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石 画像砖

画像石 画像砖
画像石 画像砖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四):画像石、画像砖

画像石与画像砖是独具特色的秦汉绘画遗产。画像石是以石为地,用刀代笔的绘画,多见于墓室、石享祠、石棺、石阙、石碑、崖墓等石质建筑中。画像砖是模印或捺印有图画的砖,一般都砌墓室的。其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画像石不完全相同。但皆是是在砖石的平面上先经过绘画,然后再进行雕刻,一般都是浅浮雕和线刻的形式。因此是介于雕刻和绘画之间的一门艺术,又比较接近于绘画艺术的效果。从绘画角度看,它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与浮雕、线雕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石刻画由于受材料和工具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绘画那样作历历具足的描绘,也不能像圆雕那样作面面俱到的塑造,因而石刻画难以对形象的细部及内在的精神思想、感情性格作出细腻的刻划,所以它都是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来反映所要表现的内容。重动势、重气势、重大体、大貌就成了这种艺术的共同特点。虽然各个地区的画像砖、石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在形象刻划上都是取其大貌,不拘小节,依从大动势来表现,造成强烈的气势,形成紧张的力度,从而构成了秦汉画像砖、石所特有的奔放飞动之美。

画像石在汉代以前尚未发现,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西汉昭帝元凤年间的沂水鲍宅山凤凰画像是最早的画像石。画像石大约废止于汉末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就不多见了。画像砖在秦代就已经兴起,当时一些大的空心砖和实心砖上都出现了“画像”,其鼎盛期在东汉,东汉是我国画像艺术进入到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的阶段。因此,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汉代最富时代特征的艺术品。

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的兴盛与汉代人厚葬的风气密切相关。汉人重孝信鬼;迷信成仙升天,提倡厚葬。上至皇族贵戚、下至平民百姓竞相攀比,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像汉代人那样将如此巨额的钱财花费在坟墓和陪葬品上。随着砖圹墓、石椁墓逐步代替木椁墓,砖石材料逐渐用于墓室建筑,汉代贵族地主们开始在石面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墓室石壁的坚固性,画面保持的耐久性颇能满足汉人厚葬的欲望,因此画像砖、石墓得以产生和发展,画像砖、石艺术也获得了长足进展,其手法之精妙、意匠之丰富,大有空前绝后之势。

秦汉的画像砖、石比起同时期的壁画、帛画、漆画等艺术品来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地区广泛,而且大都完好无损。画像砖、石艺术以山东、河南、四川最为发达。这三个地区是当时工商业发展最快的富庶地区,山东有鱼盐之利,河南是四方交通的中枢,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四川地处一隅,早为秦国所并,避免了战争过多的破坏,又有盐铁等天然资源和水运便利的优越条件,都是当时的富庶之乡。同时这三个地区又是达官贵族、豪富巨商聚集之所,山东淮海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河南南阳是东汉光武帝的故园,封建达官贵族不少,豪强富商更多,他们无不修造规模巨大的墓室以使自己在地下继续过生前的豪华生活,或者寄希望于羽化升天。墓室力求华美,富于雕饰,坚固耐久,因此画像砖、石艺术在这三个地区最为发达。

各地的画像砖、石各具特色,或古朴厚实、或泼辣粗犷、或严谨朴素、或活泼清丽。题材也很丰富多彩。历史、神话中的故事人物,丰富多彩的各种现实生活,各种神龙仙怪、古圣先贤、孝子烈女、车马出行、庖厨宴饮、乐舞百戏、丰收纳租等皆有表现。秦汉画像砖、石艺术对以后魏晋隋唐的绘画和雕刻艺术有着重要影响。

(一)画像石

根据现有资料,汉代画像石应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和河南南阳赵寨砖瓦场画像石墓的楼阁、门阙图像都雕造于这个时期,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作品。技法属于凹面阴线刻,题材较为单调。新莽时期画像石在数量上和艺术上都有所发展,重要作品有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山东汶上县“路公食堂画像石”,画面为阴线刻成的车马出行图,形象写实而生动。另外还有河南南阳东南唐河县汉郁平大尹冯君孺画像石墓,是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所造,墓内雕刻着30余幅画像,题材丰富,雕刻技法主要是减地浅浮雕,阴线刻仅有一石。此墓画像石具有布局疏朗,主题突出,形象质朴等特点,是新莽时期画像石墓的最佳遗例。东汉时期画像石艺术更为蓬勃地发展起来,分布极为广泛,依其主要分布可以分为四大区域,即山东和苏北地区、河南地区、四川地区、陕北晋西地区。此外在北京、河北、浙江海宁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单线阴刻。图象和石面在同一平面,接近于白描绘画效果。②减地平雕。图象轮廓线外的空间减去一层,图象突起拓出,近于剪纸效果。③减地平雕兼阴线。平面突起的形象以阴刻线条来表现细部。④减地浮雕。形象细部虽然不作具体刻划,但形呈弧面突起,属于弧面线浮雕性质。⑤沉雕。刻法和上述减地法相反,形象凹入平面以下,略现起伏,呈低于石面的薄肉雕,这种形式后世木雕艺人名之为沉雕。汉代艺术家在画像石内容的处理上颇具匠心。如历史故事画往往选取某个情节处于高潮的片断,这样使人窥一斑而见全豹,简洁集中地表达了整个历史故事的主题思想。如“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用荆轲负伤向秦王掷出匕首的瞬间来表现。又如画宴饮场面,优秀的画工并不面面俱到地表现宴会上的人物,而只是有针对性地选取宴会的一角,全局隐于局部。而表现庖厨场面时则往往面面俱到,采取了类似组画的形式。石刻画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安排内容,往往把不同时空的事件围绕一个主题表现在一个画面上,即散点透视法。如沂南画像石中的“百戏图”,将不同时间演出的百戏集于同一个画面,用来表现欢庆的气氛。山东诸城画像石中的庖厨图,将打猎、捕鱼、宰杀猪鸭、用辘轳打水等活动围绕厨中烹调俱呈于画面。这种布局法在内容安排上有较大的幅度可供回旋,利于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是丰富并充实画面内容的一种巧妙方法,是我国绘画的传统形式之一,对于后世的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类型是把同一时空的事件纳于一个场面中,例如河南密县打虎亭画像石的“收租图”,在表现地主收租的同时,地主少爷正在弯弓射鸟、奴仆为他牵马,这些细节有力地配合了主题的表现。

汉代石刻匠师对线条的运用也十分娴熟,他们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使用婉转流畅或刚直豪放的线条,刻画准确生动。如四川的一块朱雀画像石,朱雀的冠和尾用弧线勾勒,非常秀丽活泼,脚部和双翅采用直线,刚健有力,结合在一起成为惹人喜爱的婷婷玉立的朱雀。当然由于工具、材料的限制,绝大多数画像石

还做不到惟妙惟肖地刻画物象的细部,但汉代石刻艺术家能够扬长避短,善于抓大体大貌,突出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外在动作,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突出强烈夸张的动势。主要靠动作、行动、情节来表现,而不是靠细腻的刻画,富“神”于粗犷的外形中,使“形”与“神”有机地结合,从而构成了汉代画像砖石艺术的古拙风貌,以其不事细节修饰的粗犷外形和夸张姿态造就了力量与动感,从而形成一种气势之美。

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广泛,凤飞龙降、女娲伏羲、忠臣孝子、伏兵跃马、斗鸡走犬、跳丸弄剑、百灵嬉戏等场面靡不毕现,反映了汉人安邦乐居、其乐融融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气魄深沉雄大”的大汉风貌。画像石所涉及的地区,也很广泛,尤其四大地区更是比较集中,山东济宁两城山有44种44件;山东滕县有92件111张;江苏徐州茅村有21种20张;河南嵩山有24种31件;陕西绥德有29种29件。各地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山东和苏北画像石以质朴厚重见长,古风盎然;河南画像石以雄壮有力取胜,豪放泼辣;四川画像石清新活泼,精巧俊爽;陕北晋西画像石纯朴自然,简练朴素。

现选其代表性者作品,介绍如下。

山东

山东是汉代画像石遗存最多的地区,全省有60多个县市发现了近3000块汉代画像石,其中又以鲁中、鲁南地区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绝大多数作品都属于东汉时期。属于东汉早期的作品以肥城栾镇村张氏墓画像石和长清孝山堂郭氏祠为代表。前者是东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由石工王次所作,刻有攻战、渔猎、乐舞、宴飨以及女娲伏羲等画像,单线阴刻,部分画面稍向下凹,线条流畅,画面工整。后者大致是东汉章帝、和帝时期(公元76—105年)作品,与前者在刻石内容、构图技巧、雕刻手法和边框图案等方面大体相似。这些作品阴线勾勒,铲线粗,精练质朴,粗壮古拙。东汉中晚期重要的作品有山东济宁两城山《永建食堂画像石》、嘉祥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武氏石阙画像石、安丘画像石、沂南画像石、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临淄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梧山里石社碑画像》和滕县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石碑画像等,这一时期画像石刻法发展到以减地阳平面兼阴线勾勒为主,兼及肉雕、薄肉雕和线刻的多种方式的运用,尤其是阴线刻,线条流畅、整个风格工整细润,与东汉早期的那种粗壮古拙的风格有显著的不同。大致到了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由于山东处于战乱局面,画像石墓不再修造,画像石艺术也就告一段落。

1、嘉祥武氏祠画像石: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山东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是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其中石刻画像计有159种429张,构图完整的画像石约有五十多幅。全部阳刻,细线铲底,装饰趣味极浓。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石室前有石阙和石狮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

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两阙身正面有汉灵帝建和元年

(147)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孟孚、李丁卯、改卫等姓名。

武氏祠共有四个石室,即武梁祠、武荣氏、武斑氏和武开明祠。其中武梁祠又分东西阙,为单间歇山式。现存六石,即“武梁祠画像”三石,“祥瑞图”二石,“武家林”断石柱一石。祠内遍刻画像,东西中三壁上部,罗列四十余则历史故事,从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三壁下部为祠主的车马出行、家居庖厨等画像。东西壁山尖刻东王公、西王母等灵仙故事,内顶刻布神鼎、黄龙、比翼鸟、比肩兽等各种祥瑞图像,旁有隶书榜题。前石室为双开间,悬山式顶,后壁正中龛。现存十六石,即原“前石室画像”十二石,“后石室画像”二石,“孔子见老子”一石,供案一石。祠内满刻画像,亦有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故事,壁西刻孔子见老子、孔门弟子和祠主的车骑出行,宴饮歌舞,以及文王十子、赵宣子、荆轲、邢渠等良卿古贤。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陆攻战图。小龛后壁刻祠主楼阁家居图,室顶为仙人出行、雷公电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娲等灵仙神话,伴有大量榜题,一般认为祠主当为武荣。左右室与前石室形制相同,现存十七石,即原“左石室画像”八石,后石室画像七石,残脊一石,花纹条一石,内容布局亦类前室。其中如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顶部的海灵山行、升仙图等均为前室所不见。无榜题,祠主待考。

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榜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并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因水患淤漫,祠倾圮湮没于地下。清乾隆时,黄易等人进行了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济宁学宫外,皆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这批石刻艺术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学者争相拓墨,中外书刊广为著录。

2、孝堂山郭氏祠画像石: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铺村墓室前石祠内壁上。此祠传说是东汉孝子郭巨为他的母亲所建的享祠,但从绘画内容看与郭巨生平事迹不符,应为东汉前期作品。“郭氏祠”是石筑单檐悬山顶式建筑,平面呈横向长方形,有北、东、西三面石壁,石祠前檐由三个八角形石柱承托。画像就雕刻在石室内部的东、西、北三面壁和中央石柱的三角形石梁上。

北壁画像分上下两层,上层刻车马出行行列,以二骑二马车和两行由吹箫、击鼓、负弓箭筒的骑士等十二人组成的前导队伍,后面有荷戈卫士二人、马十骑,随后是巨大的鼓乐车和装饰华丽的“大王车”。下层并列刻有三座殿宇,两侧有阙。殿阁上层有多人两相对坐,下层有多人伏地或持笏致礼朝拜参谒。殿阁顶上饰有珍禽异兽。

东壁画像分六层。上层三角形部共有两层,顶部刻蛇身人首持矩形物的伏羲氏,下有坐车击鼓的雷神和坐门楼内持弓的东王公等,均属于神话题材。第三层绘有轺车、乘马、三人乘象、二人骑骆驼、步行持戟、持弓、持笏、拱手等迎迓人物。第四层是平列展开的人物,都作致礼状,左侧一组绘有周公辅成王的故事。第五层刻有庖厨、舞乐、杂技场景。第六层是巡猎场面。

西壁也分六层。第一层是蛇身人首持规状物的女蜗氏。第二层绘刻有贯胸国人、西王母、人身兔首者等。第三层刻车骑出行图。第四层刻有一行排列整齐的人物,似为贵族相遇致礼的场面。第五层刻《战争图》。双层楼阁的下层内坐一王者,旁有侍者,王前有四人作禀报状。楼阁外有一个跪坐,背题“胡王”二字,前跪有三人,缚手,又有一斧架,上面悬挂两个人头,一人持刀旁立,当是献俘场面,是我国法制史的重要资料。战争场面刻画生动,双方骑兵冲击,众弩齐发、人仰马翻,场面极为激烈。其中的胡军形象均作高冠、深目高鼻,当是异族的外貌。这种战争图的刻画可能与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有关。

石梁的东面刻有《捞鼎图》。鼎耳系绳,桥上左右各有四人拉鼎,桥下河中有四只小舟,各有二人在舟中。又作游鱼以示为水。以外尚有五人正在祈祷,还有连理木、比翼鸟等图案。西壁刻桥上坠车图。石梁底部刻日月星辰图象。

石室画像石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以《战争图》和《捞鼎图》刻划最生动。特别是《战争图》包含了60多个人物,由骑兵、胡王、随从、汉王、侍者、大臣、战马、楼阁共同组成了首尾完整的情节,从而发挥出最大程度的表现效能。其余画面的人物表现多为侧面像,平列展开,姿态表情变化不多,不过对马的刻画已很生动,造型准确,技法娴熟。其刀法与武氏祠不同,全部阴刻浅纹,铲线甚粗,作风简练,线条流畅,别有一种古拙之趣。可以代表东汉早期质朴单纯的风格。

3、沂南画像石:东汉末年大型墓室石刻画像。1954年发现于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室规模和画像内容推测,可能是一兼有大量土地的高级官吏,或为将军。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共有画像石42块,画像73幅,分布在墓门和前中后三室的横额、壁面、过梁、柱、藻井、隔墙等处,总面积442平方米。所绘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状况、阶级差别、民族关系、哲学宗教、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典章制度、衣冠文物、风俗人情等许多方面。依画像的内容和在墓中的位置,大体可归为四组:

第一组是墓门画像。共有四幅。横额刻《攻战图》用来颂扬墓主人生前的显赫战功。横额下的三根立柱上雕饰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和其他神仙异兽图象。

第二组是前室画像。刻奇禽异兽和神仙: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鸟、羽人等等。还刻有献祭图:众多人物排列成行,面向祠堂鞠躬行礼或拜伏于地,堂前有领祭的人,前后陈设各种祭品,西壁图中有读祝文的;南壁图两侧还有轺车,描述了墓主人身后的荣光。

第三组是中室画像。刻绘了历史故事:苍颉造字、周公辅成王、齐桓公与卫姬、晋灵公谋害赵盾、孔子见老子、蔺相如完璧归赵、苏武、管仲等等。四壁横额上刻墓主生前的生活图景,其中有《出行图》、《仓廪图》、《庖厨图》、《乐舞百戏图》。《出行图》是由四幅相连接的画面组成的,在一个宅第前停着轺车及其出行的车马仪仗,众人肃穆恭敬拜伏于地迎接主人或贵客的到来。《仓廪图》刻粮仓前停放着装运粮食的牛车,仆役们正忙于量谷装袋。监工席地而坐。《庖厨图》刻有抬猪、宰牛、剖羊、做菜、烧火的繁忙场面。《百戏图》刻有奏乐、

击鼓、载竿、戏车、飞剑、跳丸、盘舞、鱼龙曼衍、马术等精彩场面,画面突破了时空关系,集中而全面地描绘了百戏的热烈场面。

第四组是后室画像。刻侍女捧奁、送馔、仆人涤器、备马等图像,描刻了墓主夫妇生前优裕的生活。

沂南画像石善于大场面的处理,其构图的讲究和复杂超过武氏祠、郭氏祠。它把众多的人物、器物、建筑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动有静,构成一幅幅丰满而生动的画面,正是东汉末年画像石极盛时期成熟的佳作,如墓中室的《百戏图》的处理是在平列的各组技戏中分别主次,以戏竿、伐鼓、乐队和戏车为最突出的焦点,配合飞剑、跳丸、七盘舞、走绳,最后再以小队奏乐和送酒浆的人物穿插点缀而完成了一个横而长的热闹画面。作者已注意表现画面的纵深空间,利用若干平行的斜线来交待空间的存在,如画有自左上到右下的平行斜置的席铺,与打虎亭二号墓壁画宴饮图中表现桌面的方法相似。同时为了避免平行席铺一再出现而产生的单调感觉,在右端又特别增加了不同角度斜置的席和车,以求空间描述的变化。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无论形体比例还是动作姿态更趋自然合理,比武氏祠所显示的古朴与略带生涩之感的艺术风格显然更自由活泼。对人物形象类型的描绘更趋成熟,如门额上的《攻战图》左方的一群战士都是深目高鼻、短衣、戴盔,非常鲜明地表达了胡族战士的类型特点。在线面关系中更是强调了线条龙蜕蛇变的作用,刀法畅快,线条纯熟纤劲流利,婉转自如,富有韵味,颇有行云流水之致,显示出石刻匠师高度娴熟的手工剔刻技巧。

河南

河南的画像石以南阳为中心,分布在唐河、桐柏、邓县、新县、方城、叶县、襄城等处。另外洛阳、密县、禹县等地也有不少发现。目前,南阳市汉画像馆已收藏汉代画像石2000余块,成为全国藏品最多的汉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画像石多装饰在墓室门楣、门扇、立柱和横额,用作壁画的不多。南阳的汉画像石墓虽然同属于两汉时代,但也存在时间早晚的差异,最早在西汉昭、宣时期,最晚在东汉晚期。

东汉早期的作品以南阳扬官寺画像石墓和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为代表。后者平面呈“回”字形,画像内容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雕刻技法主要采用物象外留有粗犷凿纹的浅浮雕,布局简洁疏朗,物象鲜明醒目,具有古朴豪放、深沉雄大的风格特点。

东汉中期南阳地区画像石最为发达,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如襄城茨沟永建七年(132)画像石墓、南阳草店、军帐营、石桥画像石墓都有许多代表性作品。画像题材广泛,有日、月、苍龙星、白虎星、玄武星等天文星宿图象,有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嫦娥奔月等神话人物,还有狗咬赵盾、伯乐相马、范雎受袍等历史故事,最多的还是乐舞、角抵、蹴鞠、投壶、六博等百戏娱乐场面。南阳画像石在表现动物方面很有水平。一些野兽如虎、牛的造型非常生动而有气魄。这一时期的雕刻技巧是减地浅浮雕,石面比较粗糙,剔地并凿以坚或斜的并列条纹,在浮起的画像上刻以阴线形成人物或景物的细部。形象刻划夸张而

生动,具有强烈的动感和力感。但线条粗放,刻划简单,不求准确,构图比较疏朗,形成了其特有的泼辣粗放、豪放古拙的地区风格。

东汉晚期,曾盛极一时的南阳画像石艺术已见衰退,数量不多而且作风草率。以南阳许阿瞿画像墓为代表。在南阳地区先后发掘了四十多座汉画像石墓,后来经过多次的文物普查,又发现了大量散存的汉代画像石。

除南阳地区外,河南登封嵩山三阙画像和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画像石也颇具代表性。

下面对其代表性作品作一简介:

4、荆轲刺秦王画像石:唐河县针织厂出土。画面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荆轲、秦王、秦武阳。整个石面质地粗放,且有道道裂痕,创作者依据石块的天然状态,把每个人的外部轮廓与身体内部细节表现得惟妙惟肖,或长或短,或深或浅,与石面肌理浑然一体。

5、河伯出行画像石:唐河针织厂出土。河伯端坐车中,两仙人前行,四鱼套前,两鱼护后,两侍骑鱼相随,洋溢着神话般的仙境。画面主题鲜明,布局舒朗、匀称,一石一主题,把同一内容的图像集中于一个画面,空间环境布局和谐,注重画面整体效果。

6、舞乐百戏画像石:南阳王庄出土。左方3人,一人挥长袖起舞、一人作滑稽舞、一人作柔道之技。袖舞者体态苗条,戏舞者形体憨朴,柔技者体型柔和,三者形成刚与柔、直与曲的节奏律动。3个人细节被概括,腰被束细,身体被拉长,舞姿极具流线的动态之美。其他像伏羲、女娲形象,他们的身体呈S形,形成了S形的运动曲线,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运动感、生命感、舒畅感与和谐感。

7、雷公画像石:南阳县出土雷公端坐车中,幽冥而神秘。车外云气飘动,车前飞扬拉车的三只翼虎姿态各异,与赶车的侍从节奏和谐,富于浪漫情趣。

8、《龙虎斗》和《阉牛图》画像石:发现于方城东关,动物造型异常生动,同时表现出动物运动的迅猛之势。绘画技法是在事先打磨平光的石板上用减地平雕兼阴线刻的手法雕成,铲地平整,无横凿之纹,构图缜密、造型严谨,整个画像石的作风极其工整精细,与南阳地区造型夸张、粗犷泼辣的风格截然不同,却与陕北晋西特别是山东、苏北地区的大多数东汉晚期画像石作风相一致。

9、许阿瞿画像石:见于南阳东郊李相公庄许阿瞿墓,为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年)作品该墓画像石上部刻的许阿瞿虽年仅五岁,但以贵人的象坐于榻上,后有一侍者,前面有三个人赤身着短裤,各具姿态;下部刻乐舞百戏场面:一人抱盘而立,可能是在奏节鼓;一人赤膊袒腹在跳丸弄剑;中间一女子扬长袖跳七盘舞。此外还有弹瑟者一人,吹排箫者一人。此墓画像石在制作上继承了前一时期的传统技法,但有些过于追求对称和图案化,造型趋于呆板,不如极盛期富有生气。

10、密县打虎亭一号墓画像石:此墓发现于1959年,是东汉宏农太守张伯雅之墓。墓以画像石构筑,是东汉晚期墓,艺术上却未见南阳地区出现的衰退气象,很有特色并与南阳地区盛期画像艺术迥然异趣。一号墓长26.46米,最宽处为20.68米,是用巨大的石块和大青砖混砌的穹窿墓,券顶最高处为6.32米,全墓由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三个耳室构成,除中室和后室外,其他各室和墓道以及石门两面都有内容丰富的石刻画。

各个墓室顶部和石门以仙神、奇禽异兽和云纹图案为主,其余部分主要表现墓主生前的享乐生活。比较精彩的有刻于东耳室的《庖厨图》、北耳室西壁的《宴饮图》、南耳室南壁的《收租图》,以《收租图》最为突出。《收租图》刻绘了地主收租场面:右侧刻了一座带楼梯的高大仓楼,楼前有一奴仆牵马,马上一小童作张弓状,可能是地主少爷在游猎。上方刻有一个身材肥胖的地主坐在席上,席前有案,案侧置一砚;地主前面跪有一人,双手捧物呈纳,跪者身后站立一人,这二人当是前来交租的农民;地主身后站有一人,双手前伸作接物状,可能是地主的家奴;席的下侧有租粮三堆,正待过斗入仓。下方刻有一人作交租状,一人张袋收粮,另一人正准备把粮食入仓。地上放着满袋的粮食和量粮的斗斛。另有一人运来一车粮食,正用斗把粮食从车上取下。这一画面意在炫耀墓主人生前的权势和对财富的占有。

11、平阴实验中学画像石:1991年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来源于汉代的祠堂,晋人拆除后改造为墓葬石椁。共出土汉画像石12块,现藏平阴县博物馆。图像为磨面阴线刻。左、右、上三边有边栏,栏内饰菱格纹和穿璧,画像内容非常丰富,有胡汉战争、神怪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现实生活及其它祥瑞画。其中最珍贵的是最上层反映胡汉战争图象。双方使用不同的武器,穿着不同的服装。汉方士兵用长戟、剑盾、弓箭,身着铠甲、戴冠;胡方也使用弓箭,戴尖顶帽,着武士服。两军对峙前方均为手持兵器和盾牌的步兵;其后为鹿车等;其中一胡人倒地,首级滚落一旁。另外7号石“孔子见老子图”上的人物多榜题,其中位居颜渊之前的“左丘明”是前所未见的。极为珍贵。神话故事则有伏羲、女娲等。其它图案有百戏(杂技),掷倒伎、人面连体兽、轺车、辎车、阙、观、娱乐性狩猎、玉兔捣药、抚琴等等。

四川

四川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岷江和嘉陵江流域,新津、乐山、成都等地区。四川的画像石不少刻于崖墓上。崖墓是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墓制,依天然的崖壁凿成墓室,其中置雕有画像的石棺、石函,称崖墓画像。另外也有用以构筑墓室的画像石,还有石阙。均属东汉中晚期作品,以新津画像石和乐山崖墓画像为代表。新津画像石所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百戏,也有部分神话题材的作品。技法上有刻线铲底较浅的,有浮雕的。四川乐山崖墓画像主要分布在城郊的肖坝、麻浩、柿子湾和车子乡一带,都镂刻在崖墓上。崖墓画像的雕法多采用浅浮雕兼以粗率的阴刻线,形象浑朴古拙而活泼生动,艺术风格明显地受到南阳画像石技法风格的影响。另外郫县竹瓦铺砖室墓石棺画像刻法是减地平雕兼阴刻线;地子多凿以排列密集的条纹,基本上与山东武氏祠技法风格略同,只是凸面物象不如武氏祠那样平光。

四川是汉石阙遗存最多的地区,许多石阙上都雕刻有画像,一般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绵阳平阳府君阙和雅安高颐阙还雕饰有车骑人物像,有的还雕饰有兽首、人物等极为生动的高浮雕。

12、成都扬子山一号墓画像石:四川画像石代表之作。其墓壁有车骑出行和宴乐百

戏画像。画像由8块石材拼接而成,纵高45厘米,横长1120厘米,刻画了贵族连车列骑的出行场面和樽案罗列、百戏杂陈的宴乐活动。雕刻手法为减地平雕兼阴线刻。现藏重庆博物馆,是汉代画像石的优秀之作。

苏北

江苏北部一带也是汉画像石遗存较多的地区。以徐州为中心,东至黄海之滨的赣榆,北接山东,西至丰县、沛县,南至睢宁、宿迁,共发现汉代画像石300余块,大多出自墓室,也有画像石棺,年代多属东汉时期。题材内容广泛,有神仙怪兽、历史故事、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雕刻技法和艺术风格与山东南部的画像石极为相似,因为在汉代这些地区同属于徐州刺史部。

苏北画像石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大致是西汉末东汉初的作品,以沛县栖山画像石为代表,它的雕刻方法是先把石料凿平,未加打磨,用阴线刻出物象轮廓,然后细部稍加修整。画面布局疏松,造型不够准确,技法古拙草率。后期大致是东汉中后期的作品,以茅山汉墓画像石为代表。这时的作品雕刻技法已趋成熟,发展为两种风格:平面阴线雕和剔地浅浮雕。平面阴线雕是先将石面打磨平整,在平面上刻出轮廓,上加细密阴线刻划细部。睢宁县九女墩、邳县燕子埠画像石为这一风格的代表,线条流畅,挺拔劲利。剔地浅浮雕又称减地平雕是先刻出轮廓并剔地,然后在突出的轮廓内用较多的阴线表现,并使石面略具弧形,有的弧面突出近两公分,这种风格在徐州地区最为多见。粗犷豪放,浑朴古拙。苏北地区画像内容前期以写实为主,后期写实写意并行。写实的形态逼真,如出自沛县境内的“六博画像石”上刻六博棋局,画面上二人对弈,左方一人正将手中的骰子抛出,那神态分明使人感到他刚将骰子在两掌中揉搓一阵,怀着侥幸的心理抛将出去,极为生动传神。在宴饮、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图中,作者在刻画车马时抓住马匹昂首嘶鸣,前蹄高扬,车饰后飘,车马疾驰;写意时大胆想象,创作出了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珍禽异兽,如鸾凤、麒麟、行龙、翼龙、翼虎等,是据现有动物加以夸张,使之理想化。还有不少以汉代生产劳动为题材的作品,如徐州附近铜山县青山泉发现的纺织画像石,描写家庭纺织的劳动场面,在汉代的画像中是不常见的。睢宁双沟发现的牛耕画像石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农家生产的场景。这些画像石增添了苏北画像石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苏北汉画石画面布局特点是构图紧凑,不留空白。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占据中间,空隙处加点缀,画面虽满不乱,富于装饰性。车马出行、人物会见的场景采用并列法加以刻画,避免了由于透视关系造成的近大远小而不利于石刻表现的特点。在刻行龙走兽、鸟禽之类时,往往夸张这些动物腿部和颈部的动作,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所刻人物多为半侧面像,人物表情“寓形寄意”。也有少量正面画像,如骑马形象和轺车形象,这种表现手法因其难度大,在汉代绘画和其他地区画像石中很少见到。一些不易表现的如棋盘、耳杯等违反常例平刻在画面上。

较大的场面往往采用散点透视法,即为了表现一定的内容,把不同空间的东西放在同一画面里。房屋、楼阁建筑不刻前墙,便于表现房内人物的活动。下面介绍几幅代表作品:

13、沛县栖山画像石:从1973年至1986年,栖山南坡先后出土汉墓7座。其中汉画像石内容极为丰富,有车马出行、舞乐、比武、狩猎、耕作、纺织、烹调等多组。墓中汉画像石刀刻技法,与山东汶上县王莽天凤3年(公元16年)汉墓所出画像类似,当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作品。

其中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石器,此外,还有三具石椁,东椁为女墓主,中椁是男墓主,西椁是边箱,为西汉末期的夫妻合葬墓。画像分布在中椁四面壁板的内外侧,共计8幅。西椁仅在头、足挡板刻有侍者、阙门迎谒和狩猎画像。中椁的头、足挡板刻画铺首、树木、异兽和侍者等画像。中椁西壁板内侧刻画树木、玉璧和狩猎图;西壁外侧,左边刻画有车骑、庖厨、阙门迎谒,最右边的楼阁内二人对弈,旁置鼎和盘等物。中椁东壁内侧刻有玉璧、树木和异兽;外侧画像右方刻画了竞技、建鼓、鸟首人身、马首人身、人首蛇身、三足乌和九尾狐等物像,左边刻画一楼阁,楼下有一鸟衔食,楼上有一戴胜妇人凭几而坐,几上放一鼎和一盘。与《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相吻合,可能是最早的西王母图像之一。其中舞乐、狩猎、烹饪图被徐州汉画像石馆征藏,其余汉画像石现收藏于沛县博物馆内。1999年3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汉画像石》特种邮票,此套邮票共6枚,其(6-3)“舞乐图”即取自栖山汉墓汉画像石。

14、纺织画像石:出自徐州附近铜山县青山泉汉墓,汉代徐州一带纺织业较为发达,目前已出土“纺织图”7块,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各存一块。青山泉“纺织图”为寻常人家的纺织情景。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写家庭纺织的劳动场面:左方刻一织机,织机旁的人回身从另一人手中接抱婴儿;右方刻纺具和纺纱者,旁一人躬身而立,似为纺织者递送物件,真实生动反映日常劳动生活,为汉代的画像中少见。技法为被剔地浅浮雕,镌刻得非常细腻。现藏于江苏省博物馆。1999年3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汉画像石》特种邮票,此套邮票共6枚,其(6-2)即青山泉“纺织图”。

15、缉盗荣归图:1987年出自铜山县青山泉乡汉墓,是目前国内发现最长的汉画像石。刻于石椁墓的三面,纵96厘米,横790厘米厚22厘米。画像石表现了从审讯犯人、解押囚徒到亭长迎候的全过程。上部以两颗大树为标志,将内容分为审讯,押解和迎接三部分。右起第一部分:一官吏高举棍棒,囚徒双腿跪地,旁边摆放着刑具。第二部分:官兵挑旗扬节,骑马乘车押解囚徒,四名囚犯身着囚衣,三个束颈钳械,一个反绑双手徒步而行。第三部分:亭长拥笏执盾在村口迎接,村内庖厨炊火,犒劳官兵。该幅画像对研究汉代的刑法、刑具以及迎候制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左端刻有伏羲举日图。

16、炎黄升仙图:铜山县苗山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共有9块。时代为东汉中晚期。其中以“炎黄升仙图”最为精采:前室南壁门西石刻为《炎帝升仙图此图纵108厘米、横54厘米、厚10厘米。平面阴线刻。画面上方刻一月轮,中有玉兔、蟾蜍,旁刻炎帝引凤升仙。炎帝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耒耜,引凤升天。

史载:“以火德王,故号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还是药神,图下部刻神牛衔灵芝草药。前室南壁门东石刻为《黄帝升仙图》。纵105厘米、横64厘米、厚10厘米。画面上方刻一日轮,中有三足乌,名曰“飞黄”,传说它是龙翼马身“黄帝乘之而仙”,“飞黄腾达”的典故由此而生。旁刻黄帝升仙。传说黄帝为有熊氏国君,因而被刻成熊首人身,口吐仙气,体生双翼,飞黄腾达、乘黄升仙。下方还刻一头神象。亦为平面阴线刻。

17、“七力士图”、“迎宾宴饮图”、“车马出行图”、“舞乐百戏图”:均为铜山县洪楼汉墓出土的汉画像石。洪楼画像石主要为祠堂画像。这批画像石画幅巨大、雕技朴拙,内容丰富。如“舞乐百戏图”画面高1.1米,长2.2米,上面刻有雷公雨师出行、象奴戏象、转石成雷、水人弄蛇、幻人吐火等内容,这些内容和张衡《西京赋》中描写的当时大型百戏演出场景十分相近。汉王画像石墓为纪年汉墓,其时代为元和三年(公元86年),计有画像石10块,其中“烤肉串图”引人注目。画面上食者一手将贯穿好的精肉在炉上翻烤,一手执扇起火,其情景如同今日的烤羊肉串一样。利国汉墓计出土画像石6块,其中以“酒肆图”和“杂技图”较为精采。“酒肆图”可以看出汉代酿酒的过程。画面刻一酒楼,楼上有人对座饮酒,楼下中间二人面对大酒坛,左次问有一酒坛,立于炉上,为蒸酒之器。

18、百鸟朝凤图:1964年11月在铜山县十里铺汉墓出土。该图置于墓室后室横额上,长32米,宽047米,厚037米。边饰波浪纹,上刻奇禽异兽。从左端起,先是两只异兽,上面一只回头向后,下面一只仰头向上;第二为两只展翅飞鸟;第三是一只朱雀,头戴胜,颈有鳞,双翅大展,尾披地面分而上翘。朱雀两侧则有八只鸟;第四是两兽昂首交颈;第五为双角龙。画面空间还刻有飞龙若干。画面主题集中,技法为平面阴线刻。

19、迎宾宴饮图:发现于江苏铜山县洪楼祠堂。画面反映的是富家势族迎宾、拜谒、宴饮的情景。画分两格。下格是迎宾场面。客人有轺车、扈从、大车。主人有高大壮观的庄园,门前是一对子母阙,身份当然也非富即贵。主客对揖,手执笏板,互致敬意。上格刻两厅堂,堂中帷幕高张,案上酒具罗陈,男女主客按左右分坐在两厅堂中,进餐交谈。厅堂外面,有十余个仆从随时听候呼唤。建筑物上面瑞鸟翔集。边上饰有菱形纹。技法为平面阴线刻,人物的容貌表情栩栩如生,衣褶动感强,似拂拂欲飘,雕痕只有一根线般粗细。原图存徐州汉画像石馆。

20、牛耕图:出土于睢宁双沟,画像石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农家生产的场景,为汉代的画像中少见。画面上,一农夫上身赤背,下穿短裤,一手扶犁,一手持鞭,赶牛耕田。身后一少年左手提蓝,右手随耕播种。田头停着一辆装满肥料的大车,车旁一只家犬憩息。田间还有一人担着筐、壶,为耕种人送饭。该画像石为张伯英在民国初年收藏,解放后张伯英的少子张恺慈将此捐献给徐州市人民政府。

陕北、晋西

这个地区画像石以陕北绥德出土为多,在陕北榆林、米脂及晋西离石等地也有发现。这个地区在汉代同属于上郡,自东汉和帝时窦宪大破北匈奴后,上郡成

为北方边塞上的军事重镇和交通往来的枢纽。迄今发现的陕北、晋西画像石一般属于东汉中期作品。陕北、晋西画像石题材内容比较单纯,以反映农、牧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为最多。多是《牛车图》、《骏马图》、《牛耕图》、《麦穗图》等日常生活图象,虽然也有表现墓主生前生活的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家居等画面以及一些神话题材,但场面都不及山东沂南画像石、武侯祠复杂浩大。与别处最大的不同是刻画历史故事的题材很少,仅见到荆轲刺秦王一幅。构图亦颇有特色:画工采用分格表现法将石条隔成许多块,上面刻绘把本来很普通的生活现象描绘成为极其新颖别致、富有情趣的绘画小品,耐人玩味。

刻法大多为减地平雕,凸面不刻阴线,如影画效果,也有少数人物面部、衣纹、禽兽和建筑细部加刻阴线的,与山东武梁祠等画像石雕法相近。还有一种纯为阴线刻,刻纹粗而深,但与山东郭氏祠画像刻法不同。石材多采自当地褐红色细砂岩,一经开采出便是平整的板块,石面不经打磨加工便可绘稿、雕刻。石面虽不像郭氏祠、武氏祠画像石那样平光,却自有其天然质朴的美。有的画像石还留有清晰的墨笔线稿或朱砂的痕迹,正可以证明画像石是先画后刻的。经过雕凿,具有雕铲微痕的凹地与平面突起的物象因反光程度不同而使物象剪影似的显现

出来,产生了与其他地区画像石不同的单纯简洁的艺术效果。在处理内容较丰富的大型横幅构图时,常利用起伏回环的云气纹使画面形象产生一种活跃的律动感。从整体风格看,虽没有四川、山东的精美细致,但表现得更为质朴、简洁、有力,另有一番特色。

21、王得元墓画像石:1953年在陕北绥德县城西山寺出土,这是陕北晋西

画像石中最为人熟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全墓画像共26石,其中一幅门楣上的画像较为重要:正中刻一楼阁,阁内两人对坐,似为墓主夫妇,两侧雕歌舞、车马出行或狩猎、放牧场面。墓室左壁门框上下分格,雕出树木、禽兽、牛耕、禾穗等图象。也有在门框上分格雕以神兽、仙人、马匹、牛车及人物。墓中画像石以《牛耕图》、《麦穗图》、《树下饲马图》、《牛车图》、《狩猎图》、《放牧图》最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22、官庄村4座汉墓画像石:1971年在陕北米脂县官庄村出土。无论题材

内容、装饰风格以至具体构图和形象特征均与王得元墓一致,其中也有《牛耕图》和《麦穗图》,只是这里是二牛曳犁的“耦犁”和前者一牛拉犁不同。

23、汉代画像石除上述代表作外,还有以下精品:

①《廪孝禹刻石》山东画像石,上部为立鹤画像,下部为刻字;

②《三阙画像》河南登封嵩山,为太室、少室、开母3石阙的画像石总称。其中以少室石阙画像最为有名。长285厘米、宽26厘米。汉延光二年(123年)三月二日刻;

③《文叔阳食堂画像和题字二种》发现于山东鱼台,建康元年(144年)八月十九日刻;

④沂南北寨仓颉造字汉画像石,发现于山东临沂;

⑤《渑池五瑞图》,发现于甘肃成县,建宁四年(171年)刻。内容为青龙、白虎、嘉禾、木连理、甘露、承露人等;

⑥《射阳画像》,发现于江苏宝应县;

⑦《李氏墓门画像》,为“汉廿八将佐命功曹东藩琴亭国李夫人灵第之门”。

⑨《大汶口画像石墓》,1960年在山东泰安发现,1984年将出土画像石运至泰安贷庙陈列。该墓建于东汉末年,主要用石材建造,平面呈倒凸字形,由东西前室、东西耳室、东西后室组成。南北长约6米,东西宽4.65米(南侧)至6.4米(北端)。其中画像九块,主要在门楣、中柱等部位。画像内容为人物像、车马出行、孝子故事、历史故事等。

画像砖是模印或捺印有图画的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其图象有的是绘画性的,有的是浮雕性的,有的两者兼而有之。战国已有生产,秦代有所发展,两汉为盛期,以后渐减少。

秦代的画像砖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主要发现于陕西临潼、凤翔和咸阳。秦代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等地上建筑。秦代画像砖画面饱满不留余白;在手法上,以写实为主,同时还能做到整体情绪与感情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线条的表现魅力,丰富了线条的表现技法,以线条自如地表现力度,运动和速度,成就着秦代绘画流动的宏伟气势和古朴风韵。可以看出秦代工匠已具有相当的写实水平。

两汉

汉代画像砖主要用于构筑墓室,装饰墓室。汉代是个承前启后蓬勃向上的时代,其艺术作品在粗犷和质朴中扬溢着勃勃的生机。汉代画像砖表现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如内容有割禾、制盐、采莲、弋射,以及饮宴、歌舞、百戏、车马出巡等,也有少量神仙故事。构图富于变化,造型简练生动,动态感很强如《弋射·收获》砖中那惊飞的大雁,奔跑的小鹿;岸上射手用力满弓的姿态、稻农持镰刈谷弯腰割穗,高低起伏的韵律;岸边的大树,水中的游鱼,随风摇曳的荷花,皆动感十足。散点透视和。汉代的画像砖多分布于河南和四川两省,近年来在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发现。其中以四川最富特色。

画像砖技法为阳刻线条、阳刻平面、浅浮雕等相结合。一般用木模压制,亦有直接刻在砖上,有的施加彩色。有方形和长方形等几种,多数每砖为一幅画面,亦有上下分二个画面的。画像砖中最成熟、制作最复杂是模印拼嵌画像砖。作法是先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后,再拼嵌在墓壁上。古代模印拼嵌画象砖,是在一块单砖构成一幅图像的画像砖基础上发展而来。东晋时期开始出现由多块砖所构成的龙、虎图像。南京万寿村东晋永和四年(348)墓中的龙、虎图像,由二至三块砖拼成。以后砖数日多,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数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场面。如南京西善桥墓中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砖。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主要在东晋南朝时期,出土地分布于南京及附近的丹阳县等地区。拼嵌砖画,内容除竹林七贤和

荣启期外,还有守门狮、披铠武士、甲骑具装、羽人戏龙戏虎、出行仪仗、骑马乐队等。雕技纯熟,画面生动,运线流畅,构图严谨,场面宏大,具有气势。

魏晋南北朝

主要在甘肃嘉峪关和江苏南京市一带。在嘉峪关市东20里处新城乡的戈壁滩上,有一个方圆十公里,散布着1800多座坟冢的魏晋古墓葬群。1972年到1979年嘉峪关市文博部门先后发掘了其中13座墓。从墓葬的规模、形制及随葬品可以看出,墓主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官吏和庄园主。其中有8座古墓壁上有彩绘画砖,共700多幅。画砖是以墨线勾勒轮廓,填以石黄、土红、灰、白、浅绿、储石等色,构成了热烈明快的色调。这些彩色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也有少量由多块砖组成一个画面。其内容不同于两汉中原地带画砖多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皆取材于现实生活,主题鲜明集中,如居住的堡坞、军屯、农业、畜牧业、蚕桑、歌舞宴会、驿传、狩猎等,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基本上是当时河西走廊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写照,也是中古时代河西多民族杂居地区民俗风情的形象记录,体现了多族混融的地域文化特点。其色彩明快热烈,用笔粗犷豪放,线条飞舞流动而沉着洗炼。对研究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交融均有重大价值,也是我国绘画史上极其珍贵的形象史料。

1959年江宁西善桥、丹阳胡桥吴家村和建山金家村出土的三套《竹林七贤》图,画家不仅致力于人物外部行为特征的描绘,还注重内在的精神气质。画面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运线纤细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下面对主要产区代表作作一简介:

陕西

1、临潼骑马射猎图画像砖:秦代射猎纹画像砖,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画像砖,1957年在临潼出土。表现的是狩猎场面。砖印有一幅骑马射猎图,表现猎人骑马追射奔鹿,猎犬紧紧追逐,形象极其活泼。

2、临潼四图像空心画像砖:1957年在临潼出土,今藏陕西省博物馆,是迄今发现的秦代横印画像砖中内容最丰富的一件。上印有侍卫、宴享、苑囿和射猎四种图象。上部侍卫图饰有五名持盾执戟的卫士,相向而立,都戴冠着长衣,身躯修长,造型质朴。宴享图印有主宾对坐,前有酒食器皿,右侧有一乐伎。下部的狩猎图描写山丘间野兽出没,一猎者弯弓骑马,小鹿惊逃,猎犬追逐,背景部分有树木、亭阙和流云等,是苑囿景色。整块画像砖构图洗练,刻画生动,内容较为丰富,是秦代模印画像空心砖的代表作。

3、凤翔宴享画像砖:出土于凤翔的秦代画像砖,国内已无收藏。相传表现的是秦代贵族宴享场面,画面分六层,从一至五层画面相同,表现宴享宾客的场面,第六层画面是苑囿景色。

另外,1965年发掘的咸阳杨家湾西汉初期墓的兵马俑坑内有回字纹和菱格纹的模印铺地方砖。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块侍卫瑞壁纹模印画像空心砖,上面

饰有侍卫作双手捧盾状,状貌颇威武。上下边框部位,印着鱼龙嬉戏及菱格纹图案。在临潼秦始皇陵附近,还发现一种模印几何纹的铺地方砖。此外,在咸阳秦宫遗址,曾出土刻画着龙凤图像及人面鸟身画像砖,线刻流利生动。

河南

河南多是西汉和东汉早期的作品。画像砖主要出土于郑州至洛阳陇海铁路沿线,多为空心画像砖,上面花纹除几何纹外,还有人物、鸟兽、树木等图象。这些画像除以简洁明快的阴线勾勒外,还有以平面浅浮雕、阳线、阴线施阳线等模印手法。其中马、奔鹿等造型生动雄健、协调自然,骨胳、筋肉与动作极合自然规律。但这一时期的作品仍然较为拘谨且带有图案化的作风,没有相互关联的总体构图意匠。东汉中期以后,画像砖兴盛的中心地区转移到了南阳地区,在这一地区空心砖和实心砖都有。题材内容和该地的画像石相类似,如新野出土的《迎客拜谒图》、《七盘舞图》、《朱雀百戏图》、《二龙穿璧图》、《仙人六博图》、《虎牛角抵图》、《兽斗图》、《西王母、玉兔捣药图》等等,唐河出土的《迎宾百戏图》、《官邸拜谒图》,浙川下寺出土的《宴饮图》、《狩猎图》等。大多数是一模一砖,也有多模一砖的。画像砖中的形象质朴粗犷而生动,艺术风格与画像石相一致,动物造型也颇为成功,乐舞百戏的构图也很复杂和谐。

4、新野《兽斗图》画像砖:出土于河南新野县。画像砖捺有一牛一虎相向扑抵一熊,牛低首扬蹄,以双角猛力冲刺,虎昂首张牙舞爪,更有意思的是在熊身旁有一鸟雀转首作欲振翅状,为紧张争斗的场面增添了情趣。

5、新野《七盘舞》画像砖:出土于河南新野县。画像砖捺印有一女伎绕七盘展长袖而舞,下跪有一俳优,长袖拂于俳优头顶上,构成了一幅布局和谐的画面。

6、新野杂技百戏画像砖:出土于河南新野县城郊任营村。画面上的杂技表演技艺高超

7、月神画像砖:宽32厘米,残长62厘米,河南省博物馆收藏,东汉作品。这块画像砖上的图案是一只长着人头的大鸟,人头上盘着高髻,颈部生出向前卷曲的长长羽毛,鸟身上可看出双翅和尾羽毛。鸟身内有一内凹的圆形,中有一只蟾蜍和一株桂树,这是在表现传说中的月亮。鸟周围有二星闪烁。这只神鸟,是伴随着西王母的月神。月神画像砖采取东汉流行的模印技术印制,图纹浮雕效果强烈,遗憾右轮廓已残。

8、邓县画像砖:河南邓县学庄村西南出土,为南北朝时期画像砖。墓室及甬道,均用带莲花等纹饰的花纹砖砌成,并嵌砌模印加彩的画像砖,面地也用莲花案小砖图平铺。墓室两侧壁各凸砌出8个砖柱,甬道两壁各有4个砖柱,每一砖柱下半部,都嵌砌有5块砖组成的画面,都是小冠大履手拄刀的侍吏。砖柱的上半部,各嵌砌两块画像砖,内容各异。在甬道两侧有狮子,墓室后壁嵌有玄武。墓室内两侧前6个砖柱上嵌砌的画像砖,表现了前列鼓吹的牛车出行的行列。

四川

四川画像石大多分布在成都地区及其附近的广汉、德阳、新津、彭县、新都、邛崃、彭山、宜宾等县,一般属于东汉晚期作品,都是实心砖,是镶嵌于墓壁间作为壁画装饰用的。砖面画像是和砖的成型时一起模制而成的,类似浅浮雕的形式,与陕西、河南一带多模印成的画像砖大异其趣。四川画像砖在题材上也很有特点,一般没有像山东画像石上那些大量描写忠孝节义之类的历史故事和大量的神话故事,只有少量的如西王母、伏羲、女娲、日、月等画像,绝大部分刻画现实生活,如表现墓主生前社会地位的车马出行、门阙仪卫、宴饮歌舞、待客迎谒、六博、讲学等场面,也有若干反映封建庄园经济农副业生产活动和集市贸易活动的画面。构图简练,形象写实生动,空间透视也较自然合理,其中描绘生产劳动场面的尤为清新隽永,乡土气息浓郁,富于诗意,这是其他地区的画像石、画像砖所不及的。四川画像石的线条阴柔与其他地区画像石的阳刚刻线不同,颇接近用毛笔所造成的线条效果,人物的线条婉转流畅,相当接近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表现。下面介绍一些较为重要的作品。

9、弋射收获画像砖:成都扬子山汉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长458厘米、高40厘米、厚5.2厘米。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弋射场面:荷池岸边枯树下,两人张弓仰射,天空雁鹜惊飞。其中一位射者仰身向后,右肘着地,作用力拉弓状,射者身后都有绑线架。那雁鹜惊飞的紧张,猎人沉着的神态,特别是猎手富有弹力的丰满肌肉和引弓待发所蓄积的力度,充满着紧张、力量和韵律感,体现出一种气势。弋射场面以“天远鸟征”的画法来填充空间,远近对象的比例大小不一样,填塞的附加物已逐渐被淘汰,这样加强了空白的空间效果,表明当时的四川工匠处理空间结构的能力较前人有了进展。远处的树木稀疏的枝叶和水中的莲蓬都暗示了秋天的景色,与下层的收获场景相关联。下层是收割场所:两人持镰割稻,三人在后拾稻捆束,一人送食,手提篮,肩挑稻束,生动地再现了蜀地收获季节的繁忙景象。整个画面上下虽然是两种活动,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洋溢着亲切的生活情趣,犹如一幅耐人寻味的抒情风俗小品。

10、荷塘采莲画像砖:四川德阳出土,东汉晚期作品。砖上刻有一池塘,水鸭在塘中凫水,一人泛舟采莲,池边山峦起伏,树林间鸟雀翔飞,于平凡的生活中表达出诗一般的意境。构图采用了鸟瞰透视法,将人物活动安置于朴拙的山水形象之中。这幅画像砖对山水空间的处理方式可与和林格尔壁画的庄园图互相辉映。

11、盐场画像砖:成都扬子山一号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左下角有一盐井,井上竖架,有四人站在两层架上引绳提取盐水,绳上有滑片,盐水由以竹头制成的运盐水的长管,经过几座小山后送到右侧的置于长灶上的锅内,灶口一人在烧火,两人正从山上背柴下来。画面为群山层层环绕,山中杂树层生,禽兽出没,一人正弯弓而射。这一作品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四川井盐生产的过程。这是极为宝贵的井盐制作史料,在中国绘画史、盐业史、手工业史上的价值自不待言。此外,在这一作品中还有不少山野自然风景画,也可作为早期山水画的资料来看待。

12、宴饮观舞画像砖: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上部左上方画有一男一女共坐一席,可能是墓主夫妇,其下方有两个吹排箫乐人共坐一席。右方上部两人都是赤膊宽裤,一人弄丸,一人右手执剑,左肘上立一坛,机敏活

泼,健壮有力。右下方有舞者两人,一高髻细腰女子双手持长巾而舞,另一裸上体的男子,一手前伸作势。整个画像砖用阳线兼浮雕的手法表现,写实而生动。

13、宴饮画像砖:成都出土,东汉晚期作品。画面上部及左右设座,上部有三人,左右各有二人坐于席上,都是宽袖长衣,席前设案,并置酒尊,旁有耳杯。人物姿态各不相同,画面人物的处理有别于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平列或两人对坐的图。动作姿态多样,角度有正面、侧面、背侧面,表现出画面一定的纵深关系。还运用了席铺所成的平行斜线来处理宴饮的空间,凸起的阳线婉转流畅,显示了艺术技巧上的进步。

14、小车画像砖:四川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长46.5厘米、高38.2厘米、厚5.4厘米。画面为一轻巧灵便的圆顶复篷车,驾一马,奔驰前进。车中坐二人,后坐者为妇人,手执扇,居前者为御车人;车的右侧,前有一人执矛当先,后有一婢紧跟车后,随车护卫前进。运线流畅,布局优美,质朴有力,生动传神

15、市井画像砖:四川广汉县出土,东汉晚期作品。高28厘米、宽48厘米(左上残缺)。砖面表现了市井的部分场面。左边有门垣,其上有隶书题记“东市门”三字。门内侧有一灶,灶上有釜炊之器。一人在灶前操作,并回首与人呼应。中间和上端有六人分为三组,相对交易。右边有一市楼,楼顶栖一朱雀。楼上悬大鼓,楼下二人若宾主相对而坐,其右一人头戴高冠,似为官吏。其上有隶书题记“市偻(楼)”二字。布局疏密得体,人物生动传神,刻制朴质古拙。

16、骑吹画像砖:四川成都站东乡青杠坡三号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长46.7厘米、高38.5厘米、厚50.3厘米。画面描写车马出行时马上的乐队,名“骑吹”,又叫“鼓吹”。两排六人,并辔而前,首排居左的人,手持“旄头”,是领队,其他人手持各种乐器在演奏。刻划极为生动传神,描写的马,好似随着音乐悠扬缓慢的节拍在行进,节奏鲜明,简练有力。为汉画像中的佳作。同样内容的汉代骑吹画像砖,成都扬子山亦出土有两块,而以青杠坡出土的雕刻最为精美。

17、汉代丸剑宴舞画像砖:四川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长46.4厘米、高40厘米、厚5.3厘米。画面偏左置大小两鼎,杯盘撤尽,当已宴罢进行歌舞。右上方一人弄丸,七弹齐飞,一人舞剑,并用肘弄瓶。右下方一高髻细腰伎女,拂长袖而舞,天矫凌空;一人摇鼗鼓相和伴舞。以上四人脚拖木展,似今日拖鞋。左下方工人坐一席,齐吹排箫。左上方席上一男子展长袖,势将起舞;一高髻女子在吹排萧伴奏。构图紧凑,气氛热闹、活泼、轻松,形象优美生动,线条流畅,刻划极为成功。

18、汉代斧车画像砖:四川成都站东乡青杠坡三号墓出土,东汉晚期作品。长46厘米、高39.1厘米、厚5厘米。画面为一马拖乘的兵车,不巾不盖车上树立一柄大城斧,加上饰采,非常威武。左右各坐一人,并有二柄棨戟,斜出车厢之后。车侧有两面迎风招展的大旗,由两个导从负之以趋。《后汉书·舆服志》载:食禄一千石的县今以上,始加导斧车,官阶到了属国都尉,比二千石,郡太

守、州刺史,皆二千石,郡加导斧车,这是当时官吏出行威仪。画面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简朴有力,具有气势。

江苏

江苏首次出土魏晋时代画像砖,为1959年在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图》。1968年在丹阳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中又发现了两幅同一题材的的模印砖画墓壁画。它们的风格与顾恺之、陆探微的创作相近。据说是南齐景帝萧道生夫妇合葬的陵墓。全部墓葬除印壁画砖外,尚有10种不同花纹图案和33种不同符号的阳纹模印的墓砖。墓葬壁画,都砌在墓室东、西两壁,分布在两壁的上、中、下各部。壁画有《竹林七贤》、《骑马乐图》、《羽人戏虎》等。画以老、庄思想为指导,反映了对神仙、对玄学清谈的崇尚。在当地同样题材的砖画有多处,其中以南京西善桥墓砖画制作最为精细完整。这几座魏晋六朝墓葬的技法皆是先在整幅绢上画好,分段刻成木模,印在砖坯上,再在每块砖的侧面刻就行次号码,待砖烧就,依次拼对而成。

19、竹林七贤画像砖:南朝砖刻珍品。计出土三套,1959年南京江宁西善桥出土一套,1968年江苏丹阳胡桥吴家村和丹阳建山金家村各出一套,内容、形式大体相同。其中胡桥大墓中的《竹林七贤》画像大部残缺。墓两壁共画八人,南壁绘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北壁绘刻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画中并绘刻各种同根双枝形的树木,嵇康左旁绘银杏一株,阮籍之旁绘槐树,山涛之旁绘垂柳,并有松树、阔叶竹等。人物席地而坐,情态、服饰均不相同。人物刻划极为生动传神,突出地表现了每人的性格、气质,其中以山涛、王戎、刘伶刻画最为生动传神。这不仅致力于人物外部行为特征的描绘,还注重内在的精神气质。画上人物的动态、神情都符合史籍记载。例如善弹琴的秘康、嗜酒的山涛、喜弄如意的王戎、闭目沉思的向秀和挽袖拨阮的阮咸等,都放荡于竹林丛树之间,较深刻的表现了当时没落土大夫崇虚无、尚清淡、悲观、放达的一种思想感情。画面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运线纤细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技法和风格,与流传至今的晋代绘画摹本非常相似,有学者推测是顾恺之或戴逵等名家的画本。

甘肃

20、堡坞图:在1972年—1979年嘉峪关市新城乡发掘出的十三座墓中多有出现。堡坞是汉末魏晋时以强宗豪族为核心的地方武装集团用以自卫自保所建筑的庄园。四面围有高墙,内有私人武装,兼有耕战两种功能。画砖以大量的画面,反映了当时这一情景。画中所见坞的形式有四种,一般四面有高墙围绕,中间有一高耸的楼槽,以便缭望、俯射,前方开一门。在高大、森严的坞壁外面,则画着小帐篷,内中住着庄园主的农奴、依附农民和奴婢。真实地再现了南北朝以后已消失了的这种筑坞作壁,且耕且战,自自存的地主豪族庄园形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1、农耕图:见于嘉峪关市新城乡墓中砖画。从耕耘、播种到收获、打场这一整套农业生产过程在画砖中均有表现。如犁地情形有两种:一种是二牛抬杠牵引一个直辕犁,一农夫扶犁扬鞭;另一种是一牛挽一犁。在五号墓壁画中,有一

幅扬场的画面:一农夫挥叉扬场,粮堆上有一小鸡,农夫身后亦有二鸡前来啄食。在五号、六号墓中,皆有耙地的砖画:一农夫左手持鞭,右手揽着缀绳,立于用二牛抬杠牵引的一个耙上在耙地。据考证,这种畜拉的铁齿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形象资料,远远早于明确记载这种工具的北魏贾思群所著的《齐民要术》。此外,还有檐地打连枷的画面。

22、畜牧图:嘉峪关市新城乡画像砖中有不少“畜牧图”。不但有放牧的画面,还有牲畜的交配情形。从许多墓室的画像砖中可知,当地的畜禽种类很多,主要有马、牛、羊、骆驼、猪、鸡、狗等。各种类型的放牧图,绘出当时河西地区畜牧业的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23、蚕桑图: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通道,嘉峪关市新城乡墓中有不少有关桑蚕的彩画砖。有一幅《桑园图》,院墙之林立,枝叶茂密,桑套累累。一幅《驱鸟护桑图》,有人手持棍棒驱鸟,有人弯弓射有人守护桑园,描绘得形象逼真。还有一幅《采桑图》,妇女衣着朴素,手提篮子桑叶。除了采桑、护桑的场面外,许多墓室中还画有绢帛、丝的画像砖。一号墓南壁上绘有八幅《绢帛图》,每幅画的左右各绘数卷绢帛,中间画有蚕茧。其中一幅《绢帛图》,左右各画数卷绢帛,绢帛上悬有日月状饰物。我国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植桑、养蚕、缫丝和织锦的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4、弹唱图:见于嘉峪关市新城乡二号墓画像砖。画中描绘二人在劳漫步于野外桑林之中,一人在前抱着阮咸,边弹边走;一人在后,舞着手铃,且舞悠然自得。四号墓有一画像砖,画的是树下琵琶,一男手中执物作出舞状。据考证,这种舞蹈为古代的“踏歌”舞,多于节日在郊外、街道举行,人们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气氛热烈。许多墓室的画像砖中,还绘出多种古乐器,如卧式和竖式茎摸、阮咸、手铃、琵琶、秦箫、长笛等。这些古乐器反映了处于东西文化交流孔道的河西地区民间乐舞盛行以及中外艺术交流的状况。魏晋以降“西凉乐舞”之风靡中原,似乎从这里也可得到一点信息。对研究古代音乐史、民族交流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25、军屯图:见于嘉峪关市新城乡三号墓画像砖。上方绘士卒们持盾、矛,在武官的带领下,排队行进;下方绘人扶犁,牛拉套耕地,充分显示出当时屯垦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26、驿使图:见于新城魏晋墓出土的彩绘砖画中。反映古代驿传情况,当时通讯的重要工具就通过驿站的骑乘。画面上绘一传信使,骑一匹枣红色骏马,手持信物,催马行进。释马四蹄腾空,奔驰在戈壁绿洲的草丛中,形象逼真。这幅写实的砖画,在我国邮政史上还是罕见之物。为纪念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邮电部于1982年8月25日发行一枚纪念邮票,邮票图案就是采用的《驿使图》,是研究我国邮政史的珍贵形象资料。

27、少数民族生活图画:散见于新城魏晋各墓出土的彩绘砖画中,是中古时代河西多民族杂居地区民俗风情的形象记录,如5号墓《采桑图》有辫发的氐人;6号墓《耙地图》中衣披发的羌人;3号墓《坞壁图》、《居庐图》、《屯垦图》中晃发、衣毛霖、居弯庐的鲜卑人;4号墓《牧马图》中深目高鼻著长服马靴的

羯人(或以为小月氏人);6号墓《采桑图赤足剪发的龟兹妇女等等,体现了多族混融的地域文化特点。

28、载物骆驼画像砖:甘肃敦煌佛爷庙唐墓出土。画面上一人手牵骆驼,骆驼昂首扬尾,背负重物,刻划逼真,形神兼备。形象地表现了当时运货商队,跋涉在“丝绸之路”的生动情景。为唐代砖刻的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中国画论研究》,伍蠡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台北:丹青图书公司1987;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美出版社,2000年;李永林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谢赫《古画品序》,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王微《叙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中国美术史(十七)-----画像石和画像砖

中国美术史(十七)-----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史的最重要的材料,数量最多,内容也最丰富。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区有二:山东西部、南部和四川岷江流域。此外河南南阳一带也有相当数量的发现,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有一些发现。画像砖的分布地区主要是河南和四川。画像石和画像砖都是用于建造祠堂、墓室及石阙的建筑材料。山东的画像石构成的享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当作汉代规模宏大的有壁画装饰的大型建筑物的模型来看待。山东省长清县的“郭巨祠”(北齐武平元年,公元五七○年所立的碑文根据传说断定为东汉有名的孝子郭巨的享祠,恐不可靠),上面镌刻有永建四年(公元一二九年)的过路人的题字,可知建成在此之前。“郭巨祠”是一小石室,有左、右、后三面石壁,上有前后坡的石屋顶,并凿出瓦垅,正面有三个八角形石柱,正中一柱分石室为左右两间。左右两石柱都是经过宋代重修的。石室内部三面墙上,打磨得很光滑,壁面上阴刻出各种人物及车骑的图像(图50)。后壁正面的图像,上层是两辆车和两行骑士为前导,随之以击鼓奏乐的车,而以“大王车”殿后。下层是并列的夹在四座楼亭之间的三座楼阁,楼阁上层,人们端坐,两两相对,下层似乎是众人在向王者行礼。屋顶上刻有各种鸟和猿猴之类。石室左壁图像上下分六层。最上层是蛇身人首手执矩形物的伏

羲氏,其下似乎还有雷神的车和其他神话的形象。第三层是骑骆驼的、骑象的以及徒步的、乘车和乘马的兵士。再下面是周公辅成王的故事。第五层是对坐观舞蹈、杂技的图像和庖厨的图像。杂技有弄丸(把若干小球轮流抛在空中,球的数目一般是七个)、戴竿(竿子顶在人的头上,另有人攀到竿子上作各种游戏)等,庖厨有杀猪、井中取水等。第六层也是车骑行列、人物等。石室右壁图像上下也分成六层。最上似是与伏羲相对的蛇身人首手执一物的女娲氏。其下有“贯胸国人”,和一些在西王母(?)左右的人物以及兔、虎等动物。第三层也是车骑行列。第四层是以一个正面而立的人物为中心,左右相对拱立的成排的人物形象。第五层是复杂的战斗场面,有人执弓箭隐在山后,“胡王”在听事,双方骑兵正在冲击,无头的人体正在从马上坠下。全图最左端是献俘虏,三人背缚了双手跪在地上,旁边有插了斧钺,悬挂了首级的架子。最下层是狩猎的图景:乘了车在射猎或徒步与野兽搏斗,有多种不同的动物。石室中央的三角石右面似是“泗水取鼎”的故事和一些祥瑞物,如连理树、比翼鸟、天吴等等。左面是有人从桥上堕于水中,正在打捞的景象。上方有霓虹和神人等等。其底面是日(中有赤乌)、月(中有蟾蜍)、织女、牵牛、北斗等星象。可见“郭巨祠”画像石的题材包括范围很广,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生活景象。其中,战斗图和泗水取鼎图其构图的经营,情节表现得较完整,其余多是

汉代画像砖制作工艺

汉代画像砖制作工艺 汉代画像砖同画像石一样,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的一种珍贵的艺术品。“一方面是墓室的建筑构件;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艺术装饰。”然而,两者在质料、制作工艺、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者较大区别。汉代画像砖的种类繁多,砖和画像的制作工艺复杂。现就汉代画像砖的制作工艺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汉代画像砖的形制 古代的砖主要用于建筑,目前发现最早的砖是山西侯马春秋时期遗址中的少量遗存,但数量不多,有长方形与方形砖两种,素面;到了战国,除长方形砖、方形砖以外,还出现了凹槽砖、门字形砖和空心砖花纹;秦代因为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大型建筑工程的需要,作为建筑构件的砖,品种也有迅速增加,如出现了无棱砖、曲尺形砖、楔形砖及子母砖等。秦代的空心面仍多饰米字形,以及回纹、棱形纹、龙纹和凤纹等,主要用于宫殿大型建筑设置。 汉代砖的种类比战国和秦代大为增多,制作也非常精美,而且大量被用于墓葬之中。其中汉代画像砖(包括花纹砖、铭文砖等)可分为两大类:实心砖和空心砖。 (一)实心砖:主要有长方形、方形、梯形、楔形及长条形等各种形制。其中,长方形绳纹和方形花纹砖,这两类砖一般较规整,大小尺寸分别相同或相近;方形砖一般稍薄,它们主要用于墙体或铺地;长条形砖,这种画像砖形制一般狭长,具有随意性,因为它主要用于墓室之中,大小尺寸是由墓室结构决定的;小楔形砖,该砖主要为加固墓顶等用。梯形砖,一般两端为卯或榫结构,主要用于墓顶。另外,在以上各形制的画像砖中,均有一部分因建筑结构需要,带有子母榫。 (二)空心砖:多为大型中空长方形条状。最早发现的空心砖是战国的,砖的上下面及两侧面皆为平面,两端挖空成两个圆孔或长方形孔。当时空心砖主要用于建筑墓内的室。到了汉代空心砖又有很大发展。”汉代的空心砖都是用以构筑墓内椁室的,因为椁室形制的不同,和空心砖在椁室构筑中部位的差异,形制也不一样,大体上室有屋脊形与箱形两类,长方形空心砖多用于箱形室,只是砖的大小有些不同而已。至于屋脊形室所用空心砖,由于建筑结构较为复杂,作为这种椁室构件的空心砖其形制种类也相应的复杂多样,这些空心砖可以看作现代板式结构建筑和预制构件的先河。” 二、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方法 画像砖的制作,一般来说实心砖制作较为简单,空心砖由于其形体较大,制作要求难度大,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 (一)空心砖。空心砖的制作较为复杂,根据对南阳新野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残断空心砖认真观察和分析,空心砖的制作至少有雕制模具、原料的筛选、加工制泥,拉坯成形、印制花纹、入窑烧制等工艺过程。 第一,雕制模具。它直接决定画像的内容和画像质量的好坏。一般先选料,制作画像砖的母模多为木质,部分小印模为陶质。这是因为木质易于雕刻,可以表现画面的细部。材料确定后,接下来画师们根据构思进行勾画,用笔将图像画在木料之上,最后才由雕刻工匠进行细致入微的雕刻。由于空心砖长短不一,形状各异,根据墓内结构的不同要求,雕制出各种各样的木模,然后再制成凹槽形状模具。

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特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2872405.html, 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特征研究 作者:张明月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1期 摘要: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是中国造型艺术之大宗,其中人物造型高度概括简化, 充分表现出一种整体、深沉而雄大的恢宏气势,是艺术创作中形神兼备的高度体现。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表现力,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画历来强调的以形写神、意韵生动的艺术理念在这里找到了最早的源头。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人物造型;概括;简化;整体 0 引言 在一次艺术考察中,我在洛阳艺术博物馆近距离观看真实的画像石拓片以及墓室中的画像石,接触到汉代画像石,被其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和极具动感的夸张表现深深地吸引。其人物形象,整体大气,动势夸张,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审美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造型手法及艺术价值两方面对画像石中的人物造型进行深入研究。 1 概念 画像石就是汉代的像石,是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产生与西汉,生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称汉画像石。 ——范迪安[1]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系在石棺平面利用雕刻技法并施涂彩色制作的特殊壁画,用以嵌饰祠堂和墓室,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在世界其他地区中不见与之完全相同的艺术品。 ——杨泓[1] 通过广泛学习,综合诸多概念我了解到,“画像石”,顾名思义,石上的画像,也可以说是一种石刻绘画。因其形象塑造大多使用雕刻技法,所以,就其成型技术而言,属于雕刻艺术。但就其整体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而言,又与绘画极为一致,因此称为画像石。画像石艺术在我国汉代时期发展至高峰阶段,所以一般意义上的画像石就是指汉代画像石。 2 画像石中人物造型手法 2.1 高度概括和简化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 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汉画像石的发现和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金石学阶段、考古资料积累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为金石学阶段,时间上大体从北宋末年到二十世纪初。作为一种明显的地理标志,矗立在墓地中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其画像,最先受到战争史家和地理学家的注意。东晋末年,戴延之在《西征记》中首次记载了今山东地区鲁恭墓前的石祠堂、石庙及其画像。北魏末年,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今山东、河南南阳等地李刚、鲁峻、胡著等人的石祠堂及其画像。但是这些石祠堂及其画像,都是作者在记述地理形势和河川时作为地理标志而写进著作中的,还算不上是汉画像石的学术性著录。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一些金石学家开始有目的地收集和著录汉画像石。北宋末年,金石学家赵明诚“访求藏蓄凡二十年”,积累了大量金石铭刻拓片资料,著成《金石录》三十卷,前十卷为目录,后十卷为跋尾,对藏品进行评论和考订,其中汉画像石拓片占了相当比重。书中首次著录了今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该书由于主观欣赏的比重远远超过客观研究,因此对画像石记述非常简略,使读者很难通过其描述了解画像的具体内容。真正意义上的汉画像石著述,始于南宋洪适的《隶释》和《隶续》。《隶释》一书不仅收录了比《金石录》更多的汉画像石的题榜刻铭,而且对画像内容有了更详尽的描述和考证。在《隶续》中,收录摹写了包括武氏祠在内的山东、四川等地的大量汉代石祠堂、墓碑、墓阙上的画像,在汉画像石研究中首开摹录图象的先例。元明时期,学术废弛,金石学日衰,有关汉画像石的著作寥若晨星。进入清代以后,随着乾嘉学派的兴起,金石学复兴,汉画像石也重新进入金石学家的视野。 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资料主要来自未经科学调查和发掘的零散画像石,大多数学者甚至只以收集的拓片为资料,因此研究对象几乎都是地面上散存的石祠堂、墓碑和墓阙的画像,墓室画像石几近于无;二是著录和研究偏重题榜铭刻文字和历史故事画像内容的考证,对大量无文字题榜的画像石则很少加以注意。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使金石学家没有、也不可能对汉画像石作全面的、科学的考察。 第二个阶段约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是一个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积累汉画像石资料的阶段。1907年,法国考古学家沙畹和日本古建筑学家关野贞分别调查了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其画像,并出版了印制精美的图录;1914年,法国考古学家色伽兰等人调查了四川嘉陵江和岷江流域的汉代崖墓、石阙及其画像。在调查中,他们用考古学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测量和记录,从而使汉画像石的研究开始走出金石学家的狭隘书斋,进入到考古科学的庭院。1933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主持发掘了山东滕县的一座大型画像石墓——传曹王墓。与此同时,河南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也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30年和1937年,关百益和孙文青相继出版了《南阳汉画像集》、《南阳汉画像汇存》,南阳汉画像石的风貌开始为世人所知。抗日战争期间,撤往四川的原中央研究院和中国营造学社的部分学者,分别调查了四川彭山、乐山和重庆附近的汉代画像石阙及崖墓画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傅惜华将所收集的大量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拓片,编辑出版了

画像砖

画像砖 画像砖带有模印绘画的砖,是东汉时期大型墓葬中,嵌在墓壁上用于装饰墓室、炫耀墓主身份与地位的建筑装饰材料。画像砖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地区,其他地区发现的数量和品种都较少。有的墓葬全用画像砖装饰,有的与画像石并用,画面内容与画像石大体一致又互相补充。画像砖多为方形、长方形。方形砖长、宽一般在40-50匣米左右,制作较精。长方形砖一股长50、宽30厘米,工艺较粗,图案简单。画面的制作方法用陶模压印而成,根据内容需要施彩绘。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画像砖的形制有两种,一为边长 40cm 左右的方形,一为长 45cm 左右、宽 25cm 左右的长方形。分布地区主要是四川,偶见于河南等地。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汉画像砖陆续在中原一带出现,这些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若干年来,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许多硕儒名士收罗品题,殊为雅事,汉画像拓片也成为一纸难求的“宝物”。 贵妇出游画像砖的产生早于画像石,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是画像砖艺术的滥觞期。最早的画像砖几乎都是战国晚期各国都城宫殿上的建筑用砖,多为体量较大的空心砖和条形砖,主要用作宫殿的台阶和踏步,其中以秦都栎阳和咸阳出土的画像砖最为精美。战国末,秦国最先开始了从木椁墓向砖室墓的演变,使用画像空心砖来修建墓室。伴随着秦军统一六国的号角声,画像空心砖墓被秦人从关中带到了关东地区。西汉早期,这种画像空心砖墓在今河南地区迅速发展,并在西汉中期影响到今晋南、冀南、鄂北、皖北和鲁西等周边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末是画像砖艺术的繁荣期。从西汉晚期起,画像砖墓开始摆脱了呆板的箱式结构,迅速向居室化发展,画像砖也摆脱了空心砖的旧模式,向多形化发展。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发展到巅峰,画像砖墓的分布范围扩大到西至甘青,东到海滨,南起云贵,北达大漠的广阔区域,并形成了以今河南地区和四川、重庆地区为代表的两大中心分布区,其中四川、重庆地区的画像砖持续繁荣到蜀汉时期。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已经扬弃了图案化的构图,而以有完整画面的方形、长方形、条形的实心砖作为主要载体。其中,以四川成都平原一带的画像砖最具特色,砖的规格均为长方形,一般宽50、高40厘米左右,一砖一个画面,图像内容极具地方特点,整齐地按一定间距镶嵌在砖室墓的墓室和甬道壁面上。魏晋至宋元时期是画像砖艺术的衰落期,但南朝时期在以今南京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画像砖艺术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期,南京地区发现的宏规巨的巨幅拼镶画像砖墓代表了这一时期画像砖艺术的最高水平。隋唐以後,虽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诸多地点都发现过画像砖墓,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浅析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浅析 摘要:汉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的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在中国绘画艺术的长河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画像砖、画像石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认识汉代形成的雄浑朴实的中国审美艺术。 关键词: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 一、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浅析 古代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产生了社会分工,在业余的工匠中产生了专业的画工。从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位走上美术舞台的是民间画工,之后是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家。可以说画工画是宫廷画和文人画根植的沃土。经过了千年绘画艺术的发展,到了汉代,已经达到了中国民间美术较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砖可谓是中国时间最久、分布最广、作者众多、品种最丰、受众最多的艺术形式之一。 汉代汉王朝建立之初总结亡秦的教训,实施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奉行黄老哲学。汉初的各项政策,使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因此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汉初

经济和政治都有所发展和繁荣,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因此这一时期在政治、外交和思想上都达到空前的统一和繁荣。 画像砖、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服务于丧葬礼俗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画像砖则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首先从材质和制作方法上来讲,二者有比较清楚的区别。画像石是汉民采集石料雕刻上图画形成的。画像砖则是用黏土为料,在烧制的前后进行印模压印、彩绘、雕刻等工序制作而成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使用于祠堂、碑阙、墓圹甚至是建筑。从功能上来看,二者既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又是一种室内装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生动地记录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民俗等诸多方面,完全可以视之为“汉代的百科全书”。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序》中,曾高度评价画像石、画像砖是“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同时,在这个历史上,也在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 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鲁迅先生也称赞它“气魄深沉雄大”,并且多次高度评价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价值。 二、画像石、画像砖的产生

浅析汉代画像石的构图方式

浅析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及构图方式 010212139 朱琳汉代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帝国,从西汉初年的文、景或武帝时期画像石产生到东汉末年消失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尽管政治不断更迭,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但直到黄巾军大起义之前国家还是统一的,尚未出现封建军阀割据、势力纷争的局面,这有利于当时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交流。在哲学思想等意识形态领域里,汉初至汉武帝统治之前崇尚老庄哲学,实行无为而治。之后,直到到东汉末年作为统治阶级巩固国家政权的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汉武帝以后统治阶级把“忠”、“孝”等作为人们加官进爵、跻身政治舞台的重要手段和作为人生礼制、道德等重要的品评准绳。加之经学昌盛,图谶流行,鬼神迷信,升仙信仰等风行到三江两地、五湖四海之滨,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厚葬风气①,促进了汉代画像石题材内容在全国各地的流行,正所谓“东至乐浪,西达敦煌,费力伤农于万里之地”。 汉代画像石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地理分布比较广泛,主要有四大区域:(1)山东的西部、南部以及苏北、皖北地区。(2)豫南、鄂北地区。(3)陕北以及晋西北地区。(4)四川、重庆地区,基于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画像石的题材风格甚至构图方式都各有差别,但是总体来说,不管以何种方式的分类,题材上还是大同小异的,无外乎社会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祥瑞及装饰图案几个大的方面。下面以上述四大区域各取一例加以说明。 山东汉画像石画像砖的代表性祠墓主要是孝堂山郭氏祠、嘉祥武氏祠和沂南汉墓。嘉祥武氏祠题材内容以描绘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宣传儒家教义为主。代表作品有叙事性的东汉的《荆轲刺秦王》、《王陵母》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寓意阴阳形态的“异质同构”和生生不息。技法上采用剔地凸像的“薄肉雕”,以阴线表示面部或衣纹,人物形象多为正侧面角度,只见大略外形,具有剪纸般的装饰效果,简约、厚重、整体、大气。人物故事场景以穿插排列其间的边饰纹样作为空间分割和装饰陪衬。构图以“满”为胜,大量采用平行式构图。 南阳画像石画像砖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历史故事之外,多取材墓主人生前奢华生活场面和神话传说,另有对天文星座的表现如《阳乌负日》,南阳画像石的技法除阴刻线和平底浅浮雕之外,最具特点的是斜横纹衬底浅浮雕剔地并施以横斜衬纹,使主题凸出,再用简练的阴线条,刻画细部。造型简洁,神态生动,构思大胆奇巧,刀法粗犷有力、泼辣豪放,构成了南阳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

画像石

画像石——质朴古拙的石刻绘画 教学目标: 1:欣赏汉代画像石艺术,了解相关的知识及基本表现形式。 2:通过观察讨论,感受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风貌。 3:结合历史等学科的学习,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其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特色的理解,如何正确认识其艺术和考古价值。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 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收集有关画像石、画像砖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图片、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搜集的图文资料,结合历史课所学的知识,对我国汉代社会的帝王、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大致描述。 2、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修正,教师加以归纳,让学生知道汉代墓葬形式和画像石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 汉代墓葬形式: 史料记载:“框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垄必巨!”,这是当时厚葬之风强盛的直观写照。汉代的广陵得天独厚,地处江淮之间,水陆便捷,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经济繁盛。在重祭祀、厚孝道的观念指导下,以雄厚的物质为基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汉代广陵丧葬文化。 汉代墓葬不乏高规格的,属王侯级的墓葬就有好多座。汉陵苑里安放着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夫妇的合葬“黄肠题凑”木椁墓,这是一座全国罕见的大型汉

代墓葬之一。 历史的风云影响着生活习俗。刘秀夺取了政权以后,曾下诏书严禁厚葬,但厚葬之风仍有增无减,而木椁墓的葬式确较西汉为简。东汉前期,砖室墓开始在扬州地区显现,但数量不多。漆器仍是主要的随葬品,金属器也较盛行,釉陶器占的比例较少。青瓷器开始流行,铁器和铜器较普遍。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宦官的夺权之争,酿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这反映在墓葬中,精美的工艺品不见了,灰陶器却又复出,以家禽为模型的随葬器物盛行起来。葬式也有所改变,木椁墓保持夫妇合葬的风俗。而砖室墓却以单身墓为主,从扬州地区出土的这个时期的砖室墓来看,尚未发现合葬的现象。由于砖室墓的兴起,木椁墓逐渐淘汰,用料极其简单,结构日趋简陋。汉墓凝聚有汉代丧葬文化,系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画像石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 汉代普遍盛行“灵魂不灭、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因此,众多皇族官僚们便将坟墓建的象生前阳宅一样豪华气派。汉武帝之后,汉代统治阶级尤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崇尚孝道,而厚葬则是致孝的具体表现。正因汉代的以孝治天下, 以孝选贤能,因此,不仅有雄厚财力的贵族富商极力推行厚葬,就连一些不太富足 的中下层地主、商人也不惜倾其家产对其父母实行厚葬,企图以此举博得孝名,从而达到挤身仕途、升官发财的功利目的。 二、发展阶段: 1、从汉代历史和社会学角度看画像石(砖):师生共同欣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图象资料,印证汉代社会概况,分析画像石中的内容,使学生感受画像石题材内容表现的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屏幕滚动出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 2、激情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到屏幕上画像石、画像砖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融合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石刻艺术品。汉画像石是当时吉祥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幅汉画都有其吉祥寓意。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水平之高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汉代画像石上西王母图像分析

汉代画像石上西王母图像分析 论文摘要:汉代社会充满了神鬼迷信,随着道教在汉代的兴盛,其遵从的一些长生思想也逐渐普及,使得长生不死和死后升仙成为汉人皆有的愿望。西王母作为道教思想里的至上神,成为人们纷纷追捧的偶像。在人们意识到现实中的羽化成仙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转而渴望死后能达成愿望,于是纷纷于墓室中绘制一些能表现成仙愿望的图像,这时,西王母的形象便频繁出现。 关键词:西王母图式长生观念偶像崇拜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自战国中期至两汉发生了第二次重大的变化,一个新的宇宙构成部分——仙人世界终于被人们创造出来。汉代之所以神仙思想繁盛,是因为汉初主张推行黄老之学,讲究的是无为之治,与民休息;当时的新儒学形成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系统,还有社会上一直延续的巫祀行为仍有影响;方士神仙思想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欢迎。再加上道教的影响,通过董仲舒推行的王道与天道合一,以阴阳五行统辖万物的学说成为稳定的专制政权的理论。以上种种,都推动了神仙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掌握着不死之药的西王母则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崇拜的神仙。 西王母形象的起源 西王母崇拜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在《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山海经》等古籍中均有西王母的记载,最初西王母的形象并不被人们认同,《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疠及五残。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述略同: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记载中的“疠”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恶性传染病,另一种解释认为“疠”

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

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 袁恩培 〔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研究中国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风格,探讨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艺术装饰手法,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装饰文化。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砖;装饰艺术;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5)01-0100-05 Research on the Decoration Art of the Stones and Bricks with Pictures of the Han Dynasty YUAN En-pe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Art,Chongging Uniuersity,Chongging40003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coration art of the stones and bricks with pictures of the Han dynasty,discusses on the form of the nationaI art and the way of the nationaI art decoration,to inherit and deveIop the cuIture of the nationaI conventionaI decoration. Key words:the stones and bricks with pictures of the Han dynastyg decoration artg traditionaI cuIture 中国汉代艺术具有气魄深沉雄大、韵味醇厚质朴、骨力雄健奔放、气势高视阔步等特点,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于一体,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汉代最重要、最丰富、最有时代特征的美术遗存是画像石、画像砖,它们的造型、布局、工艺制作及非凡的想象力和浑厚、宏大而又活泼的装饰风格都是空前的,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平,对以后的装饰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绘画里,自先秦两汉至今,虽然有时代风格之差异,但在重视装饰性这一点上总是一贯的。汉画像石、砖的装饰手法与以前相比,因其写实技法的提高,生活气息浓厚,显得生动活泼,而无呆滞之弊。与后世相比,它的装饰手法简练,整体感强,古朴庄重,富丽大方,而无繁琐细碎之感。在一贯重视装饰效果的我国传统绘画中,汉画像石、砖的装饰手法独具一格。为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深入研究汉画像石、砖的艺术特色十分必要。 汉代以前的艺术着重于工艺美术的创造,如骨角、玉器、陶器雕刻或是商周的青铜器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汉画像石、砖继承了这些艺术遗产,但又突破了呆板的图案纹饰的束缚,因而显得生动活泼。不仅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而且艺术表现方面,写实的技法有很大提高,特别是人物的刻画由朴拙进而达到十分传神。“传神”是汉画像石、砖艺术的重要特征, “写形”是为“传神”服务的,为了能更充分地达到“传神”的目的,在造型手法上往住予以适当的取舍和夸张。画像石又称石刻画,有人又把它简称为“汉画”。一般是用在墓前石造享堂中作装饰,有时也用在墓室中作装饰。有时也用石刻画来装饰石棺或庙祠前的石阙。画像石装饰画的一般表现方法是在磨平的石面上先雕出人物形象等等,而将空余的地方薄薄雕去一层,使形象稍稍高出于底面。一些细部刻画则是用阴线刻,这些细部刻画比较简单,这种表现手法称为“减地浅浮雕”。《武氏石祠》上的装饰画就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此外,在表现手法方面,还有用线刻来表现的,即在平面上刻各种直线或曲线构成欲表现的图画,在这里把这种表现手法称为“阴线刻”。有时在线刻的画面上却把部分形象薄薄雕去一层,使它稍稍低于石面,在这里称它为“平面阴线阴刻”。 在汉代的画像石中, 《武氏石祠》具有自己独特的作风,它为装饰画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武氏石祠》在装饰艺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它明确表现出装饰画与绘画不同,装饰画必须采用装饰性的表现手法。武氏祠的画像石是作为石室内的一种装饰,所以它要求所有作品有共同的作风,它不是单从某一个画面来考虑采用什么装饰手法,而是从石室整体的装饰 001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卷第1期 JOURNAL OF CHONGOING UNIVERSITY(SociaI Science Edition)VoI.11No.12005 收稿日期:2004-10-20 作者简介:袁恩培(1954-),男,重庆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使你与天地相通的“神奇”画像石

天象与天界神灵,是汉画像砖石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图像内容包括: 一、自然天象中的日月星辰,如苍龙星、白虎星、北斗、彗星;二、由自然天象衍生出的天文神话,如阳乌负日、嫦娥奔月、牵牛织女;三、天界神灵,如太一、伏羲、女娲、四神。这些图像既有自然科学价值,同时也蕴藏着人文思想意义。首先,它反映了人们对宇宙自然的观测结果,体现了汉代天文学的成就。从汉代文献记载的“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看,“金乌居日”图像很可能源自人们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和认识。其次,它反映了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流行和谶纬迷信思潮的泛滥。把各种神异放入自然天象中,给自然天象贴上神灵的标签,并赋予其无上的地位和无边的权力,强化了人们对神秘之天的敬畏,使之更服从天命。 天象画像石以南阳地区最为丰富,麒麟岗汉墓出土的天象神灵画像石,就是一件非常精彩的作品,画面云气缭绕,中间者为居于中宫太极星中的天帝太一,周围是代表四宫的四神,两边分别为阴阳主神伏羲、女娲以及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由于认识的局限,汉代人们对待天的态度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一种恐惧和敬畏感,同时亦怀有一份好奇心。有时觉得天特别可怕,总想避而远之,不去招惹它。有时又被它变幻无常、神秘莫测的现象所吸引,因而试图去探究它。一些天文神话,正是人们希望探索和解释天上世界的一种理想与愿望之寄托。其中典型者如仅见于南阳画像石上“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故事在汉代本来是讽剌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的贪婪和自私,她偷吃了其夫从西王母那里得来的不死药,飞到了月宫,变成了一只癞蛤蟆。后来不知何故却演变成一个关于美貌女子的传说。 汉画像砖石中有大量伏羲、女娲的图像,两神均为人首龙身,或高举日月、或怀抱日月、或手持规矩、或相互交尾。两神的图像,充满象征意义。首先,与日月的匹配,表明了伏羲、女娲作为阴阳主掌神的身份和地位。手执规矩亦象征了他们具有奠定乾坤、整饬秩序、规范法度的权力。而相互交尾则体现了阴阳交合、化育生命的功能。由此可见,两神当为调阴阳、法天地、化万物的主神。 何谓仙?《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说文解字》:“仚(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由此可见,仙是离不开山的。汉代影响力最大的两座山,分 别是西部的昆仑与东部的蓬莱,两山都被视为众仙云集之地、长生不死之山,同时也是通往天堂的必由之路。

论东汉画像砖《庭院》图像

论东汉画像砖《庭院》图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石棺画像、墓阙画像、崖墓画像在巴蜀地区留下大量的有关建筑的图像。几乎各县都有,尤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为甚。其中成都双流县牧马山出土,谓之《庭院》或曰《庄园》的一幅画像砖图像被《中国建筑史》等若干经典版本采用,并有大量文论阐述。尤可见此图在中国建筑史上的突出地位,即凡论中国古代建筑尤住宅者,不涉此案,皆有不成文章之嫌。此图究竟在中外相关著述上用了多少次,已无法统。 这些著作对于《庭院》图像见解大同小异卓有见地,特征为:主体厅堂三开间,并构成前庭后院院落。而次要的杂务,库贮部分则形成另一功能区。二者中有廊道分隔成一主一副两部分;四周则有廊道围合形成一方形庭院。谓之庭院或庄园等。 经长期观察与图像比较,似觉尚有一些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特絮述如下: 1坐北朝南庭院格局 牧马山《庭院》图像中的空间格局组合划分,是

四川古代农村民居中的必然,还是偶然。比如为什么要把核心居住主宅部分放在画面的右上角(西北方),而把厨房放在左下角(东南方)从而形成对角格局之状,显然,这不是偶然。 《庭院》描绘之地的川西平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原和阿留申低亚的影响,盛行北方,偏北方(东北方)吹来的强劲干冷的冬季风,甚至全年都吹此风,而夏季为太平洋高压和印度洋低压所控,也吹来南方暖湿夏季风,但相对微弱。我们审图看画而判,无论什么方向,庭院左下角的东南方最宜设置厨房,优点为全宅其他任何角度、位置所不能取代,因为此位是避开烟霾随风流向对庭院干扰的最佳角度选择,原因自然在厨灶一年到头大量使用的燃料上。 四川盆地古代不产煤,居民厨用燃料多木柴、秸秆之类。往往浓烟滚滚,污染严重。此况直到当代都是棘手问题。一个庭院,如果厨灶之房处理不当,包括灶位在厨房内的位置,其烟霾将熏染全宅,而烟霾的流动受风向的影响最大。若要躲避冬季东北风,夏季南风裹挟烟霾侵染全宅,最佳办法便是把烟污染控制在全宅的东南一隅,使其不能进入庭院内其他地区,此论当今拿到农村检验,古今一致,必东南方设厨灶

什么是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砖,一般是指汉代带有图像或纹样的石和砖。虽然两者均以雕刻或模印图像的形式出现,但由于大部分作品皆由平面构成,立体感不足,且在造型、构图以及线条运用上均近似绘画,人们往往以绘画视之。 画像石是一种特定的石质材料,主要用于构筑地下墓室和地上祠堂、石阙以及制作棺椁葬具。它产生于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盛行于东汉(公元25-220年)。画像砖则最早出现在战国(公元前770-前256年),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有了一定发 展,早期主要用于装饰宫殿,西汉中期以后则多用于砌筑墓室,其鼎盛期亦在东汉。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内容丰富,题材上是天地、人神无所不包,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信仰、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领域,堪称一部图像的汉代历史。 汉代,建构墓室、祠堂、石阙和制造棺椁,均广泛使用画像石。画像石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画像石墓 用于建造墓室的画像石数量最多,而用刻画有图像的石材砌筑的墓室,通常称为画像石墓。画像石墓又分为石室墓、砖石混筑墓和崖墓三种。在石室墓和砖石混筑墓中,画像石一般用于砌筑墓室四壁、室顶、墓门、门楣、立柱、梁枋等处。崖墓是凿山为室的石洞墓,画像均直接刻画在凿出的墓室内外。山东沂南赵寨村墓、安丘董家庄墓、江苏徐州白集墓、陕西绥德王得元墓、河南南阳石桥墓、唐河针织厂墓、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墓等,均为汉画像石墓的代表。 二、画像石祠与石阙 除了地下墓室外,画像石还用于地上祭祀性祠堂和礼仪性石阙建筑中。目前留存下来最著名的汉代祠堂和石阙,有山东嘉祥武氏祠及武氏阙、长清孝堂山石祠以及四川雅安高颐阙等。 三、画像石棺椁 山东、四川发现不少画像石棺椁,特别是四川地区的画像石棺,不仅数量多,而且特色鲜明。四川芦山王晖墓石棺、简阳鬼头山石棺可作为代表。

区别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

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 画像石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全国发现的汉画像石数以千。据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有所发展,到东汉时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及其周围地区。 画像砖,顾名思义就是刻画或模印着画像纹饰的砖,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是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风格特征 西汉晚期画像石以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山东汶上“路公食堂画像”为代表;新莽时期则以河南唐河冯君孺人画像石墓为代表,墓内刻30余幅画像,描绘现实生活及神怪异兽等。东汉前期画像石的代表作品有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和南武阳石阙画像石。东汉后期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氏祠最为著名。汉代盛行的画像石是特殊的浮雕形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画像石通常是作为建筑装饰,镶嵌在祠堂、陵阙、更多是墓室内的门侧的砖室上。画像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有反映庄园、车

行、聚会、宴饮、战争、乐舞、杂戏、作坊、狩猎、手工劳作等现实生活场面,还有描绘禽、兽、鱼、虫、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以及各种建筑的图形与装饰图案。风格质朴厚重,劲健秀美。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上承先秦青铜艺术,下开两晋南北朝雕刻艺术的先河。 画像石发展了我国传统的雕刻技法,成为一种类型的雕刻作品,这样的刻和划制作出的浮雕比墨色绘制的壁画保持得更长久,给人以立体感。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建筑、生活、习俗、观念等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品。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的彩绘,但出土时多已剥落。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雕刻者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制作者准确地抓住对象在各种活动中最具特徵、最生动、最优美的瞬间,删繁就简,遗貌取神,在一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中采用阴线刻、阳线刻、减地平面阳刻、浅浮雕等多种造型手法对动荡流逝的瞬间状态进行精彩的集中表现,飞扬流动的画面充满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和雄浑冲涌的力量和速度,罕有呆滞或雷同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汉代雕塑画像砖》.docx

高中美术《汉代雕塑画像砖》 一、考题回顾 题目xxx1月6 日下午山东省聊城市面试考题 题目: 汉代雕塑画像砖 2.内容: 要点提示或建议: (1) 画像砖是一种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2) 画像砖是一刻了画像的墓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 (东汉) 骈车画像砖(四川成都出土) (东汉) 弋射收获画像砖(四川成都出土) 3.基本要求: (1)任意选择一幅作品加以赏析; (2) 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重难点; (3) 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 1.简要说明一下你所了解的画像石。 2 汉代雕塑除了画像石、画像砖之外还有哪些雕塑艺术,请举例说明。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国宝档案的《汉画像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汉代人是如何来记录生活的?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汉代雕塑画像砖》。 (二)作品赏析,描述分析 1.展示《弋射收获画像砖》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画像砖的创作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画像砖是一种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2.教师讲授画像砖的基本概况:画像砖是一刻了画像的墓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 3.继续展示《弋射收获画像砖》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场景?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表现了生活场景-弋射收获。 4.继续追问: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些场景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造型简练,人物表现形象生动,通过线条与块面表现画面,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三)总结评价,比较鉴赏 1.展示《骈车画像砖》并引导学生对比赏析,这件作品又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此画表现了送嫁的场景,造型生动形象。 2.汉代画像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多以描绘生活场景为主,刻画上不以对物象刻画的细微为取向,造型简练、生动,部分图像中的形象有一定的夸张色彩。图像呈剪影式,以大的块面和简练的线条使物象的运动感得到了加强。 (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1.师生共同回顾《弋射收获画像砖》作品的特点及其汉代画像砖的整体艺术特色。 2.课后作业:搜集画像砖的相关资料,想一想其艺术特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1.简要说明一下你所了解的画像石。 【参考答案】 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通常采用线刻与浮雕两种塑造技巧,有的还在表面施加色彩。内容及其丰富,有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等。 武氏祠画像石:东汉石祠画像石。在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宅山,现存刻石40余块。画像内容为神仙灵异、车马人物与历史故事。 《荆轲刺秦王》,东汉时期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作品。为了恰当地传达出

简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

中外美术史主题论文

论汉代美术 简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 姓名刘明阳 年级班级 09-10班 专业艺术设计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二零一零年六月

摘要 画像石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全国发现的汉画像石数以千。据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有所发展,到东汉时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及其周围地区。 画像砖,顾名思义就是刻画或模印着画像纹饰的砖,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是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图像表现在取材、技法和主旨意蕴三个不同的层面。同时,从汉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画像石、画像砖的产生和表现有着它深厚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民族文化的底蕴。尤其在繁荣稳定、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出来的文化意绪,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绘画,并加以正确的继承、引导和发扬,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画像石,画像砖,社会根源,文化意绪

ABSTRACT(3号黑体) The portrait stone is remains rich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history of art material very much. The artists write a letter on another's behalf by the knife, has created the numerous fine images in the hard stone facing, with by takes the building unit,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ration tomb chamber, Shi Que and so on. The nation discovered the Chinese paints a portrait Shi Shuyi thousand. According to carrying, the portrait stone sprout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llustrious, proclaims the time, when the xin dynasty established by wang mang has the development,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hen further expands, mainly distributes in Shandong, Henan, Shanxi, Sichuan and periphery the area. The brick relief, is as the name suggests the portray or the mold is printing the portrait decorative design in a utensil brick, generally thought that begins in the Warring States later period, in the Han Dynasty, the three-country two jin's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continues abundantly popularly, is one kind of building decoration component ste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