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广西医科大学42班2组刘家林

摘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 H值等因素影响。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 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 H。在不同p 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 H值。在不同p 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

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 H。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吸光值;

前言:酶是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具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在一定溶液中可以发生解离作用。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医学领域都具研究意义,酶的各种特性被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pH、温度、酶浓度、金属离子浓度、抑制剂等。酶在水溶液环境中的解离状态和行为,都受到

H+的影响,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解离状态将直接影响到酶的活化以及酶与底物

的亲和力,其会随着溶液pH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溶液pH对酶催化反应的速

度有明显的影响。在某一pH值时,酶活性达到最大,这一数值称为酶的最适pH。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相同。淀粉经唾液中的淀粉酶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

色复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用单位时间剩余淀粉量与碘反应产生的蓝色在660 nm处的吸光度值来表示淀粉酶的活性。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酶活力在最适pH的情况下达到最大。

正文:

一、实验过程

(一)不同pH缓冲液的配制

按下表配置不同pH的缓冲液。

磷酸缓冲液配制表

先漱口1~2次,然后含一大口水约1 min,期间做咀嚼运动,然后收集至杯子中。(三)淀粉用量的确定

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设置表

混匀,37℃水浴7.5 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

混匀,观察现象看出,0.3 mL 2.5 g/L淀粉溶液颜色反应最浅选择该管做下一步实验。

(四)酶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混匀,观察到稀释5倍的1号管颜色最浅,为最适管。

(五)最适pH的确定

混匀,用蒸馏水调零,测定A660。

以A6 6 0为纵坐标,p H为横坐标作图,得出如下结果:

二、实验结果

由以上实验过程可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4

三、讨论

唾液的pH一般为6.6~7.1,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6 . 8。在这次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为:(1)制备酶时存在一些不足。直接漱口获得酶的方法对酶浓度的影响较大;每个人因为个体差异,其唾液淀粉酶对酸碱度的适应程度不同。(2)实验设置不理想。固定的缓冲液配置不够精确;水浴保温时间和反应时间不一致。另外,实验中碘液的浓度也直接关系到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若实验中配制的碘液浓度高,其颜色将实际反应的颜色遮蔽,对淀粉用量和淀粉稀释倍数的判定容易造成影响,使实验结果不能准确地观察得到。酶活性受pH的影响,在37℃时,最适pH为6.4,接近中性,与口腔的环境相似,所以唾液淀粉酶在人体口腔内有较好的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

酶性质——最适pH选择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题目:酶性质——最适pH选择 姓名:学号:班级:时间: 一、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酶最适pH也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 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对于同一个酶,其最适pH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如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液中则为5.6。 二、实验试剂: 1.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 2.用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1mol/L柠檬酸溶液配制pH分别为5.4, 6.0,6.4,6.8, 7.2,7.6, 8.0的缓冲液。 表1 各pH值的缓冲液所需两种溶液配比 保温时间指从加入酶液开始到从水浴中取出试管加入碘液的一段时间。摸准保温时间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取一支试管,加入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2ml,加入pH6.8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液3ml,及稀释100~300倍的唾液2ml。充分摇匀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并记时,每隔1min用滴管取1滴混合液,至于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待呈橙黄色时,为进一步确定保温时间,应加1滴碘液至试管中,若为橙黄色表示反应完全,记录所需保温时间。 若2~3min内,取出的保温液与碘液作用呈橙黄色,则说明酶活力太高,应再稀释唾液淀粉酶,记录稀释倍数,若保温时间超过15min,说明酶活力太低,要提高酶的浓度。最佳保温时间8~12min以内,因此要掌握好唾液淀粉酶的稀释倍数,确定准确的保温时间才能进行下步实验。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保温时间参考以上操作:

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了解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通常称为生物催化剂。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生物催化剂催化生化反应时具有:催化效率好、有高度的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力与辅基,辅酶,金属离子有关等特点。 能提高酶活力的物质,称为激活剂。激活剂对酶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种类多为无机离子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使酶的活力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酶的催化作用受抑制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应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如氯化钠达到约30%浓度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同样,反应中某一PH范围内酶活力可达最高,在最适PH的两侧活性骤然下降,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食品级α-淀粉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制备的微生物酶制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但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糊精按其分子量的大小遇碘显紫蓝、紫红、红棕色,较小的糊精(少于6个葡萄糖单位)遇碘不显色的呈色反应,来追踪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基质的水解过程,从而了解酶的性质以及动力学参数。 三、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 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 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变化过程如下: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淀粉与糊精无还原性,或还原性很弱,对班氏试剂呈阴性反应。麦芽糖与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班氏试剂共热后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的沉淀。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C,最适pH为6.8.偏离此最适环境时,酶的活性减弱。 低浓度的Cl-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Cu2+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恒温水浴锅、量筒、冰浴、玻璃棒、试管夹、白磁板、试管架、铁三脚架、唾液淀粉酶 2、试剂:1%淀粉溶液、碘液、班氏试剂、0.4%HCl溶液、0.1%的乳酸溶液、1%NaCl溶液、1%CuSO4溶液、0.1%淀粉溶液 (四)操作步骤

[最新]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最新]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制作人:叶小晴学号:201140095 班组:15-4 学院:护理学院 摘要: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相应的环境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虽然不同酶的最适PH值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接近中性,本论文主要在一定浓度、温度等条件下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从而知道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值,进而了解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活性前言:生物体内的酶是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核酸,酶是机体内最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在不同PH条件下,酶分子的许多极性基团的解离状态不同,受到PH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酶对它们的亲和力。PH还会影响酶的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因而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唾液、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氢二钠溶液、碘液、蒸馏水、温水、 试管、试管架、洗耳球、烧杯、胶头滴管、水浴箱、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坐标纸 2、方法:(1)缓冲溶液的配置:根据各个PH值的缓冲溶液(用量:ml)表 1: PH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值 磷酸0.40 0.62 0.93 1.33 1.88 2.45 3.05 3.60 4.05 4.35 4.58 4.74 氢二 钠 磷酸4.60 4.39 4.08 3.68 3.13 2.55 1.95 1.40 0.95 0.65 0.43 0.27 二氢

钠 蒸馏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水 (2)唾液的获取:温的水漱口,将蒸馏水含于口中2min后吐于烧杯中,取5ml 唾液20ml水配成1/5的唾液,从中取5ml的1/5的唾液再加入10ml水配成1/10 的唾液。 (3)测量PH:取12支管,分别标上1~12,按下表操作: 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唾液 淀粉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溶液 0.5ml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缓冲 溶液 PH 蒸馏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水 表2: 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0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唾液 淀粉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溶液 0.5ml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缓冲 溶液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三、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四、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α - 淀粉酶和β - 淀粉酶的不同性质及其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意义; 2、学会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根据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特性不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β-淀粉酶不耐热,70? 15min 则被钝化。测定时,使其中一种酶失活,即可测出另一种酶的活性。 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麦芽糖,利用麦芽糖的还原性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酶液中淀粉酶活力(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量)。 三、实验用具: 1、实验设备 研钵,具塞刻度试管,离心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热 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电磁炉。 2、实验材料与试剂 (1)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称取柠檬酸20.01g,定容至 1000ml;B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g,定容至1000m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 (2)1%可溶性淀粉溶液:1g淀粉溶于100ml 0.1mol/l pH5.6

的柠檬酸缓冲液; (3)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NaOH 1.6g、酒石酸钾钠30g,定容至100ml水中,紧盖瓶塞,勿使CO2进入; (4)麦芽糖标准溶液:取麦芽糖0.1g溶于100ml水中; (5)pH 6.8的磷酸缓冲液: 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 6.8,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6)0.4mol/L的NaOH溶液; (7)1%NaCl溶液。 (8)实验材料:萌发的谷物种子(芽长约1cm) 四、操作步骤 1、酶液提取:取6.0g浸泡好的原料,去皮后加入10.0mL 1%的NaCl 溶液,磨碎后以2000r/min 离心10min,转出上清液备用。取上清液1.0ml,用pH 为6.8的缓冲溶液稀释5倍,所得酶液。 2、a- 淀粉酶活力测定 (1) 取试管4支,标明2支为对照管,2支为测定管。 (2) 于每管中各加酶液lml ,在 70?士0.5? 恒温水浴中准确加热15min ,取出后迅速用流水冷却。 (3) 在对照管中加入4m1 0.4mol/L氢氧化钠。 (4) 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1m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5) 将4支试管置另一个40?士 0.5? 恒温水浴中保温15min ,再向各管分别加入40?下预热的1,淀粉溶液 2m1,摇匀,立即放入40?恒温水浴准确计时保温 5min。取出后向测定管迅速加入4ml 0.4mol/L氢氧化钠,终止酶 活动,准备测糖。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 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 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 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

芽糖+少量葡萄糖 加碘后:蓝色 紫红色 暗褐色红棕色 黄色 三、试剂与器材 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 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 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 实验目的 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 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在唾液淀

七年级生物: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已经开始被消化。 2.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本节探究活动以“分组探究”模式开展,因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有三步:一是制备淀粉糊并取定量;二是收集唾液;三是水温调节控制。所以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

每人做一步,这样既可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淀粉糊的制备、唾液的收集方法由教师提供并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淀粉糊的浓度不宜太大,以免消化不完全。还应给学生解释不同人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不等,为确保淀粉消化完全,收集的唾液应尽可能纯一些,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收集唾液之前要漱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太行山脚下,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简陋,但我校为重点中学,教学设施与本县其他学校相比又较为优越,但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探究需求,只能以小组探究模式展开,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探究的内容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一课多探。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但学习方法相对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假设的提出、方案设计和验证假设等是教师引导的结果,也是学生利用科学研究方法主动探究的结果。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和已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班级:植物092 姓名:徐炜佳学号:03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酶是高效催化有机体新陈代谢各步反应的活性蛋白,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所以酶在生物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酶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酶的活力是酶的重要参数,反映的是酶的催化能力,因此测定酶活力是研究酶的基础。酶活力由酶活力单位表征,通过计算适宜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催化生成产物的量得到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按照其水解淀粉的作用方式,可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存在于禾谷类的种子中。β-淀粉酶存在于休眠的种子中,而α-淀粉酶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成的。 α-淀粉酶活性是衡量小麦穗发芽的一个生理指标,α-淀粉酶活性低的品种抗穗发芽,反之则易穗发芽。目前,关于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很多种,活力单位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国内外测定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常用的有凝胶扩散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降落值法。这3 种方法所用的材料分别是新鲜种子、萌动种子和面粉,获得的α-淀粉酶活性应该分别是延迟(内 二、实验原理 萌发的种子中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下则发生钝化。本实验的设计利用β-淀粉酶不耐热的特性,在高温下(70℃)下处理使得β-淀粉酶钝化而测定α-淀粉酶的酶活性。 酶活性的测定是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酶在一定时间内催化得到的麦芽糖的量来实现的,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由于麦芽糖能将后者还原生成硝基氨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将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求出麦芽糖的含量。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淀粉酶活性的大小。然后利用同样的原理测得两种淀粉酶的总活性。实验中为了消除非酶促反应引起的麦芽糖的生成带来的误差,每组实验都做了相应的对照实验,在最终计算酶的活性时以测量组的值减去对照组的值加以校正。 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时间,以减小误差。并且在酶的作用过程中,四支测定管及空白管不要混淆。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要点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改进 北京市八角中学刘馥花 前言: 北京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二节人和动物的营养中的[实验]唾液的消化作用。要求学生分组实验,人人动手。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且学生在取唾液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上课时做思想工作;再有本次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具过多,教师在准备时也有很大的难度。于是,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设备进行了实验改进。保证了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 1.进行实验改进的原因: 1.1 做这个实验所需的仪器很多: 本实验需要的仪器有:大、小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三脚架。我校初一每班平均近40人,那么所需的仪器如下:(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计算) 仪器名称酒精灯试管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三脚架总计 需要数量(个)20 40 20 20 20 20 140 从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酒精灯、试管、温度计、烧杯总计有140件。对于实验设备齐全地学校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对于我们普通学校,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师准备实验也要花去很多时间。 1.2 制备淀粉浆糊与取唾液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 实验步骤的第一步是:将淀粉煮成浆糊,需要6——10分钟,之后还要取唾液,时间也需要6——8分钟。即便两步同时做,也需要10分钟左右。这样就占了一节课近1/4的时间。后边的步骤还很多,一节课下来根本就做不完实验,常常是同学们没看到结果就下课了,不能进行实验分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3取唾液的过程中,学生的纪律不易保证。 取唾液的过程,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指导。有的学生觉得有趣,互相取笑,有的同学觉得恶心、不愿意做,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在课前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教学。 2.实验的改进: 2.1 用淀粉纸代替淀粉浆糊效果比较好。 选择淀粉纸的标准:吸水性强、有韧性、洁白。通过多次实验比较了白报纸、过滤纸后发现用过滤纸做淀粉纸效果最好。

实验八_酶性质——最适PH选择

酶性质——最适PH选择 姓名:任建南 学号:201300140073 班级:13级生科四班 同组者:周光明 时间:2015年5月25日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用酶最适PH选择的方法。 2、学会寻找酶最适反应时间的方法。 【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者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酶最适PH也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0。 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而对于同一个酶,其最适PH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液中则为5.6。 【实验试剂】 1.0.3%NaCl‘ 2.0.5%的淀粉 3.用0.2M Na2HPO4和0.1M的柠檬酸溶液配制的PH为5.4、6.0、6.4、6.8、7.2、7.6、8.0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 1、确定合适的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是指从加入酶液开始到从水浴中取出试管加入碘液的一般时间。 取一支试管,加入0.3%NaCl、0.5%淀粉各2ml,PH6.8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3ml和稀释

100-300倍的唾液2ml,充分摇匀,放入37度水浴保温。 计时,每隔1min滴一滴混合液于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呈橙黄色时,加一滴碘液于试管中,若为橙黄色表示反应完全,记录保温时间。 若2-3min内,保温液与碘液作用呈橙黄色,则说明酶活力太高,应再稀释唾液淀粉酶,记录稀释倍数。若保温时间超过15min,说明酶活力太低,需要提高酶的浓度。最佳保温时间为8-15min内。 2、确定最适PH 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保温时间参考步骤1 从各管呈现的颜色,判断不同PH对淀粉水解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PH。 【实验结果】 实验用唾液淀粉酶稀释倍数为200倍,PH 6.8 37°C水浴的时间7min,各试管最终试剂颜色依次深→浅→深,且PH为6.8时颜色最浅,可见唾液淀粉酶最适PH在6.8左右且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其活力下降 【思考讨论】 结果分析: 由颜色梯度可以看出,在PH=6.8时,加入碘液后混合液的颜色最浅,因此,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PH值高于或者低于6.8,唾液淀粉酶的活力都会受到抑制。 注意事项: (1)本次实验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就是缓冲溶液,一定要保证加入的Na2HPO4和柠檬酸的体积完全符合要求,并且充分混匀。 (2)实验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唾液淀粉酶酶液一直处于低温状态,这样有利于保证酶的活力,可以防止酶失活。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陆绍龙 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10级4班 摘要:目的:1)掌握测定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方法以及原理;2)熟悉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唾液淀粉酶在不同pH环境中水解淀粉,测出未被水解的淀粉与碘液结合成的蓝色复合物的分光光度值,根据实验数据判断酶的最适pH;结果:当pH=6.6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 pH 分光光度计 前言:酶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人体的许多疾病和酶都密切相关。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此外,pH的改变还可以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值在中性范围内,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值约为4.3~4.8的酸性反应为止。 正文: 1.材料与方法: 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若干,试管架,小烧杯,洗耳球,721G-722G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含温度计),一次性纸杯,pH试纸。 试剂:2.5g/L淀粉,0.2mol/L Na2HPO4溶液,0.2mol/L NaH2PO4 溶液,蒸馏水,唾液,碘液。 2.操作步骤 1)1. 不同pH缓冲液配制 按下表加样,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ml。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572-78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范本 (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 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 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当到了最大值后,此

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酶在一定范围的PH 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 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 三、试剂与器材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设计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 小组成员:刘倍材何标才揭春晓李芮 实验目的: 1.掌握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完成设计报告。 2.掌握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 1.酶促反应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等。上述诸因素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可用定性或定量的反应来观察。利用碘与淀粉机器不同程度纾解产物反应的颜色,来衡量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快慢。蓝色—紫红色—黄色,颜色由蓝变黄,表示酶促反应速度由慢到快。此为定性观察。 2.进一步利用郎伯—比尔定律来判定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由于在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当唾液淀粉酶不能将完全水解时,淀粉遇碘呈蓝色,吸收波长位于660nm 处。不同PH环境中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反应程度不同,吸光度值也不同。因此,通过测量660nm处的吸光度值,可以了解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吸光度最小的溶液其PH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实验步骤: 1.缓冲溶液的配制。取12支试管进行编号1-12,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 2.唾液的采集。 先给备取者一杯纯净水让其漱口,将漱口液吐掉,让备取者下嘴唇抵住干净的杯子口,在备取者眼前放上一些话梅,这时,备取者的唾液会不停地流出来。 3.唾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进行编号1'-10',进行稀释。

4.唾液稀释倍数的选取。 另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A-K号,各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1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向10支试管内同时加入1ml的0.02%的淀粉溶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C恒温水浴5分钟后取出,滴加2~3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 5.最适PH的测定。 另取12支试管,进行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进行测定。

淀粉酶活力测定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一、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淀粉酶(包括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淀粉是植物最主要的贮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淀粉经淀粉酶作用后生成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物质而被机体利用。淀粉酶主要包括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两种。a -淀粉酶可随机地作用于淀粉中的a -1,4- 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同时使淀粉的粘度降低,因此又称为液化酶。B -淀粉酶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进行水解,每次水解下一分子麦芽糖,又被称为糖化酶。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 3,5- 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 硝基水杨酸,其反应如下: 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用标准浓度的麦芽糖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后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两种淀粉酶特性不同,a-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B -淀粉酶不耐热,在70C 15min钝化。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活力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测出另一种淀粉酶的活力。本实验采用加热的方法钝化B -淀粉酶,测出a-淀粉酶的活力。在非钝化条件下测定淀粉酶总活力(a -淀粉酶活力+B -淀粉酶活力),再减去a -淀粉酶的活力,就可求出B-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 .实验材料 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2.仪器 (1)离心机(2)离心管(3)研钵(4)电炉(5)容量瓶:50mL X 1,100mL X 1 (6)恒温水浴(7)20mL具塞刻度试管X 13 (8)试管架(9)刻度吸管: 2mL X 3,1mL X 2,10mL X 1 (10)分光光度计 3.试剂(均为分析纯)

04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

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比色法测定a-淀粉酶的原理;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 (A =εbc)为基础。 2、血清中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 a-淀粉酶 淀粉 葡萄糖+麦芽糖+糊精 + 碘液 蓝色复合物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的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从而推算出淀粉酶的含量。 3、酶活力的大小、即酶量的多少用酶活力单位(U )(active unit )表示。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学会酶学委员会提出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IU )来表示酶的活力,规定为:在最适条件(25℃)下,每分钟内催化1微摩尔(μ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定为一个活力单位,即1IU = 1μmol /min 。这样酶的含量就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活力单位来表示(U/g 或U/ml )。 4、 计算公式: A A 1.65100AMY A 55X -=???空白管吸光度测试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 其中,A A A -空白管吸光度测试管吸光度 空白管吸光度 代表测定管淀粉的大致水解程度,大小范围为0~l 。当测定管淀粉未被水解时,其蛋白酶活性为0;当测定管淀粉被完全水解时,其值为1。1.61515151100 X ????中,5151100??”为碘一淀粉比色法中淀粉酶活性的单位定义-100ml 唾液中的淀粉酶,在37度5min 水解淀粉5mg 为1个单位,1.6151X ??表示实验的测试条件:X 代表稀释后的唾液量,稀释倍数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若50倍稀释唾液0.1ml ,则唾液量为0.002ml ,反应时间为5分钟,1.6g/L 淀粉溶液1.0ml ,即淀粉量为1.6mg 。1.61515151100 X ????含义即为在实验条件下, Xml 唾液中的淀粉酶在5分钟内水解1.6mg 淀粉,则其活性为32/X 个单位,再将其乘以水解程度,则整个公式代表了测定管淀粉酶的活性。 三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及1cm 比色皿;吸量管;水浴锅;量筒;移液器等

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一)1 通过唾液淀粉酶性质的测定,了解酶的专一性和多种因素对酶粗反应的影响,pH,底物浓度,温度,激活剂,抑制剂等 2 学习酶活力,酶活力单位,比活力的测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学会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学会用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熟练操作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试剂和器材器材: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试管,移液管,恒温水浴锅,pH 试 纸,1000ml 容量瓶和100ml 的容量瓶各一只;药品:可溶性淀粉,考马斯亮蓝试剂G-250,3,5-二硝基水杨酸, NaoH,HCL ,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醋酸,醋酸钠,蒸馏水,95% 乙醇,85%磷,;0.15molNaCL/ml, 0.15mol/L硫酸铜溶液,碘化钾- 碘溶液:将碘化钾20 克和碘10 克溶解在100ml 水中,使用前稀释10 倍。 注:(1 )考马斯亮蓝G-250 试剂:考马斯亮蓝试剂G-250100mg 溶于95%乙醇中,加入100ml85%磷酸,加水稀释至1000ml,过滤即 可。 (2)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结晶牛血清白蛋白用凯式定氮法测蛋白含量,根据其纯度用0.15mol/L Nacl 配置成0.1mg/L 的蛋白液; (3)配置0.01%g/ml,0.1%g/ml,, 0.5%g/ml,1%g/ml,2%g/ml,3%g/ml 的的溶性淀粉溶液;

(4)配置一系列pH2的缓冲溶液 0.2MOI/L磷酸氢二钠溶液为28.40g/L,Mr=141.98,称取2.84g溶于100ml的水中 0.1MOI/L 柠檬酸溶液21.01g/I,Mr=210.14,称取2.1 溶于100ml 水中; 锥形瓶 号0.2MOI/L磷酸氢二钠 (毫升) 0.1MOI/L柠檬酸 (毫升) 缓冲液pH 10.419.60 2.2 2 4.1115.89 3.0 37.7112.29 4.0 410.309.70 5.0 511.158.85 5.4 612.097.91 5.8 713.22 6.78 6.2 814.55 5.45 6.6 916.47 3.537.0 1018.17 1.837.4 1119.150.857.8 1219.450.558.0 5配置0.15moI/L的NaCL溶液和0.15moI/L硫酸铜溶液 三.实验步骤 (一) 1 pH的对酶的影响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 准确称取100mgAR纯的葡萄糖,溶于蒸馏水中,定容于100ml的容量瓶中,配成1.0mg/L的溶液,水浴加热5min,迅速取出冷却,在向每管加入21.5ml的蒸馏水于550nm处测吸光度;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教学设计 时间:2017年3月 地点:生物实验室 教师:穆小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的含义;(2)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 2. 能力目标: (1)初步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如:试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能力;(2)通过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的交流、表达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互相协作意识; (2)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主要是围绕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个原理进行探究式学习展

开的。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设计试验方案,如果觉得自己的试验方案不如课本中的好,也可采用课本中的。 1 提出探究性问题 先创设一个实验情景: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块馒头让他们细嚼慢咽,同时思考问题:馒头在口腔里“吃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器官参与?在这些器官参与下,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学生答出馒头块在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作用下由块状变为糜状时,引出物理性消化的含义;紧接着在问学生,细细嚼馒头时,还有什么感觉?在学生答出“有点甜”时,引出探究性问题:馒头里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本身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那为什么在口腔里充分与唾液混合后就感觉到了甜味呢?难道是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这种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学生在吃馒头的过程中,亲自感悟到的问题,所以积极性非常高,众说纷云。 2 提出假设 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通过实验进行证明,那么可以先假设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成分是发生了变化,然后用“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一原理进行实验证明:淀粉在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再加入碘液,如果颜色不变蓝,说明假设成立;如果颜色变成了蓝色,说明假设不成立。 3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如何进行实验来说明问题呢?这是整个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核心,同时也是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这个时候,教师的点拨及实验材料的充分准备非常关键。我除了将课本上提及的有关材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 2.掌握酶定性分析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 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具催化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很快地分解成为H2O和O2,使H2O2不致在体内大量积累。铁粉也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其催化效率仅为过氧化氢的100亿分之一。 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增加,直至最大值。由于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到达最高值以后,温度继续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反而急剧下降,直至完全停止酶促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酶活性受环境pH值的影响。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才表现出活力。酶活性达到最高的pH值,称为最适pH值。低于或者高于最适pH值时,酶的活性均降低或者失去活性。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 酶活性受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抑制剂。值得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例如,%的氯化钠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但氯化钠达到1/3饱和度时就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力。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情况。唾液中含有α-淀粉酶,该酶属于内切酶。淀粉在该酶的催化作用下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从而得到各种糊精乃至麦芽糖、少量葡萄糖等产物。 而碘液能指示淀粉的水解程度,淀粉及淀粉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遇到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而麦芽糖遇碘液则不呈颜色反应。如图所示: 淀粉酶淀粉酶 淀粉紫色糊精暗褐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少量葡萄糖 加碘后:

唾液淀粉酶实验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完成设计报告。 2.掌握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 1.酶促反应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等。上述诸因素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可用定性或定量的反应来观察。利用碘与淀粉机器不同程度纾解产物反应的颜色,来衡量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快慢。蓝色—紫红色—黄色,颜色由蓝变黄,表示酶促反应速度由慢到快。此为定性观察。 2.进一步利用郎伯—比尔定律来判定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由于在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当唾液淀粉酶不能将完全水解时,淀粉遇碘呈蓝色,吸收波长位于660nm处。不同PH环境中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反应程度不同,吸光度值也不同。因此,通过测量660nm处的吸光度值,可以了解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吸光度最小的溶液其PH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实验器材 仪器材料:方盘,试管架,中试管,毛刷,吸耳球,玻璃铅笔,小烧杯,白瓷板,坐标纸,漱口杯。0.1ml、0.5ml、1.0ml、2.0ml、5.0ml、10.0ml刻度吸管,胶头滴管,37 C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电磁炉。 试剂药品:0.02%淀粉溶液.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0.2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碘液;称取碘1g,碘酸钾2g,溶于300ml蒸馏水中。

实验步骤: 1、缓冲液的配置 pH 0.2mol/L 0.2mol/L NaH2PO4(ml) Na2HPO4(ml) 5.7 93.5 6.5 5.8 92.0 8.0 5.9 90.0 10.0 6.0 8 7.7 12.3 6.1 85.0 15.0 6.2 81.5 18.5 6.3 7 7.5 22.5 6.4 73.5 26.5 6.5 68.5 31.5 6.6 62.5 3 7.5 6.7 56.5 43.5 6.8 51.0 49.0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R-酶,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界。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性质有所不同。植物中最重要的淀粉酶是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 -淀粉酶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α -1,4糖苷键,单独使用时最终生成寡聚葡萄糖、α-极限糊精和少量葡萄糖。Ca 2+能使α-淀粉酶活化和稳定,它比较耐热但不耐酸,pH 3.6 以下可使其钝化。 β-淀粉酶从非还原端作用于α-1,4糖苷键,遇到支链淀粉的α -1,6键时停止。单独作用时产物为麦芽糖和β-极限糊精。β-淀粉酶是一种巯基酶,不需要Ca 2+ 及Cl —等辅助因子,最适pH偏酸,与α -淀粉酶相反,它不耐热但觉耐酸,60 ℃保温15min 可使其钝化。 通常提取液中α -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同时存在。可以先测定(α + β)淀粉酶总活力,然后在60 ℃加热15 min ,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 -淀粉酶活力,用总活力减去α - 淀粉酶活力,就可求出β- 淀粉酶活力。 淀粉酶活力大小可用其作用于淀粉生成的还原糖与3,5- 二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反应来测定。还原糖作用于黄色的3,5- 二硝基水杨酸生成棕红色的3- 氨基-5- 硝基水杨酸,生成物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以每克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麦芽糖)量表示酶活大小。 1 酶活测定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见下表) ①取7支20 ml具塞刻度试管,预先洁净灭菌干燥,编号,按表加入试剂。②摇匀,至沸水浴中煮沸5 min。取出后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0 ml,以1号管作为空白调零点,在520 nm的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值。并建立通过吸光度值求麦芽糖含量的回归方程。 表1 标准麦芽糖溶液成分表及OD测定值 试剂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0 0.2 0.6 1.0 1.4 1.8 2.0 H2O(mL) 2.0 1.8 1.4 1.0 0.6 0.2 0 3,5-二硝基水杨酸(mL) 2.0 2.0 2.0 2.0 2.0 2.0 2.0 麦芽糖含量(mg)0 0.2 0.6 1.0 1.4 1.8 2.0 OD520 (2)粗酶液淀粉酶活力测定 ①待测粗酶液的制备: 发酵24 h后发酵液4000 r/ min离心10 min,去除菌体,在上清液中加入65%饱和度的硫酸铵,待硫酸铵充分溶解后于4℃盐析2h,然后5000r/min离心20min,得到初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