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历届领导2

外交部历届领导2
外交部历届领导2

外交部历届领导2

2018.08部长:王毅党委书记:张业遂副部长:乐玉成、王超纪检组长:谢杭生副部长:郑泽光、孔铉佑部长助理:李惠来、秦刚、陈晓东、张军张汉晖发言人:陆慷、耿爽、华春莹2018.03.15部长:王毅党委书记:张业遂副部长:李保东、王超纪检组长:谢杭生副部长:郑泽光、孔铉佑部长助理:钱洪山、李惠来、秦刚、陈晓东2012.02.09部长:杨洁篪党委书记:副部长:张志军、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部领导成员:谢杭生部长助理:张昆生、张明、马朝旭、乐玉成2012.01.11外交部主要官员为14人,除部长杨洁篪外,还有张志军、李金章、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等7位副部长,以及吴海龙、刘振民、张昆生、乐玉成、马朝旭、张明等6位部长助理。人事动态·外交部部长王毅任国务委员·孔铉佑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张明不再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图|简历)·陈晓东任外交部部长助

理原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简历)·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图|简历)·秦刚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图|简历)·刘海星不再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图|简历)·谢杭生任中央纪委驻外交部纪检组组长(图|简历)·李惠来、孔铉佑、刘海星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程国平不再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再添一人办公厅主任李惠来出任·外交

部亚洲司司长孔铉佑升任部长助理(图|简历)·郑泽光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外交部原部长助理刘建超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专职,副部长级)·刘建超不再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不再兼任新闻司司长职务(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兼任新闻司司长(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涉违纪被免职秦刚任礼宾司司长(图|简历)·国务院任免工作人员王超、张明任外交部副部长·张明任外交部副部长钱洪山任部长助理曾任领导张明刘振民刘海星程国平刘建超张昆生翟隽宋涛乐玉成马朝旭崔

天凯傅莹杨洁篪张志军李金章吴海龙现任官员:2018.02.26 姓名现任职务曾任职务王毅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4] 张业遂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李保东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5] 王超外交部副部长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云南德宏自治州副州长谢杭生中央纪委委员,外交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驻丹麦王国特命全权大使,驻保加利亚特命全权大使[6] 刘振民外交部副部长常驻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代表、全权大使张明外交部副部长,党委成员[7]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郑泽光外交部副部长[8] 江苏省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

外交部副部长[9] 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外交部部长助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党委书记李惠来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公使秦刚外交部部长助理、礼宾司司长[10]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11]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力量与语言风格,诠释着中国国策。面对中外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她们沉着应对,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为充满神秘与峰回路转的风景,她们便是中国外交部的女发言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5位女发言人,这“五朵金花”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 华春莹,女,1970年4月生,江苏人,大学本科毕业。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16日宣布,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任外交部新发言人,下周一她将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发布会。秦刚介绍说,华春莹从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欧洲司以及欧洲和亚洲地区工作,有着丰富外交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美”、“漂亮”、“气质好”,是网友评价华春莹时用得最多的词汇。 第一位女发言人——李金华 李金华1932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小在天津长

大。幼年失怙,靠寡母、兄嫂养大。1949年考入南开大学 历史系。1953年毕业。22岁那年,分配至新闻司前身的外交部情报司图书资料室工作。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余载的外交生涯里,李金华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在新闻司度过的,历任科员、副处长、参赞、副司长,并成为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7位发言人和第一位女发言人。 在1987年至1991年间,李金华在外交部数十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频频亮相,唇枪舌剑之中,阐明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李金华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二位派驻大洋洲国家的女大使。 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 范慧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26岁那年她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经历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工作之后,范慧娟以新闻司副司长身份,出任第11位外交部发言人,外 交部第二位女发言人。1993年12月,范慧娟被任命为中国第五任驻爱尔兰大使。 第三位女发言人——章启月 1999年1月26日,章启月第一次主持外交部记者招待

外交部高翻谈翻译-----费胜潮_张建敏_雷宁_-----对学英语和学翻译的人可能会有点指导作用哦

费胜潮(右),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专业,外交部高级翻译,2006-2009在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担任翻译,费胜潮嗓音淳厚,充满磁性。 张建敏,浙江杭州人,2002担任朱镕基总理记者会的翻译,2003年担任温家宝总理记者会的翻译。 大家好!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就外事翻译的学习与实践和大家进行交流。感谢大家对我们翻 译工作的关心。翻译室下设三个处:英文处,法文处和培训处,集中了英、法翻译,主要负责外交文件、文书的笔译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领导外事活动的口译。在外交部各地区司,还有其它各语种的外事翻译,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既做翻译,又搞调研,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了解极为深入,在不少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翻译室年轻人占80%以上,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大家重视政治学习,跟踪国内外形势,钻研业务,相互切磋,蔚然成风,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近年来,在外交部领导的直接关心下,翻译室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力度,使大家有了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我们满怀信心,在新形势下迎接各种挑战,发扬老一辈外事翻译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力争把翻译工作做得更好。【全体嘉宾】 翻译工作有什么“窍门”?你们实践经验丰富,请举例传授方法。【Emily】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也就是熟能生巧、业精于勤,不知这是否算是“窍门”?其次是要认真充分地进行准备,如果是接待某国外长来访,至少要事先了解该国基本情况、双边关系现状、来访主要目的、外长简历、我方立场等,有可能的话不妨查阅对方近期重要演讲和表态,以便了解其观点和语言风格,如果提前能有音像资料,则再好不过了,另外名字的读音和称呼有否特别之处,也需要留意。此外,翻译时要灵活运用句型,学会举一反三。例如,He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 可有好几种译文:他是我们班最高的;他比班里所有同学都高;论身高,我们班谁都不及他;在我们班,大家都比他个儿矮,等等。中译外也是如此。【张建敏】 Stella网友预先发来帖子:久闻张建敏处长的大名。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您在网上交流。向您请教: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使馆的参赞也经常要求我陪她一同接待来访的中国单位或个人。因此我也就有机会做一做一般意义上的口译工作。【峥嵘岁月】 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在翻译时,力求做到完整、准确、通顺、易懂。我们有一些笔记技巧,可以帮助记忆,但我想说明的是,笔记起的只是辅助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抓准意思,最好能跟上讲话人的逻辑思路。欧盟翻译培训时特别强调memory exercise, 主要也是这一目的。例如,美国国防部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反恐情报工作时,他讲了三种情形:There are known known, there are known unknown and there are unknown unknown. 乍一听,以为是在饶口令呢,但要是清楚他的思路,这话就不难理解。他的意思是说,有些情况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情况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最危险的是还有些情况我们自己并不

外交部发言人专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外交部发言人专业 篇一:外交部发言人是如何“炼”成的? 导读:12月12日,外交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这同时也是外交部发言人制度30周年的“生日会”。发言人制度被视为打造“透明政府”的“必选项”。外交部是最早设立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从1983年至今,一共有27位发言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诠释中国政策。“问不倒”的发言人是怎样“炼”出来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是如何从“没有座位的发布会”发展为“全天候接受提问”的? 首场发布会:三句话,七分钟 这是一场没有座位的发布会,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发表讲话,这也是他主持的唯一一场发布会 傍晚时分,北京国子监一所美术馆里,一场简单而热闹的招待会正在举行。 发言席的一侧,83岁的齐怀远,拄着拐杖,拒绝工作人员为其搬来座椅,73岁的李肇星轻轻挽着他的胳膊。站在最

外侧的是62岁的孙玉玺,和他隔得不远的是同为“50后”的沈国放。音乐声响起,“60后”秦刚、洪磊以及“70后”华春莹走过去,把他们请上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外交部发言人。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亲历了外交部设立发言人制度的 过程—— 首场新闻发布会是一场没有座位的发布会。 那是1982年3月26日,在外交部主楼的门厅,面对七八十位中外记者,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针对苏联勃列日涅夫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发布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简短声明,历时7分钟,李肇星担任现场翻译。 多年之后,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回忆,声明念完后,没有提问,也不回答问题。“这是我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主持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也是最后一次。”钱其琛说。此后,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一般由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轮流担任。李肇星当年在筹备会上建议,是否把司长叫发言人、副司长叫副发言人?“老钱(当时我们对领导 的称呼就这么亲切随便)说:算了,越简单越好,都叫发言人。”李肇星说。 1983年,外交部设立了发言人制度。这一年的3月1日,接替钱其琛担任新闻司司长的齐怀远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

外交部发言人为何“答非所问”

外交部发言人为何“答非所问” 长期以来,外交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外交部发言人揭秘》近距离介绍了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并探讨了外交中面对媒体的策略和技巧。 有些人觉得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回答有时不是很切题,有点答非所问,让人不知所云。并且发言人总说些“我们注意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的报道”、“我们将继续关注……”等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好像总在说废话。 确实,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有时有答非所问、说套话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透明度,增加信息量。但另一方面,公众也应了解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外交语言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所谓委婉,就是有些问题不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婉转、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对方领悟。因此,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式的一问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 为什么外交语言会与常态语言不同?这是由于外交的特殊性,外交斗争的复杂性决定的。 1、外交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国家之间主权平等,应该相互尊重。在语言上也要更讲究,往往注重温文尔雅,讲究点到为止,不会让对方过于难堪。 2、外交斗争中,风云变幻,各种情况和可能性都可能会存在。一般都会避免把话说绝,说满,留有一定余地,以免被动。弱小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由于其实力和地位决定,要在国际上立足和发挥影响,往往会更讲究策略,语言会更含蓄婉转。 3、双边外交活动或多边谈判的协议或协定往往是双方或多方商定或谈判妥协的结果,往往用彼此都能接受的语言文字表述,有时难免会含糊其辞。 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面对记者提问就运用了反诘的技巧。一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听到这一回答,许多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1990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李肇星就运用了幽默和诙谐的技巧。当时一位西方记者问发言人李肇星:“请问邓小平先生目前健康状况如何?”李肇星答:“他健康状况良好。”另一位记者穷追不舍:“邓小平先生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李肇星答:“我不知是你有这样的嗜好,还是贵国有这种习惯,在身体好的时候住在医院里,身体不好时反而待在家里。”李肇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令对方相形见绌。

外交部高翻周宇谈口译技巧

一、同传的翻译技巧 1.良好的双语基础 (1)用词恰当、语法和时态准确。例如,要表达“关心”或“关切”,至少有三种说法:“to be concerned about”,“to be interested in”, “have been following closely”。要了解这三者的细微区别,决定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哪种表达方式,则依靠译员对双语的掌握程度。 (2)根据不同的场合变换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在轻松的对话气氛中说“could I raise a question to you”比“I will avail this opportunity to raise a topic to you”效果要好。 (3)熟悉各种语音。 (4)广泛的知识面,要成为“Jack of all trades”。平时多涉猎,译前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知识。 2. 译前准备 (1)译前索要讲话稿和背景资料 (2)查找、积累相关的背景和词汇 3.同传技巧 (1)处理中、英语序不同的问题。例如,“China enjoyed rapid economic expansion after the 1970s when it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如不调整语序则译成“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种译文听起来不是很舒服。为解决这一问题,译员通常采用两种途径,一是“lagging behind”,不要跟的太紧,等“1970s”出来后再开始组织翻译,自而把语序调整过来;二是根据意群断成短句,在各个短句中间加一些补充的话起连贯作用。根据这种方法,这句话可译成“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开始的,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处理中、英文语态的不同。例如“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most social benefits”应译为主动语态的句子“人民享有最大的社会福利”,而非保持原来的被动语态“人民被给予最大的社会福利”。 (3)处理长句子。有两种方法:一是断成短句;二是用连词作为润滑剂。例如,“This is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s the next EU conference”,译成中文应该是“这是一种单一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将在下一届欧洲联盟会议中进行讨论”,通过对“政策”的重复,将一个长句巧妙地断成两个短句。 (4)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5)预测 4. 紧急情况处理 (1)说话人语速太快。处理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译员在有稿的情况下可以快跟;二是译员在没有稿的情况下可以慢跟,采用意译。此外,译员还可以事先把相关的词汇和缩写写在旁边,作为提示。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常用西班牙语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常用西班牙语 abogar por 主张 acuerdo 协定 administración 政府 alianza 联盟 amenaza recíproca 相互威胁 aprender las lecciones de la historia 以史为鉴armamento 军火 asunto interno内政 auto control 自我克制 bando independentista 台湾分裂势力 batalla 战役 buena vecindad 睦邻 buena vecindad y amistad 睦邻友好 caracterizarse por 以。。为特点 Carta de la ONU 联合国宪章 chantaje nuclear 核讹诈 cinco principios de coexistencia pacífic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oexistencia pacífica 和平相处 comunidad internacional 国际社会 conceder importancia a 重视 concerniente a 有关的 condenar 谴责 conferencia会议 conflicto 冲突

conflicto regional 地区冲突 consenso 共识 convenio 协议 declaración 宣言 definido 明确的 dependencia recíproca 相互依存derechos humanos 人权derivado 来源于 descartar 排除 diálogo对话 diplomacia 外交 disputa 争端 distensión 缓和 economía 经济体 economía abierta 开放式经济 economía mercantil 市场经济 eje 轴心 en gran medida 很大程度上 en términos generales 从总体上看 enérgicamente 坚决enfrentamiento 对抗 equilibrio 平衡 equilibrio de fuerzas 力量平衡erradicar 根除 escalada del conflicto 冲突升级esforzarse por 努力 estabilidad 稳定 estado soberano主权国家estrategia 战略 estrategia fundamental 基本战略expansión 扩展 foco de tensión 焦点globalización 全球化

外交官级别及职务

外交官级别及职务 外交官 外交官,顾名思义是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代表国家与别国进行谈判,保卫国家的正当权益,管理本国在国外的公民并为之提供服务。 由于工作需要,外交官们经常是西装革履,以车代步,出入各种宴会、酒会,给人的印象是,很“贵族”、很风光、很神秘。其实,他们同国家机关里的其他公务员一样,只是分工不同。 外交官组成 外交官不仅来自外交部,中央、地方各有关部门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都包括在内。而驻外大使馆、领事馆,驻国际组织、地区组织的代表团、处等,也汇集了国家各个部门的外交官,在大使(馆长)的统一领导下工作。 在国内,外交部的官员不仅有部长、司长、处长,而不担任“长”的官员也拥有外交官职衔。驻外机构的官员一般只拥有外交官职衔,尽管也设有“室”、“处”,如调研室、武官处、商务处等,其领导者一般是政务参赞、武官、商务参赞等,而不称主任、处长。室、处里的其他官员,也拥有相应的外交官职衔。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称外交官为外交代表或外交职员,而我们则习惯地认为,使馆馆长才是外交代表,其他具有外交人员身份的官员,在大使(馆长)领导下,担任各种外交工作。

外交官职衔 根据2009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规定:我国外交衔级设七级:大使衔(包括特命全权大使、代表、副代表)、公使衔、参赞衔(包括公使衔参赞)、一等秘书衔、二等秘书衔、三等秘书衔、随员衔。除大使外,其他政务外交官以外交部名义派出,而商务、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派出的专业外交官,称呼上与政务外交官一致,只是在职衔上需加以注明。军队派出的外交官,称做武官、副武官、武官助理等。 就我国情况,大使本人在国内的级别最高者是副部(目前约有10来人)、司、副司级;公使及公使衔参赞一般是司、副司级,参赞是副司、正处级,一、二等秘书为处、副处级,三等秘书、随员为正、副科级。 另外,总领事属司、副司级,副总领事是副司、正处级,领事多为处、副处级,副领事、领事随员则属科、副科级。 有的国家,外交官序列中还有专员、档案秘书。我国礼宾习惯,将专员排在一秘之下、二秘之上。档案秘书在随员之后。 外交使节 “使节”一词,在我国历史悠久。《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这“虎节”、“人节”、“龙节”大约是以铜铸成虎、人、龙的形象,用作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的凭证。可见,“使节”当年就是使臣所持之信物——符节。 到了秦汉时代,“符节”却有了变化。唐人颜师古在注解《汉书》说,秦汉使者所持之

揭秘给领导人当翻译有啥技巧

揭秘给领导人当翻译有啥技巧 张璐张京张蕾朱彤原标题:两会女神翻译逐个数南都讯Duang,Duang,Duang,因在今年全国政协发布会翻译' 任性' 一词,翻译张蕾红了。在张蕾之前,全国两会也不乏' 名翻译'。尤其是两会重头戏的总理记者会,人们除了关注媒体会问哪些问题、总理回答又能透露出哪些信息,也总对总理身边的翻译津津乐道。从最早的朱镕基总理发布会翻译朱彤,到后来的温家宝总理发布会翻译张璐,全国两会上反应机智、颜值又高的美女翻译们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两会美女翻译有' 三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 年以来,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为总理担任翻译的除了张建敏( 2003 年) 、费胜潮 ( 2006-2009 年) 和孙宁( 2013 年) 几位男士之外,其余戴庆利( 2004 年) 、雷宁( 2005 年) 、张璐( 2010、2011、2012、2014 年) 几位均为女翻译。加上在全国两会其他新闻发布会亮相的美女翻译张京和今年的' 任性' 翻译张蕾等,屡屡上头条吸引人们眼球和热议,女翻译占了压倒性优势。有网友更将张璐、张京和张蕾三人并称' 三张'。在' 三张' 之前,朱彤曾多次为朱镕基担任翻译,并在1998 年朱镕基就任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以精湛翻译才华引发大 众关注。在谈到历年两会美女翻译出现几率比男翻译大

时,曾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的过家鼎曾解释:' 是男是女不重要,性别没有要求,谁翻得好谁就上。再说,女翻译多不奇怪,翻译室的女同志本来就多。' 他表示全国两会翻译都是从外交部挑的,因为外交部翻译室的翻译是全中国最好的。' 魔鬼训练' 炼成高翻作为一名翻译,首先在形象的塑造上就要尤其用心:既要大方利落,又不能喧宾夺主。特别是在两会发布会这样庄严的外交场合上,形象更是不能太过于犀利。最好是既能朴素低调,又不失大方干练。今年走红的两会翻译张蕾衣着得体,据称,其马尾发型从中学开始保持到现在。此外,梳理全国两会翻译们的履历可发现,他们大多毕业于外交学院或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名校。进入外交部翻译室,通过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等严苛的淘汰式培训考验,才能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给朱镕基担任翻译的朱彤、为温家宝做翻译的戴庆利、曾多次随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雷宁和张璐,莫不如此。据介绍,除非跟随领导出访,外交部翻译室的翻译们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收听BBC、V O A、CN N 等外媒,翻译们一边听新闻,一边还把里面的信息完整准确地复述或者翻译出来。要成为高翻,就要经过' 魔鬼训练'。据悉,翻译们常常三个人一组,搭伴做交传练习,一个人念一段材料,另一个负责速记,最后一个负责翻译,然后角色互换。每天上午、下午不停地练习, 慢慢地在实践中积累,翻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的模糊修辞策略分析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的模糊修辞策 略分析 近代模糊理论的出现开拓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在对美国学者查德提出的模糊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现代语言学家通过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纠正了将精确作为语言交流唯一准则的偏见,激发了人们研究语言中不确定性的兴趣,认识到模糊现象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理的模糊不仅不会妨碍语言交际,反而能够促进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交际的效率。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修辞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它为传统的修辞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模糊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是如何通过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来表达意旨,交流思想,从而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虽然这门新兴学科起步较晚,但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表达功能和修辞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有众多中西方学者将模糊理论运用于各种文体的语言分析。而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与外交语言相结合,从而探讨模糊外交辞令的功能和修辞效果是对模糊修辞进行分析的其中一个方向,但外交语言的范围实在广阔,不同种类的外交语言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这促使本文作者选择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这一外交语言的分支作为本文研究模糊修辞策略的使用的一个立足点。在进行研究以前,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需要利用模糊措辞应对中外记者提问时,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会利用哪些模糊修辞手段解决问题;二是新闻发言人答问时运用的模糊修辞策略主要起着什么作用。 该研究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对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的模糊修辞

策略进行文本分析,因此作者自建了一个专门的语料库以便研究。该语料库中所有材料来自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的例行记者会文字记录。 语料库是由作者随机抽取2008年全年96场例行记者会中的48场偶数场记者会的文字记录组成的。语料库中总共包含543对问答,由于是对新闻发言人所使用的模糊修辞策略进行分析,因此只是对543对问答中新闻发言人的回答进行分析。 作者将新闻发言人所使用的模糊修辞手段分为两类:即模糊词语(包括各种词类)和模糊限制语(包括直接缓和语、间接缓和语、程度变动语及范围变动语四类),并将对新闻发言人在语言系统的三个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上对这两种模糊修辞手段加以利用从而实现模糊修辞的实例进行文本分析,除开文本分析,作者还对各种模糊修辞手段在不同语言层次上的出现次数加以统计,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期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经过分析讨论我们发现模糊修辞可以帮助新闻发言人利用精简的文字传达足够的信息,并提高言语表达的灵活性,减少精确措辞以致承担责任的风险;同时它也可以使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更加贴切得体,尽显含蓄和礼貌;并更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 因此模糊修辞能够使新闻发言人的答问更加易于被人接受,避免措辞直接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在世界面前塑造一个更好的中国形象。总而言之,通过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的模糊修辞策略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外交语言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解,了解新闻发言人说话的真正意图。 同时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实了模糊修辞的研究体系,并对日常生活普通人掌握模糊修辞手段,在人际交往中准确而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重要意义。

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

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 篇一:外交部发言人是如何“炼”成的? 导读:12月12日,外交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这同时也是外交部发言人制度30周年的“生日会”。发言人制度被视为打造“透明政府”的“必选项”。外交部是最早设立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从1983年至今,一共有27位发言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诠释中国政策。“问不倒”的发言人是怎样“炼”出来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是如何从“没有座位的发布会”发展为“全天候接受提问”的? 首场发布会:三句话,七分钟 这是一场没有座位的发布会,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发表讲话,这也是他主持的唯一一场发布会 傍晚时分,北京国子监一所美术馆里,一场简单而热闹的招待会正在举行。 发言席的一侧,83岁的齐怀远,拄着拐杖,拒绝工作人员为其搬来座椅,73岁的李肇星轻轻挽着他的胳膊。站在最外侧的是62岁的孙玉玺,和他隔得不远的是同为“50后”的沈国放。音乐声响起,“60后”秦刚、洪磊以及“70后”华春莹走过去,把他们请上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外交部发言人。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亲历了外交部设立发言人制度的过程——

首场新闻发布会是一场没有座位的发布会。 那是1982年3月26日,在外交部主楼的门厅,面对七八十位中外记者,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针对苏联勃列日涅夫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发布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简短声明,历时7分钟,李肇星担任现场翻译。 多年之后,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回忆,声明念完后,没有提问,也不回答问题。“这是我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主持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也是最后一次。”钱其琛说。此后,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一般由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轮流担任。李肇星当年在筹备会上建议,是否把司长叫发言人、副司长叫副发言人?“老钱(当时我们对领导 的称呼就这么亲切随便)说:算了,越简单越好,都叫发言人。”李肇星说。 1983年,外交部设立了发言人制度。这一年的3月1日,接替钱其琛担任新闻司司长的齐怀远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 198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李金华成为外交部首位女发言人。迄今为止,在27位发言人中,共有5位女发言人。 从“只说不答”到“来者不拒” 创纪录的一次,发言人在60个小时里,回答了各国记者2000多个问题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教授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

外交部翻译小资料

淘汰式培训” 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三道关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外交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入部考试中的英语水平测试相当难,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被最终录用”。 “魔鬼式训练” 外交部翻译室像是“课堂”,张璐和同事们接受的是“魔鬼训练”。翻译是有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你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接下来,就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疯狂练习”。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就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经过疯狂练习,最后一道关,就是“战前准备”。“每年总理的记者会,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从那时起,接到任务的翻译就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一起准备。”“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 超强的政治敏感 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张璐在接受采访时说,“在3月14日的记者会上,温总理澄清所谓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傲慢’的传言时提到,‘……我从一位欧洲领导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有一个少数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我跟着总理去过哥本哈根,知道他指的‘那位领导人’是谁,也知道这个人的性别。但当时总理并未提及这位领导人的名字,所以我在翻译时也不能直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甚至不能表明性别。英文里有男‘他’和女‘她’的区别,所以在翻译时,我选择用被动句式来表达。” 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说,“有点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

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二)成立时间: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三)办公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两次。 (四)历任部长: 1、周恩来 (1949-1958) 2、陈毅 (1958~1972) 3、姬鹏飞 (1972~1974) 4、乔冠华 (1974.11~1976.12) 5、黄华 (1976.12~1982.11) 6、吴学谦 (1982.11~1988.4) 7、钱其琛 (1988.4~1998.3),1982年3月26日,首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举行第一 次新闻发布会。 8、唐家璇 (1998.3.18~2003.3) 9、李肇星 (2003.3~2007.4) 10、杨洁篪 (2007.4~2013.3) 11、王毅(2013.3——) (五)外交部结构设置 主要官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发言人、驻外大使 办公机构:办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国际经济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干部司、离退休干部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驻部监察局、档案馆、服务中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一)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 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的级别在各国做法不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只是中层领导。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由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在美国,白宫发言人的级别相当于部级干部,但在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只是相当于处级干部。 (二)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色: 1、面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的立场,真实地介绍中国的国情,正确表达中国政府的政策,及时澄清外界对中国的误解,有效反击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的歪曲和污蔑。 2、作为新闻发言人,必须“政治成熟、立场正确、勇于负责”;必须“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具有丰富的知识。 3、相对于其他60多个部委而言,外交部的新闻发布制度是最完备的。

4月19日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中英双语)

2011年4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 洪磊首先发布消息: On the afternoon of April 19, 2011,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Hong Lei held a regular press conference. Hong Lei started the press conference with the following announcement: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将于4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当前,中澳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刚刚成功访问澳大利亚,与澳方领导人就深化双边关系达成广泛共识,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两国经贸关系保持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澳方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和出口市场。双方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广泛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互利合作,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访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对话,深化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At the invitation of Premier Wen Jiabao of the State Council, Prime Minister Julia Gillard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will pay an official visit to China from April 25 to 28. At present,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 maintain sound momentum of growth, with frequent high-level exchange of visits and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mutual trust. Chairman Jia Qinglin of the CPPCC has recently wrapped up his successful visit to Australia and reached broad concensus with Australian leaders on deepening bilateral relations, thus injecting new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Australia relations. With bilateral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forging ahead at a fast pace, China has become the No. 1 trading partner, source of import and export market of Australia. The two sides conduct fruitful cooperation of mutual benefit in a wide range of areas, including culture, edu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ourism and maintain clos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n major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issues. We believe that this visit will help the two sides enhance dialogue, deepen cooperation and advance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along the path of soun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benefit of the two peoples.

外交部发言人

外交部发言人 篇一:外交部发言人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已就中国伐木人员被缅方判刑向缅甸提出交涉我要评论 20XX年07月23日01:06:15来源:新华网 ? ? ???我有话要说(10人参与)字小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2日就中国伐木人员被缅甸方面判刑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缅方有关判决高度关切,已向缅方提出交涉。有记者问,据报道,缅方对中方非法越境伐木人员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陆慷说,今年初缅方抓扣中方非法越境伐木人员后,中方多层级多渠道反复向缅方提出交涉,要求缅方考虑上述人员的实际情况,作出合法合理合情的处理,妥善了结此案并尽快将上述人员交还中方。 他表示,我们对缅方有关判决高度关切,已向缅方提出交涉,要求缅方重视中方关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此案作出妥善处理。【纠错】 [责任编辑:韩家慧] 篇二:外交部发言人是如何“炼”成的?

导读:12月12日,外交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这同时也是外交部发言人制度30周年的“生日会”。发言人制度被视为打造“透明政府”的“必选项”。外交部是最早设立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从1983年至今,一共有27位发言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诠释中国政策。“问不倒”的发言人是怎样“炼”出来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是如何从“没有座位的发布会”发展为“全天候接受提问”的? 首场发布会:三句话,七分钟 这是一场没有座位的发布会,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发表讲话,这也是他主持的唯一一场发布会 傍晚时分,北京国子监一所美术馆里,一场简单而热闹的招待会正在举行。 发言席的一侧,83岁的齐怀远,拄着拐杖,拒绝工作人员为其搬来座椅,73岁的李肇星轻轻挽着他的胳膊。站在最外侧的是62岁的孙玉玺,和他隔得不远的是同为“50后”的沈国放。音乐声响起,“60后”秦刚、洪磊以及“70后”华春莹走过去,把他们请上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外交部发言人。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亲历了外交部设立发言人制度的过程—— 首场新闻发布会是一场没有座位的发布会。 那是1982年3月26日,在外交部主楼的门厅,面对七八十位中外记者,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针对苏联勃列日涅夫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发布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简短声明,历时7分钟,李肇星

外交部高翻经验

外交部高翻谈翻译-----费胜潮张建敏雷宁-----对学英语和学翻译的人都应该有点指导 大家好!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就外事翻译的学习与实践和大家进行交流。感谢大家对我们翻译工作的关心。翻译室下设三个处:英文处,法文处和培训处,集中了英、法翻译,主要负责外交文件、文书的笔译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领导外事活动的口译。在外交部各地区司,还有其它各语种的外事翻译,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既做翻译,又搞调研,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了解极为深入,在不少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翻译室年轻人占80%以上,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大家重视政治学习,跟踪国内外形势,钻研业务,相互切磋,蔚然成风,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近年来,在外交部领导的直接关心下,翻译室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力度,使大家有了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我们满怀信心,在新形势下迎接各种挑战,发扬老一辈外事翻译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力争把翻译工作做得更好。【全体嘉宾】 翻译工作有什么“窍门”?你们实践经验丰富,请举例传授方法。【Emily】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也就是熟能生巧、业精于勤,不知这是否算是“窍门”?其次是要认真充分地进行准备,如果是接待某国外长来访,至少要事先了解该国基本情况、双边关系现状、来访主要目的、外长简历、我方立场等,有可能的话不妨查阅对方近期重要演讲和表态,以便了解其观点和语言风格,如果提前能有音像资料,则再好不过了,另外名字的读音和称呼有否特别之处,也需要留意。此外,翻译时要灵活运用句型,学会举一反三。例如,He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 可有好几种译文:他是我们班最高的;他比班里所有同学都高;论身高,我们班谁都不及他;在我们班,大家都比他个儿矮,等等。中译外也是如此。【张建敏】 Stella网友预先发来帖子:久闻张建敏处长的大名。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您在网上交流。向您请教: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使馆的参赞也经常要求我陪她一同接待来访的中国单位或个人。因此我也就有机会做一做一般意义上的口译工作。【峥嵘岁月】 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在翻译时,力求做到完整、准确、通顺、易懂。我们有一些笔记技巧,可以帮助记忆,但我想说明的是,笔记起的只是辅助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抓准意思,最好能跟上讲话人的逻辑思路。欧盟翻译培训时特别强调memory exercise, 主要也是这一目的。例如,美国国防部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反恐情报工作时,他讲了三种情形:There are known known, there are known unknown and there are unknown unknown. 乍一听,以为是在饶口令呢,但要是清楚他的思路,这话就不难理解。他的意思是说,有些情况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情况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最危险的是还有些情况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建议你可以适当做些记忆和笔记练习,先从自己熟悉的题材练起,由易到难。只要坚持练习一段时间,自己就会逐步找到感觉。 我不敢说我英语说得地道,这方面还得多下功夫。翻译室对此也非常重视,并已采取若干措施帮助我们提高翻译质量。我觉得你在使馆工作,近水楼台,学习地道英语有便利条件。关于紧张,我想每个人都会紧张。我自己的办法是:深呼吸,大嗓门,慢点说。尤其是在活动开始的头几句话,一定要从气势上稳住自己。另外,认真做好各方面准备,包括检查圆珠笔是否出油等。准备越是充分,心里就越踏实,状态就会比较稳定。【张建敏】 龙卷风网友曾问:外事翻译与英语言文学翻译有何同异?对于“信,达,雅”的要求如何?【峥嵘岁月】这三条根据它们的前后顺序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要求,换言之就是:是否忠于原文,表达是否顺畅,语言是否优美。实事求是的讲,在口译实践中,因为是瞬间完成的,我们的基本要求是忠实、准确地传达意思。而笔译相对有更长的时间,我们鼓励大家能尽量把语言也弄得更精彩些。【雷宁】 当一个好高翻的前提,首先是要"忘掉"自己的大脑,然后才是翻译的"信、达、雅"。说白了,就是你要成为被翻译者的另一长嘴。【冰锋】 也不尽然,作为一名外交翻译,翻译时必须揣摸说话人的准确意思,不是语言的简单堆砌,所以自己大脑切不可丢掉。【费胜潮】 当今世界信息极大丰富,做好外事翻译需要极广的知识面。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翻错了或不会翻怎么办?【Juliet】 做好外事翻译的确需要极广的知识面,但又不可能通晓每一个行当,因而被戏称为“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不会翻不要紧,翻错了可不行。所以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问,问周围懂行的人,或请发言者重复或解释,一定不要怕丢面子。【费胜潮】 当场请教。我曾遇到过激光的发明者Charles H.Townes,中方领导人对激光很感兴趣,说“现在都有飞秒激光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飞秒,亏得是杨振宁博士在坐,我求助地望着他,发现他其实也在看我,怕我不会翻。他告诉我是“F-Second LASER”,我学了一个音,解了围。【雷宁】 我深有同感,越翻我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比如说,有一次会见时提到舒曼的《梦幻曲》,我译不出来,幸好当时有人解围。所以,我深感翻译必须扩大知识面,不断积累。另外,自己遇到困难后及时通知各位同事,这样,下次他们就能轻松一些。 有时也会碰到技术性特强的生词,我一般会主动求援,用英文重复发音,表明自己不懂,最理想的结果是: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