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生

黄远生
黄远生

一、走向独立职业:近代一位弃绝功名的名记者

相对于王韬、梁启超、章太炎等一大批著名的报刊政论家,方汉奇先生称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名记者”,宁树藩先生视之为“首批以新闻闻名于世的记者中最负盛名者”,这种评价是很有道理的,体现了黄作为“记者”与前代“政论家”的差别,在“报刊从业者”的系统内部对黄远生作出了界定。但从更广大的视角来看,中国“报刊从业者”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分,黄远生在近代知识阶层由“传统士大夫”向“现代型知识分子”的转变过程中,应处于何种地位之上或者说他所持的观念更倾向于哪一端呢?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士大夫的本质差别就在于,前者“并不能被垄断教化,他们来自各个阶级,虽然他们依然可能和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可以在以往‘学而优则仕途’的正途之外获得生存,他们以知识、思想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作为职业。”前代的报人多因科举不第或不顺而被迫离开传统体制另谋生计,他们被视为“落拓文人”,其职业“不为世所重,高才之辈莫肯俯就”,虽然其身份也开始向现代型知识分子转变,但报纸在他们心中实际上是实现原有“传统士大夫”理想的工具和途径。

而黄远生则有所不同,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是更为自觉和主动的,是一位主动弃绝功名而选择独立职业的先驱者。他年方21岁便高中了光绪甲辰进士,成为清末最后一批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然而他却绝意仕进,以新进士的资格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他被授予邮传部员外郎等职,他又不甘于“以极可爱之青年之光阴,而潦倒与京曹”,便经常为京、沪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述评,辛亥革命后,他弃官而全身心的从事新闻工作,从190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直至1915年遇害。

黄远生的选择不是一时意气,他选择记者职业首先在于他对“独立职业”的推崇,这种认识是基于他对中国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西方文明思想的相当了解而产生的,可以从他的《官迷病》、《国民之公毒》等文中得到佐证。他将全国上下争夺“官权”、“官利”之现象视为“社会心理病之一”,“全国职业,劳少利大而威武最盛者,即莫如官”,而国内“政治腐败令官吏为一种特别阶级能多取不义之财而淫威以逞”,他呼吁“有心之人”应去此心理,文明立宪之国应使“一国之人皆有人格,此人格各又独立平等之价值,而各以劳力于社会上受相当之报酬耳。”(《官迷病》)他还指出当时“国民之公毒”乃“思想界之笼统”,导致了“专制、武断、尚形式、沉滞、腐败”,因此国人“不讲分业之理,以为国内得有智识得享权利者,惟士,其他农工商等,皆以役于人,绝无可发达”,“中国之读书则以笼统为主,一人欲无所不知即必一无所知”,而今日世界之文明,“曰科学之分科、曰社会之分业、曰个性之解放、曰人格之独立,重理论、重界限、重分化、重独立自尊,一言蔽之,皆于笼统主义为公敌而已”。(《国民之公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黄远生认为社会的不同职业,只是有其分工不同,应据其所供给社会之劳力获取相当报酬并获得独立、平等的地位,而不应该“惟士”“惟官”,死读毒害世人的“笼统”之学说。

谈及“新闻职业化”(或曰“专业化”)必先考察“职业化”(professionalisation),再说“新闻职业化”的特殊意涵;而考察“职业化”又应当先说“职业”(occupation),黄远生对“新闻职业化”的贡献首先就在于上述他对于“职业”敏锐与深刻的认识。由于中西之间“笼统”与“明画”这一思想传统的不同,带来两种文化对于社会分工的态度迥异,中国几千年来受专制、科举毒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远生对于“职业”之平等、独立的呼吁,也就在中国“新闻职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这一点鲜有人论及,故此处赘言之。

黄远生早在日本留学攻读法律的时候,就对新闻时政极有兴趣,注意研究,回国后他一直十分关心时政。归国那一年,北洋五大臣之一李盛铎也从欧洲考察回来,他对远生说:“吾见

欧士之谙近世掌故者,多为新闻撰述家。以君之方闻博涉,必为名记者”,这对远生下决心做新闻记者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作为一个自觉的转型者,黄远生不再把新闻职业视为“宣扬国威、义切勤王”的工具,也不把它当成政治运动的言论工具,从他对新闻记者与“平民”、“政党”、“政府”三组关系的勾勒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其中不乏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相吻合的成份。

首先,他认为记者应该“为民生社会请命”,他对真假“平民”的分析是一针见血、力透纸背的,体现了他真正为公众服务的理想。他深怀忧患地指出,“今日中国无平民,其能自称平民,争权利争自由者,则贵族而已,农工商困苦无辜,供租税以养国家者,所谓真平民也,则奴隶而已。”(《平民之奴隶奴隶之平民》)全国高奉而享乐之人不过百万,“而三万万九千九百万之国民则呻吟憔悴、困苦流连”,“非舆论机关之所屑为代表呼吁”,他警告那些仅有百万数的“贵族”,“多行不义必自毙”,“记者之流,亦能造作文字遇事生风,然何尝稍益于衣食我而恩厚我之同胞。今若有人创意曰,此少数者皆可杀,则记者必先自服上刑矣。”在前代,梁启超等人说“向导国民”、革命党人说“以平民为职志”,但他们更多地流露出精英意识,民众在他们心中或是智识未开的愚民,或是需用革命思想教化动员的群众,他们很少深切地为了解民众切实的生活状况与需要,在这一个意义上说黄远的“真平民”意识就显得尤为可贵。他在为《亚细亚报》创刊一周年写的纪念文章《祝之欤诅之欤》中指出那些不揭露社会黑幕、不为人民讲话,“取大猾豪右之唾余而以为养而以游食四方,以社会耳目口舌美誉自赞的报人,比起那些手足胼胝,终日劳碌不得温饱的农夫,实在是刍狗之辈。”

同时,他坚决与党派划开界限,他指出,“政客中因亦有志洁行芳不受贿者,然所标种种政论,所拥护种种之势力,今日宁代深论。”(《忏悔录》)他虽然曾与各党有过疏密有别的关系,但他的文章丝毫“没有偏袒哪一党的意思”,所用的是“不存成见公平评论的态度”。他对党派的言论纷争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既成一党,就会为党派的人隐恶扬善,辛亥革命以前,还有清廷这一舆论公敌,现在公敌没了,各党争权夺利,导致口舌斗争、清浊不分、丧尽廉耻,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记者应该“超然不党、主持清议,予以忠告,无所偏倚”,“记者诚非其人,特有志焉而已”(《不党之言》)。在民国二年他登报自绝于党会,说他的名字誓于一切党会断绝连贯的关系。

另外,他还强调办报要“指斥权贵”,监督政府。他在《少年中国之自白》中,力主办报要“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他还重点说了对袁总统这一最有权利者的态度应是“以公明之正义督责之”、议院、言论界各司其职,“秉公劝告”,不惜牺牲。他既反对有的人一时拥戴一时谩骂,视国家为儿戏,也反对有的人“绝对的依赖”以致“神圣之”,抱奴隶之心,他认为这源于国人两种不同的心理,既当人“未近权势”之时就“倨慢以凌之”,“既近权势”就“牺牲一切以媚之”,这是亡国之祸。在他许多通讯中,上至总统袁世凯,下至各级官僚,他都敢指斥揭露,他把袁世凯当权的中央统治集团描绘为“百鬼昼行,万恶皆聚,私蠹阗塞,危亡在前,而不为动”这在当时黑暗的报界和严厉的压制下无疑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民国初年各党派为各自利益争吵不休,互相攻讦,不惜假造新闻,人身攻击互揭老底,一些报纸和报人为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收买,黄远生痛心于“报馆之呼号为大总统之私或为政府之私或为官僚之私,或为党会之私,或为豪疆雄桀奸商著猾之私”,力图以上述努力坚持报纸的公共性,超越现实政治,避免使舆论成为私人的工具。他认为中国优秀分子应分为两派,一派为实际躬亲政治及社会之事业者,一派则应屏绝因缘、脱离偏倚,主持公论公理,很显然,他把自己归于后一类。他再三强调所办的《庸言》杂志为“共同辩论之机关”,“极力保持言论独立之精神,与一切个人关系及党派无涉”。这与西方新闻工作专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也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

等等,都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民国初年报格的下降与专业主义产生之初美国经历的政党报刊黑暗时期以及大众黄色新闻的泛滥时期,从性质上是有共通之处的,所以黄远生这时的新闻职业化思想的萌芽可谓是在中国特殊语境下的一种自由主义职业思想。

黄远生从末代进士而主动弃绝功名加入新闻职业,立志做“纯粹洁白自食其力之一种精神上之工人”,这不仅是他的个人选择,也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角色转型的一个剪影,是近代中国社会走向职业选择多元化的一个缩影。他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名记者”虽只有短暂的四五年的新闻经历,但他的通讯、政论、丰富的采访经验和独特的办报主张,却是在历史上掷地有声的。“新闻记者”在当时作为一个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不久的崭新职业角色,尚未成型,拥有被定义的较大张力和多种可能性,那些被证明为最成功的、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规范迟早会成为一种标准。而黄远生就对新闻职业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并作为一位“成名”的人士将对后来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这位具有职业化萌芽思想的记者,虽意识到新闻工作应摆脱政府和党派的限制,“为民生社会请命”,但毕竟“社会抵抗力不厚”,再加之经济无法独立,还是一度被迫陷入政治漩涡,在“既不能为真小人,亦不能为真君子”(《忏悔录》)的矛盾、两难之间死去了,成了“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被党派暗枪所制裁的被狙杀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他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下文笔者将从他的一些具体实践和思想来看他对新闻职业行为准则的摸索之路。

(二)对新闻职业行为准则的摸索:从反思政论和创立新闻通讯谈起

这里从黄远生的政论和通讯这两种文体谈起,是因为人们常忽略了黄远生政论的特色,而对于他的通讯,许多人常是对其内容、语言、风格做一番描述,未能深入地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成因,以及对新闻观念和新闻实践的影响,须知文体的变化所反映的是一种特殊历史语境的需要与个人创造性行为的结合,不简单是一种形式而已,某种文体的结构和特质所能反映出的内涵往往是特定时代话语的浓缩。

人们通常强调黄远生的采访、通讯,认为这些是他别于前人、开风气之先的,却常常忽略他也是一个大政论家,他对政论的发展和反思其实也是开风气之先的。相比梁启超“以极端之议论出之”、“笔锋常带感情”的政论,黄远生的政论则少了“策士文学”的浮泛气,是基于“正确的材料”、“采取合法的态度”、“分析清楚,研究精细”、“列举统计数字”,黄认为“新闻记者,需尊重彼此之人格,叙述一事,要能恰如其分,调查研究须有种种素养。”他决不肯信口开河,也反对“凭恃理想发挥空论”。如果说,梁启超等的“时务文体”“报章文体”还只是他根据时势需要而“应用”的古文,未从根本上做一番改革的工夫,不能成为职业化报刊专门文体的话,黄远生的政论则因其对事实的尊重和对“恰如其分”态度的追求,客观上在寻求职业化行为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尽管对此他并不自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无论是报道新闻(记载)还是发表言论(主张)都不应受到个人私利和情绪的影响,也就是要做到“无我”。黄远生虽然无法做到“无我”,但他反对“见事未明,修行未到,轻谈大事,自命不凡”,(《致甲寅记者》),这也体现了他十分可贵的职业化追求。

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黄远生与前代的政治家报人不同,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名记者”、“中国现代通讯的奠基人”。虽然他与前代报人一样都非常关心政治,但正如林志钧在序言中所说,黄远生“不是政客,也不是政治家或者政治学者,只为他作了新闻记者才不能不谈政治”。他常以“新闻记者”自称来关注政治事件,报道政治进程;而梁启超、于右任等人带着政治家与报人的双重身份来评点政治,甚至急功近利地做政治宣传,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的是向民众传达重要的新闻事实,而后者注重的是某种政治目标的实现。因此,黄远生不仅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通讯时代,而且成为了拉开“新闻本位”时代序幕的第一人,尽管在他的新闻报道中仍有“强烈的政论色彩”,无法像西方

新闻职业化理念中强调的那样做到事实与意见的分离,但相对于中国报界长期以来“文人论政”的传统,黄远生还是以自己对事实的重视在中国新闻职业化的道路上做出了有益尝试。黄远生的开创性是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的。过去维新变法,虽给全国局势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毕竟采取的是和平的方式。而辛亥革命前后,全国武装斗争风起云涌,社会的变革动荡迅速加剧,再加上民国成立后的帝制复辟、二次革命、军阀统治、与帝国列强的纠葛不清,这一切剧烈的社会变动都必然带来人们对新闻报道需求的急速增长(而不仅仅是需要政论),再加上通讯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还有《申报》、《新闻报》等在实业化浪潮中先后实现企业化,开始面向市场和读者,欲以新闻的优势争取读者,重视记者队伍建设,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在辛亥革命后投身新闻业的黄远生提供了种种条件和机遇。

同时,黄远生自身种种破旧立新的观念和经历也使他最终成为拉开“新闻本位”时代的序幕的第一人。他学于日本,游于欧洲,受到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影响较大,对新文艺很有研究。他认为希腊艺术科学的精神是“不拘泥于习惯,凡百事物,以实验为主,从实验所得之推论,以发见事物之真理是也……希腊思想之特色,在认一切为自然之径路,而非其终极,凡人当以忠实之心,研究此径路所存,故其精神,在实验不在虚定,在研究不在武断”,他在1915年《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新旧思想之冲突》,无疑是五四革命前对“科学”精神倡导的一次创举,在当时的文艺界一片暮气沉沉的气氛中虽未引起反响,但却丝毫不损其创新的价值。他还认为,政治上应“由演绎而入于归纳、由武断而入于怀疑、由抽象而入于具证、由理论而入于研究”(《消极之乐观》),他反对“空想”和“不负责任”的言论。黄远生的文艺信仰是合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为一的。他认为“文艺第一义在大胆,第二义在诚实不欺。”(《朱芷青君身后征赋序》)上述这些根本性的思想观念对他的具体行为,包括新闻实践都有深刻的影响,成为他重视事实、强调采访,追求新闻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思想基础。当然,本文第一部分所说的民国初期报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也是激发他这种追求的重要原因。这些追求从其内容和思想基础上,与西方新闻职业化思想都是有所印合的。

具体说来,他提倡新闻写作要做到“诚实无欺”,要“归纳”、要“具证”,那就需要注重事实,一一收集材料,第一手材料最可靠,能和事主对证明白,这样很自然,采访就成了必要的手段,正如黄旦老师在文中所引“采访的运用绝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报刊职业化的标志”,它意味着记者和报纸地位的一种变化,展示了人类关系的一种新模式。于是,不偏不倚、代表民意,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最好的职业模式。黄远生中过进士,留过学,又在前清做过大官,对国际时事和国内政界十分熟悉,借此便利,他得以经常周旋于总统、国务卿和总长、部门长之间,消息特别灵通,他写新闻通讯的材料,大都是亲自采访获得的,在没有充分的事实根据之前,他决不“逞意悬谈”,一旦发现先前报道的事实或发表的意见有误,便及时更正。

1914年黄远生接替梁启超任《庸言》编辑人,在《本报之新生命》一文中,系统地阐发了他对新闻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理解,“吾曹此后将力变其主观的态度而为客观”,对政局时事乃至一切事物,本期所信发挥自以为正确的主张,但决不以自己为唯一主张,或以一种主张排斥他者,而是综合事实来判断,反对“凭恃理想发挥空论”。事实不足以作判断时,就仅仅提出事实,供社会参考,不急于妄发主张。黄认为“演绎的理论不如归纳的事实”,“理论的根据在于事实”应讲究研究讨论,不能“逞意悬谈,腾其口说”。他把社会历史看作一个大机轴,指出造言纪事不能偏于政治一方,而应“深察物群、周知利病”,由上两点他推出“事实一面求其精确,一面求其有系统”。同时,他认为不能以言论机关为私物,而应综辑各方意见感想,使报纸成为“共同论辩之机关”。

从黄远生的政论和通讯说起,结合时代背景和他的学术思想来看,他对这两种文体的发展,对采访的重视,对新闻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追求,综观起来,是他对新闻职业的行为

模式与准则的摸索,虽然他未必是“有意的”,但已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新闻职业化的要求。(三)强调职业化素质和职业自律精神的觉醒

黄远生指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很多新闻史的书都提到了这“四能”,认为这是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业务要求,但思考黄远生对“四能”的具体阐释,并与前人相比较,笔者认为这“四能”决不仅仅是业务要求,而是一种职业化的素质要求。

早期王韬对报人爱国、公正、博学等的要求更多的是他将自己对文人、传统士大夫的要求向报人加以嫁接,而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党人则倾向于将是否有先进的政治主张和强大的政治鼓动能力作为报人应有的资格,他们体现出的是文人办报、政治家办报的固有思路。直到辛亥革命特别是民初时期,报人们才开始从新闻工作本身的特殊需要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郑贯公提出过“记者应有学问”,但“黄远生所强调的记者素养已不同于政论报刊时代的凡记者须有学问的笼统之论,而是转变成广泛接触社会,深人调查采访,客观公正写作等专业化素养。”从道德学识的要求到政治素质、宣传技巧的提倡,再到黄远生提出的新闻记者的“四能”资格,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业务要求的变化,还体现了新闻职业逐渐从文学、政治中独立出来,寻求其职业自身独特的行为模式及要求。

另外,很多书上也认为“四能”是黄远生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和特长,是他成为民初新闻记者巨擘的重要原因,却往往忽略了黄远生是在“忏悔”中提出“四能”的。黄远生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到那四点——“余无一于此,何能为新闻记者!余自问为记者若干年,亦一大作孽之事也。”这其中固然有他自谦的成分,但笔者认为这更体现了他心中的矛盾和阵痛,即一方面他意识到了新闻这一行事关重大,从业者需具备相应资格才能胜任;另一方面他又尚未找到提升整个社会报人素质的可行之道,无法改变一些人“凭臆造论,吠影吠声,破坏国家大事”的现状。

黄远生深刻的忏悔是因为他意识到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要为社会耳目喉舌的“难能”,为民生请命的不易,与社会抵抗的“力量薄弱”,因此即使他终日游弋于社会政要名流之间,为社会普通民众所敬仰崇拜,他依然认为自己为记者是“一作孽之事”,这不是他的虚伪自谦,而是面对神圣独立的职业精神,他强烈的自律精神和自我拷问勇气的体现。“继自今,提倡个人修养,提倡独立自尊,提倡神圣职业,提倡人格主义……”(《忏悔录》)

以往的报人虽感叹过报业人才不济,或缺乏记者人格,但很少有人自问能否以自身之才力完成所倡导的报业之职责,梁启超曾说过自己过去的“庸漏愚谬”,但他最终又回到归咎于民众素质低下的立场,像黄远生这样深刻的职业自律和拷问是没有过的。正如民国黄天鹏所编《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所说,“记者社会地位之高尚,是由于他负的责任重大的缘故”,“明达的记者,并不以社会上为人推崇而自夸自满,反而各外的谦恭,忠实的,公平的,努力的对他的职责负起责任”。

这里我还想引述一下许纪霖对黄远生《忏悔录》的精辟分析,他对黄远生的忏悔和矛盾的根本原因做出了精辟的解释。他指出,近代知识分子面临着两大传统的困境:其一,文化结构的半独立性。其二,意识形态结构的半自由化。这样,一方面是取得了一定的职业和经济自主,另一方面却享受不到独立于政治的实际保障;一方面是精神和心灵的自由解放,另一方面却遭受外界环境的残酷压抑。黄远生写《忏悔录》不久就被暗杀了,他所体现的新闻职业自律精神的觉醒,以及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反省却是极具前瞻性、独特性的,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研究。

黄旦老师曾在《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中说,一外国学者认为民初以后,报人试图为自身建立职业化模式,实际上所建构的只是一种类似观念的东西,此人把专业性的客观中立观念追溯到了黄远生。对于这一论断,黄旦老师表示质疑,指出转变的是否就是客观中立观念?个中渊源是黄远生还是可以追溯到更远?客观中立能否符合中国报刊的发展实际,成为衡量中国报刊职业化的唯一标准?中国报刊的职业化转变是否仅仅停留在观念上,而不是在实践中有所反映和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报业奇才黄元生

第一讲—— 报界奇才黄远生 同学们好!这门课程的题目是《民国报人的职业追求与政治参与》。大家知道,民国时期是指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10月1日之间的历史时段。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转型与重生的历史,是经历了太多政治更迭、军事纷争以及文化碰撞、思想争鸣的历史。在这样一个动荡激变的大时代,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洪流中,知识分子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波澜,在民族的救亡图存中扮演了怎样的社会角色?有着怎样的职业追求和政治参与?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认识民国时期新闻传播史的重要视角。 晚清以降,中国文化和思想的每一次发展演变,无不与报刊密切相关;几乎所有被确立为思想界坐标的知识分子,都直接介入了报刊编辑出版活动。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和五四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如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周作人等,都以报刊为阵地,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民国报人的职业追求与政治参与,折射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理路;民国报人在专业主义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辗转腾挪,正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徘徊、挣扎以及一个难解的宿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贯穿社会发展史的核心命题。当报人遇见政治,个人命运与时代波澜就这么交织成一个矛盾的共同体。 在文化与政治的语境下关注知识分子,在职业追求与政治参与的张力中关注时代报人,这就是我这门课采用的视角。我们选择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邹韬奋、储安平等5位报人代表,梳理他们的办报历程,探索他们的新闻思想,勾勒出民国时期报人知识分子的整体面貌。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信奉的主义也不见得一致,但在关心国家,关注政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言议政,实现书生报国理想方面,却十分相似。今天我们学习这段历史,了解这些报人,是为了学习他们的职业精神,反思他们的经验教训,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

从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看记者的职业素养

陈晨12013240166 从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看记者的职业素养 摘要: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两位非常优秀的记者——黄远生、邵飘萍。黄远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而邵飘萍则是“铁肩辣手”的新闻界全才。他们的新闻实践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新闻实践中总结作为一名合格记者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品性、文笔、观察力、人际关系 一、记者要有完全独立的品性和坚定的人格操守、职业操守 邵飘萍提出,记者的第一要素为品性。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品性要完全独立,有操守人格,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中,邵飘萍始终以一个独立报人发表新闻稿件,针砭时弊,揭露贪官污吏,抨击封建军阀,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和权势,独立地发言,独立地报道,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以反映民众的呼声,做民众的喉舌。邵飘萍坚持不偏不倚,不畏强暴,报道事实真相,最终得罪奉系军阀张作霖,被其暗杀,以身殉职。 在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中,最鲜明的也是报刊应排除政府和政党的干涉,用言论自由权捍卫报刊的独立自主。他决心靠自己手中的笔独立奋斗,以保持新闻记者超然的地位。他认为只有不依附于权力或任何特殊势力,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独立自尊的人格,才能坚持新闻的客观、公正,倡导报刊发挥“监督政府,为平民请命”的社会功能,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 100多年前,黄远生和邵飘萍对于记者素养的要求,即使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记者更要有完全独立的品性和坚定的人格操守、职业操守,不被名利左右,不出卖良心,踏踏实实做采访,认认真真写报道,真真正正做一个对得起人民的好记者。 二、记者要有优秀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即手能写 黄远生在他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的最后一能中说,记者要手能写,即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为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 (4分)《登楼赋》的作者是()。 ? A. 王粲 ? B. 赵壹 ? C. 弥衡 ? D. 蔡邕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2 赋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4分)《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 阮籍 ? B. 嵇康 ? C. 山涛 ? D. 向秀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4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人()所作。 ? A. 公羊高

? B. 谷梁赤 ? C. 左丘明 ? D. 司马迁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2 文 收起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4分)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有“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一语,此句用“沧海桑田”故事,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 A. A《庄子》 ? B. B《世说新语》 ? C. C《抱朴子》 ? D. D《神仙传》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3.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4分)《陇头歌辞》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A流离是描述诗人飘泊天涯,四海为家 ? B. B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C. C陇西多悲苦思乡之诗

? D. D以陇头流水比喻自己远离家乡,身不由已。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6. (4分)“洛阳纸贵”的典故指的是()的《三都赋》。 ? A. 谢脁 ? B. 谢灵运 ? C. 鲍照 ? D. 左思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4分)汉代任官采用“察举”与()制度。 ? A. A征辟 ? B. B科举 ? C. C考试 ? D. D推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1 诗 收起解析

新文学史应该有黄远生的名字

短长 书 沈永宝 新 文 学 史 应 该 有黄 远 生 的 名 字 涉及的话题,但毕竟其始作俑者,仍是官方。公元前六五四年,管仲为了征集军资而设置“女闾制”,即官方组织妇女卖淫以获得收入;无独有偶,公元前五九四年,雅典改革者梭伦(S olon)也实行过此类政策。在史学意义上,此类政策是对宗教卖淫的一种改革。但在另一端,由于制度是开放的,它不可能排除效仿者的谋利行为(即“搭便车”),于是,民间的或明或暗的卖淫行当兴起了。 最终,还是“收入归谁所有?”的问题。不过,“卖淫”出卖的仅是女人的肉体;而“卖官”出卖的是主流意识形态。 随手打开一本四十年代之前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史,都不难找到黄远生的名字,可是翻遍五十年代后出 版的中国新文学史却没有一本提到他。 黄远生,原名黄为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他生于一八八五年,十九岁考中进士即赴日本留学,一九 ○九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回国后曾在清政府 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脱离官场,从业新闻,为著名 新闻记者和政论家。作为一个法科毕业的政论家,他期 盼辛亥革命诞生的共和国应该是一个现代的法治国 家。在这个国家里,“人人服从相当之法律”,即使“袁世 凯泄尿于途,警察得而执之,罚金数角至几元与吾辈 等”。可事实上,这样的理想国并没有出现,“约法上之所谓种种限制之不足羁袁公”,所谓“约法”仅一纸空文。新生共和国不过是“去皇帝而代以大总统,去督抚而我代为都督,去亲贵而我代为国务员,去军统标统而我代为师长旅长,去旧日之司官而我代为主事佥事”,总之,“不过去一班旧食人者,而换取一班新食人者”而已。 黄远生以为政治上的山穷水尽,病因不仅在于制度,还由于思想的陈腐昏谬,因而人们以旧思想运用新政治,便一事无成。所以中国的病根在于思想界。而患有此思想病者,国人无一例外,因而称之为“国人之公毒”。黄远生确信欧洲“文艺改革,为彼土涤瑕荡秽,日月光华之首基”。据此,他主张借鉴欧洲的经验,通过文艺改革,输入现代思潮,改变 127

装饰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1489857.html, 装饰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作者: 来源:《新少年》2013年第04期 向艺术家致敬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年),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他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营养,重视发展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他把埃及、古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等材质,模仿蜗牛壳的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装饰性极强。在当时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潮。 《布罗赫-鲍尔夫人》 这是一幅装饰性绘画。画中的女人是一位贵妇,身着华服。 画面背景及裙子大量使用了金片、银箔等装饰性要素。既衬托出妇人的华贵形象,又使画面看上去熠熠生辉。 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仿佛史前人类的神秘符号,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 画面上色彩主要是金黄色,点状的背景以及美丽的裙子、华贵的椅子,把整幅画衬托得唯美而轻柔。让人无论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 克里姆特的拥护者给了这幅作品极高的评价:“还没有人给我们提供过一幅欧洲女子如此高大完美的肖像。” 而谦逊的克里姆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却写道:“我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画儿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儿。” 我们也来试一试 虽然我们无法使用金箔作画,但并不影响我们学习克里姆特对装饰性图案的运用手法。充分感受作品,运用色块和线条等绘画元素来创作一幅富有装饰性的作品吧。 《窗台上的花》 这里有好多花儿,窗台上、墙壁上、桌子上……

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史》课程研究的是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了解新闻有史以来的报刊活动、新闻思想;把握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认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增强对有影响的个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二)学习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了解邸报、民报等的发展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识记: 1.金石碑刻 2.“露布” 二、领会: 1.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传播形式。 2.语言传播。 3.文字传播。 三、理解与运用: 报刊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节邸报 一、识记:

1.邸报 2.开元杂报 3.敦煌进奏院状 二、领会: 1.邸报在各时代的发展与特点。 2.邸报的作用。 三、理解运用: 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民报 一、识记: 1.小报 2.京报 二、领会: 1.小报的产生、性质及其特点。 2.小报的内容与发行。 3.小报与邸报的异同。 4.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5.京报的内容与发行。 6.京报与邸报的异同。 第二章近代报刊之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与主要报刊。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报刊起始阶段的整体情况,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主要报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说 一、识记: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蜜蜂华报》 3.《中国丛报》 二、领会: 1.中国近代报业产生的特殊性、背景及其作用。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先秦文学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二、《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黄远生 论文

从黄远生的新闻实践看当今记者的职业素养 摘要: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的代表,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业史》一书中称之为“报界之奇才,胡适曾说过:黄远生“这位名噪一时的记者是文学革命运动的先驱”。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佼佼者,他提出的新闻思想的“四能”,自创的“远生通讯”,以及他人格上面对我们现在的新闻记者的素养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关键词:黄远生远生通讯四能记者素养 正文:黄远生少年勤奋好学,以进士身份东渡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回国进入官场,但他不甘心“以极可爱之青年之光阴,而潦倒于京曹”,他的抱负不在官场,在于救国救民,在于使人民思想得到启蒙,在1912年创办和主编了《少年中国周刊》,这是他记者生涯的开始。可以说他兼修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先进的理论知识,使得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从“远生通讯”看当今记者的职业素养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有三个特点,一是,题材重大,落笔政坛要事,记载翔实,黄远生当时当过官,留过学,这就使得他的交际圈远远扩大,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不断地认识新朋友,也能让你的新闻来源更宽泛,比别人先到一步采访到独家新闻;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黄远生作为一个正直的记者,对袁世凯的恶行,痛加批判,不畏强权,在当下,不断有些记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假新闻,收受贿赂,这是对记者品德素养的要求,做一个正直的记者,才能是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更美好;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他善于运用各种细节,记者运用细节可以让自己的新闻更加的真实,更加的生动具体,使读者可以细细的揣摩;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虽然现在我们用的是白话文,但是这点要求我们可以在写作时运用到,使作品更加的流畅顺达。 二、从“四能”说看当今记者的职业素养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1.《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内容:不党:(1)各国都有党派,中国也有。承认党派但是不与任何党派有关联。 但这并非中立之意,基于中国的现实而言,原则上等视各党,纯粹以 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没有任何偏见与成见。 (2)以国家利益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一视同仁。 不卖:(1)不以言论做交易。保证言论的独立,不为金钱左右。 (2)不接受任何政治性质的资助。 不私:(1)没有任何私人所途,并无私用,向全国开放,为民众的喉舌。 不盲:(1)一知半解,为之盲信;随声附和,为之盲从。 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为盲争;感情冲动,不是详求,是为盲动。 (2)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对事理调析透彻,遇事头脑冷静,明辨是 非,实事求是。 评价:四不方针是中国资产阶级报界实际发展的理论总结,也是本身发展的理论总结。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否定了以金钱为背向的奴才报纸,同时也区别于商业报纸的“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八字方针。 2.《大公报》文人论证 以报立言(文人参与政治,议论政治的主要途径)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基本目的:参政 3.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何屡禁不止 特点:(1)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资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2)起始于北宋,盛行南宋,隐现于明清。 (3)始发包括邸吏,使臣,中级官员,从使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4)信息比较灵通,新闻时效性强,多为中枢部门公开“朝廷机事”。 (5)读者范围广。 (6)手写或者印刷。 原因:(1)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据有一定生命力的。 (2)首先是以民间报纸的身份出现的,打破了官翻报纸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打破了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朝廷对内容行的限制;突 破了对编辑内容的审查(自采自编);突破了朝廷的传报,抄写之后直 接售卖(突出商品性)。 (3)其编发者主要动机在于获利,因为突破了官报作为政府宣传品的范畴,成为商品走向。 (4)敢于刊登朝廷不愿意刊登的信息,也敢于根据民意,民心编造不利于朝廷的事件。易于表达民意舆情。 (5)于今天的报纸最为接近。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新闻事业史课后题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3、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积极影响: 使中国人认识近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经验和方法,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5、简要评述王韬的生平与主要贡献。 生平: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又名瀚。1862年改为韬,江苏苏州人。在传教士麦都思办的墨海书馆,协助外国传教士译书,参加《六合丛谈》工作,因涉及上书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曾游历英法,任《近事编录》主编。1870返回香港,在《香港华字日报》连载他编译的《普法战纪》。1874年2月4日,与他人共同创办《循环日报》,著有《弢园文录外编》等。 主要贡献: 鼓吹国人办报。中国人应自行办报,不仅办中文报纸还要办西文报纸 重视报刊政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致力于革新文风。用浅显的文字议论时政。 创办了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弱及强之机,强击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然也。因此,要宣传变法自强。” 6、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内容方面: 外报可以报道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之政事”。 ②办报思想方面: 外报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中国古代报纸却找不出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办报方针的文章。 ③在形式上: 外报拥有新闻、评论、文艺作品(副刊)、广告等题材形式;而中国古代报纸始终以官方文书为基本形式。 ④在机构设置与专业分工上: 外报的报馆是独立的机构,办报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报馆内部有明确的分工,从出版到营销能有序的运作;中国古代邸报的运作属于官方行为,没有专设的办报机构,京报也设有抓也的编辑人员。 ⑤在新闻传输和印刷技术方面: 外报已经利用近代科学技术;而邸报、京报只是手抄或木刻活字印刷。 ⑥在传播范围和效果上: 外报面向社会发行,办报纸有明确的读者观念和市场意识,努力强化传播效果,扩大销售市场;邸报主要在官吏中传播,范围很小,发布者不需考虑效果和市场问题。 7、《申报》和《上海新报》竞争的成功经验 第一,力求报纸适合中国人阅读,聘请中国人担任编辑工作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常 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 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文学作品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 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 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 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 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 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 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 生借书说》。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过秦论》等。

外交部之厨子

外交部之厨子——黄远生 目前清恭王管理总理衙门时代至于今日之民国外务部,其间易若于管部亲王,易若干尚书侍郎,易若干司员,至于今日又将易若干总长,而始终未脱关系者,则余厨子其人也而已。此厨子之身势浩大,家产宏富,亦在奕劻涛洵之间。其所管家产,有民政部街之高大洋房一撞,有刀牲园中之宴春园,有右头胡同中之大和玉,皆京中之臣观之,此厨子在满清时代,连结宫禁,交通豪贵,几另成厨子社会子大总统,庚子变后,西太后及光绪回签时西太后研究媚外主义,乃大宴各国公使夫人及在京东西洋贵夫人,耗资巨万人所共知也。其时议和大使李鸿章,以世界外交之雄才,参与樽俎之事,已为西太后雇一著名西洋厨夫,以备供奉。既已得面体许可次日入接,至于次日,西太后忽谓李鸿章曰,我看明日请客,还是用外务部得厨子罢。此厨子运动力之大,乃至能力迥西太后之愈,与中外赫赫之李鸿章对抗,其他可知,厨子以此,亦所赢不资矣。 余厨子自前清恭王时代已入外部,凡各亲贵及外部尚侍。有宴会喜庆诸是,厨子无不能力供奉。此诸王公者,亦待厨子以殊礼,以平等之一待之,故请公家有大庆典时,厨子亦公服掌招待之职,与王公贵人,及其时搢绅先生之流,分庭抗坐。此厨子虽号称厨子,其所隶部下,固不止一标一营。厨子固不躬亲七,而其身则以其家产之千分之一,用取得前清候补道花翎二衔也,此等王公贵人,既接受厨子馈进,固亦待以友礼,厨子之公子,一赫赫固纳之外部司管也。以厨子之力,得本部管库差事,全部财政出纳之权,实在其手,而厨子实间接以供刀殂上之肉,又稍以其余沥沾溉司员中有势力者而为之垫款焉,或小借款焉,司员中或预支薪水,厨子之子奉承父命,无不为之周转。故各司员中之无耻者,则待厨子以丈人之礼,称为老伯。见厨子鞠躬如也,汪大樊氏自外部司员厉跻侍郎,未尝受此厨子分文馈进,故厨子稍惮也。一旦汪赴贺庆望之宴,方及门,遥见厨子方辉煌翎顶,与众客沧济与一堂,谔然不能举步。厨子见汪大人来,则亦面发颇而口摄嘘,仓卒中避入侧室,汪亦未遑久留,退而告人,谓今日余厨子尚是给我面子,可为荣幸。北京旧宫官场中传以为笑也。奕劻管部数年,为余厨最得意之时代,顾其人矣颇能谦守分,不敢为十分高居之状。于本部实员,则竭力笼络之,其时外部衙门,最称阔绰。司员日在署一饭,而额定饭银每人八钱,故外部恒食一席之费,盖六两四钱,司官既贵居已甚辄蹙谓衙门饭不能吃,故常家食而后上署,于是此等饭银为厨子中饱一半,以此故。则司员需索极多,或临时换菜,或全席都换,或饭部吃而另索点心,厨子无不一一供应,盖厨子之能有今日,其处世哲学固亦有不易学者在也。 外务部之厨,暴殓既多,酒肉皆臭。于是厨子乃畜大狗数十匹于外务部中而豢养之,部外之狗,乃群由大院出入,纵横满道,狺狺不绝,而大堂廊署之间,遂为群狗交合之地。故京人常请语谓外务部为狗窖子京中语谓妓院也。 余厨子历史甚多,记者居京未久,所得特其大事记中之一节耳。自民国成立以后,终胡总长之任,人惟求旧,故厨子之危踞于民国外交部也,如其在满清时代之外务部时,既最近陆徽洋君时任。厨子谨遵常例,送一份绝大礼物于此,新时任之陆总长,其礼单未之见,要之决非寻常火腿海参之类。在厨子之食,以为今昔之国体虽异,而宜长之爱财物未必不同。匪今斯今,未尝开罪也。不料此欧洲政治家派之陆子欣君,见所未见,震怒异常。次日刀部,乃司令官查明昨日送礼某人,系本部何等人物,此系新总长一种政治手段。及司官回复,系此光禄寺大人余君,陆君大怒痛词申斥,即立意开除。厨子震恐,以此项饭碗非寻常饭碗

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极致 ——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 100多年前,在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奥地利首都维,未来的“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泥古不化的学院派美术保守势力的运动,至此“维也纳分离派”正式走向历史舞台。而作为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更是为欧洲艺术史从传统走向现代增添了绚烂瑰奇的一笔。 克里姆特于1907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收藏,成为有史以来最贵的画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克里姆特的作品得到了主流收藏家们的青睐,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呢?在这里我想以这位和毕加索处于同等地位的绘画大师的名作《达娜厄》为例。 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这个题材曾被包括提香和伦勃朗在内的大师们表现过。每位画家所创造的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但克里姆特所塑造的达娜厄尤为特别。在这幅画中,美丽冷艳的达娜厄蜷缩在方形的画面里并被周围各式各样的图案和纹样所包围。克里姆特以写实的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诱惑力的少女形象,形象的表现出深藏达娜厄潜意识里的压抑和欲望。 在形式构成要素方面,《达娜厄》主要由曲线、几何图形和金色的圆点组成。画中流畅、优雅、波浪起伏的线条表现出达娜厄公主圆转飘逸的身形。这种借鉴了东方传统绘画表现方式的线条用它们的虚实、穿插,叠加等表现方式同时也突出了人物问的前后空间关系,使欣赏者获得心理上的空间感。 在这幅画中克里姆特用写实方式表现人物的脸部和躯体局部,但画面中人物肢体结构比例并不严谨,他将更多的笔墨用背景装饰上。在这幅画中,达娜厄被极富动感和韵律的黑色带花纹的纱巾和金色的圆点所包围,这些由生动的线条和点组成的面分割了画面,其间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丰富多彩却又非常和谐统一,营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显示出唯美的氛围。 在构图形式方面来说,这幅仿若天马行空的画真的是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精心设置的近乎于圆形的构图使画面有一种饱满、柔和的感觉,突出了达娜厄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睡梦中对冲破束缚的向往,同时这种富有生命力的回环在一黄色为基调的画面中更是表现出了一种蓬勃而出的生命力。 这幅画构图原理和形式上的美感主要体现在金碧辉煌变化多样但非常统一色彩,极富韵律感的线条,错落有致的主体与背景,极具诱惑神秘气质但不媚俗的人物以及通过黑色的纱巾相互联系的画面上。

中国新闻史复习题

《中国新闻史》复习提纲 张培 第一章 在哪些历史文献存有最原始的新闻文体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读开元杂报”一文的作者是谁 我国古代报纸统称 中国古代报纸的实物叫什么 邸报一词正式出现于何时 定本制度 明代印刷报纸的原件是什么 中国古代报纸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性质 中国古代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二章 我国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我国境内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我国创办的主要报刊 外报的类型 外报在我国能够一度占据垄断地位的原因 在我国的第一张外文报纸 在我国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教会报刊 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性质 如何评价外国人在我国创办的报刊 《申报》成功的经验 我国国人自办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在报刊工作上的主要贡献 《循环日报》 维新变法前国人自办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第一张报纸副刊 上海第一张中文报刊 第三章 维新派有哪些著名的报刊与报人 维新变法的基本方式 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和意义 梁启超报刊思想 《中外纪闻》和《强学报》的历史意义 梁启超报章文体的特点 严复的历史贡献

谭嗣同的历史贡献 “汪梁之争” 梁启超的主要论述新闻的论文 为什么说维新派报刊带有“官方色彩”?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报纸的原因 《中国日报》宣传的革命内容 《中国日报》主要的宣传特点 郑贯公对新闻事业重要贡献及他提出独到的报学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民报》的宣传内容 《民报》与《新民从报》论战的性质与意义 “苏报案” “竖三民”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大江报》的两篇时评 我国第一个新闻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的特点 第五章 “民国暂行报律”事件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原因 癸丑报灾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的手段 横三民 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和新闻思想 邵飘萍的采访技艺 民国时期新闻业务的特点 第六章 《新青年》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 《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新青年》的宣传编辑工作经验 《每周评论》的特点 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代表作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瞿秋白新闻作品的特色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何时 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及撰写人

古代文学史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登高》 原文: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清清河洲白白沙岸,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一生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背景材料: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确良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关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是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杜甫在夔州登高远眺,看到秋风萧瑟,想到自己衰老多病,悲从中来,乃赋此诗。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作者不仅写了自然的秋天,从而也描绘了他人生之秋的感情色彩。诗中前半写景,景中寓情,烘托孤独悲凉的心境;后半咏怀,即景抒情,慨叹飘落异乡的悲苦境遇。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这首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写下的诗篇,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寄寓异乡、年迈多病和感时伤世的悲苦。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诗篇的前四句便是描写了诗人在这一天登高的所见所闻。情景交融古典诗词中的抒情大多使用此种手法,《登高》一诗缘情选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诗通过秋江景色的描写,倾诉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首联就写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由倍感“风急”、“天高”,然后又把视线转向江边冷清洁白的沙渚,作者仅用十四个字就刻画出眼前的具体景象,而形、声、色、态兼备。首联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诗人登高看到此景,为全诗定下了悲、哀的基调。这两句属于对仗中工对的句中自对而又两对相对的类型,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哀”字写进了诗人愁苦、悲哀的情绪。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艺术元素

81 的气氛;《艾米莉》的竖长构图有利于对服装设计师艾米莉富有特色的漂亮礼服和模特般修长的身材进行自由的表现;《水蛇》的长条形构图则使人物造型更显修长,画面气氛愈显神秘等等。 剪影式的人物侧面像是克里姆特喜欢表现的人物形象之一,单纯到近乎二维的平面通过反复多变的装饰性图案作补充,从而丰富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大部分肖像画人物被刻意拉长,形体团块明显。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都是以长方形构图的,这种垂直拉长的构图形式在西方是很陌生的,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卷轴画。这足以表明克里姆特是吸收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长方形构图形式。 在作品《艾米丽?弗罗格》中,克里姆特尽量消减画面中的三维空间,不仅用近乎平面的方式去表达身体的结构变化,而且用各种丰富多样的装饰性图案将自然主义的面部处理和抽象的几何形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整地存在于同一画面之内。 如果仔细观察,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像中国画印章一样的签名,它们也如中国画中印章一样,为了均衡构图,揣摩推敲选定在作品中的某个角落。如作品《艾米莉》右下方的两个方形签名,一深一浅,上下排列。正因为这两块印章样的图案,才能让画面重心稳定,并且增添异国情趣。作品《玛格丽特》左下角橘红色的方形,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装饰或者个人喜爱,都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大胆吸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艺术元素 文/任莹 王静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吸取了多种中国绘画元素,如中国卷轴画构图形式,中国印章、中国民间木版彩印,甚至把中国龙、关公图像引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这些吸收和借鉴, 使他的作品独具一格。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早期古典主义风格时期、中期金色风格时期和晚期中国艺术元素时期。在此主要阐述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元素。 一、画面结构特点 克里姆特的绘画为三度空间的人物形象与二度空间的背景的结合,同时,也是西方写实性的人物形象同中国平面装饰的背景的结合。在结合中画家对立体化造型的人物作了平面化的调整,使其在平面上的两种基本造型方法在这里相遇并且和谐相处着,中西方绘画形式在这里也都相互补充地结合起来。他将中国的装饰性绘画运用到自己的主体的背景和气氛下,他充满感情地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从人的形象处理、线条表现到图案纹样的表现完全是中国式的,而且发挥油画笔法的性能,他成功地创造了独特的“克里姆特装饰风”。 克里姆特的作品边框以长条形和方形居多,不同的构图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画面气氛需求。而中国式的卷轴画,也是为了营造意境和空间的特有的构图形式。克里姆特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构图形式,并且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画面之中。如《金鱼》,长长的竖条形构图加强了水底神秘 克里姆特 《艾米莉》 绘画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