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概念及作用

传统武术的概念及作用
传统武术的概念及作用

传统武术的概念及作用

1.武术的概念分析

《体育科学》上发表了周伟良先生对武术概念研究的成果,为武术确立了比较精当的定义,即“武术是以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散打包括某些功法练习活动形式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特有的体育民俗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民间开展之普遍,增强体质之实效,活动内容之丰富,男女老少之普适的民族特色显著等各方面,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享有中国之“国术”的崇高声誉。古往今来,也受到世界各国人的热爱和推崇。武术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符号意义远比它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更为重要。

2.传统武术的作用

2.1防御、防身手段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必须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同事,又因当时代兽多人少、兽强人弱,人们为了生存竞争,除了使用简单的工具外,还必须依靠自己的徒手技能来捕杀野兽;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部落时代,“不富以其邻,利于侵伐,无不利”,武力便成为掠夺财富、获得生存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古代的战争,均是以兵器格斗或徒手搏击,武术的训练可以强化身体。因而,在古代武术便成一项不可多得的防身健体,防御外敌的重要技能,也是当时个人发展和部落发展的重要手段。

2.2养生健身

长期以来,“拳棒”之称几乎成了武术的代名词。一些有识之士也发现了拳术技击之外的另一种功能——养身健体。著名军事家孙子曾指出“搏刺强士体”,说明出了击刺、搏斗较量武艺之外,武艺还有健体的作用。载自《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神医华佗就这样写道:“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由此可见强身健体、颐养体魄是众多武术套路的主要内容。

2.3振奋民族精神

以鸦片战争为始点的近代以来,外来侵略势力不断侵入我国,受鸦片侵蚀躯体的国人,在当时被称之为“东亚病夫”。在二十世纪初,为了彻底打破国人尴尬的面貌,以霍元甲为代表的武林之士,力战俄国大力士、重挫英国外侵势力,

办武馆兴拳术,大力提倡以武强身,号召国人习拳练武,抵御外侵,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之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单选题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B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A 3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B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A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C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D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6人8人10人12人A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3倍4倍5倍6倍A 9弓步约为本人脚长的多少倍?2-3倍3-4倍4-5倍5-6倍 C 10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30度45度60度75度 B 11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前脚两脚中间后脚腰部C 12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前歇步后歇步左歇步右歇步 C 13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拳心拳背拳轮拳面D 1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B 15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C 16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掌外沿掌心掌指掌内侧 A 17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散打对 练集体演练实战格斗 B 18拳谚有“练拳不练__,终究艺不高”之说。腿眼腰身 C 19长拳运动中呼吸得法总的要求是什么?“气要提”“气要托”“气要聚”“气要沉”D 20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B 21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 B 22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提法”“沉法” “托法”“聚法” A 23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腰-肩-手-肘手-肘-肩-腰腰-手-肘-肩腰-肩-肘-手 D 24弹腿、蹬腿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胯-膝-脚脚-膝-胯膝-脚-胯脚-胯-膝A 25何时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 C 26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何时在北京举行?1971 1981 1991 2001 C 27何时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入会?2004 1994 1984 1974 B 28简化太极拳是以哪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制的?孙吴陈杨 D 那一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擂台赛。

武术的概念

1.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的。 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 其三,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任何体育项目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但是,没有任何项目像武术这样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术是传统的、固有的,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自然地溶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2.武术的特点?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内容 1.单练---徒手的拳术与器械练习; 2.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演练---徒手拳术,器械,徒手与器械练习 对练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三种练法。 (一)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二)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三)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法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套路。 集体演练 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能手与器械的演练。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遂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1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利,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 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武术定义

1932 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有最早的武术定义。“国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功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这概念表述有几个特点:1、用国术代替武术。2、强调了武术的自卫技能和锻炼体格两个功能。3、突出了武术的民族性,将武术理解为我国民族固有的身体活动方式。 1957 年6 月“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与会者较一致认为:武术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它具有健身、技击、艺术的成分,它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1961 年出版《武术》中定义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 1978 年出版《武术》中定义为“武术,使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换的规律变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 1983 年出版《武术》中定义为“武术,使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 1988 年将武术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基本肯定了武术的技击本质。2、将套路和格斗两种运动表现形式作为运动间的种差。 3、将武术归结为传统体育项目。此定义不足之处在于:1、“注重内外兼修”是的描述性语词,不具有抽象性。2、“套路和格斗”不具有区别“种差”的特性1996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1997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中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书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009年7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集国内有关学者经过反复讨论、推敲后所作出的武术概念定义值得关注,该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辞海》中对武术的解释是:“武术,亦称‘武艺’、‘功夫’,旧称‘国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由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运动规律组成,是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手段”。其失误在于未能搞清楚武术的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错把现象看成是本质,把形式等同于内容。类似的武术定义还有许多,但上述武术定义有一定影响,具有典型性,在此就不一一举证辨析了。 《现代汉语词典》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 一、武术概述部分 1.武术的称谓:春秋时期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2.武术的概念:狭义上讲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称为武术运动。广义上讲,武术是一种包含攻防技击的人体文化,是属于体育而高于体育的。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仅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交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与体育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将其视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的属性:从武术概念中可看到内涵的三个属性: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4.武术的本质属性:攻防技击性 5.武术的四击:踢、打、摔、拿 6.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涵摄了古典哲学、兵学、中医学、古典美学、民俗、宗教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在武术中有集中反映。 7.武术“内外兼修”的内涵:追求外在形键和内在神韵,达到形神兼备;强调内练外练;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高度协调和统一;追求德艺双修。武术所谓的“内”指心、神、意、气。所谓“外”指手、眼、身、步的活动。在武术练习中,强调形是神的外部表现,神是形的内在实质。 8.武术的分类方法:地域分类法、名山大川分类法、姓氏分类法、技术特点分类法、形式与类别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 9.形式与类别分类:两种运动形式(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内含五个类别(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攻防技术),对武术内容进行归纳。 10.功能分类法:根据武术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学校武术 11.套路运动: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项目。 12.搏斗运动:两人或多人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攻防性练习形式。现在武术竞赛中开展的主要是两人进行的对抗性活动,包括散打、太极推手、短兵等等。13武术的特点: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锻炼方法的独特性、具有练习的广适性。 14武术的作用: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生养性,观赏娱乐 15,器械分为:长、短、双、软四类 16.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动作程序进行的功防格斗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17.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18.集体演练: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套路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20.散打: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1.太极推手:两人按一定的规则,使用太极拳中的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搭手对峙,通过粘、连、黏、随的形式,以肌肉感觉判断对方用力,从而借力发力,

中国武术的概念

中国武术的概念 第一节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 一、中国武术的概念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就其内容和形式,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武术中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打 拳”“使棒”“使枪”“戈舞”“矛舞”“刀舞”“剑舞”等单人和集体的演练以及“枪对牌”“剑对牌”等双人对练。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骶”“手 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 从久远年代走来的武术与今天的武术相比较,其所含盖的内容和形式确存在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却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在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的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融会交织,然而二者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于体育的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所以现代武术的概念可概括为: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二、中国武术的属性 武术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1狭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搏斗和武术功法练习等为其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功能和民族文化特色,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广义为:武术是以武术技术、武术文化、武术人才、武术管理、武术产业、武术社团、武术医学、武术教育、武术科技、武术法规等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搏斗和武术功法练习等为其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中国文化传统体育项目。从广义上讲,武术不光是体育所能涵盖的,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从武术概念中内涵的三个属性可以看到: (一)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其主要运动形式有:套路运动、搏斗运动、武术功法。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武术技法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的。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各种踢打击刺之法),而且有自己的传统特点(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迥然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无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二)武术是体育项目 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击,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竞技运动之内。总之,归结为

(完整版)武术专项理论考试试题

武术专项理论考试试题简答题: 1、武术的概念? 2、武德的概念? 3、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4、武术的特点? 5、拳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6、拳术的“四击”、“八法”包括? 7、武术套路评分标准与方法? 8、武术套路评分方法?

1、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德的概念? 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现代武学界将武德概括为:口德、手德、心德、公德四方面。 3、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分,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实用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1)套路运动 单练: 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八卦掌等。 器械:包括短器械(剑、刀)、长器械(棍、枪)、双器械(双刀、双鞭等)、软器械(鞭、三节棍等)。 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集体演练:6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套路演练 (2)搏斗运动:主要有散手、推手、短兵 4、武术的特点? (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3)广泛的适应性 5、拳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基本手型:拳、掌、勾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 6、拳术的“四击”、“八法”包括? 四击:踢、打、摔、拿 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7、武术套路评分标准与方法? 武术套路比赛最高分为10分。其中包括:裁判员的评分、裁判 员的扣分、裁判长的扣分。 8、武术套路评分方法? (1)裁判员的评分: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 各竞赛规则的评分标准,从10分钟减去扣分分值,即为运动员得分。(2)应得分的确定:根据评分裁判员的的人数,将裁判员评出的最 高一个分与最低一个分去掉后的有效分平均值,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武术知识点

武术知识点 1.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本质:技击性。起源: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拳种:129种(源流有序,拳里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 3.特点:一、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 二、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 三、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4.作用:一、改善和增强体质 二、提高防身能力 三、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交流 5.内容与分类: ①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 ②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③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散打、推手、短兵、长兵) 6.释“武”字:从戈从止,指持戈作战或武练的意思。 武术一词的历代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技击,汉代延明末称武艺, 清代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称武术,老外称功夫。 7.抱拳礼的含义: 一、左掌四指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拇指扣回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兹乱,武不犯禁”节制勇武和约束的意图。 二、左掌右拳拢屈,两臂拢成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三、左掌为文,右掌为武,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8.三种手型:拳、掌、勾 ①拳:动作: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第二指节处,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要领:手指紧握,手腕挺直。 部位名称: 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②掌:动作: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为柳叶掌,拇指外展为八字掌。 要领:掌指要紧,立掌背伸,小指侧朝前。 部位名称: 易犯错误:松指,掌心朝前,掌背外凸。 ③勾:动作:屈腕,五指尖捏拢。

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运动特点和分类 (一)武术的运动特点: (1)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没有或少有的。在古代,武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有“角抵”、“手搏”、“相扑”、“击剑”,以及较棒、较枪等等;发展为套路运动的体育项目,有“打拳”、“舞剑”、“盘戟”、“舞轮”、“使棒”、“使枪”等等。武术一直是循着相击的搏斗运动和舞练的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着。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套路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有了武术的主要地位,而且内容、形式、和流派越来越绚丽多彩,灿如众星。根据拳种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有徒手有器械。风格不同,各具特色。通过套路运动的练习,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等素质;以及勇猛、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太极拳柔和缓慢,就更适合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进行锻炼,是一种良好的体育医疗的手段。 (2)具有攻防技击性: 攻防技击性,是武术运动的主要特点。即使是套路运动,在它的动作和练法中,一般的也都具有攻防技击的意义。如组成武术套路运动主要内容的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技击特点和攻防规律。由于攻防技击性这一特点的存在,因而使人们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掌握一些格斗的攻防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3)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也是武术运动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许多拳种和流派,都十分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例如:查拳强调“精气神”;华拳强调“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用意识引导动作”;形意拳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南拳强调“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通背拳则强调“势要稳固”,“气要下沉”。这种练功方法,对外能够得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够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使身心得 到全面的锻炼。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它可以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来进行锻炼,这给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武术运动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特点: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套路》复习题 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 一、武术概念 名词解释: 1、武术 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 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 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 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 判断题: 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 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 二、武术的特点 填空题: 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 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 判断题: 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 三、武术的价值 填空它: 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简答题: 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 名词解释: 武术流派 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

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答案:√ 简答题: 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 六、竞技套路 简答题: 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 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 填空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 答案:通背、劈挂、翻子。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 答案:地躺拳、象形拳。 判断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通背、劈挂、翻子。() 答案:× 2、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 答案:√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 答案:√ 八、其他器械 填空题: 其他器械第一类为,第二类为,第三类为。 答案: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判断题: 1、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双器械。() 答案:× 2、其他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 答案:√

第一章 武术的概念

第一章武术的概述 第一节武术的定义 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也是不相同的,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一、武术的概念 武术一词来源于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由于人类生存区域空间的争夺战争,从而形成了空手的搏击方法(拳术)和器械搏击的技术演变,也就是武术器械。 什么是武术? 从字面分析武术。武:勇猛;猛烈,气势。术:技艺,方法,动作。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从内含来看:内涵:武,止戈;术,方法。冷兵器时代保卫和平,阻止战争的方法。中华武术,大仁大义为先,武德为上。武术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体现的文化遗产,是提升个人修为的另一种形式。它将自然现象巧妙的融入其中,形成了优良的民族文化。 武术的组成有二部分, 一:以套路与攻击体现的运动形式。1、套路,各种拳术的套路,别看没有什么技击做用,但是,这是武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套路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平衡、力量、耐力等。 2、攻防,你打我防,我打你防,只要哪一方防不住,哪一方就输了。从攻防在延伸出来,就可以去思考、模拟。虚拟一对手,对你来各种攻击,你来怎么样的去防守和反击,把这些个防守和反击动作组合起来,加以一定的力学原理,配合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这个就可以称之为一门武术。 二:以传统文化涵盖的自然法则 —————————————————————————————————————————————————————————————————————————————————————————————————————————————————————————————————————————————————————————————————————————————————————————————————————— 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武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运动形式有套路和对抗等。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锻炼身体或自卫御敌的一种方法。其中有的已列入竞技运动项目。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兵器的搏击技术,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代汉语词典》)我们把中国武术又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由传统武术演化而来的体育运动,而传统武术则是由古代战争和街头打架所发展出来的徒手和器械格斗术。其内容有踢﹑打﹑绊﹑拿,柔术等等“传统的中国武术又称之为国术,其本质是一种格斗,它与普通的体育运动不同,体育运动是一种健身游戏,而格斗却是一种生存游戏”按照武术大师郑雨东的观念,传统武术不能算作一种体育运动。当然,目前流行的竞技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因为国标武术是竞技和表演性质的,本质上接近于体育。传统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竞技武术则划分为散打和套路,散打又叫散手,是武术的擂台形势式,套路则为武术的表演形式。 目前,武术的概念表述为;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运动特点及分类

武术的运动特点及分类 运动特点: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而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观念出发,他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找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在赦手。短兵中不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中仍有所体现。 二、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比如五禽操就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投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大洪拳、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的对练,还有与其和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池、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

武术校本课程 中国武术概述

第一章中国武术概述 第一节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 一、中国武术的概念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就其内容和形式,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武术中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打拳”“使棒”“使枪”“戈舞”“矛舞”“刀舞”“剑舞”等单人和集体的演练以及“枪对牌”“剑对牌”等双人对练。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骶”“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 从久远年代走来的武术与今天的武术相比较,其所含盖的内容和形式确存在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却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在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的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融会交织,然而二者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于体育的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所以现代武术的概念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二、中国武术的属性 武术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1狭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搏斗和武术功法练习等为其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功能和民族文化特色,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广义为:武术是以武术技术、武术文化、武术人才、武术管理、武术产业、武术社团、武术医学、武术教育、武术科技、武术法规等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搏斗和武术功法练习等为其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中国文化传统体育项目。从广义上讲,武术不光是体育所能涵盖的,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从武术概念中内涵的三个属性可以看到:(一)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其主要运动形式有:套路运动、搏斗运动、武术功法。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武术技法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的。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各种踢打击刺之法),而且有自己的传统特点(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

武术的概念

㈠武术概念 1,商周: ⑴拳勇 ⑵手搏 ⑶角力 ⑷相高 ⒉春秋战国: ⑸技击 ⑹相搏 ⑺手战 ⑻武艺 ⑼角觚 ⒊汉代: ⑽武艺:骑,射, 击,刺等军事技术. ⑾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文选》中.清末民初时广泛应用. ⑿中华新武术:辛亥革命后,马良编的武术技锻炼法取名. ⒀中国武术:1926年. ⒁国术:近代中国,台湾省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仍沿用. ⒂武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㈡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武术的独特性与它的文化氛围分不开的.在漫长的历程中,它不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 政治伦理 宗教礼仪 军事思想 文学艺术 医学理论 社会习俗等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影响.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7页) ㈢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道德观念 审美情趣 心态模式 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 宇宙观等在武术中都有集中的反映.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7页) ㈣武术概念的认识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武术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民族文化载体之一,但它又具有体 育属性的一方面.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8页) ㈤无论传统套路,还是自选套路,它的动作只能说是具有技击性,或者说含有攻防性动作.(邱

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55页) 自选长拳与传统拳相比,攻防性动作有所减少,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数量来看,也不能说攻防动作愈多的套路就愈好,然而技击毕竟是武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攻防性动作是套路中的一个主要技术内容.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56页) ㈥武术文化的研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坚定信念.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50页) ⑹武术毕竟是勇武搏击之术.套路再变化也要保留其独特的技击运动规律,不能脱离踢、打、摔、拿的“四击”法则,与实用的军事防卫术也应保持密切的联系.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60页) ⑺所谓拳法,就是一种技击的模式,应付各种攻击和防守的招式方法.经常组合在一起的模式也就成了“套子”.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29页) ⑻舞与武在古代汉语上相通,也有舞练之意.著名舞蹈家吴晓邦说“中国的舞蹈一半是武术,我学习武术已五十多年”. (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30页) ㈨武术,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武术哲学》乔凤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页) ㈩武术之所以是武术,必须有其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然而,工们也必须明白,武术的存在状态,却是可以根据我们的价值期待,或者说根据我们开发武术的潜在价值的需要,给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安排。(《武术哲学》乔凤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3页) 截至现在,武术的内容,最少应该包括技法、道德、训练三个方面的内容。(《武术哲学》乔凤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4页) 最原始的武术技法,只是击技,然而,现在的武术技法,则可以包括一切与技击有关的内容,如技击技法、表演技法、与健身技法,竞技技法与非竞技技法,个人技法与群众技法,等等。(《武术哲学》乔凤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5-6页) 11、古人讲:“(子哥)为武”(《武术哲学》乔凤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5-6页)

武术基础知识介绍

武术基础知识介绍 马晓凤 山东省寿光一中一、教学背景: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武术作为我省高中体育的必修模块,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他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结合高一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可塑性强,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先进行武术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定义、特点、分类等武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武术的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根据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进行武术教学,让学生懂得其攻防含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强烈渴望。 二、教学课题:武术基础知识介绍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武术运动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武术运动的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武术运动的技能。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武术运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武术基本功 难点:动作的规范性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示范法、讨论法 六、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武术基础知识的介绍,通过学习武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武术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掌握长拳的基本技法,以及长拳的“四击”“八法”“十二型”等,对武术比赛场地、时间也有所了解,对武术谚语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基本功、基本动作以及拳术、器械的学习,为提高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武术学习,培养学生勇敢、坚毅、果断和相互帮助等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七、场地器材: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引出课题:播放用flash制作的精美课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武术魂》 -----武术基础知识介绍,点击课件“开始”按钮,出现了本节课的提纲:运动员腾空扎刀弧线外的“导入新课———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外延伸”。 2、点击“导入新课”,出现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的4副动作照片,让学生回答上述武术大师们的名字、事迹以及电影作品,让同学一一回答,随后老师补充介绍他们的事迹: 3、点击“学习目标”,出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A、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武术运动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武术运动的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武术运动的技能。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武术运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B、同时本节课的学习难点、重点、教学方法一并展示出来: 重点:武术基本功 难点:动作的规范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示范法

传统武术的概念及作用

传统武术的概念及作用 1.武术的概念分析 《体育科学》上发表了周伟良先生对武术概念研究的成果,为武术确立了比较精当的定义,即“武术是以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散打包括某些功法练习活动形式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特有的体育民俗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民间开展之普遍,增强体质之实效,活动内容之丰富,男女老少之普适的民族特色显著等各方面,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享有中国之“国术”的崇高声誉。古往今来,也受到世界各国人的热爱和推崇。武术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符号意义远比它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更为重要。 2.传统武术的作用 2.1防御、防身手段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必须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同事,又因当时代兽多人少、兽强人弱,人们为了生存竞争,除了使用简单的工具外,还必须依靠自己的徒手技能来捕杀野兽;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部落时代,“不富以其邻,利于侵伐,无不利”,武力便成为掠夺财富、获得生存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古代的战争,均是以兵器格斗或徒手搏击,武术的训练可以强化身体。因而,在古代武术便成一项不可多得的防身健体,防御外敌的重要技能,也是当时个人发展和部落发展的重要手段。 2.2养生健身 长期以来,“拳棒”之称几乎成了武术的代名词。一些有识之士也发现了拳术技击之外的另一种功能——养身健体。著名军事家孙子曾指出“搏刺强士体”,说明出了击刺、搏斗较量武艺之外,武艺还有健体的作用。载自《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神医华佗就这样写道:“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由此可见强身健体、颐养体魄是众多武术套路的主要内容。 2.3振奋民族精神 以鸦片战争为始点的近代以来,外来侵略势力不断侵入我国,受鸦片侵蚀躯体的国人,在当时被称之为“东亚病夫”。在二十世纪初,为了彻底打破国人尴尬的面貌,以霍元甲为代表的武林之士,力战俄国大力士、重挫英国外侵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