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导学案

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导学案
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导学案

编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0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上册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3、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一般方法。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典型图片的视频,引入亚洲自然环境一词。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图片和歌词展示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部分,亚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教学过程

1、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他们的大致海拔。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读图得到的信息,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活动:阅读“亚洲地理集锦”,将文中所提及的地形单元,逐个在图6.6亚洲地形图中找到,并让学生描述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这些地理事物的。如:珠穆朗玛峰用一个黑色小三角表示,旁边标注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用一大片绿色表示等。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可进一步熟悉并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方法。 2、结合“活动”第一题第(1)、(2)问,引导学生就阅读“亚洲地形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3、判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o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验证已经分析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2新人教版

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地形和河流 第二课时复杂的气候 五、教学思想设计 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从自然旱井的角度去认识亚洲的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由于学生已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北京,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舌功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明确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字叫的分析,归纳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从而开拓思路。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教具、地图、资料等。锻炼学舌功能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愤活跃的师生关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师:请大家看一些图片,猜一猜图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观? 教师展示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日本景观等等。 总结:这些景观都在亚洲。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自豪。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亚洲。(板书:世界第一大洲) (展示“东西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请同学们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八年级地理下册5_1亚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案2无答案中图版

第5章·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2课时 【预习自测,组内交流】 学习任务一:读下图并填空。 亚洲主要河流: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 总结:亚洲河流分布的特点: . 学习任务二:了解亚洲的气候。 1、亚洲地跨带、带带,受和 的影响,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 有、气候显著和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的影响易发生旱 涝灾害。 3、始兴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风由吹向,特征:夏季风由吹向,特征:。 学习任务三:熟悉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提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_______群岛,_______半岛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的______半岛和东南亚的______半岛,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以南,东南部地区,和______的南部,_______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华北,_____,________的远东近海地区,日本,_______的北部,和朝鲜。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中部的广大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包括蒙古,包括中国的_______,_____ ,______的大部分地区、青海;还包括西亚的______,________,土耳其广大地区。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冰天雪地。地中海气候,西亚的地中海沿岸,它的气候特点,夏季降水____,炎热干燥;冬季降水_____。还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讲解

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学生: 学生:地形复 杂多样,地势 起伏大,中间 高,四周低 1.地势特点: 中部高四周 低,地势起伏 很大 2.主要地形: 中部:地势高 峻,青藏高原 和帕米尔高原 四周:较低的 地形单元,西 西伯利亚平 原,中西伯利 亚高原,东西 伯利亚山地, 东北平原,华 北平原,恒河 平原,德干高 原,印度河平 原,伊朗高原 3.北纬30°纬 线由西向东, 地势变化特 点:“低——高 ——低” 二.主要河流:

《亚洲的自然环境》(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 试着描述自己家庭住址。1.你家住什么村(社区)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 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看图片资料,回答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 (答出国家,说明所在的洲—亚洲)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世界第一大洲 (一)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回答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 2、亚洲在南北半球的位置; 3、比较亚洲与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读图6.2亚洲的范围,完成要求 1、找出亚洲所临的大洋各是什么,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2、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各是哪些,说出它们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分别以什么与亚洲为界? 3、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范围,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三)结合以前所学,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四)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完成要求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在中国的哪个方位? 二、地形和河流 听歌曲《亚洲雄风》,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一)读图6、5回答 1.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 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从以上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4.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5.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鄂毕河、叶尼塞河,看看它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二)读图6.7、6.8说说亚洲和北美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1、请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明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2、读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回答 ⑴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3)北回归线穿过哪些气候类型? (4)观察北纬30度穿过的气候,有何特点? 3、读图6、10回答 整理归纳亚洲位置、地形、河流特点,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火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 自我检测: 第二课时 学案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回忆交流上节所学。受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三、复杂的气候

最新-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精品文档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5.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6.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形成。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填充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这两部分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 亚洲的位置 出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指图讲述) 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面、东南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是欧洲和非洲。(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世界最大、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有长江、黄河、世界人口最多) 师(指挂图):哪个洲最大? 生:亚洲。 一、世界上最大的洲(板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亚、欧、非三大洲分界线吗?请一名同学在挂图上依次指出来。 生(指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尔其海峡和苏伊世运河。 师:刚才同学回答说亚洲最大,现在请同学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师:请同学从亚洲跨越的纬度方面去查阅地图,同时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生:亚洲北到北极圈以北,南到赤道以南,跨越纬度80度左右,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案 班级姓名 一、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位置: A、半球位置(读图6.1):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我国所在的大洲是洲,我国所在的半球是: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B、海陆位置(读图6.2):亚洲北临洋、东临洋,南临洋,东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 2、(P3活动3)哪些方面能够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2)(3) 3、(活动4)中国位于哪个地区?;利用其它地区位于亚洲的方位识记亚洲的六个分区。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的地势是。 2、(读图6.5)写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1)主要高原(写出五个) (2)主要平原(写出三个) (3)亚洲的主要地形为和 (3)主要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4)在P4图上找出P5“阅读材料”的地理名称。 三、复杂的气候: 1、回忆:气候主要受哪两个要素的影响? 这两个要素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读课文及图6.9、图6.10,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跨带、带和带,面、面、面面临大洋,西面深入大陆内部。受和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 显著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吹来的多,降水也;反之,夏季风弱点年份,从海洋上吹来的少,降水就比较。 (3)亚洲东部和南部如果降水过多,就会形成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灾。

(4)亚洲共有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气候类型。 (5)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的气温,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读P9非洲的气候图,说明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四、熟能生巧: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本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季风气候 B.大陆性气候 C.雨林气候 D.沙漠气候 3. 关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强,降水多 B.夏季风弱,降水多 C.夏季风强,降水范围小 D.夏季风弱,无降水 4.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降水最多的 是气候。

(完整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二节自然环境2

七年级地理下3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2)姓名: 【学习目标】: 1、亚洲的气候类型 2、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的因素 3、亚洲气候与北美洲气候的对比,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重点与难点:描述亚洲与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预习任务】: 1、亚洲跨的气候带有哪些?几面环洋?中部怎样? 2、亚洲气候受哪些因素影响?其特点是什么? 3、亚洲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 4、北美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受哪些因素影响?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二、复杂的气候 【课中实施】 1、影响因素:地跨热、北温带、北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其气候特点是: 2、读图6.13,图6.15,,可看出,亚洲气候类型有哪些?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合作探究】 1、找出亚洲大陆沿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的气候: 2、北美洲沿北纬40度纬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气候类型: 3、北美洲沿西经80度经线,说出自南向北一次穿过的 气候类型: 【巩固练习】 1、亚洲气候基本特征:具有()气候强烈、() 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和气候类型()等突出特征。 2、大陆性气候典型(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 现在——寒冷、夏季------,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降水 量年内季节分配-----也是大陆性强烈的主要标志或者说特点。 3、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包括-------、-----------和---------------. 4、读下图并填空。 (1)图中气候类型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3

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白板、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展示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流预习 激发兴趣听歌曲《青藏高 原》,说出这节课的 主要学习内容 从歌曲《青藏高原》引出对地形 的学习 看图观察激学生的强烈的 好奇心。 二.创设条件 互助探究给学生适当的提示, 同时复习或联系一 些人文环境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结合导学 提纲自学相关 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三.分层提高 体验发现1 初步认识亚洲是 世界第一大洲,并 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 亚洲的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各地理分 区的自然环境和人 类活动。 教师引导交流。师友互答解疑, 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理解、读 图和语言表达能 力。

四.总结归纳巩固反馈1.读“北美洲在世 界的位置”图,简 述北美洲的半球位 置。 2. 读右图,说出北 美洲的经纬度位 置。 3. 读右图,找出北 美洲周围的大洋、 大洲,说出它们分 别位于北美洲的方 位, 归纳北美洲的 海陆位置特点。 出示填空题和选择 题 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练习题 点拨进行学法指导 师友互相考察 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情况,然 后全班交流。 巩固提高 五.展示评价 反思提高师友谈本节的收获 师友互评 展示本节的知识体 系 教师引导补充 强调重难点,对师友的表现进行 评价。 师友共同总结, 全班交流,师傅 对学友提出学 习建议。 学会总结才会有 收获。

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 理位置; 2、能在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能描述东北地区 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重点东北地区的相对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难点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法启发、点拨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可编辑

一、自主学习 速读课本P24—30,完成下列题目: (一)地理位置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部,包括省、省和省,简称“东北三省”。它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与为邻,北与为邻;西接自治区;南连省,与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主要在温带。 (二)地形特征 在课本P26图6—6中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哈尔滨、长春、沈阳 1、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和山地为主。 2、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大致呈状的三带:外围是江、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和;内部是广阔的。 (三)气候特征 1、东北地区属气候,冬季,夏季。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2、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季,冬季降雪较。年降水量大致由向递减。 3、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 3、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 草原等。 二、合作探究 完成P29—30活动题1、2、3。 三、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外围是山地和丘陵 C.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D.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2、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盆地 下列山脉没有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太行山脉 B.大兴安岭 C.小兴安岭 D.长白山 3、东北三省东面和北面的邻国分别是() A.朝鲜、俄罗斯 B.俄罗斯、蒙古 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印度 4、东北三省没有跨越的温度带是()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 5、关于东北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B.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 C.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 D.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6、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是() A.黑龙江 B.松花江 C.图们江 D.黄河 可编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亚洲之旅 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学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活动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完整版)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完美版)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编写人王启东2013年11月24日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带概念及形成原因 2、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了解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课前预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_____分异和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呈现为_____________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位置、位置互不相同,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类型和类型。相应的、和 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注】①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 ②热带沙漠气候区的自然带为热带带。 ③同一种气候类型可形成两种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带和温带带。 ④不同的气候类型可形成相同的自然带:气候区和气候区的自然带均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注意区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自然带的植被通常有适应环境的独特表现,例如热带雨林的板状根、滴水叶尖和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层(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夏季干热的气候特征)。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的纬度分布不均。(2)形成基础:。 (3)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的方向,由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4)分异表现: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更替的自然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______分布。(2)分异基础:_______。 (3)分异规律:由于受影响程度的不同,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的有规律变化。这种变化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 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为主 延伸 更替 在和 地区 从沿海到 的 地域分异规律 条件延伸 更替 中纬度地区 【注】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探究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是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__,其雨季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2)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 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 学生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课题)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

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微视频──亚洲自然风光集锦,(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学生:观看微视频,感受亚洲雄伟的高原山地,源远流长的大河,广阔的草原…… 教师:同学们,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回答预设: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植物与自然环境 学案

《植物与自然环境》学案 教学目标: 1、以三明格氏栲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究天然林的形成成因、开发保护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植物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并迁移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1、植物生长或植被形成的成因、植被破坏或保护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植物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应用于多角度设问的试题解答。 教学难点: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植物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应用于多角度设问的试题解答。 解决办法: 1、通过学生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课后野外观察活动参与去化解难点; 2、通过有效利用交互式班班通课件,将思维导图展现。 新课 复习导入 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植被) 一、植物生长或植被形成的自然因素 1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在三明市西南26公里的莘口乡楼源、曹源两村和永安市贡川乡境内,距市区仅二十余公里。中心坐标为26°10′N,117°27′E 。格氏栲系珍稀林木,又名青钩栲,俗称“红柯”常绿乔木,树冠浓密,开黄花;材质坚实,纹理细密,耐腐蚀;其独特的原始森林的雄浑美、质朴美和自然美令人流连忘返。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年平均气温为19.9℃,平均年降水量为1564.1毫米;景区所在的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广西的交界地带,境内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受地势影响,多强对流天气,暴雨过程多。 格氏栲天然林属于什么自然植被?简述其形成的气候条件?

2、植物生长或植被形成的其他因素:地形、土壤、水文等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广西的交界地带,境内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天然格氏栲林下土壤的质地大都为重壤土至轻粘土,其土壤的全氮、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林分的土壤。 格氏栲天然林形成还有什么自然条件?说明植物生长或植被形成的其他自然因素还有哪些?课堂检测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行“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冬暖夏凉好运来”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半边房“高墙窄院”的民居特色主要考虑到当地 A.全年降雨充沛 B.土质疏松 C.雾霾频发 D.冬寒夏热 2、半边房门前适宜种植什么树,其作用是 A.常绿阔叶树,春季防风固沙 B.落叶阔叶树,夏季遮阴纳凉 C.常绿阔叶树,秋季载水增湿 D.落叶阔叶树,冬季挡风避雨 二、植物或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物促使自然地理环境良性循环 案例分析 天然格氏栲林下土壤进入红壤土壤成土过程的最高阶段,形成具有较高肥力的土壤。 简述森林对土壤的作用。 2、植物的破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恶性循环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凤毛麟角"、"绿色明珠"、"世界之最" ,2000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森林公园。景区内还伴生有樟、楠、檫、建柏、黄杞、黄楮、山肉桂等多种树木;樟、楠、木荷、建柏、黄杞、山肉桂等木本植物,麦冬、砂仁、金线莲、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材上百种。经济菌内40种,鸟兽内100多种,昆虫两爬类近2000种,比如水鹿、飞鼠、黑熊、穿山甲和白鹇、足鸡等飞禽走兽。林中还栖息着小鹿、黑熊、果子狸、飞鼠、白鹇、长尾雉、足鸡等珍禽异兽。 讨论:结合材料分析,如果未建设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格氏栲遭到严重砍伐,则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变化? 课堂检测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如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0-12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1

第二节:自然环境 【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内容分析】本节课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讲述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与地形、河流相互关系,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得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征及其表现和简单成因,其中有意识地通过成因的分析使学生领会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如何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由亚洲的气候学习到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落实设计思想中体现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本课时(亚洲自然环境的第二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区域的气候内容,学生在上学期对于气候的概念、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直方图的判读方法、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都进行了学习,因此,有了学习亚洲气候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但由于这些内容是上学期所学,学生会有一定的遗忘;加上气候特征和成因比较抽象,所以学习中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控制教学难度和深度,教学内容中的有关知识点和结论由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后分析得出。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难点亚洲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预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按照这些因素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 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既检查了知识,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同景观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三、亚洲地形剖面图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 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 气候类型 2. 成因

3. 各地气候差异大 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 三、季风气候显著

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 3. 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 A. 西部高,中部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印度洋 D. 大西洋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1)根据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根据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因而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2)根据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及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亚洲北部的河流主要由南向北流,又因亚洲北部濒临北冰洋,故亚洲北部河流主要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答案:(1)C(2)B 例题2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A.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 亚洲面积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 思路分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故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