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卖柑者言》word教案

浙教版九上《卖柑者言》word教案
浙教版九上《卖柑者言》word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

2、疏通课文

3、分析内容、归纳课文主题

4、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好多同学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个成语的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卖柑者言》。

(二)介绍作者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在《诚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历史的真相。他的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

(三)分析课文

1、给下列字注音

溃kuì贾gǔ 鬻yù笾biān 衒xuàn 廪lín 醇chún 饫yù赫hè

2、解释疑难词

(2)通假字

①贾:通“价”,价钱

②衒:通“炫”,炫耀

③縻:通“糜”,浪费、消耗

(3)词类活用

①业: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②干: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

③峨:高戴,形容词用作动词

(4)解释疑难字、词

①涉:经过②溃:腐烂

③烨然:色彩鲜艳的样子④鬻:买

⑤贸:买⑥败絮:破棉絮

⑦实:装满⑧夫:那些

⑨斁:败坏

(5)掌握以下句子翻译

①甚矣哉,为欺也。

②而独不足子乎?

③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④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3、分析课文

(1)文中说桔子贾十倍,而人却争鬻子,为什么?

因为桔子的外观光泽好、质感好、颜色好(燃然、玉质、金色)

(2)作者是如何来引出本文的议论的中心“欺”的?

通过里外的对比。

(3)刚才我们知道了桔子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哪它里面呢?

“如烟扑口鼻,干若败絮”(比喻)

(4)第三段主要是卖柑者的论述,那么他是针对什么而论述的?

是针对我提出的“欺”字

(5)这个卖柑者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欺”?

两个

(6)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

论己之欺、论世之欺

(7)卖柑者是如何论述论己之欺的?

他认为,自己只不过为了糊口活命,根本谈不上过分,更何况他认为“世之为欺者不寡,而独我也乎?”

(8)卖柑者对于论世之欺又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两个

先写武将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再写文官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9)卖柑者对于武将和文官都由外到内进行描述,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质上却干着欺世盗名、玩忽职守、坐享俸禄的事。

(10)那么这些人和柑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借柑来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与柑一样,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本质是一样的。

(11)对于卖柑者的话,我为什么默然无以应?

因为我只看到卖柑者的小欺,而没看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大欺,不察不思,就贸然责备别人。而卖柑者舍小击大,不平而鸣,表现了愤世嫉邪的大无畏精神。其次,那些文武大官的欺骗伎俩比卖柑者不知要高多少倍,论其祸国殃民的危害程度,比起卖柑者,更不可同日而语。(12)作者为什么要假托卖柑者来针砭时弊?

因为这是由于当时言论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写此文遭受迫害罢了。

(13)归纳主题

这篇文章以“予”与卖柑者对话的形式,采用托物喻理的手法,通过卖柑者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元代末年统治机构的腐败。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课文

2、作业本

三、教后感

Word基本操作全套教案

Word基本操作---文字编辑和页面设置教学设想:通过两个课堂练习,介绍Word软件中文字编辑操作和页面设置。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Word软件的操作界面,掌握菜单命令的选择。 2、了解Word中字体的概念,掌握文字编辑方法。 3、了解Word中段落的概念,掌握页面设置方法。 4、尝试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和图片。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回忆Word常用操作并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对操作练习要求的正确理解,了解Word软件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习题的下载、安装不熟练,对题目的理解模糊。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任务驱动法 本课重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性。难点在于对题目要求的准确理解并选择适当的操作步骤,检验自己操作是否正确。 【学法指导】 对于学法指导,主要是(1)在老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练习完成指定的任务,强调对题目要求或考核目标的正确理解。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习题的要求,不能老师说一步做一步,老师不说自己就不能做。 导言: 教师边演示边进行讲解: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看字处理软件

word200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报纸、书籍、板报)。偏重介绍文字编辑和页面设置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字处理软件Word——编辑文字、设置页面。 新授课: 1、WORD字处理软件功能 教师边演示边进行讲解:同学们!Word字处理软件不仅可以让我们快捷方便地输入和编写文字,而且可以让我们对文档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编辑和设置。 通过观察后你认为Word2000有哪些主要功能?生……?? 老师小结: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改、设置、插入、排版、打印等功能。 今天我们学习Word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了解Word的字处理功能。 2、演示教学word3练习 打开WORD文件夹下的weiruan.doc文件,完成下列操作: 1.将文章中所有的“Microsoft”替换为“微软” 2.将页面设置为B5,左边距1.5厘米,右边距1.2厘米 3.在文章右上角插入横排文本框,并输入文字:正当竞争有利于IT 发展! 3、演示教学word4练习 1、将word文件夹下的n1.doc中全文字体设为宋体、四号字;添加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中提到的东方生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 4、能独立翻译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个成语的浓厚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卖柑者言》。 二、回顾历史走近作者——展出自己的勤奋 1、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 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县丞等小吏,因屡受排斥、压抑,弃职归田,徜徉山水之间。朱元璋起兵,他被邀请出山,协助平定天下,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所著《诚意伯文集》共有二十卷。他由于经历了元、明两代政权更迭的纷扰动乱,阅历较广,特别由于他对元末统治者腐朽堕落、贪婪暴虐的反动本质认识较深,憎恨甚切。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历史的真相。他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 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卖柑者言》即是其中一例。 东方生即东方朔 汉代平原郡厌次人。汉武帝时,因为他博学多才,滑稽多智,待诏金马门,做过太中大夫的官。因为他以诙谐滑稽著名,后人编造了许多有关他的奇闻异事有的甚至说他是神仙。南北朝时,有人写了《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也假托是他写的。《史记》《汉书》里都有东方朔的传记,书中的他是一个口若悬河、诙谐幽默的人。 他凭借机智的言谈,一方面保全自己,一方面讽谏皇帝,成了显赫一时的人物。 2、教师对学生没有说到的作出补充 三、自主学习——展示自己的功底 1、从中下等生中找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下列字的注音,余下的学生互相批改手中 的导学案,纠正错误,然后师生共同点评板书的字词。 溃(kuì)(gǔ)鬻(yù) 笾(biān)豆食(sì) 皋皮(gāo pí)廪(lǐn)醇(chún)饫(yù)滑(gǔ)稽 2、从每个小组中抽出一个中等生解释加点疑难字、词,自己批改,红笔纠正。 涉.寒暑不溃.(经过)(腐烂) 出之烨然 ..(色彩鲜艳的样子) 人争鬻.之(买) 予贸.得其一(买)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1《能量及其形式》优秀教案

《能量及其形式》优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等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各种形式。 2.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和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难点:能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能量的存在形式 教学过程: 活动1:新课导入 是什么使下图的物体动起来 ) 1.骑车的人利用双脚蹬动自行车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车动起来。 2.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后,使车里的马达运转起来,使车向前进。 3.电车利用电能让车动起来。 4.风车叶片的转动时由于风的能量驱动的。 …… (

活动2:教师讲解 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那么什么是能量呢 能量简称“能”,指用作功的本领量度的物质及其运动的属性。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者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活动3:玩“溜溜球”。 提问:溜溜球在我们手中时具有什么能为什么 生:重力势能,因为溜溜球被举高了。 进一步提问:我们投放溜溜球时,溜溜球又具有什么能 ! 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那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利用的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活动4: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利用 比一比:哪组知道的能量形式最多 (分组讨论,记录下来哦!)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并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常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板书在黑板上: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机械能…… 讨论: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 (1)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电能的 ^ (学生列举利用电能的方法,即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用电器工作。)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电能→化学能…… (2)问题:我们是如何利用化学能的 学生列举利用化学能的方法,如:汽车利用汽油行驶;利用天然气加热;利用干电池给手电供电…… 引导: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哪种形式的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WORD基本操作(教案)

WORD基本操作(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文本的输入法;工具栏的定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引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够看到报纸,杂志,报纸,杂志也是我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我们了解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报纸上有图片,文字。那么这些文字图片是不是杂乱的堆放在报纸上呢?显然不是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软件就能够做到这一点,能把文字,图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使我们看起来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office (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功能非常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在我们的各行各业多用到这款软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希望大家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也能对文字进行相应的处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 1、WORD的启动与关闭 启动: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 2、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定制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 4、文本的输入: 1)选择汉字输入法:Ctrl+Shift组合键选择 2)中英文切换的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文本的输入:(智能ABC输入法) 1.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 数字。 2.shift+F3 快速改变英文的大小写。 3.ctrl+shift+〈/〉快速改变文本的大小。 4.快速输入英文:在智能ABC输入法时,在前面加字母“v”,在后面输入英文。 5.工具/自动更正选项:输入固定的词组或者名称。 6.剪贴/复制。 6.特殊符号输入有两种方法: (1)插入/特殊符号 (2)软键盘:(打开软键盘的方法:右键点击小键盘选择符号;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功能强大,可以输入各种各样的符号。 4)标点符号的输入: 中西文标点选择:, . 和,。 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顿号、—\ 书名号《》—< > 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 7)打开文件:文件→打开→查找范围、文件名→打开。 5、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启事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参)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二、问题研究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要求学生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够这么做的原因,既为学生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提供了一次说的机会,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也能引导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最后一问“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可不拘一格,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教案

专题 电能 电功 一、定义:电流可以做功,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二、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计算公式: 1.定义式:W=UIt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导出公式:W=I 2 Rt ,W=t R U 2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电功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2.通用单位:千瓦时,符号kW ?h ,俗称度,且有1kW ?h=1度= 3.6×106 J 五、电功的测量 1.测量仪表:电能表(1户1表) 2.读数方法:电能表表盘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即电流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例1 (天津市中考试题)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 kWh 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 精析 电能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考查能否灵活利用W =Pt 进行计算. 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可以简化计算. 解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题目给出:W =1kWh P =40W =0.04kW 时间:t = P W =kW 04.0kWh 1=25h 如果选用国际单位,则计算要麻烦得多. 答案 电功,25 电功率 一、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科学量 二、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电功叫做电功率 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W 四、电功率的单位:1瓦=1焦/秒 五、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U= I P I=U P 对于纯电阻电器(只有电阻在做功): P=UI P=I 2 R (已知I 和R 求P) (已知U 和I 求P) P=R U 2 (已知U 和R 求P)

鲁教《卖柑者言》教案

《卖柑者言》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文中提及的东方生。 2.疏通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疑难词句,能直译全文。 3.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以及“古今异义词”。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寓言式杂文。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刘基。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作者借卖柑者之言,到底要喻一个怎样的理? 2.简介刘基、东方生。 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县丞等小吏,因屡受排斥、压抑,弃职归田,徜徉山水之间。朱元璋起兵,他被邀请出山,协助平定天下,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所著《诚意伯文集》共有二十卷。他由于经历了元、明两代政权更迭的纷扰动乱,阅历较广,特别由于他对元末统治者腐朽堕落、贪婪暴虐的反动本质认识较深,憎恨甚切,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历史的真相。他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卖柑者言》即是其中一例。? 东方生即东方朔,汉代平原郡厌次人。汉武帝时,因为他博学多才,滑稽多智,待诏金马门,做过太中大夫的官。因为他以诙谐滑稽著名,后人编造了许多有关他的奇闻异事,有的甚至说他是神仙。南北朝时,有人写了《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也假托是他写的。《史记》《汉书》里都有东方朔的传记,书中的他是一个口若悬河、诙谐幽默的人。他凭借机智的言谈,一方面保全自己;一方面讽谏皇帝,成了显赫一时的人物。 3.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要求:边听边将生字的注音标在课文中。 4.疏通课文。 (1)学生能正确、较流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词,引导学生在小组自学讨论,逐个解释。 重点掌握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涉寒暑不溃(经过)(腐烂) 出之烨然(色彩鲜艳的样子) 人争鬻之(买) 予贸得其一(买) 干若败絮(破旧的棉絮) 将以实笾豆(装满) 将街外以惑愚瞽也(炫耀,夸耀)(迷惑)(瞎子) 吾业是有年矣(以……为业) (这生意) 吾赖是以食吾躯(供养,养活) 今夫佩虎符(那些) 峨大冠(高戴) 昂昂乎庙堂之器也(高傲不凡的样子) (材具) 盗起而不知御(抵御) 法敦而不知理(败坏) (管束) 坐庶廪粟而不知耻(白白地)(浪费)(粮仓)(粮食) 孰不巍巍乎可畏(高不可攀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显赫的样子)(效法)

word的基本操作及文档的录入与编辑教案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Windows XP的环境设置与实用工具 三、讲授新课 (一)word 的打开方式 1、开始/程序/office/word 2、建立桌面快捷图标 3、打开一个已经建立的WORD文档 (二) word 的工作界面 1、标题栏 位于文档的最顶端,包含文件的名称,最小化,还原,关闭按扭。 2、菜单栏包含处理编辑文件所有的命令。 打开菜单栏的方式:1 用鼠标单击 2 alt+相应菜单的字母 3、工具栏常用的命令用图标的形式显示,利用工具栏加快操作速度。 显示或隐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选择常用,格式 4、标尺利用标尺设置段落的缩进,页边距,制位表,以及改变栏宽。 5、文本区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设置格式。 6、滚动条拖动滚动块,查看文档的不同位置。 7、滚动条的左侧4个显示方式: 普通视图:输入,编辑和排版文本。 Web版式视图: 大纲视图:查看文档的结构。 页面视图:查看与打印效果相同的页。 8、状态栏 (三) word的打开和关闭 文档的打开:文件/新建快捷键 Ctrl+N 空白文档/利用模板建立新文档/利用向导建立新文档; 文档的关闭“ 1.单击文件/退出 2.按alt+F4 3.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扭 4.双击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按扭 (四)文件的保存 1、第一次保存新建的文档: A、组合键:Ctrl+S。 B、文件菜单→保存。 C、常用工具栏上单击“保存”按钮。 注意:保存文档时应首先选择保存位置、再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类型,最后单击“保存”。 a、文件默认类型为*.doc。

b、模板文件(文档模板):*.dot。 c、文本文件(纯文本):*.txt。 2、对已有的且已修改的文档进行保存 A、直接按F12。 B、文件菜单→另存为……。 (五)文本输入与选定 1、输入中文: 输入法的逐一切换:Ctrl+Shift。 中英输入法的切换:Ctrl+空格键。 中英文符号的切换:Ctrl+.。 全角与半角的切换:Shift+空格键。 2、输入标点符号: (1)键盘输入。 顿号:退格键左侧的那一颗双字符键; 省略号:Shift+6(双字符键); 破折号:Shift+ -(双字符键) 书名号:Shift+<、Shift+>;) (2)软键盘输入:在软键盘上右击,在菜单中选择符号类型,……。 (3)符号工具栏 (4)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或者特殊符号。 (5)插入与改写的切换:Insert键 3、选定文本: (1)任何数量的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2)一行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到本行结束,或者单击本行左侧的选定栏。 (3)一大块文本:首先选中开头的部分文字,再按下Shift键,文本末尾处单击左键。 (4)一块垂直文本:将“I”字形指针放在文本的起始处,按下Alt键,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5)全选:Ctrl+A。 (七)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1 、移动:左键拖动;剪切和粘贴。 2 、复制:左键拖动(配合Ctrl键);复制和粘贴。 (八)查找和替换 在文档中经常需要查找或修改一些文字符号,尤其当需要从较长的文档中统一地更改某些相同的字符时,可以使用查找与替换功能,可以快速查找或替换文档中的某个单词、短语、格式或特殊字符。 1、查找 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查找”命令 2、替换 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替换”命令 (九)撤消与恢复 快捷键: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教案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教案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106 次) 时间:2004/11/28 11:01am 来源:东方雪 第一课时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单元的现代散文:《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 生:《泪珠和珍珠》。 师:如果允许我们自作主张,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这四篇散文的体例加以描述的话,那么,我想可以把《纪念刘和珍君》叫叙事散文,那么《故都的秋》叫什么? 生1:抒情散文。 生2:写景散文。 生3:写景抒情散文。(众笑) 师:不要笑,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这三种书法都是一回事,都没问题。那么,《道士塔》呢? 生4:文化散文。 生5:历史散文。

师:这两个词要辨一下了。哪个说法比较妥帖? 生4:当然是文化散文准确,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写中国历史,也不是,就是说,写了中国历史只是为了关注中国文化的。而且,历史是文化的构成因素,文化包容历史。 师:说得不错。如果要说这是历史散文的话,恐怕与《史记》《资治通鉴》的差别还很大。就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文化散文。(众人表示赞同)那最后一篇—— 生6:哲理散文。因为它是写人生感悟的。 师:但是我觉得它与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不一样,它更多是从生活的层面感悟的,哲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叫抒情散文,好吗? 生6:这个不要紧。只要是明白了一种认识,有了看法的散文,应该是哲理散文,尽管它叙述比较多。但是作者不是书法个人情感,是有观点的! 师:恩,有道理,我被你说服了。那就听你的! 师:好。中国的散文源远流长,可以说,在古代诗歌诞生之时,散文也出现了。大家可曾知道:散文为什么叫“散文”? 生7:因为内容比较多,比较杂,什么都可以写。 生8:写得随意。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7教案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电饭煲、电热壶等),生活中的部分家电在使用中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新课教学 1、电流的热效应 提问:电热器的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你还能再举其它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电器吗?电热水器、电热毯、电烘箱、热的快、电取暖器等等… 电热器:用来加热的设备。主要元件是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 2、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 学生讨论:热效应的利与弊。 优点:无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缺点:①在家庭电路中,由于长期的电流热效应,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老化,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火灾; ②同时,由于电流热效应,会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加装散热系统(如散热电扇)或为了更好散热而特别设计的结构(散热窗)。(学生讨论举例) 3、电热的计算 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猜想:可结合生活经验,并说明简单的理由 (3)设计实验:出示实验装置,思考采用什么方法和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①控制t、I相同,研究电阻与热效应的关系 ②控制t、R相同,研究电流与热效应的关系 ③控制I、R相同,研究时间与热效应的关系 (4)进行实验:略 (5)获得结论:当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当电阻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通电的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109第一、二题。 2、作业本第7节第一部分。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39 个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40 个

部编版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九年级科学上册 3.2 机械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2节机械能》 教学目的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能的单位是焦耳。 2、知道什么是动能,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及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材料准备 斜槽,不同质量的铁球,木块;一把刻度尺,外形相同的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一个装有细沙的金属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引入“能量”这个词。 2、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描述物体的状态时,我们说物体或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似乎比静止的物体有“优势”,我们来分析一下。流动的水会使浮于其上的竹排变得运动,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运动速度很快,能将靶面击穿,运动的物体到底有什么“优势”? 这些运动的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这就是动能的定义。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行驶的汽车,抛出的石块,踢出的足球,坠落的陨石等,都具有动能。 如图所示,铁球A从斜面上滚下,碰到木块B时,会将B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斜面上滑下,并使木块在同样的平面上滑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木块 B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铁球A的动能大小,很显然,木块B滑出得越远,表明铁球A的动能就越大。 以上就是我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原理。所用的器材, 还应再加一个铁球C,A与C的质量不同, m A>m C。准备好器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在进行实验时,你注意一定要使用“控制变量法”。因为我们想研究的是动能分别与运动速度、质量的关系,所以应先将不参与研究的变量保持不变才行。 当铁球A在斜面上的位置越高时,它滑下后运动速度就越大,这样我们将铁球A放在斜面不同的高度,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但做实验时,用同一个铁球才行,因为这样能

Word2003文档的基本操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定文本内容,删除、移动、复制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本地简单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地兴趣 教学重点:文本地选定、删除、复制 教学难点:文本地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多功能教师 课时:课时 导入:问题地提出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作为全世界最流行地文字处理软件之一,承袭了地图形化用户接口地风格,使文字处理操作直观易学,简便快捷,并有很强地智能性.文字处理工作是一个开始于建立一个新地文檔,然后在新文文件地窗口中键入文字内容,并进行编辑、排版,最后保存文檔、打印文檔地过程.在对文檔编辑排版时,为了使版面规范、美观、清晰,增加可读性,常常需要对文檔设置各种格式.使用进行文字工作时,除了利用各种格式化方法对正文内容排版外,还常常在文檔地版面上设计或添加某些其它格式,以便进一步增强文檔地可读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习本课程需要解决地问题: () 对排版地操作流程有一整体认识. () 能够在打开地文檔中输入内容. () 能够在打开地文檔中输入内容. () 能够对输入内容地文檔地文本进行基本编辑. () 通过实例能够用多种方法显示文文件,能在多种显示方式中编辑文文件. () 能够使用打印机打印需要地文文件. 新课: 教学地内容[文本地输入]: 一、选定文本内容:要对 、使用鼠标选取: ()小范围选定:鼠标拖动选定 大范围选定:点开始++点最后 选取矩形块:点矩形块左上角++点矩形块右下角 ()在选定栏区选定: 选一行;单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选一段;鼠标在选定栏区三击 全选:“编辑”-“全选” ()使用键盘选取: 全选: ()取消选定: 点击选定区域以外地任何一个区域. 二、删除、移动、复制: 文本地删除、复制、移动操作均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①工具栏 ②“编辑”菜单 ③快捷键 ④快捷菜单 、删除文本: 选定-按或剪切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中提到的东方生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 4、能独立翻译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这 个成语的浓厚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卖柑者言》。 二、回顾历史走近作者——展出自己的勤奋 1、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 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县丞等小吏,因屡受排斥、压抑,弃职归田,徜徉山水之间。朱元璋起兵,他被邀请出山,协 助平定天下,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 诚意伯。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所著《诚意伯文集》共有二十卷。他由于经历了元、明两代政权更迭的纷扰动乱,阅历较广,特别由于他对元末统治者腐朽堕落、贪婪暴虐的反动本质认识较深,憎恨甚切。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历史的

真相。他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 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卖柑者言》即是其中一例。 东方生即东方朔汉代平原郡厌次人。汉武帝时,因为他博学多才,滑稽多智,待诏金马门,做过太中大夫的官。因为他以诙谐滑稽著名,后人编造了许多有关他的奇闻异事有的甚至说他是神仙。南北 朝时,有人写了《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也假托是他写的。 《史记》《汉书》里都有东方朔的传记,书中的他是一个口若悬河、诙谐幽默的人。他凭借机智的言谈,一方面保全自己,一方面讽谏 皇帝,成了显赫一时的人物。 2、教师对学生没有说到的作出补充 三、自主学习——展示自己的功底 1、从中下等生中找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下列字的注音,余下 的学生互相批改手中的导学案,纠正错误,然后师生共同点评板书 的字词。 溃(kuì)(gǔ)鬻(yù)笾(biān)豆食(sì) 皋皮(gāopí)廪(lǐn)醇(chún)饫(yù)滑(gǔ)稽 2、从每个小组中抽出一个中等生解释加点疑难字、词,自己批改,红笔纠正。 涉寒暑不溃(经过)(腐烂) 出之烨然(色彩鲜艳的样子) 人争鬻之(买) 予贸得其一(买) 干若败絮(破旧的棉絮) 将以实笾豆(装满) 将街外以惑愚瞽也(炫耀,夸耀)(迷惑)(瞎子)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恒星的一生》

大唐镇中备课用纸 课题 6.1.3恒星的一生 教学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 2、了解太阳一生的演化过程。 3、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 教学重点恒星的一生 教学难点恒星的一生 学具准备图表 教学教法图表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复习:地心说:托勒密及核心内容 日心说:哥白尼及核心内容 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特点: 星云说的主要内容。 过渡:太阳系的中心-----太阳,也是由星云形成的。 图:太阳 设疑:太阳是一颗恒星,恒星真的能永恒吗? 生答:不能 师:科学家预言:太阳和太阳系最终将走向“死亡”。那么恒星的一生又是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1.3恒星的一生。 板书:1.3恒星的一生 师:恒星有很多种,你认识以下这些恒星吗? 图:

生答: 师:分别讲解各种恒星 红巨星:称它为“红”巨星,是因为在这恒星迅速膨胀的同时,它的外表面离中心越来越远,所以温度将随之而降低,发出的光也就越来越偏红。不过,虽然温度 降低了一些,可红巨星的体积是如此之大,它的光度也变得很大,极为明亮。 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是红巨星。红巨星的体积很大,它的半径一 般比太阳大100倍。 行星状星云:质量大于太阳质量1.4倍,外围的气体及冰粒便会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外貌像土星的光环一样,天文学家叫行星状星云,而剩下 的核心的光度会暗淡下去。 超新星:是恒星在死亡前的一次大爆发,所释放的能量,发出的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爆炸将星球物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发射。每一颗恒星一生 之中最多只可能发生一次。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白矮星是一颗已死亡的恒星,中心的热核反应 已停止。 中子星:质量约是太阳4-10倍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的过程,遗留下来的核心变成一颗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的中子星,由中子构成,密度为水的1014倍,仅 1cm3的质量就有全球人类那么重,直径仅为30km。 黑洞:质量比太阳大10倍以上的恒星,超新星爆炸后会形成“黑洞”。黑洞会把附近所有的物质都吸进去,就连光线也会被吞没,所以我们是看不见黑洞的。但是 如果黑洞附近有另外一颗恒星,我们可以从这颗邻近恒星的物质被吸入黑洞时 的情形,证明黑洞的存在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

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卖柑者言教学设计

《卖柑者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 2、疏通课文 3、分析内容、归纳课文主题 4、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好多同学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个成语的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卖柑者言》。(二)介绍作者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在《诚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历史的真相。他的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 (三)分析课文 1、给下列字注音 溃kuì贾gǔ鬻yù笾biān 衒xuàn 廪lín 醇chún 饫yù赫hè 2、解释疑难词 (2)通假字 ①贾:通“价”,价钱 ②衒:通“炫”,炫耀 ③縻:通“糜”,浪费、消耗 (3)词类活用 ①业: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②干: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 ③峨:高戴,形容词用作动词 (4)解释疑难字、词 ①涉:经过②溃:腐烂 ③烨然:色彩鲜艳的样子 ④鬻:买 ⑤贸:买⑥败絮:破棉絮 ⑦实:装满⑧夫:那些 ⑨斁:败坏 (5)掌握以下句子翻译 ①甚矣哉,为欺也。 ②而独不足子乎? ③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④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3、分析课文 (1)文中说桔子贾十倍,而人却争鬻子,为什么? 因为桔子的外观光泽好、质感好、颜色好(燃然、玉质、金色) (2)作者是如何来引出本文的议论的中心“欺”的?

通过里外的对比。 (3)刚才我们知道了桔子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哪它里面呢? “如烟扑口鼻,干若败絮”(比喻) (4)第三段主要是卖柑者的论述,那么他是针对什么而论述的? 是针对我提出的“欺”字 (5)这个卖柑者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欺”? 两个 (6)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 论己之欺、论世之欺 (7)卖柑者是如何论述论己之欺的? 他认为,自己只不过为了糊口活命,根本谈不上过分,更何况他认为“世之为欺者不寡,而独我也乎?” (8)卖柑者对于论世之欺又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两个 先写武将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再写文官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9)卖柑者对于武将和文官都由外到内进行描述,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质上却干着欺世盗名、玩忽职守、坐享俸禄的事。 (10)那么这些人和柑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借柑来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与柑一样,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本质是一样的。 (11)对于卖柑者的话,我为什么默然无以应? 因为我只看到卖柑者的小欺,而没看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大欺,不察不思,就贸然责备别人。而卖柑者舍小击大,不平而鸣,表现了愤世嫉邪的大无畏精神。其次,那些文武大官的欺骗伎俩比卖柑者不知要高多少倍,论其祸国殃民的危害程度,比起卖柑者,更不可同日而语。(12)作者为什么要假托卖柑者来针砭时弊? 因为这是由于当时言论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写此文遭受迫害罢了。 (13)归纳主题 这篇文章以“予”与卖柑者对话的形式,采用托物喻理的手法,通过卖柑者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元代末年统治机构的腐败。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课文 2、作业本 三、教后感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第二章Word 2010操作基础教案

课题名称:2.1 Word入门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了解Word 2010中文版屏幕元素的名称和功能。 (2)认识Word的扩展名及作用。 (3)掌握输入符号的方法。 (4)掌握选取操作对象的方法。 2.操作技能目标 (1)掌握新建和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 (2)会对文档字符和段落作选取、移动、复制、剪切等简单编辑操作。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认识Word窗口界面,熟悉界面的结构及名称。 (2)创建、编辑、保存文档。 (3)在文档中插入符号。 2.教学难点 (1)输入文本后选取操作对象及简单编辑文档的操作。 3.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认识Word界面元素的名称和功能,介绍选取操作对象及对文档进行简 单编辑的方法,并且在计算机上用实例将其操作示范给学生观察。教师还可以让 学生自主操作获得较深体验。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本课以Word的基本操作为例,介绍Word界面元素,以及Word文档的扩展名和 输入符号的方法;同时通过实例,介绍选取操作对象及对文档进行简单编辑的方 法。

课题名称:2.2 格式化文档 教学目标: 3.基本知识 (5)了解格式刷的作用。 (6)了解“智能标记”功能。 (7)掌握常用字符格式的名称及作用。 (8)掌握常用段落格式的名称及作用。 4.操作技能目标 (3)会在文档中设置字符格式的方法。 (4)会在文档中设置段落格式的方法。 (5)学会使用格式刷快速设置字符和段落格式。 (6)熟悉套用样式快速设置格式的方法。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4)设置文档的字符格式。 (5)设置文档的段落格式。 2.教学难点 (2)使用多种方法设置文档的字符格式。 (3)使用多种方法设置文档的段落格式。 3.教学策略 本课以“讲座信息”文档为案例,介绍设置字符格式的方法和设置段落格式的方 法。同时还学习使用格式刷及套用样式,用于快速设置字符和段落格式。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