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选修课结课论文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选修课结课论文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选修课结课论文

奥林匹克篮球某些规则及个人看法

篮球作为一项影响广泛且球迷众多的运动,在奥林匹克盛会上当然也有着广泛的关注度。作为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其规则的制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规则也日趋完善,尽管如此,规则终究是死的,而篮球场上有着千变万化,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对规则的执行上去合理的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争议的发生,同时也能增加篮球运动本身的魅力。

作为一个历史也算较为悠久的球迷,长久以来,对一些规则的判罚上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观念,下面我想就篮球场上发生争议比较多的规则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

规则:如果防守队员未能进入到一个合法的防守位置(也就是在进攻队员切入到这个位置前占据了这个位置),这时身体接触发生了,将是阻挡犯规。如果防守队员进入到一个合法的位置,进攻队员冲撞防守队员,将是进攻犯规。在上面两种情况中,如果身体接触很轻微,则双方都没有犯规

其实规则已经制定的比较详细了,但是在具体的比赛里,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规则的执行上还是常常会有着许多的争议。在执行判罚的时候,认真地观察球员的技术动作当然是首要的,有时候吹罚会比较容易,但一些时候对于两者的权衡并非是那么容易的。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注意一些地方可能会让吹罚明智一些。首先,不能总是抱有进攻有利的原则,对进攻球员有太多的庇护,其实有时候防守球员已经较好的站住位置,即使脚下有些许的移动,只要不太明显,还是可以吹罚进攻犯规的。想想已经努力在防守了,而且被撞在地板上滑行好几米,结果还被吹犯规,叫谁也感觉冤啊。另外,应该仔细的去观察身体接触,看看是否是轻微的,有些防守球员轻轻碰一下直接在地板上漂个好几米,这球迷也看不下去啊,这一点对于那些长久以来的“影帝”级的球员是要格外注意的。

(二)走步和翻腕

走步定义:1、当持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何方向走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2、带球走或持球行进(在场地内)是持球队员一脚或双脚向任何一方向走动超出了限制

翻腕定义:运球时手心与地面的垂直超过90度统称为翻腕

这两个犯规动作在篮球初学者身上会比较多见,但是在正规的篮球比赛上也会时

有出现。可是长久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一些时候比赛上有些球员出现了

这两个比较明显的犯规动作却不会被吹罚。起初会觉得裁判不公,但后来想想,这也

是情有可原的。

以艾弗森和詹姆斯为例,这两个人可以说是翻腕和走步的典型代表人物。但是许

多时候却不会被吹罚犯规。就翻腕而言,当运球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有点感觉就是有

时翻腕似乎都正常的了,如果对一次相当精彩的运球单打过人之后,裁判却吹个翻腕,我想他是无聊了,等待他的将是球迷毫不怜惜的嘘声。而如果在一次抢断单枪匹马快

攻走几步然后一个大力灌篮,如果被吹走步,想必结果也是一样的。那么要什么时候

吹罚呢?我的感觉就是看球员是不是通过这个获利了,比如说他不翻腕就过不了人,

不走步球就打不进,那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行,是必须吹罚犯规了。

(三)技术犯规

定义: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

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这就是常常说的T。

吹罚技术犯规是显示裁判权威和威严最为有力的方式,这个在比赛中比较火爆的

场面上是常常见到的。当球员对裁判或对方球员有着什么挑衅或者不适当的行为时,

这个是需要吹罚的,以捍卫裁判的尊严。虽说这个权利掌握在裁判手上,但该什么时

候去行使这个权利也是需要好好权衡的。对于这点,我认为有几点需要好好把握的。

首先,应该尊重球员对于情绪合理的宣泄,既然是竞技比赛,没人会不计较输赢的,

既然这样,球员在比赛过程中必然会有着自己的情绪,甚至可以说,在优秀的球员身上,尤其如此,比如麦迪,比如科比…如果球员因为一次进攻不顺或者防守不佳有所

较为合理的发泄,这是需要理解的,毕竟球员不是木头,如果让他们毫无情绪的去打球,那么比赛的激烈程度和精彩程度必然也是会下降的。其次,不能明星哨太严重,

尤其是对于奥林匹亚球场上,大家为的是祖国的荣誉,没人管你是多大的名气,在有

关到荣誉的时候,判罚的公正性是尤其重要的,这个与其他的名声和商业都无关。挺

重要的一点,一旦场上局面激烈到较难控制,必须果断的吹罚,必要的时候果断吹罚

两次T,决不能让事情发展的不可控制的地步!

以上皆为作为一个球迷的个人观点,,肯定会有许多不当之处,不当的地方还望

老师谅解和指正。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211班 学号:2012120168 姓名:张哲 汽车是指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虽然,长久以来学术各界对“谁是第一位汽车发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论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绝大部份学者皆将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视为第一位发明者。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产平价汽车,是使汽车得以普及化的人。 汽车的分类方式并无定论,若依使用性质区分,一般分为客车、货车(或称卡车)、客货两用车(或称厢形车)及特种车。若依所用燃料分类,则分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氢气车、油电混和车及天然气车等。 一、发动机 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的种类划分有很多方法: 1.按活塞运动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 2.根据所用燃料种类,活塞式内燃机主要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分别称作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称作气体燃料发动机。 3.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内燃机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以水或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作水冷式内燃机,而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则称作风冷式内燃机。 4.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还按其在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往复运动的行程数进行分类。活塞式内燃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便对外作功一次,不断地完成工作循环,才使热能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四个行程的内燃机称作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而活塞往复两个行程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则称作二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5.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6.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7.按进气状态不同,活塞式内燃机还可分为增压和非增压两类。若进气是在接近大气状态下进行的,则为非增压内燃机或自然吸气式内燃机;若利用增压器将进气压力增高,进气密度增大,则为增压内燃机。增压可以提高内燃机功率。 目前,应用最广、数量最多的汽车发动机为水冷、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其中汽油机用于轿车和轻型客、货车上,而大客车和中、重型货车发动机多为柴油机。少数轿车和轻型客、货车发动机也有用柴油机的。以风冷或二冲程活塞式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为数不多。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就不再有以二冲程活塞式内燃机为动力的轿车了。 发动机新技术有涡轮增压技术、机械增压技术、燃油直喷技术、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可变排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沈阳故宫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沈阳故宫 学院:中认新能源技术学院姓名:徐守秋 学号:71551P19

摘要: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又增建。占地4.6万平方米。整个建筑楼阁耸立,殿宇巍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融汇了汉、满、蒙古三个民族的特色,为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建国后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文主要介绍了沈阳故宫的建筑体特征,管理和保护,并针对一些遗产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提示和建议,以促进遗产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沈阳故宫;世界遗产;特征;管理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前言: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一、沈阳故宫的特征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

观顾云雷老师《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课有感

观顾云雷老师《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课有感 上海中学刘庆刚《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一课,顾云雷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体现了新史学的理念 整个授课过程中,顾云雷老师运用了大量的地图,强调地理环境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这既叩合了这一课的主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又充分体现了法国年鉴学派中“长时段”因素对历史的影响,运用了新史学的理念。如在引入课堂教学以后,顾云雷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了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在分析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了伊斯兰教的形成背景,明白了伊斯兰教为什么以星月为标志等历史知识。同时,对地理环境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了西亚地处东西方交界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是阿拉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以《天方夜谈》一书为例,通过一张地图,使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了为什么作为阿拉伯文学代表的《天方夜谈》一书中融入了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埃及文化等诸多地区的文化因素,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以点带面地解释了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成因。 二、在具体生动的历史情节中实现历史知识和道德教育的交融 具体、生动、形象是历史课的特点之一,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情节进行历史教育是历史课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认知能力有限,对史学理论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运用生动的历史情节就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佳。在本课中,顾云雷老师运用了多个历史情节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如在介绍穆罕默德本人的经历时,讲述了他如何巧妙地解决重新安放陨石的故事,既向学生展示了穆罕默德的智慧、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协调各方关系等历史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社会教育,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作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对学生以后迈入社会、顺利成长产生一定影响。 三、问题的设计具有很好的思辨性,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感悟 师生互动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互动效果的显著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在本课中,顾云雷老师精心设计的几个问题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在讲述穆罕默德解决重新安放陨石的情节时,教师先讲以众多的矛盾作为铺垫,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穆罕默德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讲述穆罕默德进攻麦加时,教师又提问“穆罕默德为什么没有毁掉克尔白神庙?”。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并非能轻而易举地回答,而是需要动脑思考抑或通过讨论才能得出结论,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既习得了相应的知识,又融入了关于和谐社会、待人宽容等德育的内容,一举多得。 四、以古鉴今,体现史学的功能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文化 《汽车艺术的历史及其欣赏》 教学部:机电信息工程教学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1212180122 学生姓名:杨旻峰 指导老师:夏志华 2014年11月20日

摘要: 简述了汽车艺术的形成,论述了汽车自身造型艺术和汽车标志、吉祥物的艺术表现元素和美学特征,以及车身彩绘艺术与车身广告艺术的特征与效果,阐 明了汽车与艺术相结合的历史渊源与互相作用,以及人们对汽车艺术的欣赏。 关键词: 汽车;文化;艺术;欣赏 引言: 汽车是工业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跨越,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反映着社 会的变迁。一百多年前,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被它越带越快,它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改变。汽车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百余年来,汽车满 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积累和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被赋予了更多的文 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除此之外,汽车还在另一个层面影响着 我们,那就是艺术领域。虽然外壳的金属光泽和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汽车显得死 板生硬,缺乏着艺术的美感,但是这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机器还是无意间闯入了 文艺圈,掀起了一波狂澜。 1、汽车是艺术的重要桥梁 艺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同时也是不 分阶层的,任何人都可以欣赏艺术,体会艺术。一个好的艺术应该有一个引起 大家共鸣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汽车品牌通过艺术,可以更好地赋予我们产品生 命力,也就是说给一个机械的东西更多一些灵性。就像美食和服装一样,汽车 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当美食有了不同的文化,服装有了自己的潮 流时,汽车是否也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影响?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汽车的确 做到了这一点,这个产业制造出的文化衍生品已经钻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所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无法被忽略的。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结构认识与未来汽车构想 汽车,从当初那个被人嘲笑,能让马车轻易超越的四轮怪物,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已衍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各类品牌。在汽车的世界里,各个品牌使用着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示着各自的风貌,在一个个战场上进行着残酷的竞争。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如大众,丰田凭借着历史条件,靠着各自背后的强大后盾走出了一天平民车的坦途。而又有那么一部分先行者,如宾利、劳斯莱斯等,他们在历史上都有过许多次登上汽车王国宝座的机会,但他们都没有走上产量生产的道路,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永远追求着最高的品质与皇族般的地位。追求卓越,舍我其谁。汽车的发明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汽车设计也自然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而工业设计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因为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传达技术的物化美,也体现商品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汽车文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汽车本身做折射出的设计理念,其中所包含的设计元素实际上就是元素。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汽车,因为文化元素的不一样,其设计的结果便不一样,当这些元素熔铸到汽车上,就形成了特有的汽车文化。 汽车结构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车身、电气设备。简单的单杠发动机结构可分为:进气门,排气门,气缸,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机油管。而发动机又是通过气缸点火压缩做工来驱动齿轮来工作的。这叫做活塞运动,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旋转活塞式的优点是:高转速功率大,重量轻,油门反应快,而内燃机又分为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四冲程发动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包括了四个冲程,分别是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排气行程。而柴油机常见的是二冲程柴油机。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包括两大结构:曲柄连杆结构,配气机构。五大结构:供给系,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启动系。气缸的内部构造又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推杆,挺柱,正时齿轮,连杆,活塞,曲轴,飞轮。然后我们再来说:汽车底盘的组成,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的部件。汽车底盘由传动系,驾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成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须的牵引力、车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变化等功能。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等部分。汽车行驶系的作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能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互相转换。转向系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转动机构等部分。制动系是汽车装设的全部制动和减速系统的总称,其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或使已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制动系包括: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现代汽车制动系中还装设了制动防抱死装置。 自从汽车问世以来,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百余年来,汽车载着人类进入新的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的同时,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的形态由最初的马车到箱型车,由甲壳虫到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到楔形汽车,再到子弹头汽车的演变,每一处都体现出人类的智慧。由现在到未来,汽车的形态必然会经历翻天覆地变化。随着国民人数的增长,汽车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会给汽车交通带来巨大的麻烦。从现在的城市交通方面来看,时常出现交通堵塞,堵车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此看来,未来的城市交通必然会有很头疼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问题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世界文化遗产 结课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 结课论文 中华文明的璀璨时刻 专业:电气及其自动化 班级:08电气二班 学号:0828010070

姓名:赵瀚 关键词:西安,黄山,龙门石窟,保护,管理,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说明了古城西安的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总结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提出这些文化遗产在今后的管理方面和工作方向西安,坐落在关中平原,周边环绕着泾、渭、灞、沣等八条河流,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西安地区山环水抱、风景如画,历朝皇帝曾十三次定都于此。故而,西安遗下了无数稀世奇珍,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一对古城的考察 西安,坐落在关中平原,周边环绕着泾、渭、灞、沣等八条河流,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西安地区山环水抱、风景如画,历朝皇帝曾十三次定都于此。故而,西安遗下了无数稀世奇珍,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距今有2000余年,其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是当今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已发掘了三个呈"品"字形俑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藏与真人真马大小差不多的陶俑约8000件,战车百余乘,以及数万件实用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于1979年10月建成展厅;二号坑于1976年春发现,于1994年10月建成展厅并对外开放;三号坑于1989年秋建成展厅。 (二)唐华清池 唐华清池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唐皇家园林,建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饮誉中外的游览胜地,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有:锺灵毓秀的骊山风光,流芳万年的天然温泉,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及其烽火台旧址,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旧址。 (三)东汉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距西安百余公里。是我国境内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始建于东汉。原寺规模很大,寺内占地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授课教师:杨文刚 学分: 2 学时: 52 编写日期: 2016.5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学习目标 2.1能力目标:? (1)具备设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2.2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2.3态度目标 (1)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2)养成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设计思想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古城保护 学院:微电子学院 姓名:徐祥翔 学号:31314D37

中国古城遗产保护 以平遥古城为例 摘要:中国历史之悠久,自然与人工遗产之珍奇,文化积淀之深厚,民族生命之诡秘,不得不称之为天下之一绝。它们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近年来,中国陆续申办成功了许多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豪的,尤其是一些极其珍贵的古建筑令人叹为观止。但目前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与生俱来不可调和的,一方面旅游开发必定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遗产破坏,这样又给遗产保护凭空增添了些难度,另一方面,不搞旅游,不开发旅游资源,一味的通过拨款来对遗产进行保护,这是不现实的,代价是不可小视的,所以还得发展旅游,开发旅游资源,或许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只有“狼狈为奸”才能调和它们之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为我国遗产之丰富而感到自豪,一方面又担心这些遗产不会随着时间之大流而逐渐消失,现在的旅游开发之不合理日趋恶化,这肯定会阻碍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因此,我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加大遗产保护力度,切实加强完善旅游市场管理机制,打造出有影响、有品位的遗产旅游盛宴,从而缓和乃至消除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间的间日矛盾。 关键词:古城旅游发展遗产保护现状矛盾办法 一、为什么要进行遗产保护? 为什么要进行遗产保护?因为中国历史之悠久,自然与人工遗产之珍奇,文化积淀之深厚,民族生命之诡秘,不得不称之为天下之一绝。它们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这些遗产,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豪的,尤其是一些极其珍贵的古建筑令人叹为观止。一方面遗产能彰显一个国家的创造和智慧,气质和灵魂;另

选修课之汽车文化思考题

汽车文化II思考题 1、分别说出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日本工业标准、我国国家标准GB/T3730.1-88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和定义车辆类型》中对汽车的定义是什么?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由本身动力驱动(不包含人力、畜力和风力),装有驾驶操作装置的,能在固定轨道以外的道路或地域上运送客货或牵引其它车辆的车辆日本工业标准:自身装有发动机和操纵装置,不依靠固定轨道和架线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我国国家标准GB/T3730.1-88:由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 个或4 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 2、汽车文化的定义?汽车文化主要包括哪些等方面? 汽车文化是在汽车发明和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汽车文化包括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等多个方面。 3、汽车构造分为哪几部分组成?(4 部分) 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 4、汽车型号EQ1092 的含义是什么? EQ1092 代表东风汽车公司生产的载货汽车,厂定总质量为9 吨,第三代产品 5、汽车的使用性能指哪几个方面?汽车的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哪几个? 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汽车的形式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汽车的通过性、汽车的安全性、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2)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最大爬坡能力 6、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是谁?(2 位)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 7、中国第一轿车品牌叫什么?谁是中国汽车工业之父? 东风CA71 型轿车中国汽车之父:饶斌 8.列举出汽车的公害(至少6 个方面)。列举出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至少4 个方面)。 公害:尾气排污、噪声危害、电磁波干扰、交通事故、石油资源紧缺、交通阻塞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碳氧化合物、烟尘微粒

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

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 杨格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00 摘要:文化是世界人民特定价值观的集合体,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可以采用包容性标准进行评价。某一种文化的开放程度与保守程度也决定了对于其他文化的取舍程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关于它的评价和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将从开放性和保守性两个相对视角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展开探究。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开放性;保守性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1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1.1 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国”,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1.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高潮,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2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汽车文化》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一、结构 1、题目。 结合教材写一篇关于汽车地位的论文,题目自拟。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摘要以1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字数不少于5000字。 4、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二: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摘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7)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8)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9)参考文献: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3、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4、页边距:(上)20mm,(下)15mm,(左)25mm,(右)20mm。 上交论文时间本学期第11周周五,统一拷贝到各班班长处,未交论文者,本课程不及格。

汽车文化之奔驰历史与中国发展论文

汽车文化之奔驰历史与在中国发展史论文 关键词:汽车文化,奔驰,发展历史,中国市场 摘要:

公司名称 梅赛德斯-奔驰 外文名称 Mercedes-Benz 总部地点 德国斯图加特 成立时间 1883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1890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1926年,奔驰与戴姆勒正式合并。 经营围 豪华轿车、客车、卡车、跑车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公司口号 Das Beste Oder Nichts.(惟有最好) 创始人 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 母公司 戴姆勒(Daimler AG) 主要车系 A、B、C、E、S、G级,GLC、SLK级 国事业部 奔驰、奔驰 正文: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德国汽车品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术水平、过硬的质量标准、推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在国际上,该品牌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Mercedes),而中国地称其为“奔驰”(因此,又有梅赛德斯-奔驰一说),译为“宾士”,译为“平治”。 自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车公司(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向其客户献上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梅赛德斯(Mercedes)为品牌的轿车开始,奔驰汽车就成为汽车工业的楷模。其品牌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品牌标志之一,100多年来,奔驰品牌一直是汽车技术创新的先驱者。

1886年1月29日,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随后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汽车诞生日。一百多年过去了,奔驰汽车早已度过了它的百岁寿辰,而在这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曾涌现出很多的汽车厂家,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悠悠百年岁月,也只有奔驰、标致、福特、别克和斯柯达五家车厂经历岁月洗礼而存活下来[4]。 1885和1886年,卡尔·本茨(全名为Karl Friedrich Benz,中文名卡尔·弗里德里希·奔驰,简称卡尔·奔驰。由于品牌名中有“奔驰”二字,且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官网采用“卡尔·奔驰”的译名,故现多将其译为“卡尔·本茨”)与戈特利布·戴姆勒制造出了各自的第一辆汽车。1883年卡尔·奔驰先起炉灶,在曼海姆(Mannheim)建立了奔驰汽车公司。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于1909年为三叉星标志申请专利权,但奔驰则属于一个圆形徽章。戈特利布·戴姆勒的标志来源于戴姆勒给他妻子的信,他认为他画在家里房子上的这颗星会为他带来好运,这颗三叉星还象征着奔驰汽车公司向海陆空三个方向发展。1909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先生为了纪念他的车大批量生产,将三叉星的齿轮图案改为月桂枝,以示胜利。而标志的“梅赛德斯”则取自其在奥地利的汽车经销商埃米尔·耶利克(Emil Jellinek)美丽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在西班牙语中有幸运的含义,可惜这位美女于40岁死于不幸的婚姻,以她命名的做法却不胫而走。 1909年6月,戴姆勒汽车公司申请登记了“三叉星”作为轿车的标志,象征着陆上、水上和空中的机械化。1916年在它的四周加上了一个圆圈,圆的上方镶嵌了四个小星,下面有Mercedes(梅赛德斯)字样。 奔驰的标志最初是Benz外加月桂枝环绕。1926年,戴姆勒与奔驰合并,星形的标志与奔驰的月桂枝终于合二为一,下有Mercedes-Benz字样。后将月桂枝改成圆环,并去掉了Mercedes-Benz的字样。随着这两家历史悠久地汽车生产商的合并,厂方再次为商标申请专利权。此圆环中的星形标志演变成今天的图案,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商标之一。 让三叉星徽在全球闪耀,是梅赛德斯-奔驰一百多年来的梦想,更是其永不放弃的追求。 历经百年的发展,梅赛德斯这一名称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创新性汽车品牌的代名词。自从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车的首辆梅赛德斯汽车问世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汽车企业之一戴姆勒股份公司。今天戴姆勒股份公司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质量上乘的高档汽车品牌。这一品牌承载着其非凡的技术实力,上乘的质量标准和大胆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的汽车传奇。 在全世界梅赛德斯-奔驰这一品牌拥有近数百万名忠实顾客,他们拥有着上千万台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这些人不愿驾驶任何其它品牌的汽车是因为他们对梅赛德斯-奔驰的传奇

颐和园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摘要: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皇家园林无疑是集大成之作,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之美、规划设计之精无愧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杰作和世界著名园林的瑰宝。 关键词: 皇家园林谐趣园长廊耕织图 一、公园简介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内。用昆明湖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构思巧妙,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堪称罕见。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二、设计初稿 过去皇家所建造的东西,施工前必须先设计图样,而这种图样必须是平面而立体效果的,有基本的透视和明暗,看上去能一目了然,而负责设计描绘的人又必须是一流的宫廷画师,然后再制作“烫样”核算等。这张“设计图”,是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三、传说故事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清乾隆十五年,初建清漪园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

汽车文化论文

立体车库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雷雨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号:xxxxx 402160)

摘要:简述立体车库的发展史,以及现在立体车库的发展趋势,即立体车库发展未来,也浅谈立体车库的发展障碍。 序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汽车的增多,停车位缺乏、停车拥挤困难的问题开始出现。立体车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在我国立体车库是一个集机电一体化、仓储物流、车辆诱导、物业管理等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它是为了解决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停车难"而出现的。 正文: 一、立体车库的发展历史 立体车库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汽车工业发展繁荣的历史。世界第一辆汽油汽车出现在欧洲,它是欧洲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晶。随后,汽车工业经历三次大的变革,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一次变革出现在1914年,当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第三次变革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 立体车库的出现是在第二次汽车工业变革之后。随着欧洲汽车工业的空前繁荣和发展,欧洲出现了最早的立体车库。欧洲立体车库的出现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对照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随着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之后立体车库在日本开始发展。至今立体车库在日本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一时期,韩国和台湾也出现了立体车库。韩国和台湾立体车库出现晚于日本,亦有近40年历史。仓储式立体车库技术最早出现于欧洲。日本立体车库的技术来源于欧洲。日本上一个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国家成功经验的民族。由于日本地域狭小,塔式立体车库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21世纪进入飞速发展时代。我国立体车库行业相对于欧洲、日本、韩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从第一台设备诞生到现在,只有近20年历史。在这20年中,前期发展缓慢,直到1996年,全国机械式立体车库停车设备每年的销售、安装量不足1000个泊位。 二、立体车库的必要性 1、中国当前汽车现状与发展 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3m2,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近1/3。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仅为50.58%,住宅容积率更是低至33%。截至2016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8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655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0876万辆,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同时,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110辆,与美国的550辆/千人。随着中国经济和购买力的日益壮大,从潜在需求角度来讲,可以断言:中国将是世界上大的立体车库需求市场。从供给角度来讲,中国作为大的立体车库需求市场,其需求量直接刺激了商家的技术革新及发展,生产力迅速提升,加上本土化优势,也可以与国外寡头垄断企业各自占据一方市场。但无论从中国还是世界过去几年的汽车产量与相应的立体车库增加量都可以看出,汽车泊位需求远远大于立体车库泊位供给。即便是在如此大的市场潜力诱惑下,因为机械立体车库不是高收益、快回报的投资项目,加之没有硬性的政策扶持,所以,其生产力水平仍落后于汽车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立体车库供方市场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随着发展中国家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性能与知名品牌差异逐渐缩小,未来全球立体车库产品市场必将出现多极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车库”是大中城市的热门话题,国家经贸委将“城市立体车库”列为“近期行业技术发展重点”,随着家用汽车的不断增加,公共场所及社区内存车矛盾、车挤绿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之时

关于汽车文化的论文

关于汽车文化的论文 (赛车运动) 姓名:诸云霞 班级:10电子332 学号:1033323215 从小时候开始就觉得赛车运动是一项非 常刺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在学习汽车文化这门课时,我一直抱着新奇的心来学习,我了解了一些汽车的发展史、汽车是如何制造的、了解了许多国际汽车知名品牌、、、、、、关于赛车运动,在学习之前,我基本上一点也不了解,只是知道F1赛车,知道赛车界的神话——舒马赫、、、、、、通过学习,现在的我知道了更多。 赛车运动起源距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最早的赛车比赛是在城市间的公路上进行的。许多车手因为公路比赛极大的危险性而丧生,于是专业比赛赛道应运而生。第一

场赛车比赛于1887年4月20日在巴黎举行。 赛车运动分为两大类,场地赛车和非场地赛车。 场地赛车顾名思义,就是指赛车在规定的封闭场地中进行比赛。它又可分为漂移赛、方程式赛、轿车赛、运动汽车赛、GT 耐力赛、短道拉力赛、场地越野赛、直线竞速赛等。 非场地赛车基本上的比赛场地不是封闭的,主要分拉力赛、越野赛及登山赛、沙滩赛、泥地赛等等。 方程式赛中又包含了一级方程式、三级方程式等。 场地赛车就是指赛车在规定的封闭场地中进行比赛。它又可分为方程式赛、轿车赛、运动汽车赛、短道拉力赛、直线竞速赛等。非场地赛车基本上的比赛场地不是封闭的,主要分拉力赛、越野赛及登山赛等等。 方程式赛车是汽车场地比赛的一种。赛车必须依照国际汽车联合会制定颁发的车

辆技术规则规定的程式制造,包括车体结构、长度和宽度、最低重量、发动机工作容积、汽缸数量、油箱容量、电子设备、轮胎的距离和大小等。 各级方程式赛车的制造程式不同。属于方程式汽车比赛的项目有:F1、F-3000、F-3、亚洲方程式、无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诺方程式、卡丁车方程式等。 一级方程式赛车(F1/Formula 1) 格兰披治一级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简称:F1)大奖赛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费用最昂贵、技术最高的比赛,也是方程式汽车赛中最高级别的比赛。世界上首次举行赛车场上的赛车是1900年在法国的默伦。现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于1950年在英国银石赛车场开始的, 现在每年举行18场比赛,04年中国上海参加了,由国际汽车联合会安排比赛。 FIA要求F1赛车采用排量为3L、12缸以下、不加增压器的自然吸气式发动机。F1赛车的底盘采用碳化纤维为制造,重量很轻,很坚固。与普通的汽车相比,F1赛车有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宝马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宝马的精神及内涵 ——自由主义 学号13712144 班级汽运131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系部汽车技术学院

摘要: 宝马从来都不应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蓝白螺旋浆象征着一种哈耶克式的新自由主义的精神,一种不求最富只做最好的专业信念,一种抛弃虚伪体验真我的生活态度,一种农民的儿子通过勤劳智慧自力更生最终改变生活的理想寄托,而这也正是宝马精神真正的含义。 关键词: 激情.乐趣.驾驭.态度 宝马是德国一家跨国豪华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总部位于巴伐利亚的慕尼黑,是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之一,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列。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 宝马的蓝白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这正是公司早期历史的写照。但是现任的宝马总裁却更正说,人们总以为蓝白标志是螺旋桨,其实应该是,宝马的总部在慕尼黑,德国的巴伐利亚州,而巴伐利亚州的州旗是蓝白相间的,宝马的名字又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宝马就代表了巴伐利亚,代表了德国最精湛的发动机技术。 宝马是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的意思,标志的色彩和组合来自宝马所在地巴伐利亚州的州徽(在前面宝马标志的旁边)。宝马汽车公司是以生产航空发动机开始创业的,因此很多人以为标志代表旋转的螺旋桨,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蓝白标记对称图形的意义非常简单,蓝白相间的图案是公司所在地巴伐利亚州的州徽,用来提醒宝马来自巴伐利亚州的纯正血统。宝马标志中间的蓝白相间图案,代表蓝天,白云和旋转不停的螺旋浆,喻示宝马公司渊源悠久的历史,象征该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一贯宗旨和目标。和奔驰汽车公司一样,宝马汽车公司以汽车的高质量、高性能和高技术为追求目标,汽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