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关鹤的文化符号探析

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关鹤的文化符号探析
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关鹤的文化符号探析

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关鹤的文化符号探析

《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希望平安、长寿,多福多寿,因此,借用某些动物,如麒麟、大象、金鱼、龙凤、仙鹤、龟、等等的形象符号的吉祥寓意,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中国人对长寿、长生不老的祈盼是鹤纹样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心理依据。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鹤一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长寿、吉祥、超脱、忠贞、健美的象征。这与鹤的体态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是鹤的人性化、艺术性表达。鹤多为诗人、画家笔下歌颂的题材。古代高僧,道长乘鹤飘逸的神话和传说,更为它蒙上一层浪漫的色彩。丹顶鹤俗称仙鹤,古时还有许多赞美的别称,如仙客、阳鸟、丹哥、紫卿、蓬莱羽士等。

一、鹤符号在艺术上的体现

1.彩陶。在新石器时代,有一个鸟鱼石斧彩陶缸,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一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古人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鸟、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鸟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其中鸟的造型学术界有的认为是鹳鸟,通过其形象鉴别,只能确认其是喜欢吃鱼的鸟类,因为鹤与其形象很相似,原始绘画的简约抽象,很难定论其是鹳还是鹤。但笔者认为,对于鸟的崇拜是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以及生殖愿望的折射。

2.青铜器。《春秋莲鹤方壶》是青铜器,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鹤立于莲花之中意义深远,莲花对于中国文化是吉祥的象征,莲花是仙界的暗喻。因此,鹤与莲花的结合成为古人对生命永恒的期盼。

湖北省博物馆中一级文物《鹿角立鹤》,战国时期青铜器,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鹿角立鹤为青铜铸制,器形以底座、立鹤,鹿角以榨卯构连,鹤为长颈圆首,尖嘴上翘作钩状,硕腹拱背,翅展尾垂,高腿扁足,头两侧生有枝权丛生、朝上内卷呈圆弧状的一对鹿角。鹤的头、颈及鹿角上饰错金涡云纹、三角云纹和圆圈纹;腹背饰羽毛纹;背上有凸脊,脊上及腹、翅、尾下部镶嵌绿松石;翅上浮雕幡暾螭纹,圆圈纹;腹与翅连接处有蟠龙环绕,龙嘴衔翅;腿上饰涡云纹;爪上饰回纹。可见,鹿鹤同春的吉祥寓意应该是从这里起步的。

3.瓷器。粉彩鹤纹瓷板是民国时期的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古人以鹤为仙禽,喻意长寿,借其寓意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鹤与灵芝、松树或鹿等结合,形成吉祥之意。现有鹤鹿同春图案和六鹤同春图案的瓷板。《淮南子·说林训》记:鹤寿千岁,以报其游,用鹤纹蕴涵廷年益寿之意。

4.乐器。鹤骨笛是一种古老乐器,据考古发现,鹤骨笛发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距今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在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曾出土了轰动考古界的七音阶鹤骨笛,这是世界上已出土的距今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乐器实物。与贾湖遗址大致处于同时期的珠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曾出土鹤骨笛。由此可见,鹤骨笛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元老级乐器,也是笛类乐器的鼻祖。证实鹤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鹤文化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5.服装。鹤符号应用在衣物上也较为多见,但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一品文官补子。其补子主纹为立鹤,周围饰以如意云纹,杂以蝙蝠,云纹与蝙蝠寓意洪福齐天。鹤单腿立于寿石之上,下方与四角分别饰以平水纹和勾云纹,鹤头所朝向上方有红色日纹,寓意朝日,即忠贞于君主之意,云纹寿石和平水纹采用晕色,其中云纹以深蓝蓝月白;寿石以蓝浅蓝白;平水纹以墨绿橄榄绿金白等色组的色线褪晕绣成。鹤、水纹、蝙蝠、日纹、勾云纹皆杂以金线,

整幅补子色调对比强烈。白鹤与祥云、灵芝、鹿、龟等绘在一起,花纹繁密,构图布局比较对称,鹤曲颈,鹤翅满张,双腿并伸,如跳空中芭蕾。画面构图饱满,主次相辅,色彩纯净艳丽,表达吉祥和谐的气氛。

6.绘画。以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较多。一般鹤与松树表达松鹤延年。但北宋赵佶绘的《瑞鹤图》,具有恢弘气势。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表达了画家的审美能力和构图能力。

7.舞蹈。据《吴越春秋》载,吴王阖闾葬女时,曾舞白鹤与吴市,南朝宋鲍曽写《舞鹤赋》,由此可见,鹤舞训练的产生很早。唐代的霓裳舞也是依据鹤的姿态而创作的舞姿。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二僧“画禅” 公艺1101 李云方 0600110315 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国传统艺术赏析课上我们欣赏了包括壁画、中国画、陶瓷、惠山泥人等中国传统艺术,虽然课时不长,但确实领略到了传统艺术独有的气质和感染力。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而我尤为钟情水墨画,钟情于它散发的气韵,细腻而或洒脱的笔触。在众多优秀的国画精品中,对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最为敬仰,课上老师也对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作了讲解,在此稚拙的粗谈“二僧”水墨。 石涛(朱若极)、八大山人(朱耷)都是明末遗民,后出家为僧,他们都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与弘仁(江韬)、髡残(刘介丘)并称为清初四高僧。 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朱若极),又号苦瓜和尚,自幼出家,对禅学有着极高的悟性,作品受到禅学思想的影响。在禅学思想的影响下,他的画风独树一帜,笔墨超凡脱俗,不拘一格。他在《苦瓜和尚画语录》四时章第十四写到“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石涛说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他对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解。因为禅不可说,一说即错,所以文字很难表达出画中所含的禅的意境,而充满禅之意境的画,即是无字的诗。曾经在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禅说》看到过郑石岩教授为他题的序,其中就提到“禅不是知性化理论所能传递的,禅家常说“言语道断”意思是说光用语言文字来讨论禅是行不通的”。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表现了秋日黄昏的山景。画笔方圆结合,行笔舒缓而自然,有一种清丽幽雅、清谧淡远的韵味,恰恰饱含“不可说”的禅意。 《山水清音图》画面上松枝逆势右出,竹条左右摇曳,似乎吹来了淡淡轻风,伴随着淙淙流水,交响之音,仿佛溢向画外,流入观者的心田,有人认为这幅画稍显避世之态,却又蓄含着宽容的积极的审美境界。台湾佛学大师,圣严法师在为蔡志忠的《禅说》题序中写到,“一个成功的禅者,只觉得永无止境的发挥生命的活力,是绝对自由的表征,所以禅的生活必然是积极的”。这张画既表达了石涛对闲静和自然的向往,但同时又流露出禅中所包含的积极。 他在自然的真实感受和探索中加以对前人技法长处的融会,因而他对绘画创作强调“师法自然”、“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在石涛看来,“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坐禅入定,超凡脱俗。

自学考试平面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标志设计答案

自学考试平面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标志设计答案

《标志设计》 作业题 学生姓名: 学生身份证号: 学生准考证号: 完成作业时间:

标志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标志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门主要课程,是企业形象设计的核心部分,成功的标志设计对推动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课程设置目的是使考生正确理解标志的概念,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运用简练的形象表示寓意丰富的内容的标志设计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从标志的起源和发展全面理解标志的概念,认识标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标志的分类,掌握标志的设计创意及表现制作方法。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需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建议在开设此课程前先开设构成设计、字体等专业基础课程。在开设本课程之后,再开设企业机构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 四、课程内容 (一)标志探究 (二)标志形式 (三)创意标志 (四)标志表现 (五)标志过程 (六)标志应用 五、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类标志 (二)文化类标志 (三)企业机构标志 六、考核要求

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各章考核点的范围和考核要求。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简练的形象表示寓意丰富的内容的标志设计能力。 1、识记:要求考生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有关专业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示。 2、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内容,井能加以区分与联系,同时又能正确表示。 3、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理论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 4、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

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韦 人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放的中国让外国朋友领略了中国文化,加深 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那么,什么才是 中国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论语》:从人性漫长的进化角度来看,对老外的影响,一万个章子怡也比不上一 本《论语》。 《红楼梦》:一部比《三国演义》更难拍成电影,也更难被外国人接受理解的巨著 。但西方人的天性是越神秘越好玩,也许他们会投资几个亿的美金来翻拍《红楼梦》。 唐诗:诗讲究韵味,可韵味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法口口相传,所以唐诗在很 多西方家庭的功效只是昂贵的客厅壁纸。据说美国奥斯卡获奖电影《冷山》片名引自中 国古诗“人间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孙子兵法》:好莱坞电影《战争的艺术》的片名就是《孙子兵法》。不过孙子的 思想现在更多的被应用到商战或者企业管理中,因为说到底,所有兵法谋略最终都是研

究人的艺术。 茶:比起围棋、古琴、文人画来,茶对西方人的影响是直接改变了他们的作息时间 。当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贵妇们惊异地发现,这种从中国走私来的树叶比咖啡更加消磨 时间,她们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茶。奥斯汀的读书俱乐部每月最贵消费品也许就是茶叶 ,而英国庄园电影中没有茶无疑是编剧们没有生活。 丝绸:你知道因为丝绸引起的战争么?公元532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对波斯的君士坦 丁堡的进攻就是因为夺取蚕丝贸易控制权,史称“丝绸之战”。 瓷器:china的由来就不再说了,说一下马丁·斯科塞斯唯美的电影《纯真年代》 吧,那一场豪华宴会,就像是中国瓷器在纽约巡展。目前,世界上公开成交价最贵的瓷 器是英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出的中国元代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成交价达到2.3亿元人 民币。 《道德经》:你可能不相信美国女影星莎朗·斯通从《道德经》中得到顿悟,摆脱 了离婚后的心魔,但你不能不相信罗纳德·里根的国情咨文中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 佳句。

楚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3289199.html, 楚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邓卫斌李青 来源:《设计》2016年第05期 摘要: 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正散发着它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及精神。本文概述楚文化元素的特点,并且论述楚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我们只有深入地研究和学习楚文化,才能通过载体来传达楚文化的独特内涵和魅力,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设计。 关键词: 楚文化设计元素文化内涵产品设计 一、楚文化的价值 楚文化拥有大量的动植物云气类语符、神话传说中的图符、世俗风俗的语符,在出土的文物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漆器等,体现出了楚国的信仰和审美,所传达出了楚人荜路蓝缕的进取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崇武爱国即祟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的宝责的素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同时不同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的涌入,令人目不暇接,新的文化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同时使得我们的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把楚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假如只是生搬硬套、纯粹的挪用文物的造型来进行设计,则会缺乏个性和活力;而如果一味地借鉴模仿、“拿来主义”,而没有新的思想融入,楚文化将会停滞不前,无法得以发展和传承。 二、楚文化元素的运用和现代设计的结合 楚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宝库:绘画、丝织品、青铜器、漆器、诗歌等,正是因为楚人的生活方式、习俗以及独特的审美,造就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在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能够给设计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给中国的设计带来别样的韵昧。 2.1楚文化色彩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楚国一直都有拜日祟火的信仰,楚人认为,他们的祖先祝融是火神的化身,所以自古以来楚人拜日、祟火,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够得到祖先的庇佑,同时日和火都象征着光明、希望和温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摘要]在具体实践中,合理应用传统文化符号,对提升现代建筑的内涵,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做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应用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1 较为常见。其具有灵活性,能够随时更换,常用作地毯和窗帘等。(4)传统剪纸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剪纸文化作为主要组成部分,被逐渐应用于现代化建筑设计。剪纸寓意平稳、安定以及幸福、喜庆。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为吉利喜庆的代表颜色。 2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实例

实例:从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中,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主要形式有两种。其一,将剪纸作为文化元素以及部件,通过直接嵌入的方式,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作品中。在城市雕塑以及工业设计等作品中,运用剪纸艺术,利用其鲜活、强大的生命力,可融入具有现代设计多个方面。其二,以剪纸造型原理以及视觉样式,通过间接代入的方式,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利用经典符号以及深厚的文 (2 上, 分体现,比如冠盖和制似斗拱等。通过设计元素的合理排列组织,利用方柱以及主题建筑斗冠,组成建筑外观。此建筑共计使用了56根横梁;4根粗大方柱。其中,设计的56根斗冠,代表着56个民族,并且运用了斗拱下小上大的建筑原理,形成了建筑。此建筑的设计理念为,只要各个民族相互团结,中国便会更加强大。在此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现,运用了古建筑的营造法则,同时结合了现代建筑设

计理念,展现了和谐共生理念[1]。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策略 3.1合理运用传统建筑元素 在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应用传统文化符号,能够增强建筑的内涵。传统建筑中,部分构件,例如纹饰和斗拱点等,极大程度上为现代建筑设计,直接或间接提供了 3.2 比如, 3.3 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人们所说的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多年沉淀留下的精髓。在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基于地域环境以及建筑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人的关怀。运用人性化理念,落实为人服务的基本思想,合理运用传统建筑问题。在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中,贯彻天人合一的观念,把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到建筑设计实践,展现人文气质,实现人、自然、建筑以及工艺等的和谐,进

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传统 本文是关于艺术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在古老的中国,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艺术文化,它们有着典雅而神秘的风韵,也证实了炎黄子孙的聪明和才智古诗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艺术作品,表现了古人的心情和感悟,有的还描写了风景和植物等,就如我们现在的写作一般。唐代的李白、杜甫,清代的李清照,宋代的杨万里;他们都是著名的大诗人,也是古代的艺术家。所以,古诗是文学中的一门艺术。 弦乐器是古人用来奏乐的乐器,在古代的宫廷里,那些奏乐的宫女们面前摆放着一架架古香古色的古筝或箜篌,弹奏出的声音如同高山流水,时而柔和,时而空灵。古筝和箜篌这两种乐器也算得上是古代的极品乐器,只有在宫廷和大户人家中才能看见。它们的乐声被世人称赞,今天也有不少人喜欢欣赏。所以,弦乐器是音乐中的一门艺术。 陶瓷,人们常说:景德镇陶瓷甲天下。没错,陶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作品,它的主要原料是泥土。先用泥土做成想要的形状,然后再煎烤,成型后,再上色,一个美丽复古的陶瓷作品就这样完成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一些不显眼的泥土竟能做出如此美丽的陶瓷作品。所以,陶瓷是手工中的一门艺术。 水墨画。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也是很有名的,古代的画家利用水墨画把祖国的壮丽山河,名胜古迹都描画得淋漓尽致,不但是祖国的壮

丽山河,就连徐悲鸿的骏马,齐白石的龙虾,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动物也令人拍案叫绝,可想而知,中国的水墨画是多么出名。所以,水墨画是美术中的一门艺术。 中国的艺术还有很多很多,它们说不完也道不尽,中国的艺术是不可低估的,它们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我爱中国的艺术!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中国鹤文化

我国的鹤文化大约萌芽于3000年前。《诗经》中有《鹤鸣》。《毛诗》曰:“鹤鸣,诲宣王也”。用鹤的栖境和善鸣比喻身隐而名著的贤人,教诲最高统治者任用他们。 由此可知,鹤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在古文献中出现时,就被赋予高尚的品质而人格化了。 《莲鹤方壶》 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珍品——莲鹤方壶,是春秋时青铜器时代转变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以鹤为造型的最早的青铜工艺品。它标志着鹤的形象,已登上工艺文化即本原文 化的殿堂。 有趣的是,那鹤竟立于中国人心目中圣洁、高雅的莲花之中——这是后来观世音菩萨的 位置。鹤在设计者眼中的品格,已不言而喻。 《鹿角立鹤》 其后,复有战国早期的青铜器——鹿角立鹤(湖北省博物馆藏),以及战国帛画《人物 御龙》(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 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尽管古代艺术家的思维,已从现实的土壤上升华,赋作品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表现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作为艺术,上述先秦时 期的作品,皆显示出初级阶段的古朴,未能完全脱离作为自然物——鹤的范畴。 《人物御龙帛画》 汉朝以后,鹤文化产生了第一次飞跃,即由自然物转向神化。当然,在战国时代,鹤就 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人物御龙》帛画中,人们就可以看到人物在神话世界中邀游,然而它的基调是充满幻想的、浪漫的。 长沙马王堆出上的“T”字形西汉帛画,在女蜗(一说伏羲)的上方,有5只鹤仰首而鸣。 这说明鹤已真正成为天国仙禽。 随着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鹤日趋神化,且与一些神仙传记、古老传说,相得益彰。以 致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带着这种情调。

《马王堆T型非衣帛画》 唐宋时期,鹤已广泛进入诗文和绘画中。但作为仙禽的传统观念和题材,仍得以继承和发展。其原因,一是最高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尊尚道教。 唐宋大修道藏。鹤为张天师(张道陵)坐骑之事,已不再只是传说,而明文载入道书《云笈七签》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鹤己成为神仙和道士的化身,而倍受尊重;二是在不少文人、雅士、学者、高僧、道士中,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交融的影响,思想上往往表现为,儒家入世思想与老庄避世思想同在;儒家的“仁”与释家的“慈悲”、道家的“劝善”相通。三者交织、融合,互为消长。 又因人们所处的时代和遭遇不同,而产生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促使他们借鹤抒怀,发而为诗、为文、为画。这就促进了唐宋文坛、画苑鹤艺术的繁荣。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鹤的形象美,也日趋多元化。而隐逸之士与鹤的结缘,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千古美谈和佳篇。这些,都标志着鹤文化经历了由神化而进入艺术化的新阶段。 明清两代,由于人口骤增,生产活动范围日益扩展,鹤的栖境随之缩小,鹤已成为难得的禽鸟。 明清大修宫苑,鹤不仅被豢养于皇家园圃之中,其造型艺术,如铜鹤,成为紫禁城帝王殿堂上的神物;仙鹤、仙桃图案成为皇家园林亭阁(如北京景山万春亭等)中的吉祥物。 南红吊坠《贺寿》,24.7克,42.6×30.6×12.5mm 清代更将一品文官补服的徽识,定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九品为练雀,将丹顶鹤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龙凤的崇高程度,而与一品武官徽识——神话中的麒麟分庭抗礼。这是鹤的文化地位的又一次腾升,即“贵族化”了。

从十个数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十个数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符号或数量,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人类从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小石子和豆粒和打绳结、刻画记数,到后来发展到刻画记数,乃至使用今天的文字数字。所以说数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载者,通过数字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知悉古代先贤智者为我们留下的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等宝贵的精神遗产。后来,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并在文化生活中普遍使用。其数字由0、1、2、3、4、5、6、7、8、9 等十个字母组成,万变不离其宗。但在中国人的字典里,这几个数字不单单包括计数,让模糊的事物清晰可见,让一切变的如此简单。而且还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数字文化更是无比深奥。在中国道家传统文化里,那些玄妙又神秘的数字又代表了什么?【0——无极】在我国道家文化中,零代表无极,“无”是零和空的意思,“极”是无思无念的意思。零也代表代表圆满,无缺陷才能圆。零是根本,是本源,一切由本源生,一切从零开始。'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既没有中心又没有边界,这种状态当然是无穷无尽'混沌'。现

代科学认为:在大约150亿年前,宇宙还未诞生,虚无缥缈,宇宙还处于一种没有前后,没有左右,没有上下,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这与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的抽象理解不谋而合。古代哲学范畴认为,无极亦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在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这种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国家,被命名为阿拉伯数字,至今印度人还耿耿于怀。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进,“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由于这一记数法简洁明了,而被使用至今,成为世界数学的通用语言。难怪恩格斯称它为“最美妙的发明”。【一——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天地未开、混沌未明之前的状态。老子《道德经》第42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道生一,一是太极,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

楚文化元素之图形设计的应用

一、前奏——对楚文化的提炼 成熟期的楚文化,是以萌芽期的楚文化为本源、以华夏文化为主体、蛮夷文化为助力,经过不断交流、融合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原文化一起成为我国上古时代灿烂文化的南北表率,拥有极高的设计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凤纹的流行是楚文化鼎盛期装饰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描绘凤的形象时,楚人把美好的特征和性格都赋予凤。 楚墓中常见的虎应鸟架鼓。鼓架以凤、虎为造型,虎混沌敦厚,匍匐负重,凤高大俊拔,引吭高歌;虎鸟对比,凸显出凤鸟的图腾意义。凤的造型夸张、整合,绝非自然界客观模仿,造型无中生有,分解、异化和重组,设计语言独具特色,显现出楚人在艺术发端时期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和观察力。“集壮、美、奇于一身”正是楚文化鼎盛期的象征,其创造意匠不在表现某个具体动物,而在表现由若干生命力喷发的动物所映照出的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楚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图腾的崇拜,使造型夸张奇特,并开始趋向抽象化、符号化。 楚文化中,除了楚凤,最具有代表性的3个元素就是钟、车、简,编钟以其独特的音乐性能和工艺上的高技术含量,象征着楚国的艺术和科技;战车以其高大的躯体和显赫的威势,象征着楚国的军事与政治,竹简以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楚国的思想和艺术。 楚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反映出楚人的社会久盛不衰的巫风,这种社会风尚必然会反映到文化上,所以楚文化也称巫文化。在艺术风格上,其主要表现为追求挺拔、清秀与诡奇、绮丽的结合,使纹样呈现出匪夷所思的怪诞的美,这是其他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独特性。 二、序曲——对设计的思索 艺术设计的诞生,发展,都离不开产生这一文化的地域,民族和时代。设计作为一极具文化内涵的设计类别,对传统文化的发扬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自然形象中提炼,通过楚人的悟化、抽象为符号,具有深刻而特定的内涵,符号一旦普及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便会渐渐淡化为一股图案而失去其特殊意义。 楚人的这种艺术创造方式面对今天是有所启示的。从事艺术设计不能只是对传统图形的挪用、模仿、或根据绘画模式由写生得到包装形象、艺术设计的特点要求新、奇,设计师也只有让思维插上翅膀,才能创造出让消费者耳目一新的作品,使图形更具有实用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我们从对西方设计潮流涌入的盲从、学习阶段,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新珍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楚文化,竟是如此的率真、浪漫。

传统文化符号优秀作文

大河天上来,药香浸儒意 大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医研药香,儒子传学赤子心。 ------题记赏惯了威尼斯河畔清丽的风光,你是否愿意领略黄河的奔腾与绵长?闻惯了西式医生身上浓浓的消毒水味,你是否愿意回味中医研药的丝丝香气?听惯了英语教授的数理讲学,你是否愿意驻足听取一位老者的谆谆教诲? 遥记李白曾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华文化千年传承,而发源地就是黄河。黄河流出了中华文化不倒的文化。它在历史的风烟中静静地流过,赋予华夏人黄色皮肤,流进华夏人的血脉。黄河与长城都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而黄河更像是一位母亲,她甘心流入中华人民日常生活中去,以热爱的怀抱给予子民前进的力量。 这是黄河,而这里是中国。 执勺捣药,称料三两,温火慢煎,满屋飘香。在中国现今中医药文化式微的今天,仍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坚持传统古法熬药流程,在略显苦涩的药香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不似西方流水线上制作药品那样,他们讲究对症下药,从自然中寻求解决之道。中药治疗,虽慢,可效果更持久。中药之名透露着中华文化的影子,龙根,凤尾,金凤化等药名展现了中国的龙凤文化;牛郎,徐长卿等药名则取中华文化与历史故事。唤一声药名,嗅一丝药香,便是对新老中医的一次肯定。 这是中医,而他们在中国。 千年前,一位儒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时至今日,他的思想中的光辉在穿过层层历史的迷雾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然而,这位老者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认可并接纳的。周游列国,只为传学;能言善辩,以图认可,但现实却少有人理解他,没有哪位哲人如此孤独。孔子与他的弟子为儒学贡献了一生。“明知不可而为之”,这是悲壮,也是高尚。因为高尚,也才成为绝唱。 这是孔子,而儒学源于中国。 这里是中国,而这里有你想要了解的一切。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您。 明珠一颗,照亮山河万朵 我有一颗明珠,久被尘埃关锁。如今尘世今生,照亮山河万朵。 ——题记 杜拉斯曾言:“把灯关上,让灯库亮起来。”而如今中国的文化在经过历史的不断洗濯后,愈加光彩夺目、明亮如新。 身处乱世但不向命运屈服的孔子,成为了名芳百世的一代圣人。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兼并战争不断,百姓苦不聊生,这个时候,孔子出现了。 他首次在中国开办私人讲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经他所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孔子引领了中国文化向正规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乃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教育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为孔子的知名语录,对我们修身养性有极其的启迪意义。孔子虽未留下半部巨著,但他的言语、思想,都被他的弟子编著在《论语》中,亦足以奠定文学的基础。 如今,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风靡全球,各国都在学习孔子的思想,爱屋及乌的汉语也日渐流行起来。 曾经有一首很受欢迎的《中国话》里唱道:“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老夫子越来越国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图文) 第一集:中国剪纸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新兴的剪纸,首先是切合新时代人的心里与审美需要,投其所好,画面饱满不避繁琐,反受欢迎。 第二集:古画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是举世睹目的珍贵文化遗产。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两幅帛画,就以其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艺术特点,其技法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绘画艺术综合了前代的风格,为唐代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展子虔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的最终形成,其影响深远。唐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五代时期,花鸟画从人物山水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均得到了极大发展,题材广泛,名家辈出,成就卓越,对后代影响至大。宋代承继前朝,全面发展了各画种,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元代绘画,直接师法唐五代,是文人画大发展的时期,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明初承元文人画的余波,并加以发挥,旋继南宋院画而兴起院体画,盛极一时。中晚期文人画又大兴。明末清初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遗民画家发展了文人画,使之又进了一步,对后世影响颇大。入清以后,受董其昌画论的影响,画坛风气摹古大于创新,称为正统派。至中叶扬州八怪的出现,打破这种状态,成为各抒己见,打破常规,旗帜鲜明的艺术革新派。各类画科均在此阶段有所发展,同时,中西艺术也得到交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个繁荣阶段。及至清末,海上画派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的兴起和出现,是传统的中国画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风貌。吴昌硕和后来齐白石的出现,使大写意出现了新局面。到近代,由于徐悲鸿,林凤眠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画家出现,进一步融合了中西艺术,使中国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中国绘画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独数一帜的风格,并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西方的绘画也从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高中阅读)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列为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东汉时期,许慎更是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论断。汉代还将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作为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可以说,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所记录的汉语的高度适切性。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中华文化的融通性。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书画同源的事实,决定了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如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充满灵动之美。汉字优美的写意性形体,形成了世界上独特昀书法艺术,构成了汉字历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语言

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再到隶楷,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在当代,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提升和中华文化的快速传播,汉字正以其非 凡的活力,健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王立军的《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汉字在人们心目中占有 神圣的地位。 B. 汉字形体优美,具有写意性,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构成了一道道 亮丽的风景。 C. 汉字将一元化象形方法转化为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其长期生 存成为可能。 D.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字远播并覆盖东亚、东南亚地区,现正健 步走向世界。

《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符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福州市质检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 (12分) 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符号 范周 ①民族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社会群体历经漫长历史发展阶段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代表性符号,是其思维方式、信仰风俗、审关情趣和民族情感等的凝练表达。保护好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就是保护好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②在当前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首先需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项目达40个,均位居世界第一。如此巨量的文化符号,只有在为人认识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 ③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更需要做好转化和传播。民族文化符号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当下与未来的,其背后不仅具有可融入时代发展的精神价值,还可以通过创新性转化发挥出-定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大受市场欢迎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就是明证。另外,相对于文化遗产本体的不可移动性,符号化的文化不仅易于为人理解,更易于传播,有助于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与域外文明的交流。 ④古人往往将“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相提并论,这是对文化和旅游融合最为朴素贴切的注解。人们常常在旅途中与民族文化符号不期而遇,但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使其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仍是需要思考的命题。 ⑤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首先要守住安全红线,强化保护为先的理念。所谓“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并不是要厚古薄今,而是强调要尊重史实,加强保护。就文化遗产地旅游而言,必须杜绝生态环境过载,制造伪文物、假遗址,“重开发、轻保”等错误行为。我们不仅要严格保存和维护空间维度上的文化遗迹,更要保证民族文化符号的原真性,避免一切以商业效益为出发点的误读、曲解和盲目的旅游开发行为。 ⑥加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保护,还要积极寻求其与文化旅游市场的链接点,将其打造成城市、区城旅游发展的新名片。这需要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挖掘、甄别适用于文旅市场利用的符号元素,进而借助创意思维和科技手段提炼、强化符号特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厚重文化的轻松表达。此外,还应重视建设现代文旅立体传播矩阵。深入研究不同的文化语境,做好民族文化符号的国际表达,以扩大传播影响力。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首段先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解说,然后点明保护好民族文化符号的意义。 B.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和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的项目都位列世界首位。 C.民族文化符号仅仅是历史的,要保证其原真性,因此“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D.借助创意思维和科技手段,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厚重文化的轻松表达。 16.文章第②段能否与第③段调换位置,请简要分析。(3 分) 17.⑤⑥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请简述。(6分) 答案: (四) (12分) 15. (3分) C 16.(3分)不能调换,第②段中“首先”二字强调“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为人认识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第③段中“做好转化和传播”必须在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不能调换。(或:做好转化和传播的前提是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认同,所以不能调换。) ( 意思对即可)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是对某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的有母的的崇拜。图腾崇拜是初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图腾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已经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我们不难发现图腾承载并且反应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 一龙图腾 说到图腾,就不得不说到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动物——龙。说它是动物,实际上无人见过龙的庐山真面目。《尔雅翼.释鱼》说:“龙,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角似鹿,头似驼,颈似蛇,腹似蜃,磷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只有具有伟大的“包容”与“和谐”精神的中国人,才有本事 将诸多不相干的物质原件,高度调和而构成和谐的有机体。这与其说是中国人创造 天才的表现,毋宁说是民族文化、心理、性格、精神、思维、以及道德的综合反映。1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云龙,中国人最喜欢以龙为山川、城镇、爱子……..命名。像青龙,天龙,飞龙之类的名字,遍地都是;蟠龙,飞龙,升龙之类的艺术造型,随处可见。中国的皇帝着龙袍,坐龙椅,以龙来装饰自 己的宫殿器物,服饰,并把自己认作龙,所谓龙颜、龙体、龙座、龙子龙孙无不适 指皇帝言的。中国的百姓也喜欢用龙来比喻英雄,如“龙虎斗“,”龙游浅水“、”龙眼识珠“。中国民间每年正月,各地都有耍龙灯的活动;五月端午,江南水乡则 有龙舟竞渡。生下贵子,最大的祝愿就是”龙凤呈祥。“无一不说明:中国人心中 最大崇拜物就是龙。 龙无疑是帝王的象征,但这种象征已经深深植根与远古的龙图腾中。闻一多曾说过:“图腾式的民族社会早已变成了国家,而封建王国又早已变成了大一统的帝国,这时一个图腾生物已经不是全体族员的共同祖先,而只是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2其实当时原始的民主政体被封建专制政体代替之后,民族周身的神经即开始 麻木,唯有皇帝才是民族最活泼的灵魂,皇帝即等于整个民族,皇帝所崇拜的图腾, 1《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刘毓庆 2002年出版 2《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一卷第70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一鹤东飞过沧海 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 应攀玉树长相待 鹤,属鸟之涉禽类,形似鹭,嘴长而坚直,色绿,头顶赤色,全身纯白,也有灰色 苍色的。下颚、两翼末端或尾部多果断色,足长,胫骨披鳞,色青绿。高三、四尺,形 貌潇洒,繁殖于黑龙江等处,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等为食。中国 古代的人很早便注意对鹤的研究,特别是它的叫声,《诗经》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描绘。很多详尽,也很有参价值。由于鹤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 寿之物,又因鹤舞姿态美妙,所以古时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最早记 载养鹤的事要属《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晋羊祜镇荆州时,尝取泽中野鹤,教之以舞,娱乐宾客。至如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诛,临死时犹"顾左右而叹曰:' 今日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可见其爱鹤心切。至于文人雅士以鹤为题材的作品, 如白居易《池鹤》、杜牧《别鹤》、苏轼《鹤叹》等,更多不胜数。鹤在中国文学里,是 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 为了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广五行记》记载,隋炀帝要组织仪仗队,于是下令征课各县羽毛,用来制造侍卫 穿的氅衣。百姓为了应付课税,只好捕捉禽鸟,拔取羽毛。在乌程,有鹤身于百尺高的 树上,人们要把树砍下来,鹤怕幼子受到伤害,于是自动用咀衔下身上的羽毛,投在地上。鹤的出现,有时是由于孝行所致。《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也是感动得落下泪来。后来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号泣的时候, 忽然有双鹤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所感致,《晋书·陶侃传》亦载有此类故事,而且还

荆楚民间艺术文化在服装图案中的设计

染 整 技 术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 第40卷 第5期2018年5月Vol. 40 No. 5May. 2018 荆楚民间艺术文化在服装图案中的设计 投稿日期:2017-05-30 基金项目:2017安阳市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安财预(2017)480号] 作者简介:王丹花(1982-),女,河南内黄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设计。 王丹花 摘 要 广袤的荆楚大地上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随着长江文明的不断延伸,荆楚民间艺术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基本艺术文化的界定与范围。荆楚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其形象被拉伸在多个领域与渠道中应用。关键词 荆楚;民间艺术文化;服装图案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8)05-0068-02 Abstract On the vast land of Jingchu, a variety of folk art forms have been bred. With the continuous extens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civil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Jingchu folk art culture has far exceeded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the basic art culture. As a symbol, Jingchu folk art and culture has been endowed with a special meaning. Its image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 and channels. Key words Jingchu; folk art culture; clothing patterns Design of Jingchu folk art culture in clothing patterns WANG Danhua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455000, China) 荆楚大地作为华夏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历史让荆楚文化在向外辐射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的多种交叉、融合;不仅有极为特殊的汉族图腾文化,还是很多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雏形根源之所在,在荆楚文化中能够找到华夏文化的所有艺术形象的缩影。 1 荆楚民间艺术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1.1 荆楚民间艺术文化的内容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楚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楚文化。楚国曾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都出现在楚国大地;它不仅是华夏大地上文化最灿烂辉煌的诸侯国,也曾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1]。当代人很难还原荆楚文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化中那辉煌的历史,但借助现有的艺术形式分析,不难发现荆楚文化中独有的内涵与艺术价值魅力。荆楚民间艺术的形成是对长江文明的肯定,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型价值的确定,都是对衍生于民众日常生活文化与形式的信息确定。 楚文化发源于湖北辽瓦店子遗址,江汉平原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发展较快,然后扩张到长江南北。这些信息中都透露出一个信息指向,就是荆楚民间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其融合形式都与政治、军事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重叠,已经是艺术的覆盖了。1.2 荆楚民间艺术文化的特点 据文史学家考证,在传统的汉族文化中很少有“图腾崇拜”形式的出现,但在最早期的荆楚文化中,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它蕴含着丰富的崇高美、悲剧美、意境美与和谐美。中国古典音乐正是因为具有了上述四种美质,才具有神奇的魅力和感人的力量,才流传千年而永不衰败。中国的现代音乐,只有充分吸收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借鉴中国古典音乐的美质,才有可能发扬光大,永远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它能表现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阳春白雪,亦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最高表现。 线条飞动,是中国书法的本体特征。由于书法是线的艺术,这种线条不是板滞的,而是灵动的,所以中国书法的线条便具有生命感。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涩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 笔意墨象,是中国书法的精神迹化。书法线条之美在于用笔用墨,由笔势笔意、墨法和心情共同完成,形成一种空间形式。笔意是生成书法独特气质的关键。“心手达情”是创作形式;笔断意连是审美要求。墨实处为万物所生息,空白处任灵气之往来。 书法属于平面造型艺术,其根本问题是构图问题。作为

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其构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十分复杂的因素和丰富的内容。正是由于汉字的美学特性和书法特有的美学品格所具有的特质,决定了人们在认识其规律的道路上难得其门径。正如唐代张怀瓘《书议》所说:“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乐,无形之家”。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的基石。中国书法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生生不息,就是基于它所包含的哲学精神。一个成功的书法作品为何在一笺白纸上虚空留白,惜墨若金?看一块拓片、一帖古代书法,透过那斑驳失据的刻画,那墨色依稀的笔画,感到的是书法所禀有的沉雄洒脱之气;尤其在荒郊野岭面对残碑断简时,感到的是历史人生的沧桑和中国文化的浑厚。甚至,中国文化哲学将书品与人品相联系,讲究在书法四品(神品、逸品、妙品、能品)中直观书法家的心性根基。 简言之,中国书法是以笔法、墨法、章法共同构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是中国民族审美精神的外化,是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与思考的心声。 中国古代绘画种类很多,按照技法的不同,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 工笔:强调以线造型,只表现物体的固有色,抛弃环境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