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检测(含答案解析)

宁波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检测(含答案解析)
宁波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检测(含答案解析)

宁波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检测(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水杯从正上方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看到的茶杯是什么样子?

A. B.

3.小林和三个同学一起观察茶壶,小林看到的是()。

A. B. C.

4.通过下图能画出的图形是()。

A. B. C.

5.下图中,看到的是()号。

A. B. C. D.

6.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7.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观察得到的?( )

A. B.

8.这两幅冰箱图中哪一幅是小朋友“正面平视”观察得到的?( )

A. B.

9.这两幅凳子图中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 )

A. B.

10.下面是小明站在车的不同方向拍照的汽车图片,请找出与图相对应的方位词。

(1)

A.后面

B.前面

C.右侧面

D.左侧面

(2)

A.后面

B.前面

C.右侧面

D.左侧面

(3)

A.后面

B.前面

C.右侧面

D.左侧面

(4)

A.后面

B.前面

C.右侧面

D.左侧面

(5)

A.后面

B.前面

C.右侧面

D.左侧面

11.看看这两幅图:

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

A. B.

1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二、填空题

13.下图是观察者在________位置看到的。

14.在同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少可以看到________个面。15.豆豆从窗外看到的是________号图。

16.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图片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下图中大小、形状和图案摆放位置都相同的三角形是哪几个?

18.找出下面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并写在横线上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如图,桌上放着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请画出从前面看到的图形________.

20.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________个小立方块.

三、解答题

21.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他们的编号写在图片下面的括号里。

22.小朋友看到的是哪幅图?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23.看图回答。

24.如下左图是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的图形,请你在右下图画出该几何体从上面看的图形.

25.考考你的观察力.

下列零件中哪两个是一样的?

26.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水杯从正上方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方往下看水杯,可以看到水杯的上面圆形口和茶杯的手柄,据此解答.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看到的茶杯是B中的图。

故答案为:B。

【分析】看到的茶杯的杯柄在左边。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小林看到的壶嘴朝左,壶把朝右。

故答案为:C。

【分析】抓住壶的主要特征,例如壶把和壶嘴,根据每人所在的位置确定看到的图形即可。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图形从正面看可以画出长方形。

故答案为:A。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是长方形。

5.D

解析: D

【解析】【解答】图中,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图可知,这个男孩站在车的前方,应该看到车头部分,据此选择。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C项。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是水杯从正面看到的,B项是水杯从左面看到的,C项是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

7.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A、根据图形的特征可知,这个图形是从侧面观察到的;B、根据图形的特征可知,这个图形应该是斜上方观察到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的特征,结合茶杯的特征判断哪个图形是从侧面看到的即可.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正面平视”只能看到冰箱的前面,因此看到的是B图.

故答案为:B

【分析】平视一个物体只能看到一个面,斜视最多会看到物体的3个面,由此根据冰箱的特征确定看到的图形即可.

9.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只有桌面,说明是从上面看到的;B、能看到桌面和桌腿,说明是从侧面偏上看到的.

故答案为:B

【分析】从物体的一个面看,只能看到一个面,如果从侧面偏上观察,能看到上面、前面、右面或上面、前面、左面.

10.B

解析:(1)B

(2)D

(3)C

(4)C

(5)A

【解析】【解答】解:(1)拍的是车头,是从前面拍摄的;

(2)拍的是车体,车头在右面,是从左侧面拍摄的;

(3)拍的是车体,车头朝左,是从右侧面拍摄的;

(4)拍的是车体,车头朝左,是从右侧面拍摄的;

(5)拍的是车尾,是从后面拍摄的.

故答案为:B;D;C;C;A

【分析】先观察拍摄的图片,注意观察图片上车的主要特征,然后根据图片判断拍摄的方向即可.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第二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屋后树和房子的位置,距离越远,看到的树越多,所以选B

1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从上面看,只能看到一个圆形,所以看到的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根据图形的特点结合观察的位置确定看到的形状即可.

二、填空题

13.B【解析】【解答】观察可知是观察者在桌子右边位置看到的故答案为:B 【分析】从左边观察小男孩站在桌子的右边小女孩站在桌子的左边从右边观察小男孩站在桌子的左边小女孩站在桌子的右边据此判断

解析:B

【解析】【解答】观察可知,是观察者在桌子右边位置看到的.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左边观察,小男孩站在桌子的右边,小女孩站在桌子的左边,从右边观察,小男孩站在桌子的左边,小女孩站在桌子的右边,据此判断.

14.【解析】【解答】解:在同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故答案为:1【分析】在同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解析:【解析】【解答】解:在同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

故答案为:1

【分析】在同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15.④【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豆豆从窗外看到的是④号图故答案为:④【分析】根据豆豆所在的位置可知从窗外观察可以看到小男孩的背影和足球足球在小男孩的左手边据此判断选择

解析:④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豆豆从窗外看到的是④号图.

故答案为:④.

【分析】根据豆豆所在的位置可知,从窗外观察,可以看到小男孩的背影和足球,足球在小男孩的左手边,据此判断选择.

16.②;③;①【解析】【解答】是②号看到的;是③号看到的;是①号看到的故答案为:②;③;①【分析】观察第1幅图可知这是从后面观察显示器和主机的;观察第2幅图可知这是从侧面观察到的主机机箱侧面图;观察

第3

解析:②;③;①

【解析】【解答】是②号看到的;

是③号看到的;

是①号看到的.

故答案为:②;③;①.

【分析】观察第1幅图可知,这是从后面观察显示器和主机的;观察第2幅图可知,这是从侧面观察到的主机机箱侧面图;观察第3幅图可知,这是从正面观察显示器和主机的,据此选择即可.

17.下面3个相同【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找到图形的特点和图形的摆放的特点然后找到摆放位置相同的图形即可

解析:下面3个相同.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找到图形的特点和图形的摆放的特点,然后找到摆放位置相同的图形即可。

18.左面;正面;上面【解析】【解答】1左边一列3个正方形右边一列2个正方形这是从左面看到的;2下层3个正方形中层靠左2个正方形上层靠左一个正方形这是从前面看到的;3后排3个正方形前排靠左一个正方形这是从

解析:左面

;正面

;上面

【解析】【解答】1、左边一列3个正方形,右边一列2个正方形,这是从左面看到的;

2、下层3个正方形,中层靠左2个正方形,上层靠左一个正方形,这是从前面看到的;

3、后排3个正方形,前排靠左一个正方形,这是从上面看到的.

故答案为:1、左面;2、正面;3、上面

【分析】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判断出观察到的图形有几个正方形以及每个正方形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看到的图形填空.

19.【解析】【解答】解:画图如下:故答案为:【分析】从正面看左边的圆柱看到的图形是长方形右面的圆锥看到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据此画图即可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

解析:

【解析】【解答】解:画图如下:

故答案为:

【分析】从正面看,左边的圆柱看到的图形是长方形,右面的圆锥看到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据此画图即可.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20.【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个图形有2层下层最少是2个正方形上层至少1个正方形靠左边至少需:1+2=3(个)答:至少要用3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3【分析】这个立方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说

解析:【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个图形有2层,下层最少是2个正方形,上层至少1个正方形靠左边,至少需:1+2=3(个).

答:至少要用3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3.

【分析】这个立方体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说明从正面看是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分两层,下层2个,上层1个居左;从上面看是2个正方形,最少看到2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解答题

21.解:如图:

【解析】【分析】①能看到壶嘴朝左,把朝右;②能看到圆形的壶盖;③能看到壶嘴朝右,把儿朝左;④能看到壶的底部。

22.解:

【解析】【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形状是不同的,小朋友只能看到一个长方

形,长方形的长是竖着的。

23.解:兰兰看到的是这个图形。

【解析】【分析】兰兰能看到物体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左上角高出物体,由此解答即可。

24.解: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看不到“汽车”的两个轮子的,据此解答。

25.解:第一行第二个与第二行第三个是一样的.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在找到图形的特点,根据图形的特点找到对应的图形即可。

26.

【解析】

【分析】这都题考查的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知识,解答此题找到图形的特点,然后根据图形的特点把对应的图形画到方格里即可。

(完整word)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练习题

五下观察物体练习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2.用一些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最多用()块小正方体。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 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 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 种摆法。 5.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 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A.5 B.6 C.7 D.8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3.如下图: 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4.用5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请选择填空。 A. B. C. 5.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个小方块。 A.7 B.8 C.9 D.10

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例

年月日新授课第课时共课时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例2导学案、教案 主备人:使用人:审核人: 教学内容:课本14页例2与“做一做”练习四第3、4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几个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并在方格中画出来。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 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从观察到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十个正方体。 导学案 一、动手摆一摆 1、我也能摆例2的几何组合体。 ①②③ 二、探索新知

3、我会画第③个组合体。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4、通过刚才的画一画,我发现:从前面看,三个组合体图形的形状(相同、不同)。从上面看,三个组合体图形的形状(相同、不同。)从左面看,三个组合体图形的形状(相同、不同) 巩固联系 1、摆一摆,看一看。 问题: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说一说你思考的过程。 我发现:从前面看,三个组合体图形的形状(相同、不同)。从上面看,三个组合体图形的形状(相同、不同。)从左面看,三个组合体图形的形状(相同、不同) 教案设计 一、谈话导入(3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几何组合体,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几何组合体,数量有点多,3个,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请用两分钟时间摆好例2的三个几何组合体。 二、探索新知、精彩展示(23分钟) 1、各小组组织组员交流导学案的探索新知的内容。 2、发放任务小纸条 任务一:展示探索新知第一题(一人主持,一人讲解) 展示句型提示:从前面看,我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我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我看到的形状是, 互动问题:1、你对我们的解答有什么补充吗? 2、从前面看,你们组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 3、从上面看,你们组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

【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说可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呈现的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获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把教学重难点确立为: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感受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教法学法 1.教法: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对 1

于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特别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学法: (1)实践操作法:新课标规定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各种活动发展自己的智慧。学生自主拼搭物体,并将观察到的图形记录下来,通过动手,亲身体验感知,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以猜一猜的形式,从已有知识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手拼搭,进行观察、对比,培养空间能力。自己发现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小组合作动手拼搭,在探究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巩固拓展 通过层层递进的观察和拼搭活动,使学生亲历从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和从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转化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与延伸 2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

1 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观察物体(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13页例1,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试题 姓名: 等次: 一、认真计算 (12分) 312÷2+312= (119-8)÷3= 78-28+40= 42÷7×5= 12×8÷4= 20×80÷4= 270÷9×60= 0÷7×20= 10÷5×10÷5= 15+15÷5= 56÷7+12= 14+16÷4= 16+48÷6= 0+24×2= 0÷(31-27)= 18-12÷3= 二、智慧园(按要求做) (18分) 1、填一填 2、连一连 12 分) 3、找一找 : 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从侧面看到是 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 ”。 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 ) 面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请连一连。 ( ) 面 ( ) 面 ( ) 面

三、仔细看图,填图号. (2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从正面看到的是C 的有( ) (2)从侧面看到的是B 的有( ) (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 ) 四、请说出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12 五、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 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18 分) 1、 B C ( ) 面 ( ) 面 ( ) 面 ( ) 面

2、 六、思维训练: 下面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 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练习

观察物体(三)(1) 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3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和左面看都是的图形,只有1种摆法 B. 从左面看和,看到的图形完全一样 C.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上面看它的图形不变,一共有3种不同的摆法 D. 从正面、左面看到图形都是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才能搭成 2、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再按要求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有____种不同的摆法;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有____种不同的摆 法;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有____种摆法。 3、下面是用小正方体搭建的一些几何体. (1)从正面看到的是的有_____;从左面看到的是的有_____,从上面看到的是的有_____ (2)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和⑤一样,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有_____种不同的摆法. 4、下面是用小正方体搭建的一些几何体。 (1)从正面看到的有(),从左面看到的有()。 (2)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和③一样,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有()种不同的摆法。 5、你能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的几何体吗?试着把摆出的立体图形画出来。 6、请你给下面的几何体再添2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使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符合条件的几

何体一共有几个? 7、如图,一个立体图形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 (1)要保持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多可以拿走_____个小正方体. (2)要保持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多可以拿走_____个小正方体. (3)如果每个小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1cm2,那么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面积之和是_____cm2。 观察物体(三)(2) : :

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检测题 一、填空姓名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 在 上面的图中,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那么,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 是从()看的。 4.如图: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5.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 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四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①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②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③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④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二、选择 1.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2.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①(1)(2)(4)②(2)(3)(4)③(1)(3)(4) 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①(1)(4)②(2)(3)③(1)(2) 4.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①正面②上面③左面 5.认真观察下图,数一数。(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计数) 左面的几何体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①5个②6个③7个 三、解答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 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 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2.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3.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第一个由()个正方体摆成的。 第二个由()个正方体摆成的。 第三个由()个正方体摆成的。 第四个由()个正方体摆成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观察物体)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观察 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观察物体,从实物观察到对立体图形的观察有一个体验、认识、提高的过程,建议同学们先多观察物体,多画观察到的图形,有意识的训练想象能力,逐渐就会观察立体图形了 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常选择上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 ,再确定观察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图形,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5、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图形,然后根据从左

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6、数正方体的个数时,为了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分层数;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应弄清从哪几个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计算 7、构建空间想象力: (1)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 (2) 、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8、动手操作,思维拓展用 5 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小学频道!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一、单元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二)P13——P16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在观察、操作和验证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连一连、画一画、摆一摆等形式解决问题 6、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 7、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四、单元教学安排 观察物体(二)……………………………………………………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3——P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 请学生猜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小正方体,再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小组成员分别从前面、上面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观察物体)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 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观察物体,从实物观察到对立体图形的观察有一个体验、认识、提高的过程,建议同学们先多观察物体,多画观察到的图形,有意识的训练想象能力,逐渐就会观察立体图形了 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常选择上面、正面、左 侧面、右侧面),再确定观察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 到的摆出前排图形,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5、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图形,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 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6、数正方体的个数时,为了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分层数; 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应弄清从哪几个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计算

7、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8、动手操作,思维拓展用5 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小学频道!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习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师:看一下这首诗与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关系? 活动二:火眼金睛。 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活动三:基础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二) 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习四。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多媒体课件、形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搭积木游戏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课件出示例1) 师: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情景图中的形状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师:如果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生2: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3:观察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师: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想一想,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师:小华观察到结果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生: 师:谁能分别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生1: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生2: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生3: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内化学生判断和确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自己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吗? (学生自己拼摆,同桌相互检查) 师:拼摆完成后,自己先看一看,你是怎样摆放的?谁说一说。 生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生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生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右边一列的上面。 师:如果我们也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这3个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相同吗? 生1:从上面看,三个几何体都只有一排三列,呈“一”字摆开。 生2:从前面看,三个几何体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左图有两层三列,最左边的是两层;中间图也是两层三列,中间的是两层;右图还是两层三列,但是最右边的是两层。 生3:从左面看,都只有一列两层,呈“日”字形。 师:谁能概括总结一下从三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共性。 生:从上面和左面看形状是相同的,但是从前面看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不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个数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只从一个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的】 师: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要确定看到的有几层,每层的小正方体有几列。 师:从几个方向观察几何体,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生: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都不能确定组成的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 师: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几何体,是不能确定其形状的;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师生共同总结在过程和情感两方面的收获。 【设计意图: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积极肯定的话语,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练习题[1]

观察物体练习题一、看一看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个面。 2、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3、 从()面看到的图形是;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4、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四张照片是从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5、下面是小红给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拍的照,观察是从什么方向拍的。 ()()() 6、从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一、填空: 1、 () () () () ⑴⑵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二、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正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① ② ③ 2、下面(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 ① ② ③ 3、从上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① ② ③ 4、从右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① ② ③ 5、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是 , 这是 由( )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① 4 ② 6 ③ 9 四、找一找 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正面 右面 左面 ( ) 面 ( ) 面 ( ) 面 ( ) 面 ( ) 面 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的,请 在它的下面画“√”;从侧面看到是 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

例1 从()面看到 从()面看到 从()面看到 一、填一填。 1. 从()面和()面看是完全相同的形状,从()面看是。 2. 从()面看是,从()面看是,从()面看是 3. 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4. 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 5. 从()面看到,从()面看到,从()面看到。 6.数一数,下面的物体中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个()个()个 7.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五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及练习一第1~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测试题

《观察物体(二)》同步试题 一、填空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 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那么,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 4.如图: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5.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四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①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 ②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③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④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二、选择 1.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2.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①(1)(2)(4)②(2)(3)(4)③(1)(3)(4) 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①(1)(4)②(2)(3)③(1)(2) 4.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①正面②上面③左面 5.认真观察下图,数一数。(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计数) 上面的几何体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①5个②6个③7个 三、解答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二) 一、填空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 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那么,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 是从()看的。 4.如图: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5.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 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四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①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 )。 ②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③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 ④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 二、选择 1.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2.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①(1)(2)(4)②(2)(3)(4)③(1)(3)(4)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①(1)(4)②(2)(3)③(1)(2) 4.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①正面②上面③左面 5.认真观察下图,数一数。(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计数) 上面的几何体是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①5个②6个③7个 三、解答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3.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4.如图: 上面的几何体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1)只有1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测试卷 姓名 一、填一填。(22分) 3.图形是小华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这个物体是由()块小方块组成的。 4.一组积木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它最少是用()块正方体积木摆出来的。 5.一个物体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它一定是由()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6.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个小正方块。 7.一组积木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它

最多是用( )块正方体积木摆出来的。 8.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 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个正方体木块。 二、选一选。(16分) 1.观察,从()观察到的图形是。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4.一组物体,从()看到的是。 A.正面 B.上面 C.右面 5.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A. B. C. 6.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A.短 B.长 C.大 7.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观察的范围越大。 A.小 B.大 C.长 8.图形,从()看到的是 A.正面 B.上面 C.左面 三、辨一辨。(8分 1.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 2.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 3.一个人越高,在太阳下的影子就越长。() 四、连一连。(18分) 1. 2.

3. 五、实践操作。(36分) 1.观察下面的物体,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12分 正面上面左面 2.请画出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 正面上面右面 3、画出图形的三视图(12分)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上册 教学目标⒈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⒉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一、复习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 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 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学试一试: 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 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 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 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 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

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1.填空题。 (1)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 (2)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 (3)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 2.涂一涂。 (1)给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连线题。 (1)观察,把“前面、左面、上面”与观察到的图形连线。 (2)观察,把“前面、左面、上面”与观察到的图形连线。 (3)观察,把“前面、左面、上面”与观察到的图形连线。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2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 1.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请在它的下面画“√”;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2.仔细看图,按要求分类填空。

A B (1)从前面看到的是A的有( )。 (2)从左面看到的是B的有( )。 3 练习课 一、填空题。 1.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 2.下面各图形分别是从前面、上面、左面哪个面观察物体得到的?填一填。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图形不同。 A.前面 B.上面 C.左面

2.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 3.一个物体从前面和左面看,看到的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图形是( )。 A. B. C. 三、涂色题。 1.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