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感培养之我见(1)

小学低段语感培养之我见(1)
小学低段语感培养之我见(1)

小学低段语感培养之我见

张雪梅

江津区朱杨小学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即“迅速而准确地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深处的桥梁。

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教学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而且,语感本身所具有的直觉性的特点,让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潜移默化地熏陶,靠“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让小学低段儿童通过听、说、读积累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诵读感悟,夯实语言功底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最佳期,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要通过诵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积累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反应机制。

(一)直触文本,获得语言的实践经验。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背诵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记乐背,主动积累”:一是熟读成诵。即“功在诵前”,认读和表情朗读要为背诵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对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以致学生背诵课文时水到渠成。二是演诵

结合。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可以通过赛诗会、讲故事、当导游、演课本剧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既使学生享受到背诵的乐趣,又使学生受到了情感、文化的、审美的熏陶。三是坚持经常。背诵贵在坚持,老师可以和学生、家长一起选择那些适合低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现代儿童诗让学生每天读一读,背一背。。

另外,多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少阅读“快餐作品”。新课标推荐的作品及相应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物比如,《小学生拼音报》,不妨作为学生阅读中首选的内容。改变学生“能去读书就是好”的观念,向学生不同能力层级提供阅读材料。每周用一节课时间,交流阅读的收获;评选班级小书迷,以赛促读:

(二)对话文本,获得语言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场,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以文本之情,引导学生之情:以老师自身激情,激发学生之情,使得学生之情随着文本的展开而逐渐提升,最后达到“徘愤”的“爆发”!

例如,一年级下册《生日礼物》这篇课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一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如何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对小鸟的爱,发自内心地去保护小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尤为重要。我就抓住“欢快地”一词做足文章,先让学生观察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被关在鸟笼里失去了自由而窗外枝头上一群鸟儿在欢快地歌唱,再想那只鸟儿快乐吗?肯定是不快乐的,那要怎样才能让它快乐呢?只有放飞他给他自由才能快乐。最后让学生做做小鸟放飞后欢快地飞向天空,感受小鸟获得自由后快乐的心情。经历了从“立足文本”到“超越文本”,最后又再次“回归文本”的过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人该怎样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子,对学生产生无痕的教育。

(三)拓展文本,丰富语言的内涵体验。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一个语感强的人能够从字里行间抓住文章的主脉,体会文本的内涵。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这样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讲的就是通过补充文本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达到提高文本内涵的领悟。

如西师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中补充“到处”一词:“乌鸦飞到什么地方去找水喝?”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到处找水喝感受乌鸦急切的心情;补充“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渐渐”一词:“水升高一点,乌鸦就多了一份信心和希望,水再升高一点,乌鸦就离愿望更近”可以领悟“只要用智慧、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定能达成目标”。

二、优化教师用语,规范语言传承

“传承”即传递、接续。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音乐一般悦耳的旋律,包罗万象的涵义,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使用历史。语言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将祖国语言所特有的魅力接递、传承下去。

培养“语感”并不是做数学加法题,也不是科学实验题,不是告之方法、技巧就可以获得的,它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你可以感染他人,却不能像礼物一样捧在手上赠送给他人。就儿童初次学习规范语言而言,学校和课堂无疑是最重要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学习环境。鉴于这一点,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创造一个语法正确、表达恰当、感情自然流露的言语交流环境。只有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将“语感”传递。学生语感的获得首先是“听”了教师的语言后积累情感,而后加以模仿而产生的。所以特别要重视以下三个教学时段。

(一)教师的朗诵语言。

在低段,语文学本中的课文几乎都可以用来朗读、诵读。此时,是一个很好的传递语感的时机。而且,语感其实也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她是将你对文字的理解,用声?音、语言打开文本的内在。比如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小雨沙沙》一文,通过文字,理解文本所讲述的内容并不是难事,但如何更强烈地感受到文本所要表达的风景如画的意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唯有用正确、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方能感受到。再如《秋娃娃》一文,字面理解也非难事。但是课文生动的文字,活泼的语言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得到的。此时,教师俏皮、明亮的朗诵语言就能将学生领会秋娃娃的特点,感受秋娃娃的美好。让学生每节课、每日、每月感受语言或激情或温婉,或明亮或黯沉的魅力,多少能够积累语言表达的情感体验。俗话说:“近朱者赤”—让学生沉浸在有规范、富有情感的语言环境这个“朱”中,相信他们也会沾至归点语感的“赤”。

(二)教师的课堂语言。

除了在朗诵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语言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的课堂语言即课堂讲述语言、问答语言,学生在可能不知道教师接下来会说什么,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思想的情况下,此时他们首先考虑到的是“理解”。在此时,教师如果忽视表达的情感情绪,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就没有一个更深的体验了。例如,一年级下册的《小燕子进步了》一文,故事讲小燕子在妈妈的引导和鼓励下通过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当小燕子第一次分辨出冬瓜大和茄子小时,妈妈用“不错”给予肯定同时要求小燕子“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次观察到冬瓜青茄子紫时,妈妈又用“很好”给予肯定同时要求小燕子”能不能再去仔细地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最后小燕子高兴地飞回来告诉妈妈冬瓜的皮上又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时燕子妈妈满意的笑了。老师在读“不错”“很好”时要对小燕子有不断的进步表示肯定。在读“可是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细地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不一样?”时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小燕子认真仔细地观察。

(三)教师的日常语言

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搞清楚“说了什么”和“怎样说”。这是训练语感的最终目的。人与人沟通时,是对“说了什么”的直接体现和“怎样说”的最直接实践。教师的日常语言即平日里教师和学生交流时的语言,比较具有随意性。越是在随意的时候,我们越要注意表达的情感。这相当于“无意注意”,也好比是学生实践语言感觉的实习时间。有一次,学生主动把教室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情不自禁地夸奖了一句:“同学们真能干!老师可喜欢了!”我把“真”和“可”两个字拖长音强调了一下,没想到在课余时间,竟然发现学生都在学着我的语气在说“你真——聪明,我可一喜欢了!”“今天天气真——好,我可高兴了!”……学生在课余时间,身心放松,更乐意也能更轻松地接受语言传递的信息,表达者的情感思想,可能这比课堂上教师的有意识练习更有效。

三、借用音乐元素,丰富语言体验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它是通过熏陶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使其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语言文字也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载体。人们对音乐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也因人而异。但音乐强大的表现力和显著地节奏感表达了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达甚至无法表达的情感。两个语感强度一样的人,利用或不利用音乐所得的感受是有区别的。如果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感情相通的乐曲,把音乐和语言沟通起来,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想象、

联想,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激起情感共鸣,让他们脑海中浮现生动的课文画面,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感受课文。情感的调动与积累,便于更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即可以更迅速而准确地“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捕捉到一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也在此时走进学生的感官中。

(一)阅读背景音乐化。

适当的优美的音乐歌曲运用自身的艺术境界和魅力,为语文课的教学,尤其是为学生领悟作者蕴含J:文字间的情感思想能起到口头语言单独表达难以媲美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运用音乐创设情景,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为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基调及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二)语言练习节奏化。

流利的朗读,无论是读诗歌还是散文,都应节奏鲜明,重音清楚,停顿适当,以致于包括长句中应有的停顿,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都应富于节奏感。这实际上是学生在文章中通过捕捉到的语言的深层意义去把握情。感的表达。而这种语言的节奏感是语感的表现形式之一。课堂中可以着手进行语言节奏感的练习。比如: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可以说成xxxxx︱xxxx‖,又如,我在教学生拼音或汉字时,时常会说“雨,下雨的雨。”那我就让他们这样打节奏:x xxxx‖。开始,我会让他们打一些简单的节奏,说一些简单的短语,然后慢慢提高难度,进行句、段的节奏练习。也可以对节奏感、韵律感强的课文进行节奏练习。例如《山爷爷》一文我觉得可以用山东快板的节奏体现韵律。练习节奏能让学生提高对文字阅读的兴趣,深化对文字的理解,体现了音乐、节奏对表达情感的辅助作用,学生乐感强了,把文字音乐化了,对文字理解也更深化了,那么语感也就增强了。

(三)短文阅读儿歌化。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阅读目标中提到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并藉此“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儿歌化”,主要是指诵读中要注意韵律,包括押韵字词的朗读,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句与句“语言练习节奏化”的深入,段与段之间的间隔。“短文阅读儿歌化”其实是对低段的课文,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吟唱中,去想像、猜测、各类操作,从而感受到文本的情趣,自然而然的就能获得语感。如低段出现的“识字课文”都很适宜诵读:第二册《识字1》一文,“清

清河水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虽是识字教学,却显著地描述了小青蛙是庄稼的好卫兵我们应该保护它。对儿歌式的课文,在教学中,我不会太注重理解分析,而是引导儿童多读,在琅琅的诵读中享受朗读的乐趣,读得有韵有节,读得有滋有味。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教师的必备课,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集思广益,扎实细致地进行语感训练,一定能为今后的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123资源网

注明:曾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颁发的第九

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三等奖。

一年级榜样

我心中的榜样——薛瑞萍老师 薛瑞萍老师: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中国教师报》曾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和整版的篇幅对其进行报道。她的著作有《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读教育理论》、《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班的阅读日志》、《请跟我来——做一年级好家长》、《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日有所诵》均已出版。 薛老师的生活观: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 她的职业观: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 薛老师说:阅读的能力,首先是幸福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享受阅读的幸福,和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孩子已经由大量而高品位的阅读,获得了这两种宝贵的能力,我们还希求什么,二者一旦拥有,其他种种,该有的将自然到来……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薛老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 一、“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有事无事叫呱呱,所以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作为一年级老师,自有一套克敌制胜的法宝,如:猛敲桌子、瞪眼怒视、大喊训斥、抓住典型……这样一来,好象班级常规极好,但同时,却失去了原有的温柔,脾气变得日日暴躁起来了。当陷入这种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时间一长也就没有效果了,最后是焦头烂额又不得善果。薛老师却说,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1.常规训练从“安静”开始 在一年级开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她说:“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平时讲课薛老师的声音尽量小,并要求学生读书“少用嗓子多用心”,还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便懂得静是好的,终于很闹的孩子也能坐得住,也能静下来,这对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用音乐滋养孩子的心灵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各种优美的轻音乐,如《雪绒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自习,包括休息;慢慢地,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音乐成了这个班级形成优良秩序的一大功臣,正是音乐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并快乐地成长。 3.适当而且平和的惩戒,规范纪律 薛老师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前进了。”所以老师在开始

初中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 发表时间:2011-08-22T10:43:02.077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彭少峰[导读]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同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彭少峰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英语语感包括听说活动中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带来得情感体验等,所以语感是建立在听说训练上的,但语感又高于听说活动。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同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作为一门外来语言的学习课程,没有和汉语一样的母语环境,其学科本身就是有难度的。学好一种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的正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途径,也是学生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总是很有限的,在离开校园以后,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他们需要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离开学校后的他们就如同折断翅膀的飞鹰,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2、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所能够做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词句、对话等教学活动中自然有机地进行 1、在语音教学中渗透语感。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把语音视为语言教学的基础,把语音教学视小学启蒙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重视语音教学,把好语音关,并在语音教学中渗透语感。如在字母和音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 2、在词句中优化语感 在单词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音标和拼读方法,先试读,教师做必要的纠正,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在教词中,把升降调一起教给学生,提醒学生注意重音,使学生养成习惯,以便在读语句或对话时,语调升降比较自然流畅。 句子是能表达比较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人们在用句子表达一个意思的同时,会自然的融入自己的喜怒哀等情感,于是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便产生不同的句意。所以在句子教学中,还要加入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How do you do?"时,除了要求学生读起来连贯、流畅并用降调外,还应加入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与他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从而深化语感。 四、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发表时间:2011-08-01T17:10:55.0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0月上供稿作者:袁贵琴[导读]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开始由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再由教师要求学生重点对前三自然段进行重复朗读。 ◆袁贵琴陕西省富县北道德中心小学727500 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学生学习母语语感十分重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侧重于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我们知道,学生语感的培养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其过程就是操作和重复,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能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默契和领悟。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笔者谈几点拙见: 一、引导学生勤于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为本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前提。 二、养成阅读思考习惯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不善于联系看问题,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融于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不同。 例如,《丰碑》一课语言朴素、感情浓烈,是歌颂军需处长大公无私的课文。学生熟读课文后都有自己的感受,而我在授课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仔细回想,觉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我知道,讲的是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生:我知道,讲的是一个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将军和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 师:同学们都很棒,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那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感受文章呢? 通过阅读课文中对军需处长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的描写,引起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关注,从而以课文关键人物的“情”导出学生的“情”。在“导”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导读中感悟、质疑、实现、掌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深刻体会、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中要善于想象 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声、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世界,并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情感。 四、朗读时要带有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入情入境,让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文章融为一体,细细品味,体味文章的气韵和语言美。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特别讲究一个“情”字,“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语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小学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验,加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涌动起来。如指导朗读《小珊迪》中男孩卖火柴时的语言,就要根据课文中男孩语言的变化,体会男孩急于卖出火柴的迫切心情,感受这个可怜的小男孩饱受饥寒的处境。通过指导,学生的感情沉浸在这催人泪下的气氛中,仿佛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男孩就站在自己面前,对小珊迪的同情油然而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 五、阅读中学会品味 一篇优秀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贴切、形象。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甚至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品味、归纳、比较、概括的习惯,其语感是不难培养出来的。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开始由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再由教师要求学生重点对前三自然段进行重复朗读。学生朗读后,并不难悟出其中的意境。作者在文章中描写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细细品味“精神”一词,原本用于写人的精神状况,本文中却用于描写花,作者的创作手法既有“赏花”之举,又有“喻己之情”。推敲“精神”一词的妙用,可以领悟作者的心声。再写“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两句,说明了溪流与洞存在直接关联,文章中“迎”字的出现,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溪声时时变换调子”一句描写的是溪流,却说出了双龙洞周围迷人的环境。通过“读”抓住文章重点的句、段或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推敲语句,在品味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 六、养成积累的习惯 语感的培养本身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多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 加之小学生记忆力强,因此,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其语言库存,并从积累中进一步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特别是对相同主旨,相同事物的不同表达形式,更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

完整word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一年级一班郑梅 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是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相邻阶段,搞好两者衔接极端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将有力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都是与儿童认识能力的提高分不开的。儿童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之,对客观事物有了较深的认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注意把语文教学与发展儿童认识能力密切结合起来。 一是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重视从词中识字和加强句的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教儿童识字,从字义来说就是教儿童学词。词是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语言单位。儿童学词,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脱离具体词义和语言环境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是很难准确理解字义的。因而字词教学中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在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中,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各种插图,如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

看图填空组词等。图画是客观事物在纸上的具体反映,它同文字一样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且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同时,要把识字教学和加强词句的训练结合起来,只有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才能反映客观事物,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词和句的训练不仅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训练,也是认识事物的训练。词的训练是概念训练,句子训练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训练。这样,儿童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把培养阅读能力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与字量有关,更与儿童认识事物能力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教学中,应使儿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掌握课文内容认识新的事物;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儿童理解语言文字和认识具体事物就这样相互结合,不断由已知到新知、由感性到理性、使认识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是在说话写话当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说话和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刚入小学不久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但要说得清楚、完整、流畅、准确,还需进一步训练。特别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高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高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那么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小学生虽然所懂的英语知识并不多,但他们处于学英语的起步阶段,如果能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语感,逐步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那将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历,谈谈是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语感的: 一、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 对小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主战场,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对学生进行足量的英语输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老师的课堂用语要尽量使用英语,有些老师为了方便,总喜欢用中文来组织教学,或者有些老师总是怀疑学生是否能听懂,在说完一句英语以后总喜欢用一句中文来进行说明,这样下去会形成习惯,学生会依赖你的中文解释,而不注意去听英语,这就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听力感觉。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二、在开展语音语调训练方面 语音教学对初学者是至关重要的,能扫平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语音语调是关键,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音标教学,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将近音字母编成绕口令,从而在明快的节奏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自然地渗透语感。在语音语调训练这方面要做到“见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这16个字使我受益匪浅。如我在教授单词采用了单词直拼教学,告诉同学们这些单词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发什么音,同学们很轻松地根据老师的读音拼出了单词,效果不错 三、在拓展英语思维方面 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模仿,可塑性强,而且形象思维好。针对学生的这些年龄阶段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我们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坚持他们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角色体验来体验英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我们知道,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并且与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教学时我们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竭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有关英语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巩固、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来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结

谈小学一年级的语感训练.doc

谈小学一年级的语感训练- “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如何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意识地培养,李文未展开论述。笔者以为,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和提示了训练的方法。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应依据大纲、凭借教材严格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一

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

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发表时间:2011-06-22T14:43:54.283Z 来源:《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景清华 [导读]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 景清华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字。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中式英语是指仿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

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作者姓名:王佩文 专业:汉语言文学 2014年 4 月15 日

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 On the sense of language and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前言 (4) 一、语感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4) 二、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5) 1.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5) 2.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 (5) 3.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6) 1.从范读中传语感 (6) 2.从朗读中悟语感 (6) 3.从阅读中领语感 (7) 4.从想象中升语感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 王佩文

[摘要]∶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意义和方法,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提出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从读中进行语感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感培养生活体验言语实践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On the sense of language and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WangPeiWen Abstract: Language sense is a sensitive feeling for langu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sens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cusing on students' practice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the feeling of creation, propose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rom rea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for language sense in the exercise,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study Chinese, thus better for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Language sense, cultivation Life experience , Language practice ,The language knowledge ,Chinese teachin g 前言

[语感,英语,初中]初中英语语感培养之我见

初中英语语感培养之我见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成为初中英语教育的热点,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语感培养的方法、策略的探讨,以期推动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与建设,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感培养 新课标多次提及“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明确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使得培养语感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促使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开始思考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基于此,我在此对初中英语语感培养进行探究,旨在推动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英语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的过程。我就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谈谈培养语感的一些方法。 一、利用朗读教学培养语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大都重视课堂朗读训练。进入初中后,朗读教学没有落到实处,教师认为朗读教学是小学的任务,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主观上忽视朗读训练。 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英语朗读训练无法正常开展,也始终无法取得有效的英语成绩。这就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欠缺,无法通过朗读去体会蕴涵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情感、文章的主旨,技法也就成了干巴巴的说教。 本质上,语感就是指语言的感觉,而语感形成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反复的朗读和聆听中对语言的感觉进行领悟和感受。因此,为了培养语感先要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首先,必须利用晨读进行有效的朗读,不能让晨读只是进行背诵和记忆。其次,教师可以对朗读的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如组织朗诵比赛,分角色朗读等。最后,对朗读的技巧进行指导,如重音、节奏、语气,情感的把握等。在朗读和聆听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察言观色”,从姿态语言诸方面来理解说者的本意。例如,用期许欣赏的神态,赞美“你真聪明”与用鄙夷不屑的语气,揶揄“你真聪明”,字面意思相同,含义却大相径庭。随着朗读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就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聆听和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二、利用阅读教学培养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通过阅读教学实现语言的积累。阅读是一项需要利用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是手、眼、脑等多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接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 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意义重大。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研究出三条重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他指出,学习者形成了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的重复会有效地增强某种联结。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必要的重复练习,反复地诵

(沪)牛津英语小学一年级上册情景对话练习

情景选择,选择符合情景的句子。 ()1. 早晨,你看见了老师,你说: A. Good m orning. B. Good afternoon. ()2. 如果你是Alice,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A.Hello,I'm Alice. B.Good m orning, Alice. ()3. 放学了,你对同学说: A. Hello. B. Goodbye. ()4. 看见了Eddie,请跟他打招呼: A. Goodbye, Eddie. B. Hi, Eddie. ()5.你想要一本书,你说: A.Give m e a book,please. B. I can see a book. ()6.当你朋友给你一件礼物,你说: A. 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7.下午看见了Kitty,你说: A. Good m orning,Kitty. B. Good afternoon,Kitty. ()8.当同学问你借一块橡皮,你说: A. Here you are. B. Give m e a rubber,please. ()9.你指着自己的鼻子,说: A. This is m y nose. B. This is your nose. ()10.你想让Danny摸摸他自己的眼睛,说: A.Touch your ear. B. Touch your eye. ()11.你需要一块尺子,你说: A. Give m e a ruler,please. B. This is your ruler. ()12.你会跳舞,你说: A.I can sing. B. I can dance. ()13.想知道Alice 会做什么,你问Alice: A. Alice, what can you do ? B. What can Alice do ? ()14.看见Eddie在画画,你对Alice说: A. Alice , Eddie can draw. B. Eddie, Alice can draw. ()15. 你看见了你的爷爷,你说: A. I can see m y father. B. I can see m y grandfather. ()16.想知道她是谁,你说: A. Who is he ? B.Who is she? ()17.告诉别人你的妈妈会跳舞,你说: A. My m other can dance. B. My m other can not dance. ()18.你的奶奶个子高,你说: A.My grandm other is tall. B.My grandm other is short. ()19.如果你是一个又高又瘦,你说: A. You're thin and tall. B.I'm thin and tall. ()20.问他人借两支铅笔,你说: A.Give m e a pencil,please. B. Give m e two pencils,please. ()21.想要知道对方买多少个橘子,你说: A.How many oranges? B. I can see five oranges.

[小学语文教研组讲座学习材料小学生良好语感形成]

[小学语文教研组讲座学习材料小学生良好语感 形成] 几年来“语感”一词的“点击率”比较高,《课标》中也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什么是语感?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就是“语感”。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淑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后来又有人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语感。我们认为王尚文先生对“什么是语感”的阐释精辟且全面。他说:“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这就包括输出性(说写)语感和输入性(听读)语感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往那种只侧重于从输入性语感一个方面来对语感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语感是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通俗地说语感就是指用语言交流时所表现的对语言表达的理

解、使用习惯等,它集中表现了言语表达者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把握能力。可见语感从本质上讲是言语表达者对语言的表现,是与语言共生存的,其表现因素主要包括语义、节奏、思维、辞藻、和心理五种。这就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单一或综合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口语表达、辞藻的运用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认识语感的重要性?80年代初,研究者只是把语感作为阅读感知的基础或阅读感知的一个因素来认识,也并未将其视为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予以重视。进入9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语感日益重视,以至于超越了阅读的范围,并且被有的研究者视为是言语能力的核心。认为“语感是实际上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抓住语感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培养读、写、听、说等言语能力这一任务”。由此进一步提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鉴于研究者们对语感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创建了自己的培养模式,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不成熟。这就是语感研究及培养途径的现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今天我在这里发言,觉得很荣幸。学生一次考试的成功有很多决定性因素,而老师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今天在这里谈经验实在是惭愧。以下讲的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算做和大家探讨和交流吧。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我指出,给予帮助。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只要学生“乐学”,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进步,如何才能达到“乐学”的效果呢?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教师如能恰当运用一些方法,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质量会有所提高。在平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比较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接手班级之后,等到班级秩序稳定,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说话,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使学生能用课本中教给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例如把简单的熟字,也就是已经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变成另外一个字,或是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摘苹果”、“登山”,通过这些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字词,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表现好的学生或是小组,都及时在学习园地上的“展示栏”上,给学生画上红花奖励,让他们感觉到学习中的快乐。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一年级的课文是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用来锻炼朗读是很好的材料,加上课件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录音跟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后再试着自己朗读,一些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几个学生来比赛读,读完评价再读,看看有没有进步。记得我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感情来。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