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民族团结导学案

第11 《课民族团结》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一说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及其对应的风俗习惯

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二、自主学习(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原因: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实行: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各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目前,全国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3、意义: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2、典型成就

(1)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的牧区。

(2)内蒙古自治区的自治旗,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农业大发展,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4)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三、分析教材

1、结合地图,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填在相应的位置。并说说我国民族颁布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这有何历史意义?

2、建国以来,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四、巩固练习

1、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在()

A筹建新中国时B制定宪法时C修改宪法时D中共“八大”上

2、“五十六个民族”的主体是()

A汉族B藏族C蒙古族D回族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按劳分配制度

4、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20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A汉族B藏族C蒙古族D回族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而发行了一套邮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平等,有了平等就有了团结,有了团结就有了互助,有了互助就有了共同繁荣发展。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举措。……倡导“三个离不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民族文化……(1)材料一是纪念新疆维吾尔族成立5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除了新疆外,我国还有几个自治区?国家在自治区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党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3)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问题上,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4)根据所学知识,就民族问题对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