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3、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一、龛影位置:良性溃疡突出于胃腔之外,恶性溃疡位于胃轮廓线之内

二、龛影形态:良性溃疡较小呈圆形,恶性较大较浅,呈半月形。

三、龛影口部:良性溃疡有粘膜水肿,宽窄较一致,有时加压下可改变形态恶性溃疡龛口癌组织侵润,形成环堤不随意加压,改变形态或多个癌结节形成指压痕,尖角征。

四、良性溃疡胃收缩蠕动直达龛口,恶性溃疡距龛口1厘米以上,蠕动即消失。

4、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的鉴别

以硬币异物为例,因食管前后径狭小,左右径较宽大,故食道异物正位观呈圆形,侧位观呈条状。气管异物则相反,因气管半环状软骨缺口处朝向后方,故异物最大径朝前后方向。正位观异物呈长条状,而侧位观呈圆币形。

4、1、泌尿系结石鉴别诊断。(要点)

一、胆结石:形态为多边形,周边密度高,中央密度低,有时有高密度核心。侧位摄影位于脊柱前。

二、淋巴结钙化:形态呈不规则的斑点状,

结构不一致,且无固定位置,移动度大(如肠系膜淋巴结钙化)肾盂造影可了解在尿路内或外。

三、肠内容物(粪石或药物):位置不恒定,重复照片位置可变或消失,洗肠后消失。

四、静脉石(盆腔):较小,圆形、环形或同心圆形致密影,边缘整齐,常为两侧性和多发性,位置较偏外,必要时逆行造影鉴别。

2、肾结核的X线表现。(要点)

平片:肾轮廓局部可凸出,晚期外形缩小

钙化:弥漫性、云朵状、斑点状

造影:虫蚀状破坏、肾皮质脓肿及空洞形成、肾盂积脓、肾盂、肾盏改变(边缘不整,变形狭窄)、肾自截

3、典型泌尿系结石的X线表现。(要点1、试叙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好发于儿童和少年,长骨干骺端好发。早期(2周内)可有如下软组织改变:一、肌间隙模糊。二、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分界模糊,骨质可无明显变化。发病2周后可见骨骼改变。开始在干骺部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形态骨质破坏区。破坏边缘模

糊。以后骨质破坏区可能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并逐渐向骨干延伸。可伴有病理性骨折。骨皮质破坏可形成骨膜下脓肿并刺激骨膜引起骨膜增生。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的新生骨与骨干平行。以后随着病程延长。新生骨增生明显,可形成包壳。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性动脉炎,使骨皮质供血障碍而出现骨质坏死。X线表现为沿骨轴形成的死骨,密度甚高。如病变部位靠近关节,脓肿可破坏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滑膜卡内。引起化脓性关节炎。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早期增宽,甚至脱位。晚期变窄。骨性关节骨质破坏。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治疗。可转化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为大量骨质增生,骨膜增厚,并同皮质融合,呈分层状或花边状,骨皮质增厚,髓腔硬化变窄。骨干增粗。外形不规则,如未痊愈,则仍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

2、试叙述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

是骨、关节结核的最常见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以腰椎多发。X线表现主要为骨质疏松和松质骨的骨质破坏。附件较少累及。由于骨质破坏,椎体常塌陷,变扁或呈楔形。当病变累及

椎体上、下缘骨质时。常穿破皮质,引起椎间软骨板破坏。当侵入椎间盘即引起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相邻椎体互相嵌入,融合。同时病变在破坏骨质时可产生大量干酪样坏死物质,流入脊柱周围软组织中而形成冷性脓肿。X线表现为结核破坏椎体两旁见梭形软阴影,称为椎旁脓肿。另外由于病理性骨折。侧位脊柱拍片可见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出现后突畸形。

5、)良性:

有无转移:无转移。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使之压迫性破坏。

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能保持其连续性。

骨膜增生: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性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且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边缘清晰。

血管造影:血管分化正常,可见肿瘤压迫血管,使之牵拉,移位。

恶性:

有无转移:有转移。

生长情况:生长迅速,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局部骨变化: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可有肿瘤骨形成。

骨膜增生: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血管造影:可见肿瘤血管多而紊乱,肿瘤染色及动静脉瘘,同时还可见供血动脉增粗及血管侵蚀变僵硬,边缘破坏等征象。

答:相同点:均可表现为骨质断裂。(2分)

不同点:由于儿童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骼了,即骺离骨折。另外,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即青枝骨折。(3分)2、左房增大的X线表现

答:左房增大的X线表现(1)食道中段受压(1分)(2)心右缘双弓影,心底部双房影(0.5分)(3)心左缘出现四弓影,其中第3弓就是左房耳部增大(1分)(4)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0.5分)

3、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

答:①好发于肺尖和锁骨下区(1分);②多种性质的病变同时存在(1分),如渗出、增殖、播散(1分)、纤维化和空洞(1分)等。

4、肺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答:结核球多数为圆形。边界整齐,无毛刺,少有胸膜凹陷征,内部常有环形、弧形或斑片钙化(1分),周围多有卫星灶(1分)。

外围型肺癌多为分叶状肿块(1分),有短细毛刺,可有空泡征但很少有钙化,多有胸膜凹陷(1分)。

5、胃溃疡的钡餐X线表现

答:1、直接征象:①龛影或钡斑②龛影周围水肿带:粘膜水肿线1-2mm、项圈征、狭颈征③粘膜纠集。

2、间接征象:①分泌增加,空腹潴留液②局部压痛③胃排空时间延迟(胃动力及张力异常)④痉挛性改变。

四、论述题:

1、试述良、恶性骨的鉴别诊断

良性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

(2分)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可有转移。

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

(3分)骨界线清晰,边缘锐利,界线模糊,边缘不整

骨皮质变薄,保持其连续性

骨膜增生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折骨膜新生骨多不成熟,并可被肿瘤

(2分)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骨膜侵犯破坏

新生骨不被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其边缘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清楚分界不清 2、先心病房缺的X线表现答:(1)心脏是二尖瓣型,常中度增大(1.5分)(2)右房右室增大,以右房增大为特征性改变(1.5分)(3)肺动脉段突出,搏动增强,有“肺-

-

医学影像学试题 (3)-

(2分)清楚分界不清

2、先心病房缺的X线表现

答:(1)心脏是二尖瓣型,常中度增大(1.5分)(2)右房右室增大,以右房增大为特征性改变(1.5分)(3)肺动脉段突出,搏动增强,有“肺门舞蹈”现象(1.5分)(4)左房不大,二孔型左室主动脉球部变小(1.5分)(5)肺充血,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1.5分)

3、中心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

答:X线表现:间接表现(2分):①阻塞性肺过度充气(肺气肿);②阻塞性肺炎;③阻塞性肺不张。直接表现(2分):肺门影增深、增大和肺门部肿块(肿瘤本身或肿瘤与肺门增大的淋巴结)。反“S”征: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1分)。

CT表现:①支气管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狭窄(1分);②肺门肿块(1分);③侵犯纵隔结构(1分);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分)。

4、胃钡餐造影检查中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要点有哪些?

良性溃疡恶性溃疡

龛影位置胃轮廓外完全或大部分在胃腔内

龛影形状畸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扁平,有尖角

龛影大小多<2.0cm 多>2.5cm

龛影边缘光滑、整齐不光整,有充盈缺损

龛影口部粘膜水肿,有粘膜线、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

项圈征、狭颈征环堤破坏、中断

龛影周围粘膜均匀规则纠集不整齐纠集

邻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硬,无蠕动波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性

生长状况生长缓慢,无转移

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

与正常骨界限清楚,骨皮质变薄、膨胀,

保持其连续性一般无骨膜新生骨,

病理骨

折后可有少量,无骨膜三角

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组织肿块影,如有肿块,边缘清楚

恶性

生长迅速,可有转移

胃癌与胃溃疡的鉴别

胃癌与胃溃疡的鉴别,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因为胃溃疡是良性病变,而胃癌则是恶性肿瘤,正确地区分二者,不仅关系到如何选择治疗方法,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胃溃疡与胃癌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在临床表现症状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应该解病情做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胃溃疡的主要因素。90%的病人均有上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疼痛多有规律性,而且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有一定时期缓解,之后又再发作,常迁延多年。而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胃癌70%一般无明显症状的不适。但一经出现上腹痛等症状,便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胃溃疡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尚可,对治胃的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很少发生贫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而胃癌患者食欲较差,晚期可无食欲,全身进行性消瘦,多有贫血,水肿。晚期在左锁骨上可触到肿大淋巴结,上腹有时可摸到肿物。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即饭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发现上述节律,胃溃疡疼痛是有规律性的。服碱性药物疼痛可以缓解。而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没有关系的,进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减轻;疼痛性质不定,可以是钝痛或剧疼,疼痛常为咬齿性。常有饱胀感;沉重感以及无味、厌食、疼痛、恶心、呕吐等。胃癌位于贲门附近可侵犯食管,引起打呃、咽下困难,位于幽门附近可引起幽门梗阻。晚期疼痛加重,多为持续性,服碱性药物也不能缓解。当然,上面讲述的只是一般性鉴别,但是还要做胃液分析、脱落细胞、大便潜血等试验室检查,胃镜、X线钡餐,以及B超CT这些检查来更好地确诊。胃癌胃镜:目前胃镜已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最重要工具。临床上所使用的内镜主要有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三种。胃镜检查特别适用于:①怀疑胃部良性或恶性肿瘤者;②短期内动态观察胃的溃疡性病变,以鉴别良性或恶性;③锁骨区淋巴结转移癌找原发灶。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变化,通过胃镜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1cm者称小胃癌,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钡餐检查:近年来由于X线检查方法改进,使用双重摄影法等,可以观察到粘膜皱襞间隙所存在的微细病变,因而能够发现多数的早期胃癌。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胃溃疡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胃溃疡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良恶性溃疡线征象鉴别

3、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一、龛影位置:良性溃疡突出于胃腔之外,恶性溃疡位于胃轮廓线之内 二、龛影形态:良性溃疡较小呈圆形,恶性较大较浅,呈半月形。 三、龛影口部:良性溃疡有粘膜水肿,宽窄较一致,有时加压下可改变形态恶性溃疡龛口癌组织侵润,形成环堤不随意加压,改变形态或多个癌结节形成指压痕,尖角征。 四、良性溃疡胃收缩蠕动直达龛口,恶性溃疡距龛口1厘米以上,蠕动即消失。4、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得鉴别 以硬币异物为例,因食管前后径狭小,左右径较宽大,故食道异物正位观呈圆形,侧位观呈条状。气管异物则相反,因气管半环状软骨缺口处朝向后方,故异物最大径朝前后方向。正位观异物呈长条状,而侧位观呈圆币形。 4、1、泌尿系结石鉴别诊断。(要点) 一、胆结石:形态为多边形,周边密度高,中央密度低,有时有高密度核心。侧位摄影位于脊柱前。 二、淋巴结钙化:形态呈不规则得斑点状,结构不一致,且无固定位置,移动度大(如肠系膜淋巴结钙化)肾盂造影可了解在尿路内或外。 三、肠内容物(粪石或药物):位置不恒定,重复照片位置可变或消失,洗肠后消失。 四、静脉石(盆腔):较小,圆形、环形或同心圆形致密影,边缘整齐,常为两侧性与多发性,位置较偏外,必要时逆行造影鉴别。 2、肾结核得X线表现。(要点) 平片:肾轮廓局部可凸出,晚期外形缩小 钙化:弥漫性、云朵状、斑点状 造影:虫蚀状破坏、肾皮质脓肿及空洞形成、肾盂积脓、肾盂、肾盏改变(边缘不整,变形狭窄)、肾自截 3、典型泌尿系结石得X线表现。(要点1、试叙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得X线表现化脓性骨髓炎就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好发于儿童与少年,长骨干骺端好发。早期(2周内)可有如下软组织改变:一、肌间隙模糊。二、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分界模糊,骨质可无明显变化。发病2周后可见骨骼改变。开始在干骺部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形态骨质破坏区。破坏边缘模糊。以后骨质破坏区可能融合而成为大得破坏区。并逐渐向骨干延伸。可伴有病理性骨折。骨皮质破坏可形成骨膜下脓肿并刺激骨膜引起骨膜增生。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得新生骨与骨干平行。以后随着病程延长。新生骨增生明显,可形成包壳。由于骨膜掀起与血栓性动脉炎,使骨皮质供血障碍而出现骨质坏死。X线表现为沿骨轴形成得死骨,密度甚高。如病变部位靠近关节,脓肿可破坏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滑膜卡内。引起化脓性关节炎。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早期增宽,甚至脱位。晚期变窄。骨性关节骨质破坏。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得到及时而充分得治疗。可转化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为大量骨质增生,骨膜增厚,并同皮质融合,呈分层状或花边状,骨皮质增厚,髓腔硬化变窄。骨干增粗。外形不规则,如未痊愈,则仍可见骨质破坏与死骨。 2、试叙述脊柱结核得X线表现 就是骨、关节结核得最常见者。好发于儿童与青年。以腰椎多发。X线表现主要为骨质疏松与松质骨得骨质破坏。附件较少累及。由于骨质破坏,椎体常塌陷,变扁或呈楔形。当病变累及椎体上、下缘骨质时。常穿破皮质,引起椎间软骨板破坏。当侵入椎间盘即引起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相邻椎体互相嵌入,融合。同时病变在破坏骨质时可产生大量干酪样坏死物质,流入脊柱周围软组织中而形成冷性脓肿。X线表现为结核破坏椎体两旁见梭形软阴影,称为椎旁脓肿。另外由于病理性骨折。侧位脊柱拍片可见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出现

胃良、恶性溃疡的双重对比和临床鉴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9743444.html, 胃良、恶性溃疡的双重对比和临床鉴别 作者:关永春靖立新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9期 胃良、恶性溃疡病灶的X线鉴别诊断十分常见,有时极为困难。良好的胃双重对比造影 可为显示溃疡及其周围黏膜的微小病变提供帮助,能提高X线鉴别诊断能力。本文对10年来本院经手术和(或)胃镜病理证实的2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标本对照分析,探讨良、恶性溃疡的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30例,其中胃良性溃疡149例(男128例,女21例),恶性溃疡81例(男74例, 女7例)。年龄12~73岁,平均37.2岁。良性溃疡12~20岁5例,20~40岁52例,40~60岁72例,60岁以上20例。恶性溃疡35~40岁10例,40~60岁56例,60岁以上15例。 2 结果 2.1 溃疡病灶双重对比造影溃疡病灶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钡斑。良性溃疡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溃疡口、底部无凸凹不平34例。良性溃疡的钡斑或环影其边缘轮廓常规则外凸,或因局部有粘连而伴有小的突起12例。双重对比造影对凹陷性溃疡本身形态显示特别有利。良性溃疡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胃壁溃烂缺损,形成龛影。溃疡先从黏膜开始逐渐侵及黏膜下层,常深达肌层[1]。早期癌于溃疡边缘的一部分存在癌性糜烂,而致溃疡形态不规则9例,以及溃疡口周围存在凹凸不平的隆起,呈现颗粒状或小结节状21例。恶性者其钡影轮廓呈不规则内凹34例。恶性溃疡是在龛影外向龛影及四周两个方向同时发展[2]。单、双重对比造影加压同时应用可更好的显示龛影及龛口结节影。以上表现对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良、恶性龛影可发生于胃大、小弯侧,胃底部、胃窦部。大弯侧2例,占本组患者的0.8%,均为恶性;小弯侧179例,占本组病例77.8%,其中恶性63例(35.2%);胃底部4例,占本组病例1.7%,其中恶性3例(75.0%);胃窦部45例,占本组病例19.6%,其中恶性14例(31.1%)。龛影直径25 mm者14例,占6.1%,其中恶性10例(71.4%)。 2.2 龛影周围的改变良性溃疡的龛口周围多无明显异常所见,新鲜溃疡时可见形态较规则、表面较光滑的水肿透明区,与周围正常黏膜多无明显分界46例。但慢性溃疡周围伴有胃

内镜下胃溃疡型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要点

内镜下胃溃疡型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要点 1,内镜下表现 溃疡型进展期胃癌与良性溃疡较易鉴别,内镜下胃溃疡良恶性鉴别难点在于早期凹陷型胃癌(如Ⅱc型、Ⅲ型及Ⅱc+Ⅲ混合型),鉴别要点包括凹陷本身形态和周围黏膜皱襞形态的观察。 一般而言,恶性溃疡的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凹陷中心部黏膜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结节状,组织较脆,局部胃壁扩张性差,容易出血。如果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则边界比较清楚。此外,凹陷周围集中的黏膜皱襞常呈现中断改变,这也是恶性溃疡的重要特征。病变浸润越深,皱襞集中现象越明显。 Ⅱc型早期癌有时需要与伴轻度凹陷的溃疡瘢痕相区别,瘢痕一般凹陷较轻,中心部均匀一致,平坦,四周皱襞集中直到瘢痕处,呈逐渐变细。 对伴有溃疡形成的早期癌患者,随访过程中可发现中心部溃疡缩小,周边Ⅱc样改变增大,甚至中心部瘢痕形成,而周围Ⅱc样癌浸润进一步扩展,继而中心溃疡又会再形成,这种改变在长时间内可反复出现,被称为“恶性周期”。 因此,临床上单纯用治疗后溃疡消失作为良恶性溃疡的特征是不够的。在某些良性溃疡的愈合过程中,其周边会出现糜烂,这时很难与Ⅲ+Ⅱc型早期癌区分,须经内镜活检证实。 最近有研究者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良性和恶性分组,回顾性分析胃溃疡大小和分布特点。结果发现,不同位置的溃疡恶变率存在差异,贲门溃疡恶变率最高(73.68%),其次为胃体溃疡(54.2%),胃角和胃窦溃疡的恶变率最低,分别为13.3%和14.8%。而且,恶性溃疡的平均直径也显著大于良性溃疡。这提示胃溃疡的位置和大小可用作预测胃癌发生风险。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及窄光谱成像技术(NBI)或可扩展电子分光色彩强调技术等特殊电子染色成像技术,可更清晰地发现胃黏膜表面的小凹结构及微血管形态改变,有利于病灶性质和范围的确定,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据早期胃癌分类标准(VS诊断标准),若NBI放大内镜能发现溃疡周边表面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异常,且与正常黏膜有明确分界线,则提示恶性溃疡可能。 2,超声内镜鉴别 对于内镜下难以区分良恶性的溃疡性病变,还可以行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下恶性病变呈现为低回声改变,胃壁原有层次结构破坏,而良性溃疡因炎症水肿及纤维化程度不同,呈现不同回声改变,溃疡周围胃壁层次结构清楚。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内镜超声诊断恶性胃溃疡的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62.7%,准确率达71.6%。 除鉴别良恶性溃疡之外,超声内镜还可以对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判断,总体准确率可达86%。遗憾的是,本例患者术前未行超声内镜评估浸润深度,无法与术后病理对比。 近年发展的增强内镜超声可以观察胃壁病变。由于恶性病变开始出现强化的时间早且程度较高,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而良性病变则无上述特征,结合3D超声内镜更可直观显示病变形态,并可能进一步指导病理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在有条件的医院,医生如果结合共聚焦显微内镜,有针对性地取活检,将有助于评估疾病分期和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本病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等典型表现,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消化性溃疡的确定诊断,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需通过钡餐X 线和/或内镜检查才能建立。 鉴别诊断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 )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或其它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或胆道疾病者。此症颇常见,多见于年轻妇女。有时症状酷似十二指肠溃疡但X 线及胃镜检查却无溃疡发现。可有胃肌张力减退,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恶心和无食欲,服用制酸剂不能缓解,但服用胃复安或吗丁啉后可获改善。患者常有神经官能症表现,诸如焦虑失眠、神经紧张、情绪低落、忧郁等,也可伴有肠道易激综合症,表现为结肠痉挛性腹痛或无痛性腹泻,心理治疗或镇静安定剂有时奏效。 二、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常有慢性无规律性上腹痛,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窦炎和十二指肠球炎但无溃疡,是主要的诊断和鉴别手段。 三、胃泌素瘤 亦称Zolinger-Ellison 综合征,是胰腺非B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高胃酸分泌,和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肿瘤往往很小(v 1cm 生长慢,半数恶性。因胃泌素过度刺激而使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包括空肠上段经常浴于高酸环境,导致多发性溃疡,以位于不典型部位(球后十二指肠降段和横段甚或空肠远段)为其特点。此种溃疡非常难治,常规胃手术后多见复发,且易并发出血,穿孔和梗阻。约1/4-1/3病例伴腹泻。诊断要点是:①基础胃酸分泌过度,常〉15mmol/h, BA^MAO60 :② X线检查常示非典型位置的溃疡。特别是多发性溃疡。伴胃内大量胃液和增粗的胃粘膜皱襞;③难治性溃疡,常规胃手术不奏效,术后易复发;④伴腹泻;⑤血清胃泌素〉500ng/L (正常v 100ng/L)。最近报道用H2—受体拮抗剂有效,但疗效不巩固,常须切除肿瘤或作全胃切除术。 四、胃癌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之区别极为重要,但有时比较困难。一些溃疡型胃癌在 早期,其形态和临床表现可酷似良性溃疡,甚至治疗后可暂愈合(假愈),故有主张对所有胃溃疡患者都应进行胃镜检查,在溃疡边缘作多点活检,明确溃疡的性质。胃恶性溃疡与良性溃疡的鉴别诊断归纳于表2—3—1.表中所指均为典型表现,且恶性溃疡已非早期,其中的一些差别是相对的,最重要的鉴别方法还在于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表2—3—1) 五、钩虫病 钩虫可引起十二指肠炎,发生出血,甚至出现黑粪,症状可酷似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在十二指肠可见到寄生的钩虫和出血点。凡来自农村而有消化不良症候者,应常规作粪检寻找钩虫卵,驱虫治疗有效,可与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六、胃粘膜脱垂症 本症可有上腹痛,由于脱垂间歇出现症状亦可呈间歇性。一般上腹疼痛并无

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3、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 一、龛影位置:良性溃疡突出于胃腔之外,恶性溃疡位于胃轮廓线之内 二、龛影形态:良性溃疡较小呈圆形,恶性较大较浅,呈半月形。 三、龛影口部:良性溃疡有粘膜水肿,宽窄较一致,有时加压下可改变形态恶性溃疡龛口癌组织侵润,形成环堤不随意加压,改变形态或多个癌结节形成指压痕,尖角征。 四、良性溃疡胃收缩蠕动直达龛口,恶性溃疡距龛口1厘米以上,蠕动即消失。 4、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的鉴别 以硬币异物为例,因食管前后径狭小,左右径较宽大,故食道异物正位观呈圆形,侧位观呈条状。气管异物则相反,因气管半环状软骨缺口处朝向后方,故异物最大径朝前后方向。正位观异物呈长条状,而侧位观呈圆币形。 4、1、泌尿系结石鉴别诊断。(要点) 一、胆结石:形态为多边形,周边密度高,中央密度低,有时有高密度核心。侧位摄影位于脊柱前。 二、淋巴结钙化:形态呈不规则的斑点状,

结构不一致,且无固定位置,移动度大(如肠系膜淋巴结钙化)肾盂造影可了解在尿路内或外。 三、肠内容物(粪石或药物):位置不恒定,重复照片位置可变或消失,洗肠后消失。 四、静脉石(盆腔):较小,圆形、环形或同心圆形致密影,边缘整齐,常为两侧性和多发性,位置较偏外,必要时逆行造影鉴别。 2、肾结核的X线表现。(要点) 平片:肾轮廓局部可凸出,晚期外形缩小 钙化:弥漫性、云朵状、斑点状 造影:虫蚀状破坏、肾皮质脓肿及空洞形成、肾盂积脓、肾盂、肾盏改变(边缘不整,变形狭窄)、肾自截 3、典型泌尿系结石的X线表现。(要点1、试叙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好发于儿童和少年,长骨干骺端好发。早期(2周内)可有如下软组织改变:一、肌间隙模糊。二、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分界模糊,骨质可无明显变化。发病2周后可见骨骼改变。开始在干骺部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形态骨质破坏区。破坏边缘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