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建议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授课计划

《化工原理》授课计划

《化工原理》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化工原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涵盖了流体流动、传热、蒸发、过滤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化工、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共有32学时,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

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 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流体流动基础第一节流体性质与流体静压强第二节流体流动现象与规律第三节流体流量测量与计算方法第四节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第五节流体输送设备的选择与计算教学安排:4学时(理论)+ 2学时(实验)第二章传热原理与应用第一节传热基本概念与方式第二节热传导与对流传热第三节热辐射与间壁式换热器第四节热量传递速率计算与设备选择教学安排:6学时(理论)+ 2学时(讨论)第三章蒸发原理与技术第一节蒸发基本原理第二节蒸发设备与选择第三节蒸发过程计算与优化教学安排:4学时(理论)+ 2学时(实验)第四章过滤与分离原理第一节过滤基本原理与过程描述第二节过滤设备与选择第三节过滤过程计算与优化教学安排:3学时(理论)+ 实验+2学时(实践)和指导/答疑时间(x 小时)为其他三部分安排适当的课外活动或实践指导时间。

2个课时建议每周一次或组织相关活动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建议在课程结束前一周进行一次总结性的复习和答疑,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实验部分,应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在实践环节,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思路。

同时,应注重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27A22301 学分: 5.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104 其中讲课:72 实验或实践:32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推荐教材:陈敏恒,潘鹤林,齐敏斋,《化工原理》(少学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目:1. 蒋维钧,戴猷元,顾惠君编著.《化工原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 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第一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3. 丛德滋,丛梅,方图南,《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化工原理》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内容是讲述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性能和设计计算。

化工单元操作是组成各种化工生产过程、完成一定加工目的的基本过程,其特点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以物理为主的操作过程,包括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

化工原理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常见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能力,并受到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实施常规工艺、常规管理和常规业务打好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如下:1)能正确理解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并具有设备选型及校核的基本知识。

2)熟悉主要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基本计算方法;掌握基本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具有查阅和使用常用工程计算图表、手册、资料的能力。

3)熟悉常见化工单元操作要领。

4)具有选择适宜操作条件、探索强化过程途径和提高设备效能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化工原理课程中三大单元操作的分类和过程速率的重要概念的内涵;使学生通过对课程性质的了解,把基础课程的学习思维逐步转移到对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上,在经济效益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工程"观念。

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的与

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的与

摘要化工原理是研究流体流动规律和化工类产品后处理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载体———设备,这门课的学习效果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主观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化工原理学习效果。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工程意识Discussion and 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Learning Effect of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HanYuying,YangGuangfengAbstractPrincipleofChemicalEngineeringisasubjectaboutthelawofpseudoplasticfluid,anditresearchesequipmentofchemicalreactions.Itwasdiscussedthathowtoimprovethelearningeffectfromsubjective,teachingmethod,consciousnessaboutengineeringpracticeandteachingwithprojectwiththeselfteaching.Key wordsPrincipleofChemicalEngineering;teachingmethod;teachingreform;consciousnessaboutengineeringpracticeAuthor's addressShan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710021,Xi'an,Shaanxi,China化工原理课主要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及内部的物理规律,寻求各个单元操作的物理原理,进而确定设备工艺尺寸及结构。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教学方法多样化 提高《化工原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多样化 提高《化工原理》教学效果

种情 况 , 同学们 用柏努 利方 程来分 析 , 让 哪些情 况 下 加亲 切感 ; 对学 生 多鼓 励 、 肯定 , 多 提倡 学 生 质疑 问
虹 吸现象 可以发 生 , 些情况 下虹 吸现 象不 能进 行 , 哪 从 而让学 生既 掌握 了柏 努利 方 程 , 深 刻理 解 了柏 又 同的教学 内容 , 动活泼地 开展 教学 活 动 , 生 以达 到 提
来 , 用化工 原理知识 对食 品加 工过 程进 行分 析 , 利 让 学生 清楚地认 识 到要 学 好 自己的专 业 课 , 须首 先 必 学好化 工原 理 , 来 自己所要 从 事 的食 品行 业离 不 将 开化工 原理课 程所包 含的 内容 。用 职业 目标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学 生 的学 习与 粮油 食 品 事业 的发展 联 把
申艳 敏 , 春 山 , 海 霞 朱 刘
( 南 工业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 南 郑 州 40 0 ) 河 河 5 0 1

要: 文章从几种教学方 法人手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 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工原理 ; 学效果 ; 化 教 教学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3 G4 4
实例 描述化 工原 理 对化 工研 究 、 计 和 生产 过程 的 设 指导 作用 , 学生充分 认识到这 门课程 的重要 性 , 使 激
此 前所 学的基 础课 和 此后 要 学 的专业 课 至关 重要 ,
但 是 该 课 程 所 涉 及 操 作 单 元 较 多 , 理 较 难 , 式 繁 原 公
化工 原理 是一 门应 用性 很 强 的 技 术基 础 课程 , 具有浓厚 的工程 性质 , 学好这 门课 程 , 于顺 利衔 接 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前言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学科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实施经验,以期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1.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课程设计。

具体内容如下: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实验项目:1.热力学循环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锅炉、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研究热力学循环的特性和规律;2.反应过程实验:选取不同的反应体系,控制反应条件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3.萃取分离实验:利用萃取技术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提取的影响;4.流量计校准实验:利用机械式流量计和电子式流量计进行校准实验,并对校准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调整。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次课程设计的另一部分,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进行独立思考、课程设计和实际测试。

具体内容如下:1.热力学循环系统设计:根据给定的数据和条件,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热力学循环系统,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选择、控制系统等。

2.反应器选择与设计:学生需要根据反应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和设计反应器结构、进料方式等3.传质过程模拟: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不同物质的传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进行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

4.课程总结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设计经验进行总结,撰写一份完整的课程总结报告,包括课程设计的过程、原理、技术要点和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主讲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对化工原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技术原理进行详细介绍;2.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练习,掌握实验技能和实践经验;3.课程设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和实践测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课程总结: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和报告撰写,提升自我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板式塔的设计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填料塔、板式塔的分类塔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板式塔的性能评价塔盘效率的计算塔盘压降的计算3.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设计计算的参数选择设计计算的公式和计算方法4. 板式塔的优化设计塔盘类型的选择塔盘布置的优化5. 板式塔的设计计算案例分析案例一:简单蒸馏塔的设计计算案例二: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加深学生对板式塔设计计算的理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相关章节。

2. 课件:板式塔的图片、示意图和设计计算公式。

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案例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整性。

3. 考核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设计计算案例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板式塔的性能评价方法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流程板式塔的优化设计方法2. 教学难点:板式塔设计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板式塔优化设计中的参数选择和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中板式塔设计计算的灵活运用七、教学进程安排1. 第一课时:板式塔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理解填料塔与板式塔的区别。

2. 第二课时:板式塔的性能评价方法讲解,学习塔盘效率和压降的计算。

3. 第三课时: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流程学习,了解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4. 第四课时:板式塔优化设计的内容讲解,学习塔盘类型选择和布置优化。

5. 第五课时:板式塔设计计算案例分析,通过案例一和案例二加深理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困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困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困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熟悉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

(3)了解化工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依据。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具备化工过程模拟和优化能力。

(3)学会使用化工原理相关软件和实验设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化工安全、环保意识的重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工过程、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

2.化工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反应器、换热器、分离器、泵、压缩机等。

3.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工流程模拟、参数优化、效益分析等。

4.化工安全与环保:安全意识、环保法规、事故案例分析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理论。

2.第3-4周:化工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3.第5-6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4.第7-8周:化工安全与环保。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开展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4.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PPT,辅助课堂教学。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5.软件工具:提供化工原理相关软件,如Aspen Plus、Fluent等,辅助学生进行过程模拟与优化。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建议
1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习兴趣
药物制剂的学生先前较多接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等医药专业
理论知识,所以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经常提出以下问题:学习化工原理
的目的和用途是什么?化工原理与专业的联系是什么?所以,在讲授化
工原理课程之前,首先要解答好学生心中的疑问。为了提升学生学习
化工原理的积极性,我们在第一堂绪论课中讲述化工原理的诞生和发
展历史,阐述化工原理是一门过程工程课程,主要涉及物理过程;在一
个现代化工企业中,生产装置主要是由管路和设备组成,化学反应的
部分所占比例很小,绝绝大多数的设备都用于物质提取、分离和纯化
等物理过程;这些物理过程的效率高低、工艺优劣和产品稳定性是影响
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化工原理中不同的单元操作经常让毫无工
程概念的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内容枯燥,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学过
程中应尽量将生活中的实例与单元操作原理相类比实行讲解,激发学
生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问题。例如,在讲述边界层分离时,教师能
够假设情景,在流动河水中有一块圆形石头,石头的前后压力是否相
同?为什么我们遗失在河中的物品会紧紧贴附在石头后面,而不会被河
水带走?通过这个问题引出边界层分离是边界层脱离物面并在物面附近
出现回流的现象,并启发学生思考边界层分离的优缺点及其应用。通
过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解决
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工原理的积极性。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学生没有涉及工程领域,对各种化工设备缺乏感性理解,很难理解其
工作原理和结构。教师阐述化工设备和工程过程时,很难清晰直观的
表达。在缺乏相对应的结构模型条件下,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使用到
教学中,用视频、录像和动画演示的方法,协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对应
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特点。例如,在流体机械单元中,利用Flash动
画模拟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状态;在蒸馏和吸收塔设备部分中,利用录
像或者照片直观地演示精馏塔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塔板上的液泛、
漏液等现象。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产生亲临现场的感觉,补充其
在工程方面基础薄弱的缺点。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表现形式丰富、交
互式学习环境良好和信息量大等特点。

通过图片、动画和录像等将其转化为立体、形象、逼真的随堂演示,
既直观鲜明,又便于讲解,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增强感性理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在实际生产、科研和
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果能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找到相对应的实例,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比如,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的实验中引入单元操作的概念。我们讲课
时结合整个工艺过程就能够引入单元操作以及传热、过滤和干燥这几
个单元操作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由原料到成品需要若干过程,包
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而单元操作就是物理变化过程。这样学生就
能够很容易地将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他们熟悉的本专业知识联系起
来,理解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化工原理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和我们的
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例如,在讲述传热这个章时,结合实际药物制剂
中利用热传导的例子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
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
学习效率。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中应逐步强化学生的工
程观点。在典型实例的分析中注重归纳重要的工程结论,培养学生综
合分析与准确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水平。在化工原理的理论教学中,
应结合不同的操作单元,系统地阐述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些
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等,给学生以方
法论的启迪和引导。在以往的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教学中,通
常使用相对较严谨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对问题实行分析;而化工原理
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简化的思维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问题
中,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例如:在讲解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时,因
为对流传热过程中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很多,不能由严格的理论
推导得到具体的表达式,可对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各因素实行量纲分
析,将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变量组成无量纲的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
不同条件下各数群之间的关系,减少参变量的个数,降低研究实际工
程问题的实验工作量,并且,因为无单位,因而所得结论更具有普遍
性。同时要强调应用工程理论处理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明确工程理论
的应用条件。

化工原理是我校药学院药物制剂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只有在
实践中持续地探索、总结、提升,才能使理论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持
续创新。要搞好化工原理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必须把
握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药物制剂专业的结合,增加课堂教学的趣
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
地学好本课程,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