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课程设计

水泥厂--课程设计
水泥厂--课程设计

@

目录

摘要 (2)

绪论 (3)

1.工艺设计的要求、任务和原则 (4)

设计要求 (4)

设计任务 (4)

设计原则 (4)

2. 配料计算 (6)

[

确保熟料率值的组成 (6)

率值的定义 (6)

率值的确定 (6)

原始数据 (7)

原料及煤灰的化学成分 (7)

烟煤.无烟煤工业分析 (7)

原燃材料资源 (7)

配料计算 (8)

{

熟料热耗的确定 (8)

计算粉煤灰掺入量 (8)

用计算机计算干生料的配合比 (8)

石膏掺量 (9)

概述 (9)

确定石膏的含量 (10)

混合材的掺量 (10)

混合材概述 (10)

混合材的掺量 (11)

3. 物料平衡计算 (12)

消耗定额的计算 (12)

烧成系统的生产能力计算 (12)

工厂的生产能力计算 (12)

原燃料消耗定额的计算 (12)

物料平衡表 (14)

4. 粉磨流程的选择 (15)

)

5. 设备选型 (16)

水泥磨的选型 (16)

选粉设备的选型 (16)

辊压机的选型 (18)

除尘系统 (19)

除尘设施 (19)

除尘系统的计算 (19)

参考文献与附录 (21)

-

致谢 (22)

摘要

水泥熟料的粉磨是水泥生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水泥成品的质量起关键的影响。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保证水泥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降低电力消耗,减少污染等。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日产2500吨熟料的水泥粉磨系统。在设备选用上,尽量选用国内设备以便维修保养方便。设计的内容具体为:

1.配料计算

2.物料平衡

3.主机选型

4.设计车间的工艺布局

在水泥粉磨环节,采用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该粉磨系统系将物料先经辊压机辊压后送入后续球磨机粉磨成成品。该系统目前运用技术已日趋成熟,具有节能高效等特点,为大多数大型水泥厂家所接受。

关键词:配料平衡选型设计产量

绪论

设计的过程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找工具书和网络资料,再结合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运用计算机和手工绘图,来设计计算好的水泥粉磨车间。设计中,应总和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设计中还能培养我们学生掌握绘图、计算、研究等科学设计方法,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绘图的动手能力,也能锻炼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应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我们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设计中,应能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与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

该课程设计是学完专业课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次深刻的链接,考察了我们独立设计,计算,绘图和分析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我们查阅各种设计手册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我们了解了水泥粉磨车间设计的一般步骤,需要用到的一些结构都需要我们认真查阅后绘制到图纸上,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学会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本人设计的水泥粉磨车间,采用的是辊压机预粉磨技术,先将大块的熟料预先粉磨。这样既减缓了磨机的工作压力,减少磨机的磨损,又提高了产量,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粉尘污染。粉磨机的选择也是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技术的磨机,避免多次检修,也能提高粉磨效率。

1.工艺设计的要求、任务和原则

设计要求

本设计立足国内市场,产品达到国家标准。在本车间设计中,大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全线生产自动化,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在设备选用上,尽量选用国内设备以便维修保养方便。

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日产熟料2500吨熟料的水泥粉磨车间。石膏和混合材的掺量通过计算确定,进而确定水泥的产量。石膏的要求为:GB/T 5483《石膏和硬石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是:

(1)附着水:产品附着水不得超过4%(m/m)。

(2)块度尺寸:产品的块度不大于400mm。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要求自己有根据地选择所有需要的生产设备,不仅要满足生产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指标,还要经济合算,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要尽量小。

设计原则

⑴根据配料计算的产品品种、质量、规模进行设计。

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规模往往有一定的范围,设计规模在该范围之内或略超出该范围,都认为是合适的;但如限于设备选型,设计达到的规模略低于该范围,则说明原因,取得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继续设计。

辊压机、水泥磨磨等主机的产量,除了参考设备说明书和经验公式计算外,还应根据国内同类型主机的生产数据并参考国内外近似规格的主机产品进行标定。在工厂建成后的较短时期内,主机应能达到标定的产量,同时标定的主机产量应符合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转的要求。既要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但又不能过分追求强化操作。

⑵主要设备的能力应与工厂规模相适应

大型工厂应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大型设备,否则将造成工艺线过多的现象。在现代大中型水泥厂的设计中,一般只采用一条或两条由大型设备组成的工艺线。

⑶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在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时,应尽量考虑节省能源,采用国内外较成熟的先进经

验和先进技术。在水泥粉磨系统采用辊压、机球磨、高效选粉机(如O—SEPA选粉机等)的混合粉磨系统。

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必须经过生产实践鉴定合格后,才可应用于新建厂的设计中。

在进行具体设备的选型时,应注意下列一些问题:尽量选用结构新、体型小、质量轻、效率高、消耗省且操作可靠维修方便、供应有保证或能自行加工制造的设备。各种附属设备的型号、规格应尽量统一,以便于生产管理和减少配、备件的种类。

⑷注意考虑工厂建成后生产挖潜的可能和留有工厂发展余地

设备能力应能切实满足生产要求并留有余地,此外应结合设计的国内外未来时期水泥需求情况的预测,以及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考虑在设计中是否需要或应留有多大的扩建余地。

⑸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

机械化水平应与工厂规模和装备水平相适应,特别是连续生产过程中大宗物料的装、运、卸,必须实现机械化。重大设备的检修、起重以及需要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场合,也应尽可能实现机械化。

生产控制自动化,具有反应灵敏控制及时调整精确的特点,是保证现代化连续性大生产安全稳定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⑹重视消音除尘,满足环保要求

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工业卫生等方面的规定。今后,由于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以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延长设备生产寿命。

⑺学科之间的搭配

工厂设计是各专业共同完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工业设计与其它专业的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工艺布置和其土建的关系更密切。生产设备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因此,工艺人员只有与其他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研究,才能产生交好的方案。

2. 配料计算

确保熟料率值的组成

2.1.1 率值的定义

我国目前硅酸盐水泥熟料采用饱和比(KH)、硅率(S)、铝率(P)三个率值控制熟

料质量。KH表示熟料中SiO

2被CaO饱和成C

3

S的程度,KH值高,硅酸盐矿物多,溶剂

矿物少,熟料中C

3

S含量越高,强度越高;S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值,S高,煅烧时液相量减少,出现飞砂料的可能性增大,增加煅烧难度;P表示熟料中溶

剂矿物C

3A和C

4

AF的比值,P高,液相黏度大,难烧,但明显提高了熟料的三天强度和

扩大了烧成范围,P低时黏度较小,对形成C

3

S有利,但烧成范围窄,不利于窑的操作。

2.1.2 率值的确定

为了获得较高的熟料强度,良好的物料易烧性以及控制生产,选择适宜的熟料三率值是非常必要的。本次设计为一台窑外分解窑,在生产工艺上要求煅烧高饱和比高硅率的生料,这样能提高熟料的质量并能减少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的堵塞和回转窑烧成带的结圈。生产号硅酸盐水泥熟料。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生工艺,水泥熟料率值大致为:KH=~,SM=~,IM=~。故根据生产实践和设计工艺条件确定熟料的率值:KH= ± SM=± IM=±。

表2-1国内外预分解窑熟料率值、矿物组成范围

原始数据

2.2.1 原料及煤灰的化学成分

表2-2原料及煤灰的化学成分

2.2.2.烟煤.无烟煤工业分析

2.2.

3.原燃材料资源

配料计算

2.3.1 熟料热耗的确定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煅烧技术的不断提高,熟料的热耗不断降低,单位熟料热耗依国内新型干法厂现状,熟料热耗取3200KJ/kg熟料。

2.3.2 计算粉煤灰掺入量

利用下列公式DW

y

y Q R

qA S 100 ,带入数据,计算得,s=。 式中: S ——煤灰掺入量,以熟料百分数表示(100%)

y

DW

Q ——煤的应用基低热值(kJ/kg 煤) y A ——煤的应用基灰分含量(%)

q ——熟料烧成热耗(kJ/kg 熟料)

R ——煤灰沉落度(%),当窑后有电收尘且窑灰入窑时取100%

2.3.3 用计算机计算干生料的配合比

⑴ 为了获得较高的熟料强度,良好的物料易烧性以及易于控制生产,选择适宜的三率值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其牵涉到非线性方程的求解,用手工计算需反复试凑,难以达到结果最优,而各种简化计算方法不容易掌握,采用办公软件EXCEL 做配料计算,可直接通过表哥计算求解,几秒钟就可算得最优解,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见表2-5:

⑵ 依据煤灰掺入量计算公式得到S,进而得到灼烧生料配合比,如表2-6所示。

⑶依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到KH值,S率,P率,如表2-7所示。

⑷各原料含水量:

石灰石1%,砂岩2%,铁粉15%,粉煤灰%,因此,各湿物料的百分比为:

石膏掺量

2.4.1 概述

传统的硅酸盐水泥材料固有的韧性差、水化热高、抗冻、抗渗、抗腐蚀性差等缺点,愈来愈不适应混凝土发展的需要。

石膏作为水泥的缓凝剂,用于调节水泥似的凝结时间,也可以增加水泥的强度,特别对矿渣水泥作用更明显。石膏也可作矿化剂用于熟料煅烧,对提高熟料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效果。石膏的质量控制,应该进厂一批,取样化验一次。一般情况下,

测定石膏中的SO

3含量就可以了。根据SO

3

的含量计算水泥中石膏的掺入量,如磨石

膏粒度不应大于30mm,一般应有20天的储存量,使用的石膏和硬石膏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

GB/T 5483《石膏和硬石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是:

(1)附着水:产品附着水不得超过4%(m/m)。

(2)块度尺寸:产品的块度不大于400mm。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3)分级:各类产品按其品位分级,并应符合表2-9的要求。

表2-9 各类产品的分级

2.4.2确定石膏的含量

取SO

3=,则需要的石膏=

%

40

8.2

=7,即石膏的掺入量为7%。

混合材的掺量

2. 5.1 混合材概述

为了增加水泥产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和调节水泥的某些性能,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在磨制水泥时,可以掺加数量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混合材料。

混合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凡是天然的或人工制成的矿物质材料,磨成细粉,加水后其本身不硬化,但与石灰加水调和胶泥状态,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继续在水中硬化,这类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或水硬化混合材料。

生产通过水泥时,国家标准规定的活性混合材料主要有以下三类:

(1)粒化高炉矿渣(GB/T203),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

(2)粉煤灰(GB/T 1596)。

(3)火山灰质混合材(GB/T 2847)。

非活性混合材料,又称填充性混合材,其活性指标不符合以上技术标准要求的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粒化高炉矿渣等及石灰石和砂岩。

2.5.2 混合材的掺量

国家标准规定生产矿渣水泥时,矿渣掺量为20%-70%,经反复计算研究决定本车间的矿渣掺量取45%。

3. 物料平衡计算

通过物料平衡可计算得到各种原料燃烧的需要量以及从原料进厂直至成品出厂,各工序所需处理的物料量,依据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确定工厂的物料运输量、工艺设备选型以及堆场储库等设施的规模,因此,物料平衡计算是主机平衡与储库平衡计算的基础

和依据。 消耗定额的计算

3.1.1 烧成系统的生产能力计算

选定的预分解窑尺寸为Φ4×60m,由工具书《水泥热工设备》查得D≤4m,ó=,得D T =D-2ó=

窑的台时产量 = = h

考虑到窑产量的提高,假设提高35%,则设计的台时产量为 =×=h。

窑的台数n= 116.59242500

?=(台),取n=1

熟料的小时产量:Q h ==h 熟料的日产量:Q h =24Q h =d

熟料的年产量:Q h =8760ηQ h =万t/y 3.1.2工厂的生产能力计算

水泥的小时产量G h = e -d -100p 100h )(-Q = 45

-4.5-1004)

-(100 116.59= h

水泥的日产量Gd=24G h =d 水泥的年产量Gy=8760ηG h =万t 3.1.3原燃料消耗定额的计算 ⑴ 1t 熟料的干生料理论消耗量

K 干 = I

-100S -100 = 35.75-100 3.15-100 = t 熟料

⑵ 考虑到煤灰的掺入,1t 熟料的干生料消耗定额

K 生 = 100P 100K 生干= 4

10051

.1100-? = t 熟料

⑶ 各种原料的消耗定额 K 石灰石 = K 生X 石灰石 =×%=t 熟料 K 原石灰石 =

1

100100

321.1-? = t 熟料

K

砂岩= K

X

砂岩

=×%=t熟料

K

原砂岩=

2

100

100

119

.0

-

?

=t熟料

K

粉煤灰=K

X

粉煤灰

= ×%=t熟料

K

原粉煤灰=

5.0

100

100

074

.0

-

?

= t熟料

K

铁粉 =K

X

铁粉

=×%=t熟料

K

原铁粉= K

× X

铁粉

= ×%=t熟料

K

原铁粉=

15

100

100

084

.0

-

?

= t熟料

⑷.干石膏消耗定额

K

d =

)(

d

100

e

d

100

d

100

P

-

-

-

=

)(

(5.1

100

45

7

100

7

100

-

-

-

?

= t熟料

⑸.干混合材的消耗定额

K

e =

)(

e

100

e

d

100

e

100

P

-

-

-

=

)(

(8.1

100

45

7

100

45

100

-

-

-

?

= t熟料

K

e

原 =

15

100

833

.0

100

-

?

= t熟料

⑹.烧成用干煤消耗定额

K

f =

f

DW

g100

Q

q

100

P

-

?

?

=

(2.1

100

16

.

23881

3200

100

-

?

= t熟料

K

f

=

71

.1

100

136

.0

100

-

?

= t熟料

物料平衡表

表3-1 物料平衡表

4. 粉磨流程的选择

水泥粉磨系统分为闭路和开路两种,由于闭路粉磨有利于水泥质量,且技术经济效果较好,因此闭路粉磨的钢球式磨机在水泥粉磨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同时立式磨也开始用于水泥粉磨,但由于水泥粉磨产品中微细颗粒含量较少影响水泥质量。辊压机、分级器等设备也运用于水泥粉磨系统中,辊压机加球磨机的圈流粉磨效率高、单位电耗低。本次设计水泥粉磨预采用带辊压机预粉碎的闭流粉磨系统。

图4-1 闭流粉磨系统

5. 设备选型

水泥磨的选型

确定粉磨车间的工作制度

⑴ 水泥粉磨车间采用三班制,每班工作9小时,每年工作300天。 ⑵ 根据车间运作班制和主机运转小时数,确定主机的年利用率:

8760k 321k k ??=

η = 8760

9

3300?? =

k

1

——每年工作日数,

k

2

——每日工作班数,

k

3

——每班主机运转小时数。

⑶主机要求小时产量:

G

H =

η

8760

y

G

=

0.925

8760

1650300

?

= t/h

⑷设备的选型:

选用φ×13m的水泥磨,该型号磨机技术性能见表5-1。

选粉设备的选型

闭路流程的干法生料磨,煤磨和水泥磨的分级设备采用选粉机,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式:通过式、离心式和高效选粉机。

本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选粉机,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高效选粉机主要有日本小野田工业公司的O-Sepa、丹麦史密斯公司的SEPAX和美国斯特蒂文公司SP测流式选粉机等。

采用高效选粉机可使磨机系统产量提高10-30%,本次设计采用O-Sepa选粉机,下面主要介绍O-Sepa选粉机的情况。

O-Sepa选粉机使目前广泛采用的选粉形式。该机主体是一个涡壳旋风筒,内设笼形转子,其外圈装一圈导向叶片,被选粉料从顶部喂入落到撒料盘上,靠离心力将物料抛撒。粗粉则受离心力作用而下落到下部选粉室,再经由下部吹入的三次风风选后,细分随风上升,而粗粉则落入锥形斗卸出。分级选粉有三股风:从磨内排出的气体为一次风(含尘),其它粉磨系统排出的气体为二次风(含尘),三次风(净)由下部吹入。一次风、二次风由上壳体两侧进风口引入机内,形成水平旋流分离场,将较细颗粒带入转子

内抛出,然后细粉由收尘器收集为成品。

O-Sepa 选粉机的主要优点:

⑴ 提高选粉效率,可达74%,使磨机产量增加大约22~24%、节能约8~20%。 ⑵ 成品粒径分布3~44μm 的细料所占的百分比较高,水泥颗粒组成合理,有利提高水泥强度。

⑶ 借助变速驱动装置,易于调节产品细度。

⑷ 体积小,质量轻,只需传统式选粉机的1/2或1/6空间。减少基建投资。 根据磨机标定产量135t/h ,对O-Sepa 选粉机进行选型:

N =

x

C G

601000 其中, N:按选分浓度计算的O-Sepa 选粉机的规格,m 3/min G :水泥磨标定的产量,t/h

C x :O-Sepa 选粉浓度,在~m 3,取C x =m 3

311000135

3000/min

600.75N m ?=

=? 21000(1)60a

G L N C +=

其中,N 2:按喂料浓度计算的O-Sepa 选粉机的规格,m 3/min L :O-Sepa 选粉机的循环符合 C a :最大喂料浓度,C a =m 3

321000135(1200%)

2700/min

60 2.5N m ??+=

=?

选用N3000 O-Sepa 选粉机,其规格性能如表5-2所示,

辊压机的选型

辊压机属于料床粉磨,其挤压粉磨技术使粉磨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因增产、节能效果显著备受水泥界关注,主要由磨辊、主机架、进料装置、传动、液压以及安全保护等装置组成。辊压机是由两个速度相同、辊面平整做相对转动的辊子组成的。物料由辊子上部喂入,随着两个辊子运转物体被钳入,并在高压下挤压成强度低充满裂纹的扁料片,料片大部分由细分组成。辊压机粉磨时要求高压、稳定、满料。

⑴ 确定辊压机的循环负荷为150%,即出辊压机的粗粉回料量与进水泥磨的细粉量之比为:1。则要求辊压机的小时处理量为:

(1)(1150%)135337.5/h G L G t h =+=+?=

G h :要求辊压机的小时处理量 G:标定的水泥磨产量,t/h L:辊压机的循环负荷 ⑵ 辊压机的确定

选用HFCG140-80辊压机,见表5-3

除尘系统 5.4.1 除尘设施

为了达到排放标准,且为了设备简单化,同时满足排放高效选粉机的高浓度的含尘气体,本次设计选用一级收尘系统,且选用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

5.4.2 除尘系统的计算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 ⑴ 进入袋式除尘器风量

进入选粉机的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的风量比按4:4:2计算,其中磨尾进选粉机的风为一次风,则选粉机的风量

350115

125288/0.4V Nm h =

=选粉机

考虑到抽风管漏风系数为,则进入收尘器的总风量为

327380273801.1 1.1125288178203/273273V V m h →++=?

=??=选粉机袋收尘选粉机

32341.1() 1.1(125288154712691547)142616/V V V V V Nm h

=+++=?+++=袋收尘选粉机

考虑到管道散热,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温度降至70℃,则进入袋式除尘器风量为

V 袋=142616×27370

273

+=179184m 3/h

⑵ 选粉机进入袋式除尘器的含尘浓度

i 选粉C = kg/m 3

333

27327370

0.833/0.810/810/27380273

i C kg m kg m g m +=?

===+选粉 ⑶ 斗式提升机、辊压机处收尘进入袋式除尘器的含尘浓度

33

27370

(252550)/126/273ii C g Nm g m +=++?

=

所以进入袋式除尘器的气体总含尘浓度为:

3

810126936/o ii i C C C g m =+=+=选粉

根据以上情况,选用气箱式脉冲袋式收尘器,其规格和性能如表5-4所示

⑷ 实际滤速

m10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总说明书

M10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总说明书 一、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且均通过某省计量测试所检定合格,试验室、标养室,温度、湿度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的选用 1、水泥:选用分宜海螺牌复合硅酸盐水泥,依据GB/T17671-1999、GB/T1346-2001及GB/T1345-1991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1999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表1 2、细骨料:选用金凤砂石厂河砂,依据JTJ058-2000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JTJ041-2000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表2 3、水:饮用水,符合JTJ041-2000规范砼用外加剂要求,其各项性能指标详见厂家产品说明书及外委试验报告。 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依据JGT98-2000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下册,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水泥砂浆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1、计算试配强度: f m,o=f2+δ=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水泥用量: Qc=1000*(fm,o-β)/(a* f ce)=1000*(9+/*=274 Kg 取水泥用量为 444Kg 3、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 m wo=280Kg/m3 4、计算水灰比: W/C=280/444= 5、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 采用砂的堆积密度1476 Kg/m3 6、计算每立方米水泥砂浆用量: Qc=444 Kg m wo=280 Kg m so=1476Kg m co:m so:m wo=444:1476:280=1:: 四、通过上述(三)的计算,以上计算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 泥用量10%,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稠度、分层度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进行7d和28d的抗压强度检验,详见下表 表4 试验编号设计 强度 水 灰 比 砂率 (%) 试配强 度(Mpa) 各项材料用量(Kg/m3) 设计稠 度 (mm) 实测 稠度 (mm) 7d抗压 强度 (Mpa) 28d抗压 强度 (Mpa) 水 泥 砂子 卵 石 水 外 加 剂 H-064M10/48 8 1476/280/50-7050

水泥厂除尘设计案例

泊头市新洁环保水泥行业除尘设计案例 一、水泥粉尘简介 水泥是世界上建筑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水泥工业也是世界上能耗最高、物耗最高、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水泥工业按污染特征分,属二类重污染企业。水泥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是大气污染,污染物以(烟)粉尘为主,水泥生产几乎每道工序都伴随着粉尘的产生及排放。根据统计资料,水泥粉尘排放量历年都占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60~70%,居各工业部门粉尘排放量之首[1]。而水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水泥粉尘污染对人、农作物和植物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作用。 本设计为省永春水泥厂2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的除尘设计。新型干法生产线窑尾排放是水泥厂最大的粉尘污染源,且将窑尾烟气用于烘干原料,并与原料磨共用一台除尘器。因此,窑尾系统的粉尘排放量占到整条生产线的二分之一强。世界发达国家对水泥窑的排放要求愈来愈严格,欧盟IPPC(综合污染预防与控制)指令(96、61、EC)关于《水泥制造业的最佳可用技术(BAT)与污染物排放指南》指出:采用袋除尘和电除尘技术,对应的排放控制水平为2O一30 mg/Nm3这份文件将成为欧洲各国制定排放标准的依据。有一些国家(如德国、荷兰)水泥工业粉尘排放甚至要求达10 mg/Nm3,尤其近年来“趋零排放”已为一种潮流[2]。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规定,“到2010年1月1日起,现有的水泥生产线窑尾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对水泥窑尾粉尘排放浓度作了严格的要求.规定现有的水泥窑电收尘器做到在生产工艺波动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转.禁止非正常排放[3]。 二、设计概况 2.1工程概况 省永春水泥厂将新建一条2000t/d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新线厂址选定永春一都镇仙友村,距省永春县城西110公里。该项目拟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及窑外分解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根据《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中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新建水泥生产线窑尾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单位产品排放量低于0.15kg/t。[5] 2.2基础资料

水泥厂工艺设计概况

水泥厂工艺设计概况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上图为水泥厂工艺流程 水泥厂主要的生产车间包含:物料的破碎(石灰石、黏土、砂岩、页岩、铁矿石、原煤、石膏等),熟料储存,熟料散装,煤粉制备,原、燃料储存或预均化,混合材及石膏的储存,原料配料站,水泥配料站,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水泥粉磨,水泥储存,生料均化库,水泥散装、包装及发运,生料入窑,压缩空气站,烧成窑尾,化验室,中央控制室,烧成窑中,矿渣微粉粉磨系统,烧成窑头等。 物料的破碎 在水泥生产中,大部分的物料都需要先经过破碎,如石灰石、粘土、砂岩、粉砂岩、铁矿石、煤、熟料、石膏、混合材等等,破碎的目的是为后续的粉磨、输送、储存等工序创造良好条件。 水泥厂破碎车间一般设有石灰石破碎、辅助原料破碎车间。原煤破碎、石膏破碎等根据具体工厂来料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水泥厂中破碎量最大的物料是石灰石,每生产1吨熟料大约需要石灰石~吨左右。 破碎机选用: 常用于石灰石破碎的破碎机种类有: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旋回式破碎机、园锥式破碎机等,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一段破碎即可满足要求,颚式破碎机、旋回式破碎机用于二段破碎的一级破碎,圆锥破用于二段破碎的二级破碎。 粘土破碎采用齿辊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等。 砂岩、粉砂岩破碎采用反击式破碎机,也有采用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 原煤破碎采用环锤式破碎机、立轴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等。 石膏破碎采用锤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等。 物料的储存 水泥厂是连续运行的工厂,为了避免外部运输的不均衡、设备能力之间的不平衡、上下工序间生产班制的不同,质量检验的要求以及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物料供应的中断,保证工厂正常地进行生产,要求各种原材料、燃料、半成品、成品在工厂内部都要有一定的储存量。某物料的储存量所能满足工厂生产需要的天数,称为该物料的储存期。 物料的储存方式: 露天堆场:未破碎的大块的石灰石、石膏等。 简易堆棚:辅助原料、原煤、石膏、混合材等。

5%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说明书

、设计依据 1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3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B/T1346-2011 6、《福州市XXXX大桥及接线工程(第X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要求 1 、一级公路路面基层 2、水泥剂量5% 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 1 、水泥:芜湖海螺复合硅酸盐水泥 2、碎石:长柄碎石料场;经筛分确定按: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3、水:自来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 1 、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 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 表) 5%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

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1 )计算各材料的用量 按规定制做150m M 150mm试件13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 m o=p max V(1+ 3 opt)K= xx (1+%) x 98%= g 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 m o'=m o x (1+1%)=x (1+1%)= g 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 m 1=m'/(1+ 3 opt)=(1+%)= g 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 m 2二m xa =x 5%= g 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 m 3=m-m2= g 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 m w= (m2+m3x 3。戌=+x %=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 水泥:m2= g 水: m w= g :G大=x 40%= g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5000t水泥厂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

5000t水泥厂设计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 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自水泥投入工业生产以来,水泥窑的发展经历了立窑、干法中空窑、湿法窑、悬浮预热器窑、预分解窑五个阶段。世界上用回转窑煅烧水泥是在1884年,我国于1996年建成第一台回转窑。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窑外分解新技术,使入窑生料碳酸盐的分解率从悬浮预热器窑的30%左右提高到90%左右,减轻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缩小了窑的规格,减少了单位建设投资,窑衬寿命延长,减少了大气污染。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以预分解烧成技术为主,进一步优化系统内各项装备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热耗和电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扩大原燃料的适用范围和减少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近,但整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目前我国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平均规模较小,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多样,各种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之间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生产工艺中,技术与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也有一批规模较小的熟料生产线。这些规模较小的生产线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不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比较落后。因此,从突破性转变到实现根本性转变,还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根据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今后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针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和注重环保。新增大中型新型干法窑生产能力5000万吨,逐步淘汰年生产能力在4. 4万吨及以下的立窑水泥厂,原则上不再建立窑生产线,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水泥企业通过股份制及吸收外资等形式组建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消化吸收引进的水泥技术装各。大力支持发展2000t/d以上的(特别是4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而5000 t/d熟料预分解生产线在我国各设计院技术已达成熟,很适合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目前,5000t/d熟料生产线已成为我国具普遍意义的设计课题之一。设计要求依据建厂资料设定目标水泥产品,经过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主机设备选型和平衡计算、主要车间工艺设计、全厂工艺平面布置及绘图等环节,重点进行窑尾烧成车间的工艺设计。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给定建厂条件下,按照生产要求选用合理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及较优的配方,配合采用先进合理的水泥工艺外加剂技术,以期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水泥产品。同时量力采用先进的设计、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燃料,节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设

水泥厂 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2) 绪论 (3) 1. 工艺设计的要求、任务和原则 (4) 1.1设计要求 (4) 1.2 设计任务 (4) 1.3设计原则 (4) 2. 配料计算 (6) 2.1确保熟料率值的组成 (6) 2.1.1率值的定义 (6) 2.1.2率值的确定 (6) 2.2原始数据 (7) 2.2.1原料及煤灰的化学成分 (7) 2.2.2.烟煤.无烟煤工业分析 (7) 2.2.3.原燃材料资源 (7) 2.3配料计算 (8) 2.3.1熟料热耗的确定 (8) 2.3.2计算粉煤灰掺入量 (8) 2.3.3用计算机计算干生料的配合比 (8) 2.4石膏掺量 (9) 2.4.1概述 (9) 2.4.2确定石膏的含量 (10) 2.5混合材的掺量 (10) 2.5.1混合材概述 (10) 2.5.2混合材的掺量 (11) 3. 物料平衡计算 (12) 3.1消耗定额的计算 (12) 3.1.1烧成系统的生产能力计算 (12) 3.1.2工厂的生产能力计算 (12) 3.1.3原燃料消耗定额的计算 (12) 3.2 物料平衡表 (14) 4. 粉磨流程的选择 (15) 5. 设备选型 (16) 5.1水泥磨的选型 (16) 5.2选粉设备的选型 (16) 5.3辊压机的选型 (18) 5.4除尘系统 (19) 5.4.1除尘设施 (19) 5.4.2除尘系统的计算 (19) 参考文献与附录 (21) 致谢 (22)

摘要 水泥熟料的粉磨是水泥生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水泥成品的质量起关键的影响。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保证水泥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降低电力消耗,减少污染等。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日产2500吨熟料的水泥粉磨系统。在设备选用上,尽量选用国内设备以便维修保养方便。设计的内容具体为: 1.配料计算 2.物料平衡 3.主机选型 4.设计车间的工艺布局 在水泥粉磨环节,采用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该粉磨系统系将物料先经辊压机辊压后送入后续球磨机粉磨成成品。该系统目前运用技术已日趋成熟,具有节能高效等特点,为大多数大型水泥厂家所接受。 关键词:配料平衡选型设计产量

水泥厂石灰石二破除尘系统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学院:制药学院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 班级: 学号:2010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目录 1水泥厂除尘概述 (5) 1、水泥的生产工艺 (5) 2、水泥厂粉尘污染特点 (5) 3、我国水泥厂粉尘排放现状 (6) 1.3.1排放仍很严重 (6) 1.3.2乱排、偷排现象依然严重 (6) 1.3.3排放粉尘浓度高 (6) 4、水泥厂粉尘污染控制现状 (6) 5、水泥厂除尘设备 (6) 2、设计点情况分析 (6) 1、污染源分析 (6) 2.1.1.生产设备介绍: (6) 2.1.2.反击式破碎机主要产尘分析 (7) 2.1.3其废气收集和排放描述 (7) 2、设计参数确定 (8) 3、除尘要点分析 (8) 2.3.1.难点 (8) 2.3.2.技术要点 (8) 2.3.3.注意事项 (8) 3、除尘设备选型 (9) 1.XLP/B型旋风除尘器工作原理 (9) 2、MC-Ⅱ型脉冲式袋式除尘器的工作理 (10) 3、除尘设备选择理由 (10) 3.3.1.MX-Ⅱ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特点 (11) 3.3.2. XLP/B型旋风除尘器特点 (11) 4、除尘设备、风机和进出风管布局说明 (11) 5、回收粉尘去向的说明 (11) 4、设计计算 (11)

1、粉尘达标排放的验算 (12) 2、风管的选择计算 (12) 3、系统阻力的计算 (12) 4.3.1 除尘系统布置示意图 (12) 4.3.2 摩擦压力损失 (13) 4.3.3局部阻力损失 (14) 4.3.4系统总阻力 (15) 4、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15) 4.4.1风机风量的计算 (15) 4.4.2风机风压的计算 (15) 4.4.3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 (15) 4.4.4电机功率的复核 (15) 5、设计说明 (15) 1、关于设计参数、设计依据的说明 (15) 5.1.1过滤速度 (16) 5.1.2滤袋规格 (16) 5.1.3过滤面积的确定 (16) 2、除尘器选型的各种因素 (16) 5.2.1处理风量(Q) (16) 5.2.2使用温度 (17) 5.2.3入口含尘浓度 (17) 5.2.4出口含尘浓度 (17) 5.2.5压力损失 (18) 5.2.6操作压力 (18) 5.2.7过滤速度 (18) 5.2.8滤袋的长径比 (18) 3、本设计实施应注意的事项 (18) 4、预期效果 (19) 5、预算费用 (19) 5.5.1设备投资费 (19) 5.5.2运行费用 (19) 5.5.3总费用 (19) 附:除尘系统布局图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程设计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 程设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目录一.设计内容 (3) 1.设计基础资料 (3) 2.设计要求 (3) 二.设计计算 (3) 1.集气罩设计 (3) 2.风量计算 (4) 3.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4) 4.旋风除尘器效率计算 (7) 5.二级除尘器设计选型 (8) 6.管道设计计算 (12) 7.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17) 8.排气烟囱的设计 (18) 三.心得体会与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图 (21) 题目: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内容 1. 设计基础资料 ●计量皮带宽度:450mm ●配料皮带宽度:700mm ●皮带转换落差:500mm

●设粉尘收集后,粉尘浓度为2000mg/m3,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 2. 设计要求 ●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 ●设计二级除尘系统,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和除尘系统的总效率. ●选择风机和电机 ●绘制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绘制除尘器本体结构图 ●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计算 1.集气罩设计 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①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环境,尽量减少粉尘排放及危害。 ②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包围起来。 ③决定集气罩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 ④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 ⑤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 ⑥决定控制风速。

本设计采用密闭集气罩,密闭罩设计的注意事项:密闭罩应力求密闭,尽量减少罩上的孔洞和缝隙;密闭罩的设置应不妨碍操作和便于检修;应注意罩内气流的运动特点。 搅拌机上方采用整体密闭集气罩,尺寸φ2000×500(高度)mm 。 传送带上方采用局部密闭集气罩,尺寸1210×1210mm 。 2.风量计算 对于整体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对于局部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总风量 /s 5.748m 0.73260.67826Q 2Q Q 3 21=?+?=+= 3.旋风除尘器的设计选型 1) 设计选型 一级除尘系统采用旋风除尘器,其特点是旋风除尘器没有运动部件,制作、管理十分方便;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价格便宜;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亦可以卧式安装,使用方便;处理大风量是便于多台联合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但是也存在着除尘效率不高,磨损严重的问题。 普通除尘器是由进风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组成。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沿外壁由上而下做旋转运动,同时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当旋转气流的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 旋风除尘器净化气量应与实际需要处理的含尘气体量一致。选择除尘器直径时应尽量小些;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要保持18—23m/s ;选择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及结构形式,尽可能减少动力消耗减少,便于制造维护;结构密闭要好,确保不漏风。

5000吨水泥厂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水泥工厂设计是水泥工厂土建施工、投产后正常生产和未来发展的前提基础,最直接关系到水泥厂的投资成本和效益回报,具有至关重要的低位和意义。而水泥工厂设计的核心就是工艺设计,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工艺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生产实践,在我国已经实现了5000T/D的国产化,并在投产后迅速达标。各设计院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化烧成系统,能耗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是以旋风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篦冷机系统(既“筒-管-炉-窑-机”)为核心,使水泥生产过程具有高效、低耗、绿色环保和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同时有效降解利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和有毒有害废弃物,促使水泥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在德国一些为发达国家已逐步显露。 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18年居世界各国首位,但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水平落后、污染严重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急需进行产业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水泥仅占水泥总量的55%,而发展国家都在90%以上。目前我国水泥生产企业有一定规模的近5000多家,国内十大水泥集团水泥产量仅达到全国总产量的23%,而世界十大水泥集团的产量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1/3以上。另外我国的水泥散装率也非常低,2007年仅达到了40%,而世界发达国家水泥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完成了从袋装到散装的改革,实现了水泥散装,散装率达到并保持在90%以上。因此,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经过5·12汶川大地震和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政策性引导,四川水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国内水泥巨头纷纷在四川投产新生产线,随着大量中小立窑的淘汰,四川水泥资源配置正逐渐优化,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放到全国,中国水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09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透露,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制定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联合重组将是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中国水泥的前景值得期待。 1.2 本设计简介 本设计是5000t/d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烧成窑尾工艺设计,采用目前国内外水泥行业相对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特别结合我国原燃料条件,在设备选型上尽量考虑国产,最大限度的降低基建投资和能耗,同时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产量和质量,做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生产过程绿色环保。 本设计采用4组分(石灰石、铝矾土、砂岩、硫酸渣)配料生产,因交通便利,离峨眉山市约12KM,铝矾土、砂岩、硫酸渣来源丰富、运距短,因此采用火车和汽车结合的运输方式。页岩配料仓底下设Centrex筒仓卸料器,以便湿物料的顺利排出。 本设计中石灰石的预均化采用圆形预均化堆场,相对矩形预均化堆场具有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省、操作维护方便且均化效果相差不大等优势。其规模为φ110 m。石灰石矿山矿化学成分稳定,品质优良,均匀性好,全矿CaCO3 标准偏差只有3个台段超过3.0%,最大为3.5%,平均为2.25%。配料用石灰石存储圆库规格为1-φ8×18m,有效储量为1360t,实际存储时间为5.1h,能满足生产的正常进行。 原煤在预均化方式选择时亦采用圆形预均化堆场,原煤成分波动对外购煤而言质量很难预先控制,同时考虑到可能存在多点供煤,设置预均化堆场非常有必要。其规格为φ90m,有效储量为6207t。回转悬臂堆料机生产能力150t/h,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能力为60t/h。预均化堆场外设置一堆棚,作为原煤进厂的临时堆放地,也起缓冲作用。 生料磨采用TRM53.4的立磨一台,生产能力430 t/h,设有物料外循环系统。该生料磨2008年9月1日在辽宁富山水泥5000t/d生产线上投产运行,台时产量稳定在430 t/h,无论是产、质量均能满足5000t/d生产线的生产要求。

武汉市亚东水泥厂厂区绿化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武汉市亚东水泥厂厂区绿化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绿化及景观投入也体现出企业的信誉并维护着城市生态的平衡。 新洲水泥厂第三期办公区、生活区整体面积约为50600平方米。此次绿化面积约为39200平方米,包括入口办公区景观绿化设计、后部生活区景观绿化设计及厂区周边绿化设计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 1. 由新洲水泥厂提供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2. 湖北武汉地区气象资料 3.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总体设计风格考虑了:整体上开放大气的时代风格;布局上对称和谐的民族风格;细节上深邃优雅的文化风格;局部上精粹兼容的通俗风格。 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内不同功能分区的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陶冶广大员工的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现代、生态、环保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以四季不同花色的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并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主干道设计宽度为6~12米,次要道路设计宽度为3~6米,人行道宽度为1.5~2米。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神火集团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沁澳铝业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的主体。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绿化的总体布局,要满足改善全厂的工作环境,减少生产中的种种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的主体。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利用自然、美化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大气课程设计--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1 设计题目 (2) 2 设计资料 (2) 3 设计目的 (2) 4 设计要求 (3) 5 设计内容 (4) 5.1 引言 (4) 5.2 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 5.2.1 除尘器性能指标 (5) 5.3 设计依据和原则 (6) 5.3.1 依据 (6) 5.3.2 原则 (6) 5.4 烟气排放量以及组成 (7) 5.5 除尘器的选择 (9) 5.6 管道计算 (10) 5.6.1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图 (10) 5.6.2管道直径的确定 (10) 5.6.3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12) 5.7 换热器的选型 (15)

5.8文丘里洗涤器几何尺寸和压损计算. 16 5.9烟囱的高度计算 (20) 5.10 风机的选型 (24) 5.11 设计结果列表 (26) 六、总结 (30) 参考文献 (32)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设计 摘要:该设计主要是为某小型燃煤发电站锅炉烟气设计一套除尘系统。通过分析计算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量为0.546m3/s,总烟气量为25.69m3。针对燃煤锅炉排放污染物情况,设计选择机械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依照工艺流程,对除尘系统附属设备如管道、风机、烟囱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该除尘系统除尘效率达80%以上,能够满足设计任务要求。 关键词:燃煤烟气;袋式除尘;机械振动

1 设计题目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 设计 2 设计资料 (1)设计耗煤量:203.8 kg/h; (2)排烟温度:560℃; (3)空气过剩系数:α=1.25; (4)烟气密度(标态):1.32kg/m3 (5)室外空气平均温度;24℃; (6)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025Pa; (7)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8)燃煤组成:褐煤2:C=61.3%,H=4.34%,S=0.14%,N=0.78%,O=10.28%,水分=19.16%,灰分=4.0% ;排灰系数35%; (9)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17—2001)中一类区标准执行: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80mg/m3。 3 设计目的 这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我们主要

水泥厂工艺设计高海拔地区系统的设计校正

高海拔地区系统的设计校正
1 基本理论公式 范围内,大气压力、温度和密度存在下述关系: 海拔高度 H 在11 km 范围内,大气压力、温度和密度存在下述关系: PH=101325(1-0.02257H)5.256 TH=T0-6.5H (2) (1)
ρ=ρ0(1-0.02257)4.256 (3) 式中: 式中:PH——海拔高度 H 处大气压力 ; 海拔高度 处大气压力,Pa; H——海拔高度,km; 海拔高度, ; 海拔高度 T——海拔高度 H 处大气温度,K; 海拔高度 处大气温度, ; T0——海平面大气温度 ; 海平面大气温度,K; 海平面大气温度 ρ——海拔高度 H 处大气密度,kg/m3; 海拔高度 处大气密度, ρ0——海平面大气密度,kg/m3。 海平面大气密度, 海平面大气密度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可以求出由于海拔升高废气体积的增加量。 设:P0为海平面大气压力(Pa) H为海拔高度 H 处大气压力(Pa) 0为海平面大气体 ;P ;V 积(m3) H 为 V0气体在海拔高度 H 处的体积(m3),TH 为海拔高度 H 处大气温度(°K);T0为海 ;V 平面大气温度(K)。 由 P0V0=nRT0 PHVH=nRTH (4) (5) (6)
可得:风量校正系数: 可得:风量校正系数:KQ=VH/V0=P0TH/PHT0 风压校正系数: 风压校正系数:KP=KQ0.5 ∵TH=T0-6.5H ∴VH=(P0/PH).V0 (7)
该厂海拔2 142 m,大气压力 PH =7 959 mmH2O,P0 =10 336 mmH2O,VH =(P0 /
. PH)V0=1.299 V0。
因此在海拔2 工况的空气量增加约30%。 因此在海拔 142 m 处,工况的空气量增加约 。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可编辑)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2500t/d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拟设计一条日产2500t干法白水泥生产线,设计部分重点是生料粉磨配套系统工艺设计。在设计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大型水泥厂,用了很多理论上的经验数据。其中主要设计内容有:1.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储库计算;2.全厂主机及辅机的选型;3.全厂工艺布置;4.窑磨配套系统工艺布置;5.计算机CAD绘图;6.撰写设计说明书。 白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白水泥中铁含量只有普通水泥的十分之一左右。设计采用石灰石与叶腊石两种原料。物料平衡计算时考虑到需控制铁含量,按照经验公式(石灰石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计算并参考其他白水泥厂,得出恰当的率值为:KH0.9、IM3.85、SM18。全厂布局由水泥生产的流程决定。设计中采用立磨粉磨系统。立磨设备工艺性能优越,单机产量大,操作简便,能粉磨料粒度大、水分高的原料,对成品质量控制快捷,可实行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设计采用窑尾废气烘干物料,节约能源。总之原则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热耗,符合环保要求,做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 关键词:白水泥;干法生产线;回转窑;立磨 2500t / d special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and supporting system for kiln grinding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Designing a 2500 t/d white cement production line, which was focused on the design part of the raw material grinding design supporting system. In the design, many more advanced large-scale cement home and abroad are referenced.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were: 1. burden calculation,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servoir; 2. The whole plant selection of main and auxiliary machinery; 3. the entire plant process layout; 4. the system grinding process kiln Arrangement; 5. computer CAD drawing; 6.wri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The main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 of white cement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is the content of white cement in the iron was only one-tenth of the ordinary cement. Controlling the iron content was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ed material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formula KH, IM, SM and refer to other white cement plant, drawn the appropriate ratio value: KH 0.9, IM 3.85, SM 18. The layout of the entire plant was up to the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Vertical roller mill grinding system was used in key plant design. Vertical grinding process equipment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ity, single output, easy to operate, grinding people particle size, moisture and high raw materials, 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fast and it can take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mated control.In principle, the aim of the design is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reduce heat consumption, be accord wit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o,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should

除尘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5) 1.1车间粉尘性质 (6) 1.2 车间粉尘危害及治理 (6) 1.2.1 粉尘危害 (6) 1.2.2 碳黑治理方法 (7) 1.2.3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 (7) 1.3 除尘系统 (8) 1.4 课程设计背景、主要内容、意义与预期目标 (9) 1.4.1 主要内容课程设计背景 (9) 1.4.2 主要内容 (9) 1.4.3 课程设计意义 (10) 1.4.4 课程设计预期目标 (10) 第2章数据分析 (11) 2.1 已知数据 (11) 2.2 风量确定 (12) 2.3 净化设备选择或设计 (12) 第3章集气罩设计 (13) 3.1集气罩设计的设计原则 (13) 3.2设计方法选择 (13) 3.2.1控制风速法原理 (13) 3.2.2 控制风速选择 (14) 3.3 集气罩选择 (14) 3.3.1 集气罩集气原理 (14) 3.3.2 集气罩类型和选择 (15) 3.3 风量计算 (15) 3.3.1 风量计算方法选择 (15) 3.3.2 风量计算 (15) 3.4 集气罩的尺寸 (16) 第4章管道、弯头及三通设计 (17) 4.1 管道设计 (17) 4.1.1 管道速度选择 (17) 4.1.2 管径选择 (18) 4.2 弯头、三通管的设计 (20) 第5章管道阻力计算及风机的选择 (21) 5.1各管道的阻力计算 (21) 5.1.1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 (21) 5.1.2 并联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2) 5.2选择风机和电动机 (23) 第6章除尘器的设计 (25) 6.1 除尘器的分类及选择 (25) 6.1.1除尘器的分类 (25) 6.1.2 除尘器的选择 (25) 6.2 旋风除尘器尺寸 (27) 总结 (28)

文献综述(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车间工艺设计)

工业大学教科学院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设计题目: 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 线生料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 学号:200621600111 专业:建筑材料与工程 指导教师:振明 2009年2月25 日

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 自从波特兰水泥诞生、形成水泥工业性产品批量生产并实际应用以来,水泥工业的发展历经多次变革,工艺和设备不断改进,品种和产量不断扩大,管理和质量不断提高。 一、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开始,催生了硅酸盐水泥的问世。1825年,人类用间歇式的土窑烧成水泥熟料。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水泥生产设备的更新。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1877年,用回转窑烧制水泥熟料获得专利权,继而出现单筒冷却机、立式磨以及单仓钢球磨等,有效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905年,发明了湿法回转窑。1910年,立窑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发明了机立窑。1928年,德国发明了立波尔窑,使窑的产量明显提高,热耗降低较多。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达到了水泥高度工业化阶段,水泥工业又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0年,悬浮预热器窑的发明,更使熟料热耗大幅度降低;熟料冷却设备也有了较大发展,其他的水泥制造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1950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为1.3亿吨。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水泥工业生产和控制中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日本将德国的悬浮预热器技术引进后,于1971年开发了

水泥窑外分解技术,从而带来了水泥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揭开了现代水泥工业的新篇章。各具特色的预分解窑相继发明,形成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随着原料预均化、生料均化、高功能破碎与粉磨、环境保护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在线检测方法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仪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熟料质量明显提高,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70年代中叶,先进的水泥厂通过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仪表等设备,已经实施全厂集中控制和巡回检查的方式,在矿山开采、原料破碎、生料制备、熟料烧成、水泥制成以及包装发运等生产环节分别实现了自动控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正在逐步取代湿法、普通干法和机立窑等生产工艺。1980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为8.7亿吨。2000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为16亿吨。当今,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发展。 1.水泥生产线能力的大型化 世界水泥生产线建设规模在20世纪70年代为日产1000~3000t,在80年代为日产3000~5000t,在90年代达到4000~10000t。目前,日产能力达5000t、7000t、9000t、10000t等规模的生产线已达100多条,正在兴建的世界最大生产线为日产12000t。 随着水泥生产线能力的大型化,形成了年产数百万吨乃至千万吨的水泥厂,特大型水泥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也达到千万吨到1亿吨以上。 2.水泥工业生产的生态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一些水泥公司就已经进行废弃物质代替自然资源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泥厂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一、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运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政策。 二、任务与要求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A3) 3.立面布置图一份(A3) 4.工艺流程图一份(A4) 三、设计内容 1.集气罩的设计 控制点控制速度V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管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确定 管道直径确定 弯头设计 直管长确定 三通设计计算 3.压损平衡计算 分段计算 压力校核 4.总压损计算 5.选风机、校核 6.电机选择、校核 7.车间大门设计 四、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1.设计题:双峰海螺水泥厂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2.说明:本设计为新建项目进行设计(即为1997年1月1日后建成的项目)。 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表2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 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 3.课题已知条件 a.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 见附图一 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立方体1200× 300× 800

操作条件:20℃ 101.3kPa 污染源产生粉尘情况:以轻微的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b.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二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污染面积 H=600mm,才操作正常。 在污染设备侧部设计两个侧吸罩,罩口边须距污染面积H=300mm,才操作正常。) c.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 K=0.15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15m d.所用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 e.有关尺寸 车间长宽高分别为:18米*12米*12米。 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 x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x2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民用房 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cm 仓库 1.5—2.0 cm 附图一污染源水平放置(两个污染源在同一水平线上)。双击,可转换成Autocad 图。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