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管理政策创新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613093842.html,

国家高新区管理政策创新研究综述

作者:李兴开,李宇辉,卢东宁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36期

摘要:高新区已经成为促进当地乃至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引擎,不断探讨并完善高新区管理政策体系,是进一步释放高新区活力,促进高新区发展的保证。以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国家高新区在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土地开发利用、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进行管理政策创新进行综述和梳理,以期对高新区进行管理体系政策创新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管理政策;创新;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74-04

在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实施的推动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得以蓬勃发展,至2018年3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达到168个。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世界比重接近30%,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高新技术产业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保持在16%左右,预计2020年会超过18%;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率达到5.31%,连续两年超过5%,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国家高新区的快速发展,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

的政策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因此,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也是相关管

理政策体系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高新区管理政策体系不断创新发展对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地区政府和管委会观念不够超前、思路不够开阔,管理政策体系创新不足,又限制或影响了当地高新区的充分发展。所以,对国家高新区管理政策体系创新进行综述性研究,对一些国内外典型高新区管理政策体系创新做法进行梳理,从而为一些地区进行高新区管理体系政策创新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管理模式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1.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从管理模式来看,M.卡斯特尔和P.霍尔将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划分为五类:政府管理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管理型、公司管理型、协会管理型以及由政府、大学、企业组成的联合机构管理型[3]。潘大钦认为,世界开发园区管理模式有四种典型类型——政府

直接管理型、政府指导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管理型、企业管理型[4]。曾铁城和胡品平认为,

根据授权的程度不同,高新区管理体制可以分为基本没有授权、部分授权、完全授权、区政合一这四种模式[5]。代帆、江渝、赵文彦认为,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

运作型、政企混合型三种类型[6~8]。从管理模式选择方面来看,学界一致认为每一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管理模式的选择既受高新区自身的发展阶段因素制约,又受高新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各高新区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区域空间等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