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

篆书
篆书

1、起止藏锋

篆书的起笔和收笔须藏锋,笔锋藏在点划中间而不外露。汉蔡邕《笔论》云:“藏锋,点划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用力要均匀,勿使头大尾尖,或头重脚轻。如“司、月”两字的横画,虽然形态不同,但起收均用藏锋。

要使起、止均藏锋,须“藏头护尾”。藏头,笔尖逆落纸上,藏锋而行;护尾,全力收豪,回收尖峰。这样笔力倾注入字中。汉蔡邕《笔论﹒九势》云:“藏头护尾,力在笔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又云:“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划中行;护尾,点划势力尽收之。”古人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法横画使用较多,因笔力、质感在起、行阶段已经完成,犹如画中气势,格调已具,再点缀收拾,更加丰富完美,含蓄而耐人寻味,如“东、阳”两字。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云:“藏锋之说,非笔如钝锥之谓,自来书家,从无不出锋者,古帖具在可证也。只是处处留的住笔,不使直走。如“加、皇、楚”三字。

2、行笔中锋

行笔时,将笔的主锋保持在字划中间,谓之“中锋”,如“平”字,四画均为中锋。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云:“宋徐铉善小篆,映日观之。画心之中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之于曲折处,亦当其中,无有偏则,乃笔锋直下不倒则,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刘熙载《艺概》云:“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如作一横画,往往末大于本,中减于两头,其病坐不知此耳。竖、撇、捺亦然。”如“年、汝、服”三字。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划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因笔锋在点划中运行时,墨汁顺笔尖流注至纸面,均匀渗开,达于四面,点画也就没有上重下轻、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缺点。“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等均中锋之喻。如“葵”字。

清龚贤《柴丈画说》云:“笔要中锋为第一,惟中锋乃可以学大家,若偏锋且不能见重于当代,况传后乎?中锋乃藏,藏锋乃古,……笔法古乃疏,乃厚,乃圆活,自无刻、结、板之病。”如“闰、中”等字。

3、妙接使转

笔画的交接务使凝重而不锋芒毕露,交接处如露珠渗开之效果,忌实、死、刻板无活力。如“女”字有三处交接。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余见六朝碑拓,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笔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如“授”字的横、竖及转折处,“留与行”兼备。

清蒋骥《续书法论》云:“作书有两‘转’字。转折之‘转’在字内,使转之‘转’在字外。牵丝有形迹,使转无形迹。牵丝为有形之使转,使转是无形之牵丝。此即不着纸,极要留意。如“安”字的转折处各不相同。

清刘熙载《艺概》云:“起笔欲斗峻,住笔欲峭拔,行笔欲充实,转笔则兼乎住、起、行者也。”如“月、阳”两字。

总之,运笔宜慢、匀速,应笔笔中锋,务使停匀端庄,不可性急求快,否则事倍功半,如“永、谒”两字。

4、笔分先后

篆书的笔顺与楷书不同,应根据篆书本身的特点来处理笔顺。篆书的笔顺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先上后下,上下结构的字,先写上部再写下部,如“癸”字。

(二)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先左后右,如“公”字的上部。有些偏旁在篆书中的写法分几笔合成,如“丙”字下部先左后右。

(三)先横后竖,如“十”“土”等字。

(四)先中间后两边。左右对称结构的字,为了使左右平稳,先写中间,再写左右两边,如“午”字先写中间一竖。

(五)先外后内,如“四、闰”等字先写外框,再写内部。

5、左右对称

对称是篆书在结体上的基本特征之一,运用中轴分割的方法,左右对称呼应,既保证了字的重心稳定,又使左右和谐一致,相得益彰,不偏不倚,充分体现了“中和”的美学思想。

晋王羲之《书论》云:“书贵平正安稳。”讲的就是字形结构必须符合平衡对

称原则。篆书的相互配合,多为对称。即左右两半横画基本相等,两边竖画长、短、直、弧相近,如“中、庚、卯、公”。线条和空间大小上有细微变化,但不能一味追求变化,会显得做作,不自然。学习时把握好度,有变化且自然为宜。

6、形体均衡

作书时须随字之形体,调匀其点划之大小、长短、疏密,务使密处不相犯,疏处不相离,点划位置均称,分间布白协调。唐欧阳询《三十六法》云:“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字画交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使字之形体具有均衡之美。

有很多篆文,上下左右笔画多少差距很大,也不对称。但偏旁部首间能相互结合,也会有均衡之感,或有连贯之气。如结构复杂的“征”,多个长弧画的“拜”字等。上下左右笔划多少虽有悬殊,但能彼此配合,在力学上讲,能取得均衡效果。上多下少,如“年”字。左少右多,如“徒”字。左多右少,如“永、加”等字。一正一侧,如“加、初”等字。

7、纵横变化

元吾丘衍《学古编》云:“小篆俗皆喜长,然不可太长,长无法,但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重脚,岂不美哉。”如“十、宾”等字。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其实分行布白,不外间架;间架既定, 然后纵横变化, 无不如志矣。”如“除、宾”等字。

篆书纵横比例往往是接近三比二或四比三。字有取纵势,向上下方向伸展,如“庶”字。有取横势,向左右方向伸展,如“六、空”等字,应有意使上部伸展,写得扁阔一点,使下部伸展,写得狭长一点。上纵下横,如“召”字。

8、收放自如

隋智果《心成颂》云:“回互留放,谓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 ‘茶’字上放下住是也,不可并放。”

元人《书法三昧?大结构》:“炎、茶,两捺之字,或上捺或下捺,各宜所重。”须有收有放,或上放下收,如“平”字。或上收下放,如“召”字。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所谓精神挽结是指字之精神风采,字之灵魂。因此要懂得笔势,需

要识得九宫,而九宫之中,以中宫最需要留意。一般说,处在中宫位置上的笔画宜紧凑,不可松散,宜内敛,不宜外放。如“为、年、癸”等字。紧收中宫,使上下舒展,字更显得俊俏、飘逸。一个字中须部分笔画取收势,部分笔画取放势,收和放造成对比。收处紧,放处松,一紧一松产生节奏,这样,字就更加有生气。左收右放,如“城”字。左放右收,如“和”字。

9、参差错落

所谓“参差”就是在平正、匀称的篆书结体中,要求得变化和对比,这样就不失生气。

唐张怀瓘《论用笔十法》云:“点画编次,务使齐平,如鳞羽参差之状。”左右组成的字要处理成参差错落,方显异趣横生。如“海、服、拜”等字,左右结构,长短参差。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清刘熙载《艺概》:“字体有整齐,有参差,整齐应取正也;参差,取反应也。”要在整体中求参差,又当于参差中求整体。众多笔画并列时,须长、短、正、斜,参差不齐,如“孝、皇、拜、征”等字。横画和竖画在字中占据多数,尤其要注意他们的变化。如“廉”字,左右多个弧画并列,应有长短、正斜、向背之别。

10、虚实相生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结裹法》云:“夫言实左虚右者,‘月、周、用’等字是也。”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篆书亦然。

诚如包世臣所言:“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笔画之分布有虚实对比,方显得灵动俊俏。通常以笔画茂密者为实,舒朗者虚;笔画所占面积多者为实,少者为虚;空白少者为实,多者为虚。

上实下虚,如“年”字。整体虚,如“太”字。左实右虚,如“加”字。左

虚右实,如“拜”字。整体实,如“诏、闰”两字。外实内虚,如“四”字。11、向背有致

隋智果《心成颂》称:“分若抵背,‘卅’‘册’之类,皆须自立其抵背,钟、王、欧、虞皆守之。”

唐欧阳询《三十六法》云:“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差错。相向如“非、卯、好、知、和”之类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是也。

宋姜夔《续书谱?向背》云:“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向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

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向者虽迎,而手足亦须回避。如‘妙、舒、好’。背者固扭,而脉络本自贯通如‘孔、乳、兆、非’。”

篆书中的曲线多用向背关系来处理,很多字中往往是向背关系同时使用。向,指点画结构之两部分相向者,如“月。阳、拜”等字。背,指两部分相背者,如“八、卯、服”等字。无论“向”或“背”均要各有体势,须相互顾盼响应,神气贯通。相背交互,如“廉”字。

12、避就相让

《玉篇》:“避,回避也。”《广韵》:“就,迎也。”即相迎。指作书时为使结构之险易、疏密、远近得以调和恰当,须讲求“避”与“就”。

唐欧阳询《三十六法》云:“避就,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欧阳询此说亦是变换之法。

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结字卷第五》:“避者,惧其相触。就者,恶其相离。”又云:“避就之法,须‘古人所有则可,今人不可擅作也。’”

笔画与笔画之间发生抵触时,有的笔画要避,如“徒、帝、宾、为”等字,笔画孤单离散时,有的笔画要就,如“以、初、丙”等字。需要避的时候,往往也需要就,避和就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篆书历代名作欣赏

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二) 七秦公簋銘 此铭在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天水。其铭文继承大篆而近《石鼓文》与《诅楚文》,既有浓郁的西周金文气息,又有秦小篆之雏形。笔画细匀而劲健,整饬而趋圆,气势生动,笔致豪迈,在先秦金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八石鼓文 石鼓文,因文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故称“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文字,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出土于唐代初年。石鼓文的书法艺术历来备受推崇,其结体方正严谨,笔画饱满圆润,布局匀

称疏朗,呈现出古朴浑厚、卓然不凡的艺术风貌,对后来的小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代评论家常有“习篆当从石鼓文开始”之说,学习效法者代不乏人。 九秦诏铭 此为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下诏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均刻在权、量上。秦诏版有多器,文字风格基本一致,不少学者将其称为“秦刻凿金文”。由于诏版的功用性质,诏文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一任简单质朴,随手而出。正是在有意无意中,构成了相承起伏的韵律,留下了生动自然而节奏多变的作品,给后世书家以珍贵的艺术参照和借鉴。

十峄山刻石 又称“峄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登峄山,丞相李斯为颂秦德而立,石久佚,今传本乃宋淳化四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此碑文笔画简净圆润,字形规整匀称,空间分割均等,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特征。这种规范,一直为习篆者的立身之本,并对后来的汉隶和唐楷的结字构形具有示范作用。

十一袁安碑 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立。1929年发现于河南偃师县。此碑属小篆体势,字迹清晰,用笔流畅自如,笔势强健遒劲,字形飞动,结体宽博,给人以温和婉转之感,和同一地方出土的《袁敞碑》篆法相同,合称《二元碑》。为汉代篆书的代表之作。

教你认篆字

怎样学认篆字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通用的汉字,起源于秦始皇时统一起来的汉字(篆字)。比较一下后,也许有人认为两者之间似乎毫无关系。其实,前者是从后者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而形式的,是一步一步地简化而来的。虽说篆字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但也不能说它现在已经毫无用处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大量文献就是用篆字写的。你想,如果考古专家不识篆字,那他们怎么能阅读古代文献,从而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并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呢?另外,直到现在,人们使用的图章也常常刻成篆字。如果你能从篆字直接认出图章是谁的,不也是一种能力吗?如果你参观展览时,看到一幅画作非常好,想了解是谁的作品时,一看署名处只有篆字图章,认不出,岂不扫兴? 有人说,“习篆容易识篆难”,习篆者大多数有这样的体会。但我们最需要的偏偏就是“识篆”。识篆难,但也不是不能识。实际上篆书虽属于古文字,但它和现代汉字是—脉相承的,是现代汉字的源头。其中部分篆字直到今天都没大变化,而那些变化大的多数汉字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和现代汉字一样,篆字也是由一个或几个部件(部首)构成的。如果能花点时间弄清并掌握常用篆字的部首与今日汉字

部首之间的对应规律,那一定会对尽快认识篆字有不小的帮助的。篆字与真体字(也称正体字)有较多的对应规律。简体字是由真体字简化而来,因此篆字和简体字部首之间也有些对应规律。但篆书中有许多字的篆法独特,和真体字相距甚远,是不能用部首对应规律来加以识别的。还有些篆字原本与真体字是有对应关系的,但由于真体字简化后,该篆字与对应简体字也会变得相距甚远,于是也不能用部首对应规律来加以识别。 另外,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汉字,是将真体字(也称正体字)中较繁的字简化了,其它的没变。在简化字中,有的部首与篆字有对应关系,有的则没有。例如简体字“驭”、“绶”、“设”中的部件“又”和繁体字中对应部件相同,没简化,这些简体字中的部件“又”与篆字有对应关系。而简体字“对”、“鸡”、“汉”、“欢”、“凤”中的部件“又”是由繁体字中不同的部件简化而来的,是“多对一”,这些简体字中的部件“又”却又与篆字没有统一的对应规律。 大多数人只熟悉简体字,至于它是由什么繁体字简化而来并不知道。这对于学认篆字来说,困难是会大一些。我在附录一中,列出了部分常见简化字部首与篆字的对应关系,也许能减轻你学认篆字的困难。

《篆书教学教案》

篆书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篆书书法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篆书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学习并掌握篆书的特征,篆书的基本笔画、搭笔方法和笔顺。临摹篆书作品,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对篆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风格以及各种风格的代表作的了解。篆书的特征,篆书的基本笔画、搭笔方法和笔顺。 难点是如何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教学 【知识回顾】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 理论知识教学,采取导学,学生自学,学生展示的方式进行,比教师单纯的讲有趣。 【导学预习】 材料一: 篆书: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广义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秦篆等。篆书分为大篆及小篆。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而将秦以前的古文、金文、甲骨文等统称为“大篆”。 【先秦时代】:甲骨文: 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可以称之为""。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形体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也更加均匀对称。金文的线条能较多地体现书法笔意。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主要作品有:《》《峄山石刻》《》《》《会稽石刻》等。 简帛墨迹: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以前的书法中的,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出土的,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出土的。 材料二: 【秦代】篆书:(大篆、小篆) 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篆书,也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甲骨文。到商周时期出现金文,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石鼓文、简牍书、帛书等,这些都属于大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整个工作由他的丞相李斯主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即"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国文字作为规范的基础;二是将秦国已有的正统使用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加以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进行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小篆。也称秦篆。小篆是在大篆基础上发展简化而成。其结体圆长、笔画粗细匀称、藏头护尾、不露锋芒,线条非常美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比较彻底的汉字规范运动,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特征:笔法单纯;笔画粗细均匀、圆匀、字体略长;章法变化,富有图案美。 篆书名作 西周《散氏盘铭》西周《虢季子白盘铭》春秋《侯马盟书》 秦《石鼓文》秦《虎符》清邓石如《唐诗集句》

全国首届篆书展获奖作品:名家点评

全国首届篆书展获奖作品:名家点评 提示:点击↑'书画超市'免费订阅,右上角转发【书画超市】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庆春按:去年举办的全国首届篆书展,我参与了从策划到展出的过程。展览结束后,篆书委员会在《书法导报》上推出了获奖作品赏析,活动持续一年多,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对篆书的普及和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负责评析的四位获奖作品,以大篆类为主,但各有千秋。虽然在导报上发过了,但能集中在一起看一看,应该挺有意思的。所以,今天把文章重新整理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图片调整到位发上来。要知道,这些图片都是出版用的,太大了!大家也可对这些作品发表意见。 刘聚森(一等奖、篆书条幅):刘聚森先生为河南青年书法家,其作品多以行草见长,且以往获奖作品多为行草书。此次篆书作品荣获一等奖,虽让人觉得突然,但细读此作感到自有其道理在。此幅大篆条幅,整体气象茂密丰富,给人以充实、沉着、痛快、古雅之感,又透露出时尚的意趣,不失为一件佳作。章法虽排布较满,但字距纵向拉开,横向绞紧,字与字之间呈不齐之齐状态,虚实对比鲜明而强烈,辅之以竖式的界格和小字题跋,更觉视觉上丰富多样,令人咀嚼回味无穷。随便说一句,小字题跋大小适宜、松紧适度,且留

有“活口”,颇具匠心。 细审其篆法,结字严谨,结体修长,排布错落,松紧结合有度。如“坐”、“从”、“水”、“晓”、“愁”等字,结字严谨而整饬;“鼓”、“怀”、“鹭”、“消”、“相”等字,结构轻松、率意自如,各具神态。通篇用笔系以小篆笔法写大篆,既有大篆笔法之凝重、果断和力度,也有小篆笔法之轻松内敛,乃至简书之灵动鲜活。整幅作品用墨虚实相间,燥润并举,令视觉丰富多样而耐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所擅长的行草书笔调,通揽全篇,使本来以静态为主的大篆赋予灵动、洒脱和流动的气息。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书体间相通互补的艺术通感是可以相互借鉴和互为补益的。 建议作者在金文的精典范本上加强临摹和研习,深入把握大篆的用笔规律,强化线条的质感和力度,使篆书创作进入更高的层面。 王普群(二等奖、篆书对联):王普群先生此幅大篆对联荣获二等奖,当之无愧。此幅篆书系以战国文字、融大篆笔意兼简书趣味和而一体,意象高古,老辣而不失活泼,显现卓而不群之态。篆书创作和其他书体一样,也无外乎章法、字法、笔法和墨法这些基本要素相协调。大篆创作掌握篆法结字并不难,难在笔法的运用和技法的转换。众所周知,金文与战国文字原器物皆为小字,或铸造、或铭刻、或竹木墨迹,字形既小,有的线条又含混不清,临习这类作品,无疑要在

优秀的篆书书法作品图片

优秀的篆书书法作品图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优秀的篆书书法作品图片》的内容,具体内容:篆书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书法字体,这种书法字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篆书的书法得到啊人们大量的欣赏与称赞,有非常高的艺术地位。下面是我整理的。精美的篆书书法图片...篆书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书法字体,这种书法字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篆书的书法得到啊人们大量的欣赏与称赞,有非常高的艺术地位。下面是我整理的。 精美的篆书书法图片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画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好看的篆书字体书法作品欣赏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相传秦代金、石

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百废待兴,因此秦国有众所周知的七个同一,其中文字长短常重要的一项,而李斯的小篆便是在秦国原有篆书基础上统二八国文字的结晶。金刻有权、量、诏版,石刻有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会稽。因而秦代书法最闻名的便是以秦小篆书体所书之刻石文字。李斯所处的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同一天下,将年龄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一扫而平。李斯后为赵高所诬,腰斩于咸阳,时年约七十岁。端庄、凝重乃至有几分肃穆之感的秦刻石,向我们揭示出当年在中心集权独裁统治下秦帝国的概况。同一后的秦国强盛异常,表现在书体文字中也必定与之相适应。 篆书的历史沿革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

篆书的书写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仇高驰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 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 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 展的过程。我们的书法创作灵感也往往是在临帖的过程中被激发的,可以说临 摹碑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的营养。 因而掌握正确的书法临摹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水准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书体,在临摹的方法和难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与我们相距 太遥远,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习篆书技法的相 关书论太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读物,加之篆书的 临摹与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高度关注当下的篆书创作状况提高篆书创作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拟 从篆书的用笔、结字、用墨和章法几个方面,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对篆书研习的 感悟与体会,谈谈对篆书临摹与创作的肤浅认识。 一用笔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 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 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 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篆书的捉 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 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 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 三昧。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 急速且墨干。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 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 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 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 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 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

篆书的分类

篆书的分类 汉字的古代书体之一。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篆书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书变体,极为繁伙。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着《史籀篇》,汉人名为大篆,详大篆条。其后列国分治,诸侯力政,文字异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汉人称为小篆,详小篆条。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大篆 汉字的古代体之一。它的名字见于汉代着作,与小篆对称。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籀文 (籀书)周代文字,一般认为即大篆。或谓与大篆不同,名之籀篆,甚至视为奇字。从广义来说,籀文包括大篆、小篆、古文等;从狭义说,仅指《史籀篇》文字,即宗周之书。秦李斯据以制小篆,遂以籀文为大篆。

实同籀文,即大篆。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分列籀文和大篆,认为籀文者,周太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与一》亦持此见,以为篆书中一曰《籀篆》《诅楚文》《钟鼎识》及《啸堂录》,以至杨氏《书统》所载及古篆诸韵,取其合于许氏所取作籀书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据此,则赵氏所言籀篆多同金文。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叙》注中曾力辨其谬,认为籀篆实即大篆也。近时学者折中两说,以为从字体上说,籀篆与大篆(主要指《石鼓文》)尚有差别。故如赵宦光等分列籀篆于大篆之外,其说亦通。

篆书对联作品欣赏

篆书对联作品欣赏 篇一: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 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 (一) 中堂 中堂因悬挂在厅堂正壁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幅宽,其长宽比例大致为二比一或三比二,一般用四尺或六尺整张宣纸或长度稍短—一些的宣纸为宜。书写内容适宜表现恢宏和气势苍茫的题材或形式端正的整篇内容。此作诸葛亮共86字,正文书写后,最后一行只剩2个字的空格,无法落款,只能另起一行落长款较为适宜。 释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条屏 条屏为条幅的组合,有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十条屏等,但必须是偶数。书写的内容可写一条内容,也可写一个专题的多个内容。要注意的是书写前后必须一直,整体协调。常见的条屏每条行数字数相等,惟末条因有落款可灵活变化。此作为陶渊明诗,末条屏因从整体考虑,故将其诗出处写进正文,只落名款,也较为统一。 (三)条幅

条幅指直挂的长方形字幅,形制和中堂一样取纵势,一般用四尺或 六尺宣纸竖折对裁,即为两张条幅,也就是常说的四尺对开或六尺对开。条幅是参加展览、赠送友人最多、最普遍也最简便的一种表达形式,书写内容范围广泛,行气贯通。宜于发挥。此作为虞世南五言绝句,正文三行,行八字,末行中段结束,下段落款。 释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四)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是书法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统幅式,也最适合于书写篆书和隶书。对联的内容要求非常严谨,必须是对仗工整的诗句和文句,而且上下联字数、大小、粗细、宽窄都要对应一致。用四尺宣纸对开裁,即成一副对联,也可用现成的瓦当对联纸。对联落款较为独特,单款落在下联即可,双款可分上下联落。上款落在上联正文的右侧,比正文略低;下款落在下联正文的左侧,也要低于正文。此幅对联作品只落穷款,也是一种形式。 释文:石壁挂藤通篆意 桐阴滴露聆琴声 (五)横幅 横幅,也称“横披”,是传统的书写形式之一,较适宜居室、书斋及厅堂悬挂。章法上要考虑到”横”的幅面要求,注意行与行之间的统一协调。字数少的横幅接近于匾额,应写得厚重、坚挺、有力。此作为王虚

优秀的篆书书法作品图片

优秀的篆书书法作品图片 篆书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书法字体,这种书法字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篆书的书法得到啊人们大量的欣赏与称赞,有非常高的艺术地位。下面是整理的优秀的篆书书法作品图片。 精美的篆书书法图片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画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相传秦代金、石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百废待兴,因此秦国有众所周知的七个同一,其中文字长短常重要的一项,而李斯的小篆便是在秦国原有篆书基础上统二八国文字的结晶。金刻有权、量、诏版,石刻有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会稽。因而秦代书法最闻名的便是

以秦小篆书体所书之刻石文字。李斯所处的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同一天下,将年龄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一扫而平。李斯后为赵高所诬,腰斩于咸阳,时年约七十岁。端庄、凝重乃至有几分肃穆之感的秦刻石,向我们揭示出当年在中心集权独裁统治下秦帝国的概况。同一后的秦国强盛异常,表现在书体文字中也必定与之相适应。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

墨香集名人佳作.邓石如书法《篆书作品》

墨香集—名人佳作.邓石如书法《篆书作品》 墨香集—名人佳作 邓石如书法《篆书作品》 伍启中丁卯(1987年)作邓石如像 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于寒门,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邓石如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邓石如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

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 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人推为清代第一。生性廉洁,成名后以书法篆刻自给。喜好游历名山胜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游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邓石如幼年时家境贫寒,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这样一位读书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全靠艰定不移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锻炼。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缪三兄弟等友人,遍观 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所以,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 邓石如时代,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己雄厚和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 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己刚健婀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

篆书入门(打印版)

篆书入门 小篆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

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小篆的笔法分析 (一)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2.竖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3.横弯 (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4.直弯 (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5.上弧 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 6.下弧 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篆书硬笔书法作品高清图片

篆书硬笔书法作品高清图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篆书硬笔书法作品高清图片》的内容,具体内容:篆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篆书的硬笔书法作品得到人们的关注,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与魅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千多... 篆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篆书的硬笔书法作品得到人们的关注,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与魅力。下面是我整理的。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画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相传秦代金、石

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百废待兴,因此秦国有众所周知的七个同一,其中文字长短常重要的一项,而李斯的小篆便是在秦国原有篆书基础上统二八国文字的结晶。金刻有权、量、诏版,石刻有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会稽。因而秦代书法最闻名的便是以秦小篆书体所书之刻石文字。李斯所处的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同一天下,将年龄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一扫而平。李斯后为赵高所诬,腰斩于咸阳,时年约七十岁。端庄、凝重乃至有几分肃穆之感的秦刻石,向我们揭示出当年在中心集权独裁统治下秦帝国的概况。同一后的秦国强盛异常,表现在书体文字中也必定与之相适应。 篆书的历史沿革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

篆书对联欣赏

篆书对联欣赏 篇一:邓散木篆书作品选草书对联行书 邓散木篆书作品选草书对联行书 ..隶书立轴 名菊初。钝铁,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已艺术的评价)。以字行。江南大书家萧退庵的弟子。工行草书,一笔王字,但于篆隶真书,也都下过极深的工夫。楷书以唐楷为主,也写北碑,但终于还是帖意浓于碑意。隶书则汉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笔酣墨饱、结字谨严胜。篆书初学,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融会贯通,最后写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 邓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称的。当年印坛所谓“北齐南邓”,就是指北京的齐白石与江南的邓散木。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已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计工拙的效果。但显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书法也如此,这可能是天分使然吧。 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日出方才进早餐,曾手临十遍,也临过几十遍,去世前几天还在伏案

工作。他又十分热心书法教育事业。举办讲座,编印讲义。一书就是他治印的经验之谈。1955年曾应北京人民出版社之邀担任简化字字模的书写工作,还书写了不少课本及各种普及读物,学生字帖,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贡献很大。 邓散木艺术活动年表 1898年 10月16日生于上海,初名土杰,后名铁,字钝铁,30岁后改为粪翁,抗战胜利后易名散木。晚年居北京,因病截去一足,因号“一足”、“夔”。 1913年 16岁在原英人所设华童公学肄业。因不愿接受洋奴教育,愤然离校,自习国文和书法。 1924年 27岁办南离公学,任校长。 1926年 29岁 4月,与张建权女士结婚。 1928年 31岁从虞山赵石(古泥)先生学习篆刻、虞山萧蜕先生学习书法,因称“虞山弟子”。 1931年 34岁在上海觉林首次举办金石书法个展,至1948年,先后在上海等地举办个展及师生合展12次。 1935年 38岁在南京环球旅社举办书法篆刻个展,结识画家徐悲鸿先生。 1936年 39岁在杭州为净慈寺书写巨型扁额“佛殿”两大字,每字高丈余。 1938年 41岁在上海大新公司展厅举办“杯水”展览,将作品义卖,以所得支援抗战。 1950年 53岁上海解放,参加居委会工作并当选为二届上海市新成区人民代表及市政府委员。参加上海市文职土改工作队到绍兴道墟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我们的书法创作灵感也往往是在临帖的过程中被激发的,可以说临摹碑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的营养。 因而掌握正确的书法临摹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水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书体,在临摹的方法和难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与我们相距太遥远,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习篆书技法的相关书论太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读物,加之篆书的临摹与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高度关注当下的篆书创作状况提高篆书创作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拟从篆书的用笔、结字、用墨和章法几个方面,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对篆书研习的感悟与体会,谈谈对篆书临摹与创作的肤浅认识。 一用笔

唐代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三昧。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学习篆书

学习篆书 一、难点──识篆 1、知道文字源流 (1)篆书的发展过程(略)。(以小篆为规范篆书) (2)篆书的名称.:古文、籀文、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雕戈文、大篆、小篆、秦篆、缪篆、草篆、玉箸篆、鸟虫篆、刻符、九叠文、摹印文字等。 (常用名称: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缪篆等) 2、篆书的字数 (1)甲骨文有1000多字,需要掌握300字; (2)金文有2000多字,需要掌握1000字; (3)小篆有9400多字,需要掌握1500-3000字; (4)说文部首540字,需要全部掌握; (5)鸟虫篆、九叠文、刻符等,我们可以了解,不提倡学习。 3、备用工具书(字帖 (1)《说文大字典》沙青岩 (2)《说文解字》许慎 (3)《金文编》容庚 (4)《古籀汇编》徐文镜 (5)《汉字字形表》高明 (6)《甲骨文编》司海波 (7)《甲骨文字典》许钟书 (8)《汉印文字征》罗福颐 (9)《古风泥集成》 (学篆刻必须要学习篆书、识篆。) 二、热点──技巧 (一)笔法 1、基本笔画: (1)直线。横、竖、点。 (2)弧线。上弯、下弯、半圆、圆圈。 2、运笔方法: (1)秦篆。 笔画粗细均匀,遒丽流畅,结体平正,端庄而飘逸有致,宛如“银丝盘曲,玉箸纵横。”运笔比较单一,笔笔藏头护尾,中锋行笔,用力均匀。 代表人物有:李斯(秦朝)、李阳冰(唐朝)。 代表作品有:《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 (2)清篆 突破了笔画粗细一致的传统写法,运用了轻重、提按、顿挫,写出的线条有明显的粗变

化,活泼而富于节奏感。 运笔较有变化,逆锋起笔,落笔较重,略有停顿,有时产生方笔意味,提笔运行,转折处有提按动作,故有时形成方角;收笔略顿,微有出锋,再回锋空收。 主要代表人物:邓石如、吴熙载、杨沂孙、吴大徵、赵之谦。 代表作品:略 (3)甲骨 露锋缓慢入笔,中锋提笔而行,收笔时平出或尖出。 注意两点:一是横、竖等主笔,虽为尖入尖出,但动作不能过快,特别是入笔时更应注意,否则失之于轻飘。中段行笔要力求扎实浑厚。二是曲线应把握入笔要缓,行笔要自然流畅,有些较复杂的曲笔,并非一笔写成,而需“搭接”,搭接时应注意避免出现生硬棱角。 现代写甲骨文的大家,一般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金文笔法写之,温润雅致,甚为可观,但与甲骨文本来面目似有距离。如罗振玉。另一种是尽量能写出契刻感。如董作宾。(4)金文 起笔:逆入平出,其头可圆可方,但须雄浑有力。 行笔:以中锋为主,辅以粗细、轻生、疾涩等节奏上的变化,使线条丰富多彩。 收笔:应用回锋或留笔的方法,收笔收紧,切无草率。 代表作品:《散氏盘》《毛公鼎》等。 (二)结体(结构) 书法的两大要素:用笔和结构。 古人说:“盖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也就是说笔法是比较稳定的,结体是活跃的。 结构,是指汉字的点画、连接、构架、搭配的规律。包括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轻重、平斜等,以及笔画之间的搭配关系,又如穿插、匀称、俯仰、离合、参差、错落、 呼应、揖让、疏密、虚实等关系。 元代人说:“结构名义不可不分,负(背面,阴也)抱(正面,阳也)连接者,结也。疏密纵横者,构也。学书从用笔来,先得结法;从措意(措意比立意高,是反复的立意之上,意在笔先之立意)来,先得构法。构为筋骨,结为奏节(顾盼呼应、一阴一阳)。有结无构(要有筋骨),字则无力。有构无结(要有呼应顾盼),字则不圆(和诣)。结构兼至(到家了)近之矣(近于书法的妙道了)。” 1、结体的原则: 要平正,不要刻板;要匀称,不要均匀;要和诣,不要冲突;要自然,不要做作。总之,要有对立,但对立中能统一。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结体原则,但大体相同。篆偏于正,楷偏于稳,草偏于奇,行书则“静而挟飞动之势”。 2、结体的规律: (1)横担规律。如担夫挑担,把字担起来。 (2)主笔规律。找准主笔。 (3)重心规律。掌握好偏正。 (4)松紧规律。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 (5)揖让规律。防止顶针、对抗。 (三)临摹: 1、准确性临摹 (模糊意义的准确,不是机械意义的准确) (1)多临帖(2)多读帖。(3)精研帖。 2、分析性临摹

(完整版)小篆基本部首

篆书的种类特点及其代表作: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篆书春节对联

篆书春节对联 篇一:篆书春联吴昌硕 金石拙美的集成 ——吴昌硕篆书 王福州 20xx-12-28 15:31: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观赏吴昌硕篆文书法,感受金石文字拙美,是一件快事,更是一种享受。金石书法是中国视觉美术独特的美感发现,因其苍厚高古,须像老者观赏一件称心古玩,细细把玩远近端详。纵览中国书法史,元代赵子昂推崇摹古复古,发展至明清美学上的重大收获便是逐步摆脱帖学纤弱气质,推动了对“拙”美的挖掘和金石美学的繁荣。伴随大量吉金碑版的出土,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兴盛。金石拙美在气息在味道,来自吉金乐石,来自钟鼎盘盂,来自碑碣摩崖,来自纸墨槌榻。透过古今对金石书法朴茂、遒劲、浑厚、古拙、沉雄、苍老等的溢美之辞,便体味到金石拙美的一鳞半爪。 吴昌硕是近现代金石美学的集大成者和总结者,谈论金石美学绕不开吴昌硕。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篆文最为夺目,尤其是篆书,真力弥满,古趣横溢,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欣赏吴昌硕篆书,感受金石拙美,一方面必须了解石鼓文。石鼓作为先秦石刻,历经千年风霜,先放置凤翔夫子庙,再放置汴梁的保和殿,最后被金人运往北京放置国子监。石鼓文书写停匀婉通,镌刻工整精细,远超西汉石刻。随着搬运和重复椎拓,鼓上字迹日益磨损,至乾隆年间曾另选贞石征工摹刻,所以石鼓又分新旧两种。吴昌硕认为宁波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最佳,可惜咸丰十年化为灰烬。他退而以书家阮元所摹刻的天一阁本石鼓,作为日夜临写的对象。甚至有传说他没有真正的阮刻本,只能重复从迟鸿轩所临出来的石鼓样本。石鼓文线质浑劲,结体略呈纵势,籀文的繁复结构贯穿其中,章法疏密有致,纵横有象。习石鼓过程中,常熟书家杨沂孙、贵州莫友芝对吴昌硕都有相当影响。吴昌硕融会贯通,相互为助,其篆书脱胎于石鼓文,以天玺碑为骨干,蓄意变化创立草篆,参以三代金笔意及绘画的笔法结构,形成拙美金石书法。石鼓文因其优劣难辨,晦涩难懂,鲜有近代书法家喜爱,唯吴昌硕一以贯之钟情改造。另一方面应对书法气韵有了解,即学会望气,体察书品气局,品味气眼气口。吴昌硕篆书将石鼓文整饬丰茂的特点与邓石如等人婀娜飘逸的小篆相结合,再融入如篆刻般凝重而爽利的“金石气”。 金石书法美在用笔。用笔中的中锋、侧锋、藏锋、出锋和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皆以点画成就其变化,表达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