出现咳嗽症状及咽喉部症状。并指出咳嗽大多发 生在日间和直立位,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痰;或有明 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抗反 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等。 《素问・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 也”,又谓:“胃咳之状,咳而呕”,“此皆聚于胃,关于 肺”。“反酸”中医又称“泛酸”“吐酸”“吞酸”。“诸呕 吐酸,皆属于热”,“酸者,肝木之味也”。胸闷、嗳气、 胸骨后烧灼感均为肝胃失和所致。肝经气火上干, 木火刑金,肺失肃降,则咳嗽作矣。肝主升,肺胃之 气均以降为顺为和。GERC与“胃咳”、“肝咳”相关, 属肝胃不和、肺胃同病之例。因此,GERC的中医治 法,宜辛开苦降,清(疏)肝和胃,肃肺止咳。方选《丹 溪心法》黄连化痰丸(黄连、法夏、吴茱萸、桃仁、陈 皮、姜)或用薛生白《湿热病篇》连苏饮(黄连、苏叶) 加香附,桑白皮、杏仁、乌贼骨、大贝母、枇杷叶、生甘 草等治之。方中黄连、苏叶(或吴茱萸)、法夏辛开苦 降;香附疏肝解郁,乌贼骨(或瓦楞子)制酸;桑白皮、 咳嗽,临床亦为常见。患者往往自觉咽干作痒,或痛 或不痛,或咽部作阻,有异物感,咳嗽频作,欲语不 得,痰少质粘,或呈米粒状。察看咽部,掀红充血,后 壁淋巴滤泡增生等。此多为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或因职业(如教师)关系,说话频多,耗气 伤津;或因素嗜辛辣刺激食物,燥热伤阴,以致阴虚 火旺,上干清道,咽关不利;若因虚火炼津成痰,痰气 交阻,又碍血行,致痰瘀互结,形成淋巴滤泡增生等 证。治疗咽喉源性咳嗽,不可见咳止咳,单纯着眼于 肺,投以桑杏、麻杏之剂。治当滋阴清热,润肺利咽。 药用沙参、麦冬、玄参、桔梗、乌梅、海浮石、炮甲片、 桃仁、天花粉、五倍子、川贝母、木蝴蝶、生甘草等,不 治其咳,则咳嗽自愈也。如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咽 痛明显者上方去乌梅、五倍子等加银花、板蓝根、射 干、赤芍、蝉衣等清热利咽,急则治其标也。若属脾 虚肝郁,痰气交阻证型,又当别论,随证处治,不拘一 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 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738--744 (收稿日期:2o07—04一l0) ・9・
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5-09-15T14:23:28.9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杨海燕李怡冰[导读] 辽宁省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本溪 117100 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
辽宁省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本溪 117100摘要: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5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7例则用氨茶碱片加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疗程均为10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
关键词:止嗽散;感染后咳嗽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1]。
感染后咳嗽是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咳嗽,在感染得到控制后咳嗽症状仍不缓解,可持续3~8周,长期的咳嗽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的休息、工作,若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2]。
根据感染后咳嗽的证候特点,多以风邪犯肺为主辨证,以止嗽散加减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6例观察对象均来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的感染后咳嗽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年龄19~50岁,病程最短 21 天,最长59天,平均病程45天;对照组27例,年龄18~48岁;病程最短23天,最长52天,平均病程47 天。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符合感染后咳嗽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 2009 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4]拟定风邪恋肺证的辨证要点如下:咳嗽,以夜间与清晨为甚,呈阵发性或短时间持续,不伴有喘鸣和气急,无痰或少痰,痰为黏液性或浆液性,难以咯出,多伴有咽喉不适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或兼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止嗽散; 喉源性咳嗽;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3-0605-0;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3. 080
3讨论 喉源性咳嗽,在中医学隶属于“干咳”、“郁咳”范畴。多因
伤风感冒没有及时施治延误,而导致肺热伤津,肺失宣泄,扰喉 引咳,火郁痰生; 肺气郁滞,气阴本虚; 再感风邪致喉,喉痒而 咳; 咽无津润,津不濡喉。临床施治方针为化痰利咽,清热润 窍〔3〕。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为慢性咽喉炎、舌扁桃体炎、慢 性咽炎、咽喉部肿 物 或 者 是 鼻 部 病 变。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是 其 诱 因,导致咽喉部炎症,从而引发本病,可能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 础; 另外鼻部病变诱发咽喉部炎症或物理刺激引起咽喉部症 状,也是诱发喉源性咳嗽的病因〔4〕。
2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23% ,对照 组总有效率为 72. 13%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 < 0. 05 ) 。 见表 1。 2. 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复发 5 例( 7. 7% ) ,对照组复 发 19 例( 31. 15%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 0. 05) 。 2. 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肝肾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近年收治的 126 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2〕: ( 1) 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经对症治疗后 其他症状均消失,而咳嗽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 ( 2) 患者少 痰,有痰在喉的感觉,喉头作痒,但是咳不出来,遇外界冷热、异 味刺激时,咳嗽加重; ( 3) 咽部检查可见咽后壁出现淋巴滤泡增 生,黏膜充血; ( 4) 胸部 X 线片无异常,偶见肺纹理增粗、增多。 血常规检查正常。其中男 64 例,女 62 例; 年龄 19 ~ 69〔平均 ( 31. 8 ± 17. 9) 〕岁; 病程 7 d ~ 6 个月,平均病程 3. 4 个月。排除 标准( 1) 咽部肿瘤、囊肿性疾病; ( 2) 肺部疾病、急慢性支气管 炎引起的咳嗽; ( 3) 鼻窦炎、鼻腔炎性疾病; ( 4) 哺乳期或妊娠 妇女; ( 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 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病程、病情、年龄、性别等各方面比较,无统 计学差异。 1. 2 方法 对照组: 口服头孢拉定 0. 5 g / 次,3 次 / d; 联邦止咳 露 10 ml / 次,3 次 / d; 两组均以 5 d 为 1 个疗程,服用 2 个疗程。 治疗组给予止嗽散。组方: 紫菀 12 g,百部 12 g,炙麻黄 12 g,白 前 10 g,荆芥 10 g,桔梗 10 g,岗梅根 15 g,苦杏仁 15 g,陈皮5 g, 甘草 5 g。外感风热者加黄芩、瓜蒌皮,偏风寒者加辛夷花、防 风。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 3 疗效标准 痊愈: 临床症状如咳嗽、咽干、喉痒等消失,咽 部受刺激后未出现咳嗽,咽部体征消失; 显效: 临床症状如咳 嗽、咽干、喉痒等减轻,咽部受刺激后出现咳嗽,咽部体征改善;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治疗咳嗽的传统方剂,治疗以 温润和平,不寒不热为原则,选用桔梗等七味药组合成方。方
·60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32 卷
中紫菀、百部入肺经,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对肺脏的作用温而 不热,润而不寒,对于新发及久治难愈性咳嗽效果均显著。陈 皮宣肺利气,理气化痰; 荆芥解表除邪,疏风解表,利咽,以除表 之余邪; 甘草利咽止咳,调和诸药; 白前味辛,甘平,止咳化痰, 降肺气; 桔梗味辛,苦寒,入肺经,升肺气,有利于膈; 白前与桔 梗作用相辅,增 强 止 咳 化 痰 的 功 效,一 宣 一 降,以 利 肺 气 之 宣 降。诸药配伍,润而不腻,温而不燥,清肺利咽,散寒不伤正,解 表不助热。在临床上广泛用来治疗喉源性咳嗽,取得了显著的 效果〔7 ~ 9〕。
西医治疗喉源性咳嗽多采用抗生素联合镇咳药物,但临床 没有明显的疗效。而此病在发病初期没有被控制,则会变成慢 性疾病,更加难以治疗。此病日久不愈,多数与早期失治有关。 再者正气不足,肺功能受到影响也是此病久治难愈的原因。如 果早期应用大量抗生素损伤正气,或用大量寒凉清热类药物, 或者导致正虚邪恋,邪气残留于患者喉部难以清除,则导致久 治不愈。中医理论认为肺为骄脏,最易受损,其功能为主宣发 肃降,当 患 者 外 邪 入 侵,袭 及 肺 卫,喉 首 当 其 冲,而 引 发 疾 病〔5,6〕。治疗上应使邪从表解,以宣肺发散解表为治疗方针。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治疗组 65 34( 52. 31) 24( 36. 92) 对照组 61 19( 31. 15) 25( 40. 98)
与治疗组比较: 1) P < 0. 05
无效 总有效率( % )
7( 10. 77) 17( 27. 87)
89. 23 72. 131)
通讯作者: 徐文利( 1970-) ,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耳鼻喉疾病的护理 研究。
第一作者: 薛向上( 1970-) ,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喉常见病、多 发病的研究。
无效: 咳嗽、咽干、喉痒和咽部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 = 痊愈 + 显效。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7. 0 统计软件,行 χ2 检验。
喉源性咳嗽为喉部引起的呼吸系统咳嗽,近年来由于工业 对环境的污染加重,加之空气粉尘、气候变迁、空气干燥、异味 气体的刺激及病毒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喉源性咳嗽发病 率日渐增多,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多以抗 生素消除炎症为主,临床疗效不满意,且长期应用易出现耐药 现象,将疾病转变为慢性迁延性疾病。中医药治疗可根据病人 体质进行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止嗽散是清代名医程钟龄的名 方,是治疗咳 嗽 的 经 典 名 方,临 床 广 泛 应 用 治 疗 喉 源 性 咳 嗽。 本研究应用止嗽散治疗我院近年收治的咳嗽患者,取得了一定 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