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思想大多是从文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可以说文学理论是解构主义的主要阵地;即使在哲学家如德里达和福柯的理论中,也涉及到解构主义的文学思想。现在我们所要介绍的是以文学理论著名的法国学者罗兰·巴特,以及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一、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

除德里达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法国还有一批文论家从结构主义阵营退出,转向解构主义。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罗兰·巴特。巴特对自己原先奉行的结构主义进行了清算和嘲讽,他在《S/Z》中曾这样说:“据说某些佛教徒凭着苦修,终于能在一粒蛋豆里见出一个国家。这正是前期作品分析家想做的事:在单一的结构里,……见出全世界的作品来。他们认为,我们应该从每个故事里抽出它的模型,然后从这些模型里得出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我们(为了验证)再把这个结构应用于任何故事:这真是令人殚精竭虑的任务……而且最终会叫人生厌,因为作品会因此显不出任何差别。”①正是出于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反省和批判,巴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本和阅读理论。

巴特认为,文本中的语词符号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而是一片“闪烁的能指星群”,它们可以互相指涉、交织、复叠;文本中出现的虽只是有限的能指符号,却像水珠般折射出无边际的能指大海,所以巴特认为“文本无所谓构造”,“文本没有任何句式”,“文本是能指的天地”②。巴特把结构主义的“作品”与他心目中的“文本”加以区分,认为“作品”是“单数”的,“文本”则是“复数”的。因为任何语词单独存在时不可能有任何意指活动,当它真正成为语词时,它四周已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一文本都从中提取已被写过和读过的段落、片段或语词,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的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只是这一活动过

①罗兰·巴特:《S∕Z》[M],第九页,伦敦1970年,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153页。

程中即时的、迅速生成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读者来读这样一种作为“复数”的文本,文本意义的中心也就消解了,甚至连读者的中心也消解了。

与传统的“作品”阅读理论相参照,巴特还提出了与其文本理论相对应的阅读理论。他认为,第一,阅读结构主义“作品”,只需理解性思维,而阅读“文本”,则需转喻式思维,即把文本的每一部分和每一象征都看作对另外更大部分和象征群体的无限的替代品;第二,判断“作品”间的区别主要依据我们所理解的确定的意义内容,而判断“文本”间的区别,则要依据它们不同的能指意指的活动路线和意义播撒过程;第三,阅读“作品”是按兴趣享受意义的文化商业消费,而阅读“文本”则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既遵循文本意指活动玩文本“游戏”,不断再生产文本的意义,又把文本当作乐谱演奏文本;这种演奏不是解释,而是工作、生产,是合作式的创造。在此意义上,阅读就是写作,就是批评。

巴特把阅读快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阅读“作品”的快乐,这是一种源于自以为读懂意义、达到终极的消费性快乐,是顺从文化习惯和先验传统的快乐,实际是受意义限制的因而是有限的快乐;另一种则是游戏的、不受限制的自由无限的快乐,其性质近乎“极乐”。在巴特看来,后一种快乐才是阅读首先应当追求的。

总之,从“作品”理论到“文本”理论,是巴特思想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他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根本标志。正是在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对比和转变中,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多元性解读才得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法国的兴起和发展更多地是在理论层面;而真正把其理论发展得更为具体和付诸文学批评实践的,则是在美国。

二、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随着德里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连续到美国讲学,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也传播到了美国,从而使解构主义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思想运动。美国解构批评不及法国深邃玄奥,却更切合文学实践和文学读者的要求。美国解构主义的中坚力量是耶鲁学派。耶鲁学派的形成标志着解构主义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解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成功应用。在诸多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之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的是被戏称为“耶鲁四人

帮”的保尔·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他们是美国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代表。

1.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

德·曼集中探讨了语言的修辞性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德·曼把修辞性视作语言本身固有的根本特性,认为语言自身存在着语法和修辞之间的张力,即不确定的关系。具体说来,阅读是以文本为对象,而一切文学文本都因修辞性而具有自我解构的要素,因此,阅读永远只能是解构性阅读。进一步说,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对文本进行解构,对文本严密语法背后的神秘修辞性进行分解。这样,由于文本语言的修辞性,导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充分阅读理解的不可能性,使得阅读成为“阅读的寓言”。

正是从文本语言的不确定性出发,德·曼提出了一种与新批评派完全对立的文本观。在他看来,文学文本不可能有确定不变的一套完整含义(意义)。文学文本及其意义不再是可以独立于读者阅读行为的纯自然客体。因此,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阅读文本的过程,是文本与阅读交互作用的无止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相交织,永远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阅读。这就是解构主义的文本观,即文本与阅读不可分、文本意义不确定的文本观。

从方法论意义上,德·曼认为批评家只有经过对文学、历史等文本的盲视,最后才能获得对文本的洞见。所谓“盲视”,即阅读的“偏离”或“误读”。在这里,“误读”是不带有价值判断的,而是我们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德·曼还把他的解构理论推广到非文学的各种文本中去,认为即使以严密推论为基础的、科学性强的哲学、政治、法律等文本,在语言上也具有自我解构因素并导致最终的不可阅读。他认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在隐喻结构及其解构上是无本质区别的。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中对理论和文学的开放式理解与此有了呼应。

2.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

以研究英美文学中浪漫主义传统起家的布鲁姆,吸收了德·曼的“误读”论,并运用于对英美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影响研究,在《影响的焦虑》中提出了“影响即误读”理论。在《误读图示》中,布鲁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他的这一理论。

布鲁姆认为,阅读总是一种“延异”行为,因而实际上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本意义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它同作者原先写作文本时的意图不可能完全吻合,总是一种延迟行为和意义偏转的结果。所以,寻找文本原始意义的阅读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阅读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写作,就是创造意义。

在布鲁姆看来,所谓“影响”“不是指从较早的诗人到较晚近诗人的想象和思维的传递承续”,相反,“影响意味着,压根儿不存在文本,而只存在文本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则取决于一种批评的行为,即取决于误读或误解——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所作的批评、误读和误解。”①这里涉及解构主义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②,即不存在任何原初的可派生其他文本的原文,一切文本都处在相互影响、交叉、重叠、转换之中。所以,也就不存在“文本性”,只存在“互文性”,即只存在各种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互为文本的关系。布鲁姆认为,误读是全部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影响关系的实质。

3.米勒的“重复”理论

首先,米勒对“解构主义”本身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解构主义批评的基础是,文学或其他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而语言基本上是关于其他语言或其他文本的语言,而不是关于文本之外的现实的实在。因此,文本语言永远是多义的或意义不确定的。米勒把解构批评看成为统一的东西重新拆成分散的碎片或部分,这好似解构主义读解文学文本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思想的代表作是《小说和重复》,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重复”理论。米勒遵循解构的策略,从小说中出现的种种重复现象入手,进行细致入微的读解,将其大体归为三类:(1)细小处的重复,如语词、修辞格、外观、内心情态等等;(2)一部作品中事件和场景的重复,规模比(1)大;(3)一部作品与其他作品(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的不

①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433页。

②“互文性”概念最早出现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如是》(Tel Quel)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中。当时她使用这一概念是指“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它文本的表述”,是“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位”。她认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的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又包括此时的文本与彼时的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这一概念后来被不断地赋予多重解释,罗兰·巴特将其解释为“引用”和“参考”,麦克·里法特尔(Michael Riffaterre)从阅读的角度将其说成是本体文本和其它文本之间的微观修辞,还有些批评家索性将其定义为文本间的“暗示”、“粘贴”、“拼凑”和“抄袭”等等。卡勒的“互文性”概念更多地是指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特别是巴特,努力进行互文性文本的创作实践。他的《恋人絮语》将“恋人”作为一种文本,与消解文学的文本成为“互文”;《S∕Z》是一部典型的“互文性游戏”之作,也是一部标准的具有“互文性景观”之作。

同作品)在主题、动机、人物、事件上的重复,这种重复超越单个本文的界限,与文学史的广阔领域衔接、交叉。米勒还总结出重复的两种基本形式:“柏拉图式的重复”和“尼采式的重复”。柏拉图式的重复是指理式为万物原型的模仿式重复,这种重复强调在真实性上与模仿对象的吻合一致,这是19至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和批评的首要预设,成为有强大势力的“规范式理论”;而尼采式的重复则假设世界建立在差异基础上,认为“每样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①,内容相似以本质差异为前提。米勒认为,“重复”的两种形式之间是如下关系:第二种形式的“内在必然性,在于它依赖于有坚固基础的、合乎逻辑的第一种形式。重复的每一种形式常使人身不由己地联想到另一种形式,第二种形式并非第一种形式的否定或对立面,而是它的‘对应物’,它们处于一种奇特的关系,第二种形式成了前一种形式颠覆性的幽灵,总是早已潜藏在它的内部,随时可能挖空它的存在”。②这也正是解构批评的理论根据。

米勒的重复理论和解构批评的实践,一方面揭示了经典作品丰富多样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读解文学作品的无穷可能性和潜在多样性。

4.哈特曼的解构主义理论

哈特曼认为,语言并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多义的、复杂多变的,就像一个“迷宫”一样。他指出,文学的语言在不断地破坏自身的意义,解构自身。所有的语言必定是隐喻式的,依靠比喻和形象来说明问题。

从文学语言具有不确定性、隐喻性、虚构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哈特曼进一步把视线转向对文学文本意义的探索,从而揭示出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他认为,文本意义之所以是不确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别的意义相互交叉、渗透和转换:“一种意义不仅仅与别的作为一种可作多种解释的意义类型共存:一种意义就是别的意义,所以在相同的话语中,两者都仍然处于相同的地位。”③意义是不确定的,还在于文本是作者写作的结果,而写作则是“超越文本界限的行动,是使文本不确定的行动。”④另一方面,哈特曼还从艺术文本的相互依赖性(互文

①希利斯·米勒:《小说和重复》[M],哈佛大学1982年版导论:“重复的两种形式”,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444页。

②同上,第445页。

③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M]第五章,1980年英文版,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451页。

④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M]第八章,1980年英文版,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

性)中揭示艺术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的根源。

把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文本来看待,是哈特曼文学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他反复强调,“应当把批评看作是在文学之内,而不是在文学之外。”①哈特曼从以下几个方面强调批评与文学的同一性:首先,批评不仅仅是被动地阐释文学文本,而是与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创造性;其次,批评与作品一样,可以具有打动情感的性质;再次,批评和文学本质上并没有第一手作品和第二手作品之间的差别。把批评当作文学,充分反映了哈特曼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彻底性的一面,这样,不仅在文学语言、文学文本中,含义是可以转换和变动不居的,而且在文体方面,不同的文本也是可以转换和相互包容的。如果从历史维度加以考察,这一思想又是符合文学事实的“老生常谈”:中国古代不少文论名篇被视为文坛佳作而被后人反复引用。

除了以上解构主义理论家之外,乔纳森·卡勒的解构主义文学思想也是我们所不应忽略的。卡勒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欧洲理论在美国的权威阐释者之一。其代表作《论解构:结构主义后的理论与批评》塑造了他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的学术形象。我们本课程所参考的教材《文学理论入门》即是卡勒1997年出版的一部新作,该书集中呈现了解构主义的文学理论思维方式,对于我们了解解构主义的文学思想,运用开放式思维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极具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上海文艺出

版社.1999.

[2]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美)乔纳森·卡勒著李平译:《文学理论入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本文撰稿:韩清玉)①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M]“导论”,1980年英文版,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 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5)低调误率原则 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 翻译活动是人类的交际活动,而交际活动是离不开语言的,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词典·语言文学卷》对语言的解释:“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这一解释很全面,它把语言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作用阐述的十分清楚,同时也阐明了语言与三个世界(外部实存世界,社会群体世界,个人精神主体世界)的关系,指出语言是联系这三个世界的媒介。 1、结构主义和本体论语言观及其翻译观 翻译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作为媒介的语言,无论是在怎样的翻译研究范式中都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可以说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对翻译本身的看法,即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和产生不同的翻译观。 迄今为止,人们对语言的本质性揭示已有不少理论,如语言的过程说,语言的结构说,语言本体说,语言行为说,等等。本文拟就这几种关于语言的观点来谈一下语言观与翻译观的关系问题。 语言的结构说始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它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因为从索绪尔之后的各派语言学开始用语言分析的方法从语言材料中寻找规律性模式,从而结束了对语言的规定式研究,走上了描写性研究,也从历时性研究走上了共时性研究。由于结构语言学在语言内部规律上的研究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人们对这些规律性的强调导致了人这一言说主体,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地位日益下降,最后成了陷入语言牢笼之中的存在物,失去了主观能动作用。这一点正如杰姆逊所批评的“结构主义宣布: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 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是指语言系统内部的关系网络,而外部语言学是指有主体和语境参与的语言使用情况。他认为只是内部语言学才是有规律的,而外部语言学则带有私人性质,是无规律的。在这种语言观影响下,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观应运而生。这种翻译观首先强调语言的共性与普遍性,认为语言具有普遍的表达力,在翻译中表现为“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奈达)只是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因此,翻译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成了探讨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上的转换规律,用奈达的话来说只是把同样的衣服摆放在不同的衣箱里,摆法不同罢了。因此,语义—句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模式,即通过语言分析,找出表达相同意义的语言形式。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也被排除在外,或忽略不计,如言说主体被视作价值中立的,语境被设定为理想性的。翻译者的任务只是按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整个翻译过程被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了。在这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工具理性,即其规律性。在这种理性的支配下,一种以科学模式建立翻译(科)学的构想随之而来,但是这一构想随着解构主义大潮的到来幻灭了。 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解构也是以语言为突破口的。首先,它否定了意义的确定性,认为意义不是由语言规则预先设定下来的,而是在主体间对话生成的,从而强调了语言之中蕴涵着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解构主义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前理解结构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话中所生成的意义是不同的。解构主义的这种意义观来自于它的语言观。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完全不同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它是站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摘要:我们都知道自从马克思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以来,在全球大范围内都掀起 了剧烈的思想狂潮,而且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已经成为了当今最伟大的思想 之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且现在的马克思 主义已经成为了一门引人注目的学科流派,还有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问当今的劳 动人民提供了思想上的行动指南,给广大的劳动人民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前进,让 劳动人民为此去努力奋斗。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对当今社会中的文艺运动和很多的 文学理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传播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理论发生 了巨大的改变,对其影响最深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具体的影响可以分为 三个方面,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当时中国现有的文学理论的体系和范畴,二 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进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后就是马克思主 义对中国未来的文学理论造成了积极的影响。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中,外 国的文学理论对其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很多的中古文学理论文学家在当 时的世界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理论知音,但是历史证明在中国没有哪一 个国外的文学理论能够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相媲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 速度非常快,同时产生的意义也是非凡。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与所造成影响的具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希望能给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 俄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列宁曾近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进行过讲述,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以及法国的社会主义学说。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具体形成过程来说,主要归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断努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对德国黑格尔、康德、以及歌德的文学美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同时对他们理论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的 继承和传播,同时他们对古希腊中很多思想家与哲学家的文学理论思想也有所批 判和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对文学理论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 日常生活中就经常对前人的文学理论成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他们两个来说注重 的是文学理论的实践结果。当代的荷兰文学理论研究人员易布斯和弗克马在对二 十世纪文学理论进行研究论述的时候,将当代的文学理论成果分成了人文主义和 科学主义两大文学流派。他们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是继承并批判了西方文 学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传统,这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文学理论基础 上所发展起来的文学理论学说。 在当今的世界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存在,在中国的应 用更是广泛,并且随着相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正在进行不断的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正在进行不断的扩展和丰富。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中 影响最为广泛的文学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 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马克思主义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就是一个很好 的例子,中国的领导人根据国家的具体状况,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了中国特色社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代表--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大厦的完成视觉外观利用不可预料和受控纷乱描绘的刺激出现了无数的解构主义的"样式"。 目录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一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受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构的想法的影响。虽然这个影响的程度仍然对受到怀疑; 而其他人则被重申的俄国人构成主义运动中的几何学不平衡想法所影响。在解构主义,也有对其它二十世纪运动作另外的参考: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作用,表现主义, 立体派, 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实习者所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紧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在解构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维列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 的建筑设计竞争(特别德里达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并且柏纳德·楚米的得奖作品), 1988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的解构主义建筑展览, 由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组织, 还有1989年初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设计的卫克斯那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编辑本段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当代建筑学中的解构主义是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刚好对立。它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断然并且是相反。虽然后现代主义者和未成熟的解构主义建筑师沿著双方在《对立期刊》(1973–84出版)中出版了一些理论, 那本期刊的内容却标记著两个运动之间一个决裂的开始。对于建筑学和建筑历史,解构采取了对抗的姿态, 想要脱离和拆解建筑学。当后现代主义返回接受了现代主义所避开的历史诱捕, 解构主义拒绝了后现代采纳的折衷性的历史参考和装饰品。这种拒绝顺从著许多现代作品的反历史主义,并且它是作为新运动定义的一部份。 再者《对立期刊》关于解构主义建筑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分离出来的其他文章就是1966年罗伯.文丘里(Robert Venturi)所出版的《建筑学的复杂性与矛盾》。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的要点是复杂性与矛盾,正正与现代的纯洁和简洁相矛盾。自从文章出版以后,功能主义建筑和理性主义建筑,这两个现代主义建筑的分支正受到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的范例所颠覆。后现代主义把范裘力的文章解读为,装饰品和历史暗示能够使建筑更丰富,这是现代主义所放弃。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甚至在经济和细小的建筑上都倾力重新利用装饰品,罗伯·范裘力的"装饰的小屋"概念所恰当地描述的用功地方。设计的理性主义逐渐消失但建筑物的功能主义却某个程度保持不变。这与范裘力的另一个伟大的著作,[2]所说的十分接近,当中认为符号和装饰品可以应用到实用建筑身上,并且逐渐灌输记号学的哲学复杂性。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概述 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 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 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 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 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 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 验同一性。 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 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 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 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 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 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 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 的、中心的、本原的,而 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 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策略 1)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认为只有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 2)他得出了几种瓦解在场(presence)的解构主义策略:异延(difference),播撒(dissemination)、踪迹(trace)、替补(substitution)等概念。 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的意义。 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翻译中的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视角李娜

1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1966年,德里达对当时风靡欧陆的结构主义思潮提出质疑,次年德里达《语音与现象》 、《论文自学》、《文字与差异》的出版,解构主义开始出现并在北美产生巨大影响(任淑坤,2004:55),使自柏拉图以来形成的理性中心受到历史以来最大的冲击.在西方翻译理论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让位给了以多元取向为特征的翻译研究学派,如目的论学派,解构学派等,以解构主义思想为核心反思传统翻译研究(吕俊,2001:25).这种形势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翻译学发展大致经历了:语文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吕俊,2001:8).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得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简单推论,但却把复杂的语言交际关系看得过于简单化.解构主义把理解活动即人际交往活动看成完全不可能,从而导致一种相对主义或神秘主义.对结构主义的批判,解构主义的风起云涌却使我国翻译学面临着一种窘境:解构主义破坏了原系统中的一元性与确定性规定,却没有给人带来新的理性观念,造成了翻译主体的无限自由与语言的无限衍义(吕俊,2002:88).针对这种情况,吕俊教授提出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翻译学.2 翻译———一种交往活动 托马斯·默伽塞在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中说,“普遍语用学的立论基础:…有话语中的一定的语用学特征,……还有交往资质,都允许普遍意义上的理性重建”(哈贝马斯,1989:12).普遍语用学确定并重建可能理解的普遍条件,也被称为交往的一般假设前提.哈贝马斯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而其他的社会行为是 以达到理解为目标的交往行为的衍生物.而语言作是理解的特殊媒介,所以具有明晰性的言语行为就成为普遍语用学研究的焦点.以奥斯丁、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出发点,哈贝马斯提出:处于交往活动中的人,在实行言语行为时,必须满足若干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并假定它们可以被验证或得到兑现.这些要求包括: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即:说者选择一个可理解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达到相互理解;②提供某种可理解的东西:说者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③使他自己可被理解:说话者须真诚地表达其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能信任他);④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说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接受,从而使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成认同(哈贝马斯,1989:2-3).总结起来就是:语言的可理解性、 真实性、真诚性、规范性要求.翻译是交往活动的一种,因为它涉及到原作者(原文)、译者和读者的交往关系.伽达默尔在《古典阐释学和哲学阐释学》一文中写道:Hermeneus (诠释)的任务是把陌生的或 难以理解的表达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翻译的前提是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以及对被表达事物本义的理解.所以译者须把他人意指的东西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从一个陌生的语言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的转换(许钧,2003:291-292).由此可见,翻译看作是一种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只是它是一种涉及到原作者、读者和译者的特殊交往活动而已.因此,翻译这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也要满足上文提到的语言可理解性和三个有效性要求. 哈贝马斯改造了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侯向群,2003:97)提出,通过语言的中介,译者将他自己界分了出来:①从他作为观察者的态度出发而将自己客观化化的环 翻译中的解构主义与建构主义 ———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视角 李 娜 (蚌埠学院 外语系,安徽蚌埠 23303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建构翻译学,以期通过对吕俊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建构翻译学的成果与不足的分析,使人们看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指导作用,同时也看到此理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进行. 关键词:普遍语用学;解构主义;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11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蚌埠学院2010年度院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的话语权力与话语策略研究”(2010SK24)的成果 Vol.28No.1 Jan.2012 第28卷第1期(下) 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19--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班级:美术学院艺硕视觉传达(6组) 姓名:贾雅晶 学号:201222103010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是马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思考,从而概括出的文艺理论所包含的三原则。在此我将结合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来论述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文艺的倾向性,就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态度。文艺倾向性集中体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肯定文艺的倾向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符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无论是从它所受制于经济基础,或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属性看,还是从创作主体的动机、目的,或是从创作客体所包含的生活内容看,都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倾向性,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传递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第一、倾向应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文艺作品往往有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场面,他们是一切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作者的爱憎感情、褒贬态度和价值判断等,就渗透在情节的描写和场面转换之间,从而使观众与作者产生共鸣。恩格斯不赞成文艺作者脱离场面和情节,而把作品倾向单独而孤立地指出来,因为这样会使人有一种刻意为之的感觉,反而不能引起观众的同感。 第二、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作家的倾向一定要寓于艺术形象之中,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要通过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主观见解与倾向性,这是文艺区别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最显著标志。隐蔽倾向性,就是强调和坚持其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 第三、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马恩重视以真实性为基础,倾向性建立在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要做到最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终于显示,以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为基础。另外,倾向性还应当符合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作品的思想内容要同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融合起来。 以上三点就是马恩对文艺作品所应当具备的倾向性的基本论断,接下来,我将会通过论述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实例来具体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

2020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2020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参加教师招聘的考生应该都对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不陌生,两者的观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由于建构主义是从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二者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考生在备考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种的困惑,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一)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认为知识客观存在的,学习是个体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建构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二)建构主义 1.个体建构主义。个体建构主义者关心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认知或情绪成分。他们对个人的知识、信念、自我概念感兴趣,所以有时也称他们为心理建构主义者。他们共同强调人的内部心理世界。据此标准,信息加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心理建构主义都属于这一阵营。 2.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维果茨基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通过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学生体会到(内化)由别人共同工作所产生的成果。有些心理学家把维果茨基归入心理建构主义者阵营,因为他主要关心个体内的发展,但是他的理论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所以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归入社会建构主义者阵营。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既是个体建构主义者,又是社会建构主义者。他的理论的优点之一是在社会建构和个人建构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例如,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既鼓励儿童解决问题,又强调成人和其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当成人使用来自文化的工具和习俗(语言、地图、计算机或音乐等)去指引儿童朝着该文化重视的价值目标前进时,文化造就了认知。当成人和儿童共同生成新的习俗和问题答案并使之进入该文化团体的库存中去时,认知创造了文化。 3.社会学建构主义。社会学建构主义者不关心个体的学习。他们关心的是学科(如自然学科、经济学或历史)中的公共知识是怎样建构的。除了这些学术性知识之外,他们也关心常识性观念、日常信念和对世界的共同理解是怎样向社会文化群体中的新成员传递的。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建构的,而重要的是,在决定什么构成这样的知

结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丹尼尔·李伯斯金的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是由三个互相交错的弯曲方块所组成。 藤森照信和速水清孝的解构木屋(日本栃木県宇都宫市) 解构主义建筑是一个从19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思潮。它的特点是把整体破碎化(解构)。主要想法是对外观的处理,通过非线性或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设计,来形成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形与移位,譬如楼层和墙壁,或者结构和外廓。[1]大厦完成后的视觉外观产生的各种解构“样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预测性和可控的混乱为特征。 一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受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构想法的影响。虽然这个影响的程度仍然受到怀疑,而其他人则被重申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中的几何学不平衡想法所影响。在解构主义中,也有参考其它20世纪的运动,譬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作用,表现主义、立体派、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实习者所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紧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在解构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维列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筑设计比赛(特别德里达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并且柏纳德·楚米的得奖作品),1988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的解构主义建筑展览,由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组织,还有1989年初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设计的卫克斯那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目录 [隐藏] ? 1 历史,内容与影响 o 1.1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o 1.2 解构主义哲学 o 1.3 建构主义建筑与俄罗斯未来主义 o 1.4 当代艺术 o 1.5 1988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 o 1.6 电脑辅助设计 ? 2 业界的批判 ? 3 参见 o 3.1 建筑师 o 3.2 思想与建筑风格 ? 4 参考资料 ? 5 参考文献 ? 6 延伸阅读 ?7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内容与影响 [编辑]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 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5) 低调误率原则 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

建构主义的启示

一、后现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 后现代主义表征一种思维方式。目前来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极具复杂性的思潮。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聚集了众多的思想派别,如新解释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分析哲学等,也有学者把后现代哲学划分为十多个派别。这些思想派别彼此间差别很大,但是却具有一种共同性——追求一种新的“后现代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代表着后现代众多思想派别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视角。其最突出的特征有三个方面:反思现代性、多元化思维和否定性思维。 1.反思现代性 在思维的内容方面,对西方的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后现代主义众多思潮的共同动机和追求。一般认为,从哲学的角度讲,现代性主要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则和科学精神。它起源于18世纪晚期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时期为反对神性而建立的人类理性和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科学与实证精神为基础。它强调理性、权威、同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而后现代主义者们用“后现代性”为工具,对现代性进行反思。I.哈桑(Hassan)在《后现代转向》中完整地概括了后现代性的特征——不确定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和内在性。菲瑟斯通(Featherstone)则认为,后现代性与后文化概念、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相联系。它反对永恒的、先验的思想与知识基础。其意义在于“不确定性”与“去中心”。 后现代主义所谓后现代性的特点有二。一是反理性。后现代主义既反对科学理性;又反对终极性的价值理性。他们批判科学理性的权威,批判追求终极真理的哲学观;他们从人的生活和经验永远是个别的、杂乱的、不协调的观念出发,倡导一种非统一的、个别性的价值认识。二是反中心性、反同一性、反整体性。这是解构主义提出的要求,解构主义的目标就是拆除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而把差异性、边缘性原则作为判断一切事物价值的根据。德里达提出“解构”概念、利奥塔对“元话语”的质疑和提出“谬误推理”、福柯选择疯癫等反常现象研究人文科学史都体现了差异性与边缘性原则。三是反确定性。反对传统哲学认识论追求唯一的真理性结论,重视认识者和解释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人的认识成果的多维性和动态性。 2.多元化思维 在思维的方法方面,后现代主义肯定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肯定了人在认识万事万物时差异性的一面。利奥塔在批判以总体化的统一性为特征的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同时,提出“纷争哲学”的概念。而“…纷争哲学?就是要探讨规则的差异性,纷争就是一种表现差异的沉默(silence)”“纷争哲学就是要表达差异,让少数派话语发言;它是保存差异而不是压制差异;它追求理性的多元性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理性。后现代要强调的是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他者性。”梅罗?庞蒂也指出,没有人能同时看到立方体的六个面。也就是说,随着时空的变化和认识者的改变,人类认识的结果是不同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只能是多样的和歧义的,人应该从多视角出发认识和理解世界。

什么是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 严春友 【按语:“后现代”、“解构主义”是国内知识界相当流行的词汇,然而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在媒体、艺术和文学领域尤其如此。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简单地理解成“破坏”、理解成“无意义”。他们这种理解不过是道听途说,与后现代的实质风马牛不相及。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本就摆在那里,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如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和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两本书的文字并不难读,特别是德里达的文字很有气势,思路也非常清晰。 【法国巴黎后现代艺术展览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外景。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 前几天法国马赛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利耶教授来举办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法国艺术三十年》。讲完以后,有艺术学院学生说,后现代艺术就是无意义,“我作的曲子都是无意义的”。这种说法既不是后现代的精神,也没有概括出高利耶教授讲座所展示的艺术精神。高利耶教授所讲述的那些后现代艺术,并非要消灭意义,恰恰相反,那些艺术作品是要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追寻,以至于觉醒。这些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负载着更多的意义,更着重于引导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 那位同学所说的话自身也难以成立:既然她在作曲,那就一定有意义,作曲本身就是意义;如果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作曲呢?既然作曲,就是在表达什么,也就是在表达意义。如果你作的曲子是没有意义的,那就只能是噪音——不!即使噪音也有意义。 假如作品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为什么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有作品产生呢?为什么你的作品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呢?这些不同难道不就显示了意义吗?

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说作品没有意义,而时说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也不是由作者完全决定的,即:不存在一个像实体那样的真理或意义固定在文本里,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就行了。相反,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意义发生分叉的过程,正如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分叉一样。 鉴于上述,特将旧作发表在这里,它是对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一书思想的概括,以正视听。】 “解构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很是时髦,被看做是后现代的核心思想,人们将其理解为“破坏”,意思好像是要拆除一切既定的结构。实则不然,解构主义并不仅仅是破坏,而是同时在建构着。许多人动辄德里达如何如何,实际上对他的思想并没有完整把握,存在着很多误解。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与上述理解相去甚远。 在他看来,解构,就是以非哲学的态度来思考哲学,即:要超出哲学,就必须以某种非哲学的方式超出。在哲学中本来也存在着非哲学的活动,如当我们思考哲学是什么的时候,这种思考本身就不是哲学的。一般地说,任何思考本身都存在着与思考本身相异、甚至相对立的东西,都会超出其本身,这种超出不能还原为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对于理性、哲学和人本身的思考,不能还原为这些东西本身。 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解构主义诚然要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主张否定哲学,哲学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已经过时。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界限,或者说这个界限是相对的、移动的,因而我们无法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做出选择。一般地说,对于任何问题也都不能简单地做出“是”或“否”的断言。毋宁说,解构主义是一种妥协和和解的策略,德里达称之为“双重约束”,这是因为事情的复杂性、多重性所致,更是因为事情的矛盾性所致: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截然相反、不能相互兼容但又同样必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肯定或否定,而是协商和和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处于“是”与“不是”之间。 在这样一种态度之下,德里达对于传统的书写模式进行了质疑。传统的书写模式是封闭的,与百科全书类似,所提供的是绝对知识,统治其中的是单线的逻辑,由此形成了清晰的知识,构成了绝对真理。这种传统的哲理观是建立在逻各斯之上的,也就是说,统御它们的是逻各斯。逻各斯就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计算和语言,也意味着逻辑和秩序,逻各斯通过这些方式把知识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这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知识体系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后一直统治着西方的哲学与文化,直到海德格尔还是如此。 他认为存在着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比如中国的文化就有可能是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即使在传统的书写中,也并不存在像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允诺的那样的逻辑一致性、自洽型、单线性和明晰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姿态,这些姿态之间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滑动和变换、迂回和弯曲。换言之,是多逻辑的,在沿着一条逻辑线索前进的时候,往往超出了原来的逻辑,走入了非逻辑的胡同。逻辑总在超出逻辑。于是可以说逻辑具有生殖能力,从中不断产生出它原来没有的、预料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书写实质上是断片式、格言式的,尽管形式上可以很系统,逻辑上似乎也是连贯的,如黑格尔的体系,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它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观点的绝对自洽性,而总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书写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断裂,意义的断裂、逻辑的断裂。书写既是表达又是遮蔽,当某种意义被表达出来时,同时也就遮盖了其他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也意味着意义的丧失:当一种结构形成,其它结解构就被隐藏起来。理性、逻辑不能完全揭示出这种间断性。意义的道路如同森林中的道路一样,不时地会发叉,究竟这些道路通向何方,书写者是不知道的,他更不能决定这些道路的走向。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的研究是通过动物进行的,是不适合人类的,因为人是有高级认知思维的,人通过思考学到或者悟到很多知识。) 条件反射理论(巴普罗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操作条件反射理(强化理论):认为,学习是指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所以,学习就是在反应(R)和强化刺激(S)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这只能说明人的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理论是早已被否定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不是单由环境或个体因素决定的,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关系。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具有一定的认知主义色彩)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 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构建起知识体系。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指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发现学习法的局限性: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事实上并不需要事事发现,如过多使用,占时太多;忽视了学科特点,适用数理科,文史艺术科不太适用;忽视了学生的差异,给差生造成自卑感;有极大地偶发性) (被认为设想太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环境的条件,带有一些空想主义色彩。但它的提出和实践对以后的学习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如学习策略等)的提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思想和许多实质性测东西至今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有意义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过程。(实质性联系指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不是任意附加上去的联系,这两个特点成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重要标准)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总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编写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对提高高校文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至社会上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编写和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学术水平和社会需要来说,大都不尽完善,差强人意。最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课题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的文学活动实践,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源,吸取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该书首先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过去世界上一切文学理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后文学理论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的关系的论述,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做了全面、正确而深刻的论述。比如对人们理解分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做了这样客观而公正的论断:“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他特别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由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愿望,是由阶级和群众的政治以及革命事业来集中体现的。因此,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这就扫清了罩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的政治性与真实性,完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使“文艺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