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就餐文明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开发利用学校“小餐桌”文化,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等品德教育,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做了可贵的探索。将餐桌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化教育,组织开展以此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由此拓展到家庭及至社会,并充分说明了开展这项特色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色实践拓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55-01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营养早餐计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学生的就餐文明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这项教育功效,通过餐桌文化促进学生品德教育并推动学校文明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围绕餐桌文化,在学校特色化品德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1 探索特色化教育

我们认为,研究餐桌文化不仅是拓展现代文明的需要,也是开展学生养成教育的需要。我们从教的学校是一所西部农村九年制寄宿学校。寄宿制开始实施,食堂刚办起时,学生的用餐现象极不文明。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决定启动文明用餐行动。从分析学生用餐现状出发,探索以餐桌文化为切入点的学生养成教育突破口,对餐

桌文化的传统渊源进行了挖掘、探究,力求形成学校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特色特化。行动前期,学校安排学生摄影社、校广播站小记者、值周学生代表等,对学生用餐时排队、进餐等行为进行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就餐的真实场面。再通过宣传橱窗、广播站等校内宣传媒体展播后,引发全校学生大讨论,师生们也由此踏上对餐桌文化的思考、实践之路。

通过现状反思、多方学习后,广大师生逐渐意识到餐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每位师生意识到文明进餐不仅仅是学校纪律方面的事,更关乎到个人品德和教养。于是,各班级纷纷开展自编“文明用餐小标语;文明用餐三字经”等活动。诸如“丢下的是饭渍,失去的是道德;细嚼慢咽,文明就餐;营养全面,健康发展”等;六年级学生编写的进餐格言是“吃饭前,要洗手,对号入座互谦让;搬饭菜,不能乱,你争我夺不雅观……”七年级一班还模仿《弟子规》自编了琅琅上口的警句:“不马食,不牛饮;不虎咽,不鲸吞;嚼食物,不出声;嘴唇边,不留痕;骨与秽,莫乱扔。”综合各班的文明用餐标语、新三字经等,学校提炼出《“文明用餐”导言》,并配上曲谱,编成悦耳动听的童谣,录制成歌曲,在每天早、午餐时段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同时,还讨论拟定了《学生用餐礼仪指导实施计划》,明确学生午餐前、中、后三个时段,食堂工作人员、老师、学生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并拟定《文明餐桌评比细则》。

2 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以餐桌文化教育为主题,学校号召各班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班

会课上,八(1)班的同学们学习了“科学用餐、营养搭配”相关知识后,分成6个小组商讨下一周的学校食堂营养菜谱:需按每天一荤一素一汤,加每周两次水果的方式搭配,考虑营养均衡、口味丰富、兼分析用餐成本和易操作程度,做到一周之内菜谱不重复。针对文明用餐行动而开展的“营养午餐我搭配”活动,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了健康饮食知识,体验到食堂工作人员的用心和辛苦。七(2)班团支部设立用餐文明监督岗,从排队刷卡,到领餐入座,从用餐文雅到自我清理残渣,再到收理餐具等,全程监督学生在食堂用餐时的不文明现象。学校结合各班活动并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在校内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餐桌文化推广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每天浪费知多少》跟踪调查,配上对农民和养殖户的采访记录,让大家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开辟“开心农场”,由科学老师带队,让学生全程参与开荒、翻地、播种、收割等劳动,并记录劳动过程,开展“丰收节”活动,号召大家珍惜劳动成果;组织学生轮流当一天“学校食堂小义工”,让学生们在参与和体验中,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并进行回报……“从小事做起在这里不是空谈,文明用餐行动效果真好,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位食堂工作人员这样评价。

3 文明用餐在校外

我们把餐桌文化教育延伸到校外,首先关注的是孩子在家庭餐桌上的表现如何。由于现实社会中,家庭子女少,独生子女多,他们跟随祖辈、父母外出的机会也较多,同样由于生活太富裕了,孩

子被祖辈、父母宠多了,于是有了以下表现。孩子要吃什么,基本上都满足,更有甚者:一顿饭因孩子要吃什么而改变,大人们也只好跟着吃了;孩子在家吃霸王餐,在外面座霸王席,比如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或是霸道得不让别人吃,让大人们难堪不已;诸如坐像不雅,吃相不文明,对桌上的长辈没有礼貌等等。通过开展发放家庭餐饮现状调查问卷、家长专题座谈会等活动,对学生在家庭餐桌方面的表现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我们首先把餐桌礼仪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及《综合实践》等课堂教学中去。其次,班级与家庭建立互助互动关系。“父母负责烧菜,孩子负责摆放碗筷,给家人盛饭,一家人轮流洗碗;父母与孩子在进餐过程中互相沟通交流,分享当天发生的事情……”这是该校一位学生与家长的“文明餐桌约定”。

在文明用餐行动中,该校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发宣传资料、播放专题宣传片等形式,号召“小手拉大手”,让各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拟定“我家的文明餐桌”倡议。学校动员家长一起参与餐桌文化建设,参与对孩子餐桌礼仪的示范、指导、纠正、评价、反馈,及时巩固和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

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争当小小志愿者,走进社区、饭店宣讲餐桌文明。小小志愿者们号召人们健康饮食、不超量点菜,吃饭时不高声喧哗,敬酒不劝酒,在餐厅用餐最好不吸烟;提醒在餐厅就餐的客人用餐后索要发票;吃不完的食物记得打包回家等等。

4 文明用餐活动开展的意义

小小餐桌,一叶知秋。可以说,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更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素养、一个地方的社会风尚。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合理饮食、文明用餐,从小处看,反映的是个的人格美德;从大处看,折射的是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及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小小餐桌,承载文明。我们推行文明餐桌行动,看似小事一桩,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明餐桌是一个学校幸福感不断提升的主体,也是每一位师生享受生命,追求健康的共同心愿。让我们用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为每一位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喝彩。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