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类专业指南

法学类专业指南
法学类专业指南

法学类

由之·8 个月前

作者:

李冰雪,北京林业大学08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本科招生专业

法学

【小编评注】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本科招生专业为法学专业,在研究生阶段才下

设二级学科、细分方向。个别学校如中国政法大学等在招生时又下

设了部分二级学科,形成了综合学校仅以法学专业招生,政法类学

校在法学专业招生的基础上又下设部分二级学科的局面。

尽管如此,根据政法类学校招生简章,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相

同,在攻读研究生进一步划分二级学科进行深造时,不以所学二级

学科为限。加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本科教育阶段以通识教育

为主,宽口径、重基础,因此合并本科法学专业下设二级学科为法

学专业,成为趋势,如吉林大学法学院将原来划分过细、知识面过

窄的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调整为法学专业。

所以在下文的介绍中,仅以法学专业这一一级学科介绍为限。

一、学科概述

法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法学的定义众说纷纭,即使最有经验的法学家也会感到,虽然他们知道许多具体的法律,却难以给法下一个适当的定义。通常认可的说法是,法学(law,science of law)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学科。法学涉及门类庞多、数量庞杂,编者在此对法学做以下分类:

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法。

从法的形式角度说,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成文法(statute law)和不成文法(unwrietten law,common law);

?从法的体系角度说,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以及其他各种部门法;

?从时间角度说,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现代法和当代法;

?从空间角度说,包括该国法、外国法、本地法、外地法;

?从历史类型角度说,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从一般分类角度说,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

?从表现形态角度说,包括动态法和静态法、具体法和抽象法、纸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现实法(如实际生效的法)等等。法学只有将所有这些不同意义上的法尽收眼底,加以研究,才算是名副其实的法学。

法学其次研究“法的现象”。即基于法产生的各种现象,如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的起源、发展、移植、继承、现代化;法律秩序、利益、正义;法律观念、思想、制度、事实、规律等等。

最后,法学还要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法和法的现象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研究法学的主要问题。

二、学科历史与现状

法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法律现象的出现为前提,在法律产生后就产生了专门研究法律的人,就产生了法学,法律在先,法学在后。中国法学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先秦、秦汉至清末、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上中国外,还有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邻近地区各国、古代印度以及中世纪伊斯兰教各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但就内容之丰富和影响之深远而论,西方法学可列为首位。

由于地域这一基础因素,产生了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五大法系,并且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目前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经解体。目前,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罗马-日耳曼法系、成文法系)和英美法系(普通又称法系)是当今世界上两大主要法系,涵盖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二者由于审判机关、审判依据、法庭形式、诉讼程序、法的渊源、法典编纂等的不同而划分,大陆法系的主要代表国有德国、法国、中国等;英美法系以英国美国为代表。

19世纪中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爱国人士就有变法图强的要求。与此同时,清政府开始研究西方法律,修订本国的法律,派出留学生和官员学习法律,这些人回国后开始介绍和论述西方的法律和法学,开创了中国现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1901年京师大学堂设立法科,1906年成立法律学堂,从此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一度得到较快的发展。

民国时期,在法学教育方面,广泛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教育趋势,出现正

规化趋势。当时,法学教育的层次比较齐全,设预科、专修科、本科和研究科。

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新中国成立后,法学学科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近些年,法学学科遍地开花,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一般性的综合大学都设有法学本科及硕士学位,某些专门类的法学院校更是作为其招生特色,使法学得到了深入而长足地发展。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在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人才培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应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 主要学习内容

法学作为文科类专业,其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划分并不明显,并且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同,在专业课的划分上,各个学校也有细微的划分,以吉林大学法学院为例,其专业课为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等基础课程。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选修课程如法律职业伦理、法律文书、法律逻辑学、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法律社会学、立法学、电子商务法、保险法、财税法、金融法、犯罪学、证据法学、行政救济法、民事执行法、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人权与人道法等。当然,本科学校的法学基础课程大同小异,选修课程也会随着本学校的特色而有所不同。

2. 主要竞争优势

法学本科教学涉及的范围广,作为典型的文科专业,针对不同岗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3. 其他培养建议

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导致了部分法学专业的滥招和法学学生质量的下降,直接后果就是法学专业的就业率极低。正因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数量的庞大,导致法学专业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前提下,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目前,法学专业可以在大四期间参与国家司法考试,拿到合格证书,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律人的前提。

四、应用领域及就业情况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1. 律师——依旧的黄金职业

律师这个词总会让人想起思维敏捷、风度翩翩等词语,与枯燥的公检法从业环境相比,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律师也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律师的收入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低的可能只有1万元左右。根据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专项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2. 法律顾问——毕业生们的新选择

法律顾问是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法律咨询部门,但是这一部分不是一般本科生能够做到的,一般政府部门对咨询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律服务人员年薪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开价在年薪在5至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也有所不同;小型企业开价则在年薪2万左右。

3. 公检法等政府机关公务员——稳定的敲门砖

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公务员都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也是一个热门的职业,其地位、其稳定的收入、完善的保障机制、还有定期的培训进修机会,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在和平年代,最渴望的就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有一个安定的法治环境,一切问题都有一定的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法学,法学的专业人才是最急需的。

因此,从中国当代国情出发就不难发现,以后的法学人才,大有可为,特别是在公务员领域。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公务员竞争非常激烈,也许还存在着很多录取黑幕等问题。

但是,只要你细心研究,你就会发现,只要是招考公务员,法学、法律专业占的比例很大情况下是最多的。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案件的增多,法官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4. 单学科就业——让优势发挥到最大

除了律师和法律顾问人员之外,由于法学概念上的广泛涵盖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单学科优势就业。一般此类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列举一些具体职务:

?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

三峡工程的审计风暴让人们意识到了审计师的威力,其实这类财会人员早已在我国展示着自己的专业优势。此类从业人员一般是经济法专业出身,民商法和行政法出身也是被允许的,但是要成为注册会计师则需要考试。这类人员由于精通我国商法、税法、经济法和审计法等的相关规定,被企业家们青睐。很多毕业生也喜欢独立创业,成立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等。

?证券业从业人员

证券业从业人员的待遇从目前来看虽然不能像2000年以前那么风光,但是高薪水的诱惑依然是毕业生们所看中的,一般可达到年薪8万左右。此类人员要求对商法与经济法的专业学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环境评估方面从业人员

这是一类新的就业方向,是最近环境法的相关规定催生的一种职业。我国《环境影响评估法》要求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需要获取有环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方可申报。此类从业人员要求娴熟的环境法专业知识,工资就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是大中型发展城市,年薪10万以上,中小型城市也有8万左右。

?新型商务律师

此类律师不同于一般律师。他们一般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主要针对商务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开展工作,比如代理追债、代理商务谈判等。此类律师可能身兼好几家企业的法律顾问或者外部董事,其薪水可想而知。年薪上百万亦有可能,但是专业知识的要求确实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还需要时间的磨炼。

?职业侦探人员

法学涵盖的刑事侦察专业一直是法学的热门,但是最近出现的职业侦探从业人员,也说明了法学其实可以有很多条路可以变通,但首先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

此类人员一般从业于某某调查公司,如上海need007调查公司等,年薪也很丰厚。

?司法鉴定从业人员

司法鉴定人员是从法医学、刑事侦察学等专业中产生的。目前我国强调诉讼法律程序中的司法鉴定环节给这类就业开拓了市场。其实该类从业人员的薪水一直都很高,因为它的高技术含量和从业人员少的原因,导致了好的司法鉴定中心从业人员工作可以达到20万以上,但入行的门槛也比较高。

?影视法律顾问从业人员

此类人员一般跟在影视大腕们的身边,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钱绝对是赚得不少。

此类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我国影视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各类专业知识必须都十分全面和详尽。目前,我国影视制品中的“法律弱智”现象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法律宣传工作,影视法律顾问这个职位也应运而生,他们担当着影片的法律问题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的保障,也必须处理有关影片的制作、发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薪水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标准,就要看你跟定了哪位导演或者制片人了。为此,很多法学院校开设了广电专业。

?房地产咨询从业人员

房地产的火暴也带动了一些产业,由于房地产业的政府监管力度和法律上的漏洞,房地产法专业的毕业生很受房地产商的青睐。当然也有很多毕业生设立或者加盟房地产咨询公司,为一般民众提供房地产合同书写等相关法律服务,当然后者的薪水是不能和前者比的,前者年薪可以达到15万左右,但是后者只能在5万左右徘徊。

?政府强制监管部门

这类职位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恰恰就是这些职业,不仅保障了国家的职能行使,也为自己谋得了安身之本,比如:进出口动物检疫局、烟草专卖局、监狱管理部门等。很多时候,此类单位招收职员的时候都会困惑:除了学政法的之外,我还能招谁?因为全国没有一个大学有相关对口专业的设置,或者此类专业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但是从业人员的工作则须根据学校的知名度和区域来划分。

?法制宣传人员

此类人员应该是边缘学科发展和适应我国现实法律宣传需要而产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央及各省市机关报纸以及专门的法制宣传报纸,如《法制日报》以及各大电视台法制栏目,如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等。至于此类人员的年薪层次各有不同,它涉及所在单位的级别、从事的事务以及个人的相关原因,但是年薪最低也不会低于5万,电视台整体上比报纸宣传工作的从业人员略高,不会低于年薪9万。

【小编评注】

目前法学就业存在着困境,但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举个很小的例子:就个人律师的拥有量而言,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全国现有律师1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美国30人,英国15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家,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法学面临的种种挫折,只是暂时的。法律人或者有志于从事法律工作者,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当善于开拓,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靠大家的努力,寒流过后一定会迎来法学专业就业形势的春暖花开。

五、众说纷纭

【1楼】

学法学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法条都得背会呀?

【小编回复】

在小编读法学期间,不断有其他专业的同学问这个问题。现在小编澄清一下,在法学本科期间,学习的主要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各个部门法的个性理论,辅之以经典案例和相关重要的法条,重要的在于熟练基础理论并且利用法条这个载体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学问题。当然,在司法考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记忆重要的法条,但在任何时候,熟记法条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2楼】

法学专业目前的就业率在全国专业排名倒数,学法学会不会找不到工作?

【小编回复】

任何一个专业的好坏,不能通过就业率这一简单的数据加以概括,况且就业率本身的统计方法都很值得商榷。所谓“艺高人胆大”在任何专业都是如此,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况且,法学本身就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在读法学期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以进一步的深造为宜(目前很多排名靠前的律所要求是硕士学历)。

【3楼】

是不是只要学习了法学专业,以后就能从事法律工作?

【小编回复】

学习法学和以后从事法律工作这是两个问题,目前,从事法律工作的很多岗位都设置了门槛,就是要通过司法考试。司法考试通过之后的法律从业资格证才是真正的从事法律工作的敲门砖。当然,一些高级律所要求有学历门槛;企业法律顾

问要求有工作年限门槛(如硕士生要拿到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等。所以,只能说,学习法学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前提但非必要条件。

【4楼】

学习法学是不是就会实现社会正义?

【小编回复】

社会正义这是一个非常大而宽泛的课题,并不是学习了法学,就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然,能做到保持心中的正义,不偏不倚的处理涉及法律的问题,是每一个法律人学习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六、小编感受

法学这个专业,小编和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样,都是怀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远大的志向报的,学习法学四年,回首发现虽然和自己当初的想象有很大不同,但它也没有让我失望。选择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法律人,首先要做到理性严谨。针对法学本身的就业,小编在前文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至于薪水高低,每个行业的薪水有很大差别,法律人也不例外,小编在此就不就这个问题进行阐释了。

学习法学,小编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要遵从自己的兴趣,即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在充分了解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理性的选择。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高考高考志愿法学

数学学科教学法十个问题

1.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问题与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哪些?(马小璐) 答:研究的基本问题:课程问题(教什么),教学问题(怎么教),学习问题(怎么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960~1970年代,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课程实验,定量研究时髦;1970后期,个案研究,小型定性研究开始流行;1980年代至今,学生认知研究热;1990年代至今,国际比较研究、教师教育热。 拓展: (1)课程问题:教什么,怎么呈现 (2)教师教育问题;如何做好老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 (3)学习问题:怎么学,真实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怎眼繁荣的,导致错误的因素和机制是什么,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良好行为和策略,认知发展的结构和过程是怎样的,学习数学的情感问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等等。 (4)课堂教学问题:课堂上怎么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和交流的 (5)社会、文化、语言问题: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性别,宗教,母语,习惯,传统,民族教学,日常数学等等方面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6)评价问题:课堂内外的评价以及应该如何评价。 数学教育研究关注过符号化和形式化,问题解决,应用和建模,证明和论证,各个学习领域(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统计)的教与学的各个教育层次(从学前到研究生)的教学教育问题。 研究采用的方法:(1)文献研究;(2)问卷测试;(3)深度访谈;(4)教学实验;(5)观察 2.弗赖登塔尔、波利亚、匈菲尔德、斯根普、Van Hiele等数学教育家的理论是如何指导教学实践的?(李荣姣) 答:费赖登塔尔:现实、数学化、再创造“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1)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3)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 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5)学科交织是数 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 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使课本成为学生自己 去“发现”一些已有数学结果的辅导书。通过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去学习数学,让 已存在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从而 道道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的工作 波利亚:“教会学生思考” 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习过程的三个原则,即主动学习,最佳动机,循序渐进。教师要对自己的科目有兴趣;熟知自己的科目;懂得学习的途径,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亲自独立地发现其中的奥妙;努力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察觉他们的期望和困难,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技能技巧,培养思维方式及科学的工作习惯;让学生学会猜想问题、证明问题;从手头上的题目中寻找出一些可能用于解今后题目的特征,揭示出存在与具体情况下的一般模式;不要把自己的全部秘诀一下子到给学生,让他蒙猜测一

学科教学法考试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李吉林老师 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括、、、 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三、判断(10小题,每题1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四简答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2.语文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3.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4.语文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些理念和这次课程改革? 2.试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素质。 3.有人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梦”。你有何看法? 六实际运用(20分) 1.请为《背影》三个不同类型的导入。 答案 一填空 1.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2.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 3.“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课堂六步教法”、“情境教学法” 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 5.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6.反馈、评定、激励、 7.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8.《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9.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 10 .能力结构、品德结构 三、判断1.(×) 2(√) 3(×) 4(√)、5(√) 6(×) 7(×) 8(×)9 (√)10 (×) 四简答

学科教学技能训练

体育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知识的整理 备场地器材: 大部分体育教学都离不开场地器材。体育课场地器材的有无、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布局是否有技巧等对体育教学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体育教师,上课前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人数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达到安全、高效、美观的要求。 备教材: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着重理解三个问题: 1.如何钻研教材? 2.如何确定教材的重点及难点和每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3.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德育资源? 备天气: 本专题讨论了如何根据季节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本地区域气候的特点,制订适宜的应对天气气候状况的教学实施计划。 鉴于我国的国情,大多数老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课还不得不在室外进行。因此,要求我们课前一定要注意季节气候和本地的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做好预案,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备学生: 原因是:体育课是以室外的身体活动为主,需要较大的场地和大量 的器材,教学组织更为多变和复杂等。如果这样的课程不了解学情,一 旦出现问题,后果不仅仅是学生学不会,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伤害事 故,给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都蒙上阴影。因此,体育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做 好学情分析。 本专题从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体育骨干、预计适宜的运动负 荷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引导教师做好体育课前的学情分析。 体育教师要特别做好“备学生”的工作,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好体育骨干、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确保体育课的安全有效,避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 本专题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

学科教学原理及方法

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素养?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认识和体会。 答:高中物理教学目标: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自 身及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深化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勇 于创新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1)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和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 步认识物理学及其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过程,学习最基本 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结合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 确价值观。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2、根据你所了解的中学物理教学情况,提出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建议 答: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自然科学教程的总目标,提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现在中学物理以做题为主,探究精神很少,从现状入手,分析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教学方式的方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必须注重实验,当然可能会由于农村的条件不允许缺乏很多实验器材,关于这点老师可以采取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实验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实验教学生动形象同时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探索神奇自然的兴趣。同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结合平时观察到的现象开发大脑自己去设计一些小实验。总起来说我认为物理课应该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是学习能力还有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总地来说,是在基础刚强的前提下,培养我们对世界的物理性的看法。以及以下—— 逻辑分析,推理——整体和部分,极限思想,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比如合理外推)。等效识的建议,分解与合成。数学与物理的结合,物理理论建立的原因。同一物理理论在不同位制中的不同形式。物理解决问题能力,有数学联系其他学科的能力,有历史知识,有建未来理论的能力,有空间想象能力,能从运动的角度思考物体的变化。 4、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有哪些特点?你如何理解这些特点? 答: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倡导科学探究,要求将学习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一、填空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 (注:“本体属性”可换成“本质属性、”“性质”、“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动力层和基础层。 3、实现课程总目标的五个发展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4、从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可以把评价指标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两种类型。(1)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标准,即,三维目标。 (2)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①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高中阶段的两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 A、必修课程是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条线索进行描述。 B、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的拟定目标。 5、钱梦龙教学提倡“三主四式”的教学方法,“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导读式:自读—导读—教读—复读。 6、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指的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7、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即教学中的三教段是:感知——理解——实践。 (注:书中是初读—精读—复读) 8、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方式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话题作文。 9、作文讲评常用的方式: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 10、作文批改常用的符号:增补、删除、保留、换位、紧接、换行、褒许、考虑、错别、后移。 11、理想型的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三部分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包括作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等)以及学生的反思记录等。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1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十环节:选择课题—确定目的—策划方案—角色分工—准备材料—明 确时间—优化步骤—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1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5、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补充:说板书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和说作业布置) 1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五大方面。 17、评课的三方面内容:评教师的教、评学生的学、评教学内容。 18、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前准备、导入情境、模拟交际、可外延伸。 19、教学过程的优化模式: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学科教学法习题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体育课程就是指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 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 2、体育课程的特点: 1)运动认知性课程:主要是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 2)生活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 3)情意性课程:是通过课程体验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发展人的情感、情绪、态度、价值,特别是意志力。 4)综合性课程: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 (二)体育课程价值是什么?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三)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5、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四)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人生态度。 (五)体育课程的功能是什么? 1、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 2、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 体育的基础 3、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4、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 6、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 (六)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1、身体运动性 2、健身性 3、娱乐性 4、非阶梯性(七)论述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1、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意义: ○1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它是由走跑类、跳跃类、投掷类项目和全能项目组成的。通过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掌握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2田径运动各项技术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3田径运动项目多,技术各有不同。 2、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任务: ○1进行田径运动各项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各项技术。 ○2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3提高学生田径运动理论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 ○4加强人的素质培养,充分利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5传授各项技术的教学方法。 (八)试述田径运动中任一项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方法、手段及错误动作的纠正? 答:以短跑为例: 1、短跑技术教学的重点:1)跑的专门性练习。2)短跑途中跑。3)短跑起跑技术。4)弯道跑技术和接力跑技术。 2、短跑技术教学的难点:1)途中跑的技术规格。2)跑的放松技术。3)起跑技术。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完整版)英语学科教学常用专业词汇

英语教学法 1语法翻译法Grammer Translation Method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3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4情景法又称视听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5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6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 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 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7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approach 任务前Pre-task 任务环task-cycle :task, planning, reporting 语言聚焦languaga focus: analysis, practice (types of tasks: brainstorming tasks;jigsaw tasks;information-gap tasks; problem-solving tasks;decision-making tasks;opinion exchange tasks)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一、语音教学teaching pronunciation 语流层次的语音教学 stress of sentences; rhythms ;sense-group and pause ;liaison and loss of plosion ;intonation three ways to show the stress patterns of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use gestures; use the voice; use the blackboard 口语中: elision and assimilation 二、词汇教学teaching vocabulary 词汇教学模式: PPT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 testing LBLT模式: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Ways of presenting vocabularyf 1.try to provide a visual or physical demonstration to show meaning. 2.Provide a verbal context to demonstrate mean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f55967366.html,e synonyms, antonyms, to explain mean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f55967366.html,e lexical sets or hyponyms to show relation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 5.Translate and exemplify. https://www.360docs.net/doc/f55967366.html,e word foemation rules and common affixes to build new lexical knowledge on what is already known. 7.Teach vocabulary in chunks. 8.Think about the context in real life where the word might be used. 9.Think about providing different context for introducing new words. 10.Prepare for possible misunderstanding or confusion that students may have. Ways of consolidating vocabulary https://www.360docs.net/doc/f55967366.html,belling 2.Spot the differences 3.Describe and draw

学科教学法的学习感想

学科教学法的学习感想 学科教学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有人认为,学科教学论既然称为“法”,当然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它属于“教学论”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学科教学论是由过去的“教材教法”、“教学法”发展而来的,实际上它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主要解决师范生能走上讲台、会上课的问题,只是一门实践性的、培养教师技能的课程,而且它至今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论。还有人认为,学科教学论是研究学科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向新人传授学科知识技能的需要,是导致学校课程教学活动的原动力。人们在进行学科教学时,最初是凭“感觉”和白身的学习经验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学科教学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大批地培训教师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师范教育以及包括“教材教法”在内的各种师范专业课程才应运而生。 起先,教材教法课只是对教材、教法进行介绍,是教育学的一部分,以后逐渐有了分析和讨论的内容,即剖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会师范生如何上好课。随着学科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解释、比较、评价等需要。为此,人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开始进行理性思考,逐步改变单纯由学科逻辑来确定学科课程的结构、内容的做法,越来越多地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开始了学科教学自身规律的探索。为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在进行学科教学时,通常先要在头脑里自觉地形成有关的设想和理念。这就需要对各种理论进行整合,结合学科教学经验和具体条件,制订指导教学的规则和具体方案。此外,学科教学工作者还常常根据学科教学实践,总结学科教学的规律,来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揭示的一般规律进行补充。顺应当代学科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趋势,这门课程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越来越重视自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运用、借鉴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成果,使自身开始发生质变。由于内容、方法等发生变化,原先的“教材教法”已经名不符实,被改称为“学科教学论”,成了一门分支性的学科,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上述界定出发,显然,学科教学论中的理论是由一般理论以及学科教学论自身对一般理论的特殊性补充组成的,其中的一般理论不是原封不动地搬来的,而是经过了学科教学论的整合、加工和发展。要求学科教学论具有白己跟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独立的理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一般要以特殊为基础,没有特殊就没有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提供的“一般理论”是对各种学科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结果,其中也包含着各种学科教学论的贡献。没有学科教学论对学科教学特殊规律的探索,教育学、心理学中有关的一般理论也难以得到深人的、进一步的发展。

《机械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

《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学科教学法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教育方向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数/学分数:64/4 实践学时:17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机械学科教学法》是学校机械类师范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介于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性课程。课程是继学生完成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和书写与表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班主任能力等行动类课程后,进入教育实习环节之前的一门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对“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要求,以培养“好学习,能从教,善反思,会为人”的机械类专业教师为目标。 课程在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机械类相关专业的特点,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需求为引导、以训练综合教学能力为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师范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教学实践过程。 通过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的“知行合一”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分模块并可选择课程单元的方式,课程激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具备从事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教学的知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了解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了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观念、课程模式的发展演变和“一体化”课程的基本概念; 3.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文件; 4.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5.掌握教学媒体的概念、种类、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制作方法; 6.掌握职业教学教学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会运用恰当的教法实施理论课程教学并会进行教学反思;

学科教学法

语文学科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教育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新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快速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创造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应主动的转变观念,不断地钻研教法、学法,努力适应时代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又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不要希望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要将先进教学的理念吸收进来,结合教情、学情、校情,确立符合自己的教法,可以学其一点,求其为我。应有埋头钻研踏实肯学的精神,用坦荡的心善待学生,正确处理好目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用科学的教育思想统领教学。 我校在学科教学方法上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要从2010年开始。在此之前,我校在教学上继续沿袭原有的方法,教学效果不甚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艺术兴校”的发展战略。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秉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念,我校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分批次派老师到永威中学“取经”,将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我们的课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二是“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是“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每节课上课前老师会出示教学目标、自学

指导。其方法便于操作,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学生读书后,进行检测,检测就暴露出了问题,以后通过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能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如我们在教学《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时,首先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已经学过的《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篇章,这样有助于《归去来兮辞》教学的理解。而且对序言部分的内容要深刻理解,老师首先出示预设问题:(1)序言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回答。(2)这和《归园田居》的内容是否有相同之处?用原文回答。在回答了前两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回答第三个问题了。(3)这篇序言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了上述三个问题,那么对全文的理解就容易了。对于文本内容我们继续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教师继续出示自学要求: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把握文本大意,并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答疑惑,视为“后教”。对“当堂训练”这一环节,在合作探究中,我们出示这样的问题:结合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等文章,谈谈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当堂完成。第二个问题可以课下完成,形成书面文字。(老师出示参考书目:袁行霈《陶渊明研究》、赵慧文《隐逸宗师—陶渊明》等)。至此,我们还要配合“四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四清”的内容在每周二下午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水平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水平,是一种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拓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和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到新的理念上来。为此,如何对学生实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总体上我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 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让学生们意识到理解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如何让学生准确地使用计算机并对其实行护理呢?这就需将相关计算机的简单组成及原理,基本性能及操作规程,和其他注意事项向学生认真介绍,并要求作为信息课的基本技能来掌握。 例如:学生乱敲打键盘、不顾软驱指示灯是否亮随意插入拔出软盘、鼠标的乱用、不按正常步骤关闭计算机,造成死机现象时有发生等。 所以,当学生开始上机课之前,我都先要向学生介绍清楚软驱、鼠标、硬盘、键盘等的性能、准确的操作规程及违规操作所造成的危害,这对于使学生准确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严肃的学习风气,迅速提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2.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所以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语”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理应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教师能够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图工具”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板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班级通讯录……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整堂课,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能够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中了。 3.恰当使用比喻,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上使用恰当的比喻,能够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枯燥无味,而且涉及到很多计算机术语,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但如果使用比喻

新课改数学学科教学法

新课改数学教学法 (2016—2017)学年度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小学数学定要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素养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目标之一。 这些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粉笔+黑板”,以书本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课改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应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动态,并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探索。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还处于刚刚形成的阶段。另外,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阻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走在

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待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以后,鼓励学生去尝试计算出教室内钟面的面积;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后,可以让他们把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求出一个平均数;学了计算长方体面积以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卧室的面积。如果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的价值不言而喻,需要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和获取数学价值。学生的能力不同,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或者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要多关心和关爱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能置之不理,要给予一些鼓励和指导,让他们重拾信心,并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探究合作中。与此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创新整合,提高其综合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元化的素材,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活力,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比如,在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转变和整合教学内容,“我们学校准备创建一幢高楼,校长想争取一下我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认为是创建体育馆呢?还是创建科技馆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开始进入到了激烈的讨论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吸收知识、选择知识、

《汽车学科教学法》学习指南

《汽车学科教学法》课程学习指南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课程总学时:32学时(含理论教学及案例分析演示) 教学能力是职教师资素质的核心体现,教学方法的掌握是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的重要方面,也是职教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将学科教学法理解为:遵循教学理论的、考虑教学对象特点的、适合专业内容教学并在相应教学媒体支持下达到专业教学目标的方法的总合。 汽车学科教学法担负着培养从事汽车相关领域技能型中等职业教师的重任,汽车学科教学法依托于职业活动,从典型的工作任务中开发教学项目,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都有学生参与。这样可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中职学校所需无缝衔接,毕业生可以“零距离”上岗。 本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汽车学科教学特点,主要内容为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汽车学科教学分析、汽车学科的教学媒体和环境创设;第二部分为汽车学科教学法及应用,为适应中职汽车学科教学,本课程重点讲授了适于汽车学科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案例。主要内容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分析、项目教学法应用、引导文教学法应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应用、实验教学法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应用等。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现代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教学法》主编:关志伟;出版社:北京大学师范出版社,2010.6.。 二、学习参考书 [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法》主编:关志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2]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新概念 [M].科学出版社,2003 [4]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5]俞钟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学科教学法自己3

A AE - American English ACTFL -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AAL - American Assoc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B BrE - British English BL: boomerang lessons BVT - Bilingual Vocational Training BAAL - British Assoc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 BC - British Council BEC -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 - 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exam certificate C CAE - Certificate of Advanced English - the fourth Cambridge Exam Cambridge Exams - The standard in English examin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outside of the USA (where the TOEFL is preferred). CALI -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Instruction CALL -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nE - Canadian English CAT - 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 CBT - Computer-Based Teaching CEELT - Cambridge Examination in English for Language Teachers. CEIBT - Certificate in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for advanced levels. CPE - 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 the fifth and the most advanced of Cambridge's series of exams (roughly comparable to a score of 600-650 on the TOEFL). CELTA - Certificat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o adults (Cambridge/RSA Teaching Certificate also known as C-TEFLA) CLT: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D DELTA - Diploma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RSA Language Teaching DD: describe and draw DA: describes and arrange E ESA: Engage-Study-Activate EL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LT -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FL -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AP -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CCE - Exam for the Certificate of Competency in English (Michigan University) - lower level. ECPE - Exam for the 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Michigan University) - higher level. EGP -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IP -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LICOS - English Language Intensive Courses to Overseas Students. Government registered centres teaching English to overseas students in Australia. ELT -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SOL - 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ESP -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business English, English for tourism, etc.) ETS -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F FL : Foreign Language FCE - 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 - the third of Cambridge's series of exams (comparable to a score of 500 on the TOEFL and 5.7 on the IELTS). G GMAT -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 The GMAT measures general verbal, mathematical, and analytical writing skills. GPA - Grade Point Average GRE -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 an evaluation test for graduate admissi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S. I IATEFL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PA -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J JALT: The Japan Association for Language Teaching K K12 - Kindergarten - 12th grade. KET - Key English Test - The most elementary of Cambridge's series of exams L L1 - Language 1 - native language; L2 - Language 2 - the language you are learning LEP -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 LL - Language Learning M MT - Mother Tongue MTELP - Michigan Test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N NATECLA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eaching English and other Community Languages to Adults (UK) NATESOL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NCTE -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