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计划生育教育--历史上中国人口思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这就是说,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至少应该具有两个条件:一是人口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对人口内外关系的认识。前者是人口学发展的社会基础,后者是人口学的组成部分和思想基础。中国具有悠久的人口发展历史和人口思想发展史,这种历史奠定了中国人口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中国现代人口学的研究,不能不简单回顾一下中国人口和中国人口思想的历史,不能不从人口和人口思想的历史开始。人口增长:人口学发展的社会基础索维曾经说过,只有膝盖疼痛的时候,才会感到膝盖的存在。同样,只有人口的发展,人口问题的出现,才会促成对人口的种种认识,以及人口学的建立。尽管中国现代人口学的建立是近几十年间的事情,但其基础却凝聚着历史的积淀。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轨迹看,进入近代社会之前,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印00万。第二阶段,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枷0万。7000万上下波动。第三阶段,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间,人口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人口最终达到4亿3千万左右。虽然从公元2年到1850年的2000年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1%左右,但人口总量却越来越大,增加速度也越来越快。特别是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竞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总量从不足1亿人增加到了4亿多人。相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前两个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实在是太快太猛了。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分布也发生着变化。这就是最终形成的南重北轻和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真正引起人们对人口现象再认识或者说将人口作为问题来看待的,还不仅仅是迅猛增长的人口态势和倾斜的人口分布格局,而是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政权稳定和国力强弱所产生的影响。在以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社会中,人口数量意味着劳动者的数量。当人地比率表现为地多人少时,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越多,开垦和耕种的土地也就越多,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越快,国力也就越强。前封建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前期都是这种情况。每个朝代初建阶段能够由凋敝而兴盛,也反映了人地的这种关系。但是,当人地比率表现为地少人多时,人口数量的增加,非但不会带来财富,反而会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短缺而加剧阶级矛盾、引起社会的动荡,直至发生激烈的阶级冲突,导致政权的更迭。每个朝代后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人口的迁移和再分布也同样如此。一方面,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口剧增和再分布也造成了部分地区土地资源的过分开垦和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果。8世纪时,人口规模达到印00多万。人们改牧为农,垦地辟土,加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频繁泛滥。进入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开始转人高增长时期。为了获取生活资料,淤促田,毁林开荒,掠夺地力,无所不用其极,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调。黄河决口从2、3世纪每10年一次增加到近乎一年一次。人口总量和分布的变化,人口变化对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引起历代政府对人口问题的重视,也引起政治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对人口现象的研究兴趣。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在人少地多时,人们意识到人口的生产者特征,提出"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在人多地少时,人们意识到人口的消费者特征,提出"人满为息"。在人口分布不平衡时,人们又意识到人口的经济特征,提出了"人地相称"的看法,主张狭地之民应迁往宽地饼作。在人口增加而国力减弱时,人们意识到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问题,等等。正是伴随着人口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中国人口学才得以萌芽和发展。所以,人口,塑就了中华民族,也塑就了中国的人口学。人口思想:人口学的组成部分及认识基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诸多的文明。人口,就是聊以自傲的成果之一。其实,当我们为流淌了近五千年的人口之潮而感动不已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对人口的认识,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人口思想,也是中华文明之园中的不可多得的瑰宝。其价值,并不在于观点提出的早或晚,显现的是瞬间的火花还是系统的理论,而在于这些思想始终关注着中国的人口实际,努力探索着适合中国的人口发展之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越来越丰富,门类也划分的越来越细。任何一门知识都会产生专门家。而且只有专家,才能掌握某种知识,才会对某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在中国古代,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最早和密切关注人口现象的不是人口学家,而是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学问家。按照我国通行的历史时期划分标准,1840年以前是古代社会。在古代社会中,又可分成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由于这两种社会土地广

衰,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力构成了经济生产和军事力量的决定性成分,所以,对增殖人口的思考,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人口思想,或可称之为主流人口思想。从"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的认识出发,历代人口思想都重申了增殖人口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幼官》说:"定宗庙、育男女、官四分,则可以立威行德、制法仪、出号令。"《墨子?非攻》则批评了战争中只争地不争人的做法。"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者,所不足也。今尽王民之死,严上下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也。"《苟子?王制》更明确地指出:"王夺之人,霸夺之舆,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舆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秦汉南北朝时期,人们较少探讨人口数量与国力的关系,而是通过分析人口减少的原因而间接表现增殖人口的主张。西汉大臣贡禹认为,影响人口增殖的原因,一是男女婚配比例失调,二是因奢侈之风导致剥削过重,所以他主张遣散宫女和克服奢侈之风。南朝官员周朗则认为,人口剧减的原因,一是政局的影响,二是苛刻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政策。隋唐宋元时期,继续强调增殖人口的必要性。如:《资治通鉴》第226卷提出,"人口滋多,则斌税自广。""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在此基础上,庸代官员陆蛰在其《陆宣公奏议》中则提出了"人者,邦之本也"的命题。明清时期,尽管人口已在迅速增长,某些地方已出现了"生齿日繁,地之所产,不敷口食"的情况,但对人口的追求仍是持续的。《大学衍义补》记载了明代思想家邱俊《水心别集?民事中》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清太宗则认为,"治国者重在土地人民"。"财帛不足喜,惟多得人为可喜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客观上起到了继续刺激人口的作用。康熙认为,能够知道人口实数"亦一盛事也"。伴随人口增殖思想,在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对人口增长规律的探讨。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徐光启和清代的洪亮吉。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玄启先生井田考》中第一个提出了和平时期人口每30年增加一倍的看法。"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洪亮吉在《洪北江诗文集?意言》中则认为,户口每30年增加五倍,而且户口增长率会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率。户口"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百二十倍焉",而田地、房屋"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用现代的眼光看,徐、洪二君的观点很粗糙,甚至算不上科学,但在当时,却代表了对人口现象思考的最高水平。徐光启的观点比马尔萨斯还早了160年。人口增殖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不等于社会中没有不同的声音。《王焚志诗校辑》记录了初唐民间通俗诗人王梵志的精彩表述,"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明末文学家冯梦龙在其著名的《三言二拍》中提出,人生"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势必造成人口膨胀、生活资料紧张。"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据对中国人口史的最新研究,不仅控制生育的思想古已有之,而且古代的节育技术也很成熟和有效。除了增殖人口的思想之外,人口经济思想、人口分布思想、人口结构思想、人口素质思想、人口统计思想以及对人的全面认识等也都已经产生。人口经济思想是从经济角度研究人口。其经典公式就是"民之众寡为国之贫富"、"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在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地广人稀和"人是劳动力"的观点,人们一般认为,人多了,开垦土地就多;土地多,赋税就多;赋税多,国家就富足。人多了,兵源就充裕,国家就强大。"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但进入中期以后,这种传统观点出现了变化,即认识的深化。如,仅靠人口数量不能决定国家的贫富;人口与土地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土广而任则国富";人口,重要的是素质,不完全是数量,等等。人口分布思想与人口迁移思想相联系。前封建社会,禁止人口迁移。封建社会初期,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政府移民戍边。同时也出现了人口要合理分布的经济思想。《浴夫论》提出"今边郡千里……空无人民,美田弃而莫垦发。中州内郡人众地荒狭,无所容足"。务使"土地人民必相称"。不仅人口分布思想是经济性的,而且推进人口迁移的手段也是经济性的。封建社会中期以后,出现了对人口迁移理论的探讨。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了有关人口迁移目的、基础和方法的整体性认识。人口迁移的目的是开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迁移的基础是中国之地足以食中国之民:人口迁移方法是"因人之情"和"因时之势"。与封建社会前期相比,人口迁移思想更加系统、更加理论化。人口结构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农思想,或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结构思想。"省工贾,众农夫"。其中又有细微差别。《贾谊集》提出一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主张"全农人口结构"思想。《晋书?傅玄传》提出,"通计天下,若干人为士……若干人为农……若干人为工……若干人为商贾……"

主张在重农基础上的"四民人口结构"思想。人口素质思想。在整个传统社会中,人口道德素质是统治者十分关注的。但在封建社会前期,出现了重视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和人口身体素质的思想。封建社会后期,人口素质思想又有了重要发展。;是肯定了人口素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二是提出了人口素质的智力标淮,即适应性。适应性强,人口素质高,反之,则低。人口统计思想表现为对人口数字资料的重视。《中论?民数》认为,"民数周,为国之本也"。《大学衍义补》认为,"为人上者,必知其民之数,以验吾之政"。对人的认识,一方面强调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者,邦之本也"。一方面强调人的两重性,即,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民之生也,始于幼而终于老。其间强壮之年,固皆有自养而无赖乎人也。唯其幼也,不能自立,必待有以慈爱之。迫其老也,不能自存,必持有以安养之"。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思想是丰富的。虽然这些思想,有的只是突发的火花,有的只是租略的描述,但毕竟是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思考。如果仔细考究一下,我们就能从中寻找出现代人口学在思想方面的雏体。王梵志和冯梦龙有关节制生育的思想朴素地体现了现代控制生育的观点;"人地相称"、"以人称粟"、"人民众而货财寡"则含有适度人口思想的萌芽;以振粮吸引和迁移灾民的做法,则符合现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至于苟况所讲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鱼鳖缮孕别之时,阁罢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泽,谨其时禁,放鱼鳖伏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则带有浓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色彩。所有这些,并不在于强调中国人口思想是多么伟大,而是要说明现代中国人口学并非完全仰西人之鼻息,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的人口思想,构成了中国人口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构成了中国人口学的认识基础。人口史与人口思想史,犹如一副车轮,承载并推动着中国人口学的发展。人口思想的特征及其影响中国的人口思想诞生和成长于中国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之上。古老的文化像甜甜的乳汁,赋予人口思想以生命,同时也赋予深深的中国文化的烙印。文化的烙印,像一条斩不断甩不开的锦带,联系着昨天与今天,还要联系今天和明天。中国人口思想的最大特征就是其浓厚的政治色彩。首先,从政治角度思考人口现象。人口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多为政治目标。考察人口数量时,强调人口为立国之本,人口众寡是君主德政和国家繁荣的标志。考察人口结构时,强调农业人口过少会导致国家贫危。而最早提出划分"四民"的主张,则完全是为了防止百姓见异思迁思想混乱。考察人口素质时,强调人口道德素质是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至于对人口迁移的思考,更是为了强化稳定秩序防止动荡。其次,人口思想与政治思想相互交融。有时甚至难以区分哪些是人口思想,哪些是政治思想。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中常常包含着政治概念。比如,"鳃寡有室"、"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仁政得民"等,既可以说是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人口思想,而且人口思想常常通过政治思想表现出来。并且,"民"本身就是政治概念,不是人口学概念。在奴隶社会,民指奴隶而言;封建社会,民指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近代社会,民指官以外的一切劳动者。由于前两点,必然导致第三个方面,人口思想的发展与人口的变化有关,更与国家的政治需要相关。中国传统社会很长时期使用民、户口而非人口的统计概念,重视户口数而非人口数,户口数来自官员的臆造而非真实统计,等等,均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封建社会中后期,也出现了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或生态角度分析人口问题的思想,但政治色彩始终是中国人口思想的基色。由于中国人口思想的政治色彩,所以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一直是一个敏感的社会话题。当这种思考不违背政治原则时,思考可以存在。相反,则会导致很大的麻烦。这就是现代中国人口学从历史中获得的一笔最大的遗产。同时,人口思想的政治色彩,也使真正人口学意义上的思考很难发展。人们过多地追求眼前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视了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的重要性。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口学能够以历史深厚而自傲却无法获得历史积淀强有力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摘要 人口总数的预测对未来资源分配,划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人口预测模型结合所给数据进行人口预测,并进行模型改进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较理想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一问中,采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人口的增长规律,通过简要的假设设置相应的预测系数 第二问中,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运用Matlab以及Excel得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第三问中,通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Matlab编程得到相关的系数x =r 万人,并判断模型的可用性。 .0 248205= 0253 m 第四问中,根据所得的模型,带入相关数值得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4210万人 第五问中,通过改进求解拟合参数的方法,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分析可知2030年可能会达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峰值近似为145168万人,与国家人口预测结果基本相符合。 关键词:Logistic模型;最小二乘估计;Matlab;线性拟合

一. 问题提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对于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研究人口增长的规律。 问题一,作出适当的简化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大陆人口群体增长的数学模型。 问题二,对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画出1949~2017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问题三,对第1问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问题四,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 问题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二.问题分析 由于人口的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一问的模型选取应该选用能够反映阻滞作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使增长率r能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下降,基于此选择了典型的人口增长模型logistic函数,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二问中由Matlab能够得到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三问中对于大数据处理要得到模型中的相应参数需要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数估计,通过分析曲线的特点评价模型的可用性。 在第四问,根据模型带入相应的时间预测对应的人口总数。 第五问中,由分析可知,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要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精度要更高,因此通过观察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可以近似拟合成一次函数的现象,将估计参数的方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并结合数据实际曲线,确定相应的模型参数。 三.模型的基本假设 (1)生育模式相对不变 (2)所用数据真实可靠 (3)不考虑生存空间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不考虑意外灾难等因素对人口变化的影 (4)较短的时期内的死亡率是稳定的

中国人口与未来发展现状

中国人口与未来发展现状 2012-06-17 自1985年实行计划生育开始,中国人口得到了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的人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年轻人相比之下有所减少,随着人们晚婚晚育的意识逐渐的增长,年轻人就业问题,中年人的压力降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偏远地方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自己不但要养活一家人,夫妻双方的2对老人,再加上还有小孩的问题,平均每个人需要养活4个人,如果正常的夫妻每月工资为4000元,这样的工资平均家庭收入每人每月也只有500,去掉正常日常开支,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加上农民工外出打工,医疗费和消费水平,面对这样的窘境,辛辛苦苦挣到的血汗钱,也花费殆尽。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提高一线工人的工资,让农民工没有歧视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当前世界处于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面对电子行业纷纷裁员下,中国应该加快科技的步伐,构建更加和谐的电子信息社会。各行业均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科学有序的去发展。政府工作,更应该面向每个百姓,应该把服务面向基层群众,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政府积极的工作,和化解、减少政府与百姓的矛盾,提高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共同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可以在手机中增加应用程序的方式,更加合理的搭建政府与百姓心与心的沟通,让百姓有话有地方说,有倾听的对象。 建议国家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由原来的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改为平均一对夫妇生育1.4------1.7个孩子,这样可以控制人口的增长,不至于阶段性的就业潮,婴儿潮,和老龄潮,稳步推进,更加合理稳健的人口控制机制。当人口低于一定的数量时改为改为平均一对夫妇生育1.8------2.3个孩子,有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紧张。人口问题,如果得不到更会的解决,势必在以后25-40年的时间里变得更加突出。希望尽早处理,妥善解决这些关系到中国13亿发展方向中来。 QQ:724814227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65岁+”5年后将破2亿,应对老龄化最重要窗口期开启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 由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下称“报告”),进行了上述预测。 报告称,人口老龄化既有挑战也是机遇。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积极、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至关重要。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应尽快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应该尽快推进的重要改革包括,实现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和完善退休制度,如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2050年老年人口将近5亿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属于较晚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但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龄化发展速度在加快。 国家统计局有分析文章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14岁人口比重为22.9%,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报告认为,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的特征。200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比例10.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27 万人,占比为7%。200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1亿人,超过多数发达国家的总人口。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1.78亿,占总人口比例13.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8亿人,占总人口的8.9%。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这一过程仅用约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两国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也快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 高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一个重要的特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有1904万高龄老年人。《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8 年,低龄老年人口、中龄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从 6.16%、 3.34%、0.96%左右上升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 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 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 0-14, 16.60% 15-59, 70.14% 60-64, 4.39% 65以上, 8.87% 0-1415-5960-6465以上 图1:年龄段比例 图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根据中国人口出生率,结合生育政策将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57年)为高出生率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1年)为自然灾害导致的低出生率阶段;第三阶段(1962~1970年)为高出生率阶段;第四阶段(1971~1979年)为出生率迅速下降阶段和第五阶段(1980年至今)为出生率在低水平上的波动阶段。 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①计划生育的提出(1953~1961年)。1953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提出和倡导节制生育。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的思想,指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方针、原则,指明了开展计划生育的基本途径。期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等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和讲话,受到当时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②计划生育的实行(1962~1970年)。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周恩来同志在他的许多报告和讲话中,阐述了实行晚婚和节育的有关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在城市取得进展并向广大农村推行。

③计划生育的全面开展(1971~1978年)。1971年2月,卫生部等向国务院送交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并得到国务院批转。1974年底,毛泽东作出了“人口非控制不行”的重要批示。1973年7月,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1978年6月,国务院对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进行调整、充实和加强。这一时期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④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1978年起,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邓小平深刻而明确地指出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同年,他提出了“人均目标”的概念,深化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各级领导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2年底,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把计划生育列入宪法,并把计划生育列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的行政工作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使生育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还积累了丰富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06-02-24)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

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诸多的文明。人口,就就是聊以自傲的成果之一。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正就是古往今来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说起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更不能忽视人口的发展历程。人口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说。 首先,从时间上来瞧,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就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在数据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增长阶段:第一阶段,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第二阶段,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与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第三阶段,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历经1亿、2亿、3亿,最终达到4亿3千万左右。特别就是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竞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总量从不足1亿人增加到了4亿多人。相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前两个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实在就是太快太猛了。第四阶段,从清后期至新中国建立(1850年到1949年),大约100年时间,人口总量在动荡中继续增长。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人口已超过5亿4千万。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体现在图象上,即波浪式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也就就是说,中国人口在某个时期增长很快,在另个时期却增长很慢,甚至减少。一般来说,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西汉前期、盛唐时期、清时期等。而在社会动荡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减少,乃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如两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这种波浪型的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型轨迹;在局部上,则形成了大部分朝代期间人口发展的“单驼峰”或“双驼峰”型轨迹。 而从空间上来瞧,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还有人口分布格局上的变化。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分布也发生着变化。这就就是最终形成的南重北轻与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远古时期,人们抗御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论我国人口现状以及未来态势

论我国人口现状以及未来态势 摘要: 人口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的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问题之一,人口发展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制度的改革实施。举目全球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最为突出严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下怎样有效面对与解决:人口密集、人均资源少、人口质量低、人口结构复杂、人口分布不合理等由于特殊历史背景,特色经济环境造成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考虑。就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以及目前中国人口发展的诸多弊端影响来谈中国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及措施是学者专家们不朽话题。 关键词: 人口现状影响发展措施发展方向发展趋势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 (一)人口基数大 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22%以上,也就是说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而世界上的国家好几百个。目前,我国人口比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之和还要多1亿。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除我国还有印度、苏联、印尼、巴西、日本,我国人口比这6国之和还多,这些数字说明,我国人口数量之多,不仅居世界之冠,而且大大超过其它人口大国。 (二)增长速度快 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了,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了,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到七十年代由解放前的28‰降到了36~38‰,死亡率的下降,造成了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8岁到70岁。但是人口出生率却持续在高水平上,这就是造成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据统计,从1949年到1982年的33年里,人口由5亿4千万增加到10亿800多万,比解放前人口增长率高了7倍多,1982年—2002年增加了3亿。(三)年龄结构轻 我国人口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0%左右,这样的年龄结构,潜在着强的生育后备军。五十年代同一年龄的妈妈只有四、五百万,而现在,同一年龄的妈妈将有1千2百万以上,未来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很猛。 (四)农村人口比例大 我国13亿多人口中,大约有10亿人口在农村,而农村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高于城市,所以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城市高。另外,农村人口年龄构成比城市更轻,意味着未来农村人口增长速度仍然会高于城市,这就告诉我们,大力控制农村人口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人口发展的近期目标的关键。 (五)分布不均衡 全国人口集中于东南沿海各省,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例如西北地区的13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而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7% 我国人口现状的这些特点,充分说明,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是摆在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面前的一次极为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一名官兵同时也肩负着这项光荣而伟大的责任。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中国的人口问题与发展

浅谈中国的人口问题与发展

————————————————————————————————作者:————————————————————————————————日期: 2

浅谈中国的人口问题与发展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且不容忽视的问题,任何问题涉及到人都会变得十分敏感,所以在处理关于人的问题上总是争议不断。生物伦理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而人口问题则自然成为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所有的生物伦理问题包括器官移植、转基因、克隆、人体实验等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只有让人得到基本有利的生存环境才有可能谈经济发展、医疗发展、科技发展等相关问题。人口与环境的和平共存可持续发展及人口与经济的发展的关系警示我们:人口应当被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数量,不能因为贪图国家国力及经济发展而不顾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我们应当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处理人口问题。就中国而言,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资源不足这些基本问题都应该结合处理让中国人口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关键词】人口;资源;发展;和谐 目前,不少人士提出请国家放宽已经施行多年且取得不菲效果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国民目光重聚人口问题。要谈人口问题,首先要聚焦目前我过的人口现状。 一、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人口大国,至2007年7月,世界人口已达66亿,我国人口达13亿,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人口的1/5,意味着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1人为中国人。我国的人口数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日本7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9倍,超过非洲、拉丁美洲两大洲人口的总和。 二、新增人口多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每天净增人口3.5万人,每分钟约有30人出生。 三、农村人口多。目前,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45.68%;农村人口8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55.32%。 四、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的分布不平衡。截至2000年11月1日,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近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到28%以上,年增长率为4.5%,相当于总人口年均增长率的6倍。而且,我国人口95%以上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其中,深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6000人以上,上海为2657人,北京为823人。而在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西藏每平方公里为2.1人,青海为7.2人,新疆为12人。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五、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男女性别比达119.92,一些省份超过13 0,严重超过自然比值104,也超过规定的预警线107。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500万——4000万左右,这是一组非常可怕的数据,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国内将有几千万男子无适龄婚配对象而打光棍。 根据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目前仍处于人口众多的阶段。主张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基本是担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发展迟缓和其他个人因素。但我认为,中国目前没有放宽政策的需要。首先,中国人口数量目前仍然十分庞大,但资源储量及利用前景却不容乐观。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